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汤

合集下载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一、小腿转筋徐迪华医案: 王某某,男,28岁,1958年1月4日初诊。

自诉:3个月来小腿抽筋经常发作,轻工作轻发,重工作重发,休息后不发。

发作后小腿酸痛数天不退。

近4夜连续小腿抽筋,头昏少力,食欲正常。

2年前有钩虫病史,服2次驱虫药后,5次大便检查,末见虫卵。

检查:血压90/60毫米汞柱。

舌淡苔滑,脉软细。

面色萎黄,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末触及。

红血球325万,血色素60%。

处方:芍药甘草汤60毫升,为2天量。

1月6日复诊:服药一剂,小腿抽筋减轻,2剂即停。

再服原方100毫升,外添服黄芪9克,党参12克,当归9克,服5剂。

3个月后随访,小腿抽筋未发过。

(中医杂志1959)按语: 小腿转筋,即29条所谓“脚挛急”也,乃芍药甘草汤之主证,由肝之阴血亏虚,筋脉挛急所致。

有是证使用是方,有是方即获是效。

诚信仲景之方,乃临床实践之总结,用之不殆,则历验不爽。

二、不安腿王明如医案: 朱某某,女,45岁,1986年11月30日初诊。

近4个月来两侧小腿有莫可名状的酸、麻、胀、似痛非痛之感,有时抽筋,有时有触电样感觉,静坐休息时反而加重,常须拍打,按捏稍能缓解。

本院神经科诊断为不安腿综合征。

经西药治疗无效而来余处求诊。

两腿关节活动正常,按委中、承山穴有明显酸胀感。

头晕乏力,夜寐不安,纳谷不佳,坐立不安。

舌淡红中裂,苔薄白,脉弦。

此乃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治以柔肝养血,缓急舒筋,处方:生白芍60克,甘草5克,5剂。

服药以后诸证明显改善,夜已能安睡,胃纳好转,共服上药30剂痊愈。

(浙江个医杂志)按语: 肝藏血,主筋。

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可致四肢酸楚不适,或痛、或麻,或胀。

作为缓急之剂,芍药用量宜大,一般无不良反应。

三、属脘痛(急性胃痉挛)刘持年医案: 朱某,男,17岁。

胃院阵发性疼痛,近日加重,夜间尤甚,呈抽掣样发作,喜按,饮食无碍,二便正常。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略数。

诊为急性胃痉挛。

处方:白芍l5克,甘草9克,3剂。

甘草附子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验案

甘草附子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验案

随着我国人民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生 活 方 式 的
改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影响,痛风在我
以增强降低尿酸之力,继服1周后,右下肢踝关节及跖趾
关节红肿疼痛消失.患者定期复查,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国的发病率不 断 升 高,且 呈 年 轻 化 趋 势.中 医 药 治 疗
按语:患者平素 嗜 食 辛 辣 肥 甘 之 品,损 伤 脾 胃,脾
眼支、眼 上 静 脉、脑 膜 中 动 脉 的 眶 支 及 眶 下 神 经、眶 下
动脉、眼下静脉分支亦分布在其周围 [2],针刺球后穴可
治疗 眼 部 相 关 疾 病,如 脑 梗 死 后 暴 盲、动 眼 神 经 麻 痹、
单纯疱疹病毒 性 角 膜 炎、干 眼 症 等 [2G6]. 研 究 表 明,通
过刺激球后穴,可 对 其 周 围 组 织 和 神 经 纤 维 的 相 关 功
地龙活血通络止痛,秦艽、秦皮祛风除湿.二诊见红肿
代医家根据病情的不同特点,将该病分为湿热蕴结证、
方去金银花、连翘、黄柏,加土茯苓、土贝母健脾渗湿化
瘀热阻滞证、痰 浊 阻 滞 证、肝 肾 阴 虚 证 4 个 证 型 [5],急
痰,虎杖通络止痛,山慈菇清热散结、消痰解毒,预防再
性期 治 疗 注 重 清 热 解 毒、活 血 化 瘀、利 湿 化 痰 法,间 歇
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肢节肿痛,脉
药、生地黄补益 肝 肾,金 银 花、连 翘 清 热 解 毒,威 灵 仙、
因此,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历
疼痛明显减轻,痰湿尚未除尽,苔薄黄、稍腻、脉滑.原
涩数者,此是癖 血.”“寒 湿 邪 痹 阴 分,久 则 化 热 攻 痛.”

85芍药甘草附子汤

85芍药甘草附子汤

8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芍药9g 炙甘草9g 制附子9g 上3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去滓,分3次温服。

(功效)扶阳益阴,阴阳两调。

(主治)汗多,反恶寒,肢挛急,脉沉细或微细。

(临证加减)l.本方芍药、附子、甘草、再加桂枝、大枣治汗后亡阳。

2。

本方加乳香、鸡血藤没药治风寒腰痛。

3.本方加元胡、干姜、荜茇、白芍各用30g治肠痉挛。

4。

本方加太子参、桂枝治腓肠肌痉挛。

5.本方加鸡血藤、当归、透骨草、伸筋草,川断治风湿痛。

6.本方加大黄,治寒腹中拘急,恶寒甚,腰脚挛痛,睾丸胀痛,二便不利者,名芍药甘草附子大黄汤。

(九)芍药甘草附子汤证(68)[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68)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疑非仲景方。

[提要] 汗后阴阳两虚的证治。

[释义] 本条以“发汗,病不解”冒首,则应分析始初之病情及不解之原因。

始初之病既宜发汗,自必有可汗之证,如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等。

若汗之得法,其病当解,即令未愈,亦应脉证不变,或有所减轻。

今发汗病不解,且“反恶寒”,是为学者提供辨证关键,盖以表证未解,则应发热恶寒并见,今日“反恶寒”是发热虽罢,而恶寒更重,知病不解者,非表证不解,而是造成变证。

变证如何?从“虚故也”及“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则辨析不难,盖汗后不发热,而恶寒为主证之一,知为发汗伤阳,阳虚不能温煦所致,因之曰“虚故也”。

又,芍药甘草附子汤,乃芍药甘草汤加附子而成,而芍药甘草汤,为治阴虚脚挛急之主方,因知其虚,除阳虚恶寒外,当有阴虚,经脉失养,而致脚挛急等证(参见29条)。

60条曰: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是汗下后阴阳俱虚之证,亦当与本条互参,即本条出现微细之脉,亦在情理之中。

[选注]成无己:发汗病解,则不恶寒。

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

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又名四物附子汤,组成成分有:甘草6克(炙) 附子12克(炮,去皮,破) 白术6克桂枝12克(去皮)作用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甘草附子汤对关节炎的疼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甘草能缓和急迫,医治疼痛。

白术不但能去水毒,增尿利,并与桂枝同有健胃作用。

附子能提高新陈代谢,使血行良好,且有止痛作用。

桂枝能去外邪、调血行、协助诸药,使发挥所期之效力。

故本方常用于神经痛、风湿痛、感冒等。

1.风湿痛: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元年8月26日始觉如风,至7日,卒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背疼痛,通身肿,心多满。

至9月4日服此汤1剂,通身流汗,即从来所患悉愈。

《谢映庐医案》高汉章、得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

当时初夏,自汉返舟求治,见其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

其戚友满座,问是何症?予曰:此风湿为病。

渠曰:凡驱风利湿之药,服之多矣,不惟无益,而反增重。

答曰:夫风本外邪,当从表治,但尊体表虚,何敢发汗;又湿本内邪,须从里治,而尊体里虚,岂敢利水乎?当遵仲景法处甘草附子汤。

1剂如神,服之3剂,诸款悉愈。

2.寒痹:单用本方治疗寒痹2例,西医诊断为慢性腰骶关节炎继发坐骨神经痛。

其中1例已有10余年病史。

均获治愈。

作者认为,凡属风湿寒痹,即使没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等症,用本方亦可取效。

3.风湿性心脏病:某女,45岁。

素患风湿性心脏病、心悸短气、汗出恶风、关节冷痛、痛有定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弦。

此为风湿相搏,日久不愈,邪从寒化。

治宜温脾化湿散寒为主,佐以强心通阳。

炙甘草15g、炮附子10g、白术10g、桂枝5g、茯苓15g。

煎服。

1个月后,心悸短气较前减轻,关节已不疼痛,下肢浮肿消失,小便正常。

掌握使用附子剂的秘决是:只要抽烟不变味,吃酱油、酱汤也不变味。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新用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新用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新用
李华安;张紫玲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1989()4
【摘要】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组成。

《伤寒论》180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疼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微身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而笔者在古方的基础上,略作加减用于多种病证,常获卓效。

特介绍于后,供同道临证参考。

一、胃脘痛案:赵某某,男,53岁,农民。

【总页数】1页(P16-16)
【关键词】甘草附子汤;临床应用;汤剂
【作者】李华安;张紫玲
【作者单位】邓州市按摩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临床新用 [J],
2.甘草附子汤证临床新用 [J],
3.甘草附子汤治疗急症新用 [J], 黄道富;肖美珍
4.大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J], 胡喜莲;包永松
5.防己黄芪汤联合甘草附子汤在临床中应用举隅 [J], 王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草附子汤PPT课件

甘草附子汤PPT课件

.
7
甘草附子汤医案
三、久热不退 李一立医案:郑某某,男,50岁,发热三十五天,
体温持续于37.5~38.5‘C之间,恶风寒,肢体疼痛, 渴而不欲饮,短气汗出,周身困乏,小便短少。平素嗜 酒,酒后周身舒畅。察其舌淡苔腻,脉沉而细。此属风 湿相搏证。方用:
附片、桂枝各10克•白朮、甘草各8克,茯苓15克。 3剂药后,病获痊愈。(吉林中医药1986;(2)"30) 按语:本案乃表里俱虚、风湿相搏之证。表虚风侵, 而见发热、汗出、恶风;里虚湿存,故见短气乏力、渴 不欲饮、小便短少、舌淡苔腻、脉沉而细。风湿相搏则 肢体疼痛。当用甘草附子汤解表温里,祛风化湿。药中 病机,三投而瘳。
,骨节烦疼,伴有心慌气短、胸中发憋,每到夜晚则 尤重。切其脉缓弱无力,视其舌胖而嫩。辨为心肾阳 虚,寒湿留于关节之证。为疏:
附子15克,白朮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茯 苓皮10克
服3剂而痛减其半,心慌等证亦佳。转方用桂枝去 芍药加附子汤,又服3剂,则病减其七。
按语:本案用甘草附子汤主要是在辨证中抓住了两 个关键:一是周身骨节烦疼而不可近,寒湿也;二是 心悸气短、胸满'阳虚也。据报导,临床用本方治疗风 湿性心脏病,效果理想。
.
6
甘草附子汤医案
处方:
炙甘草、元胡、薤白各15克,炮附子、白朮各10克, 桂枝6克。
服7剂,汗出恶风已止,关节冷痛减轻,胸痛若失。 继以前方为汤,朱砂养心丸成药常服,善自调 理。 按语:‘医门法律)云:“胸痹总由阳虚,故阴 得乘之。甘草附子汤中附子辛热助阳,桂枝辛温通阳, 二药合之,振奋阳气,以散阴寒之邪;甘草、白朮补土 培中,以提防下焦阴寒上乘。又恐本方宽胸理气之力不 足,故加薤白、元胡以助之。本方虽无治胸痹之记载'然 有治胸痹之契机,径用不疑,果获大验。

附子汤

附子汤

附子汤
出自《千金》卷十五。

孙思邈(约581-682),唐代医学家
名称:附子汤
组成:龙骨1两,甘草1两,芍药1两,干姜1两,黄连1两,石榴皮1具(大者),阿胶2两,附子1枚,黄芩半两,粳米3合。

出处:《千金》卷十五。

主治:暴下积日不住及久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暴痢势剧,火迫之象,日久不止,热烁津枯,不独下多亡阴,而真阳亦已告匮,故于驻车丸中除去当归之行血,掺入芍药辅阿胶以滋耗竭之真阴,附子助干姜以扶伤残之虚阳,黄芩佐黄连以屏宿蕴之余火,甘草、粳米缓清脾胃之虚热,龙骨、橘皮急收二肠之滑脱也。

下面备用药材图片因处理工艺不一样图片可能与实材有一定差异:仅供参考。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附子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附子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芍药(一两)、甘草(炙.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白术(一两)、防风(去叉.一两半)、防己(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枚)、人参(一两)、黄芩(去黑心.一两)、桂心(一两)、独活(去芦.一两)、川芎(一两)、天雄(炮制.去皮脐.一枚)【功能主治】治中风欲死,身体缓急,目不得开,舌强不能语。

【用法用量】上挫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温服,如人行五里,以熟生姜粥投之,微汗出,慎外风。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甘草(炙)、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各一两半。

石膏(碎)、白茯苓(去皮)、白术、川芎、柴胡(去苗)、当归(酒浸.切焙)、人参,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炒研)二十枚。

细辛,一两。

【炮制】上挫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风亸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酒共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

嬴瘦者只用水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附子(生.去皮脐.半两)人参(半两)茴香(炒.一分)茯苓(一分)山药(一分)甘草(炙.三分)干姜(炮.三分)【功能主治】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粘衣,口干上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名曰内风。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钟,生姜三片,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附子15克(炮)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功能主治】温经助阳,祛寒除湿。

治少阴阳虚,寒湿内侵,背恶寒,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脉沉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2-02-20 新闻来源:王付浏览次数:455【方药歌诀】芍药甘草附子汤,益阴助阳舒筋方,阴血不足有阳虚,合理用之病能康。

【学用导读】运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因病变证机主次不同,可调整方药用量,如气血虚甚者,可加大芍药甘草用量;如阳虚甚者,可加大附子用量。

【中医辨证】阴虚阳损筋急证:两胫拘急,或四肢关节筋脉僵硬,或手足麻木胀痛,指甲不荣,或胁痛,或目涩,恶寒,舌红,苔薄,脉细。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以主治阴虚阳损筋急证为基础方,以主治心阴阳虚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筋脉既不得阴血滋养,又不得阳气温煦,以此而演变为阴虚阳损筋急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两胫拘急,手足麻木或疼痛,指甲不荣,舌质红,苔薄,脉细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扭转,胃痉挛,慢性肝炎,过敏性肠炎,肠粘连,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衷中参西】合理运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消化疾病,还是治疗血管及神经疾病等,都必须符合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临证选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1、运动、神经疾病:不宁腿综合征,腓肠肌痉挛,颜面抽搐痉挛,脑中风后肢体痉挛,先天性或萎缩性肌强直等。

2、血管及血液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平滑肌痉挛,血小板减少性或过敏性紫癜等。

3、呼吸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4、泌尿疾病:特发性肾出血,慢性肾盂肾炎等。

5、骨伤疾病:关节损伤,骨质增生,骨头炎,腰扭伤等。

6、妇科疾病:急性乳腺炎,慢性盆腔炎,急性附件炎等。

7、其他疾病:荨麻疹,类风湿性关节炎,高睾酮血症,高泌乳素血症性阳痿等。

【中医治法】扶阳益阴。

【方药西用】具有对胃酸分泌呈双向调节、抑制胃排空、抑制肠管收缩、缓解肠管痉挛、解痉、镇痛、、降低血中睾酮浓度、改善排卵状态、抗炎、保护肠胃黏膜组胺水平、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中PGE2、PGF2a及6-ketoPGF1a的生成释放、抗肿瘤等作用。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一年来到时节更替的情况下,各种各样身体不舒服也就竞相而至,滋补人体的情况下来到,多喝些中医药方是很合理的,一起来看一下麻黄禄特科技甘草汤的作用和功效吧。

特异药方生产
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禄特科技3克(炮)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温补肾阳出汗。

治少阴病,畏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上三味,自来水700ml,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

特异摘抄生产
《伤寒论》
中医药方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适用下获得了越变越好的市场前景,功效的提升,副作用的进一步降低都充分说明着其准确性。

我们坚信类似麻黄禄特科技甘草汤等中医药方在现代科学的科学研究下一定会充分发挥越来越大的功效。

附子干姜甘草汤的功效

附子干姜甘草汤的功效

附子干姜甘草汤的功效关于《附子干姜甘草汤的功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身体换了一些慢性疾病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挑选中药材来医治自身的慢性疾病,由于中药材注重的便是一个慢字,并且它对身体的副作用是十分小的。

而禄特科技炮姜甘草常常被大家制成禄特科技干姜甘草汤,这实际上是一种在中医药学中知名的四逆汤,它对身体可以起着非常好的药力功效。

因此禄特科技干姜甘草汤的作用是什么呢?一、禄特科技干姜甘草汤的作用这三味药是中医药方中四逆汤的药方,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

做为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亡阳虚脱者的抢救方。

临床医学上用以医治脾肾阳虚引发的厥证、呕吐、腹痛,危症出汗而见休克等病症,每一次10-20Ml,一日3次。

二、禄特科技甘草汤的作用1、风湿关节痛: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年间8月26日始觉似风,至7日,卒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部疼痛,通身肿,心多满。

至9月4日服此汤1剂,通身出汗,即几乎患得悉愈。

寒痹:单用己方医治寒痹2例,西医方面确诊为漫性腰骶关节炎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在其中1例现有10多年病历。

均获痊愈。

创作者觉得,凡属风湿病寒痹,即便沒有汗出肢冷、短气、小便不畅等症,用己方也可以取效。

2、类风湿性心脏病:素患类风湿性心脏病、心悸短气、汗出肢冷、骨节冷痛、痛有定处、腿脚浮肿、小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弦。

此为风湿病相搏,时间一长难愈,邪从寒化。

治宜温脾化湿散寒主导,佐以清脑通阳。

生甘草15g、炮附子10g、白术茯苓10g、桂枝5g、薏苡仁15g。

泡服。

1月后,心悸短气较前缓解,骨节已不疼痛,腿脚浮肿消退,小便一切正常。

3、以关节疼痛主导症的健身运动疾病。

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骨质增生、漫性腰骶关节炎继发性坐骨神经痛、肩关节脱位周边炎、结核性关节炎、腰间盘突显、肥厚性椎间盘炎、腰椎狭窄等。

三、干姜附子汤的作用治伤寒下以后,发作汗。

昼日心烦不可眠,夜而清静,不呕不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热门者。

甘草附子汤治疗关节疼痛

甘草附子汤治疗关节疼痛

甘草附子汤治疗关节疼痛陈某,女,42岁病史:2000年自觉经常头晕,乏力,周身关节疼痛。

2001年5月7晚,突然感觉肢体沉重疼痛,不能转侧,双手不能握物,双脚步行不了,衣食住行均需要他人料理。

第二日急送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湿”。

经医院针灸治疗十多日,但效果不明显,所以在朋友介绍下前来求诊。

经按太阳证诊治,三个月基本治愈。

初诊时,患者由两家属搀扶着前来就诊。

自诉全身关节剧痛好似鸡啄一样,而且口干,但却不想饮水。

望诊:只见舌质偏淡,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苔薄白。

切脉:寸关脉浮虚,心尺微沉。

初步判断这是太阳证,因风寒湿邪郁久而成痹,所以治法宜温经逐寒,除湿止痛,因此以甘草附子汤加味治疗。

处方:炙甘草30克,制附片60克(久煎),白术12克,桂枝18克,生姜30克。

2剂。

附片先煎一个半小时,再加其他味药同煎约半小时,每日服三次,叮嘱其忌食生冷食品。

辩证:患者此证为风寒湿邪兼而有之,蕴积已久,郁阻成痹。

虽有恶寒、恶风、脉浮之表证,但不可单用发表的治法,虽有头晕耳鸣、四肢不温、口干但不想饮水、舌质偏淡而尺脉沉之里证,又不适宜直接给四逆汤治疗。

然而参之知脉诸证,此为风寒湿相搏,属太阳类似证。

《伤寒论》曰:“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方用治本例风寒湿痹,颇相吻合。

甘草益气和中,附子温经散寒止痛,白术燥湿健脾,桂枝祛风固卫,通阳化气,加生姜以助温散之力。

复诊:上方服2剂后,患者自诉关节疼痛减轻,并稍可转侧行动,于是用上方加麻黄、辽细辛,以增加祛风散寒,开闭止痛之效,继续服用5剂。

第三次就诊:本次患者自拄拐杖前来就诊。

自诉关节疼痛及全身窜痛著减。

头晕、耳鸣、畏寒、恶风亦明显好转。

于是使用上方加茯苓以渗湿,继续服用5剂。

第四次就诊:只见患者全身活动已较自如,精神好转,但腰腿尚觉疼痛,且略有沉重感。

从症状来看,今虽见初效,毕竟一时难收全功。

须培补脾肾,通窍除湿,以清余邪,拟理中丸加味继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坐骨神经痛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坐骨神经痛

后 得 以痊 愈 。
(收稿 日期 2014-04—18)
芍药 甘 草 附子汤 治疗 坐骨 神经 痛
期 问忌食寒 凉辛辣 之 物 。复 诊 2次 ,前后 服药 18剂 ,自 行 问断服 药 2个月 ,随访 半 年未复发 。
哮喘性 支气 管炎 患者某 ,男 ,18个 月 ,2009年 3月 29 B诊 。因哮喘 性支气 管炎 住 院 ,经抗 菌 平 喘及 对 症 支 持 治疗 ,效 果 欠 佳 。喘息气 急 ,便 溏 ,日 2~ 3次 ,纳 欠佳 ,咳 嗽量 少 ,喉 中痰 呜 ,时 有面红 潮 热 。查 舌 偏 红 ,苔微 腻 ,指 纹 浮 ,咽 稍红 ,心律 齐 ,肺 可 闻及哮 鸣音 ,腹 部无 殊 。证 属脾 肺两 虚 ,余 热未 尽 。治 以健 脾 益肺 、清 泻余 热 为 主 。方 以参 苓 白术散 加减 :太子参 6 g,茯苓 、生 白术 、白扁豆 、谷芽 、 麦 芽 、六 神 曲 、焦 山楂 、桑 白皮各 5 g,陈皮 、生甘 草 、桔梗 各 3 g,山药 8 g,薏 苡 仁 10 g。水煎 服 ,每 日 2次 。服 2 剂后 喘息 气急 ,喉 中痰 鸣 、咳嗽 、便 溏及 面红 潮热 均 明显 改 善 ,食纳 增加 。再 服原方 3剂 以善 后 。 病毒 性肠炎 患者 某 ,男 ,7个 月 ,2008年 9月 17日诊 。泄 泻 近 1个 月 ,经住 院抗 病毒 、输 液等 治疗 效 不 明显 。身 热 ,前 一 夜腋 下 温 度 达 39.6。C,大便 日 5~ 6次 ,纳 欠 佳 ,神 倦 ,面 色少华 。查体 温 37.7℃ ,舌 淡偏 红 ,指 纹淡 ,咽稍 红 ,心 律齐 ,肺部 呼 吸音 无 殊 ,腹 平 软 ,肠 鸣音 活跃 。证 属 脾 胃已虚 ,热邪 未 尽 。治 以健 脾 益 胃,清解 余 热 。方 用 参苓 白术 散 加 味 :太 子参 7 g,生 白术 、茯苓 、山楂 、谷

附子理中汤标准配方

附子理中汤标准配方

附子理中汤标准配方
附子理中汤,又称理中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温中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

其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附子理中汤的标准配方及其用法用量。

【组成】附子(6克)、干姜(6克)、大枣(6枚)、人参(6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加水煎煮,分2次服。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除湿。

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临床应用】。

1. 脾胃虚寒型胃痛,腹痛缓解后又加重,疼痛剧烈,胃脘胀满,不欲食,大便稀薄,脉沉迟者,可用本方治疗。

2. 脾胃虚寒型腹泻,腹泻清稀,腹痛缓解后又加重,不思饮食,畏寒肢冷,脉沉迟者,可用本方治疗。

3. 脾胃虚寒型呕吐,呕吐清水,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畏寒肢冷,脉沉迟者,可用本方治疗。

【注意事项】。

1. 本方药性偏热,脾胃虚寒证慎用。

2. 孕妇慎用。

3.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附子理中汤的药物功效】。

1. 附子,温阳散寒,解毒止痛。

2. 干姜,温中散寒,祛风止痛。

3. 大枣,益气养血,和胃生津。

4. 人参,补气养血,健脾益胃。

5. 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总结】。

附子理中汤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方剂,对脾胃虚寒型的胃痛、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在使用时需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附子理中汤标准配方及其用法用量对您有所帮助。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运用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运用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运用
安廷华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4(000)003
【摘要】甘草附子汤为《伤寒论》方。

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四味药物组成,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痛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四肢麻木或身微肿等证。

本方用附子温经散寒,定痛除湿,白术健脾燥湿以实卫,桂枝去风和营,甘草缓和诸药,共奏温阳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现将临床运用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40)
【作者】安廷华
【作者单位】枣阳县环城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6
【相关文献】
1.桂枝加附子汤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J], 李君依; 王诗卉
2.桂枝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释义 [J], 李宇铭;姜良铎;姜良铎(指导)
3.HPLC法测定甘草附子汤中甘草苷和香豆素的含量 [J], 高秋涛;毕开顺
4.HPLC法测定甘草附子汤中甘草酸和桂皮酸的含量 [J], 高秋涛;毕开顺
5.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J], 邱明义;曹远礼;俞良栋;李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应用案例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应用案例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应用案例甘草附子汤,是一种在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经典方剂,主治寒痹阴弱、筋骨拘急、关节疼痛等症状。

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甘草附子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患者女性,45岁,主诉全身关节疼痛,僵硬,尤其是手腕、膝关节明显。

经检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常服用抗炎药物仍无效。

中医诊断为寒湿凝滞,肺脾气虚。

方药:甘草附子汤加减。

服药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持续服用一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案例二: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患者男性,58岁,多年来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双膝、腰背部疼痛明显,关节红肿。

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中医诊断为寒湿内蕴,气血不畅。

方药:甘草附子汤加减。

服药后患者感觉体内气血得到调畅,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腰背部的疼痛也有所缓解。

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关节红肿消退,患者精神状态和食欲明显改善。

案例三: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患者女性,60岁,近期出现腰部疼痛,伴有下肢麻木、乏力症状。

CT检查显示为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诊断为肾虚风寒侵袭。

方药:甘草附子汤加减。

服药后患者感到腰部疼痛减轻,下肢麻木感明显改善,乏力感减轻。

连续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减少,下肢麻木症状几乎消失,身体机能得到明显改善。

以上就是几例甘草附子汤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应用中药治疗时,务必遵医嘱服用,不可擅自更改药方和剂量。

祝愿大家早日康复,健康快乐!。

芍药甘草附子汤临证探讨

芍药甘草附子汤临证探讨

ʌ方药研究ɔ芍药甘草附子汤临证探讨❋郭小舟1,刘慧敏2ә(1.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㊀102208;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㊀100053)㊀㊀摘要:芍药甘草附子汤是‘伤寒论“中存在争议的方药之一,王叔和疑此方非张仲景方㊂芍药甘草附子汤所治病机为患者素体营血亏损,若以辛温发汗法解表,汗伤营血阳气㊂误汗后肝阴亏损㊁阴损及阳㊁肾阳虚衰,在肝营血不足,在肾阳气虚衰㊂芍药甘草附子汤中附子和白芍二药一阴一阳,附子温肾阳,白芍补肝阴,甘草甘平安中,取调和之意,附子㊁甘草辛甘化阳以益卫,阴阳两补,芍药甘草酸甘益阴㊁养营补虚,三药相合共奏扶阳益阴之效,其方证以症见恶寒伴有拘挛急迫为主㊂㊀㊀关键词:‘伤寒论“;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汤;病机;治则㊀㊀中图分类号:R289.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3-0495-03❋基金项目:中央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名贵中药资源可持续能力建设项目作者简介:郭小舟(1974-),男,甘肃白银人,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肝病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研究㊂ә通讯作者:刘慧敏(1980-),女,河北衡水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脾胃病的临床与研究,Tel :************,E-mail :huimin.l@ ㊂㊀㊀‘伤寒论“张仲景制方法度严谨,药少力专,配伍组合精妙,疗效卓著, 启万世之法程 ,为群方之源,其中芍药甘草附子汤仅由芍药㊁甘草㊁附子三药组成㊂原书指出: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㊂ 王叔和疑此方非张仲景方,清㊃伤寒学家柯琴则认为,此方为张仲景隐而未发之旨,清㊃名医陈修园也说此方为误发虚人之汗,另立一补救之法,方中附子温肾助阳属阳,白芍敛肝和营属阴,一阴一阳,甘草居中调和,其组方思路及方法值得深思㊂现从病机和治则探讨芍药甘草附子汤的适应症和功效,并将其心得体会总结如下㊂1 病机探讨1.1㊀营血津液亏虚,肝阴亏损芍药甘草附子汤的条文精而少㊂‘伤寒论“第68条: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㊂[1] 此为重要条文之一,非张仲景莫能为之,为从至之典范㊂芍药甘草附子汤是在患者体质营血亏损㊁津液不足的基础上,外感风寒之邪,医家不详辨病情,给予辛温发汗之法解表,汗伤营血阳气,致肝阴亏损㊂芍药甘草附子汤的首要病机是患者营血亏损㊁组织失养㊁筋脉肌肉挛急,为肝阴亏损㊁肝风之变㊂营血是人体内正常的液体,‘素问㊃痹论篇“说: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2],指出 营 是水谷所化生的精气㊂‘灵枢㊃邪客“也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3], 血 为营气化生[4]㊂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营血津液可相互转化㊁互相渗注,脉中的营血渗出于脉外可化为津液,津液进入脉中可化而为血[5]㊂营血津液实属一体, 营气 与 血 异名而同类,营血津液对人体的组织器官起着滋荣和濡润的作用[6]㊂正如‘素问㊃五脏生成篇“所说: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㊂[2]21 患者或脾胃虚弱㊁运化失常㊁化生营血津液减少,或内伤七情㊁郁而化热㊁营血津液暗耗,或久病不愈,慢性耗损,也可致营血津液不足㊂营血津液亏损可致脏腑组织器官失养,若肝阴不足㊁肝体阴而用阳,非柔润不能调和,筋脉失濡,血虚风动,可见腿足挛急㊁腹中拘急而痛者,是为肝风之变㊂正如‘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说的肝 在变动为握 [2]10㊂芍药甘草汤首见于‘伤寒论“第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㊂[1]30 其方证特点为脚挛急,小便数,腹挛痛,或四肢挛急疼痛㊂从‘伤寒论“条文分析可以看出,患者自汗出,小便数皆伤营血津液,用桂枝发汗后更伤营血津液,故其病机为营血津液亏耗㊁肝阴不足,人体组织筋脉失营失养,血虚生风而筋急,故肢体强急拘挛甚至抽搐㊂足厥阴肝营血不足,络脉空虚,筋脉肌肉牵掣不和,种种变乱是阴不制阳㊁肝阳内动所致,实为肝风之变[7]㊂芍药合甘草汤由芍药甘草汤加附子组成,观其具有养阴益血㊁舒挛缓急的功效,可养血柔肝和络而息风木㊂已故前辈蜀中名医陈潮祖强调肝主筋膜,这种营血不足的挛急应从肝论治,提示中医临证之时,在对素体营血不足的病人使用攻邪治疗时必须顾护好阴液[8]㊂1.2㊀汗伤营血阳气,肾阳虚衰芍药甘草附子汤的主治是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 ㊂从条文的分析来看,无汗太阳病用温热药发汗,患者具有营血亏损的体质,误汗更伤营血阳气,阴损及阳,肾阳虚衰,卫阳不足,肾的寒气太过出现恶寒加剧等肾阳虚衰症状㊂‘黄帝内经“所谓 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2]189,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㊂中医学认为汗属阴液,人体津血经阳气蒸腾气化形594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 2021Vol.27.No.3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成汗液,排出体外,汗是由津血化生而来[9]㊂正如‘素问㊃阴阳别论篇“所说: 阳加于阴谓之汗 [2]15-16;‘素问㊃评热病论篇“也说: 汗者,精气也㊂[2]65 营血津液是气的载体,气依附于有形之营血津液而存在,阴阳互根,人体营血津液属阴而根于气,气属阳而根于营血津液㊂营血津液皆为汗出之源,汗出太过可伤及营血,所以‘灵枢㊃营卫生会“概括血汗关系时说: 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㊂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㊂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㊂[3]55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强调 亡血家不可发汗 ,发汗不得法,汗出伤阴营血阳气, 汗出则寒栗而振 ㊂如果汗出过多,营血津液损伤,气随津脱还可出现阳亡之危重证候[10]㊂成无己释‘伤寒论“该条时也说: 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恶寒者,荣卫俱虚也㊂汗出则荣虚,恶寒则卫虚,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以补荣卫㊂[11] 可见发汗不得法,汗出伤营血,若误发营血津液虚人之汗,病情则更加严重,反恶寒者提示汗后阴液亏损,阳气大伤㊂‘素问㊃宣明五气篇“谈到五藏所恶时说 肾恶寒 [2]49,恶寒为卫阳虚,而卫阳根于肾阳,肾阳又称元阳,是一身阳气之根本,卫阳虚终因肾阳不足, 虚故也 ,即指阴损及阳的虚证,在肝营血不足,在肾阳气虚衰㊂2㊀治则探讨2.1㊀养血和营柔肝从前文的病机分析可以看出,患者素体营血亏损,组织失养,筋脉肌肉挛急,为肝阴亏损㊁肝风之变㊂芍药甘草附子汤中的芍药和甘草功效类似,配伍有其妙理,主治阴血不足㊁肝阴亏损㊁津液受损㊁筋脉失于濡养之挛急风动之象㊂‘灵枢㊃营卫生会“说: 营出于中焦 [3]54,中医学认为营血津液均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脾胃㊂方中的甘草为甘药,‘神农本草经“说: 甘草味甘平,无毒 ,可 坚筋骨,长肌肉,倍力 [12]㊂甘者属土,甘味可充实胃气,健脾胃和中,甘草有培补中土㊁养血生津之功㊂甘可缓之,缓急止痛,甘草还可主治急迫症状,有兼治挛急和疼痛的作用,可治疗突发性的急剧疼痛和痉挛[13]㊂甘草的补虚重在甘缓调中㊁保胃存津,还能够调和药性,居中宫而和众药,使诸药并行而不悖[14]㊂关于芍药有学者认为,张仲景所用为赤芍,但‘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中明确为白芍且争论不断,尚无定论㊂魏晋时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提出芍药分白芍和赤芍,以产地划分二者,明清以后将赤白二芍的功效区分开来㊂现行‘中国药典“规定白芍和赤芍可以同出一源,白芍是来自芍药的干燥根并经一定加工而成[15]㊂根据当前临床对芍药功效的划分, 白补而赤泻 ,白芍敛阴益营㊁主补无泻,故本方中应以白芍较妥㊂白芍养血柔肝而缓肝风之急,主要体现了芍药养血和营㊁敛阴㊁缓急止痛的功效㊂芍药甘草汤方中芍药酸寒,益阴养津,柔肝解痉,平抑肝阳;甘草甘温,缓急补中益气生津,两者相伍酸甘化阴,可益阴缓急㊁润养止痛,使患者津液得复㊁风木得息㊁其脚即伸,筋脉肌肉挛急可解[16-17]㊂这种保津治疗思想为‘伤寒论“治疗大法之一㊂正如清㊃著名经方学者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所说: 长沙室,叹高坚,存津液,是真诠㊂[18]2.2㊀温补肾阳近代陆渊雷指出: 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亦无后继,是以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㊂ 由此可见,真正的阴阳两虚重证治疗中,扶阳才是救阴的关键[16]㊂‘素问㊃生气通天论篇“中提到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2]8,说明阳气的重要性,而扶阳是必不可少的中医治法㊂‘素问㊃生气通天论篇“也说: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2]4-6㊂发汗不得法,汗出可伤营血,若误发营血津液虚人之汗,病情更加严重,患者出现反恶寒者,提示汗后阴液亏损,阳气大伤,肾阳不足,已经陷入阴证㊂肾阳是五脏阳气根本,气赖此阳生化不息,血赖此阳环周不休,津液赖此阳升降自如㊂若肾阳不足,寒从内生,脏腑形体等均失温养,气血运行迟缓,寒主收引可加重筋脉痉挛拘急甚至疼痛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篇“也说: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㊂[2]188 反恶寒者,虚故也 ,是肾阳火衰的虚证㊂故张仲景用回阳救逆第一品的附子温肾助阳㊁振奋阳气,调动机体驱邪外出[19]㊂附子为纯阳之品可归肾经,为命门之主药㊂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誉为百药之长[20]㊂气味大辛大热,有毒,其性浮而不沉,走而不守,可升可降,通内彻外,通行十二经,有回阳救逆㊁补火助阳温肾㊁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阳虚阴极之证皆可用其治疗,临床在阳气虚衰㊁阴寒内实等危急重症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㊂但附子辛热燥烈易伤阴液[21-22],临床可适当运用甘药牵制其温燥之性,以使阴阳平衡㊂芍药甘草附子汤中的甘草正能制约附子温燥之性㊂3㊀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证‘素问㊃生气通天论篇“说: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㊂[2]4-6 阴阳互根,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扶阳每兼护阴,滋阴不忘扶阳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篇“还说: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㊂[2]177 张仲景遵循此意而调治阴阳不足之证㊂阴阳并伤之证,养阴则阳气难复,助阳又燥伤阴分㊂对此‘素问㊃生气通天论篇“说: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㊂[2]4-6 芍药甘草附子汤中附子和白芍一阴一阳,相互配伍,双向调节,临床治疗阴虚血亏之人感受风寒收效颇佳[23]㊂近代名医施今墨谓: 附子与白芍相伍,一气一血,一肾一肝,一刚一柔,一燥一润,一走一守,刚柔相济,燮理阴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调气血,调寒温,理虚实㊁散恶血㊁694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破坚积,开痹止痛之力益彰㊂[24] 本方养阴补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并补㊂甘草甘平安中,取调和之意,附子㊁甘草辛甘化阳以益卫,芍药甘草酸甘益阴,养营补虚,三药相合共奏扶阳益阴之妙[25]㊂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应是在素体营血亏损的基础上,或感风寒之邪,医以辛温发汗法驱邪解表,病不解陷入阴证,反而出现恶寒症状加剧等诸症㊂芍药甘草附子汤的方证以恶寒伴拘挛急迫为主,患者症见恶寒肢冷,腹中拘急,手足挛急,或手足麻木,或腹痛,或关节疼痛,或筋脉僵硬,得热痛减,遇寒加剧,其脉多见沉迟或沉细或弦细紧㊂临证可根据疼痛痉挛的症情㊁部位㊁性质的不同,对三药剂量进行加减㊂本方适用于过汗㊁误下所致的阴阳俱虚之证,凡属肝阴不足㊁肾阳亏虚㊁筋脉既不得阴血滋养又不得阳气温煦且虚实兼夹者,均可使用㊂临床坐骨神经痛㊁痛风㊁痛经㊁关节强直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均可凭证选择本方[26]㊂参考文献:[1]㊀张仲景.伤寒论[M].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42.[2]㊀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3]㊀灵枢经[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5.[4]㊀魏玉琦.试论‘内经“营卫气血理论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0,1(1):14-16.[5]㊀谷峰,赵明山.津血互渗理论辨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2):890-891.[6]㊀臧敏,包素珍.‘黄帝内经“荣气与营气辨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9,54(4):252-253.[7]㊀刘宾,牛乐.对芍药甘草汤作用的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6):812-813.[8]㊀陈烨文,许琳,龚一萍.论‘伤寒论“ 脉迟 的病机[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6):6-8.[9]㊀芦少敏,张雅娴.同病异治论汗证[J].新中医,2014,46(4):241-243.[10]㊀吕永慧.浅析血汗同源[J].新中医,1996,11(11):50.[11]㊀张机.注解伤寒论[M].影印本.成无己,注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50.[12]㊀神农本草经[M].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4.[13]㊀崔国宁,刘喜平,董军刚,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脾胃病治疗中甘草用药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1):2278-2279.[14]㊀张丹丹,谢志军,范永升,等.从张仲景大方组方思路探析慢性难治病的辨治[J].中医杂志,2016,57(8):653-656. [15]㊀李金洋,张月月,王君明,等.芍药同源异用理论依据和研究策略[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4):803-805.[16]㊀陈辰,石玉丹,陈丹.浅谈‘伤寒论“如何存津液[J].浙江中医杂志,2019,54(5):313-314.[17]㊀宁云红,郭承伟.以21篇临床文献综述芍药甘草汤应用概况[J].中医药导报,2017,23(3):83-88.[18]㊀陈修园.陈修园医学全书[M].梁宝祥,李廷荃,王新民,等,校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12.[19]㊀梁家祺,李圣耀,史大卓.‘伤寒杂病论“中附子应用浅析[J].环球中医药,2019,40(4):67-69.[20]㊀李心愿,蒋小敏.‘伤寒论“附子运用初探[J].江西中医药,2018,49(429):15-16.[21]㊀李琳,平静.附子毒-效关系探析[J].河南中医,2015,35(1):171-172.[22]㊀刘田园,白明,刘保松,等.基于临床应用的附子配伍规律分析[J].中医学报,2019,34(253):1343-1347.[23]㊀郭继臻,刘桂荣.张志远先生应用白芍药对经验举隅[J].四川中医,2017,35(5):14-16.[24]㊀涂东明.芍药甘草附子汤的临床应用体会[J].山西中医,1997,13(3):33-34.[25]㊀赵志恒,方宜梅.‘伤寒杂病论“ 三附子汤 运用浅析[J].河南中医,2019,39(1):1-4.[26]㊀陈圣华,齐方洲,王磊,等.柴可夫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31(7):2596-2598.收稿日期:2020-04-09(上接第410页)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321-323.[6]㊀王振涛,常红波,吴鸿,等.抗纤益心浓缩丸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3):394-396.[7]㊀魏景梅,王振涛,柴松波,等.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3):195-197.[8]㊀黄荣杰,刘唐威,伍伟锋,等.呋喃唑酮制备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11):2147-2150.[9]㊀魏伟.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60-562.[10]㊀侯王君,庄贺,庄慧魁,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扩张型心肌病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5):1244-1246.[11]㊀AGUIAR P,AZEVEDO O,RUI P,et al.Biomarkers ofMyocardial Fibrosis:Reveal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Fibrogenesis in Fabry Disease Cardiomyopathy[J].Journal of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ardiovascular&CerebrovascularDisease,2018,7(6):e007124.[12]㊀SHENG J,SHIM W,WEI H,et al.Hydrogen sulphidesuppresses human atrial fibr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to myofibroblasts[J].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Medicine,2013,17(10):1345-1354.[13]㊀ZHANG C,ZHOU G,CHEN Y,et al.Human 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 alleviate interstitial fibrosis and cardiacdysfunction in a dilated cardiomyopathy rat model by inhibitingTNF-αand TGF-β1/ERK1/2signaling pathways[J].MolecularMedicine Reports,2018,17(1):71-78.[14]㊀BORNE S W M V D,ISOBE S,VERJANS J W,et al.Molecular Imaging of Interstitial Alterations in RemodelingMyocardium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08,52(24):2017-2028.[15]㊀TSOUTSMAN T,WANG X,GARCHOW K,et N2playsa key role in extracellular matrix gene expression in severe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nd heart failure[J].Journal of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2013,62:164-178.收稿日期:2020-05-16794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又名四物附子汤,组成成分有:甘草6克(炙)附子12克(炮,去皮,破)白术6克桂枝12克(去皮)作用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甘草附子汤对关节炎的疼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甘草能缓和急迫,医治疼痛。

白术不但能去水毒,增尿利,并与桂枝同有健胃作用。

附子能提高新陈代谢,使血行良好,且有止痛作用。

桂枝能去外邪、调血行、协助诸药,使发挥所期之效力。

故本方常用于神经痛、风湿痛、感冒等。

1.风湿痛: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元年8月26日始觉如风,至7日,卒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背疼痛,通身肿,心多满。

至9月4日服此汤1剂,通身流汗,即从来所患悉愈。

《谢映庐医案》高汉章、得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

当时初夏,自汉返舟求治,见其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

其戚友满座,问是何症?予曰:此风湿为病。

渠曰:凡驱风利湿之药,服之多矣,不惟无益,而反增重。

答曰:夫风本外邪,当从表治,但尊体表虚,何敢发汗;又湿本内邪,须从里治,而尊体里虚,岂敢利水乎?当遵仲景法处甘草附子汤。

1剂如神,服之3剂,诸款悉愈。

2.寒痹:单用本方治疗寒痹2例,西医诊断为慢性腰骶关节
炎继发坐骨神经痛。

其中1例已有10余年病史。

均获治愈。

作者认为,凡属风湿寒痹,即使没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等症,用本方亦可取效。

3.风湿性心脏病:某女,45岁。

素患风湿性心脏病、心悸短气、汗出恶风、关节冷痛、痛有定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弦。

此为风湿相搏,日久不愈,邪从寒化。

治宜温脾化湿散寒为主,佐以强心通阳。

炙甘草15g、炮附子10g、白术10g、桂枝5g、茯苓15g。

煎服。

1个月后,心悸短气较前减轻,关节已不疼痛,下肢浮肿消失,小便正常。

掌握使用附子剂的秘决是:只要抽烟不变味,吃酱油、酱汤也不变味。

即使舌上有苔或潮热也可使用附子剂。

而平素嗜烟,但觉臭而不能吸者,兼饮食无味,脉浮数或洪数之;关节炎患者,则须使越婢加术汤为妥。

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