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园林、西亚园林、东方园林概述
东西方园林的区别有关介绍

东西方园林的区别有关介绍世界造园系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西亚,欧洲和中国。
西亚造园始于古波斯,布局工整严谨,然而悠闲静谧。
建筑物色彩绚丽丰富,植物种类不多。
法国的古典园林比意大利的更几何化,更人工化。
中国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造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如西方人喜好雕塑,在园林中有着众多的雕塑。
德国人酷爱雕塑,初园中的雕塑外,他们甚至在园林中的枯树上掉图案,用以观赏,而中国人却喜欢在园内堆假山。
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究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量,而西方人讲究品种多,数量大。
法国园林大多种鲜花,凡尔赛宫苑就有二百多万盆花,而法国人并不去欣赏其姿态,他们讲究的是品种,数量,以及各种花在植坛中编排组合的图案,他们欣赏的是图案美。
由此可见东西方园林的不同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清幽,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在审美意识中占主要地位。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藏的境界。
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奢移,热烈。
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无不讲究完整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
”西方园林讲究的是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总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中国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重想象,重联想。
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写实的,理性的,重人工,重规律。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世界园林三大全新体系概述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概述通过数千年旳发展,最后形成了东方、伊斯兰、欧洲这三大体系。
一.西方园林从可考旳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
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旳住宅有了庭园,周边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
在某些公共场合,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旳园林没有大旳造作。
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
如意大利费蒙旳耐旳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旳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
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性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她主张用直线划分社区,修直路,栽直行树。
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旳又一种特性。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旳台地园林。
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
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
法国旳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
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
园中有高大旳乔木和笔直旳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妈妈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白这座宫廷园林旳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旳。
这时期旳园林把重要建筑放在突出旳位置,前面设林荫道,背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旳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她开创了法国园林旳特色和新时代。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旳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
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
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初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
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会写“园”的繁体字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 假山
↘
水池
↓
花草
树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1 东方园林体系 2 欧洲园林体系 3 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 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 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技的 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 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 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 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 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特征 (1)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深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则主要有 两个类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
按照地区加以分类,则主要有三个类型:北 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
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
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
石组分为以下种类:【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
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
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
【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
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
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
344风景园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三大体系古典园林的发展经过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三大园林体系: 东亚园林、西欧园林和西亚园林。
东亚园林的特色比较明显,是以自然风格为主的园林。
它起源于中国,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都是东亚园林体系的重要代表。
西欧园林体系是世界园林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埃及和古希腊,经历了不同阶段发展之后,逐渐成熟,最终演变成了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形式。
西亚园林也称为伊斯兰园林,是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园林体系,起源于古巴比伦与古波斯,园林以带有伊斯兰宗教风格为主。
三大园林体系形式与特征不同的园林体系经历了各自的发展阶段,向世人展示出了它们的不同风格与形式,形成了各自的特征,在园林的总体布局、造园要素和园林意境三方面也存在着异同点。
东亚园林体系下的中国古典园林是典型的自然式布局,在整体布局时,一般都是采用没有中轴线、不对称式均衡的布局形式,给人真实山水感觉的空间感,以山水为构架,主体建筑隔水面山。
日本是一个岛国,对海洋的热爱使得日本园林形成了主要是以水为中心,主体建筑面向水池的布局形式。
西欧园林体系的布局分为两大流派,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和18 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
在意大利台地园中,严整对称的几何构图、台地和中轴线是它主要的布局特征。
同意大利台地园一样,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布局也是几何规则式,并且有着更加重要的轴线关系。
英国早期的园林布局也是规则式的,也曾受到过勒·诺特尔园林的影响,但是最终还是形成了自然风格的风景式园林。
流畅的湖岸线,平静的水面,缓坡草地,蛇形园路,起伏的地形上散置树木,花园与林园融为一体,建筑与园林完全融入大自然,湖泊是整个园林的中心,大片的水面给人宁静亲切的感觉,而且明亮开阔。
伊斯兰园林是标准的规则式园林,它的经典布局是:矩形的庭园由十字形的水渠分为四等份,中间设一个喷泉,泉水由地下引出,泉水由水渠向四方流去,四条水渠分别代表水、乳、酒、蜜四条河(同济大学园林理论真题曾考过)。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04
CHAPTER
中西方园林的融合与创新
结合西方园林的几何学线条和东方园林的自然和谐,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混合式园林风格
将西方园林的开放性和东方园林的封闭性相互交融,创造独特的空间感。
交融式园林风格
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如玻璃、钢铁和LED灯等,提升园林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创新材料运用
英国自然式园林模仿自然风景,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使园林看起来更加自然和谐。
自然风格
英国自然式园林中草地和林地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种类的植物和花卉交错分布,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草地与林地
英国自然式园林的水景设计也是其特点之一,包括池塘、溪流和瀑布等,使园林更加生动活泼。
水景设计
法国园林追求精细和雅致,注重细节处理和景观搭配,使园林看起来更加华丽高贵。
交流
影响
传承
中西方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中西方园林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材料来提高园林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同时也可以通过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元素来创造出更具有现代感和文化内涵的园林作品。
精细雅致
法国园林中花卉和水景的处理非常出色,花卉的品种繁多,水景的设计也十分精巧。
花卉与水景
法国园林中还常常出现装饰性的元素,如雕塑、喷泉、台阶等,增强了园林的艺术氛围。
装饰性元素
开阔与大气
美国园林通常比较开阔大气,注重景观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使园林看起来更加自然和谐。
多元文化融合
美国园林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既有欧洲古典园林的影响,又有美国本土文化的特色。
东西方园林的区别有关介绍

东西方园林的区别有关介绍园林景观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彼此之间有必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通过变流文化会产生吸引力。
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东西方园林的区别有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东西方园林的区别世界造园系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西亚,欧洲和中国。
西亚造园始于古波斯,布局工整严谨,然而悠闲静谧。
建筑物色彩绚丽丰富,植物种类不多。
法国的古典园林比意大利的更几何化,更人工化。
中国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造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如西方人喜好雕塑,在园林中有着众多的雕塑。
德国人酷爱雕塑,初园中的雕塑外,他们甚至在园林中的枯树上掉图案,用以观赏,而中国人却喜欢在园内堆假山。
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究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量,而西方人讲究品种多,数量大。
法国园林大多种鲜花,凡尔赛宫苑就有二百多万盆花,而法国人并不去欣赏其姿态,他们讲究的是品种,数量,以及各种花在植坛中编排组合的图案,他们欣赏的是图案美。
由此可见东西方园林的不同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清幽,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在审美意识中占主要地位。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藏的境界。
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奢移,热烈。
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无不讲究完整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
”西方园林讲究的是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总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中国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重想象,重联想。
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写实的,理性的,重人工,重规律。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世界园林分类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园林古代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
欧洲系园林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1[/B]、古代西亚体系和伊斯兰体系[/B]西方的造园起自于西亚的古代波斯,即古波斯所称的“天国乐园”。
这种造园的特点是用纵横轴线把平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株。
这样的布局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
在波斯人的心目中,水和绿荫对于身处万倾黄沙中的他们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堂(即后来基督教所说的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
在古代西亚的园林中,那个交叉处的中心喷水池就象征着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
不过,最初的西亚园林影响范围主要还是在叙利亚、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后的所有伊斯兰地区。
而目前最完整继承并保留其手法的也就是伊斯兰体系。
2[/B]、西方古典体和现代体系[/B]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刑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
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
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规划方整端正,充分显示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与豪情壮志。
到法国的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时代,随着1661年凡尔赛宫的开始兴建,这种几何的欧洲古典园林达到了它辉煌的高峰。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括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括
一.在欧洲园林艺术发展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是最重要的三大造园样式。
二.西班牙园林概括
伊斯兰式园林——西班牙文艺复兴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
西班牙伊斯兰式园林又称为摩尔式园林,是西班牙境内默认创作的,以伊斯兰风格为特征的园林样式。
(伊斯兰园林,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又以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和印度伊斯兰园林为代表)
三.荷兰
荷兰文艺复兴园林——荷兰勒诺特尔式园林
漏景墙是荷兰人独创的,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漏窗颇为相似。
四.德国
德国规则式园林——德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夏洛腾堡宫苑)——德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无忧宫)
德国风景式园林热衷于带有在园林中保留废墟,营建一种伤感主义园林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对体现骑士精神的所谓中世纪情调情有独钟。
后来伤感主义园林和模仿的中国小品受到抨击和抛弃,德国风景式园林在整体上逐渐走上追求自然质朴的自然式方向。
五.俄罗斯
勒诺特尔式园林——俄国风景式园林
俄国风景式园林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浪漫主义风景园林和后期的现实主义风景园林时期
名词解释:
坎儿井: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
•
法国——巴黎圣母院
•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 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 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 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 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 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 ,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 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 斯· 德· 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 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另有小说,电影,音乐剧等以此 为名。
西亚园林
埃及园林
土耳其园林
伊拉克园林
埃及——金字塔
•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 前,共有七十多座,大部分位于开 罗西南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 公认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是祖孙三 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 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其中, 又以胡夫金字塔为最,它相当于一 座四十多层的摩天大厦。据说有十 万人在烈日曝晒和监工的皮鞭下劳 动,用了十年的时间修筑石道和地 下墓穴,又用了二十年时间才砌成 塔身,整个工程历时三十多年。一 般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 王)的陵墓。
•
•
中国园林
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 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 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 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 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 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 段中,我国“妙极自然,宛自天开 ”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理论,以及 创作实践的影响所及,不仅对日本 、朝鲜等亚洲国家,而且对欧洲一 些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也都发生过 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园林被誉 为世界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
三大体系的比较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风格特点

东方园林
•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 它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不仅影响这亚洲汉文化圈内 的朝鲜、日本等地,甚至远播欧洲。中国传统园 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 化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 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 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 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对人造园 的深刻影响。
•
19世纪,造园风格停滞在自然式与几何式两者互相交
融的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的模仿与拼凑,
直至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导致新的园林风格的诞
生。
•
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花园风格更加简洁、浪漫、高
雅,用小尺度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构筑花园,并强调自然
材料的运用。这种风格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
•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 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 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 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规则
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
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风格特点风格特点欧洲园林欧洲园林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读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风格特点
欧洲园林
• 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 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 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 艺术造诣精湛读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2-3-1外国园林史概述---欧洲 西方古代园林 中世纪

2.别墅花园
别墅花园是古罗马真正的园林,自公元前2世纪末就出现了。别墅花园大 多建在罗马城四周的山坡上及台伯河右岸。 主要特色在于 自然乡野与人 工气息并存, 人工建筑和自 然树木相互掩 映。 别墅花园呈开 放式,别墅建 筑融入花园, 成为景观元素 之一;花园成 为别墅建筑的 一种装饰。
(二)古巴比伦园林
1. 产生背景:西亚两河流域
自然条件较好:天然森林资源丰富,以森林为主
体,以自然风格取胜,树木、森林、河流等。 文化贸易中心:古巴比伦文化发达,人口达10万 人。 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2. 园林类型
猎苑:最大的特征性园林(埃及没有),处于天然森林,
自然条件较好,局部经过人工改造。
西方古代园林
一、古埃及园林 二、古巴比伦园林 三、古罗马园林 四、古希腊园林
(一)古埃及园林
1. 产生背景
自然条件:干燥炎热、沙漠地带 ,遮阴成为主要功能 文化背景:对自然的认识,科学 发展,数学、测量学、几何学的 发展,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并对 园林的形态有决定性影响; 宗教的影响。 起源:因当地气候条件使人们对 树木珍视并使得园艺兴起。
中世纪园林
公元476年~1453年 古罗马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间近千年 中世纪黑暗时代,长期文化衰落禁欲主义束 缚
1. 背景
基督教文化 宗教色彩浓郁 园林历史遗存不多,文献中了解; 1260年,阿尔拜都斯· 玛尼乌斯《论园圃》 1505年,克里申吉《农事便览》
2. 类型 (1)寺院园林
3. 园林特点
(1)封闭实用性小花园:药草园、菜园、高墙围合; (2)中心草坪、喷泉、树、花卉(宗教反对色彩后期才有); (3)逐步形成休息场所,凉棚、喷泉水池扩大; (4)实用向观赏转变:花卉、芳香植物种植;
世界园林的四大流派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总结词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是一种受摩尔人文化影 响的园林设计风格,其特点是将自然元素 和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VS
特点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通常呈长方形或正方形 ,中央设有一个喷泉或水池,周围围绕着 树木、花草和流水。建筑物和墙体通常采 用几何图形和对称布局,与水池、喷泉和 自然景观形成对比。此外,摩尔人还喜欢 在园林中种植大量的柑橘类植物,使整个 园林充满了浓郁的南国气息。
06
四大流派的比较与影响
东西方园林的差异与共性
布局差异
东方园林追求自然美,而西方 园林则强调规则、对称和几景、漏景等 手法,注重山水关系;西方园 林则更注重植物整形修剪和喷
泉、雕塑等装饰。
水景处理
东方园林多用静态水景,注重 水与山石、植物的结合;西方 园林则多用动态水景,如喷泉
运用水墨
水墨画是东方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之 一,通过运用水墨画中的构图、色 彩和线条等元素,创造出富有诗意 和哲理的园景。
中国的皇家园林
规模宏大
中国的皇家园林规模通常很大 ,占地面积广,建筑物和景点
众多。
建筑精美
皇家园林中的建筑通常非常精 美,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和艺
术价值。
景观丰富
皇家园林中的景观非常丰富, 包括山、水、植物、动物等元 素,营造出富丽堂皇的氛围。
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04
中西合璧园林流派
中西合璧园林的特性
01
02
03
融合多元文化
中西合璧园林是将中国和 西方园林的元素和风格融 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景 观。
建筑与园林的结合
中西合璧园林将建筑与园 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 整个景观更加和谐。
人文与自然的融合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中国——拙政园
•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 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 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 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 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7年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 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拙政园 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 号),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 ,占地78亩。全园以水为中心,山 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 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 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 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 特色
世界历史上较主要的园林形中式国,体大系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中国古典园林,一类是西欧的古典主义园林。它们的形式 不同,风格迥异,然而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诗情画意”, 各自寓有自己的“意境”。
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
韩国园林
日本园林
韩国园林
• 韩国古典园林 中的建筑外观 很美,屋顶坡 面缓和,屋身 平矮,不显陡 峻。屋脊两端 和檐端四周高 昂起翘,曲线 柔美,加之门 窗比例窄长, 使屋身又有高
• 西北离罗马约240千米,位于意大 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 东南脚下10千米处。西距风光绮丽 的那不勒斯湾约20千米,是一座背 山面海的避暑胜地。
园林风格分类与比较 世界园林四大流派 PPT

B A
余荫山房平面图
A余荫山房西部方形水池 B玲珑水榭和八方水池
建筑
岭南园林庭院和庭的形式多样,组合也 较之江南更密集紧凑。这是为了适应炎 热气候而取得遮阴效果。
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作成“天台花园” 的,既能降低室内温度,又可美化环境。
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 壁塑、细木雕工见长;甚至整座的西洋 古典建筑配以传统的叠山理水。
1布局: 御花园又名“后苑”,在内廷中路坤宁宫 之后。这个位置也是紫禁城中轴线的尽端, 体现了封建都城规划的“前宫后苑”的传 统格局。 其格局虽左右对称,但并不是完全均齐。
御花园平面图
1.建筑: 建筑布局按照宫廷模式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园路设置一呈纵横规整的几何式,山池花 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及庭院的点缀。
B
渗透、层次; 空间的对比。
A
南京瞻园平面图
D B
入园后便觉豁然开朗
叠石
个园秋山 黄石水相映
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 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 曾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 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 并用黄石、宣石等。如扬州片 石山房,环秀山庄等。
追求自然曲折,是中国江南园林的基 本特点之一,园林中的水池一般都取 不规则形状。岸处也多以山石做成驳 岸,或如夏山,与池相结合形成“山 池”。
梁园平面图
可园的布局纯为建筑围合而成的庭 园各式,一共有三个互相联系着的 大小庭院,院内凿池筑山,种植花 木。属于第二种布局方式。
梁园总体规划的特色在于住宅、祠堂、园 林三者的巧妙地组合,其南之庭院分别为 水庭、石庭、山庭鼎列,最能体现岭南园 林的神韵。符合前园后院的形式。
可园平面图
筑山
材料:岭南园林石材与江南园林 略有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 黄腊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 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pptx

颐和园
苏州街
南湖岛
私家园林
代表作:拙政园
寺观园林
代表作:武当
日式风格的园林
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 可辩。 善于用质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风格淡雅, 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体现出禅宗的意境 。
日本园林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 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 出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
意大利台地园:兰特庄园
意大利台地园:兰特庄园
法国代表作:法国凡尔赛宫
•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 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 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 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 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 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 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 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代表作:沙拉穆尔花园
‘Shalamar’意为人类的快 乐家园,建于沙贾·汗统 治时期的1639~1641年 。该园建有三层台地, 辅以大理石凉亭、瀑布 、喷泉、大型装饰性水 池等景观元素,是世界 上最美的伊斯兰园林之 一。这座莫卧儿王朝的“ 纪念碑”邻近印巴边境, 距著名的巴基斯坦历史 文化名城拉合尔市中心5 公里。
欧洲园林
造园风格
规则式园林
气势恢宏,视线开 阔,严谨对称,构 图均衡,花坛,雕 像,喷泉等装饰丰 富,体现庄重典雅 ,雍容华贵的气势 。
自然式园林
着意讲究人与自然 的融合,以起伏开 阔的草地、自然曲 折的湖岸、自然生 长的树木为要素构 成了一种新的园林 。
欧洲园林
欧洲园林
文艺复兴意大利园林
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
• 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 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园林建筑补充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主要是指东方式园林,欧洲式园林和阿拉伯园林。
传统的世界园林分为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西欧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代表,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
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拉克、波斯为代表,影响到中东地区,主要是花园和教堂,形成了伊斯兰教的园林特色。
西欧园林体系以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以规则式的建筑和植物配置为主,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严格对称。
园林建筑物的分类1. 按园林建筑物的用途分类1)休息建筑亭廊榭等;2)入口建筑风景区入口与公园大门;3)服务性建筑接待室餐饮建筑摄影部游船码头公共厕所等;4)展示建筑纪念馆盆景园展览温室展览馆等2.按建筑物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3. 按结构形式分类叠砌式框架式部分框架式空间结构种类:1、门:组织空间和引导游览。
1)宫殿俯苑建筑的门特点:选材精良,规模宏伟,色彩浓重,处处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与普通民居有较大的区别。
例如:皇宫与百姓家。
2)陵寝、寺庙门的建筑特点:在选址上,“风水”较好,风景秀丽。
A、陵寝:指帝王的墓。
结构——坟丘,地面建筑、神道、石碑、雕塑像与树林等。
B、寺庙:是以佛教、道教、山川神灵及历史名人为主的纪念性建筑。
如:佛教的寺庙,道教的道观。
以及纪念孔子的孔庙等。
2)普通园门:该类型一般为观赏游玩性质的园林门,格式较多有圆形,六角形或其他类型,一般而言如是内园一般形式较为随便,如是与外界相连的园门则较为正式。
2、亭:是园林中常用的建筑,形式多样一般为木质四角、六角和八角。
3、廊:廊除了能遮荫防雨、供作作息以外,最主要的是作为导游参观和组织空间用。
按廊的位置和结构可分为半壁廊、半回廊、长廊、空廊、曲廊、围廊、直廊等。
4、榭:一般是指有平台跳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园林建筑。
特点:体形扁平、设有休息桌椅和鹅颈靠(美人靠)。
5、舫:原意为船,一般指小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园林古代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
欧洲系园林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1[/B]、古代西亚体系和伊斯兰体系[/B]
西方的造园起自于西亚的古代波斯,即古波斯所称的“天国乐园”。
这种造园的特点是用纵横轴线把平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株。
这样的布局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
在波斯人的心目中,水和绿荫对于身处万倾黄沙中的他们显得特别珍贵,
树鲜花。
在古代西亚的园林中,那个交叉处的中心喷水池就象征着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
不过,最初的西亚园林影响范围主要还是在叙利亚、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后的所有伊斯兰地区。
而目前最完整继承并保留其手法的也就是伊斯兰体系。
2[/B]、西方古典体和现代体系[/B]
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刑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
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
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规划方整端正,充分显示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与豪情壮志。
到法国的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时代,随着1661年凡尔赛宫的开始兴建,这种几何的欧洲古典园林达到了它辉煌的高峰。
在这一时期乃至随后的数百年内,欧洲大陆上从维也纳到柏林,从彼得堡到
,到处都可见到这些闪现着王家与皇室荣耀的灿烂光辉的园林,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在其中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此后,受东方园林的影响,欧洲园林中出现了以英国自然风致园与图画园为代表的偏向自然风物的园林,这种园林发展到现在,就成为当代美国新园林。
3[/B]、东方体系[/B]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
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
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
、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此间东方园林对自然的模仿手法还传到西方,对欧洲园林的发展和现代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东西方两种园林风格的比较[/B]
从上面对三大园林体系形成的叙述中,可以看到欧洲和伊斯兰体系之间存在着同源的关系,即都始自于对古代西亚造园方法的模仿。
只不过伊斯兰体系是在古巴比伦故土上发展,和其所模仿的原型有着同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沙漠中珍贵的水源和植物的运用,所以对古西亚流派的手法保存得比较完整,而其视水如金的水法处理也是其最大的特色。
当然当这一体系随着伊斯兰教的扩展而进入南亚次大陆后,因为这里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再加上古印度文明深厚本土文化底蕴的影响,使传统的西亚派水法有了重大的改变而产生了伊斯兰体系的一个特异支派。
这里的园林不再使用谨慎保护水流的渠道和堤岸,不再只有狭窄的溪流潺潺和低矮的喷泉点点,而开始呈现河道横行和跌水纵流的景象,在泰姬陵前还有较为广阔的静水,植物的运用也向郁郁葱葱的方向发展,不过那种十字规划水道的基本法则还是保留下来。
而有趣的是欧洲在学习古西亚法
式时对其所进行的改造与印度对传统伊斯兰手法的变更有很大相似性。
欧洲的水源也很丰富,植被更是繁茂,所以这里的造园同样屏弃了节约性用水的水法,而只使用了模仿伊甸的四条水路分割法则。
有赖于植物的丰富,后来欧洲又用大量的几何植栽来加强了这种分割,并以这种矩形分划为基础,衍生出一整套几何造园的理论,而水法的运用也日趋宏大,与伊斯兰体系已是大异其趣。
但是尽管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这两者之间无论是源流还是具体的手法上都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而与其所对立的东方体系则是完全自我生长和发展的另一套理论,从其审美基础、所生长的文化土壤到具体的理水、堆山、用树和园林建筑都有着判若云泥的差别。
所以意大利园林风格与中国、日本园林的最大和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的不同,而比较的重点也应先放在东西方两种对景观的处理模式的比较上。
1、东方风格
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对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
是一种摹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
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出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其抽象意味的浓重已达到了一种超出五感的直接与自然相溶的默契,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气势,造水要达到浩汤似河湖的韵致。
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扑归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
仿造自然,但又不能过分矫揉造作。
在这样的园林中,可以达到“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忘”的境界,追求的是“抱琴看鹤去,枕面待之归”的生活以及“野坐苔生席,高眠挂竹衣”的趣味。
东方园林的石有情,水有情,花木也有情味意趣。
窗外路出树木一角,便是折枝尺幅,山涧古树几株,修竹一丛,乃是模拟枯木竹石图。
东方园林妙在含蓄和掩藏,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东方园林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因而有“遥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路通”。
2、西方风格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
从古希腊哲学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
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
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
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
利的台地园
,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
海神、农神、酒神、花神、阿波罗、丘比特、维纳斯以及山林水泽等到华丽的雕塑喷泉,放置在轴线交点的广场上,园林艺术主题是有神论的“人体美”。
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剪成几何形体的绿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树木成行列栽植。
地形、水池、瀑布、喷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几何形体,全园景观是一幅“人工图案装饰画”。
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的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以中轴对称规则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
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树木无不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和完美,就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说:“整个天体与宇宙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
”西方园林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东方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重情感、重想象、重联想,重“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韵味;而西方园林基本上则是写实的、理性的、客观的,重图形、重人工、重秩序、重规律,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严谨、认真、仔细的科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