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中西医治疗》演示PPT

合集下载

头痛的中医辨证治疗ppt课件

头痛的中医辨证治疗ppt课件

整理课件
25
【辨证论治】风寒头痛
(2)治法:疏风散寒。 (3)方药:川芎茶调散。 川芎:辛温气香,上达巅顶。行血中之气,祛血中 之风,为治外感头痛之要药; 羌活、白芷:疏散太阳、阳明之风邪寒邪; 细辛、薄荷、荆芥、防风:辛散上行,祛风散寒解 表; 甘草:和中缓急。
整理课件
26
【辨证论治】风寒头痛
整理课件
7
【概说】
(二)症状特点 1、自觉头部疼痛为共同特征 2、疼痛部位 部位:前额、颞部、顶部、枕部 经脉:阳明、少阳、厥阴、太阳 3、疼痛性质 (1)外感头痛:突然发作、疼痛剧烈、痛无休止,其痛以 刺痛、灼痛、跳痛、胀痛为主。 (2)内伤头痛:缓慢起病、痛势绵绵、时痛时止,久而不 愈,其痛以空痛、隐痛、昏痛为主。
头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整理课件
1
【概说】
• 头痛是常见的疾病,也是许多疾病普遍存在的一 种症状。
• 我国有近90%的男性和95%的女性一生中有过头 痛的体验。
• 头痛不仅发生于成人,亦见于小儿。
整理课件
2
【概说】
流行病学资料: 1 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尤其偏头痛,一般人群 发病率达到5% 2 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 3 男女比例:1:4
(2)治法:祛风胜湿。
(3)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祛风胜湿止痛; 防风、藁本、川芎、蔓荆子:祛风活血止痛; 甘草:调和诸药。
整理课件
32
【辨证论治】风湿头痛
4.临床应用:
①纳呆便溏胸闷:加苍术、厚朴、陈皮; ②恶心呕吐:加法夏、生姜、藿香; ③暑湿:身热汗出不扬,胸闷口渴者,改用黄连香薷饮加藿
久病入络 跌仆损伤
瘀血阻滞 脑络不通
整理课件
内伤头痛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

医学课件
23
(一)循经用药 六.临床体会
• 太阳头痛: 羌活、蔓荆子、葛根;
• 阳明头痛: 葛根、白芷;
• 少阳头痛: 柴胡、川芎;
• 厥阴头痛: 藁本、吴茱萸;
• 太阴头痛: 苍术;
• 少阴头痛: 细辛。
医学课件
24
(二)配伍风药
•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风药轻扬,易达病 所,故临床治疗头痛,不唯外感,即使内 伤头痛,亦常配伍风药,如防风、羌活、 京子、荆芥等。但风药走散,久服伤气; 风药多辛散,易伤阴津,故阴血亏虚之人 当慎用。
• 患者近4年来每周头痛发作10次以上,每次疼痛 持续10分钟左右,头痛以右侧为主,间断性发作, 呈刺痛或固定痛,伴头晕,多梦,急躁,双侧膝 关节、肩关节、背部发凉疼痛。外院诊为血管神 经性头痛。发作服止痛片或其它西药无效。既 往有痹证病史。
• 查体: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弦细。神经系 统检查偏未头发风现(阳肝性阳体风征医学动,课件,头血颅瘀CT夹未痰见湿异,常阻。滞脑33 络)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 细弱。
• 治法:滋阴养血。
• 方药:加味四物汤。
• 加减:兼气虚—加参、芪等,或用人参养营汤;
肝血不足—加酸枣仁、珍珠母等。
医学课件
19
(4)肾虚头痛
• 主症:头痛而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
遗精带下,神疲乏力;偏肾阳虚则见畏寒肢冷; 偏肾阴虚则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淡 胖,或舌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脉沉细无 力或细数。
• 风热—热为阳邪,风热上犯清空,壅滞不 畅而头痛。
• 风湿—湿为阴邪,风湿蒙蔽清窍而头痛。
医学课件
4
内伤不足
• 年老,劳欲过度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头痛中医治疗方法一(PPT)

头痛中医治疗方法一(PPT)

03
外治
电针治疗
主穴
配穴
加减
用法
疗效
颔厌、悬颅、悬厘、曲 鬓。
足三里、足临泣。
枕部痛加新设穴(风池 穴直下,第4颈椎旁开约 3.3cm,斜方肌外侧凹 陷处)、玉枕穴;巅顶 痛加百会。
常规消毒,进针后接 G6805型电针仪,连续 波,频率140次/分, 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 为度,留针30分钟,每 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
THANKS
感谢观看
阴经头痛配太冲、内关。
每次取主、配穴各1~2次,每 日或隔日针1次,施平补平泻法 ,留针20~25分钟,隔5~10 分钟行针1次。
共治头痛83例,治愈33例,显 效14例,好转28例,无效8例 。
穴位封闭治疗
01
02
03
04
05
用2%利多卡因按头痛部 位找出压痛点,一般后 头痛,痛点多在风池穴 及附近;偏头痛在风池 穴,头维穴附近。
、薄荷、金银花、淡竹叶;血瘀加桃仁、红花、赤芍;血虚 加当归、丹参、何首乌;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气血两 虚加太子参、黄芪、丹参、白芍;阴虚加熟地黄、玄参、女 贞子;阳亢加生龙骨、生石决明、钩藤;气阴两虚加黄芪、 益母草、白芍、女贞子;呕吐加半夏、茯苓、陈皮;失眠加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肝郁气滞加柴胡、郁金、香附;肝 寒犯胃加吴茱萸、生姜、大枣;脾肾不足加白术、黄精、补 骨脂、枸杞子。
封闭治疗1次治愈20例 ,2~6次治愈44例。
塞鼻灵外治治疗
【处方】细辛、徐长卿、川芎各9g,蜈蚣、山柰各6g, 冰片0.5g。
【制法】分别研为极细末,混匀。
【用法】用的确良或绸布1小块包药末少许,塞入鼻孔, 左右交替,每日更换1~2次。
左侧偏头痛塞右鼻孔,右侧偏头痛塞左鼻孔。

头痛的中西医治疗演示PPT

头痛的中西医治疗演示PPT
•5
头痛的症状鉴别
发病情况:起病急,突然发病/慢性,反复发 作,时作时止 部位 : 额 顶 颞 枕 单侧 双侧 程度与性质:轻 中 重 刺痛 钝痛 隐痛 胀痛 发生和持续时间 :偶发 频发 加重、减轻、诱发原因:咳嗽、运动等
•6
头痛的症状鉴别
发病情况:
急性起病,伴发热---感染性疾病 急性起病,伴意识障碍,无发热—颅内血管性疾病(蛛网膜下
明 川牛膝 桑寄生 杜仲 山栀子 黄芩 益母 草 朱茯神 夜交藤
•31
肾(阴)虚头疼
▪ 症状:头部空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 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
▪ 治法:滋补肾阴 ▪ 方药:大补元煎。人参 炒山药 熟地黄 杜仲
枸杞子 当归 山茱萸 炙甘草
•32
气血虚头痛
▪ 症状:头痛头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 色恍白,舌质淡苔薄白
西医治疗
•1
引起头痛的原因
一 颅脑病变 二 颅外病变 三 全身性疾病
•2
引起头痛的原因
1 颅脑病变 1)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3)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等 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等 5)头痛性癫痫
•18
解热镇痛药常见不良反应
▪ 恶心、呕吐 ▪ 腹泻、便秘、胃部灼热感、上腹部疼痛 ▪ 头晕、头痛 ▪ 丘疹性红斑 ▪ 麻疹性皮炎 ▪ 全身瘙痒 ▪ 尿潴留 ▪ 水肿
•19
头痛的中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20
流行病学资料: 1 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尤其偏头痛,一般人群 发病率达到5% 2 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 3 男女比例:1:4

头痛中医学科PPT课件

头痛中医学科PPT课件
3.外感头痛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病史; 内伤头痛常有饮食、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 虚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头痛与眩晕:头痛与眩晕病位皆在头部,两 证虽多相兼,难以截然区别,但头痛的病因有 外感与内伤的不同,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从虚 实概念而言,外感头痛属实,内伤头痛与眩晕 的病机虽然均以虚实夹杂为多,相对而言,则 头痛又以偏实为主。
(一)简验方 (二)针灸 (三)外治法
1.生附子切成薄片,与盐同炒,热熨痛 处,治肾阳虚头痛。
2.用小块磁片贴于曲池、足三里等穴, 治肝阳头痛。
[预防调护]
1.适寒温,慎起居,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保持精神舒畅。 3.加强饮食调理。 肝阳上亢者,禁食肥甘厚腻、辛辣发物,以免生
[临证备要]
1.凡头痛久发不愈,痛势较剧,应适当配用通 络品:风邪为病,搜风通络:地龙、全蝎、蜈蚣、 僵蚕等;寒邪较重,温经散寒:生川草乌、细辛 等;夹有风痰,祛风痰:白附子、胆南星等。
2.结合头痛部位选用引经药
3.因气虚清阳不升者可用补气升阳法:凡头痛 绵绵,遇劳则甚,体倦无力,畏寒,脉细者,药 用黄芪、党参、白术、川芎、升麻、柴胡等。但 临床单纯气虚者较少见,辨证时应排除实证后, 方可用之。
热动风,而加重病情。肝火头痛者,可用冷毛巾 敷头部。因痰浊所致者,饮食宜清淡,勿进肥甘 之品,以免助湿生痰。精血亏虚者,应加强饮食 调理,多食脊髓、牛乳、蜂乳等血肉有情之品。 各类头痛患者均应禁食烟酒。
[结语]
1.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 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2.临床辨证应首先分清外感、内伤,辨清虚实。 外感头痛多属实证,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有虚 有实,或虚实夹杂。
2.头痛与真头痛

头痛的中医证治-ppt课件

头痛的中医证治-ppt课件

如表浅的针刺样锐痛多系颅外表浅神经痛 一侧的搏动性痛或胀痛可能为偏头痛 而颈枕部、额顶部等处的紧缩痛、困痛则 系紧张性头痛
发作性或持续性 发作性头痛 ①因头位、体位改变诱发,如低颅压综合征、
颈性偏头痛、低血压、颅内肿物尤其是脑室系 统肿物;
②晨起或夜间有能发作,如高血压、早期颅 内压增高、心功能不全、前额窦炎(平卧后引 流不佳)等;
器发出冲动,经过痛觉传导通路向中枢神系统 最终向大脑皮层传导。
1、颅外各结构的疼痛由三叉神经、上颈段神 经,部分由舌咽、迷走神经传导。
2、颅内各结构的疼痛由三叉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第2、3颈神经和大脑动脉周围的交感 神经丛传导。
(1)小脑幕以上的硬脑膜和硬膜动脉:三叉神经 传导。
幕上肿瘤等----体表前额部、颞侧部及眼眶部。 垂体肿瘤时,----蝶鞍隔膜受刺激,眼眶后。
③如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病程又较长,可从常见 的神经衰弱、癔病加以了解。
3、对反复多次发病者 应询问既往的诊断、 治疗和疗效。
二、头痛诊断的注意事项
(一)需要紧急诊治的头痛 这类头痛除头痛症状外,有意识障碍、呼吸和循 环功能不全、全身症状重,发病急,需紧急诊治, 预后不同。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出血 3、高血压脑病 4、一氧化碳中毒、高二氧化碳血症(肺性脑病) 5、急性青光眼 6、脑炎、脑膜炎
(二)死亡率 偏头痛本身一般不造成患者死 亡。
(三)患病率
1、社区人群总患病率
中国(1983年)6个城市:630/10万。
22个省市农村(1984~1985年):690/10万, 居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首位。
全国29省市(1986年):男性392.9/10万,女 性1579.2/10万,男女合计985.2/10万。

头痛的中西医诊疗和护理培训课件

头痛的中西医诊疗和护理培训课件

问诊
体检
辅助检查
CT & MRI
CSF
EEG
头痛的诊断
临床诊断-问诊要点
1.起病时间、急缓病程、部位与范围、性质、程度、频度(间歇性、持续性)、激发或缓解因素。 2.有无失眠、焦虑、剧烈呕吐(是否喷射性)、头晕、眩晕、晕厥、出汗、抽搐、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等相关症状。 3.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疾病史。 4.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史。 5.治疗经过及效果等。
头痛诊断思路
排除全身性疾病:发热\内环境紊乱\高血压 排除五官疾病:鼻窦炎\牙痛 \青光眼 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膜炎等 鉴别各种特发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 严重器质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脑肿瘤等,引起头痛仅1%左右,但如漏诊,后果非同小可,故临床首先要排除这些继发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
病因不明,发作呈密集性剧烈且无先兆,头痛发作迅速并可突然停止。 男性多见 部位:相同部位,一侧眼眶周围,向颞顶扩散,重者波及全头部 性质:钻痛、牵拉痛,剧烈 规律:每天同一时间,每天发作数次并可在睡眠中发作,从睡眠中痛醒。每次发作历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并可连续数天至数周。但缓解期可长达数月至数年之久。 伴随症状:流泪、球结膜充血、眼睑下垂 激素、舒马普坦、麦角胺治疗
颈源性头痛
与颈椎外伤或增生或颈部肌肉紧张有关。症状类似偏头痛,但头痛同时伴有椎动脉痉挛产生的脑干缺血症状,如咽部异物感、吞咽发音障碍等,以及头痛侧上肢的麻木、疼痛、无力等颈胸神经根刺激症状。随头痛恢复,上述症状也均消失。间歇期可有颈部活动受限、颈肌压痛和颈胸神经根损害的一些体征,有的遗有轻度持续性头痛。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 头痛幻灯片课件

最新中医内科学课件 头痛幻灯片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 头痛
☆概述
目录:
☆病因病机
☆诊察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中医内科——头痛
2
中医内科——头痛
3
中医内科——头痛
4
中医内科——头痛
5
中医内科——头痛
6
三讨论范围:
头痛可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 五官等各科疾病中。
本节所讨论主要为内科常见的头痛, 如 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外伤后头痛、部分颅内疾病、 神经官能症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五官科疾 病的头痛等, 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施治。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中医内科——头痛
11
二、病机: 外感头痛
感 风邪夹寒
受 外
风邪夹热
邪 风夹湿邪
凝滞血脉, 络道不通, 风热炎上, 清空被扰, 阻遏阳气, 蒙蔽清窍,
不 风寒头痛 通 风热头痛 则 痛 风湿头痛
内伤头痛
情志不遂,
因于 肝
肝失条达
气郁阳亢 肝阳头痛
肝郁化火 阳亢火生 上扰清窍 肝火头痛
26
三、证治分类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主证: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
兼证: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
舌脉:苔薄白,脉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袭,上犯巅顶,凝滞经脉。
病久入络 瘀血疼痛
风寒头痛
风热头痛
中医内科——头痛
风湿头痛 17
【诊查要点】
一、诊断要点
1. 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 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 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 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 或 缓慢起病, 或反复发作, 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 长可短, 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 甚则长期疼 痛不已 o

头痛-中医PPT

头痛-中医PPT

真头痛与一般头痛:真头痛一名首见于《内经》,为
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
续不解,阵发性加重,手足逆冷至肘膝,甚至呕吐如
喷,肢厥、抽搐,本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死
亡,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危象、SAH等 。应与一
般头痛区别。
B
11
六.治疗原则
外感者:主以疏风,兼以散寒、清热、祛湿 内伤者——虚者以滋阴养血,益肾填精;实证
B
43
课后习题
7.患者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 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脉 细涩。其治疗最佳方剂是()
A.血府逐瘀汤 B.通窍活血汤 C.桃红四物汤 D.复元活血汤 E.失笑散
B
44
课后习题
8.患者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恶 风,面红耳赤,口渴欲饮,便秘溲黄, 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其治疗宜采用()
侠溪、行间—远道取穴以泄肝火
太阳—局部取穴
平肝潜阳
B
20
七.辨证论治
(二)内伤头痛-肾虚证 主证: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
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则: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B
21
七.辨证论治
(二)内伤头痛-肾虚证
针灸治疗
处方:肾俞、太溪、关元、百会针用补法;偏于阳虚 加命门,五心烦热甚者可加劳宫、涌泉,针用补法。
B
8
三.辨证要点
1.详细询问病史,辨别致病之因。外感头痛——以突 然而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为特征,其痛多以挚痛、 跳痛、灼痛、胀痛或重痛为主;内伤头痛——以缓慢 而病,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为特征,其痛 多以空痛、隐痛、昏痛,遇劳或情志刺激而作与加重 为主。

头痛中医诊疗技术PPT课件

头痛中医诊疗技术PPT课件
轻时重。并当分辨气虚、血虚、肾虚、肝阳、痰 浊、瘀血之异。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病证辨析-辨证要点
• 2.辨头痛所属部位▲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之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会 于巅顶。由于脏腑经络受邪的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各异。
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厥阴头痛——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凝滞血脉, 络道不通, 风热炎上, 清空被扰, 阻遏阳气, 蒙蔽清窍,
不 风寒头痛 通 风热头痛 则 痛 风湿头痛
内伤头痛Biblioteka 情志不遂,因于肝肝失条达
气郁阳亢 肝阳头痛
肝郁化火 阳亢火生 上扰清窍 肝火头痛
肝肾阴虚 水不含木 阴不敛阳
精选2021最新课件
肝阳头痛
7
禀赋不足 房劳过度
因于肾
肾精久亏
脑髓空虚 阴损及阳
头痛中医诊疗技术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
一、头痛定义与西医关系
1、定义:
•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 以 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 可单独出现, 亦见于 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 若头痛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 不属本节 讨论范围。
精选2021最新课件
肾阴虚头痛 肾阳虚头痛
饮食劳倦 脾胃虚弱, 气血乏源 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
体虚久病
因于脾
饮食不节, 嗜酒太过 过食辛辣肥甘
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阻遏清阳, 上蒙清窍
血虚 头痛
痰浊 头痛
跌仆闪挫 头部外伤 久病人络
气血滞涩, 瘀血阻于脑络, 不通则痛,
瘀血 头痛

头痛的中医诊断治疗PPT65页

头痛的中医诊断治疗PPT65页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头痛的中医诊断治疗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头痛的症状鉴别
发病情况:起病急,突然发病/慢性,反复发 作,时作时止 部位 : 额 顶 颞 枕 单侧 双侧 程度与性质:轻 中 重 刺痛 钝痛 隐痛 胀痛 发生和持续时间 :偶发 频发 加重、减轻、诱发原因:咳嗽、运动等
7
头痛的症状鉴别
发病情况:
急性起病,伴发热---感染性疾病 急性起病,伴意识障碍,无发热—颅内血管性疾病(蛛网膜下
▪ 应用解热镇痛药一般不宜超过5天,如症状未 缓解或出现发热、嗜睡、复视、血压或眼压升 高、手脚冰凉、神志不清使பைடு நூலகம்去医院就诊
18
用药注意事项(二)
▪ 解热镇痛药不宜空腹服用,不易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老年人应适当减量
▪ 保证睡眠时间及质量 ▪ 戒烟戒酒/饮食清淡/忌食巧克力或辛辣食品 ▪ 情绪乐观 ▪ 劳逸结合 ▪ 经常放松颈部肌肉 ▪ 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并应作严密监护
▪ 原因:原发性多见于中年及以上。继发性有 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
▪ 部位:颞侧三叉神经分布区 ▪ 特征:短暂发作性剧痛,刀割样、触电样、
撕裂样、烧灼样、针刺样 ▪ 诱因:进食、讲话、洗脸、刷牙、吞咽、寒
热刺激等
16
头痛的药物治疗
▪ 原则:对症治疗 ▪ 活性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 非处方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 处方药: ▪ 紧张性头痛—安定片; ▪ 偏头痛—麦角胺咖啡因片、罗通定片、天麻素、
14
紧张性头痛
▪ 原因:精神因素(焦虑、抑郁、妄想)。 ▪ 诱发因素: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不顺心、心
情压抑、愿望难以实现 ▪ 机理:头颈部肌纤维持续紧张/相应部位的血
管收缩或扩张/致痛物质释放 ▪ 部位:头痛,可扩散到颈、肩、背部等 ▪ 特征:轻、中度疼痛。局部可有麻木、发硬、
紧绷感等
15
三叉神经痛
内伤头痛:
1 缓慢起病,时痛时止,长久不愈,程度较轻 2 多是空痛,隐痛,昏痛,遇劳或者情志刺激而发 作或者加重
24
辨证要点
▪ 辨疼痛性质
痰湿、阳亢----胀 肝火----跳痛 气血、肝肾阴虚----隐痛、空痛
▪ 辨部位
气血、肝肾阴虚----全头痛 肝火----两颞 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厥明经
10
头痛的症状鉴别
发生和持续时间 : 颅内占位性病变– 清晨痛加剧 鼻窦炎头痛– 清晨 上午 女性偏头痛– 经期 脑肿瘤---持续性
11
头痛的症状鉴别
加重、减轻、诱发原因: 颅内高压性头痛—俯身低头加重 颈部急性炎症头痛—因颈部运动加剧
12
症状鉴别
▪ 伴剧烈呕吐:颅内压增高 ▪ 呕吐后减轻:偏头痛 ▪ 伴眩晕:脑供血不足 ▪ 伴发热:急性感染性发热 ▪ 伴头晕、呕吐、口角麻木、失语:脑出血/脑
腔出血) 慢性进行性头痛,伴呕吐等—颅内占位性病变
8
头痛的症状鉴别
部位 : 额 顶 颞 枕 单侧 双侧 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额部或者整个头部 颅内感染性头痛----全头部 眼原性头痛—浅在,局限在眼眶,前额,颞部
9
头痛的症状鉴别
程度与性质: 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脑膜刺激—痛剧 脑肿瘤痛—中度/轻度 高血压性/血管性/发热性—搏动性 神经痛– 电击样/刺痛 肌肉收缩性头痛—重压感 钝痛
19
解热镇痛药常见不良反应
▪ 恶心、呕吐 ▪ 腹泻、便秘、胃部灼热感、上腹部疼痛 ▪ 头晕、头痛 ▪ 丘疹性红斑 ▪ 麻疹性皮炎 ▪ 全身瘙痒 ▪ 尿潴留 ▪ 水肿
20
头痛的中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21
流行病学资料: 1 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尤其偏头痛,一般人群 发病率达到5% 2 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 3 男女比例:1:4
栓塞 ▪ 伴颈部僵硬、恶心、发热、全身痛:脑膜炎 ▪ 伴视力障碍:青光眼/脑瘤 ▪ 伴癫痫:脑内寄生虫/脑肿瘤
13
偏头痛
▪ 原因:遗传、内分泌、生化因素、心理和精神因 素、神经、饮食、物理因素等--血管收缩与舒张 功能发生障碍
▪ 好发人群:女性(60%—70 %),年龄10—30 岁
▪ 特征:持续性、反复性、搏动性 ▪ 部位:颞部、额部。以单侧为主 ▪ 时间:睡醒时发生较多 ▪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怕光、怕声、怕刺激;
22
病因
▪ 外感 风、寒、热、湿 风----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寒----伤阳 ,寒凝血滞,脉络不畅 热----上犯,气血逆乱 湿----困清阳
▪ 内伤 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脾----脾失健运,痰瘀相结 肾----肾精亏虚
23
外感头痛:
1 突然发作,程度较重 2 多是跳痛,灼痛,胀痛,重痛
头痛
1
西医治疗
2
引起头痛的原因
一 颅脑病变 二 颅外病变 三 全身性疾病
3
引起头痛的原因
1 颅脑病变 1)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3)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等 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等 5)头痛性癫痫
4
引起头痛的原因
2 颅外病变 1)颈椎病 2)神经痛:三叉神经、舌咽神经、枕神经痛 3)眼耳鼻和牙疾病 近视、散光、屈光不正、青光眼、眼 压升高、鼻窦炎或副鼻窦炎
5
引起头痛的原因
3 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 常起病急,伴有发热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3)中毒:铅 酒精 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食物 4)其他:贫血、中暑、经期 5)神经衰弱、癔病性头痛
苯噻碇、舒马曲坦、佐米曲坦; ▪ 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苯妥英纳、氯硝西平
17
用药注意事项(一)
▪ 口服维生素B1片可缓解血管性或精神紧张性头 痛,每次10—20mg,每日3次
▪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只能缓解疼 痛但不能解除病因也不能防治疾病发展和预防 合并症的发生,不宜长期服用
▪ 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疾病,不宜先用镇痛药, 以免延误病情
▪ 辨影响因素
气虚----过劳 寒湿----随天气变化 肝火----情绪波动 阳亢----饮酒或者暴食 肝肾阴虚----失眠
25
辨证分型
▪ 风寒头痛 ▪ 风热头痛 ▪ 风湿头痛 ▪ 肝阳上亢头痛 ▪ 肾虚头痛 ▪ 气血虚头痛 ▪ 痰浊头痛 ▪ 瘀血头痛
26
常用中成药
▪ 外用药:红花油、瑞草油、叶绿油、薄荷油 ▪ 内服药:芎菊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