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
在现代城市中,人口、工厂、机关、商店等并不是杂乱地分布的,而是依据一定的空间位置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地域上有条理地分布而形成的格局。
重要概念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地域上有条理地分布而形成的格局。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
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模式,社会学家很早就力图建立
图l5—2扇形模型
程中,会形成许多商业、产业和住宅区的次中心,而这些次中心都可能但也未必一定按照“同心环带”或“扇形”模型提出的方式向外扩展。这个模型不承认城市的发展是从单一中心区向外辐射的,相反,它指出应有许多小型商业区或核心。波士顿便是该模型的一个范例(见图l5—3)。
图l5—3多核心模型
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上述三个古典模型分别是以某个或某些美国城市为样板建立起来的,虽然一个比一个进步,但总的来看,都不具有普遍意义。实际上,任何城市的空间结构都各有特点,试图提出某种普遍适用的理想模型是难以做到的。不过也应承认,这些古典模型在分析现实的城市空间结构时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现代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这些古典模型的某些特征。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
现代城市一般由市区及毗邻的郊区两大部分构成。以下分别作出分析。
(一)市区
一般而言,市区处于一个城市的中央部位,但也有不少例外。例如,沿海城市的空间布局就决定了市区不一定位于城市的中央。在一个城市中,人口比较密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也是市区易于趋向的部位,而这样的地带并不一定在城市的中央部位。
城市的大小主要是由市区的规模决定的。一般说来,市区的规模与其所在的城市的规模成正比。从社区的角度看,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从行政区的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大小则并不完全受市区规模的影响,我国“市管县”体制下的城市便是如此。不过,这种从纯行政角度划分的城市不属于我们分析的对象,我们在此要分析的是作为社区的市区的空问结构。
对市区空间结构的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政治或行政上的划分,如北京市被划分为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等,这种划分一般是为了管理的方便,带有主观性。另一种划分是按功能分区,即按城市空间的用途将市区分成各种区域,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化区等。功能分区属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早期城市(前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因城市规模较小及产业分化程度低而表现得比较简单。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大大限制了城市居民的活动范围,生产地点和生活地点的混杂比较普遍。使城市内部结构真正产生划时代变革的,是工业革命及其所引起的工业化过程。工业化不但给现代城市创造了相对集中、规模庞大的二业区,而且创造了相对独立的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游览区等各种功能区。
关于现代城市的功能分区,有几点应当注意:(1)在一个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区并非只是各有一个,而是数量不等,这和城市规模、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2)不同功能区的边界常常不是很明显,相互交错的情形很多。(3)完全单一的功能区是不存在的。即使像居住区、行政区这些比较单一的功能区,其内部一般也都副设一定的商业、饮食、服务、邮电、俱乐部等公共设施与场所。
各功能区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商业区和行政区常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或重要位置;市中心的外围常常围绕着轻工业区、居民区;重工业区大多分布在城市外围,甚至更远的卫星城;空间开阔的游览区以及需要安静环境的文化区也多设在城市边缘地带;等等。
(二)郊区
郊区是围绕在市区四周的环状地带。虽然从社区的角度看郊区属于城市,但如从传统的景观特征看,它更像乡村。与建筑密集的市区相比,郊区显得开阔、空旷,到处是怡人的田园风光。
一个城市的郊区在空间上往往是具有连续性的,以至围绕市区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环形地带。市区面积越大,环形地带的宽度也越大。当市区人口、面积达到一定规模时,环形地带由里层向外层产生一定的分化现象,出现近郊区和远郊区。一些市民住宅小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将在近郊区发展起来。而远郊区将接收市区原有的一部分工业,特别是不适宜继续留在市区的污染性工业;或者建立新兴工业区,成为市区的卫星城。
郊区曾以某种形式出现在历史上的许多城市的四周,但只是到了20世纪郊区才迅速发展起来。郊区是市区飞速发展的产物。而且,正是由于交通工具尤其是汽车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进步以及通信的发达,郊区的存在和发展才成为可能。
从更直接的意义上可以说,郊区是在解决城市化迅速推进导致的市区人口过度集中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由于市区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拥挤不堪,住房严重短缺,且价格昂贵。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商业网点和政府办公楼急速扩展,占用了更多的空间,使得住宅区显得更加拥挤。在几乎所有的城市中,解决这一恶性循环的办法都是不停地扩展城市,在它的边缘建立新的住宅区。这样,既可保持城市化的经济优势,又缓和了市区人口过密产生的问题。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
城市空间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尤其
如此。城市生态学——城市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着力于研究城市社区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的规律性:它曾概括出城市结构变革的发生、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在特定地区分布的几个过程。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我们把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一)集中和分散
1.集中
任何城市都是集中过程的产物。伴随这一过程,人口及其活动聚集到特定地域。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集中区有墨西哥城、纽约、东京、里约热内卢、上海等。
人口及其活动的集中首先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优越性:(1)集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集中便于生产协作、配套和专业分工,便于利用公共资源,便于土地的集约使用等。(2)集中可以降低流通费用。产、供、销等活动的集中减少了远程运输,缩短了流通时间,方便了原料供应和商品上市。(3)集中有利于促进学习,刺激竞争。“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4)集中便于融资。一个大的工商业中心,同时也就是一个大的金融中心,借贷和结算均极方便。(5)集中便于提高管理效率。在城市,人们可以方便地选拔和使用优秀的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集中还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优越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大城市的发展加速并加深了人的现代化过程。大城市优越的科学文化设施和集中的社会生活条件,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的生活质量,而且创造了新的观念、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而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创造了前提。大城市集聚着科学和生产的成就,将越来越多的地区置于自己的影响范围内。它容纳并陶冶着流人的农村人口,成为城市文化普及于农村的源泉。各大城市最突出地显示着一切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2.分散
分散是和集中相反的一种城市生态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分散到了郊区乃至远郊。导致分散过程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随着集中过程的持续进行,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聚集程度越来越高,“物极必反”,集中所带来的各种优越性正在逐渐走向其反面。(1)人口及其活动高度集聚,市区地价不断上升,中心商业区的地价更是高得惊人,导致企业生产、流通成本上升。(2)集中带来了交通拥挤、堵塞,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3)人口和企业的过度集中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4)人口及其活动的过度集中导致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变得拥挤不堪。(5)人口及其活动的高度集中还带来了严重的失业、犯罪等问题。上述各种问题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集中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优越性。在这种情况下,对市区过密的人口及其活动加以分散就显得有必要了。
当然,分散过程得以发生,还需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分散过程发生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不少城市居民生活比较富裕,具备到郊外购置舒适、宽敞的独家住宅的能力;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节能力加强,能够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以必要的调节;交通、通信等设施的现代化方便了郊外与市区的联系等。这样,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起,以“郊区化”为标志的分散过程首先在发达国家发生。随着市区人口的分散,工商企业等也不断向郊外转移。
(二)生态隔离(专门化)
随着集中过程的进行,城市内部不断发生着一种分化与分隔的结构变化。城市生态学把城市里各人口集团的分隔过程叫生态隔离。城市居民根据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财富等差异,相似的人群各集聚于一个特定地区,与其他地区彼此分开,关系比较疏远,有的甚至存有歧视或敌对的态度。世界上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犹太人集居的地区,被称为“吉特”(ghetto)。美国的一般大城市,由于人口的来源极其复杂,因而隔离的现象相当普遍,尤以白人与黑人的分隔最为严重。其他如“中国城”或“唐人街”、“小西西里”(意大利移民聚居区)及“俄罗斯城”等,也都为明显的人口分隔的例子。我国的一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