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平衡常数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各类平衡常数计算精选习题

各类平衡常数计算精选习题

各类平衡常数计算精选习题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水解常数、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答案附于后)⒈将足量BaCO3(K sp=8.1×10-9)分别加入①30mL水②10mL0.2mol/LNa2CO3溶液③50mL0.01mol/L氯化钡溶液④100mL0.01mol/L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B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D.②①④③⒉已知在25℃时,H2S的电离常数K a1=5.7×10-8、K a1=1.2×10-15,FeS、CuS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6.3×10-18、1.3×10-36。

常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B.将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氢硫酸中,溶液中Cu2+的最大浓度为1.3×10-35mol/LC.因为H2SO4是强酸,所以反应CuSO4+H2S=CuS↓+H2SO4不能发生D.FeS+2H+Fe2++H2S的平衡常数K=9.21×104E.向H2S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溶液的酸性增强⒊25℃时,pH=9的CH3COONa溶液和pH=9的C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⒋已知常温下K a(HClO2)=1.1×10-2,则反应HClO2+OH-ClO2-+H2O在常温下的平衡常数K= 。

⒌常温下,K a1(H2CO3)=4.0×10-7,K a2(H2CO3)=5.0×10-11,则0.50mol/L的Na2CO3溶液的pH= 。

⒍H3AsO3又叫路易斯酸,是一种弱酸,发生酸式电离是通过和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实现的,则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若常温时H3AsO3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 a1=1.0×10-9,则常温下,0.1mol/L的溶液的pH为。

微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微专题

微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微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考情分析真题精研D .pH=10时,()()+-13c Ag+c CH COOAg =0.08mol L⋅2.(2024·安徽·高考真题)环境保护工程师研究利用2Na S 、FeS 和2H S 处理水样中的2+Cd 。

已知25℃时,2H S 饱和溶液浓度约为-10.1mol L ⋅,()-6.97a12K H S =10,()-12.90a22K H S =10,-17.20sp K (FeS)=10,-26.10sp K (CdS)=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Na S 溶液中:()()()()()+--2-c H+c Na =c OH +c HS +2c S +B .-120.01mol L Na S ⋅溶液中:()()()()+2---c Na >c S >c OH >c HSC .向()2+-1c Cd=0.01mol L⋅的溶液中加入FeS ,可使()2+-8-1c Cd <10mol L ⋅D .向()2+-1c Cd=0.01mol L⋅的溶液中通入2H S 气体至饱和,所得溶液中:()()+2+c H >c Cd注意:(1)四大平衡的基本特征相同,包括逆、动、等、定、变,其研究对象均为可逆变化过程。

(2)溶解平衡有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后K sp 可能变大或变小;而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均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 a (或K b )、K h 均变大。

规律·方法·技巧A .pH=6.5时,溶液中()()2-2+3c CO <c PbB .()()2+3δPb=δPbCO 时,()2+c Pb <1.010×()-1M lg c /mol L ⋅(M 代表+Ag 、-Cl 或2-4CrO )随加入NaCl 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经典变式练核心知识精炼(1)A、C、B三点均为中性增大(2)D点为酸性溶液,E点为碱性溶液(1)a、c点在曲线上,a→c Na2SO4固体,但K sp不变基础测评1.(2024·陕西商洛·模拟预测)室温下,用-10.1mol L ⋅的二甲胺()32CH NH 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的电离与一水合氨相似)滴定-110.00mL0.1mol L ⋅盐酸溶液。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

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 )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

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 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2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1 2 3()n H/mol0.060.10.1 2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 (s )+H 2O (g )CO(g )+H 2(g )的平衡常数(K )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g),在2000℃时,K =6。

高考化学专项训练(七)四大平衡常数的重要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专项训练(七)四大平衡常数的重要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专题专项训练(七) 四大平衡常数的重要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

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关B.当温度升高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变小C.K sp(AgCl)>K sp(AgI) ,由此可以判断AgCl(s) + I-(aq)===AgI(s)+ Cl -(aq)能够发生D.K a(HCN)<K a(CH3COOH) ,说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解析:选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无关,A 不正确;电离是吸热的,加热促进电离,电离常数增大,B不正确;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D不正确。

2.(2016·绵阳模拟)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初始浓度/(mol·L-1) 0.5 0.5 0 0平衡浓度/(mol·L-1) 0.1 0.1 0.4 0.4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为10%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6C.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若X、Y的初始浓度均为0.8 mol·L-1,则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W的浓度为0.64 mol·L-1解析:选C 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可得反应方程式为X(g)+Y(g)Z(g)+W(g),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为0.10.1+0.1+0.4+0.4×100%=10%,A选项正确;K=0.4×0.40.1×0.1=16,B选项正确;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不移动,C选项错误;设达平衡时W的浓度为c mol·L-1(0<c<0.8),则16=c20.8-c×0.8-c,解得c=0.64,D选项正确。

专项练习: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

专项练习: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

专项练习: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不变B. 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C. 化学平衡常数K 与温度、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都有关D. 由化学平衡常数K 可以推断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2. 已知可逆反应223N (g)3H (g)2NH (g)−−−−→+←−−−−高温、高压催化剂,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223N H NH c c K c ⋅=B. ()()()3223N H NH c c K c ⋅=C. ()()()23322NH N H c K c c =⋅ D. ()()()3322NH N H c K c c =⋅3. 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s) 221N (g)O (g)2NO(g)110K -+=⨯ NH 3(g)+HI(g);①2HI(g) 221N (g)O (g)2NO(g)110K -+=⨯H 2(g)+I 2(g)达到平衡时,c (H 2)=0.5 mol·L -1,c (HI)=4 mol·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 9B. 16C. 20D. 25 4. 某温度时,反应2231SO (g)O (g)SO (g)2+的平衡常数50K =。

在同一温度下,反应3222SO (g)2SO (g)O (g)+的平衡常数1K 应为( )A. 2500B. 100C. 4410-⨯D. 2210-⨯5. 在25 ①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B. 反应可表示为X +3Y221N (g)O (g)2NO(g)110K -+=⨯ 2Z ,其平衡常数为1 600 C. 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增大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6. 298K 时,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①30221N (g)O (g)2NO(g)110K -+=⨯ ②2281222H (g)O (g)2H O(g)210K +=⨯③922232CO (g)2CO(g)O (g)410K -+=⨯则该温度下,NO 、2H O 、2CO 这三种化合物分解释放氧气的倾向最大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无法判断7. 在一个6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mol X 和2 mol Y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3Y(g)221N (g)O (g)2NO(g)110K -+=⨯2Q(g)+n 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 浓度减小13,则反应方程式中的n 值是( )A. 3B. 4C. 5D. 68. 将4 mol 2SO 与2 mol 2O 充入4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232SO (g)O (g)2SO (g)+,测得平衡时3SO 的浓度为10.5mol L -⋅。

三大平衡常数高端题(含解析)

三大平衡常数高端题(含解析)

三大平衡常数高端题(含解析)解读“三大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属于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是高考考试大纲新增内容。

从近几年的高考中发现,化学平衡常数早已成为了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电离平衡常数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也渐有“升温”的表现,因三大平衡常数将继续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及热点。

下面将分类追踪透析。

一、考查化学平衡常数例1.(山东理综·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H ()CO ()O H ()CO (222c c c c K ⋅⋅=。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CO 2+H 2答案:A解析:由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得,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应为CO 2+H 2CO+H 2O ,故D 错;由题意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A 正确;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增大而不会减小,故B 错;C 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C 错。

例2.(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催化剂 高温<0,所以A 项错;因为K =]I []I []I [2-3-⋅,T 2>T 1,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即K 1>K 2,B 正确;C 项,从图中可以看出D 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A 点移动,这时I 3-的浓度在增加,所以v 正>v 逆,C 项正确;D 项,从状态A 到状态B ,I 3-的浓度在减小,那么I 2的浓度就在增加,D 正确。

例4.(09年海南化学·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 初始浓度/mol ·L -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 ·L -1 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B .反应可表示为X+3Y2Z ,其平衡常数为1600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解析:C 项,增大压强不可能使平衡常数增大,C 错;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0.05)∶(0.2-0.05)∶(0.1-0)=1∶3∶2可推导出反应式为X+3Y 2Z 。

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计算

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计算

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计算化学平衡练习题: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是描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相对浓度关系的量。

它可以用来预测反应的方向和确定反应的平衡位置。

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平衡浓度可以求得平衡常数。

本文将通过几个化学平衡练习题来演示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的计算方法。

题目一:对于化学反应A + B ↔ C + D,已知在25°C下平衡时,反应物A、B、C、D的浓度分别为0.25 mol/L、0.15 mol/L、0.5 mol/L和0.2 mol/L。

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解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常数Kc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Kc = [C]^c[D]^d / [A]^a[B]^b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A、B、C和D的浓度,a、b、c、d是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应的化学计量数。

根据题目中已知浓度,带入公式可以得到:Kc = [C]^1[D]^1 / [A]^1[B]^1= (0.5)^1(0.2)^1 / (0.25)^1(0.15)^1= 0.1 / 0.0375= 2.67因此,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2.67。

题目二:对于化学反应2A + 3B ↔ 4C,已知在特定温度下平衡时,反应物A、B和生成物C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15 mol/L和0.2mol/L。

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解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常数Kc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Kc = [C]^c / [A]^a[B]^b(由于此题目反应物中B的计量数为3,而生成物中B的计量数为0,故b为0)根据题目中已知浓度,带入公式可以得到:Kc = [C]^4 / [A]^2= (0.2)^4 / (0.1)^2= 0.0016 / 0.01= 0.16因此,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0.16。

通过以上两个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平衡常数Kc的计算可以通过已知的物质浓度进行。

专题专项训练(五) 四大平衡常数的重要应用【范本模板】

专题专项训练(五) 四大平衡常数的重要应用【范本模板】

专题专项训练(五)四大平衡常数的重要应用1。

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关B.当温度升高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变小C.K sp(AgCl)>K sp(AgI),由此可以判断AgCl(s) +I-(aq)===AgI(s)+Cl-(aq)能够发生D.K a(HCN)<K a(CH3COOH) ,说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2.已知常温下反应,①NH3+H+NH错误!(平衡常数为K1),②Ag++Cl-AgCl (平衡常数为K2),③Ag++2NH3Ag(NH3)错误!(平衡常数为K3).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1>K3>K2,据此所做的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氯化银不溶于氨水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3.T℃时,将6 mol A和8 mol B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C (g)+D(g),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至a点时v(A)=1 mol·L-1·min-1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的ΔH>0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D.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4.(2013·上海高考改编)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HCOOH HCN 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 ℃) K i=1。

77×10-4K i=4。

9×10-10K i1=4。

3×10-7K i2=5.6×10-1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①2CN-+H2O+CO2===2HCN+CO2-,3②2HCOOH+CO错误!===2HCOO-+H2O+CO2↑③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④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已知FeCl3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许KCl固体,溶液颜色变浅B.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C.加入少许KCl固体或者加入少许FeCl3固体平衡常数均发生变化,且变化方向相反D.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错误!6.(2015·廊坊模拟)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四点K w间的关系:A=D<C<B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酸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D.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7.(2015·浙江五校联考)氯碱工业电解所用的氯化钠溶液需精制.除去有影响的Ca2+、Mg2+、NH错误!、SO错误!及泥沙,其精制流程如下:已知:①Ca2+、Mg2+开始形成相应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第03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相关计算(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03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相关计算(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题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与应用1.(2024·甘肃平凉·模拟预测)Deacon 催化氧化法将HCl 转化为2Cl 的反应为2224HCl(g)O (g)2Cl (g)2H O(g)ΔH 0++< 。

下列关于Deacon 催化氧化法制2Cl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反应的ΔS 0<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22242c H O c Cl K c O c (HCl)=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HCl 的平衡转化率D .该反应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答案】D【解析】A .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ΔS 0<,A 项正确;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2242c H O c Cl K c O c (HCl)⋅=⋅,B 项正确;C .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C 项正确;D .该反应的ΔH<0,ΔS<0,所以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D 项错误;答案选D 。

2.(2024·江苏·模拟预测)对于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2SO 2(g)+O 2(g)Δ催化剂2SO 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ΔS>0B .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322c SO c SO c O ⋅C .反应中每消耗22.4LO 2(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约为2×6.02×1023D .温度不变,提高O 2的起始浓度或增大反应压强,均能提高反应速率和SO 2的转化率【答案】D【解析】A .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少,则ΔS <0,故A 错误;B .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23222c SO c SO c O ⋅,故B 错误;C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1molO 2时,转移4mol电子,则标准状况下消耗22.4LO 2时,转移电子数为4×6.02×1023,故C 错误;D .增大O 2的浓度、增大压强,反应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 2的转化率增大,故D 正确;故选D 。

高中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练习卷

高中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练习卷

高中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练习卷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对于可逆反应:A(g) + B(g) ⇌ C(g) + 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A) = 2 mol/L,c(B) = 1mol/L,c(C) = 3 mol/L,c(D) = 2 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为()A 3/4B 4/3C 9/4D 4/9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2NO₂(g) ⇌ N₂O₄(g)达到平衡。

此时,平衡混合物中 NO₂的体积分数为 40%,则平衡常数 K 的值为()A 2B 1C 4D 053、对于反应:2SO₂(g) + O₂(g) ⇌ 2SO₃(g),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SO₂的转化率为 80%。

若起始时充入 2 mol SO₂和 1 mol O₂,则平衡时 SO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2 mol/LB 04 mol/LC 08 mol/LD 16 mol/L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₂(g) + Y₂(g) ⇌ 2Z(g)。

已知X₂、Y₂、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c(X₂) = 02 mol/LB c(Y₂) = 04 mol/LC c(Z) = 04 mol/LD c(X₂) + c(Y₂) + c(Z) = 055 mol/L5、某温度下,反应 H₂(g) + I₂(g) ⇌ 2HI(g)的平衡常数 K = 50。

若开始时 c(H₂) = 1 mol/L,c(I₂) = 1 mol/L,则达到平衡时,HI 的浓度为()A 05 mol/LB 1 mol/LC 15 mol/LD 2 mol/L6、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 pC(g) + qD(g),若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c(A) = 05 mol/L,c(B) = 01 mol/L,c(C) = 16 mol/L,c(D) = 08 mol/L,则 m、n、p、q 的比值为()A 5 : 1 : 8 : 4B 5 : 1 : 4 : 8C 1 : 5 : 4 : 8D 1 : 5 :8 : 47、在一定温度下,将 1 mol N₂和 3 mol H₂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₂(g) + 3H₂(g) ⇌ 2NH₃(g),达到平衡时,NH₃的体积分数为 20%。

2020届二轮复习 四大平衡常数及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

2020届二轮复习 四大平衡常数及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

四大平衡常数及应用(限时:40分钟)1.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见下表: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B)>pH(NaHB)>pH(NaA) B.将a mol·L-1的HA溶液与a mol·L-1的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Na+)>c(A-)C.向Na2B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A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2-+2HA===2A-+H2BD.NaHB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大小为:c(Na+)>c(HB-)>c(B2-)>c(H2B) D[由于酸性H2B>HA>HB-,水解程度HB-<A-<B2-,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B)>pH(NaA)>pH(NaHB), A错误;因为K a K h =K w,K a=1.7×10-6,所以K a>K h,将a mol·L-1的HA溶液与a mol·L-1的NaA溶液等体积混合,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混合液中:c(A -)>c(Na+),B错误;向Na2B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A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2-+HA===A-+HB-,C错误;由于K1=1.3×10-3,K2=5.6×10-8,故NaHB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c(Na+)>c(HB-)>c(B2-)>c(H2B),D正确。

]2.某温度时,卤化银(AgX,X=Cl、Br、I)的3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AgCl、AgBr、AgI的K sp依次减小。

已知pAg=-lg c(Ag+),pX=-lg 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线是AgCl的溶解平衡曲线B.坐标点p形成的溶液是AgCl的不饱和溶液C.m点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D.n点表示由过量的KI与AgNO3反应产生AgI沉淀D[由于pAg=-lg c(Ag+),pX=-lg c(X-),故pAg、pX越大,c(Ag+)、c(X-)越小,AgCl、AgBr、AgI的K sp依次减小,由图可知,曲线A中c(Ag+)、c(X-)最大,则曲线A、B、C分别代表AgCl、AgBr、AgI的溶解平衡曲线,A正确。

化学平衡常数精选习题含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精选习题含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精选习题含解析1 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实验平衡常数表达式。

(1) 2SO 2(s) + O 2(g) =2 SO 3(s)(2) Ag 2O(s) = 2Ag(s) + 1/2O 2(g)(3) CO 2(g) = CO 2 (aq)(4) Cl 2(g) + H 2O (l ) = H +(aq) + Cl -(aq) + HClO(aq)(5) Ag 2CrO 4(s) = 2 Ag +(ap)+CrO 2-4 (aq)(6) 2NH 3(g) = N 2(g) + 3H 2(g)(7) Fe 2+(aq) + 1/2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2 已知下列反应平衡常数:{}{}{}θθθθp O p p SO p p SO p K /)(/)(/)(22223={}{}{}θθθp O p p SO p p SO p K p/)(/)(/)(22223={}2/12/)(θθp O p K ={}2/12)(O p K =θθθp CO p c CO c K /)(/)(22=θθpCO p c CO c K P /)(/)(22={}{}{}θθθθθp Cl p c H c c Cl c c HlO c K/)(/)(/)(/)(2+-=)()()()(2Cl p H c Cl c HlO c K +-={}{}θθθc CrOc c Ag c K /)(/)(242-+=)()(242-+=CrO c Ag c K C {}{}{}23322/)(/)(/)(θθθθpNHp p H p pN p K ={}{}{}23322)()()(NH p H p N p K P ={}{}{}2/12223/)(/)(/)(/)(θθθθθp O p cH c c Fec c Fe c K +++=2/1223)()()()(O p H c Fe c Fe c K C +++=H 22S(g) S(s) + O 22(g)问反应H 2(g) + SO 22(g) + H 2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高中化学专题:解密五大平衡常数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高中化学专题:解密五大平衡常数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解密五大平衡常数(1)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 和1 mol H 2O (g )发生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达到平衡时测得n (H 2)为0. 5 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1B. 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C. CO 的转化率为50%D. 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2. 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H 2A 的电离方程式:H 2A===2H ++A 2-B. 常温下,在水中Na 2B 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 b1=7102.4-⨯WK C. 等浓度的Na 2A 和Na 2B 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大小关系为前者大于后者 D. 向NaHB 溶液中加入少量H 2A 溶液,可发生反应:2HB -+H 2A===A 2-+2H 2B 3.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 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 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注:第一次平衡时c (I -)=2×10-3 mol·L -1,c (Pb 2+)=1×10-3 mol·L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bI 2的K sp =2×10-6B. 温度不变,向PbI 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PbI 2的溶解度不变,c (Pb 2+)增大C. t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PbI 2的K sp 增大D. 常温下K sp (PbS )=8×10-28,向PbI 2的悬浊液中加入Na 2S 溶液,PbI 2(s )+S 2-(aq )PbS (s )+2I -(aq )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平衡常数(K a或K b)、水解平衡常数(K h)、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 sp)、水的离子积常数(K W)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一般地说,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B. 比较K sp与离子积Q c的相对大小,可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C. K、K a或K b、K h、K sp、K W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常数值越大D. 弱酸HA的K a与NaA的K h、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三者间的关系可表示为K W=K a·K h5.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

化学中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平衡练习题

化学中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平衡练习题

化学中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平衡练习题在化学的世界里,平衡常数与反应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还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练习题来巩固和深化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 2A(g) + B(g) ⇌ 3C(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A K = C^3 /(A^2 B)B K = A^2 B / C^3C K = C^3 / A^2 + BD K = A^2 + B / C^3答案:A解析:平衡常数表达式是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

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 K = C^3 /(A^2 B)。

2、某温度下,反应 N₂(g) + 3H₂(g) ⇌ 2NH₃(g) 的平衡常数 K =05。

若起始时c(N₂) =1 mol/L,c(H₂) =3 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NH₃的浓度可能是()A 05 mol/LB 1 mol/LC 15 mol/LD 2 mol/L答案:B解析:设平衡时 NH₃的浓度为 2x mol/L,则 N₂的浓度为(1 x) mol/L,H₂的浓度为(3 3x) mol/L。

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K = NH₃²/(N₂H₂³) = 05,解得 x = 05,所以 NH₃的浓度为 1 mol/L。

3、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化学反应速率越快B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C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在不同条件下是相同的D 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答案:D解析: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但与反应速率无关,A错误;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B 正确;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不同,C 错误;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反应进行得越完全,D 正确。

几大平衡常数专题练习

几大平衡常数专题练习

几大平衡常数专题练习剂二、电离常数[例2] 在25℃下,将a mol·L 的氨水与0.01 mol·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 (NH +4)=c (Cl -),则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________。

三、水的离子积常数[例3] (2013·大纲全国卷)右图表示水中c (H +)和c (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 (H +)×c (OH -)=K WB .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 (H +)<c (OH -)C .图中T 1<T 2D .XZ 线上任意点均有pH =7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常考题型3.沉淀转化相关计算;4.金属沉淀完全的pH及沉淀分离的相关计算;5.与其他平衡(如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综合的计算6.数形结合的相关计算等。

对策应用K sp数值大小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一定是在组成上属于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进行比较,否则,不能比较;在判断沉淀的生成或转化时,把离子浓度数值代入K sp表达式,若数值大于K sp,沉[例4]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

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下图所示。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

A.<1B.4左右C.>6(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大平衡常数专题练习一、化学平衡常数[例1]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3Fe 2O 3(s)+CO(g)23Fe(s)+CO 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温度/℃ 1 000 1 150 1 300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ΔH ________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000℃时加入Fe 、Fe 2O 3、CO 、CO 2各1.0 mol ,反应经过10 min 后达到平衡。

求该时间围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 (CO 2)=________,CO 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3)欲提高(2)中CO 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 .减少Fe 的量 B .增加Fe 2O 3的量 C .移出部分CO 2D .提高反应温度E .减小容器的容积F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二、电离常数 溶液中c (NH +4)=c (Cl -),则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________。

三、水的离子积常数常考题型1.计算温度高于室温时的K W;2.通过K W的大小比较相应温度的高低;3.溶液中c(H+)与c(OH-)相互换算;4.酸、碱、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

对策K W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在稀溶液中,c(H+)·c(OH-)=K W,其中c(H+)、c(OH-)是溶液中的H+、OH-浓度;水电离出的H+数目与OH-数目相等。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 W B.M区域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常考题型1.溶解度与K sp的相关转化与比较;2.沉淀先后的计算与判断;3.沉淀转化相关计算;4.金属沉淀完全的pH及沉淀分离的相关计算;5.与其他平衡(如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综合的计算6.数形结合的相关计算等。

对策应用K sp数值大小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一定是在组成上属于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进行比较,否则,不能比较;在判断沉淀的生成或转化时,把离子浓度数值代入K sp表达式,若数值大于K sp,沉淀可生成或转化为相应难溶物质;利用K sp可计算某些沉淀转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

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下图所示。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

A.<1B.4左右C.>6(3)在Ni(NO 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 2+杂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 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的________。

A .NaOHB .FeSC .Na 2S 【针对练习】1.下列关于水的说确的是( )A .常温下正常雨水的pH 为7.0,酸雨的pH 小于7.0B .将25 ℃纯水加热至95 ℃时,K Wc (OH -)增大C .将纯水加热到95 ℃时,水的离子积变大,pH 不变,水仍呈中性D .向水中加入醋酸或醋酸钠,均可促进水的电离2.已知FeCl 3溶液与KSCN 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FeCl 3+3KSCN Fe(SCN)3+3KCl ,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则下列说确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少许KCl 固体,溶液颜色变浅B .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C .加入少许KCl 固体或者加入少许FeCl 3固体平衡常数均发生变化,且变化方向相反D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Fe (SCN )3]·c 3(KCl )c (FeCl 3)·c 3(KSCN )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 和B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 时升高温度B .前8 min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min)-1 C .反应方程式中的x =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20~40 min 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4.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四点K W 间的关系:A =D<C<BB .若从A 点到C 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少量NaOH 固体 C .若从A 点到D 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少量酸D .若处在B 点所在的温度,将pH =2的硫酸与pH =10的NaOH 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5.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CH 3COOH HCN H 2CO 3电离平衡常数(25 ℃) 1.8×10-54.9×10-10K 1=4.3×10-7 K 2=5.6×10-11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pH 关系为:Na 2CO 3>NaCN>CH 3COONaB .a mol·L -1HCN 溶液与b mol·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a +)>c (CN -),则a 一定小于bC .冰醋酸中逐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pH 均先增大后减小D .NaHCO 3和Na 2CO 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 (Na +)+c (H +)=c (OH -)+c (HCO -3)+c (CO 2-3) 6.将浓度为 0.1 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 .c (H +) B .K a (HF) C.c (F -)c (H +) D.c (H +)c (HF )7.25 ℃时,用水稀释0.1 mol·L-1的氨水,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①c (NH +4)·c (OH -)c (NH 3·H 2O ) ②c (NH 3·H 2O )c (OH -) ③c (H +)·c (OH -) ④c (OH -)c (H +)A .①②B .③C .③④D .②④ 8.室温时,M(OH)2(s) M 2+(aq)+2OH -(aq) K sp =a 。

c (M 2+)=b mol·L-1时,溶液的pH 等于( )A.12lg(b a )B.12lg(a b ) C .14+12lg(a b ) D .14+12lg(b a ) 9.(1)25 ℃时,强酸A 溶液的pH =a ,强碱B 溶液的pH =b ,且a +b =14,若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________,此时溶液中盐的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电离平衡如右图所示,若A 点表示25 ℃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当升高温度至100 ℃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为B 点。

100 ℃时pH =8的Ba(OH)2溶液与pH =5的盐酸混合,并保持100 ℃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 =7,求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

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 2CO3的第二级电离,求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已知10-5.60=2.5×10-6)。

10.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卤族元素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符号)。

a.氯水中存在两种电离平衡b.向氯水入SO2,其漂白性增强c.向氯水入氯气,c(H+)/c(ClO-)减小d.加水稀释氯水,溶液中的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e.加水稀释氯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向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OH,可能有c(Na+)=c(Cl-)+c(ClO-)(2)常温下,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3)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溶质为M的碱溶液,常温下将浓度为c1的M溶液与0.1 mol·L -1的一元酸HA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则c1________0.1 mol·L-1(填“≥”、“=”或“≤”),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上述“0.1 mol·L-1的一元酸HA”改为“pH=1的一元酸HA”,所得溶液pH仍为7,则c1____0.1 mol·L-1。

(4)牙釉质对牙齿起着保护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Ca5(PO4)3OH],研究证实氟磷灰石[Ca5(PO4)3F]比它更能抵抗酸的侵蚀,故含氟牙膏已使全世界千百万人较少龋齿,请写出羟基磷灰石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K sp=________,氟离子与之反应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国某知名大学实现了在400 ℃、65 MPa压力下由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乙醇的实验:2CO 2(g)+6H2(g)CH3CH2OH(g)+3H2O(g)。

(1)该温度下,在1 L密闭容器入CO2和H2,10 min后生成了4.6 g乙醇,则10 min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上述反应中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