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逐条解读
最高院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全文
![最高院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55ff84ad51f01dc281f194.png)
最高院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2年9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制定本解释。
第一章关于主体责任的认定第一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四)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第二条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请求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具有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三条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被多次转让但未办理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五条套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套牌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应当与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新交通肇事司法解释(交通肇事司法解释解读)
![新交通肇事司法解释(交通肇事司法解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9fa3b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d.png)
新交通肇事司法解释(交通肇事司法解释解读)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是什么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是,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司法解释是,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司法解释: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责任划分: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并非一定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行为。
道路交通法司法解释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释义】本条是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罚规定。
进行了修改,并没有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2023年9月最高法院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解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302ae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c.png)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解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直是法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法院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适用,它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进行解读,以期为读者对此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交通事故司法解释》”),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主要有三种,即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和同等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根据造成交通事故的当事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其责任。
无过错责任是指当事人对交通事故并无过错,但仍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同等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承担相同的责任。
其次,《交通事故司法解释》规定了几种常见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情形。
例如,对于机动车交通事故,如果伤亡原因和程度无法确定,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之间承担同等责任。
这就要求司法机关通过调查证据来判断每一方的过错程度,从而进行判定。
此外,《交通事故司法解释》还强调,在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案件时,要充分尊重事实,重视证据,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再者,《交通事故司法解释》还规定了交通事故认定的标准。
例如,在判断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的酒后驾驶问题时,司法解释规定了酒精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作为饮酒事故,驾驶人应当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
此外,对于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停车的情况,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追尾责任应归于后车驾驶人,这为处理类似纠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最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争议。
例如,对于多车连环事故,法院往往难以准确确定各方的过错程度,导致判决结果可能不公平。
此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是否适用于新兴交通方式(如共享单车)也存在争议。
因此,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综上所述,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司法解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判案的指导标准和原则。
通过对《交通事故司法解释》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和标准。
最高法交通事故新司解解读
![最高法交通事故新司解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b9498f9da38376bae1fae2c.png)
最高法交通事故新司解解读挂靠车辆肇事连带赔偿针对现实中机动车所有人与管理人多有分离的情形,司法解释将机动车管理人纳入到过错责任主体范围之内。
对过错的认定标准,司法解释列举了若干典型情形,如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知机动车有缺陷、明知使用人无驾驶资质等情形,以统一裁判尺度。
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内容是为您整理的最高法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该司法解释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挂靠车辆肇事连带赔偿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由谁承担侵权责任,是案件审理中的重要问题。
最高法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司法解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所确立的切实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制裁违法行为、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等立法目的,准确认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
针对现实中机动车所有人与管理人多有分离的情形,司法解释将机动车管理人纳入到过错责任主体范围之内。
对过错的认定标准,司法解释列举了若干典型情形,如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知机动车有缺陷、明知使用人无驾驶资质等情形,以统一裁判尺度。
“以挂靠形式从事运输经营在实践中较为普遍,此种经营方式不仅违反了相关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极易导致被挂靠人疏于安全管理、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而且造成受害人的损失难以得到充分、及时的赔偿。
”该负责人指出。
为此,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以挂靠形式从事运输经营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司法解释还明确套牌车、拼装车以及报废车等机动车违法上路行驶造成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如果被套牌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他人套牌的,应当与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拼装车、报废车被多次转让的,则所有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2、确定责任主体赔偿范围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赔偿范围的确定是另一关键问题。
最高法这位负责人表示,司法解释依据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精神,合理地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以实现受害人的损失填补和其他道路交通参与人经济负担之间的利益平衡。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逐条解读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逐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4d77c64312b3169a451a438.png)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逐条解读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逐条解读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阳交通事故法律网首席律师梁新春一、关于主体责任的认定第一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四)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梁新春律师解读】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法院如何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过错,如何确定其应承担赔偿责任,解释予以明确。
即具有本条规定的4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第2种情形在实践中比较容易断定,而第1、3种情形则相对不太容易判断,受害人如何举证说明是个问题,而第4种情形则属于典型的兜底条款。
附: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条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请求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具有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梁新春律师解读】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是毫无疑问的,但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则需区别对待,主要依据还是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是否有过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2d322f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77.png)
最⾼⼈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最⾼⼈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法律若⼲问题的解释》已于2012年9⽉17⽇由最⾼⼈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6次会议通过,⾃2012年12⽉21⽇实施。
最近有⼈问⼩编这部法律的内容有什么。
为此,店铺⼩编收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家。
最⾼⼈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第⼀条机动车发⽣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或者管理⼈有下列情形之⼀,⼈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有过错,并适⽤第四⼗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原因之⼀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因饮酒、服⽤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四)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或者管理⼈有过错的。
第⼆条未经允许驾驶他⼈机动车发⽣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四⼗九条的规定请求由机动车驾驶⼈承担赔偿责任的,⼈民法院应予⽀持。
机动车所有⼈或者管理⼈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具有侵权责任法第五⼗⼆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三条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责任,当事⼈请求由挂靠⼈和被挂靠⼈承担连带责任的,⼈民法院应予⽀持。
第四条被多次转让但未办理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发⽣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责任,当事⼈请求由最后⼀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承担赔偿责任的,⼈民法院应予⽀持。
第五条套牌机动车发⽣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责任,当事⼈请求由套牌机动车的所有⼈或者管理⼈承担赔偿责任的,⼈民法院应予⽀持;被套牌机动车所有⼈或者管理⼈同意套牌的,应当与套牌机动车的所有⼈或者管理⼈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条拼装车、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或者依法禁⽌⾏驶的其他机动车被多次转让,并发⽣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请求由所有的转让⼈和受让⼈承担连带责任的,⼈民法院应予⽀持。
律师解读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
![律师解读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3b1df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b.png)
律师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作者:刘海林律师
一、停运损失可要求赔偿
交通事故,营运汽车的停运损失应否赔偿,之前各地法院可能得出不同判决。
现根据解释第十五条,经营性活动车辆停运损失,肇事方应当赔偿。
同理,非经营性车辆无法使用所产生的租车费也应当赔偿。
二、明确特殊情况下交强险的赔付责任。
无证驶驶、准驾车型不符、醉酒驾驶、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买卖未过户、危险程度增加交强险都应当赔偿,之前此类情况保险公司通常拒赔。
三、交通事故中商业险可以一并处理。
肇事车辆投有商业险的,原告或被告可以请求将商业险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
这有利于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避免累诉。
四、无交强险情况下所有车与肇事者承担连带责任
肇事车辆没投保交强险的,应由交强险赔偿部分转由肇事者与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五、挂靠者与被挂靠者承担连带责任
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挂靠者与被挂靠者承担连带责任。
六、报废车肇事,所有转让人、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为制裁报废车交易行为,报废车肇事后,受害方有权要求所有转让人、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七、道路设计缺陷,建设、施工单位担责。
京港澳高速暴雨受淹车辆获首发集团赔偿,其实可以理解为道路设计缺陷导致的赔偿责任。
道路设计缺陷情况下,建设、施工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解读与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解读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a8c83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8.png)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解读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行驶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我们需要通过法律来认定事故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文将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进行解读,以及如何处理道路交通事故。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解读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是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条款。
根据该法律,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来确定:1. 过错原则根据过错原则,当事故发生时,责任将由违反交通法规的一方承担。
如在交通信号灯显示红灯时闯红灯、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都会导致责任的产生。
在事故中,如果一方违规行为明显,其将很可能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方。
2. 举证责任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故责任认定存在争议时,举证责任落在原告(受害人)身上。
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对方当事人)存在违规行为,并且该违规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3. 中介原则在有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两个当事人都存在责任。
根据中介原则,当事故责任认定为双方共同原因导致时,责任将根据双方违规行为的程度来划分,责任比例可能存在差异。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处理当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我们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责任的处理。
处理方式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种:1. 事故现场处理在事故发生后,受伤人员应尽快得到救助,并将车辆移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以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同时,及时报警并等待交警的到来。
在等待交警的过程中,可以主动收集现场证据,如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等,以便后续的责任认定。
2. 保险索赔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保险公司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受害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
保险公司将根据责任认定结果,给予相应的赔偿。
同时,对于保险公司的理赔结果,申请人如有异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诉。
3. 法律救济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如果当事人对责任认定结果存在异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解读与应用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解读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a540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1.png)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解读与应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重要环节,司法解释是法院在具体案件中对法律适用和解释的具体要求。
本文将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进行解读,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解释。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明确了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事故形态的认定:根据事故发生过程中车辆、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受损情况,可以确定事故形态是追尾、碰撞、侧翻等,从而确定责任。
2. 事故责任的推定:在特定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交通规则和经验推定事故责任。
例如,驶入对向车道超车致事故发生,就可以推定为超车行为造成的事故责任。
3. 对公司车辆和雇佣关系的认定:对于公司车辆发生事故,应结合公司与司机签订的合同、劳动关系来认定事故责任。
4. 酒驾和饮酒驾驶行为:对于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一般按酒驾行为认定,但司法解释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具体规定。
二、如何应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1. 合理运用事故形态的认定:根据事故现场勘查和证人证言等证据,准确判断事故的形态。
对于多车追尾事故,要确定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追尾车辆。
2. 注意事故责任的推定:在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谁的过错更大的情况下,可以运用事故责任的推定规则。
但需要谨慎使用,避免不合理的认定。
3. 公司车辆责任认定的特殊关注:对于公司车辆发生的事故,应审查公司与司机的合同关系、劳动关系等,确保责任的准确认定。
4. 酒驾和饮酒驾驶的认定:在涉及酒驾和饮酒驾驶的案件中,要搜集相关证据,包括酒精含量检测报告、现场勘查等,确保准确认定责任。
5. 全面了解司法解释:定期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了解最新的司法解释内容,以便在处理交通事故纠纷时能够准确地应用。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司法解释与案例分析1. 事故形态认定案例:在交叉路口发生的侧翻事故中,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和证人证言,确认责任方未按照交通规则行车,导致事故,判定责任方承担全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c1555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1.pn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道路交通事故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的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本文将从《司法解释》的内容、意义以及适用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司法解释》的内容《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审理,明确法律适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而发布的具有指导性的文件。
该文件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一、适用范围;二、损害赔偿的主体和范围;三、交通事故的认定;四、过错的认定;五、损害赔偿的计算;六、保险赔偿;七、诉讼程序;八、其他规定。
其中,损害赔偿的主体和范围部分规定了损害赔偿的主体包括被害人、侵权人以及保险人,损害赔偿的范围则包括财产损失、非财产损失和维修费用等。
交通事故的认定部分则明确了交通事故的定义和认定标准,过错的认定部分则规定了过错的种类和认定标准。
损害赔偿的计算部分则详细阐述了如何计算损害赔偿的金额,保险赔偿部分则明确了保险公司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赔偿责任。
诉讼程序部分则规定了诉讼的程序和时限,其他规定部分则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说明。
二、《司法解释》的意义《司法解释》的发布,对于规范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稳定的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明确法律适用,保障当事人权益。
《司法解释》明确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认定标准和过错认定标准,使当事人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第二,规范案件审理,提高审判质量。
《司法解释》规定了具体的诉讼程序和时限,明确了司法机关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标准和程序,提高了司法机关的审判质量和效率。
第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稳定的秩序。
民法典交通事故司法解释
![民法典交通事故司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0e2f7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5.png)
民法典交通事故司法解释
1、思考责任认定的法律根源
民法总则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任何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
害他人合法权益,有义务支付其可能造成的损失。
民法总则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人应当负连带责任,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也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负有连带责任原则,符
合民法总则的关于损害责任的规定。
2、责任认定的应用
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包括交通事故的原因与当事人的责任认定。
按
照民法总则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必须负有连带责任,并负责赔偿损失。
交通事故如果因为当事人的过错而发生,那么根据民法正常原则,可
以认定当事人主要责任。
而如果是因外界因素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像是路
面条件、天气等,可以认定当事人次要责任或者不认定责任。
3、责任认定的评价标准
2024年新的交通责任认定标准,应当以“责任主体”、“责任类型”和“责任程度”三个方面来评价和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1)责任主体:通过客观判断,包括汽车驾驶员、行人、墙壁、桥
梁等不同行为主体的责任能力,以及行为人的责任能力;
(2)责任类型:根据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的司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7f0b70cb307e87100f6961f.pn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2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6次会议通过)法释〔2012〕19号发布时间:2012-12-21 09:03:00xx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2年9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1月27日为正确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一、关于主体责任的认定第一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四)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第二条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请求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具有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三条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被多次转让但未办理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
![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06598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3.png)
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道路交通事故是目前社会中常见的事件之一,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财产上的损失,还有生命上的伤亡。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进行了相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的具体细则,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现实情况制定了《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下面将对该解释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条适用范围《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适用于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涉及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案件。
第二条定义根据该解释,道路交通事故是指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行人在道路上发生碰撞、倾覆等状况,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事件。
第三条赔偿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一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而具体赔偿责任的判定需要根据以下因素来综合考量:1. 碰撞形态若事故发生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互相碰撞,造成损害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非机动车、行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2. 违法行为若事故发生时,一方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造成损害的,该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3. 安全责任对于机动车驾驶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应当承担主要责任,除非能够证明存在其他人的过错。
第四条赔偿范围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医疗费用、残疾赔偿、丧葬费等直接和经济上的损失。
2. 间接经济损失包括误工费、护理费和交通费等非直接的经济损失。
3. 精神损害赔偿对于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精神损害,受害人有权获得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
4. 侵权责任赔偿根据我国民法中的相关规定,侵权责任赔偿包括生命损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等。
第五条证据要求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需要提供以下证据:1. 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通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出具的认定书,对事故的基本情况、责任认定等进行了明确。
最新交通事故司法解释二的简单介绍
![最新交通事故司法解释二的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28044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b.png)
最新交通事故司法解释二的简单介绍交强险额赔偿范围司法解释1、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一)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3、法律分析:赔偿的范围包括死亡/伤残费用、医疗费用以及财产损失费用。
交强险有责任的赔偿限额: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
交通肇事罪相关规定及案例1、如果受害人是因罪犯的逃逸行为才最终死亡的,那么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罪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最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主观:交通肇事逃逸的,涉嫌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4、什么是交通肇事罪概念: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司法解释1、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民示典交通事故责任逐条解读解读加案例
![民示典交通事故责任逐条解读解读加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f9c5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6.png)
民示典交通事故责任逐条解读解读加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民示典交通事故责任》这档子事儿。
咱一条一条解读,再配上生动的案例,包管让你明明白白!
先说这第一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就好比有辆车在路上不小心撞了人,那开车的就得负责赔偿啊!比如说有个司机开车时走神了,一下子撞到了过马路的行人,那这个司机就得承担责任呀!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嘛!
然后看这第二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哎呀呀,你想想看,要是行人好好走在路上,被车撞了,那车不得负责嘛!但要是行人自己闯红灯啥的,那司机的责任就可以适当减轻些咯!好比上次看到的那个新闻,一个人乱穿马路,被车撞了,还好司机没啥大错,不然可真是冤死了。
再来说这第三条,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就好像有人故意往车上撞,那车可不就不用负责了嘛!这不是挺合理的嘛!真是搞不懂那些故意撞车的人是咋想的。
这么一条条说下来,大家是不是对交通事故责任清楚多啦?咱可别不当回事儿,在路上都得打起精神来,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呀!总之,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和权益,咱得好好记住,严格遵守!绝对不能马虎!。
道路交通安全司法解释
![道路交通安全司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e0c0a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4.png)
道路交通安全司法解释道路交通安全司法解释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道路交通事故及其处理程序、责任认定等方面进行解释的文件。
它的发布旨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各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以下是对道路交通安全司法解释的详细解析。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与分类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道路上的交通运输工具相互碰撞或者交通运输工具与行人发生碰撞、运载物坠落等事故。
根据事故性质的不同,道路交通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机动车辆事故:指机动车辆之间相互碰撞或机动车辆与行人碰撞的事故;2. 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事故:指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如自行车、摩托车等)相互碰撞的事故;3. 机动车辆与行人事故:指机动车辆与行人碰撞的事故;4. 自行车辆事故:指自行车辆之间相互碰撞或自行车辆与行人碰撞的事故;5. 农用车辆事故:指农用车辆(如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之间相互碰撞或农用车辆与行人碰撞的事故;6. 其他交通事故:指其他类型交通事故,如运载物坠落、停车冲撞等。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是指根据事故发生的过程、现场勘查结果、证人证言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确定事故责任主体的行为,并分析事故责任的程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司法解释的规定,事故责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完全责任:指事故责任主体在事故中完全承担全部责任;2. 同等责任:指事故责任主体在事故中承担相同比例的责任;3. 主要责任:指事故责任主体在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4. 次要责任:指事故责任主体在事故中承担次要责任;5. 无责任:指事故责任主体在事故中没有承担责任;6. 其他责任:指不属于以上分类的其他责任情形。
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指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一系列程序和步骤。
在道路交通安全司法解释中,对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报警与现场处理: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相关当事人应第一时间报警并进行现场处理,保障安全,并准确记录事故现场状况;2. 证据收集与调查:法律机关将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证据收集与调查,包括现场勘查、调取监控录像等手段,以便分析责任和定性事故;3. 责任认定与赔偿:根据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法律机关将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并对受害人进行相应赔偿;4. 调解与仲裁:对于争议较小的交通事故,可以通过调解或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从而减轻法律程序的复杂性;5. 诉讼程序:对于无法通过调解或仲裁解决的较为复杂的交通事故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争议。
交通事故司法解释解读(二)
![交通事故司法解释解读(二)](https://img.taocdn.com/s3/m/824c57df0508763230121209.png)
交通事故司法解释解读(二)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交通事故司法解释”)对于交通事故发生的各类情形下的赔偿范围作了清晰的划分。
一、人身伤亡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必要费用支出;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安全法中关于“人身伤亡”是否包括精神抚慰金的项目。
这个问题在该司法解释没有颁布之前也是争论比较大,尤其是保险公司的抗辩理由最多,现该司法解释已经明确规定,该人身伤亡,包括精神抚慰金。
二、财产损失赔偿项目(一)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二)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三)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四)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三、交通事故赔偿范围标准及计算公式(0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02)残疾辅助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03)丧葬费=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04)被扶养人生活费=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0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0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07)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08)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09)死亡赔偿金=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10)交通费=实际发生的费用(11)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12)直接财产损失费=受损坏的财产的直接损失(13)车辆停运损失费=车辆停运期间实际发生的损失(14)精神损害费=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3号](https://img.taocdn.com/s3/m/a2bfa13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8.pn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33号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司法解释 (2)
![交通肇事司法解释 (2)](https://img.taocdn.com/s3/m/6a1404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c.png)
交通肇事司法解释介绍交通肇事是指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造成的事故,给交通参与人的人身、财产权利造成损害的行为。
交通肇事司法解释是指法院在审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对相关法律条文解释和适用的规定。
法律依据在交通肇事案件的审理中,基本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肇事的认定标准交通肇事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事故发生地点在道路上2.有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行人参与交通行为3.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后果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交通肇事行为,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别重大四个等级,并根据具体情况判处相应的刑事责任。
1.轻微交通肇事:交通肇事行为的后果轻微,造成轻伤、轻微财产损失等后果。
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判处拘役、罚金等刑罚。
2.一般交通肇事:交通肇事行为造成轻伤、重伤、财产损失等后果。
可以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3.重大交通肇事:交通肇事行为造成较重伤、重伤或多人伤亡、较大财产损失等后果。
可以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
4.特别重大交通肇事:交通肇事行为造成重伤、多人死亡或特别重大财产损失等后果。
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等刑罚。
证据收集和鉴定在交通肇事案件的审理中,关键的部分是证据的收集和鉴定。
常见的证据包括事故现场勘查报告、现场照片、交通流量记录、交通信号控制设备记录等。
这些证据可以通过法院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确认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重点争议问题在交通肇事案件中,一些问题容易引发争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故责任的划分:一般情况下,事故责任主要分为全责、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三种情况。
划分事故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过错程度和其他因素。
2.驾驶人是否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对于一些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特殊情况,法院会对其是否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逐条解读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阳交通事故法律网首席律师梁新春一、关于主体责任的认定第一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四)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梁新春律师解读】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法院如何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过错,如何确定其应承担赔偿责任,解释予以明确。
即具有本条规定的4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第2种情形在实践中比较容易断定,而第1、3种情形则相对不太容易判断,受害人如何举证说明是个问题,而第4种情形则属于典型的兜底条款。
附: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条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请求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具有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梁新春律师解读】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是毫无疑问的,但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则需区别对待,主要依据还是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是否有过错。
附: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二条盗窃、抢劫或者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夺人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三条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梁新春律师解读】明确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时,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
实践当中,挂靠营运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此条规定将会给很多被挂靠企业带来相当大的法律风险。
第四条被多次转让但未办理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梁新春律师解读】明确被多次转让但未办理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时,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其他环节的转让人与受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条套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套牌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应当与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梁新春律师解读】明确套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时,由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但被套牌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应与其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条拼装车、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或者依法禁止行驶的其他机动车被多次转让,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由所有的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梁新春律师解读】转让拼装车、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或者依法禁止行驶的其他机动车,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时,所有的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条接受机动车驾驶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活动中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驾驶培训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梁新春律师解读】明确接受机动车驾驶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活动中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时,由驾驶培训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条机动车试乘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试乘人损害,当事人请求提供试乘服务者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试乘人有过错的,应当减轻提供试乘服务者的赔偿责任。
【梁新春律师解读】机动车试乘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试乘人损害时,由试乘服务者承担赔偿责任,试乘人有过错时应当减轻提供试乘服务者的赔偿责任。
第九条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道路管理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安全防护、警示等管理维护义务的除外。
依法不得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行人,进入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损害,当事人请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
【梁新春律师解读】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时,由道路管理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其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安全防护、警示等管理维护义务,即是其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附: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六条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或者高度危险物存放区域受到损害,管理人已经采取安全措施并尽到警示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
第十条因在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物品等妨碍通行的行为,导致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道路管理者不能证明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清理、防护、警示等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梁新春律师解读】因在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物品等妨碍通行的行为,导致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时,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道路管理者不能证明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清理、防护、警示等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未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强制性规定设计、施工,致使道路存在缺陷并造成交通事故,当事人请求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梁新春律师解读】未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强制性规定设计、施工,致使道路存在缺陷并造成交通事故时,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责任比例应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确定,无法区分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二条机动车存在产品缺陷导致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依照侵权责任法第五章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梁新春律师解读】机动车存在产品缺陷导致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依照侵权责任法第五章的规定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最终的损失将由其承担。
附:侵权责任法第五章产品责任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十二条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十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第四十四条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四十五条因产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四十六条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
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十七条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第十三条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当事人请求多个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区分不同情况,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十条、第十一条或者第十二条的规定,确定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或者按份责任。
【梁新春律师解读】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应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十条、第十一条或者第十二条的规定,由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或者按份责任。
附:侵权责任法第十条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一条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二条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
二、关于赔偿范围的认定第十四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是指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包括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各项损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财产损失”,是指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财产权益所造成的损失。
【梁新春律师解读】对“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了定义。
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附: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