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中一大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不2.将温度计从温暖的室内拿到室外,测量放置在环境温度为10

正确的是()

A.当温度计示数为3℃时,表示被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

B.冰水混合物中,冰的量会增加

C.最终水会全部凝固成冰

-℃

D.温度计的示数最终可能会降到10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的

-℃,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最低气温88.3

A.酒精容易制造,价格低

B.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更低

C.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测量准确

D.酒精无毒,水银有毒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铜锅熔化钢块

B.铜球掉到铁水中不会熔化

-℃时氢气是固态

C.在265

-℃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D.40

5.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凝固点

C.较高的凝固点

D.较好的冷却效果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做法是()

A.温度计放入液体内使水银泡与容器壁接触

B.让温度计的水银泡在液面之上

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再读温度数

D.要把温度计的水银泡浸在液体中,不能与容器壁接触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

C.樟脑丸越放越小

D.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

8.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都放出热的是()

A.熔化液化凝华

B.汽化凝华凝固

C.熔化汽化升华

D.液化凝固凝华

9.小韩和小李都很喜欢吃冰棍,他们的对话中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的是()

A.小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这是凝华现象

B.小李:刚拿出来的冰棍还会冒“白气”,应该是一个汽化现象

C.小韩:我曾经吃冰棍的时候把舌头粘住了,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了

D.小李:我们吃冰棍时感觉凉爽时因为冰棍熔化时要吸热

10.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原因是()

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

11.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猜想是()

A.盐溶解时吸收热量

B.加盐后冰熔点降低,冰熔化吸热

C.加盐后冰熔点升高,冰熔化吸热

D.一定是温度计不准确

1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水

B.夏天,草叶上晶莹的露珠

C.秋天,树枝上的霜

D.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没了

二、填空题

13.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温度的测量:

14.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15.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_;太阳出来大雾消散________;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_;北方的雾凇________。

16.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然后向外拉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几乎全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了乙醚蒸气;再向里推动活塞,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这说明: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7.华北大地四季分明,初春阳光普照,冰雪融化,我们仍感到“春寒料峭,咋暖还寒”冬季大地封冻,雪花飞舞,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雪不冷,化雪冷”等谚语。请你回答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是经过多日的寒冷才会结成厚厚的冰,结冰是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热。

(2)初春“乍暖还寒”的原因是________

(3)“下雪不冷”是因为雪的形成是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热,“化雪冷”则是因为化雪是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热。

18.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例如: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升华,吸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________,________。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