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的预均化
(整理)原料及预均化技术

3.原料及预均化技术学习要点:掌握生产水泥所用原料的类型,每种类型原料提供的主要成分,各类原料中最常用的品种及对主要成分含量的要求破碎比,破碎段数,烘干的目的,常用设备,原料预均化的定义、原理;预均化堆场的类型,特点,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描述物料均匀性的参数。
理解选择原料的原则,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工作内容,生料均匀性对熟料煅烧的影响,生料均化链的组成,各环节完成工作量的大小,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工作过程,设备类型。
了解各类原料中常用品种的性能,低品位原料的类型,主要成分,可作哪种原料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原料的开采方式,开采工艺,常用设备,原料运输进厂的方式。
3.1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有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
3.1.1 石灰质原料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原料都属于石灰质原料。
它可分为天然石灰质原料和人工石灰质原料两类。
水泥生产中常用的是含有碳酸钙(CaCO3)的天然矿石。
3.1.1.1 石灰质原料的种类和性(1)石灰石:是由碳酸钙组成的化学与生物化学沉积岩。
主要矿物:为方解石(CaCO3)微粒组成,并常含有白云石(CaCO3·MgCO3)、石英(结晶SiO2)、燧石(又称玻璃质石英、火石,主要成分为SiO2,属结晶SiO2)黏土质及铁质等杂质。
CaO含量:纯石灰石含CaO56%,烧失量为44%,随杂质含量增加CaO含量减少。
含水量:一般不大于1.0%,具体值随气候而异。
含黏土杂质越多,水分越高。
(2)泥灰岩:是碳酸钙和黏土物质同时沉积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沉积岩,属石灰岩向黏土过渡的中间类型岩石。
是一种极好的水泥原料。
分类:高钙泥灰岩:CaO≥45%低钙泥灰岩:CaO<45%有些地方产的泥灰岩成分接近制造水泥的原料,可直接烧制水泥,称天然水泥岩。
主要矿物:方解石(3)白垩:是海生生物外壳与贝壳堆积而成的,富含生物遗骸,主要由隐晶或无定形细粒疏松的碳酸钙所组成的石灰岩。
水泥原料的预均化

均化: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物料的化学成
分波动振幅,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的过程。
均化的意义:降低原料成分波动,为准确配料、提高生 料均匀性,稳定熟料煅烧提供良好的条件。 生料均化链:
环 节 名 称 原料矿山的搭配开采与搭配使用 原料的预均化 配料控制及生料粉磨 完成均化 工作量的任务(%) 10~20 30~40 0~10
四、原料的预均化
◇矩形预均化堆场
5
四、原料的预均化
◇圆形预均化堆场
料堆为圆环状,在料堆的开口处,一端在连续堆料;另
一端连续取料。
6
四、原料的预均化 ◇圆形预均化堆场
7
2
四、原料的预均化 预均化场类型: 矩型预均化堆场 预均化堆场 圆型预均化堆场
3
四、原料的预均化
◇ 矩形预均化堆场
一般设两个料堆,一个在堆料,另一个在取料,相互交替。
直线布置
平行布置
4
生料均化
~40
1
四、原料的预均化
原料的预均化就是原料在粉磨之前所进行的均化。 基本原理--- “平铺直取” 堆放时,尽可能地以最多的相互平行、 上下重叠的同厚度的料层构成料堆;取料 时,按垂直于料层方向的截面对所有料层
切取一定厚度的物料,依次切取,直到取
完。
固碳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固碳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固碳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破碎及预均化、生料制备、生料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等关键环节,并对各环节的设备、技术及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水泥工业的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1、破碎及预均化(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
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
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热交换效率。
5、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熟料的烧成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预热、分解、燃烧和冷却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生料经过高温煅烧,生成水泥熟料,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采用高效烧成技术,可以提高熟料质量,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水泥粉磨水泥粉磨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能耗较高的环节。
在此过程中,通过粉磨设备将水泥熟料粉磨至所需细度,以满足不同用途的产品要求。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原理与应用讲座_连载二_第二讲原料预均化技术

!"! 预均化堆场的布置形式
预均化堆场 的 布 置 形 式 分 为 矩 形 和 圆 形 两 种 ! 矩形堆场的优点是可采用多种堆取料方式 # 均化效 果好 # 但占地面积大 # 设备和土建投资较高 $ 圆形 堆 场 的 优 点 是 占 地 面 积 少 # 约 可 节 省 #$%&’$% 的 土地 # 设备及土建投资也较矩形堆场低 #$%&’$% # 不过均化效果稍差一些 !
建材发展导向
!""#年第 ! 期
!"
特 约 讲 座
置两种形式 ! 环形 # 见 图 " 所 示 ! 取 料 一 般 用 桥 式 刮 板 取 料 机 # 取料机桥架的一端固定在堆场中心的立柱上 # 另一 端 架 在 料 堆 外 围 的 圆 形 轨 道 上 & 可 以 回 转 #)$! ’! 在垂直于料层方向的截面取料 # 刮板将物料送到堆 场底部中心卸料斗处 # 然后由地沟皮带机运走 ! 圆 形 堆 场 的 作 业 方 式 可 分 为 # "!"$! 法 和 #)$! 法两种 ! 前者是将圆环形料堆分为三部分 # 其中的
波浪形堆料法的优点是克服了物料的离析作 用 # 均化效果好 # 缺点是堆料设备价格较高 # 操作 复杂 # 所以应用较少 "
!%$"! 水平层堆料法
水平层堆料 法 是 一 种 真 正 铺 物 料 法 # 堆 料 机 先 在堆场底部均匀地平铺一 层 物 料 # 然 后 一 层 层 水 平 布料 # 这样形成的料堆端 面 如 图 ! 所 示 " 由 于 物 料 自然休止角的作用 # 每层 物 料 宽 度 要 比 其 下 面 一 层 小" 水平层堆料法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消除物料颗粒 离析现象 # 每层物料内部也比较均匀 # 但是所需堆 料机结构复杂 # 操作维护费用也较高 # 一般多用于 建材发展导向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是在矿石、煤炭等原材料进入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前,通过堆放和堆场管理措施,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和预均化的过程。
下面是原材
料预均化堆场的工艺流程简述:
1. 原材料接收:原材料从运输工具(如卡车、船舶等)中卸载,并经过称重、
检验等程序进行接收。
2. 堆放:原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通过堆放设备(如堆桥、堆取机等)
进行堆放。
堆放时要注意原材料的种类、质量、湿度等因素,以及堆场的平整度、排水系统等条件。
3. 堆场管理:对堆场进行管理,包括堆场的布局规划、堆体的形状控制、堆放
层次的管理等。
通过合理的管理,确保堆场内原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翻堆:定期对堆场内的原材料进行翻堆操作,即将外层的原材料移到内层,
以保证原材料的均匀性和充分混合。
5. 通风:通过通风设备对堆场进行通风处理,以控制原材料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防止堆场内出现自燃、霉变等问题。
6. 水分控制: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生产工艺要求,对堆场内的原材料进行水分
控制,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可加工性。
7. 取样检测:定期对堆场内的原材料进行取样,进行化验和检测,以监控原材
料的质量和成分,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控制。
8. 调运: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将预均化后的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顺序,通过运输设备(如皮带输送机、装车机等)进行调运,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进行加工。
这是原材料预均化堆场的简要工艺流程,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和原材料特性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工艺流程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水泥工艺学--原料及预均化技术

水泥工艺学--原料及预均化技术水泥工艺学是研究水泥制备过程中的原料选择、处理及预均化技术的学科。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料的选择和预均化技术的应用对水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水泥的主要原料包括石灰石、粘土和矿渣等。
这些原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其成分和性质,以及对水泥产品质量的影响。
石灰石和粘土是水泥的主要成分,石灰石提供石灰和矿物质,而粘土提供硅酸盐、铝酸盐和铁酸盐等化学成分。
在原料的选择之后,预均化技术是为了确保原料的化学成分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水泥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稳定性。
预均化技术包括原料的研磨、混合和均化等步骤。
通过研磨原料可以增加其表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通过混合不同原料可以平衡其成分,确保水泥的化学成分符合要求;通过均化可以确保原料的分布均匀,防止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波动。
水泥工艺学中的原料及预均化技术的研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
首先,原料的供应量和质量要求决定了水泥生产工艺的选择和优化。
其次,原料的成分和性质对水泥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再次,预均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水泥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稳定性,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总之,水泥工艺学中的原料选择和预均化技术是保证水泥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并运用预均化技术,可以提高水泥的质量稳定性,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探索更加环保和节能的原料选择和预均化技术,推动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泥工艺学中的原料选择和预均化技术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确保水泥质量的同时,合理选择原料和应用预均化技术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
首先,原料选择是水泥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主要的原料包括石灰石、粘土和矿渣等。
石灰石是水泥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提供石灰和矿物质,起到促进水泥的硬化和强度发展的作用。
石灰石的种类和含量会直接影响到水泥的质量和性能。
粘土是又一主要成分,它提供硅酸盐、铝酸盐和铁酸盐等化学成分,影响着水泥的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
水泥原料的预均化PPT

4.评价物料均匀性的指标。
原料预均化的原因
• 某些矿山成分波动很大。 • 入库生料波动大,仅仅用均化生料的方法来保证生料均齐 性,要耗用更多资金。 • 生料库的均化,只能减小或解决短时间内的波动,不能解 决周期较长的大波动。 • 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均化作用是在储存原料的同时实现的, 既有利于减少投资费用,又能满足均化的需要。
不得有断裂、损坏、变形、油漆脱落现象,焊缝质量符 合要求
装配正确,不得有损坏、漏装现象;螺栓连接紧固;铰 接点转劢灵活;链条张紧合程度适
保证各点润滑供油正常,按要求加足润滑油或润滑脂 不得漏接线头,联锁应可靠,电劢机转劢向要正确,开 关,仪表和灯光要好用 要有安全措施,分次增加
2、取料机的控制方式
• 合理选择原料预均化的方案。
• 合理选择堆取料机。
• 对原料进行预均化。 • 堆取料机操作注意事项。
原料的预均化
从原料的开采破碎到水泥的最终成型是一个 巨大而严谨的过程,每个环节的生产情况也与水 泥的质量息息相关,原料的预均化同样也充当着 总要的角色,影响水泥的质量。
预均化方案
一、原料预均化原因和意义
机上人工控制、自动控制、机旁现场控制 取料机的操作与维护: ①开车前的注意事项,开机前,必须对全机进行检查。 ②事故停车凡在本系统内任何地方出现事故必须停机时,按 动紧急开关,使取料机马上停止工作。
• 启动顺序:
①启动取料带机(联锁信号)
②启动电缆卷盘 ③启动刮板输送系统
④启动刮板机
⑤启动行走装置
操作:尽可能以最多的相互平行和上下重叠的同厚
度的料层进行堆放(储存),取用时要垂直于料层方向同 时切取不同的料层,取尽为止,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I.原材料预均化的重要性1.均化堆场的作用2.原材料预均化的原理3.均化堆场的工艺流程II.均化堆场的工艺流程1.原材料的预处理2.原材料的输送3.原材料的均化4.均化堆场的控制III.均化堆场的优点及应用1.均化堆场的优点2.均化堆场的应用范围3.均化堆场的发展趋势正文(篇1)一、原材料预均化的重要性1.均化堆场的作用:均化堆场是用于原材料预均化的重要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将不同化学成分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和搅拌,使其达到一定的均匀性,以确保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和稳定性。
2.原材料预均化的原理:通过将原材料放入大型的搅拌设备中,利用搅拌、沉淀、循环等过程,使原材料中的不同成分逐渐均匀分布,以达到均化的目的。
3.均化堆场的工艺流程:首先,将原材料放入预均化堆场中的搅拌设备中,然后通过控制设备的转速、搅拌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使原材料达到均匀分布的状态。
接着,将均匀化的原材料进行堆放,以便后续加工使用。
二、均化堆场的工艺流程1.原材料的预处理:在进入均化堆场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如破碎、筛分、除尘等操作,以保证原材料的粒度和形状符合设备的要求。
目录(篇2)I.原材料预均化的重要性1.均化堆场的作用2.原材料预均化的原理3.均化堆场的工艺流程II.原材料预均化的效果评价1.均化堆场的指标2.原材料预均化的影响因素3.均化堆场的优势正文(篇2)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一、原材料预均化的重要性1.均化堆场的作用均化堆场是实现原材料预均化的重要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将不同成分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以达到均匀化的目的,从而减少后续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波动。
2.原材料预均化的原理原材料预均化主要基于物理混合原理,通过将不同成分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它们在堆场中充分接触、混合,从而达到均匀化的目的。
3.均化堆场的工艺流程均化堆场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装载、搅拌、卸料等环节。
原料预均化及堆场的选择

原料的预均化和堆场选择原料预均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稳定水泥窑入窑生料成分稳定特别是大型生产线,保证均衡稳定生产,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能耗,长期安全运转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水泥工业几乎全部以煤为燃料,煤质差别大、波动亦大。
在原燃、料质量波动情况下,如果不采取预均化措施,是很难满足稳定生产要求的。
(2)有利于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中国水泥工业所用的石灰石资源品质较好,而欧洲许多国家石灰石品位不高。
采用预均化技术可以利用过去难以利用的矿石,夸大资源利用范围。
(3)有利于利用矿山夹层废石,扩大矿山使用年限矿山开采中,常遇到废石夹层,过去均剥离摈弃,既增加开采成本,又占用土地。
采用预均化技术可将夹层废石搭配到品位极高的矿石之中,既有效的利用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和延长矿山的服役年限。
(4)满足矿山储存及均化双重要求,节约建设投资原料预均化堆场的选用条件水泥工业生产中,判断是否需要建设预均化堆场,可根据原料成分波动及生产要求条件确定。
(1)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例如:大型预分解窑生产线,对生料的波动限制较严,一般要求生料CaCO3标准偏差不大于±0.2%,因此即使在有高均化效果的生料均化库的条件下,出磨的生料CaCO3%的标准偏差要求≤±2%.因此,当进料石灰石CaCO3%的标准偏差大于±3%,而其他原料如粘土、煤炭等成分亦有较大波动时,就应该考虑采用石灰石预均化堆场。
(2)按原料进料的成分波动范围确定当成分波动范围R<5%是,可以认为原料的均匀性良好,不需要采用预均化;当R=5%~10%是,表示原料有一定的波动,应结合其他原料的波动情况,包括煤炭的质量、设备条件和其他工艺上的种种因素综合考虑,最后根据生料在入窑前要求达到规定的均齐度而确定;当R>10%时,表示原料波动较大,则必须建设预均化堆场。
(3)结合原料矿山的具体情况统一考虑如:矿山覆盖层厚薄,喀斯特发育情况,裂隙土和夹层的多少,低品位矿石的数量和位置等因素。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1.原材料接收:原材料从供应商处送达堆场,接收方负责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记录。
同时,对易腐烂的原材料要进行快速处理,避免降低质量。
2.原材料分类:根据原材料的物性和质量要求,将原材料进行分类堆放。
常见的分类有不同矿石、矿粉、煤炭和固体废弃物等。
3.原材料称重:对于大宗原材料,如矿石和煤炭,进行称重操作,以确保原材料的准确用量和库存管理。
4.原材料堆放:根据堆垛设计要求和堆放能力,将原材料堆放在指定的区域内。
为了确保堆放效果和堆场安全,要注意原材料的分层、均衡和固结度。
5.原材料堆场管理:堆场管理是保证原材料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对堆场进行巡视和整理,及时清除堆场周围的杂物和垃圾,以防止火灾和安全事故发生。
6.原材料预均化:预均化是指将原材料进行混合、混合和破碎等处理,以达到均质化和降低粒径的目的。
此过程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如混合机和粉碎机)或化学方法来完成。
7.原材料取样和分析:对预均化后的原材料进行取样,并进行化学和物理分析,以检测原材料的成分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8.原材料输送:经过预均化处理的原材料,可以通过特定的输送装置(如输送带或气力输送)送往下一个生产环节,如煤磨、回转窑等。
9.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在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中,要对关键参数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以便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上是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的简述,通过对原材料的接收、分类、堆放、管理、预均化、取样和分析、输送、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等环节的合理组织和操作,可以实现原材料的高效利用和产线的稳定运行。
水泥原料及预均化技术

水泥原料及预均化技术1. 水泥制造工艺简介水泥是一种基础建材,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等领域。
水泥的制造主要包括熟料制备、熟料研磨和水泥成品生产三个步骤。
其中,熟料制备是水泥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水泥质量和性能。
2. 水泥原料的种类水泥原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粘土、铁矿石和煤炭等。
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含有较高的氧化钙(CaO)和氧化硅(SiO2)。
粘土是一种与石灰石一起烧制形成熟料的重要原料,它含有较高的氧化铝(Al2O3)和氧化铁(Fe2O3)。
铁矿石和煤炭主要用于调节熟料中的氧化铁含量和燃烧过程中提供热量。
3. 水泥原料预处理技术为了提高水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通常需要对水泥原料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破碎、研磨和混合等步骤。
3.1 破碎破碎是将原料中的较大块状物料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常用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和锤式破碎机等。
3.2 研磨研磨是将原料中的颗粒细化,增加其表面积,以提高熟料的反应性。
常用的研磨设备有球磨机和辊压机等。
3.3 混合混合是将不同成分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保证熟料矿化反应的均匀性。
常用的混合设备有刮板机和掺合料仓等。
4. 水泥原料预均化技术预均化是指在破碎、研磨和混合过程中,对水泥原料进行更彻底的混合和均化。
通过预均化技术,可以提高熟料的烧结反应性,从而提高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4.1 旋风预均化器旋风预均化器是一种常用的水泥生产设备,它通过旋转的高速气流将破碎后的原料和部分燃烧烟气混合,达到更彻底的混合和均化效果。
4.2 窑尾预均化器窑尾预均化器是一种安装在水泥窑尾部的设备,通过回收窑尾烟气和喷水系统将破碎后的原料进行喷淋和均化,达到更好的预均化效果。
5. 预均化技术的优势和应用预均化技术能够提高水泥熟料的均匀性和烧结反应性,从而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预均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等目标。
3原料预均化技术

§3-3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一、采掘 方式:露天开采
机械开采
水力开采
包括
剥离:搬移土岩(覆盖层)
开采:采开矿石
石灰石矿山
石灰石矿山开采设备
钻孔机
§3-3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二、运输
装载: 轮式装载机
推土机 斗容挖掘机
皮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道
运输
钢索绞车运输:斜坡卷扬道
方式: 自卸料汽车:公路
名 称 玄武岩 珍珠岩 赤泥
矿物特征
一种分布较广的 火成岩 一种以玻璃态存 在的火成非晶类 物质 烧结法从矾土中 提取氧化铝时所 排出的赤色废渣
化学成分
应用
代替粘土质原料 类似粘土,但 Fe2O3、R2O偏高 属富含SiO2的酸 性岩石 可用作粘土质原 料配料。
与水泥熟料化学 成分相比,Al2O3 可作湿法生产的 和Fe2O3含量高, 粘土质原料。 CaO含量低
圆型预均化堆场
§ 3-6 原燃的预均化
4、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
堆料层数 物料的离析 原料成分的波动 取料的死角
本章小结
1. 硅酸盐水泥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石灰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辅助原料有校正原料、外加剂、 燃料、缓凝剂、混合材料等。 2. 原料的准备包括开采、运输、破碎、烘干、 输送与储存等加工过程。 3. 原料的预均化堆场的布置方式有矩形和圆形 两种。
第 三 章 原料及预均化技术
原料及预均化技术
生产硅酸盐水泥所用原料
原料名称
石灰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 铁质校正原料
主要提供的成分
CaO SiO2、Al2O3 少量Fe2O3 Fe2O3
配比 (%)
~80 10~15
校正 原料
硅质校正原料
原燃料预均化技术

原燃料预均化技术()水泥厂原料的预均化是指原料(包括煤)在入磨之前的均化处理工艺,它是将成分波动变化的原料通过一定方式的混合,为下道工序提供成分相对稳定的原料。
原料的预均化是在预均化堆场或预均化库的进料和取料过程中实现的。
提高均化系数,还可以扩大对低品位原燃材料的使用,使资源的消耗利用更加经济合理。
常见的原料预均化方式有矩形预均化堆场、圆形预均化堆场、长条形预均化库、预均化圆库和多库搭配等。
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1 矩形预均化堆场1.1 工作原理堆料机连续均匀地将进料沿直线方向堆成多层相互平行、上下重叠的料层,取料机在垂直于料层方向的截面上切取一定厚度的所有料层的物料,使各层成分各异的物料得到混合,从而达到均化物料的目的。
1.2 工艺布置为了作业连续化,矩形预均化堆场一般设有两个长方形料堆,一个堆料,一个取料,堆料和取料交替进行,每个料堆的储量满足工厂5~7天的用量(见图1)。
两个料堆平行布置(图1a)或直线布置(图1b),由于平行布置方式堆料机和取料机在两个料堆之间的转移操作复杂,系统投资高,水泥厂矩形预均化堆场多数采用直线布置。
1.3 技术指标和评价均化系数H=3~10。
石灰石矩形预均化堆场的技术指标见表1。
优点:矩形预均化堆场均化效果好,适用于水泥厂的多种原料(包括粘土),适合用作多种原料的联合预均化堆场;扩建特别方便,只需在长度方向加长即可,可节约扩建再投资的费用;能够较方便地实现石灰石与粘土的预配料。
缺点: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资多,机械设备复杂,自动化控制水平和操作、维护水平要求高,在立窑水泥企业使用时,需要加强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
2 圆形预均化堆场2.1 工作原理原料由架空皮带机送至堆场中心,回转式悬臂皮带堆料机固定在堆场中心的主柱上,并可绕中心做360°回转堆料,桥式刮板取料机桥架的一端固定在堆场中心的立柱上,另一端支撑在堆场外围的圆形轨道上,整个桥架以立柱为圆心旋转,取料机的松料耙在圆形料堆的径向截面上,将一定厚度的各层物料耙落到堆场的底部,取料机的底部刮板将这些混合料送至中心卸料斗,由地下皮带送往配料库。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简述(原创实用版)目录1.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概述2.原材料预均化堆场的具体流程3.原材料预均化堆场的作用和意义正文一、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原材料的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顾名思义,是指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生产要求的一种工艺流程。
这一流程旨在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利用率,为后续生产环节提供保障。
二、原材料预均化堆场的具体流程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的接收和储存:首先,需要对各种不同的原材料进行接收和储存。
这一环节要求对原料进行分类和标识,以确保后续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混乱。
2.原料的破碎和筛分:接收和储存的原料需要进行破碎和筛分处理,使其达到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粒度和颗粒分布。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粗碎、细碎和筛分等环节。
3.原料的混合和均化:经过破碎和筛分处理的原料,需要进行混合和均化处理。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保证原料的成分和性质达到生产要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原料的输送和喂料:均化后的原料需要进行输送和喂料处理。
这一环节要求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速度和流量送入生产线,以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原材料预均化堆场的作用和意义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流程可以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通过对原材料的预处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最后,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原材料预均化堆场工艺流程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原料及预均化处理

•二、 矿化剂
定义:在煅烧过程中,能加速熟料矿物的形成
,本身不参加反应或只参加中间反应的物质。
类型:
矿矿化化剂剂 •物:如:石膏
•氯化物:CaCl2
复复合合矿矿化化剂剂•其他:如:铜矿渣、磷矿渣
作用:加速分解反应;加速固相反应;降低液
相出现的温度;加速C3S的形成
,又兼做矿化剂。(FeO)
•一、校正原料
(二)、硅质校正原料 常用:硅藻土、硅藻石、含SiO2多的河砂、砂岩、
粉砂岩等。 其中砂岩,河砂中结晶SiO2多,难磨难烧,尽量不
用,风化砂岩易于粉磨,对煅烧影响小。 (三)、铝质校正原料 常用:炉渣、煤矸石、铝矾土等
•一、校正原料
(四)校正原料的质量要求
原料及预均化处理
•§2-1 石灰质原料
主要成分:CaCO3
天然(常用) 人工(工业废渣)
•§2-1 石灰质原料
一、种类及性质
•种类 :
石灰石 (最常用) 大理石 泥灰岩、白垩土 贝壳、珊瑚类
•石灰石
•定义:是由碳酸钙组成的化学与生物化学沉积岩。 •主要矿物:为方解石(CaCO3)微粒组成,并常含有白云石 (CaCO3·MgCO3)、石英(结晶SiO2)、燧石(又称玻璃质 石英、火石,主要成分为SiO2,属结晶SiO2)粘土质及铁质等 杂质。 •分类:白云质石灰岩、硅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 •CaO含量:纯石灰石含CaO 56%,CO2烧失量为44%,白色 ,随杂质含量增加CaO含量减少。 •含水量:一般不大于1.0%,具体值随气候而异。含粘土杂质 越多,水分越高。
•二、粘土质原料的品质要求及选择
(二)、选择粘土质原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1、n、p值要适当。 2、尽量不含碎石、卵石,粗砂含量应小于5%。 3、旋窑生产时对可塑性不做要求。 (三)粘土质原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影响原材料预均化效果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1、原料成分波动如果原料矿山开采时夹带其他废石,或者矿山原料本身成分波动剧烈,开采后进入预均化堆场的原料成分波动就会成非正态分布。
原料低品位部分会远离正态分布曲线,甚至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的剧烈波动,使原料在沿纵向布料时产生周期性长的波动,即长滞后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出料时会有所反映,增加出料的标准偏差。
当料堆的铺料层数一定时,进料波动频率同出料的标准偏差近似成反比。
进料的波动频率越高,出料标准偏差越小。
如果进料时波动频率随机变动,即变化周期很短,出料标准偏差也会显著降低。
可以解释为:当波动频率很大时,各层原料都有可能铺上极高或极低成分的原料,料堆纵向成分波动即长滞后的现象就会减弱。
因此,原料矿山开采时要注意搭配。
特别在利用夹石和品位低的矿石时不仅要合理搭配开采时的台段、采区,而且要合理地规定各区的采掘量和运输方式。
那种认为有了预均化堆场就可以不用搭配开采的思想是错误的。
在使用多种产地不同、品质各异的煤炭时,也要注意使其经过搭配后进入预均化堆场,以保证取得较好的均化效果。
2、物料离析作用物料颗粒总是有差别的,堆料时,物料从料堆顶部沿着自然休止角滚落(“人”字形、波浪形、横向倾斜层和纵向倾斜层堆料法都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较大的颗粒总是滚到料堆的底部两边,而细料则留在上半部。
大小物料颗粒的成分往往不同,特别是石灰石,大颗粒一般碳酸钙含量高,引起料堆横断面上成分的波动。
这就是短滞后现象,或称为横向成分波动。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减少物料离析作用的影响。
(1)减小物料颗粒级差。
通过破碎机的物料,由于管理上的原因,常常会出现同一台设备其破碎率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例如:锤式破碎机的锤头、篦条磨损过大,没有及时更换;检修时,修理质量没有严格要求等。
为了减少物料离析作用影响,提高粉磨效率,应该尽量减少物料颗粒级差,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颗粒进入堆场。
(2)加强堆料管理工作。
物料离析作用影响最小的是水平层堆料,其次是波浪形堆料,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比较复杂的设备。
原料预均化名词解释

原料预均化名词解释原料预均化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所使用的原料进行预处理和均化处理的过程。
它是为了保证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以便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在原料预均化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工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
这包括考虑原料的成分、性质、来源等因素。
2. 原料检验,对所选取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
这可以包括对原料的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3. 原料预处理,对原料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消除其中的杂质、异物和不良成分。
这可以包括清洗、筛选、破碎、研磨等步骤,以提高原料的纯度和均匀度。
4. 原料均化,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进行混合和均匀化处理,以确保不同批次的原料具有相似的性质和成分。
这可以通过机械搅拌、翻转、振动等方式实现。
通过原料预均化,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和均化,可以消除其中的不良成分和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
2. 提高生产效率,均化后的原料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堵塞、卡料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预处理和均化,可以减少原料的浪费和损耗,提高原料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 稳定生产过程,均化后的原料具有更稳定的性质和成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波动和变异,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总之,原料预均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和均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为后续的生产提供更好的基础。
第三章原料及预均化技术(课件)

纯净的石灰石白色。自然界中的石灰石
常因含杂质的含量不同而呈青灰、灰白、灰 黑、淡黄及红褐色等不同颜色。石灰石一般 呈块状,结构致密,性脆,莫试硬度3~4, 密度2.6~2.8g/cm3,,耐压强度随结构和孔 隙率而异,单向抗压强度在30~170MPa之间, 一般为80~140MPa,石灰石含水一般不大于 1.0%,水分大小随气候而异。
水泥厂的原料是用露天开采 开采过程:
剥离:覆盖层的剥离 开采:有用矿的开采
钻 眼 爆破 采 运
矿石的运输,根据采石场距工厂的距离及采 石场与工厂间的地形可以利用不同的运输工具。 ◇皮带输送机 ◇钢索绞车 ◇自动卸料汽车 ◇小型内燃机车 ◇火车装运 ◇架空索道
3.4 原料破碎与烘干、输送与储存
3.4.1破碎 1、破碎:利用机械方法将大块物料变成小块 物料的过程(粒度大于2~5mm)。 破碎的目的:便于运输、储存、烘干、配料 和粉磨。 破碎的物料:石灰石、粘土等原料及熟料、 石膏、混合材料、煤等。
料进行烘干。回转烘干机,流态烘干机, 振动烘干机,立式烘干窑(塔) ◇烘干兼粉磨(烘干磨):可简化流程,节 省设备和投资,减少人员,减少扬尘点,
还可以利用窑尾和冷却机的废气余热。采
用烘干磨时,要求入磨物料的平均水分小
于6%(也有的更高)。
烘干兼粉磨
3.4.3 输送与储存
◆物料的输送 ◇粒状或小块状的物料:皮(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 振动输送机、埋刮板式输送机等 ◇粉状物料的输送 :螺旋输送机(铰刀)、斗式提升机、
◇黄土 是没有层理的粘土与微粒矿物的天然 混合物。成因以风积为主,也有成因于冲 积、坡积、洪积和淤积的。颜色以黄褐色 为主。 ◇页岩 是粘土经长期胶结而成的粘土岩。一般 形成与海相或陆相沉积,或海相与陆相交 互沉积。化学成分类似于粘土,可作为粘 土使用,但其硅率较低,通常配料时需掺 加硅质校正原料。页岩颜色不定,一般灰 黄、灰绿、黑色及紫色等,结构致密坚实, 层理发育,通常呈页状或薄片状。
均化技术_精品文档

均化技术1. 物料的均化与预均化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物料的化学成分波动振幅,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的过程叫均化。
水泥生产过程中各主要环节的均化,是保证熟料质量、产量及降低能耗和各种消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要途径。
实质上,水泥生产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均化的过程,每经过一个过程都会使原料或半成品进一步得到均化。
就生料的制备而言,原料矿山的搭配开采与搭配使用、原料的预均化、原料配合及粉磨过程中的均化、生料的均化,这四个环节相互组成一条与生料制备系统并存的生料均化系统——生料均化链。
四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为原料的预均化和生料均化,这两个环节担负着生料均化链全部工作量的80%左右。
原料在存贮、取用过程中,通过采用特殊的堆、取料方式及设施,使原料的化学成分波动范围缩小,为入窑前生料成分趋于均匀一致而做的必要准备过程,通常叫做原料的预均化。
简而言之,所谓原料的预均化就是使原料在粉磨之前所进行的均化。
2. 预均化设备2.1 预均化堆场提高原料预均化效果的主要措施就是采用各类预均化堆场或预均化库来提高原料的预均化效果。
预均化堆场是一种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预均化设施。
送入预均化堆场中的成分波动较大的原燃材料,通过采用堆料机连续以薄层叠堆,形成多层(200~500层)堆铺料层的具有一定长度比的料堆;而取料机则按垂直于料堆的纵向实行对成分各异的料层同时切取,完成“平铺直取”,实现各层物料的混合,其标准偏差缩小,从而达到均化的目的。
预均化堆场的布置方式有矩形和圆形两种。
矩形预均化堆场矩形预均化堆场中一般设两个料堆,一个在堆料,另一个在取料,相互交替,每个料堆的储量通常可供工厂使用5~7天。
圆形预均化堆场圆形预均化堆场的料堆为圆环状。
原料由胶带输送机送到堆场的中心上方,用回转悬臂胶带堆料机作往返回转堆料,一般用桥式刮板取料机或桥式圆盘取料机取料。
在料堆的开口处,一端在连续堆料,另一端在连续取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水泥生料制备
《硅酸盐水泥原料预均化项目报告书》
第四组
项目负责人:庄露萍
成员:雷小玲何旺
吴文梁陈玉超
“水泥生料制备技术”课程任务书
院(系)材料工程系班级水泥121、122 部门任务三
任务下达日期:2013 年 4 月22 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3 年 5 月13 日
任务题目:原料的预均化
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
根据总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合理选择原料预均化的方案,对原料进行预均化,为生料制备提供成分均匀的原料,满足生料质量对原料的要求,保证生料的质量。
硅酸盐水泥原料的预均化项目负责人:
庄露萍——汇总
组员
何旺——合理选择原料预均化的方案
雷小玲——合理选择堆取料机
陈玉超——对原料进行预均化
吴文梁——堆取料机操作规范
一、合理选择预均化方案
我们选择两个矩形预均化堆场:
1、一个用于预均化原燃料(煤)和铁质校正原料
2、另一个用于预均化石灰石和页岩
注:堆场直线布置,堆场中间位置用挡墙隔开,防止物料之间的混合
3、堆取料方式:
“人”字形堆料法:
这种堆料方法及所需的设备都较简单,堆料点在矩形料堆纵向中心线上,堆料机只要沿着纵长方向在两端之间定速往返卸料就可完成两层物料的堆料。
这种料层的第一层料堆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条状堆料,以后各层则在这个料堆上覆盖一层层的物料,因此出第一层之外,每层物料的横截面都呈“人”字形,所以被称为“人”字形堆料。
优点:堆料的方法和设备简单,均化效果好,使用普遍。
缺点:物料颗粒离析比较显著,料堆两侧及底部集中了大块物料而料堆中上部分多为细粒,且有端堆。
端面取料:
取料机从料堆的一端,包括圆形堆料的截面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整个环形料堆推进。
取料是在料堆整个横断面上进行的,最理想的取料堆端面各部位的物料,循环前进。
这种取料方法,最适合用于“人”字形、波浪形和水平层的堆料。
二、堆取料机的选择
1、堆料机
我们选择的是沈阳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的侧悬臂式堆料机:
侧悬臂式堆料机是目前预均化堆料场中用的比较普遍的堆料机。
它适用于矩形预均化堆场的侧面和圆形堆场内围绕中心堆料,卸料点可以有悬臂待机调整俯仰角而升降,使物料落差保持最小。
悬臂式带机可以装成固定式、回转式、直线轨道式等形式。
长形堆场侧式悬臂堆料机技术性能
2、取料机械
我们选择的是沈阳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生产QG型桥式刮板取料机:这种取料及适用于端面取料,能同时切取全端面上的物料,有较好的均化效果,适合各种形式的堆料。
QG桥式刮板取料机技术性能
4、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
堆料层数
物料的离析
三、对原料进行预均化
1、原料预均化:
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储存预均化功能。
2、基本原理:
“平铺直取”。
即:堆放时,尽可能地以最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的同厚度的料层构成料堆;取料时,按垂直于料层方向的截面对所有料层切取一定厚度的物料。
石灰石的均化:
石灰石经过MAMMUT系列单转子锤式破碎机破碎后,经带式输送机进行输送到矩形预均化堆场侧悬臂式堆料机进行“人”字形堆料,再用桥式刮板机进行取料最后通过皮带传送到均化库。
页岩的均化:
页岩经过CJ2 冲击式湿冻黏土破碎机破碎后,经带式输送机进行输送到矩形预均化堆场侧悬臂式堆料机进行“人”字形堆料,再用桥式刮板机进行取料最后通过皮带传送到均化库。
3、原料采用预均化条件:
①标准偏差:
式中: S——标准偏差(%)
n ——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n不应少于20~30个;
x i ——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x
i
~x
n
;
——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标准偏差值越小,物料的成分越均匀②变异系数:
式中:C
V
——变异系数
S——标准偏差
——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变异系数表示物料成分的相对波动情况,其值越小,成分的均匀性越好。
③均化效果:
(又称均化倍数或均化系数)指均化前物料的标准偏差与均化后物料的标准偏差之比。
式中:H——均化效果
S
进
——进入均化设施之前物料的标准偏差;
S
出
——出均化设施时物料的标准偏差。
H用来描述均化设施性能,H越大,表示均化效果越好。
④合格率:
若干个样品在规定质量标准上下限之内的百分率。
可以反映物料成分的均匀性,但不能反映全部样品的波动幅度及其成分分布特性。
4、原料预均化的作用:
①预均化堆场能均化原料成分减少质量波动以利于生产质量更高的熟料并稳定烧成系统进行生产。
②可以扩大矿山资源的利用、提高开采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矿山的覆盖物和夹层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不出或少出废石
③可以放宽矿山开采的质量空制要求降低矿山的开采成本。
④对黏湿物料适应性强。
⑤为工厂提供长期稳定的原料也可以在堆场内对不同组分的原料进行配料使其成为欲配料堆场为稳定生产和提高设备运转率创造条件。
⑥自动化程度高
5、原料预均化条件:
C V <5%时,原料的均匀性良好,不需要进行预均化。
C
V
=5%~10%时,原料
的成分有一定的波动。
如果其他原料包括燃料的质量稳定、料准确及生料均化设施的均化效果好,可以不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相反,其他原料包的质量不稳定,生料均化链中后两个环节的效果不好,矿石中的夹石、夹土多,此应考虑该原料的预均化。
C
V
>10%时,原料的均匀性很差,成分波动大,必须进行预均化。
校正原料一般不考虑单独进行预均化,黏土质原料既可以单独预均化,也可以与石灰石合后一起进行预均化。
进厂煤的灰分波动大于±5%时,应考虑煤的预均化。
当工厂使用的煤种较多,不仅和热值各异,而且灰分的化学成分各异,它们对熟料的成分及生产控制将造成一定,严重时对熟料产量、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时,应考虑进行煤的预均化。
四、堆取料机操作规范
(一)、堆料机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