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4)
2017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
![2017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5dce04fc4ffe473368ab57.png)
2017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麻黄的鉴别方法:【植物形态鉴定】1.草麻黄草本状灌木,高 20~40cm.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小枝对生或轮生,表面细纵棱槽纹常不明显。
节间长2. 5~5. 5cm,多为3~4cm,直径 2mm.叶膜质鞘状,2 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多呈复穗状,常具短梗,苞片通常 4 对,雄蕊 7~8,花丝合生,稀先端稍分离;雌球花单生,在幼枝上顶生,在老枝上腋生,常在成熟过程中基部有梗抽出,使雌球花呈侧枝顶生状,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苞片 4 对,雌花 2,胚珠的珠被管长 1~1.5mm.雌球花成熟时肉质,红色,矩圆状卵形或近圆球形;种子通常 2 粒,包于苞片内,长 5~6mm.花期 5~6 月,种子 8~9 月成熟。
2.中麻黄与草麻黄主要区别点:灌木,高 20~100cm,多在 40~80cm 之间;茎直立或匍匐斜上;小枝直径 1~2mm,节间长 3~6cm,纵槽纹较细浅。
叶膜质鞘状,3 裂与 2 裂混生。
雄球花通常无梗,数个密集于节上成团状,稀 2~3 对生或轮生于节上,具 5~7 对交叉对生或 5~7 轮(每轮 3 片)苞片;雌球花 2~3 成簇,对生或轮生于节上,苞片 3~5 轮(每轮 3 片)或 3~5 对交叉对生,通常仅基部合生,边缘常有明显膜质窄边,最上一轮苞片有 2~3 雌花;雌花的珠被管长达 3mm,常螺旋状弯曲。
雌球花成熟时肉质,红色,椭圆形、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
花期 5~6 月,种子 7~8 月成熟。
3.木贼麻黄与草麻黄主要区别特征:直立小灌木,高 1m.小枝细,直径约 1mm,节间短,长 1~3. 5cm,多为 1. 5~2. 5cm,纵棱槽纹不明显。
叶 2 裂,裂片短三角形,先端钝。
雄球花单生或 3~4 个集于节上,苞片 3~4 对;雌花的珠被管长 2mm,稍弯曲。
雌球花成熟时肉质,红色,长卵圆形或卵圆形;种子通常 1 粒,长约 7mm.花期 6~7 月,种子 8~9 月成熟。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49f11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8.png)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中药鉴定学第⼀篇总论第⼀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新药源的应⽤学科。
(也是⼀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法和质量标准的应⽤学科)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要任务和基本任务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4.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清源”。
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要任务。
)a.⼀药多源(贯众6科35种);b. 形态相似,⽽误采、误收、误种、误⽤(⽩花蛇⾆草-⽔线草)c. 正品短缺,以假充真(三七);d. 地区⽤药习惯(⼤青叶);e. ⼈为制假(⼴藿⾹)5.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a. 野⽣与家种(⽜膝)b. 道地与⾮道地(⼴藿⾹)c. 采收期、⽣长年限、加⼯⽅法(茵陈)d. 运输贮藏(细⾟)e. ⼈为掺假或⾮药⽤部位(龙胆、柴胡)f. 提取过的残渣(丁⾹)6.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民间药和民间秘⽅开发新药(穿⼼莲、沙棘)b.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麦冬)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灰毡⽑忍冬)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展枝唐松草)f. 开发⽼药新⽤途(五味⼦)g. 扩⼤药⽤部位(忍冬叶)第⼆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1.道地药材:是指⼈们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疗效⾼、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
2.中国著名道地药材:东北的⼈参、⿅茸;浙江的“浙⼋味”;河南的“四⼤怀药”;宁夏的枸杞;云南的三七;⼴西的蛤蚧;四川的黄连;⼭东的阿胶、⾦银花;⼴东的陈⽪。
⼈参:长⽩⼭区和⼤、⼩兴安岭(⼭参),园参为:吉林、⿊龙江、辽宁。
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基础复习
![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基础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4f8c80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78.png)
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基础复习2017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基础复习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2017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基础复习,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总论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一、含义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药源的应用学科。
简单的讲是一门对中药"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二、任务(一)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本草记载的药物有近3000种,现今中药品种有13000种。
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1、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浙江叫三角麻,青海叫千层塔。
四川叫血母草。
(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如:白头翁记载:凡草之有白毛者,以翁名之均可,故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
(3)地方用药习惯不同,一药多基源:如:贯众达31种,沙参36种等。
(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例如:白附子历代为毛茛科黄花乌头的块根,近代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用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根。
(5)有意掺假2、主要途径和措施A、调查鉴定,(基原鉴定)明确主流产品B、本草考证,考查地方志等资料C、规范名称,尽量做到一物一名D、以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为基础E、具实正品,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200种,例如:四川(黄连、附子、川芎);云南(三七);甘肃(当归、大黄);宁夏(枸杞子);内蒙古(黄芪);吉林(鹿茸、人参);辽宁(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山东(北沙参、金银花);江苏(薄荷);安徽(牡丹皮);浙江八味(玄参、浙贝母、白术、白芍、杭白菊、延胡索、麦冬、温郁金);福建(泽泻);广东(砂仁);广西(蛤蚧)(二) 鉴定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质量鉴定是指对中药真伪优劣的检验。
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章节考点
![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章节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8ca57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0.png)
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章节考点2017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章节考点导语:果实是由受精后的子房或连同花的其它部分发育而成的,内含种子。
下面是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内容。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以果实或种子为药用部位的一类药材。
大多数果实种子一起入药。
一、果实类中药果实是由受精后的子房或连同花的其它部分发育而成的,内含种子。
果实的类型:单果、聚合果:由一朵花的多数离生心皮(单雌蕊)形成的果实、聚花果。
入药部分:通常为完全成熟的或将近成熟的果实1、完整果实;成熟的五味子、未成熟的枳壳、幼果枳实2、果实的一部分:果皮(陈皮、大腹皮),果皮某一部分(丝瓜络,橘络),带果柄的部分果皮(甜瓜蒂,南瓜蒂),宿萼(柿蒂),果肉(山茱萸)3、整个果穗:桑葚(一)性状鉴别:形状、大小、颜色,外部特征(顶部,基部,表面特征),质地,破断面,气味。
表面特征:多带有附属物1、毛茸;吴茱萸2、钩刺;苍耳子3、特殊纹理;五味子。
4、纵直棱角,使君子,巴豆5、隆起的肋线,茴香,蛇床子6、凹下的油点;陈皮(二)显微鉴别: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1、外果皮(子房壁的外层发育而来),与叶下表皮相当。
表皮为一列细胞,外被角质层,偶有气孔存在,有木化形成的各种物质。
少数具腺毛(吴茱萸);有的具腺鳞(蔓荆子),有时其表皮细胞中含有有色物质或色素(川花椒),有时在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五味子)。
2、中果皮:中果皮(子房壁的内层发育而来),与叶肉组织相当。
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中部有细小维管束散在。
注意细胞内含物。
如:枳壳的中果皮内有油室,茴香的中果皮内可见油管。
3、内果皮与叶的上表皮相当。
大多由1列薄壁细胞组成。
有的主要为石细胞(胡椒);伞形科植物果实常见"镶嵌细胞",是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成镶嵌状。
二、种子类中药种子是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
种子包括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种仁组成。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b8844c7e21af45b207a821.png)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初级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
![初级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8c3908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d.png)
初级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单选题]1.关黄柏来源于A.芸香科黄皮树干燥树皮B.芸香科黄檗的干燥树皮C.菊科黄檗的干燥树皮D.菊科黄皮树干树皮E.上述答案都不(江南博哥)对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
掌握“皮类中药的产地和来源”知识点。
[单选题]4.黄柏的主要产地是A.河北、山西B.辽宁、吉林C.四川、贵州D.安徽、湖北E.广东、广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陕西、湖北、云南、湖南等省区亦产。
掌握“皮类中药的产地和来源”知识点。
[单选题]5.合欢皮来源于A.芸香科B.豆科C.木犀科D.萝藦科E.毛茛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树皮。
掌握“皮类中药的产地和来源”知识点。
[单选题]6.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1cm以上才断,嚼之有胶状感,该药材为A.秦皮B.关黄柏C.杜仲D.厚朴E.五加皮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杜仲的性状鉴别:呈扁平的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未刮净粗皮者可见纵沟或裂纹,具斜方形皮孔,可见地衣斑,刮去粗皮者淡棕色而平滑。
内表面红紫色或紫褐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1cm以上才断。
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
掌握“皮类中药性状显微鉴别和主成分”知识点。
[单选题]7.下列不是厚朴的性状特征的是A.断面外部灰棕色,颗粒性B.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C.质坚硬不易折断D.内部黄白色,纤维性,富油性E.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厚朴的性状特征:①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习称“简朴”。
②近根部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③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有椭圆形皮孔;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05226aa2161479171128b6.png)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⑴整理中药品种。
⑵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⑶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⑷寻找新药源。
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⑴同名异物:贯众⑵同物异名:人参⑶本草记载不详。
⑷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⑸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
4、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
5、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
第二章1、《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分类。
2、《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药典。
第三章1、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
种质。
产地。
生态环境。
栽培技术。
生长年龄。
药用部位。
采收。
加工。
包装。
运输。
贮藏。
2、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4、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
5、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
6、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
7、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8、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
9、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
《中药鉴定技术》理论考试复习重点
![《中药鉴定技术》理论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dd32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3.png)
《中药鉴定技术》理论考试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道地药材: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2.白颈:生殖环带位于第14~16三节呈戒指状,色浅光亮。
3.翘鼻头:头在中间稍向上,呈扁平三角形,吻端尖而翘向前上方4.蚯蚓头:防风的根头部具明显的密集环纹。
5.正品: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及其特定的部位。
6.怀中抱月: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7.金井玉栏:指某些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或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状如金玉相映。
8.通天眼:对光透视,全角半透明,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9.莲花: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支较多,两个分枝者习称莲花10.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木栓层内方至韧皮部外侧组织中,多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
11.挂甲:取牛黄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色不易擦退。
12.乌金衣: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13.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痕迹14.菊花心:指双子叶植物根横断面的次生构造形成的放射状结构。
15.铁皮枫斗:铁皮石斛除去杂质剪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
二、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官方本草著作是(D )。
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2.我国已知最早的完整的药物学专著是(C)。
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3.甲苯法测定水分适合于(D )。
A.牛膝B.党参C.杜仲D.丁香E.红花4.红参的产地加工方法为( C)。
A.去须根、晒干B.去须根、烘干C.去须根、蒸后晒干和烘干D.不去须根、晒干E.不去须根、晒干和烘干5.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C)。
A.蚯蚓头B.芦头C.狮子盘头D.珍珠盘6.皮类药材一般在(B)采收。
A.春、秋两季B.春末夏初C.夏季D.秋、冬两季7.罗盘纹是指的是(B)的特征。
2017年初级中药师考试第四单元复习笔记
![2017年初级中药师考试第四单元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8666c1e581b6bd97f19eaa1.png)
2017年初级中药师考试第四单元复习笔记一、根类中药(一)性状鉴别根类中药包括以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入药的药材。
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根通常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肥大为块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1、双子叶植物根①一般为直根系,主根明显,侧根较小,根通常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定根肥大为块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如:何首乌,少数主根不发达,为须根系,多数细长的须根簇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龙胆等。
②双子叶植物根外表常有栓皮,较粗糙,根的顶端带有根茎(俗称芦头)或茎基(芦碗),如:人参;③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的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范围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木部尤为明显。
木部的一些特殊结构:苍术断面有油点;何首乌的"云锦花纹"、商陆的罗盘纹等异常构造。
2、单子叶植物根①一般为须根系,前部或中部膨大成块根,呈纺锤形,如:麦冬、郁金等。
②单子叶植物根的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有较薄的栓化组织。
③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皮部范围宽广,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
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最外层大多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
少数根类中药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威灵仙。
或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为后生皮层,如川乌。
双子叶植物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次生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等,并有韧皮射线;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木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分为几束一般为二至六束。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
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的形成明显髓部。
如:龙胆、川乌。
双子叶植物根的异常构造同心型异常维管束如商陆、川牛膝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木间木栓(内涵周皮):黄芩其次有无厚壁组织(石细胞、木纤维)、分泌组织(油室、树脂道)、草酸钙结晶等及其它们的存在部位、类型、多少等均是重要的鉴别特征之一。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fcb4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8.png)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一、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检品登记(送检单位、产地、日期、数量等)➢取样1:登记。
2:取药原则。
3:取药量。
4:抽取平均样品量。
➢杂质检查➢真实性鉴定(基源、形状、显微、理化等方法)➢含量测定➢报告二、中药鉴定的方法1、真伪鉴定原动(植)物鉴定(确定生药正确学名)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2、纯度鉴定杂质检查水分测定灰分测定3、品质优良度鉴定➢中药变质现象1)虫蛀-2)霉变-3)变色-药材固有颜色发生变化。
4)走油-又称“泛油”。
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前者如a含脂肪油药材:柏子仁、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等;b含挥发油药材:当归、肉桂等。
后者如含糖质药材:天冬、太子参、枸杞子、麦冬等。
5)风化-矿物6)自燃-主要是富含油脂的药材,如柏子仁、紫苏子、海金沙等。
某些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自然,如菊花、红花等。
4、有害物质的检查道地药材: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成为地道药材,有时又叫地道药材,即真资格的药材。
如:浙江: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东北:人参鹿茸关木通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 北细辛升麻东北铁线连(威灵仙)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炉贝木香熊胆天麻茯苓(云、安)猪苓(云、山)江苏:茅苍术薄荷四川:川芎川乌川黄柏厚朴黄连川贝五倍子川牛膝川木香金钱草麝香半夏大黄甘肃:当归大黄山西:党参。
海南:槟榔新疆:阿魏软紫草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宁夏:枸杞子。
湖南:朱砂。
湖北:石膏三、中药鉴别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常见中药药材鉴别术语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00c110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5.png)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2017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导语:皮类中药是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依次为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皮类中药概念:皮类中药是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依次为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一、性状鉴别:形状,外表面,内表面,折断面,气味。
1、形状由粗大老树上剥的皮大多粗大而厚,呈长条状或板片状;枝皮呈细条状或卷筒状;根皮多呈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平坦:皮片呈板片状,较平整,如杜仲,黄柏。
弯曲:皮片多向内弯曲(枝干,小茎干的皮),按弯曲的程度分为:(1)反曲:皮片向外表面略弯曲,皮的外层呈凹陷状。
如"石榴皮"(2)槽状或半管状:皮片向内弯曲呈半圆形。
企边桂(3)管状或筒状:皮片向内弯曲至两侧接近成管状。
牡丹皮(4)单卷曲:皮片向一面卷曲,以至两侧重叠。
肉桂(5)双卷筒状:皮两侧各自向内卷成筒状。
厚朴(6)复卷筒状:几个单卷或双卷曲的皮重叠在一起呈筒状。
锡兰桂皮2、外表面:多为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
有的树干皮外表面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附生。
有的有落皮层和裂纹,多数上可见到皮孔。
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是鉴别皮类药材的特征之一。
合欢皮皮孔呈红棕色,椭圆形;牡丹皮皮孔灰褐色,横长略凹陷;杜仲的皮孔斜方形。
少数外表有刺(红毛五加皮)或钉状物(海桐皮)。
部分皮类除去木栓层较光滑,黄柏,桑白皮。
3、内表面:多数有不同的颜色,一般较平滑,少显网状皱纹或网状纹理。
秦皮,椿皮。
颜色不同:肉桂——红棕;杜仲——紫褐;黄柏——黄色。
含油皮类:刻划出现油痕。
肉桂,厚朴。
4、折断面:平坦:富有薄壁组织而无纤维或石细胞,牡丹皮。
颗粒状:富有石细胞群。
肉桂。
纤维状:富有纤维,出现纤维状,刺状物突出。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c1f31ebb68a98271fefa57.png)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⑴整理中药品种。
⑵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⑶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⑷寻找新药源。
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⑴同名异物:贯众⑵同物异名:人参⑶本草记载不详。
⑷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⑸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
4、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
5、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
第二章1、《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分类。
2、《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药典。
第三章1、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
种质。
产地。
生态环境。
栽培技术。
生长年龄。
药用部位。
采收。
加工。
包装。
运输。
贮藏。
2、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4、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
5、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
6、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
7、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8、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
9、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章节知识点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章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65eca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3.png)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章节知识点2017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章节知识点全草类大多数是指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少数具有根及根茎;或为小灌木的草质茎(麻黄);或常绿寄生小灌木。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的2017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章节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草类中药一、概述:全草类大多数是指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少数具有根及根茎(如:细辛、蒲公英);或为小灌木的草质茎(麻黄);或常绿寄生小灌木(槲寄生)范围:1、带根或连根茎的全株:2、地上部分茎叶:3、带花和果的地上部分4、地上草质茎。
原植物的特征一般反映药材的特征,所以依靠原植物分类鉴定很重要。
一、代表性药物介绍:1、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草麻黄少分枝;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片(稀3);断面的中央髓部暗红棕色。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膜质鳞叶不反曲,裂片2片(稀3)中麻黄多分枝,膜质鳞叶先端锐尖,裂片3片(稀2),多不反曲茎横切面:草麻黄中柱鞘部位有新月形纤维束;表皮、皮层细胞及纤维壁均存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砂晶。
粉未草麻黄:气孔为特异的内陷气孔,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 (特征)②表皮细胞有众多的细小草酸钙砂晶和方晶;有嵌晶纤维;髓部薄壁细胞含红紫色或棕色物质。
麻黄主要含生物碱和少量挥发油。
生物碱茚三酮显红色斑点。
2、桑寄生桑寄生科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3、槲寄生桑寄生科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4、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前二种习称"辽细辛"。
北细辛叶片心形至肾状心形,先端短尖或钝;根细长,密生节上;花多皱缩,钟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主要含挥发油。
5、淫羊藿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
淫羊藿:茎细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具光泽。
茎生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近革质。
主要含黄酮类,如:淫羊藿苷等。
初级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
![初级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201f54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4.png)
初级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单选题]1.水浸泡可以膨胀的中药是A.蛤蚧B.蛤蟆油C.麝香仁D.牛黄E.鸡内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蛤蟆油以水浸泡(江南博哥)可以膨胀10~15倍。
掌握“动物类中药的概述”知识点。
[单选题]2.下面药材不属于除去内脏动物体入药的是A.蛤蚧B.地龙C.全蝎D.乌梢蛇E.蕲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解析】全蝎属于动物的干燥全体入药的药材,其余的都是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入药。
掌握“动物类中药的概述”知识点。
[单选题]4.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的药材是A.蛤蚧B.金钱白花蛇C.蕲蛇D.五步蛇E.乌梢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至16cm,长可达2m。
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不凹陷,有光泽。
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鳞较小,眼后鳞2(3)枚。
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
背鳞16~14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
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
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
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
气腥,味淡。
掌握“动物类中药的性状显微鉴别和主成分”知识点。
[单选题]5.水溶液能“挂甲”的药材是A.麝香B.鹿茸C.牛黄D.僵蚕E.蟾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牛黄的性状特征: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掌握“动物类中药的性状显微鉴别和主成分”知识点。
[单选题]6.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的中药是A.乌梢蛇B.蕲蛇C.麝香D.鹿茸E.全蝎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掌握“动物类中药的性状显微鉴别和主成分”知识点。
[单选题]7.鹿茸中的“二杠”指的是A.花鹿茸中有1个分枝者B.花鹿茸中有2个分枝者C.马鹿茸中有1个分枝者D.马鹿茸中有2个分枝者E.马鹿茸中有3个分枝者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花鹿茸的性状特征: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e750f690c69ec3d4bb754b.png)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⑴整理中药品种。
⑵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⑶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⑷寻找新药源。
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⑴同名异物:贯众⑵同物异名:人参⑶本草记载不详。
⑷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⑸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
4、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
5、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
第二章1、?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分类。
2、?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公布的药典。
4、?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药典。
第三章1、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
种质。
产地。
生态环境。
栽培技术。
生常年龄。
药用部位。
采收。
加工。
包装。
运输。
贮藏。
2、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试行〕?。
3、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4、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
5、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
6、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
7、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8、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
9、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
中药鉴定学重点知识复习
![中药鉴定学重点知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de5e7e1aa00b52acfc7ca54.png)
怀牛膝与川牛膝的性状特征区别
品名
怀牛膝
川牛膝 苋科植物川 牛膝的干燥 根 药材较牛膝 粗大,不易折 断,断面淡黄 色,小点较多, 味稍甜.
来源
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呈细长圆柱形,有时稍弯曲,上端较粗,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纵皱纹,侧 根痕,质地脆,受潮变柔韧易折断,断面 淡黄色,角质样有黄白色小点,气微:味 微甜稍苦涩.
整支角性状为长圆锥形,呈弓形弯曲,长10---30厘米,基部直径2—4厘 米。表面黄白色(以白居多),半透明状,对光检视(嫩角)有时可见 (角的内部)血红色的晕纹(习称“血丝”),角通体光润如玉,自基 部向上有10---20个隆起的环嵴,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似柔润舒 适,习称“握之合把或手可合把。”尖端部分平滑无嵴。角的基部断面 圆形,里面有骨质角髓,通称“羚羊塞”,与外面的角质鞘的结合处呈 锯齿状绞合。骨塞圆形,坚硬而重,表面有凸出的顺纹与角内面合槽, 对光透视可见角髓在角的下半部,占全角的1/3----1/2。 通天眼:羚羊角内无角髓部分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辩的孔隙直达角尖,习 称“通天眼”。 乌云盖顶:羚羊角角尖部分多为黑棕色的盖顶。 冒槽:指鉴别麝香囊时,用特别的沟槽针插入麝香囊,抽出后与沟相平 的香仁会膨胀,高出沟槽,习称“冒槽”。
罗盘纹:商陆的切面,木部隆起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状层, 俗称:“罗盘纹”。 云锦纹: 何首乌块根的横切面皮部有散列异常维管束,如云团 状,习称"云锦花纹“ 乌金衣:牛黄中的“胆黄”外表挂有一层黑亮的薄膜,习称 “乌金衣”。 剑脊:乌梢蛇背部高耸如屋脊状,习称“剑脊”。 当门子:圆形或颗粒状的麝香仁 胶口镜面:僵蚕断面中间有4个亮圈(丝线环),习称“胶口镜 面”。 白颈:指广地龙第14~16环节的生殖带、呈黄白色。习称“白 颈” 二杠:花鹿茸具一个主肢(大挺)和一个侧枝(门桩)者。 莲花:马鹿茸具2个侧枝者. 通天眼:对光透视,羚羊角自中部起有一细孔道直通角尖。 条痕色:矿物在白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称为条痕, 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4)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很多考生在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来复习、做题,但是考试结束之后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帮助考生能够在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试中拿到高分,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2017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果实和种子类中药以果实或种子为药用部位的一类药材。
大多数果实种子一起入药。
|初级中药师一、果实类中药果实是由受精后的子房或连同花的其它部分发育而成的,内含种子。
果实的类型:单果、聚合果:由一朵花的多数离生心皮(单雌蕊)形成的果实、聚花果。
入药部分:通常为完全成熟的或将近成熟的果实|初级中药师1、完整果实;成熟的五味子、未成熟的枳壳、幼果枳实2、果实的一部分:果皮(陈皮、大腹皮),果皮某一部分(丝瓜络,橘络),带果柄的部分果皮(甜瓜蒂,南瓜蒂),宿萼(柿蒂),果肉(山茱萸)3、整个果穗:桑葚(一)性状鉴别:形状、大小、颜色,外部特征(顶部,基部,表面特征),质地,破断面,气味。
表面特征:多带有附属物1、毛茸;吴茱萸2、钩刺;苍耳子|初级中药师3、特殊纹理;五味子。
4、纵直棱角,使君子,巴豆5、隆起的肋线,茴香,蛇床子6、凹下的油点;陈皮(二)显微鉴别: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1、外果皮(子房壁的外层发育而来),与叶下表皮相当。
表皮为一列细胞,外被角质层,偶有气孔存在,有木化形成的各种物质。
少数具腺毛(吴茱萸);有的具腺鳞(蔓荆子),有时其表皮细胞中含有有色物质或色素(川花椒),有时在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五味子)。
2、中果皮:中果皮(子房壁的内层发育而来),与叶肉组织相当。
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中部有细小维管束散在。
注意细胞内含物。
如:枳壳的中果皮内有油室,茴香的中果皮内可见油管。
3、内果皮与叶的上表皮相当。
大多由1列薄壁细胞组成。
有的主要为石细胞(胡椒);伞形科植物果实常见"镶嵌细胞",是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成镶嵌状。
二、种子类中药种子是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
种子包括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种仁组成。
种仁包括胚(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胚乳(由受精的极核细胞发育而成)。
胚包括胚根、胚茎、胚芽及子叶四部分。
|初级中药师药用部位1、绝大多数成熟的种子(包括种皮和种仁):如:马钱子2、除去种皮的种仁;肉豆蔻3、除去种仁的种皮;绿豆衣,花生衣4、假种皮(由珠柄或胎座延伸发育而形成):肉豆蔻衣5、发芽种子;大豆卷6、发酵的加工品淡豆鼓7、胚莲子心(一)性状鉴别:|初级中药师形状,主要观察: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种脊,种阜等。
形状:大多圆球形,类球形或扁圆形。
少数呈扁心形(杏仁),马蹄形(决明子),鸡心形(槟榔),纽扣状(马钱子)纹理:网状纹理,韭菜仔可与葱仔区别:颗粒状突起,王不留行色泽鲜艳花纹,蓖麻仔具毛茸,番木鳖(马钱子)具翅状物,木蝴蝶种阜:巴豆具有发达的胚乳:番木鳖无胚乳:杏仁(子叶特别发达)浸入水中有粘性:葶苈子水浸后种皮龟裂状:牵牛子味:芸苔子(油菜子,口尝无辣味)。
(二)显微鉴别:1、种皮通常只有一层种皮:有的两层,分外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包括表皮和皮层。
(1)表皮层:由一列薄壁细胞组成,无气孔(可与果皮区分)有的充满粘液质,如白芥子;有的表皮层全由石细胞组成,如:天仙子;有的为狭长形的栅状细胞,细胞壁木化增厚,如青箱子,且表皮细胞含有色素;有的部分表皮细胞形成非腺毛;有的表皮细胞中单独或成群地散列石细胞,如:苦杏仁。
(2)栅状细胞层:有的种子表皮下方,有1或2~3列狭长细胞排列而成。
栅状细胞木化增厚,如:决明子,有的内壁和侧壁增厚,而外壁菲薄,如白芥子;有的可见一折光率较强的光辉带,如:牵牛子、菟丝子。
(3)油细胞层:白豆蔻、砂仁等在种子的表皮下有油细胞层,内贮挥发油。
(4)色素层:具有颜色的种子,如:白豆蔻(5)石细胞:除种子的表皮为石细胞外,瓜蒌仁表皮的内层几乎全是石细胞;白豆蔻的内种皮为石细胞层(6)营养层:种皮中常有数列贮有淀粉粒的薄壁细胞,有的营养层中尚包括一层糊粉粒的细胞。
|初级中药师2、胚乳:通常由贮有大量脂肪油和糊粉粒的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含淀粉粒。
大多数种子具有内胚乳。
在无胚乳的种子中可见到1~2列残存的内胚乳细胞。
胚乳细胞的壁大多为纤维素,也有半纤维素的增厚壁,有时含草酸钙结晶;有时糊粉粒中有小簇晶,如:小茴香。
外胚乳细胞:不规则多角形,不呈径向延长。
多含脂肪油,糊粉粒。
错入组织:种皮和外胚乳的折合层,不规则地错入于内胚乳中形成镶嵌状的组织,称之为错入组织(槟榔)。
也有外胚乳直接错入内胚乳中(肉豆蔻)3、胚:胚根、胚茎、胚芽及子叶四部分。
子叶占胚的大部分。
子叶构造与叶相似,可看到明显的栅栏组织。
胚乳和胚中储藏大量的脂肪油、蛋白质和淀粉粒。
其中以蛋白质的存在最为特殊。
种子粉末观察,最主要的是糊粉粒。
因为只有种子含有糊粉粒。
因此是确定种子类粉末的主要标志。
糊粉粒的形状、大小及构造常因植物种类而异。
|初级中药师糊粉粒:是植物种子中一种贮藏的颗粒状的蛋白质。
三、代表性药物简介1、荜茇胡椒科荜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
2、五味子木兰科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北五味子)。
性状:北五味子,果实圆球形,个大外皮紫红,紫黑色。
皱缩,油润,肉厚,味酸(有的具白霜)。
显微:五味子种子横切面: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栅栏状;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粉粒。
成分:木脂素。
如五味子甲素、乙素等附注:南五味子木兰科华中五味子。
果实小,外皮棕红色,干枯,肉薄,味较淡。
显微鉴别:种皮内层的石细胞呈长圆形或类圆形,孔沟明显。
3、肉豆蔻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4、葶苈子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或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
用膨胀度区分。
5、覆盆子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
6、木瓜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初级中药师性状:皱皮木瓜——果实多纵剖为2瓣,外紫红,具不规则皱纹,果肉厚细腻,味酸微涩。
种子脱落处平滑而光亮。
种子扁长三角形,红棕色,多脱落。
气微清香,味酸微涩。
显微:皮层石细胞群排列成断续的环节,石细胞类圆形,壁厚,外果皮由数十列排列紧密的石细胞构成。
中果皮为薄壁组织。
内果皮为多列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
成分:皂苷,黄酮类维生素C ;大量有机酸等7、山楂[来源]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
显微:山里红果实横切面外果皮细胞一列长方形,内含棕红色色素;中果皮极厚,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少数草酸钙簇晶。
山楂:中果皮有较多石细胞散在|初级中药师成分:黄酮类,有机酸等。
8、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东北杏、西伯利亚杏及杏的干燥成熟种子性状鉴别:呈扁心形。
顶端略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
种脐与合点间有深色的线形种脊,从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的维管束脉纹。
【成分】含有效成分苦杏仁苷。
另含苦杏仁酶、脂肪油。
苦杏仁苷经水解后产生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
【理化鉴别】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发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9、桃仁蔷薇科桃的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10、乌梅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11、金樱子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12、沙苑子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
略呈肾形而稍扁,嚼之有豆腥味13、决明子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决明形似马蹄,有"S"形曲折的黄色子叶。
小决明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条宽黄色带。
14、补骨脂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呈肾形,略扁。
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
凹侧有果梗痕。
果实表面凹凸不平。
种子1枚,黄棕色。
子叶2,黄白色,富油质。
微有香气,味辛、微苦。
显微鉴别:果实(中部)横切面:①果皮波状弯曲,表皮细胞1列,凹陷处表皮下有众多扁圆形壁内腺。
②种皮外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其内为1列哑铃状支持细胞。
果皮表面制片:气孔平轴式;表皮细胞含草酸钙小柱晶及小方晶。
|初级中药师【成分】合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树脂及豆甾醇等。
香豆素衍生物有: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等等;黄酮类化合物: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甲素甲醚等等15、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的未成熟果实。
为半圆球形,翻口似盆状。
16、陈皮芸香科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17、化橘红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毛橘红)或柚(光橘红)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18、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菜萸、石虎、疏毛吴茱萸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状:果实类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表面暗黄绿色,粗糙,顶端有凹窝,呈五角形星状裂隙。
草酸钙簇晶较多;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胞腔大;油室碎片有时可见。
19、川楝子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呈类球形。
表面金黄至棕黄色。
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
种仁乳白色,长圆形,富油性。
20、巴豆大戟科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
呈卵圆形,具三棱。
有纵线6条。
有毒。
种仁包含脂肪油,油中含强刺激性(泻下)和致癌成分,巴豆醇的双酯类化合物。
蛋白质中有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
|初级中药师21、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22、使君子使君子科使君子干燥成熟果实。
23、小茴香伞形科植物茴香干燥成熟果实。
形状:双悬果,稻谷状,极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果实背面有5条隆起的纵棱线。
显微:中果皮有油管6个,脊线处有维管束柱,维管束的内外两侧,围有多数大型而特异的木化网纹细胞;内果皮为一列扁平细胞,细胞长短不一呈镶嵌状排列;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众多小糊粉粒,其中包有小簇晶。
成分:茴香油,主茴香脑,2——茴香酮等。
黄酮、香豆素、脂肪油24、山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25、连翘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性状鉴别: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一条明显的纵沟。
青翘多不开裂,绿褐色,一侧有翅;老翘自尖端开裂或裂成两瓣。
|初级中药师成分:果皮中含连翘酚、连翘苷、连翘苷元及皂苷等。
连翘酚为抗菌成分。
26、马钱子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产印度、越南、缅甸、泰国。
性状:种子钮扣状,表面密生有丝状光泽,匍匐的银灰色茸毛,自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
质坚硬,味极苦,有剧毒。
化学成分:吲哚类生物碱,番木鳖碱(士的宁,主要活性成分)、马钱子碱27、菟丝子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28、牵牛子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29、枸杞子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