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题库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c44d28aec3a87c24028c45c.png)
第二节 气温
15、大气受热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来自________。 A.太阳短波辐射 B.下垫面辐射 C.太阳长波辐射 D.大气辐射 16、太阳、地面和大气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 ________。 A.组成成份 B.热力性质 C.物理结构 D.温度高低
第二节 气温
17、下列正确的概念是________。 A.太阳辐射又称为长波辐射,大气辐射又称为短波 辐射 B.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又称为长波 辐射 C.太阳辐射和大气辐射都称为短波辐射 D.太阳辐射和大气辐射都称为长波辐射
A.晴天大于阴天 B.阴天大于晴天 C.阴天等于晴天 D.多云大于晴天
4、空气增热和冷却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 Ⅰ.热传导;Ⅱ.辐射;Ⅲ.水相变化;Ⅳ.对流; Ⅴ.平流;Ⅵ.乱流。
A.Ⅰ~Ⅵ B.Ⅰ,Ⅱ,Ⅳ~Ⅵ C.Ⅱ~Ⅵ D.Ⅱ,Ⅳ,Ⅵ
第二节 气温
5、下垫面与空气之间的垂直热量交换途径主要有___。 Ⅰ.热传导;Ⅱ.辐射;Ⅲ.水相变化;Ⅳ.对流; Ⅴ.乱流;Ⅵ.平流。 A.Ⅰ~Ⅴ B.Ⅰ~Ⅵ C.Ⅱ~Ⅵ D.Ⅱ~Ⅳ,Ⅵ 6、形成较厚云层的主要冷却过程是_______。 A.平流冷却 B.辐射冷却 C.乱流冷却 D.绝热上升
第二节 气温
18、绝对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沸点温度分别为_______。 A.273K、212 ℉ B.373K、212 ℉ C.273K、32℉ D.373K、100 ℃
第二节 气温
19、通过不同温标关系换算14 ℉ 、10℃分别为 ________。 A.10℃、283K B.-10℃、283K C.-10℃、-263K D.10℃、263K 20、5℃换算成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分别为________。 A.41 ℉ 、278K B.37 ℉ 、278K C.27 ℉ 、278K D.37 ℉ 、278K
浅谈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课改心得
![浅谈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课改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d942a65a98271fe910ef9a9.png)
文预报的原理与方法 以及岸上气象导航的程序 , 为我们船舶的航行安 全
和经济航行打下 良 好 的基础 。 教学要求 :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初等数学及 部分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 ; 物理学 ( 运 动学 、 动力学 ) 的基础知识和航
季节变化 规律 以及传真天气 图的应用等。 其中教学 目的 : 通过对本课程 的学习 , 使航海类学生熟 练掌握船上水文气象要素的观测、 气 象报告 和 传真天气 图的识 读 ; 基本 掌握海洋学与气象学的基础知识 ; 了解气象水
理论 、 新方法没有及时补充等问题 ,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 的完善教材建设 。
气象学和海洋学课程改革将势在必行,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对 本课程理论的灵活运用 ,从而来提高学生对天气预报的认识、分析和使用
了达到这种效果 , 我们必须学会应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教学 。 在这里不 仅仅是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 应 多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 我们都 知道学 习
最好 的方法和 目的是在于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 。 学 生对课本 内容的理论学习缺乏兴趣 , 而实验教学过程则能充 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 参与意识和表 现意识 , 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 方
的关系 , 理论与应用的关系是进行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 内容和课程改 革 的基本原则。随着气象 学与海洋学的发展 , 新的天气 和海况实践不断
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应用能力, 本文从教 学方法、 教材建设等方面介
绍 了这 门课程改革的措施和效果。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是航 海院校船舶驾驶专业一 门专业课 , 主要 内 容 涉及到气象要素 ( 风 、气温 、 湿度 、 气压 、 云 和降水等 ) 和海洋要素 ( 海浪 、 海流 、 海冰等 ) 的基本变化规律 ,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 , 天气 系统 Ⅱ 冷高压 、 锋 面气旋 、热带气旋 、副热带高压等) 产生、发展和消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1)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d41f7cfaa00b52acfc7ca92.png)
辐射雾:由下垫面辐射冷却,使低层气温降到露点或以下时所形成的雾。多见于陆地上,又称陆地雾。
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导致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所形成的雾。此雾多形成于冷暖海流交汇处的冷水面一侧。
气团:在广大空间里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等)相对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称气团。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指的是洋流水温反常下降。
天气图:填有各地区同一时刻气象要素观测记录,能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刻天气状况或天气形势的特种地图。
问答题:
1、对流层具有哪些特征?对流层厚度如何变化?
特征:1、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平均幅度为-0.65℃/100m。 即 γ=0.65℃/100m 称γ为气温垂直递减率。2 、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是引起大气上下层动量、热量、能量和水汽等交换的主要方式。3.、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如温度、湿度等。厚度变化: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公里。通常在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
5、简述大气三圈环流的形成机理,并绘制示意图?
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在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均匀和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二个因子的作用下,从赤道到极地形成三圈环流,即赤道环流(哈德莱环流)、极地环流和中间环流(费雷尔环流)。
7、为什么印度半岛沿海夏季吹特别强大的西南风?
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变为西南风,迭加上印度低压南侧的西南风。另外还有高原的阻挡作用,印度半岛岬角作用,使西南风强劲。7-8月份风力达8-9级,9-10月份开始减弱。阿拉伯海的风大于孟加拉湾,尤其是索科特拉岛南侧的北印度洋,西南风特别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狂风恶浪海区之一。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简答题题库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简答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b6d816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5.png)
第一章1、对流层具有哪些特征?对流层厚度如何变化?特征:1、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2 、具有猛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
3.、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
如温度、湿度等。
厚度变化: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 公里。
通常在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
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
2、分别简述自由大气层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1在北半球摩擦层中,风斜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前方,低压在左前方。
在南半球高压在左前方,低压在右前方。
北半球,高压中的风斜穿等压线以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低压中风斜穿等压线以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2在北半球自由大气中,风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在南半球自由大气中,风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3、说明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在气压梯度不随高度变化的前提下,风随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摩擦力随高度的变化。
在北半球,风速随高度增大,风向渐渐右偏;在南半球,风速随高度增大,风向渐渐左偏。
4、为什么印度半岛沿海夏季吹特别强大的西南风?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变为西南风,迭加上印度低压南侧的西南风。
另外还有高原的阻挡作用,印度半岛岬角作用,使西南风强劲。
7-8月份风力达8-9级,9-10月份开头减弱。
阿拉伯海的风大于孟加拉湾,尤其是索科特拉岛南侧的北印度洋,西南风特别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狂风恶浪海区之一。
5、简述平流雾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定义: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导致气温下降,水汽分散所形成的雾。
此雾多形成于冷暖海流交汇处的冷水面一侧。
平流雾形成条件:1冷的海面和适当的海气温差:;2适宜的风场;3要有充分的水汽;4稳定的层结,低层逆温:抑制对流进展;特点: (1) 浓度大,雾滴浓密,能见度恶劣;(2)水平范围广;(3) 垂直厚度大;(4) 持续时间长;(5) 一天中任何时刻均可发生,大洋中无明显的日变化; (6)随风飘移。
福建船政职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讲义06锋面气旋
![福建船政职院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讲义06锋面气旋](https://img.taocdn.com/s3/m/5148bbd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5.png)
第六章锋面气旋第一节锋面气旋的发展演变一、气旋(Cyclone)概述1、有关概念1)定义--- 气压场:低气压一一风场:大型水平空气涡旋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旋转。
2)范围的表示方法:最外围一条闭合等压线的直径长度表示,一般为I(X)Okm左右。
3)强度表示方法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强;随时间降低,气旋发展或加深(Deepening);随时间升高,气旋减弱或填塞(FiHing)中心最大风速:越大,气旋越强。
2、分类一一按地理区域分: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
一一按热力结构分: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温带最常见的气旋,无锋面气旋包括热带气旋和热低压等。
二、锋面气旋的生命史1、波动阶段(初生阶段)1)一条闭合等压线,低压中心气压比四周低2〜3hpa;2)极锋出现波动,形成冷、暖锋,锋面降水开始出现;3)锋面气旋沿暖区气流方向移动,速度最快,24h可移动十几个经距。
2、成熟阶段(青年气旋)1)数条闭合等压线,低压中心气压比四周低10〜20hPa;2)冷、暖锋进一步发展,锋面降水增强,雨区扩大,出现大风;3)锋面气旋仍沿暖区气流方向移动,速度较快,24h移动10个经距。
3、锢囚阶段(锢囚气旋)1)气旋发展最强,中心气压降到最低,比四周低20hPa以上;2)出现锢囚锋,降水强度及范围均增大,风力最强,大风范围进一步扩大;3)锋面气旋沿暖区气流方向移动,移速大大减慢。
4)随着锢囚锋的发展,气旋在低层逐渐成为冷性涡旋,冷涡旋厚度越来越大。
4、消亡阶段气旋与锋面脱离,成为冷性涡旋,在摩擦的作用下,慢慢填塞消亡。
三、锋面气旋的再生和气旋族1、再生一一副冷锋加入后再生。
一一冬季气旋入海后再生。
--- 两个锢囚气旋合并加强。
2、气旋族一一在同一锋系上出现的气旋序列,称为气旋族。
欧洲气旋族最常见,单个气旋则较少,气旋族内平均有4个气旋。
我国境内,江淮流域梅雨季节,有气旋族,族内2〜3个气旋。
四、温带气旋的爆发性发展--一一一“气象炸弹”一一气旋在24小时内气压下降量不低于24hPa,即气旋加深率2lhPa∕h<.将加深率21BG的气旋,称为爆发性气旋或气象炸弹。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01-introduction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01-introduction](https://img.taocdn.com/s3/m/38b9bdfbc8d376eeaeaa3197.png)
Meteorology & Oceanography for Mariners研究与航海有关的气象与海洋学问题。
研究与航海有关的气象与海洋学问题。
影响船舶航行的气象、海洋条件的形成和变 影响船舶航行的气象、海洋条件的形成和变 化规律 化规律 气象、海洋水文条件对航海和船舶驾驶的影 气象、海洋水文条件对航海和船舶驾驶的影 响和应用等 响和应用等 应用气象学、海洋学,尤其是海洋气象情报 应用气象学、海洋学,尤其是海洋气象情报 和预报服务方面的成果,保障船舶安全经济 和预报服务方面的成果,保障船舶安全经济 航行,避免和减少由于海上环境条件给航诲 航行,避免和减少由于海上环境条件给航诲 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
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水上交通安全环境研究中心(MSEC,WHUT)History远在独木舟航海时代,人类就注意到按气象 远在独木舟航海时代,人类就注意到按气象 条件选择出航时间和航行海域。
条件选择出航时间和航行海域。
至帆船时代,人们已能利用海上的风做为航 至帆船时代,人们已能利用海上的风做为航 行的动力。
行的动力。
15世纪末,航海者开始掌握东北信风知识, 15世纪末,航海者开始掌握东北信风知识, 由于它有利于商业贸易船队的航行,又称贸 由于它有利于商业贸易船队的航行,又称贸 易风。
易风。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水上交通安全环境研究中心(MSEC,WHUT)History17世纪,航海中已开始使用实质上是测量气压变化 17世纪,航海中已开始使用实质上是测量气压变化 的晴雨计,以预测风暴的来临。
的晴雨计,以预测风暴的来临。
随着蒸汽机船舶的出现和发展,航海者不断总结航 随着蒸汽机船舶的出现和发展,航海者不断总结航 海中的各种环境资料,至1805年,英国人蒲福根 海中的各种环境资料,至1805年,英国人蒲福根 据风对地面和海面物体影响程度,拟定风力海况等 据风对地面和海面物体影响程度,拟定风力海况等 级表,称为“蒲福风级表”。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考试必考知识点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考试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33ec4533687e21af45a97b.png)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三节气压1.地面气压场分布图:(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型场)第五节空气水平运动---风1.梯度风中三力平衡关系图2.梯度风三力平衡公式梯度风平衡公式:Gn+An+C=0(水平气压梯度力Gn,水平地转偏向力An,惯性离心力C,摩擦力R) 高压中梯度风三力平衡公式:An=Gn+C低压中梯度风三力平衡公式:Gn=An+C2.自由大气层中3.气压场中风向判断5.全球气压带和信风带分布图6.海陆风和山谷风,向岸风和离岸风向岸风,白天,海风+谷风离岸风,夜间,陆风+山风第八节云和降水1.产生连续性降水的云:雨层云Ns 高层云As 层积云Sc2.产生阵性降水的云:积云Cu 积雨云Cb 不稳定的层积云Sc3.间歇性降水的云:层积云Sc 厚薄不均匀的高层云As4.伴随雷暴,阵雨,大风等剧烈天气的云:积雨云Cb5.层状云:高层云As 层云St 卷层云Cs6.波状云:卷积云Cc 高积云Ac 层积云Sc7.积状云:积云Cu 积雨云Cb8.低云:层云St 积云Cu 雨层云Ns 层积云Sc 碎雨云F n第二章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应用1.海流北半球:背倾斜流而立,右侧等压面(海面)高,左侧等压面(海面)低;背密度流而立,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右,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左。
南半球:背倾斜流而立,右侧等压面(海面)低,左侧等压面(海面)高;背密度流而立,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左,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右2.海浪第三章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第一节气团和锋1.北半球槽线和切变线的气流分布图2.北半球几种气流切边分布图3.南北半球冷暖锋面通常走向和气流分布图4.南北半球冷暖锋面通常走向和气流分布图5.锋面附近垂直运动分布图暖锋第一型冷锋第二性冷锋6.锋和云暖锋典型云序:卷云Ci---卷层云Cs---高层云As---雨层云Ns一型冷锋(缓行冷锋)云序:雨层云Ns---高层云As---卷层云Cs---卷云Ci 二型冷锋(急行冷锋)云序:卷云Ci---卷层云Cs---高层云As---雨层云Ns准静止锋云序:雨层云Ns---高层云As---卷层云Cs---卷云Ci第二节锋面气旋南北半球典型锋面气旋图第三节冷高压第四章天气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地面天气图1.地面图上符号天气:气温降低气温升高降水强度小云层增厚气压升高气压下降时间长降水增强锋后降水,连续降水区域大区域扩大狂风暴雨强度小2.各种填图符号及含义:3.地面天气图填图符号4.第五章.船舶气象信息的获取和应用第二节.船舶分析和应用气象信息.1.锋面气旋发展阶段。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一章 气象要素及其观测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一章 气象要素及其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2b0e5ab35f0e7cd1842536c6.png)
• 在中午12时30分左右。
• 海拔越高,气温日变化越小,气温的日较差晴天
• 比阴天大。
• 2.气温的年变化
• 月平均气温也有1个最高值和个最低值。通常, 大陆上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大 陆上最低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则出现在2月。海 洋均比大陆滞后1个月左右。
• 气温的年变化幅度称为年较差。
•
• 六、气压的日、年变化 • 1.气压的日变化 • (与气温变化基本相同) • 白天的谷值出现在16时 ,落后于近地层最高气
温2~3h;峰值出现在10时左右,落后于近地层最 低气温3—4h。
• 夜间的第二次谷值和峰值产生的原因,现在众说 纷纭,尚无定论。
• 气压日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 2.气压的年变化
• 2.大气的成分
• 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3个部分 。1)干洁空气
• 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它们占干空气总容积的 百分数分别为78.09%,20.95%,0.93%,
• 3.中间层 • 4.热层
• 热层的另一个特点是该层大气由于受强烈的太阳 紫外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作用而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因此该层又称为屯离层。
七、等高面图和等压面图
常用的有等高面图和等压面图2种方法。前者通常 用于地面(海平面),后者用于高空各层次。 1.等高面图
在空间由气压相等的点所组成的曲面称为等压面 。
• 2.等压面图 • 常用的标准等压面图有850 hPa,700 hPa和500
• 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大。在赤道附近 最小,两极地方最大;海洋上气温年较差小,陆 地上则较大,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 气温的年较差很小,但1年中却出现了两个高值 和两个低值,它们分别出现在春分、秋分和冬至、 夏至前后。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f3ef1b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06.png)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马龙;陈达森;杨勇;徐进;曹亮;赵志强
【期刊名称】《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5)1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本文以“航海气象
与海洋学”课程“海流”一节作为教学实案,探索航海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首先综合考虑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和《指导纲要》明确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设定“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的思政目标,确定了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
在教学实案中,根据讲授知识,进一步确定了思政要素和融入点,并详细介绍了思政要素融入教学的过程。
课后反馈表明思政要素有机地融入了专业知识,而且课堂效果
也得到了提升。
最后分享了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认识。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表明:根植于专业知识的思政要素,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可以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更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总页数】6页(P55-60)
【作者】马龙;陈达森;杨勇;徐进;曹亮;赵志强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探索——以"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为例
2.《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探究
3.“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4.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航海学课程思政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试题八(含答案)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试题八(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c9ce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1.png)
航海⽓象与海洋学试题⼋(含答案)试题⼋1.223K相当于:A. 58 °FB. -58 °FC. 85 °FD. -85 °F2.⽓温⽇较差最⼩的地区在:A. 极地附近B. 副极地地区C. 温带地区D. 热带地区3.北半球1⽉海平⾯⽓温等温线向北凸出最显着的地区位于:A. 北美⼤陆B. 北⼤西洋C. 亚欧⼤陆D. 北太平洋4.逆温层是指⽓温随着⾼度的下降⽽:A. 升⾼的⽓层B. 降低的⽓层C. 先升后降的⽓层D. 先降后升的⽓层5.根据对流层⼤⽓______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摩擦层和⾃由⼤⽓两个层次。
A. ⽓温B. ⽓压C. 湿度D. 运动6.⽓压的单位hPa与mmHg两者的关系为:A. 1hPa=1mmHgB. 1hPa≈1mmHgC. 1hPa=3/4mmHgD. 1hPa=4/3mmHg7.夏季,北半球:A.海洋上⾼压发展,⼤陆上低压发展 B.海洋上低压发展,⼤陆上⾼压发展C. 处处都是⾼压发展D. 处处都是低压发展8.在1km以下近地层⼤⽓中,⾼度每升⾼10m:A. ⽓压升⾼1.3hPaB. ⽓压升⾼1hPaC. ⽓压下降1.3hPaD. ⽓压下降1hPa9.⽔平⽓压梯度的⽅向:A. 平⾏于等压线B. 与等压线的交⾓为45°C. 垂直于等压线,由⾼压指向低压D. 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压10.⾼压脊的空间等压⾯形状类似于:A. 盆地B. ⾼⼭C. ⼭沟D. ⼭脊11.在常温下当⽔汽压以毫⽶汞柱为单位时,常以其数值代替:A. 绝对湿度B. 相对湿度C. 露点温度D. 饱和⽔汽压12.E冰为冰⾯上的饱和⽔汽压,E⽔为过冷却⽔⾯上的饱和⽔汽压,当温度相同时:A. E冰>E⽔B. E冰<E⽔C. E冰=E⽔D. E冰=E⽔=6.11百帕13.表⽰空⽓距离饱和程度的湿度因⼦有:A.绝对湿度a、相对湿度f B.⽔汽压e、露点温度td C.相对湿度f、⼲湿球温度差t-t′ D.绝对湿度a、⼲湿球温度差t-t′14.使未饱和空⽓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途径是:A. 增加⽔汽B. 降低温度C. AB都对D. AB都不对15.两种常⽤风速单位之间的关系是:A. 1节=2⽶/秒B. 1⽶/秒=2节C. 1节=1.852⽶/秒D. 1⽶/秒=1.852节16.⽔平地转偏向⼒的⼤⼩与:A.风速成正⽐,纬度的正弦成正⽐ B.风速成正⽐,纬度的正弦成反⽐C.风速成反⽐,纬度的正弦成正⽐ D.风速成反⽐,纬度的正弦成反⽐17.统计表明,年平均⼤风( > 8级)⽇数:A. 东海沿岸最少B. 黄、渤海沿岸次之C. 南海沿岸最多D. ABC都对18.在⾼⽓压区中,风的分布规律是:A. 中⼼附近微风或⽆风B. ⼤风集中在外围C. AB都对D. AB都错19.在南印度洋⾯上,背真风⽽⽴,⾼⽓压在测者的:A. 左前⽅B. 左后⽅C. 右前⽅D. 右后⽅20.产⽣⼤⽓环流最基本的因素是:A. 地球表⾯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B. 地转偏向⼒作⽤C. 海陆分布D. 地形差异21.7⽉份的⼤⽓活动中⼼的有:A.蒙古⾼压,北美⾼压 B.澳⼤利亚⾼压,⾮洲⾼压,南美⾼压C.蒙古⾼压,澳⼤利亚⾼压 D.北美⾼压,南美⾼压22.北印度洋冬季NE季风风⼒不⼤,其原因是:A. 位于蒙古⾼压南侧,受NE信风带控制B. 北⽅冷空⽓受喜马拉雅⼭阻挡C. AB都对D. AB都错23.产⽣季风环流的基本因素是:A.地球表⾯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和地转偏向⼒作⽤B.⾏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海陆分布或⼤地形作⽤C.⽔平⽓压梯度⼒和⽔平地转偏向⼒D.⽔平地转偏向⼒和海陆分布24.皆为波状云的是:A. Ns As CsB. Sc Ac CcC. Cu Cb CiD. ABC都对25.能产⽣连续性降⽔的云是:A. CiB. CuC. CbD. Ns26.有浓雾时海⾯能见度:A. Vis<0.5 kmB. Vis<1 kmC. Vis<5 kmD. Vis<10 km27.当⼲、湿球温度差逐渐减⼩并且趋于零时,表明:A. 即将⽣成雾或有降⽔B. 形成雾或降⽔的可能性增⼤C. 形成雾或降⽔的可能性减少D. 与雾或降⽔是否形成⽆关28.易使平流雾消散的条件是:A. 风⼒增⼤⾄6级以上B. 锋过境C. 风向有较⼤⾓度改变D. 前三者都对29.中国近海雾最多的地区是:A. 长江⼝附近海⾯B. 珠江⼝附近海⾯C. 闽江⼝附近海⾯D. 成⼭头附近海⾯30.世界海洋上著名的雾区之⼀是:A. ⽇本北海道以东⾄阿留申群岛⼀带洋⾯B. 北美圣劳伦斯湾⾄纽芬兰⼀带洋⾯C. 西欧沿岸⾄冰岛⼀带洋⾯D. ABC都对31.我国近海的海雾多呈带状分布,其特点是:A. 南窄北宽,南多北少B. 南宽北窄,南多北少C. 南窄北宽,南少北多D. 南宽北窄,南少北多32.当波陡 d 之值接近______时,波浪开始破碎。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3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3](https://img.taocdn.com/s3/m/62a29485af1ffc4fff47ac8c.png)
试题三1.当气温垂直递减率g =0 时,表明: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即逆温C.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不变,即等温D. ABC都错2.低层逆温层的存在有利于产生:A. 雷阵雨B. 阵性大风C. 冰雹或龙卷风D. 雾或毛毛雨3.下列正确的概念是:A. 干绝热直减率g d =0.65℃/100米B. 湿绝热直减率g m =1℃/100米C. AB都对D. AB都错4.大气稳定意味着:A. 云不会发展,好天B. 云将发展,坏天C. 对流云将发展D. 对流云不发展5.绝对不稳定的情况多发生在夏季局部地区:A. 大陆上的热雷雨常发生在下午到傍晚B. 海洋上的热雷雨多出现在半夜到凌晨C. AB都对D. AB都错6.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冬季海洋和大陆上都是高压发展B. 夏季海洋和大陆上都是低压发展C. AB都对D. AB都错7.空盒气压表距离海面高度12m,测得本站气压为999.0 hPa,则海平面气压为:A. 997.5 hPaB. 997.2 hPaC. 1000.5 hPaD. 1000.2 hPa8.水平气压梯度的方向:A. 平行于等压线B. 与等压线的交角为45°C.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D. 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9.高气压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A. 盆地B. 高山C. 山沟D. 山脊10.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在等高面图上分析等高线B. 在等压面图上分析等高线C. AB都对D. AB都错11.热带气旋是温度场对称分布的暖性低气压:A. 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弱B. 由于其地面气压很低,因此它属于浅薄系统C. AB都对D. AB都错12.表示空气中水汽绝对含量的湿度因子有:A. 绝对湿度a、水汽压eB. 相对湿度f、气温-露点差(t-t d )C. AB都对D. AB都错13.E 溶为海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为纯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当温度相同时:A. E 溶>EB. E 溶<EC. E 溶= ED. E 溶= E =6.11百帕14.空气过饱和时:A. e/E <1B. e/E = 1C. e/E >1D. e/E = 015.在晴朗微风的夜间,若空气中的水汽含量e保持不变,则:A. 绝对湿度a变小B. 绝对湿度a变大C. 绝对湿度a不变D. ABC都错16.地转风不适用的纬度:A. 0°附近B. 30°C. 45°D. 60°17.在开阔洋面上,平直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大小相等,若在较高纬度出现大风时,则:A. 在较低纬度海域一定无大风B. 在较低纬度海域一定有大风C. 在较低纬度海域可能无大风D. 在较低纬度海域风力不小于7级18.冬季我国海域盛行偏北风,风力较强:A. 渤海,黄海多西北风,东海主要为北风和东北风B. 南海以东北风为主C. AB都对D. AB都错19.大气环流:A. 通常是指全球性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它只包括平均状况而不包括瞬时状况B. 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和基本特性,是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基础C. AB都对D. AB都错20.热带辐合带的类型有:A. SE信风和NE信风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B. SE信风和进入南半球的NW风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C. AB都对D. AB都错21.属于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的有:A. 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B. 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C. 赤道低压带,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D. ABC都对22.南亚冬季风的盛行风向是:A. SW风B. N风C. NW风D. NE风23.通常:A. 海风可达5~6m/sB. 陆风可达2~3m/sC. AB都对D. AB都错24.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通常谷风比山风强些B. 山谷风在夏季较明显,冬季较弱C. AB都对D. AB都错25.皆属于中云的是:A. Ci Cs CcB. Ac AsC. Cu Cb ScD. ABC都对26.能产生雷暴或冰雹的云是:A. CiB. CuC. CbD. Ns27.有轻雾时海面能见度:A. 0.1 海里<能见度<0.5海里B. 0.1 海里<能见度<1海里C. 0.5海里<能见度<5海里D. 1海里<能见度<10海里28.有利于平流雾发生的风速条件是:A. <2米/秒B. 2~8米/秒C. 0~12米/秒D. >12米/秒29.春季黄海南部形成雾的风场条件是:A. SW风2~4级B. NE风4~6级C. N风2~4级D. SE风2~4级30.“海浪”通常是指:A. 海啸B. 内波C. 潮波D. ABC都错31.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深水波的波速与波长或周期有关,而与水深无关B. 浅水波的波速与波长或周期无关,只取决于水深C. AB都对D. AB都错32.涌浪在传播过程中:A. 波高衰减,周期和波长逐渐加大B. 波高增大,周期和波长逐渐加大C. 波高不变,波长和周期逐渐加大D. 周期不变,波长和波高逐渐加大33.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风速越大,风浪充分成长所需要的最小风区和最小风时越长B. 风速越小,风浪充分成长所需要的最小风区和最小风时越短C. AB都对D. AB都错34.我国近海的盛冰期一般在:A. 12月至次年4月B. 10月至12月C. 1月至2月上、中旬D. 12月至2月35.海啸主要是由:A. 浅源地震引起的B. 强风暴引起的C. AB都对D. AB都错36.关于风暴潮的统计表明,气压每下降1hPa,海面升高约:A. 0.1cmB. 1cmC. 10cmD. 50cm37.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在大洋上,潮流的量值极小,主要考虑风海流B. 在近海,潮流的量值不可忽视,狭水道中常有强大的潮流C. AB都对D. AB都错38.表层风海流的大小:A. 与海面风速成反比B. 与纬度的正弦平方根成反比C. AB都对D. AB都错39.北半球NE信风带的海流:A. 向西流动B. 向东流动C. 向西南流动D. 向西北流动40.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南海的表层海流具有季风漂流的性质B. 冬季大部分地区为SW流,夏季大部分地区为NE流C. AB都对D. AB都错41.从静力学理论分析,正规半日潮往往出现在月赤纬:A. 接近于零时B. 最大时C. 与测者纬度相同时D. 以上都不对42.平均高潮间隙是指:A. 由朔望至大潮实际发生的时间间隔B. 由每天月中天时刻至高潮时的时间间隔的长期平均值C. 由朔望至实际大潮高潮发生的时间间隔D. 由每月中天时刻至实际大潮高潮时的时间间隔的长期平均值43.当月赤纬为0º时,地面上的测者遇到一个太阴日中有两个差不多高的高潮和两个差不多高的低潮,这种潮叫做:A. 半日潮B. 混合潮C. 小潮D. 分点潮44.梯形图卡的作用是:A. 求主港高、低潮高B. 求附港高、低潮高C. 求任意潮时的潮高和任意潮高的潮时D. 以上均正确45.回声测深仪测得水深读数2米,当时潮高1米,吃水7米,则该处的海图水深应为:A. 10米B. 6米C. 8米D. 4米46.英版潮汐表的潮时采用:A. 当地标准时B. 地方时C. 世界时D. 夏令时47.利用英版《潮汐表》推算附港潮高的公式是:A.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差比+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B. 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C.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高差+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D.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高差-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48.在中版《潮汐表》的潮流预报表中,可查得:I 转流时间;II 最大流速及其时间;III 涨潮流流速;IV 落潮流流速;V 涨潮流流向。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https://img.taocdn.com/s3/m/ae5faea5c77da26925c5b0b6.png)
稳定度判别的气块法
• 通常采用“气块法”判断静
力稳定度。当一气块受外力
作用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扰动 后,周围大气有使它返回起 始位置的趋势时,这种大气 层结是稳定的;反之,大气 有使它继续远离起始位置的 趋势时,这种大气层结是不 稳定的;若气块随时与周围 大气取得平衡时,这种大气 层结是中性的。
影响稳定度变化的因子:辐射和温度平流
dQ≈0
• 2. 干绝热过程: 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与周 • 3.干绝热直减率: 在干绝热直过程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称干绝热直减率。即:
dT RT dP RT g g dZ dZ CP P CP P cP dT g ra 1 CP dZ
p 0 n
4
Vf 0
梯度风也小。反之相反。
关于梯度风的讨论
• 1. 在气旋中,G=A+C,只要气压梯度和梯度风按一定 比例增大,三力的平衡总可建立。因此,气旋中气压 梯度和风速可以任意大。 • 2. 在反气旋中, A=G+C,当气压梯度和梯度风按一定 比例增大时,C比A增大的快,三力不能保持平衡。只 有使气压梯度和梯度风减小,才能三力保持平衡。 • 3. 最大水平气压梯度和大风区常位于气旋中心附近和 高压边缘区域。
p n
和Vf可以任意大。
高压中的梯度风
Vf rf r 2 2 f
2
4 p r n
• 反气旋性环流 Vf≥0
r 0
p n
rf 0 2 r f 2
• 当
• 根号前也取正号才有意义。 • 气压梯度和梯度风的大小受 反气旋曲率限制。曲率愈大 (r愈小),气压梯度愈小,
• 方向:北半球,恒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的右侧90度,南半球相反. • 讨论: (1) A是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才产生的,静止物体不受其作用。 (2) 地转偏向力是虚拟力, 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 (3) 在北半球A恒垂直于物体运动的右方,南半球相反。 (4) A 与sinφ 成正比,两极最大,赤道上为零 。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知识点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36263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9.png)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知识点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是研究航海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学科,它们涉及到航海安全、气象预报、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航海气象学和海洋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它们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研究内容。
一、航海气象学的基本概念航海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对航行活动的影响以及气象预报在航海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气象要素(如风、浪、气压等)对航行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气象预报来指导航海行动。
航海气象学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帮助航海人员做出科学决策,确保航行安全。
航海气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气象要素的观测与分析、气象要素的预报与预警、气象要素对船舶的影响与应对等。
在航海中,风力和风向对船舶的航行速度和航向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风力和风向的准确预报对航海非常重要。
此外,浪高和浪向也是航海中需要关注的气象要素,它们对船舶的稳定性和航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航海气象学还研究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和预测方法,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海洋学的基本概念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海洋的形成、演化、结构和功能等问题。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水体,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对地球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海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海洋的物理特性、海洋的化学成分、海洋的生物多样性等。
海洋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方面的研究,它们对海流的形成和海洋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海洋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海水中的溶解物质、营养盐、氧气等,它们对海洋的生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海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包括海洋生物的分类、分布、数量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三、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的关系航海气象学和海洋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共同研究海洋环境对航海活动的影响。
航海气象学主要关注气象要素对航行活动的影响,而海洋学主要关注海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特性。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件全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487d4b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8.png)
(如石油、天然气和深海矿产)方面的
航海气象和海洋学知识预 测和减少海洋灾害的风险。
航海气象和海洋学的研究方法
• 观测和数据收集 • 数学和模拟 • 实地探测和采样 • 实验室研究 • 远程感知技术
结语
总结航海气象和海洋学在保障航行安全、推动海洋经济和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并引发听众对更深入研究的兴趣。
相辅相成
介绍如何借助航海气象知识 来解释和预测海洋学现象, 例如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的 影响。
实践应用
展示航海气象和海洋学在海 上运输、渔业和海洋能源领 域的重要性。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的应用
1
船舶导航
解释如何利用航海气象数据为船舶导航
海洋资源开发
2
提供决策支持,避免危险的海洋区域。
探索航海气象和海洋学在开发海洋资源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课件全
航海气象是研究海上气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而海洋学则专注于研究海洋 的运动、组成和特性。
航海气象的重要性
1 安全航行
准确的航海气象预报可以 帮助船舶避免风暴、海雾 和其他危险天气条件。
2 航线规划
航海气象信息对于选择最 佳航线和避开潜在的海冰 区域至关重要。
3 经济效益
合理利用气候和海洋条件 可以提高海洋经济活动的 效率和盈利。
海洋学的基本概念
海洋的组成
讲述不同海洋组分的特性,例 如海水、海洋动物和海洋沉积 物。
海洋的运动
探讨洋流、海浪和潮汐等海洋 运动现象的生成和影响。
海洋的生态系统
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 及它们对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 性。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的关系
相互影响
讲述航海气象如何受海洋因 素的影响,例如热带水域的 气旋系统。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知识点重点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知识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aa2162336c1eb91a375dff.png)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一章重点1.2.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成分、气流状况和电离现象等有显著差异,根据不同高度气层的特点,特别是气温的垂直分布,可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将大气层分为五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逸散层。
对流层(Troposphere):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 km。
通常在高纬为6~8 km,中纬度10~12 km,低纬度17~18 km。
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
对流层有三个主要特征:(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 m,气温则下降约0.65℃,这称为气温直减率。
(2)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
对流和湍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低纬较强,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由于地表面有海陆差异、地形起伏等,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一般说来,低纬比中高纬温暖、潮湿,海上比内陆潮湿。
根据大气运动的不同特征又可以将对流层分为行星边界层或摩擦层和自由大气。
摩擦层的范围一般从地面到1~1.5 km高度,其厚度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大风和扰动强烈的天气高于平稳天气。
湍流输送是该层的基本运动特点,各种气象要素都有明显的日变化。
行星边界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自由大气。
在自由大气中,地球表面的摩擦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大气运动规律显得比较简单和清楚。
自由大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层流,气流多波状系统。
500hPa 等压面最能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
空气的增热和冷却主要是非绝热过程引起的,受下垫面的影响很大。
下垫面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途径有以下几种:1.热传导空气与地面之间,空气团与空气团之间,当有温度差异时,就会以分子热传导方式交换热量。
但是地面和大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交换的热量很少。
只有在贴近地面几厘米以内,空气密度大,单位距离内的温度差异也较大,热量交换较为明显。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M19-Ocean-currents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M19-Ocean-currents](https://img.taocdn.com/s3/m/cc9e1908de80d4d8d15a4fdd.png)
-2-/vis/-7-海流流线图海流频率图-9-Wave Rose-11-北半球沿岸地区受到风力作用所产生的上升流与下降流湍流粘滞系数(如何确定,目前尚无统一方法。
NorthernHemisphere当流况达到平衡状态时,此时风应力与科氏力相平衡,即二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在这种条件下,海面下各层海流平均(或总流量)系流往风向之右侧(北半球),这个现象,而此流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1次少用了17天。
•动力因子-风生流(Wind-Driven Currents)在无限深海中,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在北半球偏于风去向之右约45°,在南球偏于风去向洋流的成因分析(Causes of Ocean Currents)密度流(Density Current):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地转流。
测者-35-洋流的成因分析(Causes of Ocean Currents)三圈环流理论下的大洋环流高纬度海区表现为气旋式冷水环流系统,中低纬海区表现为反气旋式暖水环流系统信风流(或赤道流):在稳定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作用下形成的两只强大的信风海流Trade Wind Drift)。
在北半球称“北赤道海流”,在南半球称“南赤道海流”(因此又称为赤道流Equatorial Currents)。
由于赤道海流是在强劲的信风、干燥的空气和强烈的太阳辐射条件下运动的,故其表层海水具有高温高盐性质。
又由于浮游生物量不多,故赤道海流又具有2.赤道逆流:南、北赤道海流间的逆向海流。
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赤道海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和倾斜流性质。
赤道逆流位于北纬3°—12°之间,其流速约40—60厘米/秒,最大为150厘米/秒。
冬季较小,只有30厘米/秒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大气的主要成分,并说明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的分布与作用。
A.大气的主要成分:氮气N2、氧气O2、氩气Ar、二氧化碳CO2、臭氧O3、水汽Vapour、气溶胶质粒B.二氧化碳的分布与作用:二氧化碳主要分布在距地面20千米内。
CO2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强烈地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使地面和大气报仇一定温度。
C.臭氧的分布与作用: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可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生物有机体免遭伤害;也可吸收红外部分辐射,使地面辐射受阻,促进大气增湿。
D.水汽的分布与作用水汽主要分布在距地面5千米范围内。
水汽在相变过程中要吸收和放出潜热,同时水汽又易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直接影响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天气及天气系统的变化和发展。
✧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概况。
✧简述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简述大气温室气体的组成、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简述船舶尾气的主要组成及其污染特性。
二、✧什么是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各自有什么特点。
✧简述地-气系统的热量收支状况。
✧控制气温变化的因子主要有哪些。
✧简述大气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名称解释:等温线;非绝热变化;绝热变化;干绝热变化;湿绝热变化;气温垂直递减率;环境温度直减率;干(湿)绝热温度直减率;层结曲线。
✧什么是逆温?主要有哪些种类?✧全球海平面气温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简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分析《公约》对航运,特别是中国航运的可能影响。
三、✧气压的日变变化和年变化基本规律。
✧气压随高度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海平面气压系统的主要类型和定义。
✧气压系统随高度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请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气压与天气的关系,试述在航海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四、✧地转风的建立过程、推导地转风速公式;✧梯度风的建立过程、推导梯度风速公式✧自由大气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摩擦层中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船行风、视风、真风之间的关系,绘图说明三者之间的矢量关系,并利用矢量合成原理写成三者之间相互解算的关系式;●收集不少于10起因大风导致的水上交通事故案例,并分析大风对船舶运动的可能影响(可提交打印文档)。
五、✧简述常用湿度表示法。
它们怎样表示未饱和、饱和和过饱和?✧简述大气中水汽的一般分布情况及绝对湿度、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有何关系?绘图说明之。
✧使未饱和空气达到饱和有哪些途径。
✧在气温不变的条件下,露点的高低和相对湿度有什么关系?当气温与露点相等时,处于什么状态?✧什么叫做状态曲线和层级曲线?✧何谓大气层结稳定度?说明气块法判据。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当船舶从南方开往北方时,对于需要防潮的货物,应如何进行管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潮?六、✧何谓水平能见度?我国雾的分级标准是什么?✧分别说明辐射雾、锋面雾蒸汽雾的成因、特点及其生消活动规律。
✧简述平流雾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怎样用干、湿球法和水温露点差预测雾的生消趋势?✧我国近海雾的分布特征和成因。
✧世界海洋雾的分布特征和成因。
●了解雾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收集不少于5个有关雾导致的水上交通事故的案例(可以提交打印资料)。
七、✧形成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哪些?✧绘图说明三圈环流模式并解释行星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
✧绘图说明世界行星风带和气压带的分布。
✧叙述全球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其中对我国气候和天气有直接影响的有哪些?影响情况如何?✧说明海陆风、山谷风的成因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综合运用你所学的知识,从全球行星风带分布、风的局地效应等方面,综合分析我国成山头地区、南方好望角地区、南美合恩角地区大风的成因。
八、✧说明气团的概念、形成条件和变性过程。
✧简述地理分类法中各种气团的主要天气特征。
✧试比较冷、暖气团的主要天气特征。
✧简述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及其主要天气特征。
✧简述气旋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简述反气旋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九、✧简述锋的概念、主要结构特征和锋的分类✧简述锋区水平温度场、垂直温度场和水平气压场的分布特征;✧绘图说明锋附近风场的分布特征✧绘图说明典型锋面附近的垂直运动特征✧绘图说明暖锋和第Ⅱ型冷锋天气模式十、✧说明锋面气旋的概念及其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绘图说明典型锋面气旋的天气结构模式(南、北半球)✧简述西北太平洋强锋面气旋中的风、浪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简述影响我国近海的锋面气旋十一、✧说明典型冷高压的天气结构模式。
✧简述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源地、主要路径和活动特征。
✧何谓寒潮?简述寒潮的分级和预警。
●分析东亚寒潮天气过程特征及其对我国沿海航运的影响。
十二、✧简述副热带高压天气结构模式。
✧分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短期活动特征,并分析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十三、✧说明热带气旋产生的季节、地区频率和各地区的分级。
✧说明热带气旋四个发展阶段特点。
✧说明典型热带气旋天气结构模式。
✧概述热带气旋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其消散。
✧为什么北半球热带气旋的右半圆被称为危险半圆二左半圆为可航半圆?南半球如何?✧船舶如何根据风向、风力、和气压差指判断台风中心方位及船舶所处台风部位?✧什么叫扇形避台法?使用时应注意什么?✧简述南海台风的特点。
十四、✧简述海流的定义和海流的分类。
✧简述无限深海中和浅海中风海流的一般特征。
✧简述世界海洋表层海流模式以及世界大洋海流的分布。
✧简述风浪成长与风速、风时、风区的关系。
✧简述世界大洋与中国近海风、浪的分布特征。
十五、传真天气图分析与应用练习(简答题)(一)、根据上述传真图,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图题的含义。
2.列出图中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警报。
3.图中28ºN, 120ºE附近的天气警报是哪个天气系统引起的?4.简述图中英文简报的内容.5.分析图中35ºN,110ºE附近天气系统的移动状况(移动方向、移动速度)。
(二)、根据上图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图题的含义。
2.图中(50ºN,170ºE)处受何天气系统的影响3.目前某船位于48ºN,175ºE附近海域,试确定船舶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哪个部位?分析船上可能观测到的风向、风速、气压的变化特征。
4.某船位于48ºN,175ºE,试分析船舶应该如何驶离该天气系统并画示意图。
5.分别简述图中英文简报的内容。
6.分析图中(44°N,139°E)处受何天气系统的影响,并判断该天气系统处于何阶段。
7.目前某船位于44°N,143°E附近海域,试确定船舶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哪个部位?如果船舶继续向南航行,分析船上可能观测到的风、降水及气压等天气状况的变化。
(三)、根据以上天气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20ºN,135ºE处受何天气系统的影响?2.简述图中20ºN,135ºE附近天气系统风场的分布模式3.试分析图中50ºN,165ºE附近浓雾警报的雾的种类,试叙你判断的主要理由.4.简述图中英文简报的内容。
(四)、根据上述传真图,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上图图题的含义。
2.解释图题下面的方框中Area of Storm-force Winds、Area of Possible Position、Area of Possible Storm-forceWinds所代表的含义。
3.TS表示什么意思?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多少,最大风力多少级?4.解释右下角图题上面的方框中的内容所表示的含义。
(五)、根据上述传真图,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上图图题的含义。
2.T表示什么意思?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多少,最大风力多少级?3.解释右下角图题上面的方框中的内容所表示的含义。
(六)、根据上述传真图,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上图图题的含义。
2.TS表示什么意思?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多少,最大风力多少级?其他的如TD.STS.T又表示什么意思?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多少,最大风力多少级?3.解释右下角图题上面的方框中的内容所表示的含义。
(七)、根据上述传真图,回答以下问题:1 解释上图图题的含义。
2.试说明等波高线的绘制原则。
3.试说明图中右侧锋的类型及其特征。
4.试说明下列图标所代表的含义。
5.某船位于17N 158E附近,试确定该点主波向和合成波高。
6.试描述21N 115.5E附近的风浪以及涌浪的波高和周期。
(八)、根据上述传真图,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上图图题的含义。
2.写出合成波高的公式,并解释公式中各项的含义。
3.试说明7N 111E和31.5N 122E附近的风浪、涌浪的波高和周期以及海面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