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与中关村的互动

合集下载

高校在地方政府构建科技创新中心中的枢纽作用研究

高校在地方政府构建科技创新中心中的枢纽作用研究

教育管理JI A O Y U G U A N L I高校在地方政府构建科技创新中心中的枢纽作用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毛海涛摘要:科技创新中心是由一个地区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集成而形成的,以充分发挥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为目的的协作创新高地,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特点,阐述了其在构建科技创新中心时所能起到的促进知识流动以及促进科技创新主体协作的枢纽作用,以期为我国高校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构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启示。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中心;枢纽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的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科研—吸收—转化”的线性模式转化为注重交互式创新、协同式创新及网络式创新的非线性模式。

创新能力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标准之一,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不是对个体创新能力的简单加总,而是对包含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科技服务中介等在内的科技创新个体有机集成的能力[1]。

创新行为也由过去的个体层面的创新发展成为整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产学研协作、创新网络、协同创新、交互式学习等多个方面对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构建科技创新中心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

一、科技创新中心的意义和内涵研究表明,创新具有空间粘性,创新活动同生产活动一样具有空间上的集聚趋势[2]。

从世界范围看,创新资源集聚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3],如,美国硅谷的IT产业集群,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群,中国台湾的新竹工业园区和北京中关村等。

创新个体的空间集聚有助于创新个体的信任与合作从而实现创新性思想的碰撞,降低了创新的内在不确定性和合作创新方面的交易成本[4],促进了新知识的产生。

创新资源空间集聚的同时也伴随着创新及知识的溢出效应[5],创新及知识的溢出效应不仅通过空间传递[6],而且通过价值链网络进行辐射[7],创新及知识的溢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带动功能。

因此,构建科技创新中心对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关村科技园区VS美国硅谷的比较

中关村科技园区VS美国硅谷的比较
中关村与硅谷相比,没有发育出 成熟的企业制度,表现在:因传统文 化的思想和计划经济的观念仍然存 在,开放型、网络化生产结构并没有 形成;股票期权、共同决策与管理、部 门分权与平等化的制度只是在部分企 业初步实行;新型的产学研关系因体 制梗塞运行效果不佳;一套新的制度 安排和规范的行业游戏规则还没有被 企业广泛接受。值得注意的是,中关 村至今还有不少企业被产权问题所纠 缠,更不用说建立一套适应高科技企 业发展的制度,这是严重阻碍中关村 老企业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的核心 问题。
科技园区再发展的重要前提。
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的比较
美国硅谷之所以具有持续的竞争 活力,在企业制度与管理方面形成的 优势起到了突出作用。具体而论,这种 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适应 高技术产业技术变化速度快、产品生 命周期短和开发成本高的突出特点广 泛采用了开放型、网络化生产结构。实 践证明,这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有效 地规避和降低了研、制、销集于一身的 高昂成本与巨大风险,实现了成本和 风险的社会化,提高了企业对多变市 场和技术的反应能力,强化了企业间 的横向联系和信息交流。第二,不失时 机地推进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管理的 创新,建立了股票期权、共同决策与管 理、部门分权与平等化的制度,充分体 现了以人为本和确认人力资本产权的 核心地位思想。这种管理模式的典型 代表是Hevleo—PA公司的管理模式, 简称(HP)模式。第三,硅谷地区建立和 培育了新型的产学研关系和非正式组 织系统。硅谷的工业体系以这个组织 体系为基础,各公司之间开展激烈的 竞争,同时又通过非正式交流与合作 相互学习,松散的班组结构鼓励公司 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公司外的 供应商、消费者的交流。
万方数据
52高科技与产业化月甲
开发区建设
Development Zono

深圳市改革开放的窗口。历史论述题

深圳市改革开放的窗口。历史论述题

深圳市改革开放的窗口。

历史论述题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深圳特区在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严重匮乏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之路。

就改革开放史研究而言,深圳特区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双重转型的缩影和代表性例证。

深圳的成功实践为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作出了先行示范,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样本。

因此,解码深圳的创新基因,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以原始档案和口述访谈为依据,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分析工具,着重从中央决策者、地方政府、科技创业者三个维度入手,对深圳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路径选择、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等因素,揭示深圳特区发展的独特性。

本文将结合笔者八年来改革开放史口述访谈经历,就学术界广为探讨的“口述如何还原历史”这一问题,从如何处理五个关系的视角,具体谈谈对深圳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认识与建议。

第一,口述访谈中“问题意识”与“历史细节”的关系。

就历史研究而言,史料的收集和细节的追问固然重要。

但是,如果口述访谈只停留在叙事层面,一味追求对史实细节的考证和对真实历史的还原,则容易导致受访者陷入就某个历史事件“侃大山”和“碎片化”的状态。

笔者认为,问题意识是口述访谈的“内核”。

访谈提纲的拟定应该遵循“问题预设宜细、价值预设宜宽”的原则,聚焦几个问题,深入挖掘相关历史细节和历史记忆。

比如,在进行深圳特区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史访谈时,口述访谈者一定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即与“硅谷模式”和“中关村模式”均有不同,深圳特区的高新科技产业是如何在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严重匮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主体在出现之后又经历了哪些碰撞与障碍?然后,在这一问题导引下,一步一步地通过与受访者的交流,更好呈现民间社会具体的实践逻辑,在展示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力争接近历史的真实。

第二,口述访谈中“文献资料”与“口述访谈”的关系。

浅论互联网时代下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浅论互联网时代下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浅论互联网时代下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摘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它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变革,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条件。

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自它由人类创造出来到今天,走过了一条充满创意、充满变数的发展之路。

它以前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与人类社会发生着多样的互动。

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为背景,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两方面展开讨论,并强调正确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1 前言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同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建立了日益紧密和更加多样的联系。

目前学界较为普遍地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存在着要素与整体之间的自发作用和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

互联网从冷战的历史背景诞生,在不到50年时间里,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发展为连接起全球每个人的互联网,在短短二十年的商业化浪潮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谱写着改变世界的产业传奇和创业人生,在无数领域引发了颠覆性的革命,创造了新的经济趋势和财富神话。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

2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之间积极的互动科学技术源于人类社会,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无所谓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发展的要求来提供动力和源泉的。

中关村:以创新的名义

中关村:以创新的名义

中关村:以创新的名义中关村[7.27 0.14% 股吧]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在一个政府主导的经济体系中,利用市场的力量去推动创新的发展,是在一个以大企业主导的经济环境中,如何让中小企业引领中国从工业经济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社会这里并非自然生成,如今却已蜚声世界,这里是中关村。

这里充斥着色调单一的T恤衫和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与北京的另一极国贸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里不拒绝西装革履,但这里的西装革履都在海龙和鼎好的一层匆匆来去,而真正的精气神则永远隐藏在那些多年难见变化的中分头和马尾辫里。

在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30年里,这里好像一个远离尘世的岛屿,不断制造和习惯着硅谷似的神奇。

地产巨头和金融大鳄都为这里着迷,但那些满脑子数学和技术的人才是这里真正的主题。

对于历史,中关村只是一个误会。

1953年10月,《中华地理志》在赶制一批加急的信封和信笺时,经办此事的行政干事袁保诚[85.80 -4.67%]由于失误而错印出“中关村”三字。

从那时起,这片自明朝开始就因“中官”——太监聚居而被称为“中官屯”的地方,名称变更并延续至今。

对于中国,中关村却是一个理想。

在拥有了世界上最高效的生产线之后,中国需要向世界证明她还有能力建成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和最完备的高新产业培育体系,还有能力从一个追随者变成一个领跑者。

而中关村,承担的正是这样的角色。

初创时的3000家企业,如今所剩已不足百分之一。

在这漫长而短暂的30年时间里,四通倒闭、百度崛起,后生联想收购了前辈Thinkpad,从站柜台开始的刘强东(大型网购平台京东商城的CEO)让电脑柜台越来越快地告别历史,太多震撼一时的故事最后都成了漫漫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中关村本身也正在符号化。

它再也不只是海龙、鼎好、科贸和太平洋[8.67 -3.02% 股吧],它再也不是只卖电脑配件和盗版光盘,它从高校与中科院的夹缝中挣脱,变成一个总面积232.52平方公里的高端产业功能区,散布在北京各处的创业园分别是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9.93 0.61% 股吧]科技园、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通州园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硅谷与中关村的比较分析

硅谷与中关村的比较分析

高科技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带来日益显著的影响,高科技产业也逐渐显示其重要作用。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节约物资消耗,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社会产业结构,增加了国民收入,更为重要的是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着重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全球的趋势和历史的必然。

当今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将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有机地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国际社会已经进入以高科技为竞争焦点的新阶段。

一国的高科技创新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并反映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

各国为促进高科技的商品化与产业化,实现高科技优势向经济竞争优势转化,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

其中,通过建立科技园区发展本国高科技产业是一条已被他国历史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高科技园区是由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园区演变而来的。

激烈的经济竞争迫使工业园区中的企业将发展重点由大量生产产品转移到研究与开发上。

高科技园区的显著特征是:高科技园区应把大学、研究所与企业密切联系起来;高科技园区的主要活动是研究与开发,其产品应是高新技术;高科技园区应具有管理功能,能支持园内企业的发展。

一.斯坦福工业园(硅谷)分析1.斯坦福工业园(硅谷)发展历程硅谷作为信息技术革命最早的产业核心,它的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迅猛增长方面堪称历史典范。

硅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以南的半岛上,自帕洛阿尔[编者按]:硅谷从一个美国西部的农业地区,因为发展电脑及半导体而一举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园区,并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但是硅谷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靠单纯的政府规划出来的,而是由许多偶然和必然的因素综合所使,其他国家可以效仿它的技术和模式,却很难创造出与其完全相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可见,第二个硅谷是很难出现,或者是不可能出现。

我国在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之后,也一再出现了要把中关村建设成中国的硅谷的思潮。

但同时也有许多人提出硅谷不是计划出来的,中关村不应该一味地靠政府计划来建设。

十大科创园成功案例

十大科创园成功案例

十大科创园成功案例一、美国硅谷。

说到科创园,那硅谷肯定是超级大明星啊!这个地方就像是科技界的魔法乐园。

好多超级有名的科技公司都从这儿冒出来的,像苹果,那iPhone改变了咱们整个世界的通讯和生活方式啊。

还有谷歌,感觉现在谁离得开谷歌搜索呢?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那些聪明的脑袋都吸过来了。

学校也和企业合作得超紧密,斯坦福大学就在旁边,源源不断地给硅谷输送新鲜血液。

而且这里的投资环境超棒,风投们都跟嗅觉灵敏的小猎犬似的,一有好项目就扑上去给钱,让那些创新的小种子能茁壮成长。

二、中国深圳南山科技园。

哟呵,深圳南山科技园那也是相当厉害啊!这地方就像是中国科技的先锋队。

腾讯就在这儿,微信、QQ这些软件可是连接了十几亿人呢,改变了咱们社交的模式。

还有大疆,那无人机在全球都飞得呼呼响,不管是摄影爱好者用来拍大片,还是一些专业领域的应用,大疆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里的创业氛围浓得像刚煮好的咖啡,到处都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政策也很支持,政府就像一个贴心的管家,给科创企业提供各种优惠和便利,让它们能安心搞创新。

三、以色列特拉维夫创新区。

以色列这个特拉维夫创新区可不得了。

别看以色列国家不大,但是创新能力那是杠杠的。

这里的科技公司专注于很多高科技领域,像网络安全,在如今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时代,他们的网络安全技术就像一个个超级保镖,保护着全球很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数据安全。

他们的创新源于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只能靠脑袋瓜子。

而且以色列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很独特,军队里面都像是一个大的创新训练营,很多军人退役后就带着在军队里学到的技术和创新思维投身到科技创业中。

四、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

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就像是一个严谨的科技工匠的大作坊。

宝马汽车总部就在这儿,宝马那些炫酷的汽车,不仅外观时尚,而且技术超先进,什么自动驾驶技术之类的都在不断研发和进步。

这里还有很多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优秀企业。

科技园区 案例

科技园区 案例

科技园区案例科技园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集聚了大量科技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区域。

它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各方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一、硅谷(Silicon Valley)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园区之一。

它的成功在于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硅谷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如谷歌、苹果等,这些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人才交流的平台。

其次,硅谷秉持着创新的理念,不断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此外,硅谷还享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为科技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硅谷还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和网络效应,不仅有大公司的支持,还有各类初创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等,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科技园区之一。

中关村成功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中关村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提供了优质的科研环境和人才储备。

其次,中关村注重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形成了一批高科技企业。

此外,中关村还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府支持,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便利。

中关村还注重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形成了国内外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三、台北科技园区台北科技园区位于台湾台北市南港区,是台湾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

台北科技园区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优质的创新环境。

首先,台北科技园区与台湾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共享设施和资源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其次,台北科技园区注重孵化器的建设和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塑造,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此外,台北科技园区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企业和投资者进驻,实现资源共享和国际化发展。

总的来说,科技园区的成功离不开多个方面的因素。

苏南自创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培育建议

苏南自创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培育建议

第28期2021年10月No.28October ,2021苏南自创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培育建议朱军,陆红娟*,邵笑冰(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210042)摘要:文章根据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报告,以苏南自创区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有关数据为样本,对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成效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发展规模逐渐增长、发展质态逐渐提升、发展氛围逐渐浓厚等特点,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平衡、缺乏生态圈建设、创新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培育体系有待完善问题进行分析,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完善社会资本投入、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南自创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建议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志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厅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项目;项目名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编号:BM2017023。

作者简介:朱军(1989—),男,江苏新沂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企业创新。

*通信作者:陆红娟(1983—),女,江苏射阳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

引言建设苏南自创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南自创区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加强部署推进,先后出台和颁布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意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苏南自创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为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助力更多的科技企业跨过创业死亡谷,加速催化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独角兽、瞪羚拥有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是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省、市、区协同推进,加快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

柳传志的新征程全文

柳传志的新征程全文
联想之星第一期学员张凯宁开发小型验血设备,从2008年联想之星对其进行投资,到2012年9月获得设备销售 许可证,他们等待了四年。联想之星与学员已经形成了一种血缘关系。“我听说有两个联想之星的企业今天也在场 ,我很关心你们,你们俩一人提一个问题吧。”2012年,在联想控股的“入模子”班最后一天,柳传志在会上说。
“我动刀子不是最厉害的,有个硅谷回来的创业者,手上有三个项目,现在卖掉了两个,就是听课以后想集中精 力把事情做好。”徐智明说。
当85个人聚在一起,一种密切的关系网也在讨论和争吵中建立起来。第三期学员胡革和陈琛,后来就成了创业伙 伴。陈琛在美国主攻人工心脏技术,创业后只想当CTO,希望有合适的人来代替他当CEO。2012年3月,他们班在广州 聚会,胡革两个月前卖掉了四川眉山的高分子胶水厂,笑称自己是“无业游民”。陈琛立即邀请他去江苏同心医疗器 械公司当首席执行官。两人相互欣赏,一个是技术能手,一个执行力超强。“现在我们合作了七八个月,连架都没吵 过。”陈琛说,这跟大家在联想之星培训班的友谊是分不开的。
然而,1980年时任中科院物理所一室主任、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陈春先成了悲剧英雄。他被 批为“不务正业、科技二道贩子、腐蚀干部”,被三番五次查账目。中关村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争论还惊动了中南 海。在改革初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氛围下,硅谷火种已经点燃。
跨过“两通两海”(中关村早期最大四家公司:四通、信通、科海、京海)的尸体,唯有柳传志和为数不多的“ 中科院出走者”走得更远。尽管创业之初20万被人骗走了14万,柳传志还是把电脑代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也才 有了后来联想耳熟能详的故事。
柳传志是个温和的人,但他在督促周自强等人执行纪律时却格外严格。有一次,他旁听联想控股的企业文化新人 培训班时,有学员电话响了,但老师并没有责怪学员,而是继续上课。柳传志在点评环节责怪老师,“联想要不就别 定制度,定了制度就要认真做”。

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知识、能力、道德和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教育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一、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教育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科技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科技创新为教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手段和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个性化发展。

3.政策引导: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政策可以包括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4.产学研合作: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科研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整合,促进科技创新与教育的紧密结合。

5.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6.科技竞赛与交流:举办科技竞赛和交流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挑战与对策1.挑战:在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科技创新与教育改革脱节等问题。

2.对策: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推动教育改革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

同时,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总之,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促进作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共同发展。

硅谷与中关村的互动

硅谷与中关村的互动
威 论 坛
文章 编 号 :6 4 9 4 (0 )2 0 2 — 4 17 — 1 62 1 0 — 0 2 0 1
硅爸

要: 介绍 了中 国 学 习硅 谷 创 业 的 背景 , 通 过 阐 述 中关
村 与 硅 谷 建 立 产 业 联 系 .分 析 了硅 谷 与 中 关 村 之 间跨 区
产业 的大 战 略 。 硅谷 位 于美 国加 利福 尼亚 州 的 旧金 山经 圣克 拉 拉至 圣何 塞近 5k m的一 条狭 长地 带上 ,以 附近具 有雄 厚 科研 力 量 的美 国一 流大 学 斯坦 福 大学 、加 利 福尼 亚 州立 大 学伯 克 利分 校 和加 州理 工 学 院等 世界 知名 大学 为
域 创 业 的 几 点 不 同。

一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北京 1一2 一 f¨ 。 ) 一 关键词: 谷 ; 硅 中关 村 ; 业 创
中 图分 类 号 : 3 1 G 1 文 献标 志 码 : A
硅 谷模式 的成功 引起 了各 国竞相 效仿 ,但效仿 者 成效
大小不 一 。通过 跨 区域创 业这 一辐 射模式 建 立 了同硅 谷 的

重 这些 创业 者 和企业 家 ,并扶植 他 们成 长 。中关村 逐 步在
效仿 硅谷 模式 中发展起 来 ,并且 初 步形成 了 多样化 的产 业 种 类 和产 业链 条 ,承袭 了硅 谷模 式 的成 功逻 辑 。在 2 0世 纪9 0年代 后期 由于硅 谷 留学 生归 国创 业 出现 了一批 跨 区 域创 业者 ,使 硅谷 和 中关村 之 间有 了更 加 直接 和丰 富 的人
脉 和产业 联 系。可 以说 ,中关村 是效仿 硅 谷在先 ,硅谷 辐
射在 后 。

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

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

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作者:方兴东杜磊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23期【摘要】站在2020年开启的又一个新年代,需要以新的视野和格局重新审视中关村过去4个年代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作为全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历史虽然纷繁复杂,技术变革、市场崛起、产业发展和政府作用四点相互交错、交相融合,但究其本质,中关村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全球高科技的互动与共振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特征。

根据IT技术的发展演进和政策制度的变革突破,结合全球高科技发展演进的周期与规律,中关村的发展先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集成电路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1.0阶段、21世纪00年代的互联网2.0阶段、21世纪10年代的移动互联阶段和21世纪20年代的智能物联阶段共六个阶段。

文章以产业主航道为切入点,多层次总结和概括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和重要特征,既为学界理解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和解释框架,也为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高科技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中关村硅谷高科技园区 IT技术主航道【中图分类号】F49/TP3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0.30.013前言2020年开启了又一个新的年代。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分界点。

此前也有几个标志性时刻,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关村试验区成立30年。

站在科技发展新的历史时刻,我们以中关村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主线,同时以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发展和政策的扩散和辐射、科技驱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中关村与全球高科技的互动与共振等为三条副线,系统全面地梳理和总结中关村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折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冲击下,中国开启了与世界高技术经济接轨、融合、同步发展的进程。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创新指数设计——基于硅谷指数和中关村指数的分析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创新指数设计——基于硅谷指数和中关村指数的分析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创新指数设计——基于硅谷指数和中关村指数的分析石庆波;周明;李国东【摘要】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作为贵阳市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示范作用.该文综合创新路径的合理化选择、园区的创新资源奈件和基础,融合硅谷指数、中关村指数相关经验,充分考虑未来创新指数梳理和发布工作的可操作性,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创新指数定义为三级结构,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形成顶层有把握、底层有支撑的系统性指数框架.%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Guiyang),as the core carrier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iyang,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ated experiences of the reasonable choice for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path,innovation resources condi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rk,Silicon Valley index,Zhongguancun index,fully considers the future innovation index combing and the operability of releasing work,and defines the innovation index of Zhongguaucun Science Park (Guiyang) into the three level structures,including 5 first level indicators,15 second and 45 third level indicators,forming the systematic index framework with certain at top and support at bottom.【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7(036)015【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创新指数;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硅谷指数;中关村指数【作者】石庆波;周明;李国东【作者单位】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中心,贵阳550000;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贵阳550000;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贵阳5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7在国家强调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贵阳市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抓住国内国际市场转变、融合升级过程中带来的发展机遇,为贵阳市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创造更大的空间。

中关村与世界各国硅谷的差异

中关村与世界各国硅谷的差异

中关村与世界各国“硅谷”的差异马守知(河南省安阳市实验中学 455000)中关村离真正的硅谷有多远?中关村能成为下一个硅谷吗?中关村,地理位置上是指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环抱而成一个区域。

一九八零年,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陈春先在此办起第一家公司开始,二十年来,中关村涌现出一批很有竞争力的企业。

中关村也成为中国高科技特别是IT行业的代名词。

人们常把中关村比喻为“中国的硅谷”。

确实,中关村与美国硅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硅谷有两所著名的大学,斯坦福和伯克利,中关村有中国科学院、北大和清华;硅谷有英特尔、惠普等一批美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中关村有联想、方正这样著名的高科技公司;硅谷以科技见长,中关村则是电子一条街;硅谷是工程师的乐园,中关村是中国大批人才的聚集地……随着新世纪脚步的临近,人们不由的发出这样的疑问:二十一世纪,中关村能成为第二个硅谷吗?结论一:中关村成为硅谷为期不远。

硅谷有两所著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中关村有北大和清华;硅谷是工程师的乐园,中关村也是工程师的聚集地;硅谷有Intel、HP等一批美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中关村有联想、方正等著名企业;硅谷以科技见长,尤其是信息产业,而中关村则是电子一条街。

结论二:中关村离硅谷尚有相当距离。

硅谷的惠普、英特尔、思科等一批企业的市值,是许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无法比拟的,而联想、方正每年的营销收入、纯利润以及市值目前与这些公司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硅谷有一整套的研发系统,风险投资自成体系,而中关村还主要是一个信息产品的集散地,一个信息产品的贸易中心、销售中心、市场中心。

上述两个结论的前提都是事实,一些说法无疑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关村和硅谷之间在文化、人才、创新方式、投资机制、学校参与等很多方面的巨大差别。

别忘了,连美国东部都没能学成硅谷。

所以想效法硅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彻底理解硅谷的文化、机制。

一、中关村和硅谷的差异1.机制差异中关村在某些方面虽然和硅谷很象,但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有目共睹的。

他来自中关村华旗总裁冯军

他来自中关村华旗总裁冯军

他来自中关村----华旗总裁冯军文/本刊记者刘韧张栋伟中关村硅谷电脑城华旗总部,2002年9月的一天,华旗总裁冯军在反复拨朗科总裁邓国顺的手机。

连续拨了十多次,总是拨不通。

冯军想了一下,换了一部手机,继续拨,那边终于有了应答。

“我是华旗的冯军……”没等冯军再往下说,邓国顺立即表示现在正忙,然后,很礼貌地将电话挂断了。

冯军再去拨邓国顺的手机,又拨不通了。

尽管冯军认为朗科9月16日起诉华旗侵犯其“闪存专利”毫无道理,但他还是试图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大家都开公司做生意,有什么事情不能谈的呢?”中关村的冯军无法理解“海归”的邓国顺。

2003年初,各专业媒体纷纷发布2002闪盘调查报告,华旗闪盘市场份额位居所有调查报告首位。

“朗科状告华旗之后,非但没有动摇华旗闪盘渠道,朗科原来的渠道反而在大量转向华旗。

”朗科此前一直说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1%,对于此种调查结果,朗科马上反驳:“华旗公关人员很能干,买通了媒体。

”“我们很尊重媒体,我们从不花钱买字。

”“知识产权对很多人来说很神秘,我们的渠道、合作方愿意在我们惹上官司、而他们又不太了解这场官司的时候,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媒体愿意坐下来听我们解释,是因为大家了解我们过去的信誉,知道我们平常的为人,相信我们做事有谱,相信我们不会明知自己无理还要说自己有理,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儿。

”冯军现在依然在寻求同朗科的和解办法,朗科依然不愿意理他。

冯军愿意“低三下四”一次又一次地去找朗科,不是怕输官司,而是他不信他的“六赢”理论会在朗科身上失效。

10多年来,冯军就是靠“人好”和“人缘”从中关村混出了头,他无法也不能相信,他的这套现在过时了。

“冯五块”的小太阳“冯五块又来了。

”中关村颐宾楼装机器的小赵对他的老板说。

冯军一手拎键盘、一手抱机箱,满脸堆笑正往柜台这边凑。

“看一眼今天的最新款。

”说话间冯军已经将机箱杵到了老板的眼前。

这家冯军已来问过好几次了,装机老板无法再不理冯军,“哎,你这东西不错,什么时候,我用户需要的时候,再找你吧!”冯军不听这句中关村套话,他站着不走,他知道,他走了就没机会了。

硅谷与中关村

硅谷与中关村

中关村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已 从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发展到了世界一 流科技园;已从以招商引资、土地出让、 “贸工技”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阶段,逐步 过渡到了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 机制创新为根本的内生式发展阶段;已走 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自 主创新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国内领先、 机制较完善的开放型区域创新系统。
官产学研合作条件——(1)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
利和加州理工等是美国硅谷创业天才的制造中心(2)产业界 的参与是科技园区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3)鼓励国家实验室 向私营企业转让高新技术。
风险投资条件——美国风险投资额已占 世界风险投资额的一半以上,而硅谷风 险投资额超过了美国的 1/3。 科技创业人才集聚条件——硅谷建成了 面向全球一体化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因此世界各国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都能 自由地向硅谷集聚。 政府采购条件——美国硅谷的迅速崛起 是与美国政府购买所形成的对电子产 品、导弹产品、计算机产品等的需求密 不可分的。硅谷作为美国电子计算机和 导弹、宇航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没有 政府购买的扶持是难以为继的。
展而逐步形成的, 其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 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 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 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目前它 已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 10000 家以上, 所产半导体集成 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 1/3 和 1/6。80 年代后,生物、 空间、 海洋、 通讯、 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纷纷出现, 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 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 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地理位置: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
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谷地 至圣河塞近 50 公里的一条狭长 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宜人的地中海气候,温暖湿 润 ,再加上便捷的交通,航空 港、高速公路等,成为了美国 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 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 地。

硅谷华府餐饮助力中关村经济

硅谷华府餐饮助力中关村经济

司投资热潮高涨 , 国际化 I大公司的追捧, T 搬离
中关村 的科 技企 业逐 步 回流 ……作 为北京核 心 商务区之一 , 中关村成为各行业投资 的焦 点。 作 为 商务 核 心 区的 中 关村 广场 ,“ 求凰 引 凤”, 引入高端 品牌餐饮迫在眉 睫。
北京 硅谷华府作 为一 家中 西结合 的粤菜餐
饮, 本着为 中关村餐饮发展助力的投资构想 , 以新
概念餐饮的经营思维 ,力求在中关村打造一个旗
舰餐饮 晶牌 。 中西合璧 、 健康主题 、 均衡营养 、 超级
厨房 、 场堂制 、 现 货取源 头 、 管家服务 、 宽带体验 、
氧 吧餐 厅、 功能酒店 …… “ 贵尽显 , 尚生活 ”。推崇经典与尊宠融 尊 时
合的极致体验,硅谷华府力求开创奢华尊贵的时
尚生活 。
维普资讯

GE l l 点 F Gc i k
fEE_ l TON ( PI :l FG ¨m RR N ES R ■ N R■ 既 U 卧
硅谷华府餐饮
助力 中关村经济
中 关村广 场堪 称 为中 国信息产 业 科技 的前 沿领地 。数十 座信 息化 的商务 大厦群 聚西 区广 场, 商业布 局初具雏形 。 归华侨踊跃 , 海 科技类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谷与中关村的互动
硅谷模式的成功引起各国竞相效仿,但效仿者成功甚少。

与硅谷有人脉网络联系、有产业联系和两地具有跨区域创业的硅谷辐射模式取得了成功。

台湾新竹科技园和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是硅谷主动辐射的结果,形成了与硅谷产业链中的特定环节相对应的支柱产业,而中关村是效仿硅谷取得成功鲜有的案例之一,是效仿硅谷在先,硅谷辐射在后。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高潮到来,硅谷的理念、技术扩散和产业集聚让中国找到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方向,而中关村最先感知到这种变化趋势。

最先把硅谷这一最新模式带入中关村的是中科院物理学家陈春先,中科院也感受到新技术革命的脉动,采取“一院两制”方式支持研究院所创办企业。

之后大批知识分子纷纷走出大学和科研院所,以“两不四自”的方式创办高科技企业,最终形成了电子一条街。

中关村这片市场经济的试验田的走向问题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宦乡曾于1984年提出建立科学城和高科技开发区的构想,但是直到1986年国家科委下达“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研究”和北京市科委下达“北京中关村建立高技术开发区的调查与研究”,才奠定了中国高新区发展的基调。

而1987年12月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最终使中关村科试验区及其办公室正式成立。

在这轮学习硅谷的浪潮中,虽然中关村只是学到了硅谷模式的皮毛,但是创办企业蔚然成风。

中关村从二次开发起步,走上了一条与硅谷平行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中关村与硅谷多层次互动,进入完全竞争领域的计算机汉化技术使得两地联系更加紧密。

中关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开始分化并重新洗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占据了主动,较大比例地生存下来。

以打印机起家的四通投资设立了第一家以硅谷风险投资模式运营的四通利方(新浪);方正因为开发经营激光照排系统造就了今日的方正集团;联想凭借“联想汉卡”和计算机技术最终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跨国公司。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硅谷大公司开始大举进军中关村。

IBM、Sun、Intel等硅谷大公司纷纷在中关村设立独资公司;硅谷大公司研发环节转移的剧情近年来更是在硅谷与中关村间陆续上演。

风险投资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仅IDG一家公司就投资了百度、搜狐、372
1、中华学习网,万网等上百家企业。

中关村的企业也从最初的恐慌中冷静下来寻找生存之道。

他们在竞争中调整自己的战略,参与到国际产业链中,更通过创制国际标准、共建研发机构、跨国并购、海外上市融资等形式把握产业制高点,向硅谷进发。

此时与硅谷平行的中关村创新之路,早已不限于二次开发,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多的互动联系。

在硅谷与中关村之间跨区域创业。

在硅谷依靠技术取得成功的第一代华人是台湾人,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就了硅谷模式向新竹的辐射。

大陆“海归潮”在21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关村,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留学生成为联通硅谷与中关村之间的“大脑水渠”,实践着硅谷与中关村间的跨区域创业。

在硅谷,中国各个大学的校友会十分活跃,各种专业协会也定期举办活动。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和这次金融危机之时,很多创业公司陆续迁回国内,甚至有些在硅谷濒临倒闭的公司回归中关村之后又重新成长起来。

与前一次创业浪潮不同的是,这次浪潮的创业者们具有硅谷留学和熟稔跨国公司从业甚至是创业经验,他们带来了中关村与硅谷之间以人脉关系为主的更密切的接触。

其中也不乏产业组织者在之间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如橡子园的朱伟人、北极星的邓峰、汉能的陈宏、北极光的陈大同、光速的宓群等。

在这场创业浪潮中,中关村管委会成功实施的留学人员归国政策不可或缺。

中关村在硅谷设立了办事处,形成留学生创业专项支持计划,创建大学创业园和留学生创业园,建立并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中关村形成了比硅谷更加投入、更加有利于创业的局部条件。

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启动,中关村将有更多的与硅谷互动的机会,原本两条平行的创新路线将出现更多的融合,进而中关村必将与硅谷共同创造新的产业,产生更多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最终成为能够影响世界的一流科技园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