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牛顿在暴风雨中

合集下载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教学反思(五篇材料)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教学反思(五篇材料)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教学反思(五篇材料)第一篇:19牛顿在暴风雨中--教学反思19《牛顿在暴风雨中》教学反思黄赟梦这篇课文记叙了牛顿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了解风力的故事,告诉人们科学研究有时是需要冒险的。

这篇文章对暴风雨的描写很有特点: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理解间接描写是有难度的,但是我觉得可以提前渗透一下。

而且充分理解了暴风雨有多猛烈之后,能帮助学生体会牛顿的勇敢和对科学研究的执着。

但是在这一板块,我花的时间有点稍微多了些,我想下次可以在观看视频上节约些时间。

而且间接描写的句子找不到的话,老师可以适当提醒一下,然后讲节约下的一些时间花在对句子的朗读上,通过朗读,让他们体会暴风雨的猛烈,牛顿的勇敢、执着。

这篇文章的理解难点在学生不理解牛顿为什么要这样跳,这样跳有什么用。

所以我用一些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向着风向上跳”、“背着风向上跳”等,让他们明白牛顿这样做是为了了解风力。

在重点学习牛顿测量风力的这一节(第7节)时,我还让学生找牛顿的动作,以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牛顿是怎样测量风力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班的孩子遇到了一个问题:“起跳”这个动词,我们班的孩子没找出来。

但是在其他班级试教的时候,其他班的孩子都找了出来。

对于在合格问题,我课上是直接出示了答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和学生解释一下“起跳”的意思,因为他们肯定是不理解,所以才找不出来。

而且,我想我在以后备课的时候后还要关注到自己班孩子的语文水平,备课的时候要预设的更加周到。

在文章最后,我问学生:“你觉得牛顿真怎么样?”目的就是让学生感悟牛顿的品质,“勇敢”他们是一下就说出来了,但是之后的“执着、爱研究”只有少数几个人体会到。

我想把这个感悟人物品质的环节,分散到之前的学习中去,学完相关的小节,就让他们来说说觉得牛顿怎么样,这样难度可能会降低。

课上完了,可是课后练习我却一个也没有帮助孩子解决掉。

我想这个我以后肯定要改进,争取课后练习能再课堂上解决掉,或者是课堂上能做适当的辅导,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牛顿在暴风雨中》原文

《牛顿在暴风雨中》原文

《牛顿在暴风雨中》原文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袭击了英国。

河水泛滥,树木连根拔起。

牛顿家的木头房子咯吱咯吱地响着,仿佛要倒下来。

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妈,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心里十分害怕。

“哥哥在哪儿呢?”弟弟担心地问。

“会不会被大风刮跑了?”妹妹惊慌起来。

“我去找找他,你们在家等着,千万别出去。

”妈妈说。

这个时候牛顿真的被大风“刮跑”了。

不过,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

每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

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牛顿真的疯了吗?不!这么大的狂风他从没见过。

他很想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气,能把他刮多远?他要了解风力。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这空旷的后院找着了。

风一阵一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

妈妈看着看着,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她没有打扰牛顿,自个儿悄悄地回家去了。

她想:这孩子这么爱研究,还是让他上中学去吧,学校的研究条件好些。

19_牛顿在暴风雨中

19_牛顿在暴风雨中
暴风雨
特大暴风雨
罕见的特大暴风雨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场罕见的 特大暴风雨袭击了英国。河水泛滥, 树木连根拔起。牛顿家的木头房子咯 吱咯吱地响着,仿佛要倒下来。
罕见
袭击
泛滥
牛顿出生于英国北
部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 学家、天文学家。牛顿在 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 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牛顿是一个远远超过那个 时代所有人智慧的科学巨 人,他对真理的探索是如 此痴迷。
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
狂风把牛顿的头发_________________, 雨水把牛顿浑身都__________________。
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 妈,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心 里十分害怕.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
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 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 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 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语言直播厅
想象一下,牛顿的妈 妈回到家,牛顿的弟弟妹 妹会问些什么,他们之间 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
dǒu peng
撑开 空旷
kuàng
biān fú
斗篷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 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 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 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 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牛顿真的疯了吗? 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 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 “直线”划出牛顿在暴风雨中 是怎么做的句子,用“ 浪线 ” 划出他为什么这样做的句子。
hǎn
x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牛顿在暴风雨中

19、牛顿在暴风雨中

19、牛顿在暴风雨中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罕、袭、泛、滥、疯、篷、撑、脖、旷、扰”;积累9个词语。


区别“像、向”。

2、学习预习的方法:边读课文边提问题。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7、8节。

4、通过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这件事,体会牛顿对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牛顿与弟弟、妹妹的不同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的探究勇敢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边读边思的能力。

2、通过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这件事,体会牛顿对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19牛顿在暴风雨中1

19牛顿在暴风雨中1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
牛顿是英国大名鼎鼎的物理学 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
hǎn

fàn làn
罕见 袭击
fēng jiàn
péng
泛滥
rǎo chēng
心甘情愿 疯子 打扰 条件 蝙蝠 乱蓬蓬
dǒu peng
撑开 空旷
妈妈寻找牛顿。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 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
我找橡皮。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 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
风一阵一阵地刮,牛顿一次一 次地跳。妈妈看着看着,明白了是 怎么回事。她没有打扰牛顿,自个 儿悄悄地回家去了。她想:这孩子 这么爱研究,还是让他上中学去吧, 学校的研究条件好些。
语言直播厅
想象一下,牛顿的妈 妈回到家,牛顿的弟弟妹 妹回问些什么,他们之间 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
牛顿真的疯了吗?不!这 么大的狂风他从没见过。他很 想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 的力气,能把他刮多远?他要 了解风力。
牛顿真的疯了吗?不!这 么大的狂风他从没见过。他很 想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阵一阵地刮,牛顿 一次一次地跳。妈妈看着看 着,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 没有打扰牛顿,自个儿悄悄 地回家去了。她想:这孩子 这么爱研究,还是让他上中 学去吧,学校的研究条件好 些。
kuàng
biān fú
斗篷
再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场罕 见的特大暴风雨袭击了英国。河 水泛滥,树木连根拔起,牛顿家 的木头房子咯吱咯吱地响着,仿 佛要倒下来。
读课文,思考:
1、在这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中, 牛顿是怎么做的?用“——”划出 句子。

牛顿在暴风雨中

牛顿在暴风雨中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本课8个生字,读准“蓬、疯、撑”等字的后鼻音,掌握“暴”的字形。

区别“向、像”,并能正确运用。

积累“罕见、仿佛、担心、惊慌、空旷、心甘情愿”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并通过质疑、释疑,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3、通过比较不同人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学难重点:朗读和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体会他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一、媒体引入1.观看媒体,简要说说画面内容。

师:请你先来看段录像,待会儿,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看到的这场暴风雨。

板书:暴风雨指导字形:暴2.交流随机解释“泛滥”:泛滥就是指江河的水太多了,以至于都溢出来了。

所以,你看,它们的部首都是……(三点水旁)3.引说:出示:罕见、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洪水泛滥、房屋倒塌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

顿时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没过多久,便能看见……(洪水泛滥、房屋倒塌)理解:“罕见”的意思就是“少见”。

这样来势汹汹的暴风雨的确是难得一遇。

4.用屏幕上所给出的词自己来连贯地说说这场暴风雨吗。

(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

顿时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没过多久,便能看见洪水泛滥、房屋倒塌。

)5.出示第一节。

师:公元1658年的9月3日,英国也遭受了这样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

板书:罕见1)文中是如何介绍这场罕见的暴风雨的?自己读读,注意读出这场暴风雨的罕见和来势汹汹?(指名读)6.遇到这样的暴风雨,人们一般会怎么做呢?(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7.小结,揭示课题。

师:你们说的一点也不错。

然而,有一个人却是迎着暴风雨而上,他就是……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并理解1.反馈预习(1)自由读课文,尤其注意屏幕上出现的字词的读音。

出示:词语(2)开火车读词。

字形辨析、分析结构:蓬(蓬松)、篷(3)指名分节读课文,2.引读第1—3节,感受弟弟、妹妹们的惊慌。

19-牛顿在暴风雨中(邱详)

19-牛顿在暴风雨中(邱详)
节。?
(三)学习9-10小节,了解妈妈的心意。
1.此时,妈妈找来了。自读9-10节,学习根据句子中的矛盾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设:妈妈寻找牛顿,为什么找到牛顿却不把他带回去?
说明:在第5小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根据句中的矛盾之处质疑”这一方法,在第9-10小节的学习中继续指导学生采用这一方法提问,对达成“边读边思考,学习提问”这一目标起到巩固的作用。
二、整体把握,了解文本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什么时候),牛顿为了(什么),在暴风雨中(干什么),他的妈妈看了后决定(干什么)。
2.交流。
说明:三年级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较弱,教师根据这一实际,通过设计填空练习引导学生抓住叙事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说简洁。这既为后文学习作铺垫,又渗透了叙事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
19-牛顿在暴风雨中(邱详)
课题: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
课时:1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0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罕见、泛滥、心甘情愿”等词语,区别同音、形近字 “蓬”和“篷”。
2.继续学习边读边思考,尝试根据句中矛盾之处提出疑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模仿文中连动句式,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4.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过程,感受牛顿对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引读理解第10小节,解决疑问“妈妈为什么找到牛顿却不把他带回去”,感受妈妈的良苦用心。(看来妈妈也是一个很懂得教育孩子的好妈妈,她很支持牛顿,既没有打扰他研究风力,而且还要送他去好的学校。)
6.师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四.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①想象一下,牛顿的妈妈回到家,他的弟弟妹妹会问些什么?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请至少选用两种对话形式来写。

19.牛顿在暴风雨中

19.牛顿在暴风雨中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班级()姓名()【课前预习】1.自学字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2、看拼音写词语:hǎn jiàn fàn làn jīng huāng xīn ɡān qíng yuàn ()()()()yán jiū bào fēng yǔ kuáng fēng dǎ rǎo dǒu péng()()()()3、圈出正确的读音称赞(cēng chēng) 惊喜(jīng jīn) 扎实(zhā zā) 喝彩(hè hē) 4、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硬是( ) 过硬( ) ①能力强②勉强2、毕生( ) 毕业( ) ①完结②全,完全3、甘甜( ) 心甘情愿( ) ①跟“苦”相对②自愿,乐意4、服气( ) 水土不服( ) ①习惯,适应②信服,顺从5.理解词语:泛滥:罕见:6.思考: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课堂练习】1.把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写具体。

这真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

2.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牛顿了解风力的过程:在跳之前,他先要(),在跳完之后,他又要(),接着,(),最后,()。

【课后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

泛()勃()旷()扰()篷()刮()眨()脖()扩()拢()蓬()乱()2.课内阅读:牛顿在暴风雨中(节选)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篷篷)的,(浑混)身都被雨水淋湿了。

他(像向)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像)着风,有时候背着风。

每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

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蓬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牛顿真的疯了吗不!这么大的狂风他从没见过。

他很想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气,能把他刮多远他要了解风力。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空旷的后院找着了。

风一阵一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

19.牛顿在暴风雨中

19.牛顿在暴风雨中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
(三年级第一学期)
【课前预习】
1.自学字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2.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3.思考: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
【课堂练习】
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牛顿了解风力的过程:
在跳之前,他先要(),
在跳完之后,他又要(),
接着,(),
最后,()。

【课后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刮()蓬()优()
括()篷()扰()
2.把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写具体。

这真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

3.牛顿每跳一次所做的测量都是需要分几步完成的。

请你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将牛顿每跳一次完整的测量过程用连贯的话写下来。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教案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教案

19、牛顿在暴风雨中(第五册)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认识本课10个生字,辨析“蓬”与“篷”的字形,理解“罕见”、“泛滥”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理解“向”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2、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通过抓人物的动作,简要概括牛顿在暴风雨中所做的事情,并通过质疑、释疑,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比较不同人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和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体会他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研读第7小节,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概括说清牛顿在暴风雨中怎么做的。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出示牛顿画像)同学们,看,他就是大科学家牛顿。

(板书:牛顿)他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读读牛顿的名字。

2、牛顿两岁时父亲去世。

上完小学,他的继父也去世了,家里缺少壮劳力,母亲希望牛顿能帮助家里种地放牧,就没有让他继续上学。

我们要了解的故事就发生在他没法上学的这段时间。

板书在暴风雨中(指导暴的下半部分笔顺)齐读课题。

3、反馈预习,辨析“蓬”与“篷”的字形。

(1)正音,指名带读词语。

出示词语:罕见泛滥蝙蝠背着风斗篷乱蓬蓬(2)辨析“蓬”与“篷的字形。

(古时候的斗篷是竹子编的)二、理解词语“罕见”、“泛滥”的意思,体会暴风雨的猛烈,初步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

过渡: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呢,这句话里有个词告诉了我们。

1、理解词语“罕见”的意思,体会暴风雨的难得一遇。

2、了解暴风雨发生的时间,读好第一句话。

公元是用在有纪念性日期的前面,看来这场暴风雨真的难得一遇。

3、读读第一节找出具体描写暴风雨的句子,理解词语“泛滥”的意思(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通过引读、朗读感受暴风雨之大。

4、通过与一般人以及弟弟妹妹在暴雨中的表现,初步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异于常人表现的原因。

(1)看暴风雨视频,说体会。

(2)出示句子: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妈,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心里十分害怕。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新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新
2、他为什么这样做?用“ 出句子。 ”划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 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每 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 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 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 子就像一只蝙蝠。 牛顿真的疯了吗?不!这么大的狂 风他从没见过。他很想知道这强大的风 究竟有多大的力气,能把他刮多远?他 要了解风力。
弟弟妹妹的表现怎么样? • 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妈, 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心里 十分害怕。
弟弟妹妹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心里十 分害怕。而他们的哥哥牛顿却不停地 在风中向上跳着,他真的疯了吗?
牛顿真的疯了吗?不!这 么大的狂风他从没见过。他很 想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 的力气,能把他刮多远?他要 了解风力。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 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 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次, 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 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 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 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 蝙蝠。
弟弟妹妹的表现怎么样? • 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妈, 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心里 十分害怕。
“哥哥在哪儿呢?”弟弟担心地 问。 “会不会被大风刮跑了?” 妹妹惊慌地问。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 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 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次, 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 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 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 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 蝙蝠。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 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 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次, 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 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 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 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 蝙蝠。
撑开 空旷
一场怎样的暴风雨?
趁其不备,偷 偷地进攻。

小学语文三年级19牛顿在暴风雨中

小学语文三年级19牛顿在暴风雨中

(一)教学目标能独立认识本课个生字,积累个词语,能区别“像”和“向”.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地句子.辨别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仿照课文地写法,用表示人物几个连续动作来组成一句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地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地勇敢精神.(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语言训练点:三年级作为从写片断到写篇章地过渡阶段,“仿写”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地环节.从文本本身来说有这样地训练要求,从本校学生实际来说,写简短地篇章已经不是问题,因此“仿写”已经可以从片断升级为简短地篇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这篇课文中,文本提供地是“仿照课文地写法,用表示人物几个连续动作来组成一句话”,旨在让学生明白:通过对人物连续动作地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发明家爱迪生,今天,让我们来英国大名鼎鼎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板书:牛顿在暴风雨中出示课文第节,找找哪些地方看出暴风雨很大.交流句子,随机进行生字教学:“罕、袭、泛、滥”.理解“罕见、袭击、泛滥”地意思.师:在暴风雨来临之际,你们会怎么做?交流.齐读第节.师: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预设:牛顿为什么在暴风雨中做实验?做什么实验?他真地“疯了”吗?妈妈找到牛顿,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学习生字,细读课文.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地读音,读通句子.生字教学:“蓬、疯、撑”正音.“蝙蝠”交流记字方法.“扰”找姐妹字:“优、忧、犹”解决问题一:牛顿在暴风雨中做什么实验?()读节,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第节)()交流:牛顿想了解风力.()师生接读第、节:牛顿地头发┅┅浑身┅┅有时候┅┅有时候┅┅每跳一次┅┅有几次┅┅()板书:了解风力解决问题二:牛顿为什么要在暴风雨中了解风力?默读节后,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交流找到地有关句子.(第节句)解决问题三:他真地“疯了”吗?()再读第节.()思考:你觉得牛顿是个怎样地人?()板书:爱研究勇敢解决问题四:妈妈找到牛顿,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思考:妈妈明白了什么?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读妈妈想地内容.三、复习巩固.选词填空(词句活动室第一题)妙笔生花.(词句活动室第二题)()比较句子:妈妈寻找牛顿.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指名读.、全班读句子,一个学生上来做动作.师:这两句句子很清楚是第二句写得好.用上了这些表示连续动作地词语,可以看出当时妈妈所面对地环境是多么恶劣,她寻找牛顿找得是那么辛苦.那你们看看能不能用刚学会地这个本领来完成一个写话练习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电脑出示句子)“爸爸查找资料”师:这是我们课堂练习地题目,请大家用上表示连续动作地词语来写几句话.我们一会儿来交流,看谁动词用得准确、恰当,顺序合理,语句流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师:这样吧,这个作业我们留着回家去做,请你们地爸爸一起来合作,你们观察一下爸爸查资料地过程和动作,把它写下来,然后我们明天来交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自我操练】妈妈寻找牛顿.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明明找橡皮.”()“我喂金鱼.”要求:在这两句话中任选一句,用上表示连续动作地词语写一个小片段.(之所以改成这两句句子,是因为有对学生学习生活地了解,在此之前我又对学生地家庭生活进行了排摸,这两件是孩子们经常做地事,有体验才会有写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参考答案】例举学生们在课堂上地写作片段:、明明弯下腰,把头探进课桌肚里找橡皮,他左翻翻,又翻翻,掀开书本再翻翻,还是没找到.、明明低下头,弯下腰,撅起屁股,差不多趴到了课桌底下找橡皮,终于在两个课桌地缝隙中找到了.、明明伸长了脖子在铅笔盒里一阵扒拉,就是不见橡皮地踪影.随即一转身,又用手在同桌地铅笔盒里一阵捣鼓,还是没有.他泄气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一次喂金鱼我没有经验.小心翼翼地撕开鱼食袋,用手抓起一大把鱼食,“哗”地一下扔了下去……还好鱼儿们没被我撑死,否则我肯定后悔不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我打开鱼食袋,用三个手指撮起一点鱼食,慢慢地一边捻,一边撒,鱼儿们都游过来,争相吃了起来.四、课外延伸查一查:牛顿地其他故事.[板书设计]牛顿在暴风雨中爱研究勇敢了解风力五、训练材料比一比,再组词.特()咯()刮()蓬()持()格()括()篷()填空.()牛顿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牛顿这样做,是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他很想知道这强大地风究竟有多大地力气,能把他刮多远.他要.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牛顿被大风“刮跑”了.()牛顿地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地.。

暂定稿19牛顿在暴风雨中

暂定稿19牛顿在暴风雨中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场罕见的 特大暴风雨袭击了英国。河水泛滥, 树木连根拔起,牛顿家的木头房子咯 吱咯吱地响着,仿佛要倒下来。
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
• “哥哥在哪儿呢?”弟弟担心地问。 • “会不会被大风刮跑了?”妹妹惊慌起来。
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妈,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 心里十分害怕。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子有
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次,他都测量
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
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
就像一只蝙蝠。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 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
身子向着风
身子背着风


朝向
•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 向 )上跳着,身子有时候 ( 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
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
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 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 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 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 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 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每跳一 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 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 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妈妈寻找牛顿。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 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
爸爸查找资料。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 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这空旷的后院找着 了。 风一阵一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 妈妈看着看着,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没 有打扰牛顿,自个儿悄悄地回家去了。她 想:这孩子这么爱研究,还是让他上中学 去吧,学校的研究条件好些。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说课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说课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说课黄赟梦本次的备课受到了各位高语组的老师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个方面对《19 牛顿在暴风雨中》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少年牛顿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了解风力的故事,告诉人们科学研究有时是需要冒险的。

课文共10节,按地点的转换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4节,在牛顿家,主要描写暴风雨袭击英国,牛顿弟弟、妹妹害怕、惊慌的表现。

第二部分是第5~10节,主要描写牛顿在空旷的后院冒着暴风雨测量风力的场景。

文章通过牛顿与弟弟、妹妹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赞扬了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文中对暴风雨的描写很有特点: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暴风雨的句子很好找,如:“河水泛滥,树木连根拔起”、“呼啦啦的风声”,等等。

而间接描写暴风雨的语句则是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的,如:“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等等。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学习。

二、学情分析孩子们已经能掌握自主识字的方法,但理解词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

三、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罕、袭、泛、滥、篷、疯、撑、脖、旷、扰;积累9个词语。

2、学习预习方法:边读课文边提问。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7、8节。

4、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预习方法:边读课文边提问。

2、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及他为什么这样做的。

【教学难点】: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四、教学方法分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用电教演示法,引导探究法。

《牛顿在暴风雨中》课文原文阅读

《牛顿在暴风雨中》课文原文阅读

《牛顿在暴风雨中》课文原文阅读
[沪教版第五册课文]19牛顿在暴风雨中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袭击了英国。

河水泛滥,树林连根拔起。

牛顿家的木头房子咯吱咯吱地响着,仿佛要倒下来。

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妈,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心里十分害怕。

“哥哥在哪儿呢?”弟弟担心地问。

“会不会被大风刮跑了?”妹妹惊慌起来。

“我去找找他,你们在家里等着,千万别出去。

”妈妈说。

这个时候,牛顿真的被大风“刮跑”了,不过,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

每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

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牛顿真的疯了吗?不!这么大的狂风他从没见过。

他很想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气,能把他刮多远?他要了解风力。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这空旷的后院找着了。

风一阵一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

妈妈看着看着,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没有打扰牛顿,自个儿悄悄地回家去了。

她想:这孩子这么爱研究,还是让他上中学去吧,学校的研究条件好些。

牛顿在暴风雨中说课稿

牛顿在暴风雨中说课稿

《19 牛顿在暴风雨中》说课一、教材分析《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记叙了少年牛顿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了解风力的故事,告诉人们科学研究有时是需要冒险的。

课文共10节,按地点的转换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4节,在牛顿家,主要描写暴风雨袭击英国,牛顿弟弟、妹妹害怕、惊慌的表现.第二部分是第5-10节,主要描写牛顿在空旷的后院冒着暴风雨测量风力的场景。

文章通过牛顿与弟弟、妹妹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赞扬了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文中对暴风雨的描写很有特点: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直接描写暴风雨的句子很好找,如:“河水泛滥,树木连根拔起”、“呼啦啦的风声”,等等。

而间接描写暴风雨的语句则是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的,如:“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等等。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学习.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牛顿的了解并不多,所讲述的故事与目前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也相去甚远,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的补白。

可在预习时做相关的要求,同时教学中安排交流环节。

我班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掌握了自主识字的方法,阅读习惯比较良好,课堂思维活跃,而本课具体展示的牛顿在暴风雨中做了解风力的实验会让学生阅读时兴趣盎然。

但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理解词语和语言表达上能力还不够强,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

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设计时,教师由扶到放,以学生自主探究、想象说话为主,让学生学习得更主动,更投入。

三、教学目标整个三年段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一个是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形成联系上下文读懂内容的方法.另一个是读懂一段话后正确提炼其要点.同时,学习把一段话说具体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训练点.除此以外,承接上一单元预习的要求,本单元不仅要在预习时读准字音,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根据课程标准,三年级的年段要求、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并结合这篇文章的文本特点,我拟定了以下4项教学内容: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罕、袭、泛、滥、篷、疯、撑、脖、旷、扰等生字;积学习罕见、袭击、泛滥、心甘情愿、乱蓬蓬、疯子等8个词语;积累表示“大风大雨”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牛顿在暴风雨中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独立学习“罕、袭、泛、滥、疯、篷、撑、脖、旷、扰”等10个生字;在阅读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抓词素理解词语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罕见、暴风雨、袭击、泛滥打扰、乱蓬蓬”等词语;在老师指导正确书空“泛、滥、暴”字的笔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第9、10小节句子中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在阅读中解决问题。

3、初步学习承接关系的自然段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牛顿的测量风力的实验过程展开合理想象,并背诵这一小节。

4、通过理解关键语句,了解这场特大暴风雨的罕见,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的探究精神和勇敢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初步学习承接关系的自然段式,背诵第7节。

2、能根据句子中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能在老师指导下对牛顿的测量风力的实验过程展开合理想象
2、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的探究精神和勇敢坚毅的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牛顿)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牛顿吗?(简单交流积累资料)
2、揭题:(板书课题:牛顿在暴风雨中)指导“暴”的写法。

3、齐读课题,课题质疑。

过渡:课题没有交代清楚牛顿到底做了什么,却强调了“在暴风雨中”。

那么,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这是一场()的暴风雨。

三、抓住关键,深入学习
(一)了解“暴风雨”
1、初读课文,学生交流,师随机板书:特大罕见(理解词义)
2、出示课文第一节,文中哪些关键词句能看出暴风雨的罕见?
学生交流,师归纳板书:河水泛滥
连根拔起
……
3、指导朗读
4、再读课文,文中通过人物的言行也让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

(1)人物语言
出示第2、3、4节
①抓“会不会被大风刮跑了?”“千万别出去。

”来理解。

②联系第一节,理解对话的场景,抓神态“担心、惊慌”来理解。

③分角色朗读
(2)人物动作
出示句子: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

①读句子(媒体凸现关键词):你们发现了什么?妈妈的行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齐读句子,读出辛苦、艰难。

(3)人物样子
出示句子: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

①抓描写牛顿样子的关键词来理解:头发——乱蓬蓬浑身——淋透了
②齐读句子
5、小结:
课文除了第一节直接描写了特大暴风雨的罕见,还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行动以及样子的描写,从侧面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

说明:暴风雨的描写作为教学的第一条主线。

要把一件事物写具体,可以清晰
明了地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

在教学中,通过对关键语句朗读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直接描写,什么是间接描写。

(二)研读“牛顿了解风力”
1、在这样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中,牛顿到底在干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边读课文边用“——”划出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用“~~~~”划出他为什么这么做的句子。

2、学生交流,出示第7节
(1)齐读,把表示动作的词找出来。

学生交流,板书:跳测量刻
(2)牛顿像个疯子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他跳的方式可不止一种,你能读明白吗?
交流出示:向着风背着风撑开斗篷(学习:篷;指导生书空)
①设想一下,不同跳法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②出示填空,说说牛顿是怎么做的。

(媒体出示)牛顿先站在做好标记的起点上,然后,身子向着风(背着风)向上跳起,等双脚落地,再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接着用石块刻在地上。

③学生交流
④选择一种跳的方式,根据句式,与同桌交流。

(3)齐读第7节
说明:“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是教学重点。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相应的句子,圈相关动词,用上承接关系的句式将牛顿测量风力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帮助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学习第8节:
(1)在这样的暴风雨中,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板书:了解风力
(2)出示第8节,指名填上标点
(3)指导读句
说明:使学生明确标点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抓句中设问句,自问自答的标点,突出牛顿不疯,钻研精神的可贵。

指导朗读的效果会更好。

小结:在这么危险的暴风雨中,牛顿这么做不是疯了,而是——心甘情愿。

4、读到这里,你认为牛顿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板书:热爱科学、执着勇敢
5、学习第9、10节
(1)引读第九节
(2)读读第10节,再看看第九节,对妈妈的行为,你有什么问题吗?
(3)出示问题,读第10节,找到答案解答问题。

说明: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发展学生语言,也要重视思维训练,把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质疑,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从妈妈前后行为的矛盾之处提出质疑,训练学生思维;再激励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自己解答疑问,提高解疑的能力。

这样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总结全文,提升认识
1、师用牛顿的名言总结课文
2、学生齐读。

附:
(板书设计)

19、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了解风力
特大罕见刻
河水泛滥
连根拔起
……
热爱科学执着勇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