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交通运输工程学(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4410010学分:2.5学时:40(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交通运输导论、交通运输认识实习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教材:《交通运输工程学》,于英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交通运输工程学》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概括介绍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系统阐述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现代化基本运输方式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管理和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运输方式的主要内容、特点、组织方法、管理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熟悉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载运设备及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了解交通运输系统当前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储备必要的交通运输基础知识,同时为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开拓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前沿技术和未来趋势;1.2熟悉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各种基本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主要设施、设备以及载运工具;1.3掌握各种基本运输方式的客、货运输组织和管理方法、基于多式联运的货物运输组织过程、集装箱运输组织过程以及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设施及组织管理方法。

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2.1具有综合运用交通运输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具有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运输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能力;(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无)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五、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测验情况考核。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成绩计算方法:课程成绩=平时X 20%+期末考试X 80%。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一章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一章

我国铁路通道分布示意图
二、公路交通运输系统
我国公路按其重要性及其行政管理等级分为:国 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 公路线路按其技术状况分为:高速、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五个等级,有些低于四级标准的公路 称为等外路。 高速和一级公路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4.11%;四 级和等外公路占了大部分,达65.27%。
(4)在东西两侧分别有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 (5)沿江和沿海设有国际航运中心、吴淞客运中心、芦潮 港码头等水路客运码头,在黄浦江下游、长江口(外高桥) 和大洋山、小洋山布设了货运码头; (6)在市区内分别设置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和虹 桥站4个铁路客运站,并设置了上海客运总站等25个长途汽 车客运站。
二、市域内交通运输
定义:指城市范围内的交通运输。 特点: (1)交通运输的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 (2)出行的距离较短,与城市的规模及形态有关; (3)市内的货物运输主要为城市本身的生产、生活和建设 需要服务; (4)道路网密度远大于公路网或铁路网的密度; (5)各个城市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其交通类型、网络布 局和结构、设施规模等各不相同,受城市影响很大; (6)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土地开发利 用是相互作用、不断强化的正反馈关系。
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示意图
我国公路在运输能力、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方面都还不能满 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公路里程偏少、路网密度较低 ② 公路技术状况较差 ③ 汽车保有量尚低、性能较差 ④ 交通事故多
⑤ 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
三、水路交通运输系统
水路交通运输系统分内河、沿海和远洋。 承担长距离的大宗、散装货物和进出口货物的运 输;旅客运输所占的比重很小,且限于短距离。 主要的通航航道为“三江两河”:长江水系、珠江 水系、黑龙江水系、淮河水系、京杭运河 沿海航线分为以上海和大连为中心的北方航线和以 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线。

交通运输导论教案

交通运输导论教案

交通运输导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能够分析判断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概述1.1 交通运输的定义1.2 交通运输的作用1.3 交通运输的分类2. 交通运输方式2.1 铁路运输2.1.1 铁路运输的特点2.1.2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2.2 公路运输2.2.1 公路运输的特点2.2.2 公路运输的优缺点2.3 水路运输2.3.1 水路运输的特点2.3.2 水路运输的优缺点2.4 航空运输2.4.1 航空运输的特点2.4.2 航空运输的优缺点2.5 管道运输2.5.1 管道运输的特点2.5.2 管道运输的优缺点3. 我国交通运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3.1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3.2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以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交通运输导论》2. 课件: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特点、优缺点,我国交通运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图片和数据。

3. 案例材料: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实际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交通运输的分类、作用,以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内容4.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4.1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原理4.2 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与技术4.3 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4.4 交通运输项目的评价与决策5. 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5.1 交通运输政策的概念与类型5.2 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3 交通运输法规的体系与内容5.4 交通运输法规的执行与监督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的概念、制定与实施。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021052适用专业:交通运输总学时:46学时(42+4)一、编写说明1.修订的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修改编定的。

2.课程简介本书以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为对象,主要介绍现代社会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以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阐述各类载运工具的特点和与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有关的特性;扼要介绍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择要阐明轨道、道路、港口和机场工程的主要组成、功能要求和设计要点;简略介绍各种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设施运行时进行交通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3.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以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各类载运工具的特点和与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有关的特性;轨道、道路、港口和机场工程的主要组成、功能要求和设计要点。

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各种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设施运行时进行交通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管理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学、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运输监理组织学、交通安全工程学等学科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大纲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2.使学生了解运输的性质和作用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

(二)教学内容1.运输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对政治、环境的影响。

2.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性能,各类运输系统的特点,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3.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和管道运输系统。

4.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组成。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性能,各类运输系统的特点,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和管道运输系统。

15、《交通运输导论》课程教学大纲——陈丽君

15、《交通运输导论》课程教学大纲——陈丽君

《交通运输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旨在通过专业启蒙教学,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专业知识体系和应用领域。

由于行业划分和专业设置过细,学习交通运输工程的学生或从事交通运输工程的技术人员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局限于某种交通运输方式,或者局限于该方式中的某一方面。

该课程较系统地介绍交通运输工程的各个方面,使得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学生和专业人员以及交通运输工程有关或对其有兴趣的非专业人员,对该领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专业的知识理解、基本方法、行业视角和职业认可。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分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原理、地位、作用、发展演变、技术等,加深对交通运输行业中交通现象的认识,理解交通与环境、社会的关系,培养行业视野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2:结合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在交通运输专业的背景下,简单描述交通现象中各元素的关系,了解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工作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掌握五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应用。

(H)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三、实践项目内容本课程的实践项目包括九项,具体内容如下:实践项目一、认识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1、实践目的(I)掌握运输的基本概念,了解运输的作用;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各类交通运输系统总体性能的通用评估指标;(2)了解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使用性能特点;了解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货运构成比例及其变化特点;(3)了解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供给与需求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2、实践主要内容(1)运输的性质和作用(2)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3)我国各交通运输系统概况(4)城市交通运输系统3、重难点(1)运输的概念、作用与组成;(2)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与区别。

实践项目二、学习交通运输领域中典型载运工具的运行特性1、实践目的(1)了解评价各类载运工具的使用性能的通用评价指标;(2)了解轨道载运工具、道路载运工具、水上载运工具、空中载运工具的应用类型、主要使用性能指标及主要运行特性指标。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概论》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概论》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ajor
课程代码:0601300
授课专业: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
开课单位:交通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1
学分/总学时:1/16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简介
交通工程专业概论是对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介绍,并结合本专业进行专业概况和培养计划介绍,使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专业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2:了解本专业概况和培养计划,使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专业培养方向。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321
交通运输专业概论的课程成绩分专业评定,布置论文和学习感想总结,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级标准。

五、参考教材和资料
[1]交通工程概论。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大纲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大纲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与意义2. 课程目标与要求3. 课程内容与结构二、交通运输基本概念与原理1. 交通运输的定义与分类2. 交通运输的基本要素3. 交通运输的基本原理4. 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与趋势三、交通运输系统分析1. 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 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与特性3. 交通运输系统的分析方法与技术4. 交通运输系统的评价与优化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1. 道路运输设施a. 公路b. 城市道路c. 高速公路2. 铁路运输设施a. 铁路线路b. 铁路车站c. 铁路枢纽3. 水路运输设施a. 航道b. 港口c. 船舶4. 航空运输设施a. 机场b.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c. 航空器5. 管道运输设施a. 输油管道b. 输气管道c. 输水管道6. 综合运输枢纽7.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8.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五、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1. 交通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 交通运输组织的类型与形式3. 交通运输组织的设计与实施4. 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5. 交通运输管理的类型与形式6. 交通运输管理的设计与实施7. 交通运输安全与环保管理8. 交通运输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六、交通运输经济与市场分析1. 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3.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4. 交通运输价格分析5. 交通运输市场竞争与合作6. 交通运输投资与融资分析7. 交通运输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8. 交通运输市场预测与决策七、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与智能化发展1.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交通运输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4. 交通运输信息传输与存储技术5. 交通运输信息分析与应用技术6. 交通运输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与挑战7. 交通运输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8.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八、交通运输专业实践与技能培训1.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的意义与要求2.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3.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4. 交通运输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与方法5. 交通运输专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评价与反馈6.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与技能培训的案例分析。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20303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交通运输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教材:交通运输工程学讲义(自编教材)
教学参考书: 1. 交通运输工程学, 沈志云,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是土木工程与铁道工程专业设立的拓展知识体系的学科基础课,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这门课程,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了解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方向,为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主要设施、运输流程。

能力:从人类同环境和能源关系的角度去考察问题,具有提出符合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要求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同时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能力。

素质:建立交通-能源-环境一体的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从全局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提升有预见地、有计划地进行综合考虑,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关系的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无实践内容。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交通运输导论教案

交通运输导论教案

交通运输导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3.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能够分析评价交通运输方案,提出优化建议。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概述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功能交通运输的分类2. 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组成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原理3. 我国交通运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4. 交通运输方案分析与评价交通运输方案的编制与实施交通运输方案的分析与评价方法交通运输方案的优化建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现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交通运输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评价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方案的优化,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交通运输导论》2. 课件:交通运输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3. 案例材料:交通运输案例文本、数据等4. 辅助软件:用于演示交通运输系统运行原理的软件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2. 期中考试:交通运输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3. 课程设计:交通运输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六、教学安排1. 交通运输概述(2课时)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功能(0.5课时)交通运输的分类(0.5课时)2. 交通运输系统(3课时)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组成(1课时)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原理(1.5课时)3. 我国交通运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课时)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1课时)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1课时)4. 交通运输方案分析与评价(3课时)交通运输方案的编制与实施(1课时)交通运输方案的分析与评价方法(1课时)交通运输方案的优化建议(1课时)七、教学活动1. 交通运输概述(第1周)课堂讲授: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功能课堂讨论:交通运输的分类2. 交通运输系统(第2-3周)课堂讲授: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组成软件演示: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原理小组讨论:交通运输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3. 我国交通运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第4周)课堂讲授: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数据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4. 交通运输方案分析与评价(第5-6周)课堂讲授:交通运输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案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小组任务:交通运输方案的优化建议八、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交通运输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I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4410003学分:1学时:16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16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教材:《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3版);顾保南、赵鸿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8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必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较系统地介绍交通运输工程的各个方面,分析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组成及其发展趋势,使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特点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课程目标2:掌握轨道载运工具、道路载运工具、水上载运工具及空中载运工具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课程目标3:掌握通行能力的定义和分析方法,排队和延误分析;交通年量与服务水平等;课程目标4:掌握规划的方法和步骤,供给函数,需求供给平衡,需求模型等;课程目标5:掌握轨道工程、港口工程、机场工程、道路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各交通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7-K 8-1及12-2:L毕业要求7-1:掌握工程领域中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相关背景知识。

2.毕业要求8-1:了解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目前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专业工程实践的关系。

3.毕业要求12-1: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章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一)课程内容(1)运输的性质和作用;(2)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3)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4)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二)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任务;(2)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特点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

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全面介绍交通运输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课程目标1. 掌握交通运输学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体系;2. 熟悉交通运输规划、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交通运输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1. 交通运输学概论- 交通运输发展历程- 交通运输学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2. 交通规划与管理- 交通规划原理与方法- 交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实践3. 陆路运输与城市交通- 公路运输管理与规划- 城市交通拥堵与疏导4. 铁路运输与轨道交通- 铁路运输系统的组成与管理- 轨道交通技术与发展趋势5. 水路运输与港口物流- 水路运输网络规划与建设- 港口物流管理与运营6. 航空运输与空中交通- 航空运输产业结构与发展- 空中交通管制与安全保障7. 交通运输新技术与创新-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四、教学安排1. 理论课程教学: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2. 实践课程教学: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3. 学生项目:小组研究、论文撰写、答辩等形式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2. 课堂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3. 学期项目(论文、实践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授课,他们将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交通运输学导论》2. 参考书目:- 《交通规划与管理》- 《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 《现代物流学》八、其他说明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以实际课程教学计划为准,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祝学生们在本课程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免费下载】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案

【免费下载】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案

(2)
学时:4
教学方法
讲授
目的 要 求
重点 难 点
名称
时间
50 分钟 100 分钟 100 分钟 150 分钟
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章 交通流特性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通行能力计算分析,排队和延误分析以及服务水 平计算分析.
2.使学生了解交通流要素。
1.重点:通行能力的定义和分析方法,排队和延误分析,交通量与服 务水平,交通量与延迟。
15 第四章 轨道工程 第二节 站场
16 第五章 道路工程 第一节 第二节
17 第五章 道路工程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港口工程 第一节 港口类型及组成 第二
18 节港口水域 第六章 港口工程 第三节 码头 第四节 港口陆
19 域作业区 第七章 机场工程 第一节 机场组成 第二节 飞
20 行区平面布置 第三节 跑道系几何设计 第七章 机场工程 第四节 滑行道和停机坪几何设计
教案
课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学时: 46(42+4)学时 专业: 交通运输 教师: 朱奎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 院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大纲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大纲

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大纲交通运输专业导论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专业导论1.2 学分:3学分1.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1.4 先修课程:无1.5 任课教师:XXX二、课程目标2.1 熟悉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2 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相关政策;2.3 了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4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专业的兴趣和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3.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课时)- 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内涵- 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国内外交通运输的发展比较3.2 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交通(4课时)- 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市区交通问题及现代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 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比较分析3.3 交通运输政策与规划(6课时)- 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目标和原则-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交通运输规划的实施与评估3.4 交通运输技术与装备(6课时)- 公路交通技术与设备- 铁路交通技术与设备- 水路交通技术与设备- 航空交通技术与设备3.5 交通运输管理与安全(4课时)- 交通运输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交通事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3.6 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4课时)- 可持续交通运输的概念和原则-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措施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4.1 教学方法:- 结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讲解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利用实地考察和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4.2 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占5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 期末考试占50%,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参考书目5.1 主要教材:- 高宇红,《交通运输导论》,中国交通出版社,2018年。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舒适,可适应不利的气候条件,对环境的污染小(蒸汽机牵引
除外),使用性能好,运营费用低。但初期投资高,通达性受 到限制。
二、轨道载运工具的应用类型:
1.有轨电车 由1辆、2辆或有时为3辆车辆组成。每辆车有4~6个轴,长14~ 23m。具有较好的动力特性和行驶舒适性,但运行速度低(通常 小于20km/h),正点率低,单向输送能力一般低于1万人/h。逐
土木交通工程学院
交 列车
由高功率机车牵引若干挂车,或者同若干带动力的车辆一起组成 的列车。这种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到250~300km/h以上(1990年
的最高记录为515km/h),平均运行速度可达到160到200km/h。由
于它的速度快,运量大,,能耗低,舒适而安全,对环境污染小,
土木交通工程学院
交 通 运 输 工 程 导 论
第三节 道路载运工具
一 道路载运工具的类型、尺寸和质量 汽车可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客车包括小客车、面包车、公共汽 车(小型、中型和铰接式)等。货车可进一步分为整车(轻型、中型 和重型)和组合车(各种拖挂式)两类。 1.小客车 小客车为二轴四轮车辆,可坐2~6人,主要为个人交通工具。按重 量和尺寸大小,可分为小型、中型和重型三种。其重量变动于6.8~ 18kN范围内;车身长度在3.5~5.6m之间,轴距变动于2.3~3.1m之 间;车身宽度为1.6~2.0m,高度为1.15~1.65m之间。
土木交通工程学院
交 通 运 输 工 程 导 论
4.整车 即单个货车系指载货区和动力设备装在共同的车架上不能分 开的货车。整车包括二轴四轮(轻型货车)、二轴六轮、三 轴(双后轴)和四轴(三后轴)货车四种。轻型货车的总重 量—般小于45kN,二轴六轮货车的总重量大都在45~180kN范 围内,而三轴和四轴的总重量可高达260~300kN。 5.组合货车 组合货车由牵引车或整车同一个或多个挂车组合而成,可称为拖挂 车。牵引车和挂车通过铰接方式联结,彼此可相对转动,因而也可 称为铰接车。挂车有两种:前后各有一个或多个轴的全挂式,由整 车或带半挂车的牵引车拖带,但不把重量转给前面;后端有一个或 多个轴但前端无轴的半挂式,其前端放在牵引车或前面拖车的后端 上,并把一部分重量转给前面。组合货车的总重量一般可达到400 ~500kN,通常用于长途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021052适用专业:交通运输总学时:46学时(42+4)一、编写说明1.修订的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修改编定的。

2.课程简介本书以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为对象,主要介绍现代社会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以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阐述各类载运工具的特点和与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有关的特性;扼要介绍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择要阐明轨道、道路、港口和机场工程的主要组成、功能要求和设计要点;简略介绍各种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设施运行时进行交通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3.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以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各类载运工具的特点和与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有关的特性;轨道、道路、港口和机场工程的主要组成、功能要求和设计要点。

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各种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设施运行时进行交通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管理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学、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运输监理组织学、交通安全工程学等学科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大纲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2.使学生了解运输的性质和作用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

(二)教学内容1.运输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对政治、环境的影响。

2.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性能,各类运输系统的特点,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3.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和管道运输系统。

4.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组成。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性能,各类运输系统的特点,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和管道运输系统。

2.使学生了解运输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对政治、环境的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组成。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性能,各类运输系统的特点,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和管道运输系统。

2.难点:综合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第一章载运工具的运行特性(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轨道载运工具、道路载运工具、水上载运工具和空中载运工2.使学生了解载运工具的类型。

(二)教学内容1.载运工具的应用类型,车辆的类型和基本组成,动力特征。

2.道路载运工具的类型、尺寸、功率、质量、加速性能、车辆运行费;水上载运工具的类型、尺寸和吨位;3.空中载运工具的类型,飞机质量、尺寸和旅客容量,跑道长度,巡航速度和航程。

(三)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道路载运工具的类型、尺寸、功率、质量、加速性能、车辆运行费;水上载运工具的类型、尺寸和吨位;2.使学生了解载运工具的应用类型,车辆的类型和基本组成,动力特征,空中载运工具的类型,飞机质量、尺寸和旅客容量,跑道长度,巡航速度和航程。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道路载运工具的类型、尺寸、功率、质量、加速性能、车辆运行费;水上载运工具的类型、尺寸和吨位。

2.难点:道路载运工具的加速性能。

第二章交通流特性(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通行能力分析,排队和延误分析以及服务水平分析.2.使学生了解交通流要素。

(二)教学内容1.交通流三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通行能力的定义和分析方法,排队和延误分析。

3.交通量与服务水平,交通量与延迟。

(三)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通行能力的定义和分析方法,排队和延误分析;交通量与服务水平,交通量与延迟。

2使学生了解交通流三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通行能力的定义和分析方法,排队和延误分析,交通量与服务水平,交通量与延迟。

2.难点:通行能力的分析方法,排队和延误分析。

第三章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规划的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和需求预测。

2.使学生了解规划的特点和方案设计与评价。

(二)教学内容1.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2.供给函数,需求供给平衡,需求模型、生成模型、分布模型、选择模型。

3.需求预测的经验判断法、趋势推测法、需求模型法。

4.方案设计与评价。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规划的方法和步骤,供给函数,需求供给平衡,需求模型、生成模型、分布模型、选择模型;需求预测的经验判断法、趋势推测法、需求模型法。

2.方案设计与评价(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规划的方法和步骤,需求供给平衡,需求模型、生成模型、分布模型、选择模型;需求预测的经验判断法、趋势推测法、需求模型法。

2.难点:规划的方法和步骤,需求供给平衡,需求模型、生成模型、分布模型、选择模型。

第四章轨道工程(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线路等级、正线数目、路基、轨道;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2.使学生了解线路平面、线路纵断面、站场的类型与分布,客运站和货运站。

(二)教学内容1.线路等级、正线数目、线路平面、线路纵断面、路基和轨道。

2.站场的类型与分布,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客运站和货运站。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线路等级、正线数目、路基、轨道;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2.使学生了解线路平面、线路纵断面、站场的类型与分布,客运站和货运站。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线路等级、正线数目、路基、轨道;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2.难点:线路等级、正线数目、路基、轨道。

第五章道路工程(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道路分级和设计原则,道路路线设计,路基和路面。

2.使学生了解道路排水和桥涵构造物。

(二)教学内容1.道路分极,设计原则。

2.道路路线的平面设计,行车视距,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平面交叉设计、和立体交叉设计。

3.路面使用性能要求,路面结构组成和类型,路肩和路面排水。

4.道路排水,桥梁和涵洞。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道路分极,设计原则,道路路线的平面设计,行车视距、平面交叉设计,路面使用性能要求,路面结构组成和类型。

2.使学生了解道路路线的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肩和路面排水。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道路分极,设计原则,道路路线的平面设计,行车视距、平面交叉设计,路面使用性能要求,路面结构组成和类型。

2.难点:行车视距、平面交叉设计,路面使用性能要求,路面结构组成和类型。

第六章港口工程(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港口的组成,港口水域,码头,港口陆路作业区。

2.使学生了解港口的类型,防波堤,岸壁结构形式,堆场和仓库。

(二)教学内容1.港口的类型和港口的组成。

2.航道,港口水深,锚地,回旋水域,码头前水域,防波堤。

3.码头平面布置,码头形式,岸壁结构形式,码头岸线长度。

4.前沿作业地带,堆场和仓库,集疏运系统。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港口的组成,航道,港口水深,锚地,回旋水域,码头前水域,码头平面布置,码头形式,港口陆路作业区2.使学生了解港口的类型,防波堤,岸壁结构形式,堆场和仓库(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港口的组成,航道,港口水深,锚地,回旋水域,码头前水域,码头平面布置,码头形式,前沿作业地带,集疏运系统。

2.难点:航道,回旋水域,码头前水域,前沿作业地带,集疏运系统。

第七章机场工程(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机场系统的组成,飞行区的平面布置,跑道的几何设计,滑行道和停机坪几何设计,航站区布置。

2.使学生了解跑道构形,跑道方位,滑行道布置,航站楼设施单位,飞机质量,气候条件。

(二)教学内容1.机场系统的组成。

2.跑道构形,跑道通过能力,跑道方位,航站区同跑道的相对位置,滑行道布置,净空要求。

3.跑道长度、宽度、横坡和纵断面,道肩和升降带,飞机质量,气候条件,跑道特性。

4.滑行道宽度、坡度、最小间隔距离、滑行道曲线和出口设计,停机坪几何设计。

5.航站楼设施单位,平面、竖向布局方案,出入机场交通。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机场系统的组成,飞行区的平面布置,跑道的几何设计,滑行道曲线、最小间隔距离和出口设计,停机坪几何设计滑行道和停机坪几何设计,航站区布置。

2.使学生了解跑道构形,跑道方位,滑行道布置,航站楼设施单位,飞机质量,气候条件。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机场系统的组成,飞行区的平面布置,跑道的几何设计,滑行道曲线、最小间隔距离和出口设计,停机坪几何设计滑行道和停机坪几何设计,航站区布置。

2.难点:机场系统的组成,飞行区的平面布置,停机坪几何设计滑行道和停机坪几何设计,航站区布置。

第八章交通控制与管理(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轨道、道路、水上和航空交通控制和管理。

2.使学生了解交通控制设施,航路助航设备,航站助航设备,目视助航设备。

(二)教学内容1.行车组织,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2.交通管理,交通控制设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控系统。

3.水上交通控制和管理,飞行规划,航路和空中交通间隔规则,空中交通管制机构,航路助航设备,航站助航设备,目视助航设备。

(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行车组织,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水上交通控制和管理,飞行规划,航路和空中交通间隔规则,空中交通管制机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控系统。

2.使学生了解交通控制设施,航路助航设备,航站助航设备,目视助航设备。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1.重点: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航路和空中交通间隔规则,空中交通管制机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控系统。

2.难点: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航路和空中交通间隔规则,空中交通管制机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三、学时分配四、主要参考书目1.《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姚祖康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叶霞飞编中国铁道出版社3.《港口规划与布置》洪承礼编人民交通出版社4.《机场规划与设计》姚祖康编同济大学出版社五、主要编写人员朱奎林马卫平李渤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