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建筑发展同样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史诗,不同地域又书写着这部史诗的不同篇章。基于背山面海的岭南独特地域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亦是中华建筑文化史上绚丽的一枝,它融汇中西,扎根地域文化,勇于创新,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成就卓越,在中国建筑发展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乐章。

1.岭南建筑概况

1.1岭南建筑的基本定义

岭南派建筑即岭南建筑,其名称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筑实践的发展与特色明显的广东新建筑的突出成就的取得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

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 1958 年,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教授的夏昌世先生在 1958 年《建筑学报》第 10 期上发表了题为《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的学术论文。夏昌世教授指出:岭南建筑应有自己的特点,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的要求。首次论述了岭南建筑的特点。这不仅开启了岭南派建筑理论研究的先声,也成为岭南建筑的学名渊源,此后岭南建筑渐渐地为人们所知晓、接受和承认,知名于全国建筑界,并成为广东新建筑的代名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唐孝祥指出“在所有岭南的建筑中,只有那些具有岭南文化的主导精神和统一风格的建筑,或者说,只有那些具有岭南文化地域性格的建筑,才称得上岭南建筑。”

1.2岭南建筑的形成背景

要探讨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和当代演进,就必须先了解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就先得从岭南这块独特地域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进行理解和认识。

1.2.1 自然环境特征

岭南位于中国南方,因在南岭(又称五岭)之南得称,一般是指南岭山脉以南,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广西省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还有香港和澳门。岭南地形复杂,背靠五岭,面向南海,与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广东境内,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还有岛屿及漫长的海岸线。岭南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日照充分,气候温暖,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全年适宜植物生长。

复杂的地理条件,是造成岭南建筑形制上多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先民的居住建筑中,需要重视防风、防雨、防腐、防洪,甚至于防毒虫猛兽等多方面的要求。干栏式建筑成为岭南地区早期主要的建筑形式,林木茂盛则为建造干栏式木建筑提供了物质条件。以后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不论是木、石、砖构,都十分注意抗击自然袭扰功能。为适应山地、丘陵、平原等复杂的地形而造成了多种形制的建筑。由于背靠南岭面向大海的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使岭南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状态和素质。

1.2.2 人文环境特征

岭南先民属百越民族,秦统一岭南,开始了中原文化为主的岭北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入。明清时期,岭南封建经济和文化全面发展。鸦片战争以后,岭南成为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地区,广东成了我国最早出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地方。岭南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岭南建筑相应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兴建堡城塞嶂;明清时期营建卫城所城、炮台烽燧;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建筑表明了近代岭南的觉醒和斗争之激烈。

岭南人文以广府、客家和福佬三大民系为主体,由于广东有着与海外文化交流的远久历史,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社会的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加上澳门、香港沦于西方殖民统治之后迅速西化,传教士首先进入广东内地,还有众多的华侨在接受和传播西方文化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使岭南率先接受西方近代的思想和先进技术,岭南文化从总体上呈现出开放的、兼容的特性。

百越民族迷信巫术、多神崇拜的民俗流风使得岭南庙宇建筑庞杂繁多;为维系聚族而居的移民

宗族,宗祠建筑遍及城乡;侨乡建筑在吸纳外来建筑文化上开风气之先;西方建筑文化在开埠城市、教会建筑中得到移植。

1.3岭南建筑的显著特点

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方各面影响着岭南建筑,使之产生强烈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兼容性。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岭南古建筑,亦或是当代思潮引领下的岭南建筑创作,其都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的特点:

(1)适合岭南湿热的气候条件,符合该建筑所处的特定地势、地质、气候、建筑环境等条件。

(2)功能合理,布局灵活,建筑思想以人为本,设计手法务实理性。

(3)空间通透,体型轻快、朴素、简洁、清新。

(4)庭园、园林与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

(5)善于从传统岭南建筑艺术中吸取营养,也博采古今中外建筑艺术之长,作品有广泛的兼容性。

(6)善于吸收、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具有理性实用的技术特征。

2.改革开放之前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

从秦汉至清初的近两千年里,岭南建筑文化一直受中原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发展,公共建筑几乎都是以中原建筑法则营造。明末清初,西洋式建筑开始出现在岭南,二千年的岭南传统建筑景观被打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开埠,沿海一带陆续成为开放城市,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外来文化的输入带来了进一步的影响。一方面,来自地域上地形、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经济的影响,使得岭南建筑在近代形成其特有的形态。

2.1岭南建筑历史形态特征

2.1.1近代民国时期

20世纪初期的岭南建筑,主要以政府公共建筑以及行商建筑为主,时间大致为1930年代,受19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新建筑运动的影响,体现为对西方古典主义和中国固有式的双重诠释。另一些非纪念性的公共建筑以现代主义的摩登样式出现。行商建筑方面,建筑师以合理的布局和功能、经济的造价和创新的建筑造型适应商业建筑的开发和运作,从而体现出建筑的商业气质。

2.1.2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

新中国成立之后,20 世纪 50~60 年代,岭南建筑则是另辟蹊径,犹如新中国建筑界盛开的一朵奇葩。1950 年代期间,主要以夏昌世教授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创作活动,以此开创岭南建筑新风之先;1960 年代起,佘峻南、莫伯治以及在他们引领、影响下的一群中青年建筑师,把岭南建筑的发展推上了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岭南建筑的主要特征有:①冲破“中国固有形式”的羁绊,崇尚现代理性和技术,回避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无意识之纷争。②重塑建筑地域性,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基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③追求简洁、朴实、明快的现代美,不搞形式主义。④注重建筑微环境的塑造,融贯传统园林意境,把建筑设计概念提升到环境营造层面。

2.2近代岭南建筑实例分析

2.2.1广州十三行

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广州的粤海关被允许对外贸易。在怀远驿附近设立夷馆,并设立十三行,专门从事对外贸易。西方商人在十三行按照西方模式建造商馆和住宅,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西洋形式在十三行得到极大的发展,十三行商馆成了一个西洋式建筑表现的舞台。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十三行经历了由纯粹商馆区向符合西方模式的社区的过渡。西式花园和教堂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十三行商馆区作为贸易使用的原始定位,表明广州城外已经开始形成西方人社区。同时也表明,岭南建筑的西洋化成为历史趋势。

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广州市民激于义愤,放火焚烧洋行。火后沒有再进行重建工作,1858年,英、法二国谋取沙面租界,以新的布局形式进行规划,十三行历史遂告终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