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合集下载

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一、概述“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采取合作的方式,以学校设置的课程为基础,由企业提供实践培训环境,紧密结合校企资源,共同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致力于以实践环境改造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他们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卓越的就业效果。

二、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详细介绍1、校地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校地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共同推行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主要负责提供课程设置,充实学生的知识积累,企业则主要负责提供实习和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的推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发挥。

此外,学校还可以协助企业招聘学生回厂工作,或者为企业开设专业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企业的专业性培训,从而获得企业所要求的技能和素质。

2、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运用企业的实践培训环境,紧密结合校企资源,共同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主要负责提供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企业则主要负责提供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企业的任务,最终达到企业的期望。

三、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1、优点(1)校地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转化为实践能力,加快投入企业的速度,实现卓越的就业效果。

(2)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企业的任务,从而获得企业的认可。

(3)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的结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缺点(1)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和学校的资源配合,如果企业或学校的资源不能很好的配合,就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计人 才培养方 案, 针对企 业的需要对动漫专业 的生源 实行定 点招
生、 择优 录取。这种 订单培养 的模 式, 使各地 的学子在潜 意识 上 来 了较大 的发展 空间。动漫产业作为朝 阳产业 , 在 我国的文化发 增强 了对 动漫专业的好感 , 更对 自己未来的学 习充满 了信 心。可 展 中越来越发挥 重要的作用 , 对我 国文化产 业未 来的发展意义重
行探析 , 并对该模 式中的几个典 型模 式进行分析。

在学 习专 业技 术知识的基础上 , 充分 与 自己未来 的工作 岗位进行 深入 接触 , 为 丰富学 生的专业理论 知识 、 增 强实际工作 的专 业技

定点招生、 订单培养
所 谓定点招 生 、 订单培养 , 就是各高校 根据企 业对 动漫专 业 能, 从 而提升 自身专业知 识 的综合 素养提供 良好 的实践性平 台。
以加 强对 学生职 业能力的针对 性培养 , 使 学生可 以在 走 出校 园 、 大。随着全 国越来越 多的高校纷 纷开设动漫专业 , 在加大对 动漫 走 向社会 的过程 中更好 地适 应工作 岗位 , 满足企 业对 人 才的 需 专 业人才培养力度 的同时, 对人才培养模 式还有待进 一步的改进
爱 惫镦 1 i 开 充
基于校 企合作 发展 的 动漫专业 人才培 养模 式探析
口刘


要: 随着信息技 术和我 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 动漫作 为新起之 秀对我 国文化产业的 多元化发展 产生 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 更
得到 了国家的重视和 支持 。高校在 大力发展 文化产业 、 增强 国家文化软 实力的基础上 , 积极 、 大胆 尝试 开设动漫相 关专业, 培养 大学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

、,,,[l]。

,,,,。

,,,,,,,,。

,、,“,”,、,。

、。

,,,,,。

,,,,,、、、,,、、。

1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定义和内涵,,,,,,、。

1.1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质量,,,,、、。

,。

,,,,。

,,,、、。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徐群英(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以培养学生多维度知识体系构建为目的,能较好的被企业认可并发展成为有系统设计思维能力、整体设计观、跨界整合设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企业真实项目操作流程的技能为依据,全面梳理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性、落地性、时效性、课程以促进学生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24.73作者简介:徐群英(1976.01—),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副教授,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167. All Rights Reserved.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1.2协同教学属于团队教学、合作教学、共同教学,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行,构建以协同育人为目标的联合教学方式,,,、、,,,。

,,、、,,,、、。

,,[3]。

,,,,,。

,,,,,,,,、。

1.3校企合作,优化教学资源;协同教学,共建育人模式,,,,,,,,、,,。

2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2.1协同育人师资团队的组建,,,,,,。

、,。

、、。

、、,,、、。

,,,。

2.2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定,“,,、”。

、、。

,,,,,,。

、,,,、,、、、。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探索与实践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探索与实践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 1 0 2年 5月号上( 总第 4 O期) 4
文化 /教育
相 对 比较 低 , 校 和 企 业 的 合作 层 次 也 比 践 ; 双 师 型 ” 师 培 养 模 式 实 践 ; 据 企 培 养 的 瓶颈 。经 过 不 断 的 探 索 和 实 践 , 高 “ 教 根 建 较浅 , 许 因为这个原 因, 或 目前直 接 型 人 业 的工 作 环 境 打 造 学生 实 验 室 , 实现 校 内 立 了信 息 与 计 算 科 学 专 业 特 色 实 践 教 学
律 的基础上 ,建立 健全新 的教育 教学计 式为发展方向,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基本途
4加强 学风建设 。 、 人才培养最终要落
划, 实现在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 径 , 以学 校 和 企 业 深 入 、 续 合 作 为 保 障 , 实 到 学 生 的学 习 上 , 强 学 风 建 设 是 保 障 持 加
嵌入型人才培 养模式 中, 要求 高校和企业

校 企联合人才培 养应该 以遵循教育 课等形 式提 高学生的综合应用 能力 , 以毕
起来研 究教育教学规律 , 坚持人才培 教学规律为合作原则 , 在 以提升高校毕业 生 业设计代替毕业论文,加 强实 践训练 , 同
养模 式符合教育规 律和学生学 习成 长规 就业力为合作 目标, 以嵌入型人才培养模 时加强职业导 向训练, 提高职 业素养 。
两种 类型 进 行 探讨 分 析 。
二、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类
式展开的, 高校和企业分别按照 自己的培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模式按 照高校和 养模 式或 技能需求对大学 生展开人才 培 企业联合 的方式不 同可 以分为 直接型和 养 , 高校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 嵌入型两类, 两类模式都能实现提高 高校 系统性, 企业更注重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 毕业 生就业力的 目的, 使高校 毕业 生的就 性 。 虽然在直接型培养模式 下培养出来的 业力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其关键在于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

订单班是指学校和企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按照企业的需求、特点和要求联合培养学生的一种教育模式。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对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实践与思考。

一、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包括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调、培养计划的制定、学生的培养和企业导师的配备等环节。

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合作协调。

这一过程包括确定合作的目标和需求,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合作协议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接企业需求,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代表参与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学生实习等重要环节,以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能力。

双方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专业需求和技能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确定实习、实训及项目研究等教学环节,以确保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能够获得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知识、技能及能力。

企业也可以提供实际案例、问题,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确保培养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学生在订单班模式下进行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参与企业实习、项目实训等活动,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与企业需求匹配的实际能力与技能,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也需要配备专门的企业导师。

企业导师可以与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实际的指导与建议。

企业导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融入企业,并成为企业中的中坚力量。

以上即是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一般实践方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积极合作,共同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已经形成了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对学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体现出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区域经济服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①。

温总理还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要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机制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②。

几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我们在职业教育的办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矢志不渝地追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已经形成了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产生了双方互利共赢的效果,确立了“依托企业、借助外力、产学相长”的工作思路,对学院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背景随着天津经济发展战略地位的提升,滨海新区作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在带动天津发展,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日趋明显,由此带来的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校企协作育人”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校企协作育人”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校企协作育人”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校企协作育人的背景主要源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脱节、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足、毕业生就业率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协作育人模式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探究校企协作育人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一直是很多学术研究的重要方面。

在探究“校企协作育人”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研究意义尤为重要。

通过对这一模式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影响。

研究这一模式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不断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校企协作模式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研究这一模式还可以促进学术界对于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探讨和深化,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探讨“校企协作育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且深远,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校企协作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校企协作育人模式是基于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校企合作理论。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探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习安排等方面的合作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也能更好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产学研结合理论。

在校企协作育人模式中,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产学研结合,学校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企业可以借助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校企联合培养应用性人才模式论文

校企联合培养应用性人才模式论文

校企联合培养应用性人才模式的研究摘的要: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等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内涵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高校以外,还有企业的参与。

人才培养需要花费成本,除了学校常规教育投入之外,合作企业还需要额外的投入。

校企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行业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1]。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积极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实践能力。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学生科研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学生通过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和实践,能够系统掌握实验方法和先进的实验手段,获得提高科研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动手能力将大大增强。

2.有利于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把企业作为学校的见习、实习基地,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和生产设备为学校教学服务。

另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有利于“产学研”结合,有利于企业利用学校的科技资源,实现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

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

3.有利于学生就业及企业引进优秀人才。

由于学生在企业实践,企业对学生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有全面了解,可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考虑选留对象;学生也增进了对企业的了解,可以将实习企业作为自己工作的选择对象,同时有利于学生缩短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模式探讨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模式探讨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模式探讨摘要:以社会营销理论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校自主实训基地为拟建平台,对未来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勾勒出其基本雏形,以求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社会营销酒店人才校企联合社会营销是以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以目标群体的自愿行动为准则,以改变目标群体的行为为主线,以提高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的营销活动。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和世界接轨,再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需要,所以我们要理论结合实际操作来更好地发展酒店管理这个专业。

酒店管理专业属市场型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到酒店从事工作。

然而至今国内绝大多数中等专业学校酒店专业都没有自己的实习酒店,学生实习主要靠学校与酒店的临时性协作来实现。

在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与酒店企业之间确实需要统一认识、共同联手;而如何突破双方目前的临时性协作层次,最终实现学生与酒店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还需双方共同做深入研究。

以此希望通过构建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既满足学生、酒店行业的实际需要,又有利于推动中等专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稳定、特色化发展。

因此,校企联合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一、酒店人才培养中校企联合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社会营销理论指出“:尽管社会营销者想在目标接受者中进行社会变革,但是他们的计划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制约。

为了有效地实施计划,社会营销者必须理解社会营销环境。

”据此作为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游泳人才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二、酒店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的行为主体酒店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的行为主体是包含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院校。

因此,酒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成为重要研究对象。

酒店在这里泛指星级酒店,是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星级酒店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并具备市场主体特征的独立运营企业,酒店时刻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对自身的环境、功能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都体现出不同。

浅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浅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36
探索
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得到优化改善,从而提升大学生 的综合竞争力。
对 企 业 的 作 用 。如 今 ,企 业 想 要 实 现 可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 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近年来,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引 进越来越重视,逐渐加大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旨在 将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 持。企业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可以为自身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使企业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 和技能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还 可以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为企业 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前校企联合培养模 式下,高校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 培养体系,就需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需 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基 于 知 识 和 能 力 本 位 出 发 ,以 面 向 市 场 和 社 会 为 立 足 点 , 构建教育思路,结合学科优势,推进应用型、研究型人 才的培养。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时,需要将高校、 企 业 、教 师 、学 生 、一 线 职 工 等 纳 入 进 来 ,通 过 多 方 参 与 , 充分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需 求,要通过毕业生反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多样化 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解,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对现有的 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完善。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能力,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团 队协作能力,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产教融 合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和高校来说,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能够贯 彻落实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通过协同育人实现多方的共同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摘要: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科建设、师资管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大学毕业生复合技能的重要途径。

就中职学校来说,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并优化学科配置,就必须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推进学校自身的教学改革,在提升教师整体素养水平和改善教师结构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校毕业生的整体技能水平。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与特点,重点论述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领域的重大作用,研究了当前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并给出了若干意见建议。

关键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引言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当前开展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理念,已贯彻在中国高职专业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部进程中。

当前,在中职院校教育的体制改革中,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已普遍应用于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工作中,并作为全面提升教师培养教学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以坚持职业导向为教育的重点,力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和客户的相关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产教深度整合和良好的校企合作方式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随着装配式建筑工程规模的逐步扩大,从事装配式建筑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的从业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求。

到目前为止,中职学校培育装配式建筑的还比较少。

所以,探索产教整合和校企合作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有着重要性。

一、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基本概述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是当前中国比较新兴的、适合于职业教育领域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可以把各个学校、企业和行业的资源与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培训出符合行业和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人才。

所以,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加强行业与学校间的关系,可以加强产品与学校之间的有效连接,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产品和行业在培训领域的资源优势,做到教学与市场实际的融合。

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培养方式主要具有以下二方面的特点,一个是多主体融合的特点,其主体涵盖了政府部门、学校、银行、企业等,而在这些主体的广泛融入下,将形成全新的培养方式并能够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析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析

研究交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析陈玥竹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而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学位类型和结构也日趋多样。

不过目前很多都是将高校作为主体,采取简单的培养方式,很多高校都出现了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培养目标会出现课程与教学社会落后、不适应需求手段等诸多问题,研究生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企业和高校共同合作培养研究生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其重要,以社会需求为培养导向,开展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未来研究培养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校政企研;联合;培养一、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一)研究生自身的特殊性研究生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个阶段的学习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的原始积累阶段,但是还需要更深入的知识理论和更广阔的视野来升华知识储备,但是又不同于完全的科研人员可以独立进行科研活动,或者是只从事研究类工作。

研究生阶段还要通过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来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能够独自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做出一定的创新工作。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国民经济推动力上研究生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众多研究生担负着人文、自然科学向前推进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执行者。

所以无论是硕士阶段还是博士阶段,研究生的培养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本阶段培养一定要具有高层次、创新性、适应性的特征。

最终要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二)校企联合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研究生教育的成功定然能够培养出一批创新人才,就目前教育情况而言,执行性的工作大部分由本科学生完成,研究生需要承担创新工作,创新类研究生人才格外重要。

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培养中心培养创新人才首先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处理事情的经验,这样的培养方式是一条创新的培养之路。

校企联合就是以让研究生能够更加的适应学术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校企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科研场地,彻底展开研究生的研究范围和实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强调研究生参与创新的自主性,同时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一切创新所需条件,加强创新氛围的构建,提升学校及培养基地的筹资能力,支持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最终实现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产业需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业需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业需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摘要: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内涵提升的重要举措。

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企业用人需求纳入高校教学和培养体系,开展“区块链”微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围绕目前产业热点技术领域,为相关行业定向输送紧缺实用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微专业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国外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了,比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早了很多,且取得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其中较为成功的是德国提出的“双元制”,这种机制主要是建立在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职业培训的职业教育模式上,使得校企从彼此梳理的状态有效转变为深入融合。

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所提倡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则是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与企业需求匹配;澳大利亚所推行的“TAFE”(Technical AndFurther Education) 则更注重培养学生在技术方面的能力,并构建了现代学徒制度,全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国内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大高校和企业联合探索也研究出了多种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必然面临巨大冲击。

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消除校企之间的鸿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成为现阶段各个地方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摘要]校体合作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实现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主要就校企合作模式,我校生物工程(啤酒)专业与企业合作经历,谈谈校企深层合作的瓶颈及保障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的良好渠道和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工业界需要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师[1]。

实现这样目标,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通过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使高等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2]。

但校体合作的具体模式、组织、监控、运行及保障机制,直接影响校体合作的效果。

本文就校企合作模式、我校校企合作经验,谈谈校企深层合作的瓶颈及保障机制。

一、现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校企合作方式,就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报道,校企合作虽然形式多样,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间接的校企合作模式[2]:这种合作学校不直接与企业接触,而是通过社会各种实训机构,学生首先在实训机构接受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再送到与实训机构合作的企业进行岗前试用,试用期满合格学生才能被企业留用。

(二)直接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直接合作、相互渗透,将学校的智力因素与企业的生要素紧密结合,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

校体直接合作又可以分为三种模[3]。

1.“企业配合”模式:这种模式中,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主要由学校制定,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办学条件,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培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企业请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等。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摘要】为解决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和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匹配问题,企业应该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使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中得以充分发挥。

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可行的,本文对校企联合培养的几种常见模式进行了讨论。

旨在通过这种培养模式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工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校企脱节的现象,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而是要多多关注社会需求,企业掌握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等情况,企业还拥有高校不具备的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这些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工程实践人才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对接,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对其进行专项研究管理,在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入企业要求,创建校企共同修订的培养方案,开设共同开发的新技术系列课程,促进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际工作等形式多样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1 校企共定联合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将学生在本科阶段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按照分层次、分模块的方式,集中地安排在前几个学期,而后几个学期则由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主要包含有“5+3”(前5个学期执行学校培养方案,后3个学期执行校企联合培养方案)、“6+2”(或称“3+1”,含义同前)、“7+1”(含义同前)等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其中联合培养的内容:根据企业对技术及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设计课程与实践教学计划以及职业素质培训内容;联合培养的平台:学校与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双真实验室”(真实的企业生产、设计环境;真实的企业研发、设计课题),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培养的师资:由企业派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共同承担授课及培训任务,按此模式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听 力学行 业对人才的实 际需求制定培养
目标
学 院在浙江 中医药大学专业背景 下 ,根 据听力学 行 业背景设置专业 , 结合人才需求确定 培养 目标 , 强调 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我们将人才培 养 目标制定 为 : 以听力学本科教育为主体 ,培养具有 听力学及生物 医 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耳 鼻咽喉科学基础及较强 的生物医学实验技能 ,具有扎 实的外 语和计算机应用 能力 , 能在 听力学及相关领域从 事听力康复 、 教学 和科
【 探索与实践 】
校企联合培 养人才模 式的探 索与实践
张 国军
( 浙江 中医药大学 3
摘要 :浙江中医药大 学听力与言语科 学学院的听力学专业是为适应我 国六千万听力障碍者的需要 于新世 纪 在我 国高校开设的一门新专业。我校经过对社会 需要的细致调查和省 内外专 家的反 复论证 , 在全 国率先 申报 了听 力学专业( 本科 ) 0 2 经省教育厅和 国家教 育部批准 , 。2 0年 本专业正式成为全 国首 家 目录外新 增专业——听力学本
研工作 , 能从事助 听产 品的研究 、 开发等方面工作 的高 级专 门人才 。
二、 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与企业 紧密合作 ,努力探 索和实践具有产 学研特 色 的本科教育模式 , 注重创新 型 、 实用型人才培养。 1 . 产学研结合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听力学专业是专 门为听障人士服务的实用性较强 的应用 型学科 ,因此 在专业设 置 、教 学计划 制订时应 以技术应用 型人才 的 培 养要求 为基础。这种人才培养要求仅靠 理论 知识 的 讲授 和实验室的操作是无法完成 的 ,很 可能造成理论 与实践的脱节 。因此听力学专业培养方 案的制定结合 了企业 的需 要 , 由校 、 先 企业组 织专 家提 出方案 , 由 再 学 院结合 实际进行适 当调整 。 2“ ——企业 为听力学本科教育服务 , . 产” 提供最新 的教学条件 ,引领 听力学 领域科 学研究 的发展 方 向。 ① 与企业共建实验室 , 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 。 在学校 领导及各职能部 门的大力 支持下 ,学院于2 1年 与美 00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三、 其 他 要解 决 的问题 教学 运 行不 应该 是一 成 不变 的 。 学 校在 实 习前要 与 实 习单位充分沟通 , 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 , 争取在能提供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核心技术的时间段安排实习。针对实 习管理 问题 , 必须 改变之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 , 使学生在实习中掌握一技之 长, 既能学到专业知识 , 又能在 日常行为上有一定的改进。 制定一个量化考核学生的方法是非常必要 的。 此方法需在 实习之前公示给学生。 该方法明示 , 平时成绩 占一定 比例 , 发现有以下问题要酌情扣分 :① 随便旷课或迟到早退 ; ② 不按时作息 ;③违反操作规程 ,不爱护实习单位仪器 、 设
2 0 多 家 医疗单 位 和 医药 生产 经 营企 业 签 订 协议 ,为 学 生
使学生走 向工作岗位后可直接参与生产。 自2 0 0 3 年以来 , 我院通过计划与药 品种类丰富的管理单位 、产地进行协 商,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G A P基地 , 如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 试验场 。药物生产 的前加工企业 、 工厂 , 用以学 习药物生 产、 厂房设计等 , 如北京同仁堂科技有 限公司、 北京银建药 业有限公 司、 安 国天下康制药有限公司。药材经营销售企 业, 如河北安国市东方药城 、 安国市长安 中药材有限公司。 药房实习 , 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养生堂药店 、 同 仁堂药店、 密云县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双吉药业 、 首都 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 、 密云县医院、 北京京北医院、 北京 金象大药房 、 北京 门头沟区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 医院 、 北京大兴黄村镇孙村卫生 院、 北京朝阳区东湖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大学附属航天 中心医院 、 武警总医院、 北京市 中西 医医院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等。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科 技 论 坛
・ 1 3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校 企合作 人才培 养模 式探讨
徐 燕
( 河南省轻工业 学校 , 河 南 郑州 4 5 0 0 0 0 ) 摘 要: 校企合作是许 多国家职业教 育的成功经验之一 , 是职业学校 与用人 企业紧密合作 , 实现 学校 与市场相 结合 、 教 育者与市场相 结合、 技 术与市场相 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本文 着重 于探讨校企联合 办学的意义, 总结其合作模式 , 具体 实施的方法 , 提 出发展 的措施 , 为 职业教 育的发展提供 有意义的参考 。 关键词 : 职 业教 育; 校企合作; 办 学模 式 ; 发 展 措 施 2 0 1 0年 2月 2 3日, 《 国家 中长 期 教 育改 革 和发 展 规划 纲 要 2 . 2 “ 2 + 1 ” 模式 。 这是我国职业 院校常用的一种校企联合方式 , 就 2 0 1 0 — 2 0 2 0年 》 ( 征求 意见稿 ) 公布 , 《 规划 纲要》 在第六章 职业教 育 是 三年教学 中两年在学校组织 , 一年在企业进行 的教学模式 。校 内 部分 中明确提 出: “ 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政府 主导 、 行 教学以理论课为 主, 辅之 以实验 、 实习等实践性教学 , 校外学习 以上 业指导 、 企业参 与的办学机制 ,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 促 进校 岗实习为主 , 同时学 习部分专业课。 由于实习时间相对较长 , 企业把 企合作制度化 。 鼓励行业组织 、 企业举办职业学校 , 鼓励委托职业学 学生当成 自己的员工一样管理 ,让学生逐渐 掌握 一些难度较大 、 专 校进行职工培训 。制定优惠政策 , 鼓励 企业 接收学生 实习实训和教 业 性较强的工作 , 使学生 能够从 完成工作任务的角度 去学习 , 其技 师实践 , 鼓励企业加 大对 职业教育 的投入。 ” 这是我 国在 国家级规划 能水平提高很快 。此种模 式对 专业 教师素质要求很高 , 因为学生实 纲要 中第一次提到 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 , 提出了“ 产教结合 、 校企 习后 , 带 回学校的问题都是实践性 、 专业 性 、 技术性很强 的问题 。教 合作” 的制 度创新 。 师需要努力提高 自身的能力 , 经常与企业 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 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 综合 能力与 员沟通交流 , 增强 自身 的专业素质。 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 , 利用学校与企业 两种不 同的教 育环境 和教育 2 _ 3 “ 双师型” 教师培养模式。 此种模式与上述两种模式 的不同在 资源 , 采取课 堂教学 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模式 。 于以学校 的教师为主体而不是 以学生为主体。 校企合作 以学生就业 1 职 业教 育中校企合作的意义 为导向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就业工 作 , 学校利用企业培养双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 , 随着一个个 经济区和 型人才 和企业利用学校培养高端技 术人 才一样 , 也是校企合作的一 一 工业 园区的批准设立 , 企业 急需 大量 的专业技术 人才 , 而现在企业 个重要组成部分 。 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本校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 招工困难 , 新招工人素质较低 , 生产 能力 下降 , 直接影 响企业 的生存 践 , 教师要带着教学 中的一些课题 , 到企业开展专业调查 , 增强专业 和发展 。 同时 , 各个 职业学校又面临着“ 最难就业季” 的到来 。 这看似 技 能和理论水平 , 了解 自己所从事专业 目前的生产 、 工艺 、 设备的现 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存在 , 恰恰说 明了职业教育 中校企合作 的重 大 状 和发展趋势 ,以便在教学 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 的新科技 、 新 意义 。 工艺 。 1 . 1 对企业 的意义 。现今 的大 多数企业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 中应 3校企合作的发展措施 接不暇 , 难 以抽 出更多 的精力来 自己培养人才 。还有一部分企业更 3 . 1加强政府主导下 的政策扶 持。 国家虽然鼓励学校 与企业合 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生产中 , 而不愿投资于人才培养 中。实 现校 企联 作 , 但在 实际工作 中, 校企联合普遍缺乏各级政府部 门的支持 , 由 于 合, 则可 以通过利 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和师资 , 提 前对学生 进行实践 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 和保 障, 校企合作 的任 何一方都可以在不需要 性学习 ,使 学生在学校期 间就 能了解 到企业 的文化和工作环境 , 节 付 出多大代价的情况下解 除合作 , 给对方造成一定的损失 。这就需 约企业 的培 训成本 , 提高培训质 量 , 使企业 能够快速获得更 多 的高 要政府 发挥组织优势 、 资源调控优势和管理优 势 , 指 导校企合作 的 科 技信 息人 才 , 促进 自身的发展。 各个环 节 , 协调解 决合作 中出现 的各种 问题 , 为校企 合作建立制度 1 . 2对学校 的意义 。现今 的学校教育 , 更 加偏 重于理论 教育 、 学 和桥梁 , 促使企业主动介入职业教育 。 历 教育 。 校企 合作则可 以使学校通过面 向企业来探索教育 的其他途 3 . 2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 的绩效评价和监管。目前 , 有少部分学 径 和模式 , 获得第一手 的资料 , 根据社会需要及 时调整专 业设置和 校 只重视盈 利 , 忽 略了教育质量 , 使受教育者虽然拿 到了培训合格 办 学方 向, 调整学校 与企业 的关 系, 改变育人者 与用人者之 间的脱 证书 , 但他们并没有 获得完整的知识和技能 , 理论知识 和技术水平 钩状况 ,构建 由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 的课程体 系 , 使 都无法达到企业 的要求 。 这样 , 企业不仅蒙受 了损失 , 学校信誉在- - 一 学生在就学 阶段完成学业 、 掌握技能 、 成功就业 , 实现从理论教育到 定程度上也有所 降低 。因此 , 对 校企合作开展教 育进行一定 的绩效 实践教育 的转变 , 也解决 了办学经费不足和实习实验基地缺乏等 问 评价和监管是 十分必要 的, 企 业和学校应 当共 同制定一定 的考核机 题。 同时 , 校企合作可 以使学校的教育培训走上开放办学的路子 , 扩 制 , 加强管理 , 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 大办学规模 , 提高办学水平 , 提升社会 形象 。 综上所述 ,我国 目前的校企合作办学还处于 比较初级 的阶段 , 2校企合作的模式 还需要政府 、 企业 、 学校 、 学生继续加强合作 , 改变 “ 重学历轻技能 、 欧美等 西方发达 国家早 在二十世 纪初就开始 了校企合作 的研 重仕途轻工 匠” 的片面人才观 , 形成全社会 “ 以能为重 、 以技 为荣 ” , f 勺 究 和实施 。 我 国有 自己的特定 国情 , 不能照搬外 国的办学模 式 , 我们 良好氛围。 有 理由相信 , 在广大 同仁们 的共同努力下 , 我们 必将能够 需要发展 出适合我 国的校企合作模式。 形 成校企一体化 的产业群 , 形成教育和生产 的双轮驱动 、 双翅腾飞。 2 . 1 “ 订单式” 培养培训模式 。这是一种 比较普遍的做法 , 学校在 参考文献 招生 时就与企业 签订 合作协议 , 用人单位提 出人才需求标 准 、 数量 【 1 】 王 玉芳. 基 于中原经济 区建设背景下的河 南职业教 育发展探 析…. 与培养期限 , 学校按 照协议进行人才培养 的办学模式 。其 最大的特 教 育 与 职 业 , 2 0 1 2 , 2 6 . 点在 于 , 企 业先下“ 订单” , 学校根据 “ 订单 ” 要求选择 、 培 养学 生 , 再 【 2 】 周 莉亚 . 浅谈 对“ 校 企合 作 ” 意 义与作 用的认 识[ J 】 . 新 课 程( 中) , 将培养 的人才输送到企业 , 实现招生与招工 同步 、 教学与生产 同步 。 2011, 6 . “ 订单式 ” 培养培训模 式是“ 订知识 、 订技能” 的“ 人 才订单 ” , 需要 企 [ 3 ] a 、 伟 宏. 探 索校企合作模 式培养优 秀技 能人 才Ⅱ 】 . 教 育发展研 究, 业全程 参与学校 的专业课 程建设 、 设置及教学 管理 , 学校教师 也必 20 06, 7. 须深入 到企 业进行调研 , 结合企业 发展趋势 , 确定培养 对象所应具 [ 4 ] 王雪生. 校企合作才能培养 高素质技 能型人 才[ J ] . 石 家庄铁路职业 有 的知识能力结构 , 制定教学计划 , 并 与企业共 同协商论 证。 这种教 技 术学院学报 , 2 0 0 5 ( 增刊) . 学计划 不仅包 含必需 的职业 道德 、 知识 、 技能 , 还 需要包 括企业理 【 5 】 蔡建平 , 张 立峰.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的探 索与思 考f J 1 . 陕西青年职 念、 企业文化 , 做到专业 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 、 技 能训练 与岗位要 业学院学报 , 2 0 1 0 , 5 5 . 求相协调 、 培养 目标 与用人标准相协 调 , 这样 才能较好 的达到企业 的需求标 准。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企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和企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期望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贡献力量。

本文首先对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国内外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政策支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优化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为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研究,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文献综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特别是在我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是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校企协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国内外学者对于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国外,许多学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例如,(国外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校企协同不仅可以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环境,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摘要:高等院校作为科技人才培养与供给的重要输出端,对为社会提供科技创新人才占有首要地位。

为此,高校积极引入了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改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但由于此模式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科技创新人才校企协同培养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人才培养1.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分析1.1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定义和内涵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协同育人方案,共同培养人才,解决传统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矛盾,企业培养和发掘优秀人才,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实现学校和企业、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互利和共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拉近毕业生与岗位实习与就业的距离,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即将踏上社会岗位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大量未知且无法界定的岗位问题,人才模式的实施应贯穿学生从入校到走出校门的整个教学培养过程。

1.2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校企合作一直以来都被职业教育所推崇,产学结合旨在发挥学校和企业自身优势,建立紧密的互动关系,把实际项目与教学课题挂钩,把实践环节教学在方式、场地、教学人员等方面落实到位。

项目引领下的教学能让学生进行真刀实枪的训练,能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的基础是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改革以往校方单方依赖企业的做法,实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合作。

1.3校企合作,优化教学资源重视企业资源与工作室的联系,将企业项目不断地引入到工作室,通过和课程教学的融合,促进教学实践,借助项目操作,将系统地统筹计划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也带动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企业一线人员间、教师与学生间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和利用,开展协同教学协同育人,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与内涵分析出发,通过归纳总结各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13-02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企业紧缺人才的捷径。

这种模式的长处在于,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优质教育和实践资源,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和企业按照岗位技术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目的,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实践资源,采取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手段,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目前采用较多的模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1.订单式。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减少了岗前培训环节。

企业或行业直接用人,学生直接就业,比较适用于企业或行业人才需求量较多的专业。

2.“3+1”式。

“3+1”式是在四年制的职业教育中,前三年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同时安排一些实验课和不连续的实习实训,而最后一年完全在企业参加生产实习的一种校内校外分段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的重点在于最后一年,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训,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结合生产实际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同时在学校安排的老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

这种模式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被广泛采用。

3.项目导向式。

项目导向模式指学校和企业以具体的项目为媒介进行合作,调整项目相关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制定符合项目需求的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并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的一种合作模式。

根据项目需要,学校和企业互派人员到对方任教和培训,学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相关专业毕业生,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和学生实习实训场所,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校企互惠互利的机制。

这种模式难点在于合适的项目不太容易找到,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4.“前校后厂”式。

有的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比较符合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他们利用这种优势直接创办经济实体,并作为优势专业的实习基地。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校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统筹教育资源,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相辅相成;也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产业动态,并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还可以为学校创造一定
的经济收益。

5.“前厂后校”式。

企业根据自身及社会行业的需要,自己开办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或培训企业自己的在职员工,或为行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或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

这种模式有利于职业教育领域吸引企业和经济实体的资本投入,调动他们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样也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市场适应性。

6.联合培养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招生,由学校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然后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待学习、实习合格后即在该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

有利于根据企业的用人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7.冠名培养式。

这种模式自大学一年级开始,用企业名称命名班级,在完成学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由企业利用双休日、寒暑假时间承担部分专业实践技能、软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力、组织管理等)的培养,企业对学生的就业并没有硬性规定和要求,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是否到企业就业。

有利于在校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提前熟悉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尽早与企业接轨。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
1.教育管理者树立新型职业教育理念。

从1962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现在称呼的“职业教育”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领导班子和干部教师必须从“职业准备”的高度认识职
业技术教育,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认真领会和解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内涵,着眼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切实转变办学思想,改革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

企业也需要更新观念,主动争取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提前介入,把岗位技术培训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制中,在校企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思考在更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

2.重视发挥政府主导和统筹协调的作用。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关注点是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在校企联合培养技术人才这一问题上,政府也有必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财力支持,有计划地支持职业院校添置实验设备、建设实习基地、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政府还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鼓励校企联合,尤其是引导企业投资职业教育。

特别是要为企业方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如果企业自主兴办职业教育或者接受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可以适当减免部分税收,从而加大校企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此外,政府还应统筹协调合作院校和企业的各种关系,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3.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培养模式。

在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每一种模式都有适应的专业和范围,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学校和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配置、学生诉求、用人需求、社会发展等因素,在满足培养方案整体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培养模式,以便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满足学
生成长成才和就业的诉求,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功能。

4.紧跟行业专业标准,构建新型课程方案。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

要依靠行业相关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教学内容要同步反映当前行业所需的成熟技术,以及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等。

要根据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参考文献:
[1]苏姿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探析[j].科技信
息(学术研究),2008,(3).
[2]孙山,廖昕岚.论科学推进工学结合与半工半读[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帐传军,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12).
[4]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1]6号.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改招标重点项目(jyzb201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