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体系及资产配置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养老调研报告

养老调研报告

养老调研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养老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养老调研报告1XX社区多年来在区、街老龄委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完善本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尽可能地为社区的困难弱势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为他们的晚年生活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一、老年服务工作现状XX社区户籍人口为8295人。

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2128人,占总人口%。

老年人口中,独居老人6人,空巢老38人。

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没有。

100周岁以上老人没有,90—99周岁老12人,占总人口%,80—89周岁老人212人,占总人口%,70—79周岁老人771人,占总人口%,65—69周岁老人484人,占总人口%,60—64周岁老629人,占总人口%。

二、老年服务工作硬件设施建设1、XX社区办公服务配套设施齐全,总建筑面积800平米,其中服务老年人的设施占500平米,设有日间照料室一间,约60平米,配有电视,电风扇,还有一些必要的生活日用品。

餐饮室一间,约55平米,厨房与其分开,配备餐桌、座椅、洗手池、消毒柜、碗、筷、锅等,还有防蚊蝇设备,及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日间休息。

2、XX社区老年活动设施齐全,分别配设了三间老年活动室。

还有一间多功能活动厅,约100平米。

其中设有电视、DVD等音像设备。

棋牌室一间,约60平米,里面设有棋牌桌椅。

卫生保健室一间,约10平米,里面设有床和医疗急救器械。

图书阅览室一间,约16平米,里面设有读书桌椅,报刊、杂志、图书20xx余册。

心理倾述站一间,约10平米。

还有一室内健身活动大厅,约100平米,里面包括各式健身器械和乒乓球台等设备。

及大地方便和丰富了老年人的娱乐活动。

真正地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乐、老有所为”的场所。

2023 年中国养老产业研究报告

2023 年中国养老产业研究报告

2023 年中国养老产业研究报告2023 年初,延迟退休消息引发热议,人们对何时退休、如何养老等话题进行了激烈讨论,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加强养老服务保证作为政府工作重点,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老年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同时,即将迎来" 退休潮"。

2022 年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波" 婴儿潮" 陆续到达退休年龄,预计" 十四五" 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 万人。

面对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养老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本报告的研究范畴限定为商业养老,即以盈利为目标的养老产业。

1、发展环境政策端:为提升老年人养老幸福指数,国家积极鼓励养老产业全方位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国家通过政策定调,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此后,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鼓励银发经济发展。

2021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养老事业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物品,是公众性福利;养老产业指盈利性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的养老服务和产品,养老事业为老年人提供基础性兜底服务,而养老产业则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个性化、高品质养老需求。

此外,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切实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

随着老年人口逐渐增加,仅依靠政府性养老事业已难以支撑,国家推出系列政策从税费、用房、水电成本等多方面提供支持,推动符合老人需求的商业养老服务发展,共同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

需求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需求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8.9%,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14%,这意味着中国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此外,由于少子化、寿命延长和人口迁移等因素,中国老龄化进程将继续加快且难以逆转,预计到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 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超30%,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民政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民政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民政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依据国家《纲要》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分别制定以各级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十二五”规划,对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规划、明确了目标、采取了措施。

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及机构建设的现状自20________3年以来,经过近10年的努力,全市已经建成国办养老机构7家,农村敬老院50家,民办养老机构55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08家,养老总床位数已达1634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已超过30张,在全省位列第五位。

我局建立了民办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养老情况进行监测,从系统监测的情况来看,各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在逐年提高,目前已经超过了50%。

在抓好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联合市人社局还认真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重视抓好专业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从2021年起就实现了常态化免费培训,建立了基地、完善了设施、稳定了教学队伍,20________6年至今共培训了800多名养老护理员。

通过每年对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的培训,有力促进了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全社会营造了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较好地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目标。

二、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多年努力,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但也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急需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今后的管理、指导中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整体水平低。

我市的民办养老服务设施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多数是利用闲置的教育、办公用房,甚至居住用房改建,真正按照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设计新建的几乎没有;全市55家民办养老机构利用国有土地新建的老年公寓极少,大多没有足够的楼内公共空间、户外活动场地、安全通道以及配套的医疗康复条件,功能上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

国人养老准备调研报告(1)

国人养老准备调研报告(1)

目 录1 报告的背景 (1)1.1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1)1.1.1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 (1)1.1.2老龄化程度在地区间的不平衡,“未富先老”问题凸显 (2)1.1.3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年轻人压力增加,“养儿防老”难以为继 (2)1.1.4老年家庭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 (3)1.2现行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和不足 (4)1.2.1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现状 (4)1.2.1.1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 (4)1.2.1.2 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及失衡 (5)1.2.1.3 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重要意义 (6)1.2.2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状况 (6)2 报告的产生 (9)2.1主要目标 (9)2.2调研内容 (9)2.3问卷设计 (9)2.4施测过程 (10)2.5样本描述 (10)3 国人养老准备情况 (15)3.1对养老生活的愿景和主要担忧 (15)3.1.1未退休者对养老生活的愿景和担忧 (15)3.1.2已退休者对养老生活愿景实现的评价及担忧 (19)3.2对退休收入的预期 (21)3.3受访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分析 (25)3.3.1收入和资产 (25)3.3.2消费和储蓄 (29)3.4养老准备 (30)3.4.1对自身预期寿命的估计普遍较为乐观 (30)3.4.2实际养老准备并不充足 (31)3.5金融素养与养老金融素养 (33)3.5.1受访者的金融素养及差异性比较 (33)3.5.2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的影响 (35)3.5.3受访者养老金融素养水平及差异性比较 (36)3.5.4养老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的影响 (38)3.5.5受访者利用互联网获得金融服务的参与度 (39)3.6对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40)3.6.1养老财务准备过度依赖第一、二支柱 (40)3.6.2专业知识不足、产品过多无法选择成为养老财务准备的难点 (43)3.6.3保本与安全是受访者最看重的养老金融产品功能 (44)3.6.4消费者期待金融机构提供养老财务规划及投资组合推荐服务 (46)3.6.5对新近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的看法 (48)3.6.5.1 税延型养老保险 (48)3.6.5.2 养老目标基金 (51)3.6.6对个人退休账户制度的期待 (53)3.7受访者的风险偏好及其对养老准备的影响 (56)3.7.1受访者的风险偏好水平 (56)3.7.2受访者风险偏好的差异性比较 (57)3.7.3风险偏好对养老准备的影响 (60)4 个人应如何做好养老储蓄投资 (63)4.1储蓄投资前的需求分析 (63)4.1.1基于退休生活目标,确定退休后的收入目标 (63)4.1.2测算退休生活目标需求和可能获得的收入之间的缺口 (63)4.2了解可选择的金融产品 (65)4.2.1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 (65)4.2.2通过证券公司选择的投资产品 (65)4.2.3基金公司的产品 (66)4.2.4保险公司的产品 (67)4.2.5信托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68)4.3确定适当的养老投资策略 (68)4.4典型案例分析 (69)5 建议 (74)5.1个人:尽早规划退休生活,加强养老投资储蓄 (74)5.2金融机构:创新和完善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 (75)5.3政府责任:建立个人退休账户制度,推动第三支柱发展 (75)5.4积极发挥理财平台连接各方的纽带作用 (76)11.7 4.87此外,2。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本次调研对相关机构进行了走访和访谈,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

以下是本次调研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养老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1. 养老院建设本次调研发现,在各个城市和乡村,养老院的建设得到了积极推进。

养老院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然而,仍有一些地区的养老院设施不够完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2. 社区养老中心建设社区养老中心的建设在一些城市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这些养老中心提供了各类日间照料、康复服务和休闲活动等,为老年人提供了方便和舒适的养老环境。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社区养老中心的建设比较滞后。

三、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保障1. 医疗保障调研发现,在大部分城市,老年人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医保政策也对老年人有所倾斜。

但是在偏远地区和一些低收入群体中,医疗保障的问题仍然存在。

2. 护理服务护理服务在城市和乡村也得到了较好的建设和发展。

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日常护理和照顾的需求。

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人力资源匮乏,护理服务尚需加强。

四、养老服务体系的管理和运营1. 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调研发现,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一些机构中,管理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 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调研显示,一些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模式创新,运作良好。

但是,也有一些机构面临着财务困难和运营不善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五、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和建议1. 增加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的全面覆盖,提高服务质量。

2.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养老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如居家护理、社区养老中心等,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学者们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家庭人口特征、家庭财富特征、背景风险三个方面。

在家庭人口特征方面,Guiso等学者通过对欧洲国家投资者的投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家庭无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呈现“U”型,而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呈现倒“U”型。

1国内学者邹红2、吴卫星3等也发现了年龄与家庭股票参与之间的倒“U”型关系。

Lin 等学者提出教育和金融知识也会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

4尹志超等学者也发现掌握金融知识能够提高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及其配置比例,而且风险偏好的家庭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更大。

5在家庭财富特征方面,史代敏等从微观角度出发,运用Tobit模型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居民家庭财富总量越多,持有的金融资产越多样,而且金融资产中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越大。

6吴洪等通过对中国家庭调查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家庭年收入对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及配置比例均有正向影响。

7有学者发现,家庭财富水平较低时或者拥有首套住房时,自有住房对家庭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存在“挤出效应”,但随着房产数量增加或者家庭财富水平较高时,房产会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

891Luigi Guiso,Michael Haliassos,Tullio Jappelli. Household stockholding in Europe: where do we stand and where do we go?[J]. Economic Policy,2003,18(36).2邹红,喻开志.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09):13-17.3吴卫星,吕学梁.中国城镇家庭资产配置及国际比较——基于微观数据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10):45-57.4Lin C , Hsiao Y J , Yeh C Y . Financial literacy, financial advisors, and information sources on demand for life insurance[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17, 43:218-237.5尹志超,宋全云,吴雨.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J].经济研究,2014,49(04):62-75.6史代敏,宋艳.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10):43-49.7吴洪,徐斌,李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基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7(04):39-51.8吴卫星,易尽然,郑建明.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财富和住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45(S1):72-82.学者们也较为关注背景风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背景风险是指无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或分散化投资进行化解的风险,其中在家庭金融领域影响较大的有劳动收入风险以及健康风险。

关于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3篇)

关于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3篇)

关于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3篇)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为深入了解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探究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业的有效途径,市政协第三调研组对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老龄人口及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一)我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关于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014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83.8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5.92%(以全市总人口 526.68万人计算),我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我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人口快速老龄化。

2010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69.55万人,到了2014年就达到83.86万,年平均增加 2.86万人。

二是老年人口高龄化。

我市现80岁以上老人7.8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9.3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高龄老人还会逐渐增多。

三是老年家庭空巢化。

年轻人婚后与父母分开住,或转移大城市,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等,使得老年家庭空巢化问题突出。

四是群体结构多元化。

老年人口文化层次越来越高,老年人需求越来越广泛。

(二)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市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以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为重点,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现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628个,其中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老年人小饭桌2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及养老服务站603个。

公办养老机构44个(包括敬老院16个、光荣院和复退军人休疗中心9个、公办老年公寓4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0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5个),民办养老机构13个。

养老床位数已达到18604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25.9张。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产业调查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产业调查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产业调查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5亿,占总人口比例约18%,而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亿,占总人口比例12.6%。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这些都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重。

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成为了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养老产业现状1. 养老服务的供给不足目前,中国的养老机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需求,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根据国家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养老院的床位数量与老年人口数量之比仅为1:5.6,而在大城市更是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地区,但在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却相对匮乏,至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2. 养老服务的质量堪忧很多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并不令人满意,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专业的养老人员,从而导致服务不规范和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养老机构存在粗放式管理,缺乏对老人的情感关怀和细致周到的服务,给老年人带来实际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负担。

3. 养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尽管养老产业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养老产业市场的潜力巨大。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中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

这意味着,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逐年扩大,养老产业将成为未来投资的重要方向。

三、养老产业发展趋势1.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政府开始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大对养老产业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养老产业,加快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

2. 科技创新助力养老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正为养老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的调查报告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的调查报告1. 引言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着养老产业发展的严峻任务。

本文旨在通过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产业的调查研究,探讨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

2.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背景和挑战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5亿,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

长寿和少子化现象使得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养老产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境:2.1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由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养老院床位紧张,养老护工短缺,养老设施和设备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

2.2 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养老院管理混乱,服务水平低下。

老年人的权益保护和安全问题成为重要课题。

2.3 养老产业发展缺乏市场化养老产业发展缺乏市场化导向,主要依赖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低下。

这限制了养老产业的创新和提质升级。

3. 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以上问题和困境,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下:3.1 养老服务供给逐步增加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扶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养老院、养老社区等。

养老床位和服务供给逐年增加。

3.2 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政府对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和评级,引导养老院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3.3 养老产业创新和科技应用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养老产业创新和科技应用,如智能化养老设备、智能化健康监测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先进、便捷的养老服务。

4.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不仅是一项重大需求,也是一项巨大机遇。

我认为,为了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4.1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建立从养老院、养老社区到居家养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的服务需求。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导语】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探索破解人口老龄化的新途径,加快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近,我们对集安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就进一步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集安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

截止目前,集安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87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8%;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3829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4.8%;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4425人,占老年人口的17.1%。

集安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预计到XX年,集安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6000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青壮年人口流动性增强,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发展速度快,老龄化伴随空巢化的特征,因丧偶等原因独居的高龄老人比重也相当高。

据统计,集安市现有空巢老人2460人,城区三无老人109人。

人口老龄化势必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照料功能不断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激增。

据调查,集安市城区约85%的老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约15%的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所有老年人都希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在养老观念上,正在由养儿防老向国家养老转变;在养老形式上,正在由家庭化向社会化、普惠化、均等化转变。

(二)养老服务机构得到改善和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集安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

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

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

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什么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包括多个行业,网站评价分析报告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改善网站的问题、为制定网站推广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专业人士的分析建议用于指导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检验网站前期策划及网站建设专业水平等等。

获得专业网络营销顾问的分析建议,让网站真正体现其网络营销价值。

二、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3 项目合作单位概况1.4 项目愿景1.5 项目宗旨1.6 主要研究结论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2.1.2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2.1 国家和地区政策与规划的需要2.2.2 满足成都养老需求,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需要2.2.3 促进养老方式转型,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2.2.4 符合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3.1 养老产业发展现状3.1.1 市场需求现状3.1.2 市场供给现状3.2 成都养老市场分析3.3 成都养老产业市场趋势第四章项目方案4.1 项目规模4.2 功能规划第五章项目运营与公司基本情况5.1 项目定位5.1.1 目标客户定位5.1.2 项目服务定位5.2 项目服务模式5.3 项目平台建设5.4 项目投资回收模式5.5 公司基本情况5.5.1 组织框架5.5.2 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5.5.3 公司发展规划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1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2 投资估算第七章财务分析7.1 基本假设7.2 财务预测7.2.1 收入预测7.2.2 利润预测7.3 资金退出方式第八章风险控制8.1 市场风险8.2 运营风险8.3 竞争风险8.4 财务风险第九章效益分析9.1 社会效益9.2 经济效益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建设地点三、项目建设内容四、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五、项目实施进度第二节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结论第三节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二、编制原则三、研究范围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项目背景一、政策背景二、经济背景三、社会背景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第三节项目建设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二、项目建设是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要三、项目建设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四、项目建设是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五、项目建设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满足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需要第三章项目产品市场分析第一节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分析第二节长江三角洲养老产业发展分析一、长江三角洲养老产业供给侧分析1、上海市养老供给分析第三节昆山养老产业发展分析第四节项目SWOT分析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区位条件第一节项目选址要求第二节项目区位条件第三节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第五章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第一节项目规划和设计第二节项目建设内容第三节公辅工程第六章项目环境保护第一节执行标准及排放标准第二节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第七章消防及安全方案第一节消防设施及方案第二节安全方案第八章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第一节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第二节节能措施第三节项目能耗分析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第二节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第三节项目实施进度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第一节估算范围第二节投资估算一、工程费用估算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三、预备费估算四、项目流动资金估算五、项目总投资估算上海市养老机构数第三节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第十一章财务效益、经济评价第一节财务评价一、评价依据二、营业收入及税金测算三、成本费用测算四、利润测算第二节财务评价指标一、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二、财务净现值(FNPV)三、项目投资回收期(Pt)四、总投资收益率(ROI)第三节项目盈亏平衡及敏感性分析一、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二、项目敏感性分析第四节财务效益分析结论……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第一节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税收收入二、带动就业增长、培养专业服务人才,增加就业岗位三、提供休闲娱乐养生为一体的场所,增强人民幸福感四、改善当地社会服务质量和老年人生活质量第二节互适性分析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及及防范建议第一节项目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第二节项目本身潜在的风险及防范第十四章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第一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第二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3第一章研究定位及主要方法第一节研究目的第二节研究内容第三节研究方法第四节数据来源第五节分析依据第二章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第一节社会宏观环境分析第二节医养结合养老院相关政策分析一、国家政策二、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准入政策三、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技术政策第三节地方政策第三章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承办单位三、项目主管部门四、项目拟建地区、地点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六、研究工作依据七、研究工作概况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结论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四节存在问题及建议第四章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一、国家及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发展规划二、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第二节项目发展概况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现状与差距二、发展趋势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四节投资的必要性第五章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一节国内生产企业现状一、重点企业信息第二节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第三节企业竞争策略分析一、产品竞争策略二、价格竞争策略三、渠道竞争策略四、销售竞争策略五、服务竞争策略六、品牌竞争策略第六章项目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第一节行业产销状况分析第二节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第三节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第四节行业获利能力分析第五节行业成本费用分析行业获利能力分析第七章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第一节市场调查一、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四、替代产品调查五、产品价格调查六、国外市场调查第二节行业市场预测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三、价格预测第三节行业市场推销战略一、推销方式二、推销措施三、促销价格制度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第四节医养结合养老院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第五节医养结合养老院产品销售收入预测第八章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第一节资源和原材料一、资源评述二、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三、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第二节建设地区的选择第三节厂址选择第九章项目应用技术方案第一节医养结合养老院组成第二节生产技术方案一、产品标准二、生产方法三、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六、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第三节总平面布置和运输一、总平面布置原则二、厂内外运输方案三、仓储方案四、占地面积及分析第四节土建工程一、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二、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三、建筑材料四、土建工程造价估算第五节其他工程一、给排水工程二、动力及公用工程三、地震设防四、生活福利设施第十章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第一节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第二节医养结合养老院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第三节医养结合养老院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第四节治理环境的方案第五节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第六节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第七节环境影响评论结论第八节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第十一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第一节企业组织第二节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第十二章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一节医养结合养老院实施的各阶段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二、资金筹集安排第二节医养结合养老院实施进度表一、横道图二、网络图第三节医养结合养老院实施费用一、建设单位管理费二、生产筹备费三、生产职工培训费四、办公和生活医养结合养老院购置费五、勘察设计费六、其它应支付的费用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医养结合养老院总投资估算第二节资金筹措第三节投资使用计划第十四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第一节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分析第十五章医养结合养老院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第一节建设和开发风险第二节市场和运营风险第十六章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我国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第二节我国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三节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投资机会及发展战略分析一、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投资机会分析二、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分析第四节我国医养结合养老院行业投资风险第十七章医养结合养老院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一节结论与建议一、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二、行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第十八章医养结合养老院投资可行性报告附件1、项目位置图2、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3、主办单位近5年的财务报表4、医养结合养老院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5、项目总平面布置图6、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8、医养结合养老院投资概算表9、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10 现金流量表11、损益表12、资金来源与运用表13、资产负债表14、财务外汇平衡表1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6、流动资金估算表17、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18、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1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20、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1、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养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4一、项目背景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

我国居民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居民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居民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陈曦江世银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养老金养老和住房养老成为我国居民养老模式最普遍的两种选择,但以投资金融市场方式养老的参与度较低、发展空间有限。

本文基于CHFS2017年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OLS回归模型,从居民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对我国居民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

结果显示,居民不同的个体特征对其养老金融产品的持有与投资回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其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居民持有养老金融资产并提高盈利水平,现金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对养老金融产品的持有及投资回报也具有正向作用。

养老保险持有的影响不显著,子女数量、家庭健康状况属于无关变量。

关键词:养老金融;投资回报;Logistic模型;OLS回归;CHFS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0)03-0065-07DOI:10.19647/ki.37-1462/f.2020.03.011一、引言据国家统计局(2018)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2.5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7.90%,相比2017年末增长了0.60%,老龄化增速加快。

美国经济咨商局发布的全球GDP和人均GDP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约10000美元,而我国2001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

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程度严重不匹配,在老龄化背景下出现了“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现象。

据《中国健康与养老报告》(2015)显示,我国城镇50—60岁即将退休的老年人养老资产的构成中,“以养老金养老”和“以房养老”成为我国居民养老模式最普遍的两种选择,占比共计达到80%。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报告》(2015)显示,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金融资产占比仅1成左右,用于养老的金融资产更是少之又少。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养老调研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养老养老服务体系工程情况调查报告(1)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体上情况**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省份之一,也是人口红利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我省的老龄化呈现出程度强、增速快、空巢化现象严重、失能半失能老人比重高等局限性,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日益迫切和需要。

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也成为各地人代会上的首要议案和建议。

近年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扎实工作,我省基本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养老保障体系,公共服务养老服务水平和老年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都有了较大大幅提升。

(二)注重整合资源、构建网络,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天然资源全省各级应积极整合社会和社区各类服务资源,着力构建居家养老下大力气服务网络,居家养老的中老年人覆盖面和受益人群逐步扩大,老年养老的方式和模式不断创新。

各地借力研究型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居家养老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短期市场托养、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购等生活服务,同时还兼顾老年人文化娱乐、学习教育、体育健身、精神关爱、社会参与、基本权利维护等多种需求,在居家公共服务养老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22年底,全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苏州市已经率先实现了城乡努力实现社区全覆盖。

各地还十分积极采取购买服务、资金补助、提供场所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社团组织、家政服务中小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同时,充分发挥老年人组织、志愿者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贷款优质的志愿服务。

**从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行业筛选确认了3000多家为老提供服务定点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提供服务,有1400多名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人员为困难老人提供钟点式服务,有25万人的志愿者队伍以各种形式活跃在为老服务岗位上。

加强老龄事业、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加强老龄事业、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加强老龄事业、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加强老龄事业,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第二章国内外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分析2.1 国内养老服务体系现状2.2 国外养老服务体系现状第三章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3.1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概述3.2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索与实践第四章推进居家与机构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养老模式发展4.1 居家与机构相结合模式概述4.2 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第五章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5.1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现状5.2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建议第六章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6.1 社会资本参与现状分析6.2 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的措施第七章加强法律法规和保障7.1 养老法律法规现状分析7.2 加强法律法规和保障的建议第八章结论和展望8.1 研究结论总结8.2 研究展望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65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8.7%。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加强老龄事业,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加强老龄事业,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相关领导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3篇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根据这一问题,本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为例,共有706份问卷,其中北京市有403份,上海市有303份。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养老问题的真实状况:1、是否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担心和不太担心可以说是各占一半,有将近43%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有所担心,57%的人不太担心或尚未考虑养老问题。

从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们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并不是很担忧。

一是北京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更发达;二是北京上海的养老机构非常多,并且有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做后盾;三是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的人要面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譬如说房价问题)比较多,因而养老问题属于次要;四是北京上海适合年轻人打拼,许多年轻人选择年老后退居二线城市。

2、选择的养老方式在这一问题上,选择有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公立养老机构占多数,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其他的养老方式。

总体而言,养老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

可见,人们对未来的养老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再死守着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等单一的养老概念了。

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3、赡养老人的意识当今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要考虑自身职业的发展,还要顾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生养小孩赡养老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养老保险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因病、因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这一制度不仅仅为退休人员提供了经济保障,其对于参保家庭在金融资产配置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我们将从理论层面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如何影响家庭的金融决策,包括储蓄、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具体影响程度和路径。

我们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促进家庭财富的合理增长。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家庭金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其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在国外,关于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社会养老保险能够增强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而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

例如,Cocco等(2005)指出,拥有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更有可能持有风险资产,如股票和基金,因为他们对未来养老有了更稳定的预期,从而愿意承担更多的投资风险。

Huggett(2004)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养老保险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认为养老保险的存在可以降低家庭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进而增加对风险资产的配置。

在国内,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例如,吴卫星等(2011)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发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更有可能持有风险资产,且配置比例更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1 基本养老金:覆盖广泛,位居主导
➢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比
资料来源:人社部,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人社部,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元、
*注:印度、南非为2016年数据;私人养老金指第二、第三支柱;因统计口径差异,和ICI、 中国人社部数据有出入
135.6%。截至同期,中国一二三支柱养老金结构 占 比 各 为 74.7% 、 25.3% 、 0.0% ; 美 国 则 为 10.2% 、
➢ 据OECD口径,截止2018年底,中国大陆第二、三支柱养 老金资产2,155亿美元,占GDP之比仅为1.5%。对标全球, 中国私人养老金资产存量低、占GDP比率低,与已步入老
58.1%、31.75。对标美国,我国养老金保障水平低;
龄化社会多年的发达国家差距显著。
第一支柱占比过高,第二支柱偏低,第三支柱缺位 6

1.67亿
人。老


口抚养

从2005
年起加
人口老龄化趋势延续
➢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测
➢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预测
资料来源: U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兴业证券经济与 资料来源: U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
59.3 的平均水平。从分指数值看,中国养老金的充足性、可持续性、完整性分别为60.5、36.7、 46.5, 低于37国(或地区)均值的60.6、50.4、69.7。其中,可持续性、完整性掣肘尤为明显, 主要由于 第一支柱偿付压力大、第三支柱缺位。
7
2.第一支柱:覆盖广泛,保障基本
概要 1)我国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按适用对象分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城乡居 民基本养老保险金,目前已实现广覆盖,提供基本保障。职工资本养老保险金实 行中央调剂制度以保障各省份偿付。 2)社保基金构成第一支柱的资金补充来源,国资划转社保力度加大、社保基金 投 资收益良好,提升了第一支柱的可持续性。 3)但是,第一支柱客观形成财政负担,且替代率水平低,不宜被过度依赖。
岁而递增;人口自然增长率除2016年开放二胎政策有所回升外,逐年下降至2019年3.34‰的历史最低点。由此导
致老龄人口(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及抚养比(老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双升。2000年老龄人口占比突破7%
,速攀升步至2入01老8年龄的化1社6.会8%。。此后老龄人口

量以3.6%的年复合增速增至2018年 3
2
1.1 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提升
➢中国65岁以上人口增长、占比提升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老年人口抚养比攀升
资料来源: 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的直接原因是人均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
➢ 1982、1990、2000、2005、2010、2015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依次为67.80、68.55、71.40、72.75、74.83、 76.34
➢ 1、养老需求增强,三支柱框架建立 ➢ 2、第一支柱:覆盖广泛,保障基本 ➢ 3、第二支柱:惠及人口有限,覆盖率难以提升 ➢ 4、第三支柱:税延试点欠佳,提升空间充足 ➢ 5、商业养老成长期引擎,险企布局获先发优势 ➢ 6、总结
1
1.养老需求增强,三支柱框架建立
概要 1)据国际经验,人口老龄化是养老保险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人均寿命延长、生 育 率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且趋势延续,产生巨大的养老保障需求。 2)2018年5月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标志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落地。至此 , 三支柱框架基本建立,但总体保障水平偏低;第一支柱独大,第二支柱占比低 ,第 三支柱刚刚起步,结构性问题突出。
金融研究院整理
院整理
➢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低迷、人口寿命逐步延长,老龄化是长期趋势。 ➢ 联合国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在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中国老年人口占比都将在2035年左右突破20%,届时
老年人口抚养比都将突破30%。未来20年是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时期,养老保障需求将持续提升。
4
1.2 三支柱养老框架建立,第一支柱独大
➢ 中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图(截至报告发布日)
资料来源:人社部,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 2018年5月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标志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落地,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基本建立。 ➢ 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
工 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第一支柱的资金补充。 ➢ 第二支柱为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专门为职工建立的附加保险;包括
养老金量化指标分值低
➢2019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中国排名30/37 ➢主要国家和地区2019墨尔本美世养老金指数分指数值
资料来源:Mecer,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颜色越深表示指数值越高,灰色区域无数据
资料来源: Mecer,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 从量化指标看,中国养老金的充足性、可持续性、完整性均不达标。 ➢ 2019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涵盖全球37个国家或地区,中国以48.7位列总分第30名,低于
企 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 第三支柱为个人养老金,是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以个人名义自愿参与的养老金。形式可为保险、基金、信托
、 理财等,当前仅有保险纳入税优范围,也即税延型养老保险是当前我国第三支柱的唯一形式。
5
保障程度低,Leabharlann 支柱独大➢ 中美2018年养老金结构对比
➢ 2018主要国家私人养老金规模及GDP占比
资料来源:ICI、Social Security、人社部统计公报、新华社,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职业年金数据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19上海峰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 国 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发言提及的数据
➢ 截至2018年底,中国养老金结存金额7.8万亿元,
仅 占 GDP 的 8.6% ; 同 期 美 国 分 别 为 27.8 万 亿 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