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与内涵分析出发,通过归纳总结各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13-02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企业紧缺人才的捷径。这种模式的长处在于,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优质教育和实践资源,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和企业按照岗位技术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目的,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实践资源,采取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手段,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模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1.订单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减少了岗前培训环节。企业或行业直接用人,学生直接就业,比较适用于企业或行业人才需求量较多的专业。
2.“3+1”式。“3+1”式是在四年制的职业教育中,前三年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同时安排一些实验课和不连续的实习实训,而最后一年完全在企业参加生产实习的一种校内校外分段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重点在于最后一年,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训,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结合生产实际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同时在学校安排的老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被广泛采用。
3.项目导向式。项目导向模式指学校和企业以具体的项目为媒介进行合作,调整项目相关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制定符合项目需求的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并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的一种合作模式。根据项目需要,学校和企业互派人员到对方任教和培训,学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相关专业毕业生,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和学生实习实训场所,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校企互惠互利的机制。这种模式难点在于合适的项目不太容易找到,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4.“前校后厂”式。有的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比较符合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他们利用这种优势直接创办经济实体,并作为优势专业的实习基地。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校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统筹教育资源,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相辅相成;也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产业动态,并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还可以为学校创造一定
的经济收益。
5.“前厂后校”式。企业根据自身及社会行业的需要,自己开办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或培训企业自己的在职员工,或为行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或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这种模式有利于职业教育领域吸引企业和经济实体的资本投入,调动他们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样也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市场适应性。
6.联合培养式。这种模式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招生,由学校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然后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待学习、实习合格后即在该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根据企业的用人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7.冠名培养式。这种模式自大学一年级开始,用企业名称命名班级,在完成学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由企业利用双休日、寒暑假时间承担部分专业实践技能、软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力、组织管理等)的培养,企业对学生的就业并没有硬性规定和要求,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是否到企业就业。有利于在校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提前熟悉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尽早与企业接轨。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
1.教育管理者树立新型职业教育理念。从1962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现在称呼的“职业教育”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领导班子和干部教师必须从“职业准备”的高度认识职
业技术教育,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认真领会和解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内涵,着眼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切实转变办学思想,改革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企业也需要更新观念,主动争取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提前介入,把岗位技术培训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制中,在校企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思考在更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
2.重视发挥政府主导和统筹协调的作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关注点是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校企联合培养技术人才这一问题上,政府也有必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财力支持,有计划地支持职业院校添置实验设备、建设实习基地、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政府还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鼓励校企联合,尤其是引导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特别是要为企业方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如果企业自主兴办职业教育或者接受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可以适当减免部分税收,从而加大校企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此外,政府还应统筹协调合作院校和企业的各种关系,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3.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培养模式。在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每一种模式都有适应的专业和范围,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校和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配置、学生诉求、用人需求、社会发展等因素,在满足培养方案整体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培养模式,以便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满足学
生成长成才和就业的诉求,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功能。
4.紧跟行业专业标准,构建新型课程方案。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要依靠行业相关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教学内容要同步反映当前行业所需的成熟技术,以及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等。要根据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参考文献:
[1]苏姿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探析[j].科技信
息(学术研究),2008,(3).
[2]孙山,廖昕岚.论科学推进工学结合与半工半读[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帐传军,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12).
[4]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1]6号.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改招标重点项目(jyzb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