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临床治疗分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临床治疗分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临床治疗分析作者:于洪革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 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组),20例行传统开腹取石术(传统组),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腹腔镜组40例,传统组20例,将两组病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上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痛苦轻,费用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肝胆管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情较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残留结石或复发率高的特点。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手术方法是开腹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有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等缺点[1]。

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9月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20例行传统开腹取石术,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2.1±9.2)岁,其中有胆绞痛20例,黄疸12例。

均经B超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1.2 治疗方法1.2.1 腹腔镜组 60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进腹后钝性分离胆囊三角,显露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切断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暂不剪断,显露、解剖胆囊前壁,细针穿刺确认胆总管后,在胆总管前壁纵行切开1-2cm长切口,妥善止血,吸出胆汁,从剑突下置入纤维胆道镜,行探查胆管,确定结石部位;首先用取石钳夹出结石,再用取石网篮取出;无法活动的较大结石行机械取石。

ERCP+LC与LC+LCBDE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比较

ERCP+LC与LC+LCBDE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比较

ERCP+LC与LC+LCBDE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比较冯宪光ꎬ梁荔ꎬ任广利ꎬ袁方水ꎬ周敬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ꎬ济南250100)㊀㊀摘要:目的㊀比较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胆总管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LC)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C+LCBDE)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ꎮ方法㊀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00例ꎬ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ꎬERCP+LC组60例ꎬ通过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先经口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ꎻLC+LCBDE组240例ꎬ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ꎬ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㊁手术时间㊁住院总时间㊁术后住院时间㊁临床症状㊁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总费用㊁患者满意度ꎮ结果㊀LC+LCBDE组㊁ERCP+LC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8.33%㊁94.73%ꎬ两组比较ꎬP>0.05ꎮERCP+LC组和LC+LCBDE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9.6ʃ2.2)㊁(104.1ʃ2.5)minꎬ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23ʃ3.80)㊁(772ʃ2.74)dꎬ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22ʃ8.15)㊁(9.10ʃ2.46)dꎬ两组比较ꎬP均<0.05ꎮERCP+LC组㊁LC+LCBDE组腹痛分别为3例(5.00%)㊁63例(26.25%)ꎬ两组腹痛发生率比较ꎬP<0.05ꎻ而两组发热㊁呕吐及腹胀等症状比较ꎬP均>0.05ꎮERCP+LC组㊁ERCP+LC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㊁3.75%ꎬ两组比较ꎬP>0.05ꎮERCP+LC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C+LCBDE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ERCP+LC组㊁LC+LCBDE组住院期间治疗费用分别为(32049.1ʃ8259.2)㊁(25214.7ʃ9821.5)元ꎬ两组比较ꎬP<0.05ꎮLC+LCBDE组㊁ERCP+LC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ʃ3.2)㊁(8.1ʃ1.7)分ꎬ两组比较ꎬP<0.05ꎮ结论㊀LC+LCBDE和ERCP+LC均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ꎬ但行LC+LCBDE的患者远期并发症相对较少ꎬ更利于其恢复ꎬ且该法治疗费用相对较低ꎬ患者满意度更高ꎬ通常是微创治疗的首选ꎮ㊀㊀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ꎻ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ꎻ逆行胆胰管造影ꎻ并发症㊀㊀doi:10.3969/j.issn.1002 ̄266X.2018.25.015㊀㊀中图分类号:R575.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 ̄266X(2018)25 ̄0054 ̄03㊀㊀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由胆囊内结石所引起的疾病ꎬ是引起腹部疼痛的原因之一ꎮ近年来ꎬ其发病率逐渐增高ꎬ据统计ꎬ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发病率约10%[1]ꎮ此外ꎬ随着年龄的增长ꎬ该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达30%[2]ꎮ研究显示ꎬ5%~29%胆囊结石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ꎬ有手术探查指征[3]ꎮ临床对胆囊结石的治疗较为简单ꎬ一般通过切除胆囊多可治愈ꎬ但如果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ꎬ则治疗方案较为复杂[4]ꎮ传统通过剖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肯定ꎬ但手术创伤大ꎬ患者恢复时间长ꎬ住院时间长ꎬ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5]ꎮ随着现代医学和微创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ꎬ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ꎮ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方式有[6ꎬ7]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胆总管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LC)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C+LCBDE)ꎬ这两种术式均为微创取石术ꎬ均可达到治疗目的ꎬ但治疗方法各具特点ꎬ国内目前对这两种方式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较少ꎮ2014年1月~2017年12月ꎬ我们比较了两种治疗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ꎮ现报告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00例ꎬ均符合«外科学(第8版)»诊断标准ꎬ术前以腹部B超㊁腹部CT或腹部MRCP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ꎬ无严重心㊁肺㊁肾等功能障碍ꎬ可耐受手术ꎮ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ꎬERCP+LC组60例ꎬ男32例㊁女28例ꎬ年龄22~93(64.5ʃ3.4)岁ꎮ胆总管直径(1.29ʃ0.38)cmꎬ结石数量(2.5ʃ0.4)枚ꎻLC+LCBDE组240例ꎬ男133例㊁女107例ꎬ年龄24~90(65.2ʃ3.8)岁ꎬ胆总管直径(1.28ʃ0.59)cmꎬ结石数量(2.3ʃ0.9)枚ꎮ两组年龄㊁性别构成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ꎮ患者及家属术前均被告知操作风险ꎬ并签署知情同意书ꎮ1.2㊀手术方法㊀两组患者术前8h均禁食㊁禁饮ꎬ行常规检查ꎮERCP+LC组术前给予非气管插管全45山东医药2018年第58卷第25期麻ꎮ患者保持左侧卧位ꎬ插入十二指肠镜ꎬ经口㊁食管㊁贲门㊁胃幽门进入十二指肠降部ꎬ找到十二指肠乳头ꎬ然后在导丝引导下选择性进行插管至胆总管ꎮ然后通过切开刀将造影剂注入ꎬ进行内镜逆性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ꎬ对于可经口取石的患者ꎬ以退刀法沿十二指肠乳头11点方向进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ꎬ并根据需要行乳头的球囊扩张ꎮ根据结石部位㊁大小㊁数量及软硬程度选择合适的取石和碎石方法ꎬ取石术操作完成后ꎬ通过胆管造影确认是否有结石残留ꎬ若存在残留结石ꎬ需再次行十二指肠镜取石操作ꎮ内镜取石术后常规留置鼻胆引流管用于胆管冲洗及胆汁引流ꎬ术后禁食㊁禁饮6hꎬ密切监测患者血㊁尿淀粉酶及临床体征ꎬ24h若患者血㊁尿淀粉酶无异常ꎬ临床观察无明显阳性体征ꎬ可准备进行LCꎮLC术前禁食㊁禁饮8hꎬ术中患者保持仰卧体位ꎬ气管插管全麻ꎬ通过三或四孔法进入腹部ꎬ观察㊁分离胆囊三角ꎬ分别夹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ꎬ从胆囊床上切除胆囊ꎬ创面止血ꎮLC术后1~2d鼻胆管造影无异常ꎬ拔除鼻胆引流管ꎮLC+LCBDE组LC术前禁食㊁禁饮8hꎬ患者保持仰卧体位ꎬ气管插管ꎬ全身麻醉ꎬ通过三或四孔法进入腹部ꎬ分离胆囊三角ꎬ分别夹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ꎬ予以切断ꎬ从胆囊床上切除胆囊ꎮ通过穿刺㊁回抽胆汁操作确定胆总管ꎬ在靠近胆总管的中上端部位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约1cm切口ꎬ通过胆道镜探查胆内㊁外管道ꎬ取石网取出胆总管内结石ꎮ胆道镜反复探查肝内胆管及胆总管内无碎石残留后ꎬ取石网篮可顺利通过十二指肠乳头ꎬ确保乳头通畅ꎬ采用可吸收外科缝线Quillꎬ对胆总管前壁进行一期连续全层缝合ꎮ术后密切监测患者血㊁尿淀粉酶㊁临床体征及腹腔引流情况ꎬ次日可逐渐经口进食ꎮ1.3㊀观察指标㊀记录两组取石成功率㊁手术时间㊁住院总时间㊁术后住院时间㊁术后临床症状情况㊁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㊁住院总费用等ꎮ采用本院制定的调查问卷对患者就诊满意度进行调查ꎮ1.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ꎮ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ꎻ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ꎬ比较采用χ2检验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取石成功率比较㊀两组均无开腹和死亡患者ꎮLC+LCBDE组4例因胆管炎症重ꎬ且结石多ꎬ无法保证一期取净结石ꎬ术中放置T管ꎬLC+LCBDE组取石成功率为98.33%ꎮERCP+LC组一次性取石成功38例ꎬ1例患者因十二指肠乳头位于十二指肠憩室内导致插管困难ꎬ取石失败ꎻ1例患者因胆管内结石较大ꎬ无法顺利取出ꎬ转而通过LCBDE取石ꎬERCP+LC组取石成功率为94.73%ꎮ两组取石成功率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ꎬP=0.16)ꎮ2.2㊀两组手术时间㊁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㊀ERCP+LC组和LC+LCBDE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9.6ʃ2.2)㊁(104.1ʃ2.5)minꎬ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23ʃ3.80)㊁(772ʃ2.74)dꎬ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22ʃ8.15)㊁(9.10ʃ2.46)dꎬ两组比较ꎬP均<0.05ꎮ2.3㊀两组术后出现临床症状情况比较㊀ERCP+LC组出现发热3例(5.00%)ꎬ呕吐9例(15.00%)ꎬ腹痛3例(5.00%)ꎬ腹胀14例(23.33%)ꎬLC+LCBDE组分别为20例(8.33%)㊁63例(26.25%)㊁63例(26.25%)㊁84例(35.00%)ꎬ两组腹痛发生率比较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而两组发热㊁呕吐及腹胀等症状比较ꎬP均>0.05ꎮ2.4㊀两组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比较㊀ERCP+LC组先行十二指肠镜下取石ꎬ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ꎬ其中1例于十二指肠镜取石术后发生出血ꎬ保守治疗出血停止ꎬ观察2d无异常后再行胆囊切除ꎻ2例胆囊切除术后因胆囊床积液出现腹腔感染ꎬ通过穿刺置管引流处理ꎮERCP+LC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ꎮLC+LCBDE组6例于腹腔镜下切除胆囊㊁胆总管一期缝合后ꎬ出现胆漏及急性胰腺炎ꎬ腹痛明显ꎬ给予保守治疗ꎬ并延长引流管在腹腔的置留时间ꎬ引流液明显减少时拔除引流管ꎻ3例出现伤口感染ꎬ经常规换药治疗后出院LC+LCBDE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75%ꎮERCP+LC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C+LCBDE组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ꎬP>0.05)ꎮ术后1~2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ꎬ随访期间均无死亡患者ꎬLC+LCBDE组1例胆管结石复发ꎬ1例急性胆管炎ꎻERCP+LC组3例胆结石复发ꎬ再次取石后恢复ꎻERCP+LC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C+LCBDE组(χ2=5.08ꎬP<0.05)ꎮ2.5㊀两组治疗费用和术后满意度比较㊀ERCP+LC组㊁LC+LCBDE组住院费用分别为(32049.1ʃ8259.2)㊁(25214.7ʃ9821.5)元ꎬ两组比较ꎬP<0.05ꎮLC+LCBDE组㊁ERCP+LC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ʃ3.2)㊁(8.1ʃ1.7)分ꎬ两组比较ꎬP<0.05ꎮ3㊀讨论㊀㊀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ꎬ根据结石分布55山东医药2018年第58卷第25期的位置可分为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两类ꎬ其中胆管结石又可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两类ꎮ有研究表明[8]ꎬ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常互为因果ꎬ15%左右的胆囊结石患者会继发胆总管结石ꎮ据研究显示ꎬ5%~29%胆囊结石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ꎬ有手术探查指征ꎮ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手术方法为剖腹手术ꎬ但长时间禁食㊁住院㊁携带T管导致患者感染风险大㊁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ꎬ为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双重负担[9]ꎮ近年来ꎬ微创技术快速发展ꎬ但对于最优的微创外科疗法选择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论ꎬ其中最受关注的两种方法分别LC+LCBDE和ERCP+LC[10]ꎮ目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相关文献显示ꎬ以上两种方法均能实现治疗目的ꎬ但两种方法各有特点ꎬ各存利弊[11]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两组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ERCP+LC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C+LCBDE组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ꎻERCP+LC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C+LCBDE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ꎻ可见ꎬERCP+LC和LC+LCBDE均具有良好的取石成功率ꎬ但长久看来ꎬ接受ERCP+LC治疗的患者有结石残留㊁复发的几率更高ꎬ需再次进行手术ꎮ笔者认为可能原因:①LC+LCBDE能完整保留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结构及功能ꎬ而ERCP+LC方法中需切开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ꎬ乳头括约肌完整性遭破坏ꎬ远期易出现感染ꎬ可能导致结石再发ꎻ还可能出现胆系感染㊁胆肠反流及胆道排空延迟ꎬ胆肠反流会对患者胆管防御机制造成破坏ꎬ细菌植入胆管可能会致急性或慢性胆管炎的发生㊁结石复发ꎬ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胆管癌[12]ꎮ②LC+LCBDE为一步法ꎬ在手术时能一次性处理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ꎬ有效避免了ER ̄CP+LC在分步操作的间期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由于胆囊排石导致结石再一次掉到胆总管ꎮ此外ꎬ采用LC+LCBDE能经胆道镜对胆管的内部情况进行观察ꎬ能对和细小结石残留及胆管病变进行确认ꎬ可避免误诊或漏诊情况的出现ꎮLC+LCBDE组术后腹痛患者多于ERCP+LC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ꎻ两组发热㊁呕吐及腹胀等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ꎻ可见ꎬERCP+LC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优势ꎮ此外ꎬERCP+LC法为分步阶段化治疗ꎬ分开治疗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ꎬ可能在脏器功能退化的老年患者㊁合并多种内科疾病难以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及其他体弱患者的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ꎮER ̄CP+LC组手术时间㊁术后住院时间㊁总住院时间长于LC+LCBDE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ꎻERCP+LC组住院期间平均治疗费用高于LC+LCBDE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ꎻLC+LCBDE组患者满意优于ER ̄CP+LC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可见ꎬLC+LCBDE法治疗时间短ꎬ更为实惠㊁经济ꎬ容易被患者接受ꎮ从整体上看ꎬLC+LCBDE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更具优势ꎮ综上所述ꎬLC+LCBDE和ERCP+LC均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ꎬ但行LC+LCBDE的患者远期并发症相对较少ꎬ更利于其恢复ꎬ且该法治疗费用相对较低ꎬ患者满意度更高ꎬ通常是微创治疗的首选ꎮ但在实际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自身病情和医院条件ꎬ选择最佳治疗方案ꎮ参考文献:[1]张升涛ꎬ刘勇峰ꎬ高峰ꎬ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现代治疗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ꎬ2016ꎬ24(6):478 ̄480. [2]李娟ꎬ魏小果ꎬ卢启明ꎬ等.胆外疾病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ꎬ2016ꎬ32(5):1018 ̄1021. [3]YinPꎬWangMꎬQinRꎬetal.Intraoperativeendoscopicnasobili ̄arydrainageoverprimaryclosureofthecommonbileductforcho ̄ledocholithiasiscombinedwithcholecystolithiasis:acohortstudyof211cases[J].SurgEndoscꎬ2017ꎬ31(8):3219 ̄3226. [4]许志峰.复杂胆道结石的微创治疗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ꎬ2017ꎬ26(8):1049 ̄1056.[5]何佳ꎬ朱宇ꎬ李建胜.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ꎬ2016ꎬ22(7):66 ̄69.[6]蒋亚新ꎬ季德刚ꎬ马宁ꎬ等.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ꎬ2017ꎬ26(2):139 ̄144.[7]李宇ꎬ郝杰ꎬ孙昊ꎬ等.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与分期内镜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ꎬ2016ꎬ25(2):202 ̄208.[8]王超ꎬ徐锋ꎬ刘晓琳ꎬ等.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ꎬ2017ꎬ33(7):1391 ̄1396. [9]游勤建ꎬ袁发秀ꎬ宋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ꎬ2016ꎬ22(5):721 ̄724.[10]王树金ꎬ李宁ꎬ李蓓ꎬ等.LC联合LCBDE对老年与非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ꎬ2016ꎬ23(12):1455 ̄1459.[11]曾翔ꎬ徐彦哲ꎬ陈国学ꎬ等.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比较[J].临床急诊杂志ꎬ2016ꎬ17(1):41 ̄44. [12]王春丽.LC术前行ERCP+EST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近期疗效[J].检验医学与临床ꎬ2017ꎬ14(12):1815 ̄1817.(收稿日期:2018 ̄04 ̄11)65山东医药2018年第58卷第25期。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是胆液中胆固醇、胆盐结晶沉淀形成的硬块。

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不会引起症状,但当结石移动或堵塞胆囊或胆总管时,就会引起胆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微创手术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针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案主要有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微创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一、腔镜胆囊切除术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将腔镜插入体腔内,观察患者的胆囊情况,然后利用特殊的器械将胆囊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之一。

1. 优点:(1)创伤小:腔镜手术仅需在体表做3~4个直径为0.5~1.0cm的小切口,术后伤口愈合快,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2)术后恢复快: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轻,一般在术后1~2天就可下床活动,恢复迅速。

(3)术后并发症少: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低。

2. 不足之处:(1)适用范围窄:腔镜手术需要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对于一些合并疾病比较多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

(2)专业技术要求高: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医生具备熟练的腔镜操作技能,手术风险较大。

二、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案。

该手术是通过内镜技术,将内窥镜插入消化道,穿过乳头括约肌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同时可通过括约肌切开排除结石。

这种手术方式对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1)高效彻底: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能够直接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治疗效果较为彻底。

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单双号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取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对。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用时、住院用时以及术后镇痛例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选择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方法,此方法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开腹手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Double lens combin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open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of gallbladder stone with common bile duct calculiJiang liangYixing shanjuan orthopaedic hospital, general surgery, 214233【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ouble mirror combin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open surgery for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gallbladder stone with common bile duct calculi.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92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tone with bravery manager, according to. The methodcan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of double mirror respectively combin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open surger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group, operation tim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tone with bravery manager should choose double mirror combin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this method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patients and help patients recover.【 key words 】 double mirror combin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pen operation. The gallbladder stones; Common bile duct calculi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为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中对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创伤,且患者恢复时间过长,并且还会产生相关并发症[1-2]。

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

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

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中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胆囊结核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方案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3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ERCP和EST联合LC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LCBDE和LC联合缝合术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清除率及中转开腹率和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清除率及中转开腹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长及费用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LC和LCBDE在手术和住院时长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但还需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老年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微创术式;治疗效果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较为常见的疾病,据相关研究显示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合并胆结石的概率很高,且该病随着年龄越大,发作率也越高,所以该病大部分是老年患者[1]。

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虽然治疗效果不错,但对老年患者来说创口较大,又由于老年患者还可能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

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中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胆囊结核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中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胆囊结核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方案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3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17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59.6±7.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20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2.1±7.9)岁。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临床治疗分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临床治疗分析
2 . % , 『 肝 管 结 彳 6 2 。在 继 发 01 』内 J 1. %
绞痛 2 5例 , 黄疽 8例 , 寒战高热 2例 。
镜 ,一 需 行 f二 指 肠 乳 头 切 丌 , 内 镜 般 1 经 治疗 孔 川 取 石 篮 取 胆 总 管结 石 , 有 后 收
顿, 引起 月绞 痛发 作 ; 平时要 少吃 高脂 H ② 肪 、 | 醇 的食 物 , 高儿 i 如肥 肉 、 物 内脏 、 动 蛋黄 、 I 仔 子等 , 以减少胆囊 素的释放 , 发作 期忌食油腻 = #辣之食品 , 饮食 以少吃多 餐为宜 ; ③忌饮酒 , 少吃糖 ; ④常吃能抑制
率有上升趋势 。根据 中华 医学会 道外 科学组在 18 9 3—18 9 5年统 计 的全 国 16 4
合并胆 总管 结 患 者 5 6例 , 2 男 0例 , 女
3 6例 , : =1 1 8 年龄 3 女 :. , 0—7 5岁 ,0 3

其前景足光明 的, 响是深远 的。 影 注意事项 : 宜 平卧 或 向朽 侧睡 , ① 如 左侧唾时胆囊 M 下方 , 结石在重力的作 用下容易从月『 } 囊落入 胆囊颈 部而发 生嵌
组 : 疗组 3 治 5例 ( 用十 二 指 肠 镜取 石后 采 行腹 腔 镜 胆 囊切 除 术 ) 对 照 组 ( 统 开 和 传
腹 行 胆 囊切 除 并 胆 总 管切 开取 石 2 例 ) 1 。
分析 两组 患者 的 治 疗 结 果 。 结 果 : 疗 组 治
3 5例 , 照 组 2 对 l例 , 两 组 病 例 从 术后 将
照 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见表 1 。
疼痛小【 { 进食时问术后 1 J , l【 j 8~2 4小时 ,
住院时问 5~6天 , 减少 _传统手术( r 胆囊 切除的M 时行 胆总 管切 开取 ) 的创伤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c oa go a c e tg a h n nd s o i p n t r t— h l n i p n r a o r p y a d e o c p c s hic e oo
取 出胆 总 管 结 石 , 理 盐 水 冲 洗 胆 道 , 中 留置 T 生 术

管 引 流 , 规 于 文 氏 孔 留 置 腹 腔 引 流 管 。② L 常 C+
张 瑞 徐 钧 侯 波 ( , , 山西 省人 民医 院普外科 , 太原
摘 要 : 目的
001 ; 302
山西省人 民医院内镜 中心 )
对 比分 析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胆 总 管探 查 取 石 术 ( C+L B E 和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联 合 逆 行 胰 胆 管 造 影 +内 镜 L CD )
约 1c 然后 置 入纤 维胆 道 镜 , 查 胆 道 , 取 石 篮 m, 探 用
目前针 对胆囊 结石合 并 胆总 管结 石 主要 有两 种 微 创术式 J 腹腔镜 胆 囊 切 除 +胆 总 管 探查 取 石 术 :
(a aocpcc oeytc m n o o i u t 1 rso i h l s t y a d cmm n bl d c p c eo e
计学 意义 ( P>0 0 ) 结论 .5 。
中 图 分 类 号 : R 5 .2 67 4
L L B E术式可作为治疗胆 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的主要 术式。 C+ C D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0 7—6 1 ( 0 0 1 — 9 9— 3 6 1 2 1 ) 1 0 8 0
山西 医科 大学 学 报 ( hni dU i) 2 1 JS ax Me nv 0 0年 1 1月 .4 ( 1 1 1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三种疗法的远期并发症比较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三种疗法的远期并发症比较

【 关键词 】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 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 总管探查术
Co a io fl Ⅱ mp rs n o o 罟一t r c m p ia i n ft r e d fe e tt e t e t o ho e y t lt i ss wih c o e o h lt i ss e m o l to s o h e if r n r a m n s f r c lc s o h a i t h l d c o ih a i.WA c i NG P
( 南京医科 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 民医院肝胆外科
江苏 淮安 230 ) 230
【 摘要】 目的 比较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3 种治疗方法的远期并发症, 探讨合理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 0 6年 1月至 20 0 9年 1 1 6 2月 6 例胆 囊结石合并胆 总管结石 患者的 临床资料 , 中开腹胆 囊切 除 + 总管切 开 其 胆

,WANG
b , U og e a.Dp r n eaoiays e e S NYn , t 1 eat tfH p t l r ,T e u inFr Pol" f l t me o bi h H a" it e e f i e si l N n a s p s i a dHo t o a gMei lU i rt, u i A pa f d a nv sy H a c ei

13 ・ 86
Jun lfCii l n xe m na Mein o.0, o 2 De.0 1 ora l c dEpr etl d i V11 N . 3 o n aa i ce c2 1
胆 囊 结石 并 胆 总管 结 石 三种 疗 法 的远 期 并 发 症 比较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病 例 随机 分 为 三 组 :A组 :腹 腔 镜 胆 囊切 除术 +经 十 二 指 肠 乳 头切 开 取 石 组 ( C+ S (7 2 ) L E T) /= 0 ;B组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 总管切 开取石 ( C+ C DE)+ L LB T管引流组 ( 2 ) 口= 0 ;C组开腹胆 囊切 除术 +胆总
h s ia i a i n t e c s o p r to , h r t fa d mi lp i n o t p r tv a i u f c i n o o p t lz to , h o tf ro e a i n t e a e o b o ma a n a d p s o e a i e f tlq e a to f i c so n o n ii n a d c mp i a i n r o lc to swe e c mp r d a n h h e r u s Re u t a e mo g t e t r e g o p . s ls I a a o c D o n 1 p r s o Y c mb n d ie
wih ERCP. h u a i n o o to e a i e l u , u a i n o o p t lz t0 , h a e o b o ma an a d t t e d r to f s— p r tv i s d r to fh s ia i a i n t er t f d mi l i n p e a p
Ho p ? l t ' ,S a x,7 0 o s * o Xi n h n i j i o a a
Obe t e To e au t het e a e u i fe to h o eihissa d g lso ete td b jci v v l a et h r p e tce f c fc a llt a i n a lt n r a e y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与分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与分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与分析作者:张智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7期【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 11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内镜联合腹腔镜组(EST+LC组),腹腔镜组(LC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

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LC组、EST+LC组与开腹组相比,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C组与 EST+LC组各观察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胆结石患者予以 LC治疗或 LC与 EST联合治疗,同开腹手术治疗相比,更加方便安全,患者创伤小,术中的出血量少,并可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同时对患者机体的影响较小。

而 EST与 LC联合更可以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尤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EST+LC;LC;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我国成人胆道结石发病率约为6.62% ,同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有10%~18%为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

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常见的有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胆结石的治疗有多种手术方案可以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下的胆总管结石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治疗成功率已达 97.79%[2]。

本研究对河南省渑池县中医院 2010年 1月至 2012年 1月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LC、EST+LC三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做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全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 116例,术前均经 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检查证实,胆总管结石直径1. 2 手术方法1. 2. 1 LC组患者全麻后进行手术,使用气腹针在患者脐旁进行穿孔以制造气腹,保持腹内压 12 mmHg左右。

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随着 内镜 技术 在胆 道疾 病 中 的不 断 应 用 和发 展 , 尤
二 指肠 镜乳 头 切 开 取 石 及 鼻胆 管 引 流 、 c 胆 道 镜 L、
取 石等 。十二 指 肠 镜 多 于 腹 腔 镜 手 术 前 3 d内进
行, 在乳 头 切开取 石 术后 常 规 放置 鼻 胆 管 引流 。L c
治 疗胆 囊结 石合 并 胆 总 管 结 石 的 效果 和优 越 性 , 现
m g 常规胆 囊切 除后 , 总 管 前 壁 经 剑 突下 戳 卡 mH , 胆 置 人穿刺 针 常规穿 刺 有 胆 汁 后 , 用 牵 引胆 囊 管 显 利
露 胆总管 前壁 , 电钩切 开胆 总管前 壁 , 进入 电子 胆 并 道镜 , 石完 毕后 置人 T管 , 取 以可 吸 收线 缝 合 前壁 ,
[ 关键 词]胆囊结石 ; 胆囊切除术 ; 三镜联合 ; 腹腔镜 ; 胆总管探查术 ; di 括约肌切开取石 O ds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5 5 6 1 7 .2 [ 文献标识码 ]A
我 国成 年 人 胆 囊 结 石 的 患 病 率 为 7 ~1 % , % 0 其 中约 1% 的 胆 囊 结 石 患 者 合 并 胆 总 管 结 石 J 5 。
子 十二 指 肠 镜 系 统 ( U I O D 5 X 5 、 F JN N E 2 0 T ) 电子 胆
血 、 后 禁食 、 术 术后 排便 、 院费用 、 院时 间。 住 住 15 统 计 学方法 .
2 结果
采用 t或 ) 验 。 ( 检
道 镜系 统 ( U I O HF2 ) 相关 附 件 。 F JN N C .0 及

术后 1 4d夹管 无 异 常 , 规 造 影 无 异 常 可 拔 管 , 常 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对手术步骤、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疗效评价及随访结果以及相关临床病例的分析,对该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

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

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手术技术和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步骤、并发症、恢复情况、疗效评价、临床病例分析、优势、局限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胆汁中胆固醇、胆盐、胆红素和钙等成分不平衡导致。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略有差异,但整体上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据统计,发达国家成年人群中有10%~15%患有胆结石,而在中国则有超过5%的人口患有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指胆总管内形成的结石,通常是由胆囊结石经过胆总管进入胆总管引起的。

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胆总管结石也可独立存在。

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约为10%~15%,是胆道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都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影响。

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需加以重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的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的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的手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其微创性、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比较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比较
维普资讯
中国微创外科杂圭 ! 生 旦筮!鲞筮 塑

堡!! !
! ! ! : !! ‘ :: !
・1 5・ 1

文 献 综 述

胆 囊 结 石合 并胆 总 管 结 石 微 创 治 疗 方 法 比较
彭 颖 综 述 王 立 新 审校
为 10 , 0 % 术后 E T组 为 9 % 。术 后 住 院 时 间 L B E组 为 1 S 3 C D d 术 后 E T组 为 3— d L B E组 和 术 后 E T组 术 后 分 别 有 , S 5 ;C D S
7例 和 6例发 生 并 发 症 。 L B E 组 手 术 时 间 中 位 数 9 i CD 0 mn
文 献 报 道 一 ]S 1 E T成 功 率 7 % 一 8 ( 位 数 9 % ) 3 9 9% 中 2 ,
结 石 清 除 率 7 % 一9 % ( 位 数 9 % ) E T术 后 早 期 并 发 5 6 中 1 ,S 症 发 生 率 8 一1 % , 亡 率 0—1 , % 一 % 的 E T并 发 % 0 死 % 1 3 S
亡 率 0— . % , 转 开 腹 率 1 一1% ( 位 数 2 3 ) 09 中 % 5 中 .% 。
石 清 除 率 和 死 亡 率 无 明 显 差 异 , E T 的 并 发 症 率 比 而 S L B E高 、S CD E T的 住 院 时 间 比 L B E长 。 Ma i CD rn等 通 过 t Mea 析 发 现 L B E在结 石 清 除 率 、 发 症 率 和 死 亡 率 等 t分 CD 并
( 5— 1 n , 后 E T组 手 术 时 间 中位 数 15 r n 6 2 3 0 mi) 术 S 0 i ( O一 a 2 5 m n , 者 无 明 显差 别 。 5 i) 两

不同手术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不同手术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9年11月不同手术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谢良西(郑州颐和医院普外二科,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内镜下Oddi 括约肌切开术(EST )与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 )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优势及对患者手术应激的影响。

方法将1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n=56,LC+EST 术式治疗)与乙组(n=57,LC+LCBDE 术式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结果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甲组(P <0.05)。

乙组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甲组(P <0.05)。

术后,两组患者血清NE 、COR 及ACTH 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乙组低于甲组(P <0.05)。

结论采用LC+LCBDE 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远期并发症和应激反应。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LC+EST ;LC+LCBDE 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9)33-0059-02DOI :10.19347/ki.2096-1413.201933025作者简介:谢良西(1985-),男,汉族,河南开封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普外肝胆、甲状腺、乳腺(甲状腺乳腺微创治疗)。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on complications and stress response in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complicated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XIE Liang-xi(No.2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Zhengzhou Yihe Hospital,Zhengzhou 45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uperiority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endoscopic Oddi sphincterotomy (EST)and LC+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in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s complicated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n stress response of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113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complicated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n=56,treated with LC+EST)and group B (n=57,treated with LC+LCBDE)according to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The operative condition,the near and long -term complications,the levels of stress respons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the group B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A (P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the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 (P <0.05).After operation,the levels of serum NE,COR and ACTH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but those in the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e group A (P <0.05).Conclusion LC+LCBDE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reduce the long-term complications and stress response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s complicated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KEYWORDS:gallstones;common bile duct stones;LC+EST;LC+LCBDE临床医学胆囊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好发于成年人,胆囊结石在胆道疾病中的发病率约占10%,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占其中的15%左右,女性多于男性[1]。

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实用 医学杂 志 2013年第 29卷第 23期
院 ,余 3例取石失败转开腹手术 ,失败原 因:1例结 石 大于 2.5 cm。l例 十二指 肠乳头 严重水 肿 ,l例 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内镜手术时间 26~68 min;内 镜下成功率 96.7%。在成功取石的 87例 中 ,每例取 出结石 1~5枚 .1次取尽 结石 成功 率 90.8%(79/ 87),2次取 成功率 3.45%(3/87),3次 取石成功 率 5.75%(5/87)。B组 86例患者均行 Lc+LCBDE十 一 期缝合 ,术后第 4天拔 出腹腔引流管 ,第 5天出 院 ,其 中 4例术后第 3天 出现胆漏 ,腹腔引流管通 畅 ,患 者 无 主 诉 不适 ,术 后 6 d带 管 出 院 ,2~4周 后 返 院拔 出腹 腔 引 流 管 ,拔 管 前 先 夹 管 1~2 d,无 不 适 则 拔 出 门诊 随诊 3~6个 月 。B超 检 查 胆 道 无狭窄及结石复发 (表 1)。
B组 :LC不 再 赘 述 ,解 剖 胆 囊 三 角 ,游 离 胆 囊 管 ,胆囊 管较粗 者 7#线绑扎后 近端生 物夹夹 闭 。 但不切断 以利于牵 引。解剖胆 总管前壁 ,穿刺证实 后 (部 位最好是 十二 指肠上段 2 cm胆 总管 ),文 氏孔塞腔镜纱 .以电钩沿穿刺点纵行切开胆 总管 1.5 cm,采用水 冲洗法 ,取石器械 法 ,网篮法取石 , 再 次 检查 无 肝 内外 结 石 残 留后 ,用 3一O或 4—0微 乔线一期缝合胆总管 ,要求全层缝合 ,针 距及边距 以 0.2 on为宜 2_,取出胆囊 ,文 氏孑L旁放置引流管 右腋 前 线 操作 孔 固定 。术 后 4—5 d拔 除腹 腔 引流 管 出 院 。 2 结 果
A 组 90例 患 者 中 87例 ERCP+EST获 得 了 成 功 ,其 中 84例 1周 内行 三孑L法 LC,2例 患者 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 。19例 患者 ERCP后 出 现血淀粉酶 升高 ,患者无 明显不适 主诉 ,经禁食 (部分需要 胃肠减压 )、制酸 、抑酶等对症治疗 ,3~ 4 d恢复正常 ,1例患者 Oddi括约肌 出血 ,治愈后 1周 均顺利完成三孔法 LC,LC术后第 2天办理 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
镜 经 此切 口进 入胆 总 管 , 运 用生 理盐 水 冲洗 、 取石 网 、 激 光
碎 石等 方法 取 出结 石 , 再行胆 囊 切除 术 。 其主 要适 应证 为 : 胆 总管直 径 > 9 m m; 结 石 直 径> 9 n l m, 结 石数 目> 5 个等[ 4 1 。L C +
! Z车,
综述f
胆囊 结石合并胆 总管结石微 创治疗 方法
梁 刚 , 何盟 国 , 马 富 平 , 晁延军 。 ( 1 . 陕 西 省 核 工 业 二 一 五 医 院 肝胆 外 科 , 陕西 咸阳 , 7 1 2 0 0 0;2 . 咸 阳市 中心 医 院 肝 胆 外 科 , 陕西 咸 阳 , 7 1 2 0 0 0 )
联 合 内镜 下 乳 头括 约 肌 切 开 术 , 三 镜 联 合 治 疗 胆 囊 和 胆 总 管 结石 , 分析 讨 论 三 种 方 法各 自的 优 缺 点 , 希 望 为 临床 手 术 治疗 提 供参考 。
关 键词 : 胆 囊结石 ; 胆 总管结石 ; 微 创 中 图分 类 号 :R 6 5 7 . 4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 : 2 0 9 6 — 1 4 1 3 ( 2 0 1 7 ) 0 3 — 0 1 8 7 — 0 3

患者 早 曰恢 复 ; 缺 点为胆 总管壁 的完整 性受损 , 若 术后 留
置 T管 , 会 引起 大 量胆 汁 丢 失 , 影 响患 者 生活 质 量 , T管 放 置 时间 过长 , 又可 诱 发胆 总 管结 石 、 感染、 胆 管 出血 、 坏死、 狭 窄 等 并 发症 , 拔 管 时还 有 可 能 出现 胆 汁 性 腹 膜 炎 等 并 发症 , 而 且该 术式对术者腹 腔镜下操作技术要 求较高 , 手 术 相对 费 时费力。 L C术后 , 行L C D E分 为两 种 手 术 方 法 , 即借 助胆 道镜 经 胆囊 管胆 总管取 石 ( L C T B D E ) 和 行 胆 总 管 切 开 取 石

ERCP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福音

ERCP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福音

医诊通全科有胆囊结石的很多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国外报道此类患者占9.2%~33.0%,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随着内镜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常采用先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ERCP的导丝能进入胆总管直接造影,避免结石残留。

为什么会产生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1.胆总管结石可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

原发性结石是指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等有关;继发性结石是来自胆囊的结石,以胆固醇结石为主。

2.胆囊结石主要分为胆固醇累积导致的结石和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与脂类的代谢异常、胆囊细菌的感染和收缩排空功能减退等有关。

结石对患者生活有何影响结石无症状时不影响生活,但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就会出现腹痛、黄疸、寒战、高热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先用微创手术切除胆囊,再探查胆总管,根据情况留置T 管引流。

但带管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又容易导管滑脱,有一定安全隐患。

2.ERCP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谓内镜取石,就是通过口腔插入内镜经过胃到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

通过内镜通道将造影管插入乳头,选择性进入胆总管后注入造影剂,就可以在X线下清楚地显示胆管内结石的大小和数目。

这一过程称之为“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也称ERCP)。

然后,医生插入电刀切开乳头,暴露出胆总管。

再通过内镜通道插入取石网篮于胆总管内,将结石取出,术后留置鼻胆管数日,防止出现胰腺炎等并发症。

优点:体表无创口,患者无需开刀。

但需要在ER-CP术后13天左右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需要二次住院。

多大的结石可以做ERCP手术术中ERCP对于胆总管内的小结石治疗效果较好。

一般胆总管结石在1.5厘米及以下均可采取此手术方式。

术后效果如何一体化手术避免了患者进行二次住院的筹备,既不用二次禁食麻醉,也可节约住院费用,同时也降低了手术带来的风险,将病痛降到最低,保障了生活质量。

二种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二种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比二 组 问 的临 床疗 效 ,分 析治 疗 此类 疾病 的最佳
方法
突下 T r o e a r 插 入胆 道镜 ,辅 助 器 械协 助将 胆 道 镜
送 入胆 总 管 内探查 ,泥沙 样结 石 和 絮状 物可 经 胆 道 镜加 压 冲 出 。对 于 较 大 的结石 ,用取 石 网篮 套 取 结 石 ,如果 结 石嵌 顿 ,用 钬激 光 击 碎 ,再 用取 石 篮 套取 。确 认 胆 总管 下端 通 畅 、胆 道镜 探 查无
及 。作 者 对 本 院 2 0 0 9年 3月 至 2 0 1 2年 3月 收 治
异无 统计学意义 。按人 院先后顺序 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由同一熟练 的手术组完成 。
1 . 2 手 术方 法 ( 1 )观察 组 : 气管 插 管或 喉罩 全
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 6 0例 ,随 机 分 为
6黄艳, 朱雁, 赵 江丽, 等. 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 置管导管异位 分析与 改进对策. 齐鲁护理杂志, 2 0 1 0 , 1 6 ( 4 ) : 3 1  ̄ 3 2 . 7 张仙 爱, 常红利. P I CC导 管留置导 管移位 原 因分析 和对策 现代
肿 瘤 学 医学, 2 0 0 7 , 1 5 ( 8 ) : 1 2 1 0  ̄ 1 2 1 1 .
8许晓云. P I C C 导管异位 的原 因分析及 预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
志, 2 0 0 7 , l O ( 8 ) .
二种 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 总管结石的临床 比较
王 勇攀 王全 杨俊 杰 沈 强 张宁
对胆 囊 结石 合 并 胆总 管结 石 的治疗 ,传 统 方
法 是 开 腹胆 囊 切 除加 胆 总 管 切 开 取石 + T管 引 流 术 ,但 该术 式创 伤 大 、术后 疼痛 显著 、恢 复缓 慢 、 住 院 时 间长 等缺 点 。 随着腔 镜 、内镜技 术 和 器械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微创治疗方式效果比较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微创治疗方式效果比较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微创治疗方式效果比较发布时间:2021-03-16T01:34:44.01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11期作者:胡大海王福坤谢清友(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

宁阳县中医院 271400【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L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96%vs.93.88%,χ2=0.261)、并发症发生率(8.16%vs.12.24%,χ2=0.445)以及复发率(2.04%vs.6.12%,χ2=0.26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26.51±3.52)h>(19.13±3.92)h,t=9.805]比对照组更长(P<0.05),而住院时间[(7.14±1.73)h<(9.62±2.44)h,t=5.804]比对照组更短(P<0.05),住院费用[(2.06±0.62)万元<(2.79±0.57)万元,t=6.067]比对照组更低(P<0.05)。

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中,LC+LCBDE和LC+ERCP均可作为治疗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同时减轻手术创伤,保障手术安全。

两种微创治疗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应结合患者的个体需求进行选择,。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式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属于胆道系统疾病,两种疾病往往合并发生,引发右上腹疼痛以及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比较发表时间:2018-10-11T14:12:35.6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7期作者:黄林[导读] 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四川雅安 625000摘要: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9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17.28%低,(P<0.05)。

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治疗效果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 and open surgery on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162 cases of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patient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2017 year in August,according to the number table method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an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related indicator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perative time(P>0.05);observation group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4.93%,17.28%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aparotomy,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 has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with higher safety.[Key words]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Laparoscopy;choledochoscopy;treatment effect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占胆结石的12%左右,这类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有50%左右的患者会快速产生烦躁以及嗜睡等表现,随后会出现酸中毒等感染性休克症状,病情十分危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一般会由于循环衰竭导致死亡,通常出现于1至2天内,或者数小时内[1]。

临床传统上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且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不利影响[2]。

近年来,伴随微创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已广泛开展。

此种手术操作比较简便,通常在镜下可一次性完成,将有效避免开腹手术带来的痛苦,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3]。

为了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另一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予以对比,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核磁共振以及B超等检查确诊,在入院时都有一定的右上腹痛、发热以及寒战等症状;将妊娠期、精神病患者以及上腹部外科手术史患者充分排除。

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0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58.00±2.09)岁;最短病程0.5年,最长病程15年,平均病程(3.60±1.03)年;胆总管直径(1.24±0.65)cm。

观察组8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6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58.12±2.26)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3年,平均病程(3.74±1.23)年;胆总管直径(1.37±0.69)cm。

两组患者胆总管直径以及平均病程等基本资料的比较(P>0.05)。

1.2研究方法1.2.1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在患者右上腹作切口,用常规法予以胆囊切除,随后予以胆总管切开探查与取石术,经胆道镜探查确认没有结石存在后,将T型管与腹腔引流管进行引流。

1.2.2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全身麻醉,穿刺点用四孔法,建立气腹,穿刺Trocar,植入腹腔镜与器械并探查,于腹腔镜监视器作用下,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对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予以小心分离,在胆囊动脉切除后切除胆囊,胆囊管夹毕后,将胆总管前壁处切开,并将胆道镜置入,操作的整个过程持续向胆总管注水,确保一定水压,有助于结石的取净,结石取净后对胆道有效清洗,放置T管固定,留置腹腔引流管,手术完成。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胰腺炎、胆道感染、残余结石以及反流性食管炎)情况。

1.4统计学处理纳入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型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用n/%表示,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计量型资料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选择t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如表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3讨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和胆道感染、胆汁成份变化以及胆囊功能异常等因素具有相关性[4]。

此病的治疗目标是借助手术将结石完全清除,使胆道通畅,传统的开腹手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此种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手术风险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导致此种术式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5]。

最近几年,伴随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通常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方式治疗,多数研究证实:此种术式具有取石彻底、术后恢复时间短、微创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有效手段,可将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充分弥补,促使患者的及早康复[6]。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充分注意,对术中操作技巧充分掌握,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一方面,在适应症的选择上,胆总管直径超过8mm,结石都局限在肝外胆管,没有胆管狭窄的情况;没有腹腔镜禁忌症;对伴随急性感染患者需将感染控制超过4周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另一方面,在手术技掌握上,对腹腔镜缝合打结技术与操作技术的充分掌握,可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实施。

因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的操作比较复杂,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对操作技巧充分掌握十分必要:一是,胆总管切口处需在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前壁,切口长度15mm,有助于胆道镜更好的取石;二是,切开胆总管以后,先于切口两端分别缝一针,T管短臂在胆总管由上至下置入,置入过程中长臂末端在肝脏隔面上放置;三是,缝合工程中进针与切口边缘距离适中,针间距合理把握;四是,术中操作动作轻柔,禁止用镜头推抵结石,防止人为引发结石嵌顿,使取石难度明显增加[7]。

本研究探究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9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17.28%低(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1]张宗明,苑海明,张翀. 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策略[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4):280-283.[2]菅志远,沈先锋,黄林生,等. 三种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2):275-279.[3]邵伟怡,宋振顺,苏文利,等.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现代外科治疗方式探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4):6774-6778.[4]梁刚,何盟国,马富平,等.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187-188.[5]李宇,郝杰,孙昊,等. 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与分期内镜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2):202-208.[6]马绍勇.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不同序贯次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对比研究[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1):30-32.[7]王中魁,赵海鹰,刘金钢,等. 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式选择探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4):448-4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