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收入效应

合集下载

发挥税收的收入效应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发挥税收的收入效应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发挥税收的收入效应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作者:张青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摘要:收入分配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积极发挥税收的收入效应促进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税收收入效应促进收入公平的原理,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税收政策在这方面的缺失,并针对存在的缺失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F20 税收;收入效应;收入分配公平中图分类号:D9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17-01一、税收的收入效应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原理税收收入效应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其商品购买和消费行为;二是指征税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扩大,从而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以下从各个税种分析:(一)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不同阶层收入分配最直接的工具。

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有显著的税收收入效应,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累进征收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最能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不同条件者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所得多者多纳税,所得少者少纳税。

课税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富阶层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而且由于直接课征于个人的货币收入,在不考虑偷逃税等情况下,能更直接地改变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果。

(二)消费税是削弱高收入者支付能力的重要策略。

消费税同时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主要是通过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行为,进而调节收入分配。

消费税虽是比例税率,但一般实行差别课征,奢侈品、高档消费品课重税,日用消费品免税或轻税。

这使消费税对限制富有者消费支付能力、调节税后收入分配有积极效用,虽然消费税难以起到所得税的直接调节作用,但它可以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消极后果起到了限制和修补作用。

(三)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是限制社会财富向少数富有者过度集中的重要手段。

个人所得税主要从社会财富的流量方面进行调节,而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主要对社会财富的存量进行限制。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三、替代效应
1、概念 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
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 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 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 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即以无 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2、机制
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
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
会影响
商品的相对价格
纳税人减少
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
增加
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
以无
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 进口高档化妆品 • 有关税、消费税 • 用国货替代进口高档化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免税店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乍看这朵“海棠花”已然让人心醉,再看,70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大概十个足球 场那么大, GUCCI、CHANEL、Dior、Cartier、ROLEX、Hermès、Burberry…… 近300个国际知名品牌,涵盖了服装、服饰、箱包、香水、化妆品、手表、太阳镜、 小皮件等21个品类,各路大牌汇聚于此,搭配吃喝玩乐,绝对一站式满足你的所有畅 想!更重要的是→_→一大波优惠正在策马扬鞭,纷沓而至!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收与物价稳定
• 1、物价稳定 • 一般物价水平稳定 • 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
通货膨胀率的状态 • 什么是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 2、税收与物价稳定的一般关系 • 降低税率、减少税收 国民收入变大
总需求变大 物价水平上升 • 提高税率、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2020/11/26

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

第四专题税收效应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即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对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称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政府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以及由此影响到社会经济运行本身。

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征税,不干扰相对价格,仅仅削弱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或减少其可支配收入,而不产生额外的效率损失。

税收的替代效应:当相对价格(即广义相对价格,它不仅指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还包括资金价格――利率、劳动的价格――工资率、外汇价格――汇率,以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由于政府征税而发生变化时,生产决策与消费决策发生改变。

这种效应就是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或无效。

长期以来,税收学界一直信奉这样一种流行的观点:即税收应保持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观点被称为“税收中性观点”。

但是,税收中性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描述,或者说是建立完善税制的努力方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

税收作为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国家占有社会产品,总会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发生影响,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也就是说,税收实际上是“非中性”的,对税收“非中性”的情况的分析研究正是税收对经济影响的构成内容的研究。

考察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应分别置于微观主体层面和国民经济宏观层面来考察。

在微观层面中,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分析税收对生产、消费、劳动力供给、投资以及个人储蓄等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主要分析税收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一节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反应。

税收的“非中性”特征使得国家征税行为对纳税人带来超额经济负担和决策行为的变化。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主要分析税收如何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影响厂商和个人的决策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经济产出的问题。

第9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9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衣物
I1
I2
A
P2
P1
O
食品
E
B
现假定只对食品征税,食品的价格就会提高,两种 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消费者买衣物替代食品
二、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二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税收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2020/1/14
8
财政收入概述
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 影响机制
征收个人所得税,降低可支配收入,降低储蓄
征收储蓄利息税:使得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相 对价格发生变化,未来“贵”,个人产生当前消 费。既产生收入效应又产生替代效应
2020/1/14
12
财政收入概述
2、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 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 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 的边际税率高低;
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的一种方法
2020/1/14
18
财政收入概述
4、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影响
通货膨胀使收入档次爬升:加重了低收入者的负 担,所得税指数化:
特别扣除法;税率调整;指数调整法;实际所得 调整法
特别扣除法:应税所得中,按一定比例扣除因通 胀增加的名义所得;指数调整:调整个人所得税 中的免税额,扣除额以及课税级距;实际所得: 转换为实际所得
2020/1/14
15
财政收入概述
3、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1) 影响机制
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如果征税和提高税率减 少了投资者的税后净收益,而投资者为了维持过 去的收益水平趋向于增加投资----收入效应:提高 税率,投资增加

第四章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第四章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税收学 Taxation
9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三)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消费的影响
1.商品税对消费的影响
对厂商课征,也可以选择对消费者课征 对不同的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商品 相 关 因 素 生活必需品 非生活必需品 税基范围的宽窄 政府消费引导 税基范围宽 减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是否征税
税率高低 替代效应 税收影响小 税收影响大 税负易转嫁,影响大
税收学 Taxation
20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一)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
第 二 阶 段 的 消 费 ( 储 蓄 )
A
★AB纳税人收入预算约束线 ★斜率为(1+r) ★实际利息率:r
E0 E1 I0
C C2 C2′
I1
0
第一阶段的消费 图4-10 税收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
C1 D B
0
C1
第一阶段的消费
结论:征税引起可支配收入减少后,消费和储蓄 如何变化关键在于个人对消费和储蓄的偏好。
税收学 Taxation
22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二)同时征收个人所得税和利息税对家庭储蓄 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对个人的一般收入征收税率为t的比例所 得税后,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 ★政府对储蓄利息征税,使得个人的未来可 支配收入减少,从而降低了储蓄对个人的吸引 力,继而影响了个人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的消 费决策和储蓄决策,使其不得不降低第一阶段 或第二阶段的消费和储蓄。
Y PPF P' Y2 Y1 斜率代表生产一种商品 相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 替代率或机会成本 E2 P' P I1
PPF--为政府课税之前生 产者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E1--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PP是PPF与I1的公切线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纳税人和纳税人之间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公需说
“公共福利说”或“公共负担说”,17世纪资本 主义初期,德国重商主义的官房学派学者K·克洛 克,“租税倘非出于公共福利需要者,即不得征 收,如果征收,即不能认为是正当租税。所以, 征收租税必须以公共福利需要为理由”,“无代 表不纳税” 。
征的进 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与地 房产税、
口环节 方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④个人所得 城市房地
增值税 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 产税、车
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⑤ 船税、契
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 税、屠宰
其余部分归地方;⑥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 税、筵席
从经济学的角度
公共产品的成本支付
从法律学的角度
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经济调节说
亦称“市场失灵论”或社会政策说,产生于 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政策学派 的财政学者瓦格纳和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塞里 格曼。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现代
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税收原则的发展
威廉·配弟——公平负担税收
三条标准:
公平、简便、节省
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攸士第——征税不能 妨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
六大原则:促进主动纳税;不侵犯臣民的合 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平等课税; 具有明确法律依据;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 品货物征税;纳税手段简便,税款分期缴纳, 时间安排得当
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 用税)
所得税(企业、个人)
财产税和行为税(房地产税、 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特定目的税(筵席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 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试析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试析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试析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陈华琴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了平衡贫富差距,并稳定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要加强对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的研究。

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当前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为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献力。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前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仍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个人财富与自身的需求不平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等问题。

因此,为了促使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并稳定社会的安定团结,便要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作用,从而达到缓解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个人所得税及收入分配的概述(一)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征税机关以及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征纳管理过程中所发生关系的总称,英国作为最早兴起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在1799年便实行差别税率,当前个人所得税的义务纳税人主要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以及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其中居民纳税义务人需要履行完全的纳税义务,而非居民义务人只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可。

在1950年,政务院所颁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列举了个人所得税的税种所涉及的征收范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并在2018年3月份,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促使人们通过劳动来增加收入并迈向富裕的改革思路,当前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内容主要包括工资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和转让所得,利益股票红利所得等,计算方法为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

术创新没有信心。

可见,研发重要环节政策保障力度不足,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

第三、技术创新优惠政策地位较低。

税收的收入效应的名词解释

税收的收入效应的名词解释

税收的收入效应的名词解释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通过税收政策对于经济收入产生的影响。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征收税收可以为国家提供资金,用于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社会福利的发展。

税收的收入效应在经济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涉及到个体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收的收入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税收的收入效应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税收是针对个人或企业的财产和收入进行征收的,不同的征税政策会影响个体的经济行为。

例如,对高收入人群征收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他们增加努力工作的动力,提高劳动收入。

相反,对高消费品征收高额消费税,可能会降低个体的消费水平,导致需求的减少。

税收的收入效应因此会影响到个体的劳动供给、消费选择等经济行为。

其次,税收的收入效应还会对经济的生产结构产生影响。

不同的税收政策会对不同的产业和行业产生分配效应,从而影响到经济的产出结构。

例如,对某些生产资料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行业的减少或萎缩。

而对于某些鼓励发展的产业征收低税率,可以加快其发展速度,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税收的收入效应对经济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再次,税收的收入效应还会对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产生影响。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通过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对收入高的人群征税然后用于社会福利的补贴,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社会的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的公平性。

税收的收入效应对于资源的分配和公共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税收的收入效应还会对经济的总体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属于财政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通过税收政策可以有效调节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经济的平衡和稳定。

例如,通过降低消费税或企业所得税,可以刺激需求增加,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提高资本利得税或土地出售税,可以抑制投机性行为,防止经济泡沫的产生。

财政收入与税收的经济效应

财政收入与税收的经济效应

财政收入与税收的经济效应引言财政收入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税收的经济效应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财政收入与税收的经济效应,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

1. 财政收入的意义财政收入是国家经济管理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财务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财政收入的增加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财政收入的合理分配也可以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和民生福利。

2. 税收的经济效应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对经济状况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收的主要经济效应如下:2.1. 政府财政调控税收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引导。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来影响消费、投资和生产等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例如,通过减免税收来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增加税收来控制通货膨胀,维护价格稳定。

2.2. 资源配置优化税收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税收征收和调节,可以对不同行业、领域和地区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税收的适当调整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通过增税来限制某些高污染行业的发展,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

2.3. 激励刺激经济增长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减免税、优惠税收等方式,激发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增长。

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减免企业所得税等措施可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个人消费和投资意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4. 财富再分配税收可以通过向高收入群体征收更高的税收来实现财富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通过向富人征收更高的个人所得税、对高额遗产进行征税等措施,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缓解社会不平等问题。

3. 税收的政策考虑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性。

以下是税收政策制定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3.1. 税收负担与效益税收政策应该合理分担税收负担,避免过高的税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03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 效应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与特点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 得征收的一种直接税。
VS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个人所得,包括 工资、奖金、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等,税 率和税收减免政策根据个人所得情况有所 差异。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

B强对弱势群体的税收优惠和扶持力度,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优化税率结构
优化税率结构,实行差别化税率,对不同 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不 同的税率,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05
财产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财产税的定义与特点
财产税定义
财产税是对个人或法人拥有的不动产和动产进行征税的 税收。
加强财产税监管
03
加强对财产税的监管力度,防止逃税、漏税等行为的发生,确
保税收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06
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案 例分析
美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案例
总结词
美国个人所得税具有显著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能够有 效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详细描述
美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首先,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 率,使其对国家财政的贡献更大;其次,个人所得税 允许纳税人根据家庭人口、赡养负担等因素进行个性 化扣除,有利于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此外,美 国还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如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 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
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原理
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指税收政策对个体或群体的经济状况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是为了改善 社会不平等和收入差距。

第十章 税收效应分析

第十章 税收效应分析

F
I2 B’ B” B X1
工 资 率 W1
S
W2
L2
L1
劳动时数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
税 前 工 资 率 W* E’ S’ S
E
D
O
L2
L1
劳动时数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
工 资 率
W1 W2 S
O
L1
L2
劳动时数
劳动和闲暇之间的选择
收入 A E D
P1
P2 I1 F
C
P3 I2
收入效应下, 税收对劳动供 给是一种激励, 而替代效应下, 税收对劳动供 给是一种负激 励。
税收对折旧的影响
• 折旧作为一项投资成本,直接从应税所得 中扣除,从而减少纳税义务。 • 如果税法规定的税收折旧率等于实际折旧 率,则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中性的。 • 如果税法规定的税收折旧率大于实际折旧 率,则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正向激励的。 • 如果税法规定的税收折旧率小于实际折旧 率,则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负向激励的。 (参见教材第269页)
L3 L1
L2
B
闲暇
人头税和比例所得税对劳动投入的 效应比较
收入 A I3 D P3 C I2 P2 P1 I1
所得税会改变收 入和闲暇之间的 相对价格,所以 具有妨碍劳动投 入的替代效应。 而人头税不改变 收入和闲暇之间 的相对价格,只 存在收入效应。
B 闲暇
L3
L2
L1 E
比例所得税与累进所得税
E
B
T
X1
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
X2 A C X I2 W I1
D
B
X1
对X1征税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X2 A A’ Y Z I2 W I1

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
38
课后思考

简述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 简述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简述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39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
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 响:


替代效应: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其相对价格的变 动,进而引起其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因价格变化而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 化,导致需求量的变化。
40
27
人头税和比例所得税 对劳动投入的效应比较
收 入
A
D C P3
P2
I3
P1 I2 I1
E O L3 L2 L1
B 闲暇
28
第四节 税收与私人储蓄
一、私人储蓄及其决定因素 决定储蓄的因素: ——收入 ——利息率 ——净财富 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效应是通过税收对个 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利息率的影响来实 现,分别表现为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 ——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Ps

Pd与Ps之差为税额t 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根据自己面对的价 格决定供求。
7
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价 格 S
Pd t P* PS D O q* q 产量 E
8
税收的额外负担:均衡产量减少
价格 A
S
Pd t PS D B
E
C O q* q
D 产量


33
三、税收对私人资本折旧率的影响
实际折旧是根据固定资本的实际损耗而 计提的折旧。 税收折旧是税收制度根据经济政策的需 要而规定的可以计提的折旧。 通常税收折旧大于实际折旧 ——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中性 ——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刺激 ——若税收折旧率<实际折旧率,抑制

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摘要在市场经济中,投资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会对社会投资产生影响,继而影响国家经济运行,刺激GDP增长。

而税收对投资的影响,是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本文正是以这两种效应来分析税收对投资影响的作用机制。

本文首先对税收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随后主要针对税收对投资影响的原理机制进行分析,分别探讨了税收对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影响,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入手探讨税收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的最后,还针对我国目前的税收与投资现状,提出了一些现实问题与相关建议。

关键词:税收;投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Analysis of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and income effect oftax on investmentAbstractIn the market economy, investment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discussion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investment decision. The tax revenue as the main economic means of national macro-control,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different angle will affect the social investment, thereby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GDP. The tax's influence on investment, it is through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and income effect two aspects. This is the mechanism of these two kinds of effect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ax on investment. Firstly, tax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are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principle of mechanism of tax and investment analysis,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axation on government investment, business investment and private investment, star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revenue and investment from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and income effect.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China's current tax and investm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som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Tax revenue;Investment;Substitution effects;Income effect目录前言 (1)1 绪论 (1)1.1 税收概论 (2)1.2 税收的特征 (2)1.3 税收的职能 (3)1.4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2 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分析 (6)2.1 税收对投资替代效应的理论分析 (6)2.2 税收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 (6)2.3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替代效应 (7)2.4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替代效应 (8)3 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分析 (9)3.1 税收对投资收入效应的理论分析 (9)3.2 税收对政府投资的收入效应 (10)3.3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收入效应 (11)3.4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收入效应 (11)4 税收对投资的替代与收入效应综合分析 (12)5 其他几个问题与建议 (12)5.1 关于政府投资 (12)5.2 修订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3)5.3 投资对税收的影响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外文原文 (17)外文译文 (22)前言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如今,世界各国经济处于动荡状态,中国经济还能否持续稳定地增长,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一个话题。

财政学10-税收的经济效应

财政学10-税收的经济效应
24
近期减税实例
——2010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 项8580亿美元的减税法案,布什时代的所有减税 计划都将被延长到2012年。这一减税法案是白宫 与共和党反复讨价还价最终相互妥协的结果。 ——此前,奥巴马提出对中产阶级永久减税的法 案,并要求停止布什任期内通过的对富人减税的 计划。而共和党认为富人才是创造就业的主要力 量,只有对富人减税,富人才有更多的资金去扩 大投资,从而刺激经济恢复并扩大就业,如果对 富人增税也会伤害穷人。最终,白宫与共和党达 成了一个新计划,根据这一新计划,即将到期的 布什时代的减税措施将再延长2年,作为交换条 件,共和党将支持白宫提出的把工人的“失业救 济期”延长13个月并在2011年将社保税的税率从 6.2%降至4.2%。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0:35:2810:35:2810:35Wednesday, October 14,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420.10.1410:35:2810:35:28October 14,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4 日上午1 0时35 分20.10. 1420.1 0.14
征税降低了投资收益率,降低了 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如果造 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即发 生了替代效应;
征税或提高税率减少了纳税人的 税后净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 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资,即 发生了收入效应。
1 3
4、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政府通过征税,不仅可以对高收入 者课以高税,抑制高收入者的收入,而 且还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者的 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17
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经济危机后,20世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为代表,认为税收既 是经济变动的自动稳定器,也 是政府可利用的人为稳定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的收入效应
衣物
A
C
P1 P2
O
D
B
食品
图9-1 税收的收入效应
二 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当政 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 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 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 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 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来替代征税或重税商 品。
2 对利息所得征税 对利息征税会改变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相 对价格, 当前消费的价格相对下降,人们会 用当前消费替代未来消费,即增加消费,减 少储蓄,这就是利息税的替代效应; 对利息征税会减少储蓄收益,人们为了维持 未来的消费水平,不得不减少现期消费而增 加储蓄,这就是利息税的收入效应
(二)我国的实际情况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第二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 第三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the
income effect ) 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收入,使其减少 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量。 如果将所征得的税款返还给纳税人,那么 纳税人会恢复到征税前的福利水平。
200-300
500-600
500=600 700-1100
1100-1300
1400-1700 1700-2100
新加坡(低税) 新西兰(高税)
西班牙(低税) 英国(高税) 日本(低税) 瑞典(高税)
1800-5950
4300-6350 8800-11950
16.2 27.5
19.1 30.4 10.6 30.9
8.3 2.4
4.4 2.1 5.2 2.0
表9-1 样本国家宏观税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
人均收入 (按1979年美元 计算)
税收收入占 GDP 比重 (%)
11.8 21.5 15.1 21.2 11.7 22.7 10.3 14.4 18.6 23.8 14.2 22.4 17.1 20.0
1970-1979 年GDP实 际增长 ( %)
6.3 -0.7 5.4 1.8 7.7 1.5 8.3 3.1 8.2 -0.9 10.3 1.9 8.7 2.5
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
定 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 的 税率 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 一 个重要条件
样本国
马拉维(低税) 扎伊尔(高税) 客麦隆(低税) 利比里亚(高税) 泰国(低税) 赞比亚(高税) 巴拉圭(低税) 秘鲁(高税) 毛里求斯(低税) 牙买加(高税) 韩国(低税) 智利(高税) 巴西(低税) 乌拉圭(高税)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 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 量 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 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 化
(二)拉弗曲线
税 收 收 入
A
D
E
O
C
B
税率
图9-1 拉弗曲线

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一)税收影响投资的原理 (二)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三)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
投 资 A I1 D P1 I1
I2
P2
I2பைடு நூலகம்
0
C 1 C2
B
消费
图9-4 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投 资 A
I2 I1
P2 P1

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 新的变化。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 3.06%,扣除20%的利息税之后,实际利率 为2.448%,低于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3.4%的涨幅。换言之,存款实际利 率已相当于负利率。 [ 出处:中国经济时报 2007-07-13]
2007年8月15日起,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 按5%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自2008年10月9日 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 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三、减税政策评析

供给学派代表人物: Arthur B Laffer

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


1.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2. 社会政策学派的观点 3. 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一)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
甲产品 A F i1 D i2
C
E O B i2
税收改变预算线斜率 若税收量为FE,则: 福利从i1下降到i3。 由于收入效应造成的 福利下降为i1到i2; 由于替代效应造成的 福利下降为i2到i3。 ——税收的超额负担
i3
乙产品

同等税后福利水平条件下税收收入不等
G U2 U1
E1
E2 E3 乙
I2
I1
0
C1
C2 E
B
消费
图9-5 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 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 扭曲 效应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
应分析 (二)我国的实际情况
收 入
E1 E2
E3
闲 暇 h2h0 h1
Y
h0 h2h1
H
Y
h0 h2 h3
H
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一)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 应 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会影响居民的 储蓄倾向和全社会的储蓄率 1 个人所得税 在对储蓄利息所得不征税的情况下,只有收 入效应 即征税减少了个人的实际收入,从而减少储 蓄。
1950-1958年,根据《利息所得税条例》,
我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过10%(后降 为5%)的个人所得税,即利息税。1959年, 为了促进储蓄增加,利息税停征。 1999年9 月,为抑制储蓄的过快增长,扩大内需,调 节个人收入,国务院发布了《对储蓄存款利 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自 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复征利息税。截止到 2006年底,我国共征收利息税2146.4亿元, 仅2006年我国利息税总额就达459亿元,约 占税收总收入的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