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
古诗词 硬笔书法作品
![古诗词 硬笔书法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d5ead7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0.png)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
1.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以上是一些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72字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
![72字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f36cb8e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a.png)
72字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72字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1、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2、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宋代: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译文: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
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
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
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
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古诗词楷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楷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2d7978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6.png)
古诗词楷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是硬笔书法中非常常见且极具美感的一种字体,当它与古诗词相结合时,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再看“前”字,左边的两点水,就像两滴清冷的夜露,右边的部分笔画繁多,但在楷书的书写下,有条不紊。
每一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没有丝毫的含糊。
这种清晰感就如同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一样直白纯粹。
而整幅作品中,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也很有趣。
“明月光”三个字,“明”字的左右结构平衡,为“月”字的出现做好了铺垫,“月”字写得稍显瘦长,像是夜空中那轮孤独的明月,“光”字的最后一笔捺画,像是月光洒下的一道光线,延伸到下一个字的附近,与下一个字产生一种无形的连接。
“国破山河在”的“国”字,方框结构写得方正,象征着国家的领土完整概念,尽管国家已经破碎,但这个字的结构依然坚定地挺立着,就像杜甫心中对国家的信念。
里面的“玉”字部分,笔画紧凑,暗示着在战乱下国家局势的紧张。
“感时花溅泪”中的“感”字,心字底写得厚重,那一点就像诗人沉重的心情滴落在纸上。
上面的部分笔画相互穿插,像是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很有讲究,起笔像是情感的萌发,收笔像是情绪的暂时停顿。
从整幅作品的行距和字距来看,字距适中,不会让人感觉拥挤,就像杜甫站在那片破碎的山河间,虽然心中满是哀伤,但依然有着自己的思考空间。
行距也比较规整,如同他在诗中表达的虽然世事混乱,但依然有着一种秩序感的期待。
苏轼的这首词如果用楷书硬笔书写,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楷书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这首词的豁达与婉约并存的风格。
“明月几时有”这一句,“明”字在楷书里的对称美就如同明月的皎洁圆润。
“月”字的竖弯钩写得流畅又不失稳重,仿佛是月亮在夜空中优美的弧线。
“几”字的笔画简单却充满韵味,横折弯钩的那一笔,像是在询问明月的姿态。
在书写整首词的过程中,楷书硬笔书法可以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来体现词中的情感起伏。
比如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中,“但”字的笔画粗细均匀,表现出一种平静的诉说。
古诗二首7个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二首7个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79e9b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9.png)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静心 、专注,这有助于提高自 我控制能力。
增加文化素养
01
硬笔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硬笔书法
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02
通过学习硬笔书法,可以理解汉字的构造、含义和历
史背景,提升文化素养。
03
掌握硬笔书法技巧,可以在社交场合展示自己的才艺
,提升个人形象和文化品味。
07
对书法家的评价
功底深厚
01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书法家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对硬笔书法有
着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创意独特
02
书法家在创作时融入了自己的独特创意,使得作品在保持传统
韵味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代感。
风格鲜明
03
书法家的书写风格简洁明了,硬朗中不失柔美,给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
06
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
第二首诗的解析
内容
第二首诗名为《登鹳 雀楼》,作者是唐代 诗人王之涣。
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 上鹳雀楼后,远眺黄 河壮丽景色,表达了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韵律
诗歌同样以七个字为 一句,共四句,每两 句押韵。
表现手法
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 绘和形象的比喻,将 壮丽景色和情感感受 融为一体,展现出其 细腻的艺术表现力。
个人观感与评价
对作品的评价
1 2 3
笔法娴熟
整幅作品展现出作者对硬笔书法的熟练运用,字 形结构把握准确,笔画流畅,无顿挫之感。
韵味十足
古诗二首的诗句在书法家笔下得以完美呈现,字 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文化韵味,让人感受到传统 文化的魅力。
布局和谐
作品中的字距、行距适中,整体给人以舒适、和 谐之感,观赏时没有拥挤或空旷的感觉。
七言古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七言古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ffe9de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2.png)
七言古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七言古诗,那可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璀璨明珠。
当它与硬笔书法相结合,就像一场奇妙的跨界合作,能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
再看那“千里江陵一日还”,“千”字的一撇一捺,就像船桨在江水中划动,又长又有力,带着一种勇往直前的冲劲。
这硬笔书法把李白诗中的那种速度感和兴奋感都通过字的形态和笔画的走势表现出来了。
你要是盯着看久了,感觉自己都要随着那字的韵律,顺着江水一路疾驰而下了。
“崔九堂前几度闻”,“堂”字写得很有气势,宝盖头像是一个大大的屋檐,笼罩着下面的部分,就像那崔九堂曾经庇护着那些美好的回忆。
硬笔书法的线条粗细变化虽然不像毛笔书法那么明显,但在这幅作品里,通过笔画的轻重缓急,也能让人感受到杜甫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七言古诗的硬笔书法作品啊,就像是一扇扇通往古代诗人内心世界的小窗户。
通过这些硬笔书写出来的字,我们既能欣赏到古诗的优美意境,又能感受到硬笔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就像你一边吃着美味的汉堡(现代的东西,类比硬笔书法比较现代),一边品味着古老的红酒(类比七言古诗),那感觉,别提有多奇妙了。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字帖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f6286f3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f.png)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字帖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凉州词二首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硬笔书法比赛古诗作品
![硬笔书法比赛古诗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e6e6be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f.png)
硬笔书法比赛古诗作品硬笔书法比赛古诗作品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五、《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浪满天山月。
棹歌怀古忆前朝,清辉照白鹭。
古来多丽景,一时尽昨尘。
和风遥掣帆,远舟隐京辰。
喧肆一时外,寂静一表中。
明朝唤自吏,汉气与阳同。
六、《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七、《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
古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学艺术,书法也是,那么这两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又可以碰撞出什么样的艺术火花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诗词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1
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2
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3
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4
书法创作有原则
一、三大创作原则
1、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
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2、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
欹侧、擒纵、疏密、高低。
3、章法变而贯——竹节式节数间有空隙;贯珠式;蛇行式;疏影式。
二、七大布局要点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与字之间有呼应,上承下启,左映右带,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
书眼放中央,可大些,字与周边气贯。
3、整体上展出适合墨迹浓重的作品。
挂家中适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错别字,异体字不过于冷僻。
5、作品整体布局上面重下面轻。
6、评作品好坏主要看总体视觉效果:节奏、墨色、用笔。
7、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一贯,此布局之妙也。
三、十个书写关键
1、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2、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柔力-----行云流水。
3、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3-5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
4、豁然开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忽然开朗之感。
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
5、中侧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
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虑:创作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气呵成:书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现。
要在身体与心情皆好的状态下写字。
书写时随意挥洒,一气呵成。
8、错落有致: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行距要宽,字距要紧。
字忌并列,要错开。
节数间有空隙,排列组合要有节奏,大小字参差,突出中间书眼。
9、笔情墨趣。
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
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和谐,有强
烈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
用好拙笔,用笔略慢,动中有静,写出墨趣。
10、重视贯气。
书法的气,是指点划与不同字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趋向。
四、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
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
可用虚、细线替代。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墨淡无神。
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
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
这也叫“书眼”。
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
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
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
要“提着笔向下按”。
12、中锋侧锋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
五、四条落款要点
落款是正文组成部分,不可轻视。
要点:
1、署名是正文字一半以下大小。
两行落款要右高左低,不要换笔。
2、落款不能留空过多,要注意轻重比例。
3、盖章作品下垫玻璃加书本。
4、印章最好不要超过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