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eaac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11.png)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西门豹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
他为了解决邺地水患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2.2 课文情节梳理课文中描述了西门豹来到邺地,发现那里经常发生水患,百姓生活困苦。
西门豹通过调查研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措施解决了水患问题。
课文还描写了西门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他的坚持和智慧。
2.3 角色形象分析西门豹是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人,他敢于面对困难,勇于解决问题。
课文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3.2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
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引导思考: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4.2 教学手段PPT展示:教师使用PPT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视频播放: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第五章: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的背景和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西门豹》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ab714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9.png)
《西门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讲述西门豹治理邺的故事,概括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3)了解成语“河神”的由来,学会使用这个成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西门豹治理邺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讲述西门豹治理邺的故事,概括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3. 了解成语“河神”的由来,学会使用这个成语。
三、教学难点:1. 深入了解西门豹治理邺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治理邺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西门豹治理邺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讲述西门豹治理邺的故事,概括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运用成语“河神”进行语言实践,学会使用这个成语。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门豹的人物品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一篇关于西门豹治理邺的故事的短文。
3. 收集其他历史人物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
2. 朗读与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课文和运用成语“河神”时的发音准确性、流利程度和表达清晰度。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c94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f.png)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西门豹》的主要内容,掌握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西门豹的忠诚、正直和勇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学生能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西门豹》的主要内容: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贵族,他忠诚于国家,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西门豹与好友孟尝君相互支持,共同为国家利益而努力。
西门豹在面对困境时,坚守信念,最终取得了胜利。
2.2 西门豹的人物形象:西门豹忠诚、正直、勇敢,具有高尚的品质。
西门豹聪明智慧,善于解决问题。
西门豹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西门豹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友情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3.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西门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西门豹、孟尝君等角色。
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2 评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清晰度、流畅度和语言组织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西门豹的品质和故事给他们的启示。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ae5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9.png)
《西门豹》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西门豹》一文,让学生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了解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民除害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西门豹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及其意义。
2. 西门豹治理邺地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难点:1. 西门豹治理邺地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西门豹治理邺地方法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背景、故事及其意义。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过程。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过程。
3. 讲解分析:讲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分析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民除害的精神。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提升:总结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习西门豹的勇于担当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交流分享等,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准备:1. 课文准备:提前准备好《西门豹》课文,确保课文内容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2. 多媒体准备:制作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材料准备: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故事。
八、教学拓展:1. 西门豹治理邺地故事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西门豹的文献或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200e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1.png)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及其主要事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西门豹的优点和不足。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提高朗读技巧,培养语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课内外文学作品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崇尚美德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西门豹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西门豹》是一篇描绘西门豹英雄事迹的课文,通过讲述西门豹带领村民治理水利、捕获盗贼的故事,展现了西门豹的勇敢、智慧、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3.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西门豹的性格特点。
3.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西门豹的小练笔。
(3)推荐一本关于英雄人物的书籍,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第五章:教学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流畅度、情感把握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4)学生课堂参与度、合作探讨的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56ec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0.png)
《西门豹》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及其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西门豹的人物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描写手法描绘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敬意。
(2)引导学生从西门豹的事迹中,认识到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及其事迹。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西门豹的人物特点。
(2)学会运用描写手法描绘人物。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西门豹的人物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写作指导法:以西门豹为例,教授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西门豹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西门豹的时代背景。
(2)简要介绍西门豹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西门豹的人物特点。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2)教授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西门豹的人物特点。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5. 写作练习:(1)以西门豹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手法,描绘一个历史人物。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f2188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6.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西门豹》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门豹》是一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智斗豪绅,为民做主的故事。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西门豹的机智、勇敢和正直的品质。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把握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理解文中深层次的含义,以及对于文中成语、句式的理解还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的机智、勇敢和正直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学难点:对于文中深层次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于文中成语、句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关于西门豹的故事,引出本课课题《西门豹》。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西门豹为什么要治理邺地?”“他治理邺地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34198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7.png)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西门豹的背景资料,掌握西门豹的主要事迹,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西门豹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西门豹的贡献,激发学生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介绍西门豹的背景资料,包括他的出生地、家庭状况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2.2 课文重点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词语,解释西门豹的主要事迹,如他治理邺城、破除迷信等。
2.3 课文难点讲解讲解西门豹的形象特点,如他的勇敢、智慧、正直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英雄?你们心目中的英雄是谁?引入本课《西门豹》的学习。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西门豹的背景资料和他的主要事迹。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西门豹的形象特点,分享各自的看法。
3.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详细解析西门豹的形象特点,如他的勇敢、智慧、正直等。
3.5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课学习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西门豹的贡献,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西门豹》这篇课文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西门豹》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相关资料提供关于西门豹的背景资料,如历史书籍、文章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门豹。
5.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课堂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西门豹的历史资料,了解其生平和事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6.2 课中活动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西门豹的形象特点。
西门豹教案优秀5篇
![西门豹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1742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7.png)
西门豹教案优秀5篇《西门豹》教学设计篇一一、素质教学目标德育目标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能力目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循序式。
五、教具使用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言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3.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过渡语: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二)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新词 1.生字:认读课文后要求学会的生字、并说出每个字的音、形、义,组词、说话。
2.理解生字:战国、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徒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开凿、灌溉。
(四)再读课文: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三段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言引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西门豹,板书课题。
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3篇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ced3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5.png)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3篇西门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3.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管理邺这个地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四、朗读课文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l-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指名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朗读课文。
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1一9自然段)——摸清底细1.指读思考:来到邺后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2.先自学课文,整理勾画,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提出的问题老大爷的回答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
明确: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
③新娘从哪儿来?—— 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选。
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
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了,人口越来越少。
④ 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c0636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2.png)
《西门豹》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及其故事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西门豹的精神品质。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拓展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西门豹的勇敢、智慧、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西门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了解其故事背景。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西门豹的勇敢、智慧、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
2.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拓展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西门豹》2. 生字词卡片3. 西门豹相关资料4. 教学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西门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可以同桌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4.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深入了解西门豹的故事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资料,大家一起讨论,丰富对西门豹的认识。
5. 朗读感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体会西门豹的精神风貌。
(2)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视频,进行示范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西门豹的故事,分享所学知识。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二课公开课详细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二课公开课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ad76b3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5.png)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二课公开课详细30西门豹(第二课时)课时 1课时教材解读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
2.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西门豹惩恶方法的巧妙所在。
3. 通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展开想像,进行说写训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有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帮我们回忆回忆?2.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9-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觉得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办法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预设:好、棒、妙意思相近皆可)二、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巧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到底妙在哪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划出你认为西门豹巧妙地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句子。
(一)自主学习1.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3.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的巧妙。
(二)体会西门豹惩罚巫婆的巧妙。
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巧妙之处?并说说这句话巧妙在哪里?师出示幻灯片:“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2.全班交流:预设答案为:学生A:西门豹这么说是为了把巫婆投进漳河。
《西门豹》教案【12篇】
![《西门豹》教案【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5aff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c.png)
《西门豹》教案【12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编辑燕子给家人们整编的西门豹教案最新12篇,供大家借鉴。
西门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教师: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课件。
生字词课件巫婆头饰,化妆胭脂、口红。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课题,说说理解(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要求:互帮)师参与。
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
旱灾: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5、读生字新词①齐读②抽读③去掉音节齐读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
邺:古代地名。
开凿:大孔挖掘。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
(给一定时间读书)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3、抽说: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探讨评议。
(板书: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4、齐读课文(注意目标1中词语读音,出示课件,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了西门豹被派去治灾,他调查弄清了原因,除害,开渠。
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看看他是怎样的人。
二、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了解西门豹的品质。
1、自读勾出西门豹说的话及行动,想想表现了他什么品质?(给一定读书时间)小声说说。
2、研究(四人小组),教师参与。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f286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d.png)
《西门豹》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理解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谋福祉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学习英雄的精神风貌。
(3)教育学生关爱民生,为人民谋福祉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及其精神内涵。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2. 西门豹治理邺地的策略和方法。
3.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角色扮演道具。
4. 相关古代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西门豹的背景和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智慧和精神。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角色特点。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思考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智慧和方法。
7.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能力。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角色扮演评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情感态度和交际能力。
《西门豹》板书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板书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4d56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5.png)
《西门豹》板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西门豹》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激发学生对西门豹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西门豹》这篇文章的背景,包括作者、时代背景等。
2. 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西门豹的形象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篇文章要以西门豹为主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西门豹的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门豹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从文章中找出描写西门豹的语句,分析其形象特点。
2. 讨论西门豹的形象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找出描写西门豹的语句,并交流讨论。
2. 引导学生从语句中提炼出西门豹的形象特点,并进行总结。
第三章: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设计板书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教学内容:1. 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份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板书。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各自的板书方案。
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板书设计。
2.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要内容,并进行板书设计。
第四章:板书展示与评价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展示和评价板书的能力。
2.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文章内容。
教学内容:1. 让学生分组展示各自的板书设计,并进行解释。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选出优秀的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展示法,让学生分组展示和解释自己的板书设计。
2. 引导学生从内容完整性、设计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进一步兴趣。
教学内容: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包括西门豹的形象特点、板书设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其他历史人物的学习中。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df8f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0.png)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西门豹》。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西门豹的行为和品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尊敬和历史人物,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西门豹》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4. 细节描写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对西门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2)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尝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5. 朗读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背诵,教师进行评价。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和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和课文内容。
(2)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尝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写在日记中。
六、教学拓展:1. 课内拓展:(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西门豹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
《西门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05fc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a.png)
《西门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3了解西门豹的故事,感受西门豹的勇敢和智慧。
2.过程与方法2.2学会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西门豹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生字词的学习。
2.西门豹的形象分析和故事概括。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部分句子的理解。
2.西门豹的形象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的故事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西门豹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领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三)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拼读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四)课文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1.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
(二)西门豹形象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门豹的形象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三)课文复述1.学生自主选择段落,进行复述。
2.教师选取优秀复述,进行展示。
(四)课后作业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
2.教师选取优秀作业,进行展示。
第三课时1.学生自主复习课文,巩固知识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课后作业讲解1.教师讲解课后作业的答案和思路。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了西门豹的故事,感受到了西门豹的勇敢和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和引导。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更加注重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e92e3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3.png)
《西门豹》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门豹的生平和事迹,认识他是一位足智多谋、勇于改革的战国时期魏国的地方官。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法和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学习西门豹的品德和作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背景和过程,体会他的智慧和勇气。
2.通过分析西门豹的行为和决策,学习他的品德和作风。
三、教学难点:1.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法和策略。
2.深入分析西门豹的品德和作风,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场景。
2.案例分析法:以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案例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思考。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西门豹的治理方法和品德作风。
五、教学准备:1.教材:《西门豹》课文。
2.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教学道具:邺地模型、地图等。
4.分组讨论准备:小组划分、讨论题目设置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门豹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背景和过程。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思考。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西门豹的治理方法和品德作风。
七、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践行西门豹的精神和作风。
八、课后作业:2.调查身边的人物,选取一位具有西门豹精神的人,进行简要介绍。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课后评价: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德方面的提升,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课下搜集关于西门豹的其他故事或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他的治理成果对后世的影响。
2.对比当今社会的优秀地方官,分析他们治理地区的成功经验,与西门豹的治理方法进行对比。
西门豹教学设计2021(大全5篇)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
![西门豹教学设计2021(大全5篇)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094dac1c3186bceb18e8bb57.png)
西门豹教学设计2021(大全5篇)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西门豹》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课的内容,下面是关于西门豹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西门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求饶、灌溉、磕头、渠道、麻烦、徒弟、催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清河伯娶媳妇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难点: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
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有位叫西门豹的人,他官职不大,却让人们一直称颂,是为什么呢?要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打开书,默读课文《西门豹》。
出示自读要求。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说说课文里讲了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做了哪些好事。
2、教师抽查学生读词语。
西门豹荒芜娶媳妇巫婆官绅求饶开凿渠道催促磕头灌溉麻烦徒弟面如土色提心吊胆3、带拼音读,不待拼音读。
多种形式反复读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学生的汇报,西门豹治理邺,具体做了三事:3、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三事。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读课文1---9自然段,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理解“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原因。
5、找同学分角色读旁白、老大爷、西门豹。
6、抽生读10—15自然段。
边读边悟课文。
7、细读并精讲:西门豹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小官绅?四、编排课文,让生演一演:西门豹、巫婆、官绅、卫士、新娘。
五:拓展收集西门豹的故事,了解历史故事,学生更好地理解西门豹这个人。
板书设计:西门豹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西门豹教学设计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0——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3、通过对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方法之巧妙的探究性阅读,了解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4086e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6.png)
《西门豹》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正直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学习与理解。
2. 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特点归纳。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2. 西门豹勇敢、智慧、正直品质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3. 教学PPT。
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的历史背景和课文内容。
1.2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 合作探讨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西门豹的人物特点。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4.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总结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4.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实践与应用5.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西门豹的品质。
5.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门豹的人物特点和品质。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西门豹的敬佩之情。
7. 课后作业7.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西门豹的故事,分享学习成果。
6.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西门豹人物特点的掌握程度如何。
6.2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与反馈7.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等方面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西门豹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2016-03-02 12:47 153次30西门豹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学习目标:1、我要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课文,并能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地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是:理解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
1、认读词语:渠道灌溉收成扑腾旱灾迎接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管理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2、听写词语:灌溉淹没水渠二、导目标: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9自然段,回忆一下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天灾人祸)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0——16自然段,结合课后练习题想一想,这节课你们小组想一起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
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1、我要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我能有感情地朗课文,并能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师:你们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呢?生汇报:多读边读边思考出示学习方法:找出重点句子多读多思多悟2、小组自学下面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运用这些学习方法,根据自学提示小组自学。
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用什么方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体会他的办法妙在哪里?3、交流展示(1)惩治巫婆师:西门豹首先惩治了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生:“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早就想惩治巫婆了,他以姑娘不漂亮为由先救下姑娘,然后他客客气气地找个借口把巫婆投进了漳河里。
)师:从你的分析中,我听出了西门豹的话假中有真,那么,说什么是假,说什么是真?课件出示: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
师:此时,就是美女西施是新娘,西门豹也会说——()他的目的就是要()。
(救下姑娘惩治恶人)师:谁能读出西门豹的语气?(为什么要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读的那么坚决?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什么读得那么轻?)(指导朗读此段。
)(2)惩治官绅头子师:接下来西门豹又会惩治谁呢?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哪组接着汇报。
生: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
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明明知道巫婆回不来了,还假装着急让官绅头子去催一催,就是假戏真做借机除掉官绅头子。
)师:这句应该怎样读?(读出着急的语气,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读得要轻一些。
)(指导分角色朗读此段)(3)惩罚官绅师:西门豹惩治了官绅头子,又是怎样惩罚官绅的呢?他是怎样做的?谈谈你的体会?生: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西门豹把官绅头子扔进漳河,官绅都很害怕,他们知道去了就回不来了。
)生: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
你们都回去吧。
”师:西门豹为什么站了很久?官绅们又为什么提心吊胆?生:他想吓吓官绅们,让他们知道错了,再也不敢骗老百姓了。
官绅们害怕西门豹把自己也扔进漳河里,所以提心吊胆。
师:西门豹真的要把这些官绅扔进漳河里吗?不是。
那么此时他说话时的语气就要缓和一些,谁来读一读西门豹的话?师引读:听了西门豹的话,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师:请你们也来读一读官绅们害怕的样子。
师:想一想官绅们一边磕头一边会说些什么?旁边的老百姓又会议论什么?生:官绅们一边磕头一边说:“我们错了,再也不敢骗钱害人了。
”生:老百姓会议论:“原来河伯娶媳妇都是假的,是官绅和巫婆编出来骗人的。
”师:于是西门豹说——,过了一会儿,他才说——师:谁愿意分角色读一读这两段内容。
师:通过河伯娶媳妇这个故事,老百姓都明白了——请同学读下一个自然段。
老百姓明白了什么?(破除迷信)(4)造福百姓师:从此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不再迷信。
那干旱怎么解决的?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庄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这说明了什么?(造福百姓)4、小结导疑难课文学到这,你还有疑问吗?预设:西门豹早已识破巫婆、官绅愚弄百姓、骗取钱财的那一套,他为什么不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杀掉,反而要参加河伯的婚礼呢?(他要当着老百姓的面除掉恶人,教育老百姓不再相信迷信)师:西门豹妙就妙在他的将计就计,既惩治了巫婆、官绅,为民除害,又教育了当地的百姓。
5、复述课文师: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好官-——西门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参考大屏上的提示把故事复述给同学听。
6、表演《河伯娶亲》1、小练笔:现在,邺地老百姓安居乐业,如果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想变成谁呢?(1)如果你变成了西门豹,你又会为邺地的老百姓做些什么呢?(2)如果你变成了邺地的老百姓,你又想对西门豹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任选其一展开想象,写一写。
(本单元的习作就是给你一次变的机会,展开想象编故事,相信通过这个小练笔的练习,同学们的习作一定会写得更好。
)2、拓展阅读推荐阅读《西门豹罢官》《刘罗锅智告贪官》《聪明的法弟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能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执教《西门豹》这一课,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下面我就针对本课的教学情况进行一下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特色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主体,以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为主线来引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在习得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入情入境地复述与表演课文中的故事,已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要求。
为了彰显这一特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巧用模式,读懂文本“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开课导入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词语和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基础上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经历学生小组讨论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之后,我又引导学生确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知道了学什么,怎么学,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小组自学活动。
让学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这样学生之间情感得到交流,心灵有所碰撞,在进行全班交流汇报之后,大家的学习收获就更丰富了。
然后我进行适当点拨、指导理解西门豹做法的巧妙之处。
二、以读促悟,培养情感语文教学承担着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读写能力的训练,也承担着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任务。
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并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走进角色,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本的内容。
三、抓准时机,彰显特色学生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到西门豹将计就计,震慑官绅,教育百姓,同时也认识到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迷信的。
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西门豹破除迷信为百姓除害的办法巧妙,就要再现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在表演中加深对巫婆、官绅们丑态的了解,进而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所达到的效果。
因此,我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河伯娶亲”的故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西门豹做法的巧妙。
四、单元整合与大阅读齐抓并进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照一个主题为一个单元来编排的。
教学中不能只是顾及本课的学习内容,还要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
所以本课的复述课文、小练笔的训练是我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为了给语文园地八中“口语交际”以及“习作”训练打下基础。
另外引导学生课后阅读《西门豹罢官》的故事,是考虑到学生阅读需要而设计的。
因为我觉得要想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光靠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教会学生更为广泛地涉猎阅读信息,增加阅读量,在量的基础上才能有质地发展。
本课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对学生学情的反馈不是很及时,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关注到学生全体,另外评价语言的运用还没有做到恰到好处,没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希望在座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能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改正自身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我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谢谢大家。
30西门豹30西门豹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
1、认读词语:渠道灌溉收成扑腾旱灾迎接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管理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2、听写词语:灌溉淹没水渠二、导目标: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9自然段,回忆一下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天灾人祸)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0——16自然段,结合课后练习题想一想,这节课你们小组想一起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
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1、我要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我能有感情地朗课文,并能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师:你们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呢?生汇报:多读边读边思考出示学习方法:找出重点句子多读多思多悟2、小组自学下面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运用这些学习方法,根据自学提示小组自学。
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用什么方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体会他的办法妙在哪里?3、交流展示(1)惩治巫婆师:西门豹首先惩治了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生:“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早就想惩治巫婆了,他以姑娘不漂亮为由先救下姑娘,然后他客客气气地找个借口把巫婆投进了漳河里。
)师:从你的分析中,我听出了西门豹的话假中有真,那么,说什么是假,说什么是真?课件出示: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
师:此时,就是美女西施是新娘,西门豹也会说——()他的目的就是要()。
(救下姑娘惩治恶人)师:谁能读出西门豹的语气?(为什么要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读的那么坚决?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什么读得那么轻?)(指导朗读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