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理论word版

合集下载

投入产出表或投入产出数学模型PPT精选文档

投入产出表或投入产出数学模型PPT精选文档
间先后的影响
6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诞生背景和理论渊源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1. 魁奈“经济表”与投入产出表 2. 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与投入产出经济学 3.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与投入产出经济 学 4. 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和投入产出经济学
7
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主要表现为投入产出表,也称列昂惕夫表 或产业联系表,是投入产出经济模型的一种实现形式。
结构分析
三角型投入产出图

间1

求 率
2
· · ·
n
1 2 ··· n
中间投入率
34
投入产出模型应用
结构分析
波及效果分析
经济效果分析
35
波及效果分析
产业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一个产业受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
该产业逆矩阵横行系数均值 产业感应度系数=
全部产业逆矩阵横行系数均值的平均
感应度系数q>1,该产业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 感应度系数q=1,该产业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 感应度系数q<1,该产业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aDj
Dj Xj
,
j 1,2,L ,n.
24
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
直接折旧系数
aVj
Vj Xj
,
社会纯收入系数
j 1,2,L ,n.
aMj
Mj Xj
,
国民收入系数
j 1,2,L ,n.
aNj
Nj Xj
,
j 1,2,L ,n.
25
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平衡关系与平衡方程 价值型投入产出的各种系数

投入产出模型演示文稿

投入产出模型演示文稿
B AE A1
E E AE A1 E A1 E
第二十页,共37页。
例3 假设某公司三个生产部门间的报告价值 型投入产出表如表7.4,
表7.4
产出 投入 中间 1 投入 2
3
中间消耗 123 1500 0 600 0 610 600 250 1525 3600
最终需求
400 184yn
总 产出
x1 x2 xn
第五页,共37页。
投入产出表描述了各经济部门在某个时期
的投入产出情况。它的行表示某部门的产出;
列表示某部门的投入。如表7.1中第一行x1表
示部门1的总产出水平,x11为本部门的使用
量,
x1
(j=1,2,…,n)为部门1提供给部门j的使用
j
量,各部门的供给最终需求(包括居民消耗、
x21
x22
x2n
y2
x2
xn1 xn2 xnn yn xn
(7-11)
第七页,共37页。
n
xij yi xi i 1,2,, n
j 1
(7-12)
需求平衡方程组:
n
xi xij yi i 1,2,, n j 1
(7-13)
投入平衡方程组(也称消耗平衡方程组):
政府使用、出口和社会储备等)为 y j
(j=1,2,…,n)。这几个方面投入的总和代表了这
个时期的总产出水平。
第六页,共37页。
投入产出的基本平衡关系
从左到右: 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产出 (7-9)
从上到下: 中间消耗+净产值=总投入
(7-10)
由此得产出平衡方程组(也称分配平衡方程组):
x11 x12 x1n y1 x1

投入产出法概论

投入产出法概论
投入产出分析,除了具有数学模型的形式以外,还具 有表格(投入产出表或称部门联系平衡表)的形式,而且 是它的基本分析形式。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提供经济分 析和政策分析的依据,或者利用其提供的资料,作为预测 和计划的依据。
第一节 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投入产出分析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 世纪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家魁奈的《经济表》。列 昂节夫研究和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时所受到的直接启 发,主要是十九世纪下半期数理经济学派里昂·瓦 尔拉斯提出的全部均衡理论及其数学模型。1953年, 列昂节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 一书,阐述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 标志着投入产出分析的诞生。
第一节 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需原材 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 动力的投入,它是任何产业从事某种经济活动都 必须耗用的物质资料和必须使用的劳动力。产出 是指产品生产的总量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数量, 如用于生产消费(中间产品)、生活消费、积累 和净出口(后三者总称为最终产品)。它是任何 产业从事某种经济活动所得到的成果,即产品或 劳务。
产出 投入
中间产品
产产 产


业 业 …业
最终产品

积 消净


累 费 出口


产业1 产业2 …… 产业n
12 n X11 X12 … X1n X21 X22 … x2n
… … …… Xn1 Xn2 … Xnn
n
X1i
…i1
n
X2i
i 1
n
Xn i
i 1
Y1
X1
Y2

第二十五章 投入产出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十五章  投入产出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25.2.2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产出投入 1
中间产品 消耗部门
2…n
最终产品
小 计
固定 资产 积 消 更新 累 费 改造
净 出 口
小 计
总 产 品
生 产 资 料 转
生பைடு நூலகம்产 部 门



1
2 ︙
n 小计 固定资产折旧 物质消耗合计
x11 x12 … x1n x21 x22 … x2n ︙︙︙︙ xn1 xn2 … xnn
25.4.2分析产业间的比例关系 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分析社会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国民收入的部门构成, 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分析各部门的中间产品率和最终产品率(中间 产品率是指中间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率,最终产品率是指最终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率)
25.4.3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D1 D2 … Dn
Y1 X1 Y2 X2 ︙︙
Yn Xn
劳动 报酬
V1
V2 … Vn


造 社会
价 纯收 值入
M1
M2 … Mn
小 计
总投入
X1 X2 … Xn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故可得平衡方程如下: (i=1,2,…,n) (22-2)
这组方程反映了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使用情况,称之为产品分配平衡方程组。 从表22-2的垂直方向看,“劳动对象消耗+固定资产折旧+活劳动消耗(劳动报酬+社会纯收入)=产品 总价值”,有:
(j=1,2,…,n) (22-3) 这组方程反映了各部门产品的价值构成,称之为价值构成平衡方程组。
25.3 消耗系数与数学模型

第一章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章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章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全国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模型 第三章 全国价值型产品投入产出模型 第四章 投入产出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章 投入产出分析在计划政策模拟 和预测中的应用 第六章 地区与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及应用
第一章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 原理
第一节 投入产出分析 一 什么是投入产出分析 (一)投入产出法的命名 1 从研究问题方法的角度命名 得: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技术 投入产出分析 注:三者之间的差别在于该方法是 方法” 技术” 分析工具” “方法”、 “技术”、 “分析工具”
2从这种方法说明问的角度命名 从这种方法说明问的角度命名 得:部门联系平衡法
产业关联(或部门联系) 产业关联(或部门联系)法
(二)对“投入”与“产出”的理解 投入” 产出” 1 投入 一般意义: 一般意义: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 产过程中的消耗。
投入产出法中的投入: 投入产出法中的投入:
除包含上述含义外,还包含各种消耗的来源。 即哪些部门向本部门提供了产品及提供了多少。
二部类等式为
1500C2 + 750V2 + 100M 2C + 50M 2V + 600M 2 = 3000
3 归纳图示 4000 C1 + 400 M 1C + 1000V1 + 100 M 1V + 500 M 1
1500C 2 + 100 M 2C + 750V2 + 50 M 2V + 600 M 2
静态开模型 静态闭模型 静态局部闭模型
动态模型 2 按模型的计量单位不同 实物型 价值型
3 按模型描述的对象不同 宏观模型 微观模型

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出理论
投 入 产 出 理 论
营销 0701 朱琳 王蕾 徐菲
2009年 2009年6月6日
投入产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出理论,是由俄罗斯裔美国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哈佛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1905-1999)创立的 创立的. Leontief 1905-1999)创立的. 他于1936年发表了投入产出的第一篇论文《 1936年发表了投入产出的第一篇论文 他于1936年发表了投入产出的第一篇论文《 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 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 1941年发表了 美国经济结构,1919年发表了《 于1941年发表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详细地介绍了" 1929》一书,详细地介绍了"投入产出分析 "的基本内容
投入产出体系 列昂惕夫体系的系统与均衡稳定性 斯拉法体系
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 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 ---投 入 产 出 对 称 数 学 模 型 研 究
今后研究方向
一般均衡理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这种理论认为, 这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 波动,可以自动地均衡发展. 波动,可以自动地均衡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引入投 入产出分析之后,以分工与协作, 入产出分析之后,以分工与协作,生产劳动与非生 产劳动,劳动价值论, 产劳动,劳动价值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其理论基 础.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投 入产出表是由投入表与产出表交叉而成的.前者反 入产出表是由投入表与产出表交叉而成的. 映各种产品的价值,包括物质消耗, 映各种产品的价值,包括物质消耗,劳动报酬和剩 余产品;后者反映各种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 余产品;后者反映各种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例如 产品平衡模型,价值构成模型等, ,产品平衡模型,价值构成模型等,用以进行经济 分析,政策模拟,计划论证和经济预测. 分析,政策模拟,计划论证和经济预测.

4第四章投入产出理论

4第四章投入产出理论

x2=f2(p2,p3,…,pn;w1,w2,…,wm) x3= f3(p2,p3,…,pn;w1,w2,…,wm) ………… …… …… xn= fn(p2,p3,…,pn;w1,w2,…,wm) x1=( y1w1+y2w2+…+ymwm)- ( x2p2+x3p3+,…,+xnpn)
很明显,商品x1的方程不同于商品x1, x2,… ,xn的方程,原因在于,x1被限定 为“一般等价物”,价格p1=1,其他商品价 格可能发生变化,但x1的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x1的方程实际上是预算方程,个人的全部收 入用于购买商品x2,……,xn之后的余额, 就是用于购买x1的收入。
y1=g1(p1,p2,……,pn;w1,w2,……,wm) y2=g2(p1,p2,……,pn;w1,w2,……,wm) …… …… …… …… …… ym=gm(p1,p2,……,pn;w1,w2,……,wm)
以上只是一个人对每种要素的提供量,在经济社 会中,同时作为消费者和要素所有者存在的家庭和个 人有许许多多。用k表示经济社会或模型中家庭或个 人数目,y1表示所有k个家庭或个人提供的要素y1, 用y2表示所有k个家庭或个人提供的要素y2,以此类 推,用ym表示所有k个家庭或个人提供的要素ym的 总数,这样, ym=ym1+ym2+,…,+ymk 其中:ym1,ym2,…,ymk分别代表第一个人 提供的要素ym,第二个人提供的要素ym,以此类推, 第k个人购买的商品ym。
பைடு நூலகம்
在简单的瓦尔拉斯模型中,商品都是最终产品, 没有中间产品。也就是说,商品直接用要素来生产, 每生产一定量的产品,都要使用一定各类的要素。 符号a11表示生产1个单位的第一种商品所用的第一 种要素的数量,a12表示生产一个单位的第二种商 品所用的第一种要素的数量,……,a1n表示生产1 个单位的第n种商品所用的第一种要素的数量。一 般地,aij表示生产1个单位的第j种商品所用的第i 种要素的数量,aij被称为生产系数。生产系数表 示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一个单位商品所用要素数 量。基本假设规定,模型中的生产系数固定不变。 由于模型中共有n种商品,m种要素,所以生产系数 一共m*n个。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投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
• 一、投入产出表 是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基础,反映的一个经济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投 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表格(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 棋盘式平衡表,将投入纵向排列,产出横向排列,形成棋盘式表格。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投入产出分析提供系统的统计数据。投入产出分析 的准确性与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有直接的关系。 • 投入产出表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分为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投入产出表,它是投入产出表 的基本形式;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是以货币单位计量、表现为价值的投入产出表,是 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投入产出表。 • 投入产出表中有两个基本平衡关系式: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 总产品(实物型) 物质消耗+初始投入 = 总产值(价值型)
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计算系数
• 1.直接消耗系数 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的 数量。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 a 越大,表明国民经济中有直接 去除它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 联系各个部门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越密切。 其计算公式为:
ij
2.直接折旧系数 直接折旧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提取的直 接折旧费用的数额。 其计算公式为:
投入产出的涵义
投入产出作为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在国内外曾有过各种名 称。如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技术、产业关联分析方法、部门联系平 衡法等。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间数量依 存关系的一种方法,并用于政策模拟、经济分析、经济预测、经济控制 和计划制定等方面。 (一)投入:指社会生产(包括货物或服务)过程中对于各种生产要素的 消耗和使用。 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消耗;有形和无形产品消耗 有形: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办公用品等。 无形:劳动力、金融、保险、技术专利、服务等。 (二)产出:指生产活动的成果及分配使用去向、流向。 包括:中间产出(或使用)和最终产出(或使用) 中间使用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产品, 最终使用是指当期离开生产过程被用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产品。

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
­ Ò Ô ò Ô Ú Ó Ú º £ Ú Ô ¶ Í ë È ú ² ³ ö ± í Ö Ð £ ¬ Ò ª Ç ó ¶ Ô ² ú ö ³ £ ¨° ü À ¨Ö Ð ¼ ä ² ú Æ ·º Í × î Ö Õ ú Æ ² ·© £º Í Ö Ð ä ¼ Í ¶ ë È Í ³ Ò » ° ´ » ù ± ¾ ¼ Û ¸ ñ£ ¨» ò É ú ² ú Õ ß ¼ Û ¸ ñ £ ©¹ À ¼ Û £ ¬Ó Ú Ê Ç £ ¬ â À Õ ï Ä µ yi ö ½ ö ½ Ç Ê ° ´ » ù ± ¾ ¼ Û ¸ ñ£ ¨» ò É ú ² ú Õ ß ¼ Û ¸ ñ £ © ¹ À ¼ Û µ Ä × î Ö Õ ² ú Æ ·
(4)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问题,编 制不同的投入产出表,以研究和解决具体的经济问 题。(如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治 理问题、国际贸易问题、人口问题、教育问题等)
(5)投入产出分析的局限性。
–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建立在一 定的技术假定之上的。但这些假定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从
(1)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形式。
• 投入产出表采用矩阵表的形式,行列交叉,能够从投入来源和产出 去向两个方面反映产品在各部门之间的运动过程。
(2)投入产出分析能够深入分析各部门之间(或
各种产品之间)复杂的依存关系以及主要的比例 关系,揭示国民经济各种活动间的连锁反应,分 析国民经济复杂的因果关系和相互联系。 (3)投入产出分析是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 用线性代数等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据此进行 各种经济数量分析。
去向和数量,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大类。
• 在经济系统中,各个部门既是消耗产品(即投入) 的单位,又是生产产品(即产出)的单位,同时具 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身份。

环境经济学09投入产出-PPT精品文档

环境经济学09投入产出-PPT精品文档
第九章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法简介
• 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平衡”法,或称“产 业联系”分析,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 列昂捷夫在20世
纪30 年代最早提出来的。它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 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映经济系统各个部门(产业间)的关 系
• 区域产业构成分析、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 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研究等各个方面
产出 投入
中间使用
小计
最终产品
总产值
部门 1 部门 2 部门 n
物 质 消 耗
部门 部门 部门 小计
1 2 n
x 11 x 21 x n1 c1
x 12 x 22 xn2 c2

x 1n x 2n x nn cn
E E E c
1 2
y y y y
1 2
x x x x
•产品分配方程组,它表明对 于每一个部门,其总产品等 于从该部门流向其他部门的 产品及最终产品之和
x
j 1
n
ij
yi xi
直接消耗系数
x ij a ,( i, j 1 ,2 , ,n ) ij xj
n
x
j 1
n
ij
yi xi
ax y x ,( i 1 , 2 , ,n )
1 2
n
n
n
新 创 造 价 值 总产 值
劳动报酬
纯收入 小计
v1 m1 N1
v2
vn
m2 mn N2 Nn
v m N 0
x
x x 1 x 2 n
按横行建立数学模型,反映各部门产品的生产与分 配使用情况,描述最终产品与总产品间的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法原理word版

投入产出法原理word版

投入产出法原理(二)在这一章中,将进一步阐述投入产出模型的原理,并用假设的数字编制一个价值形态的投入产出表,作为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实例。

第一节对实物投入产出模型和价值模型的评价1、对实物投入产出模型的评价由于实物投入产出模型基本特点是根据国民经济中的大类产品来分类的,并是用实物单位来进行计量的;所以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1)可以利用现行管理、统计工作中的许多定额资料,较有利于与实际的管理、统计工作相结合。

(2)由于实物模型是用各类产品的实物量计量单位,不用价值作计量单位,这样就可以在模型中避免价格变化以及价格背离价值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如实地反映产品生产中的生产技术联系。

(3)实物模型可以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计算的重要工具现实中重要产品实物量的平衡是很重要的一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宏观经济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中,都必须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作出生产与分配使用之间准确的平衡计算。

也正因为实物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特点,实物模型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1)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用恰当的实物单位作为计量单位,有些产品仍需要用价值单位来表示其生产量,也就是说,真正的实物模型是难以建立的。

(2)实物模型不论包括的范围多广,终究由于表格规模的限制,也不可能将国民经济中的全部产品都包含进表中。

因此,实物模型只能进行主要产品之间的生产与分配使用的平衡,而无法对国民经济整体进行全面地分析(投入产出法整体性特点的破坏)。

(3)实物模型中,每一列的数据因计量单位不同而无法相加,因而无法计算各类产品生产中物质消耗的总量,也无法计算劳动消耗的总量,这就限制了实物模型的作用。

总之,上述实物模型的优缺点均产生于实物模型的基本特点,即以实物产品来进行分类、以实物单位作计量单位。

2、对价值投入产出模型的评价价值模型的基本特点是按部门分类,并以价值(价格)作计量单位,因此与实物模型相比,有下列优点:(1)价值模型可以包括国民经济所有的部门,与实物模型只能包括大类产品相比,范围几乎完整,充分体现了投入产出法的核心特点,亦即整体性。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理论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理论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合计即为总产品。
• 第三象限:增加值矩阵
• 最初投入一般分为: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 每一列都表示各部门在报告期增加值的量,即GDP对 应这块。 • 最初投入与中间投入合计即为总投入。
• 纵向看: • 该表反映了报告期各部门 间的生产和消耗过程
我国实行 世界银行 分类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的种类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种类 1.按时期划分
静态模型:研究某一个时期的再生产过程, 其中的变量只涉及某一时期,基本建设投资是 事先确定的。 动态模型:引入时间因素,用以反映随时间 变化的投入产出关系。
2.按计量单位
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使用的计量单位是产品的 实物量单位。比如:千克、公斤、吨、米等。 优点:简单、明了,其应用有坚实的实体经 济基础,可操作性强。 缺点:由于实物量计量单位的局限性,在表 现领域只限于物质产品,不能反映全部经济活 动。
...
... ... ... ...
...
... ...
... ... ...
... ...
... ... ...
产业链上部门间的连锁关系示意图
投入产出法: 在一定经济理论指导下,通过编制投入产 出表,建立相应的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综合系 统地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之间 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技术相 结合的产物。 属于宏观经济的范畴。
向,即“产品分配”过程;
竖向:Ⅰ+Ⅲ,反映各部门的投入及其提供来
源,即“价值形成”过程。
45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平衡关系
1、行平衡关系:
• 价值表的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反映产品的分配 使用去向。 • 横看为第i个部门的中间使用,最终使用,即 为它的产出总和

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doc

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doc

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一、投入产出法及其产生和发展(一)产业关联性与投入产出核算生产过程从产出看,各部门相互提供产品;生产过程从投入看,各部门相互消耗产品。

由此形成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它受客观条件制约,具有一定的数量界限和规律,需要制订和运用专门的投入产出方法来加以研究。

投入产出核算:以适当的国民经济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通过专门的平衡表和消耗系数描述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经济模型,进行相应的经济分析和预测。

——“投入产出法”、“产业关联分析法”或“部门联系平衡法”(二)投入产出法的产生和发展法国重农学者魁奈:“经济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多部门间的比例关系;1920年代,前苏中央统计局:社会产品棋盘式平衡表;1930年代,瓦西里•列昂节夫:投入产出表和经济数学模型;二战后,投入产出法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形成现代经济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SNA和MPS:投入产出核算均构成其重要部分。

中国:1974~1976年试编投入产出表,1982年正式编制;新国民核算制度规定:每隔五年(逢二或七的年份)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编表,其间通过局部修订编制“延长表”。

二、投入产出法的部门分类(一)产品部门及其特征基本特征:1.产出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

如果一个部门除了主要产品之外,还生产其他次要产品,就必须把后者的产出划归到将其作为主要产品来生产的相应部门。

例如:林场生产林木、木材和木制家具。

2.投入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以相同或相似的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

如果在生产同类产品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投入结构或生产工艺,也应该把有关生产活动分别划归到不同产品部门。

例如: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

(二)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关系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相似之处:都是从生产的角度进行的部门分类,都要适当考虑各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同质性,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目的和分析要求。

(完整word版)投入产出理论.docx

(完整word版)投入产出理论.docx

第二章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综述2.1 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2.1.1 西方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西方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全部均衡理论,列昂惕夫本人曾说过:“投入产出分析是用新古典学派的全部均衡理论,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在数量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经验研究” ,是全部均衡理论的具体“延伸” 。

全部均衡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都可以表现为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全面地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均衡。

例如,一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都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当每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时,整个价格体系就形成全部均衡。

因此,要确定某些经济变量的值,就不应只采取因果的方法去寻求每个经济变量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必须把这些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表现为函数关系,并用方程组来同时求得它们的解。

全部均衡理论涉及的面较宽,既有交换的均衡,又有生产的均衡。

投入产出分析考察的主要是生产的均衡。

2.1.2 社会主义国家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国家投入产出分析所依据的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第Ⅰ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第Ⅱ部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总产品按经济用途划分为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V) 和剩余价值( M )。

在社会主义下 C 是指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V 是指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V 形成生产劳动者的报酬, M 是指剩余产品价值,形成社会纯收入。

基于上述两个基本前提下,马克思把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归结为以下三个平衡公式:1.ⅠV MⅡC2.ⅠC V MⅠC+ⅡC3.ⅡC V MⅠV M +ⅡV M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归纳三个平衡公式:V M=ⅡC VC1.ⅠV V X2.ⅠC V MⅠC VC+ⅡC VCV M+ⅡV M 3.ⅡCVM ⅠV V X V V X其中 VC , VV ,M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分别是指追加的不变资本、追加的可X变资本和资本家消费的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分别是指是指生产资料积累、生活资料积累和非生产人员的消费。

(完整word版)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

(完整word版)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

§1.2 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是投入产出表。

在任何一个层次上、为了任何一个目的应用投入产出分析,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投入产出表。

一、投入产出表的原理以表1-2-1所示的假想的某年某国封闭经济的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例,介绍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

该表将国民经济系统分为4个部门,并且假定不存在进出口。

⒈行与列的含义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行表示“产出”,即该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的分配与使用。

有多少作为中间使用?被哪些部门使用?有多少作为最终使用?其中作为用于消费和用于投资的高为多少?例如第一行表示部门1的总产出为1600亿元;其中659亿元作为中间使用,被部门1自己使用96亿元,被部门2使用224亿元,被部门3使用179亿元,被部门4使用160亿元;941亿元作为最终使用,894亿元用于消费,47亿元用于资本形成。

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列表示“投入”,即该部门生产(或者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要素的数量。

有多少属于中间投入?分别由哪些部门提供?有多少属于最初投入?其中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各为多少?例如第一列表示部门1的总投入为1600亿元;其中480亿元属于中间投入,由部门1自己提供96亿元,部门2提供16亿元,部门3提供320亿元,部门4提供48亿元;1120亿元属于最初投入,劳动投入为952亿元,资本投入为168亿元。

⒉各个象限的含义如果按照双线将表划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称为象限。

左上为第一象限,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是投入产出表最重要的一部分。

右上为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用于最终使用的情况。

左下为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所“消耗”的最初投入的情况。

右下为第四象限,主要反映转移支付,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一般不收集这部分数据。

⒊ 几个平衡关系将表1-2-1中的数字用符号表示,并将部门数量扩充到n ,见表1-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综述2.1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2.1.1西方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西方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全部均衡理论,列昂惕夫本人曾说过:“投入产出分析是用新古典学派的全部均衡理论,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在数量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是全部均衡理论的具体“延伸”。

全部均衡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都可以表现为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全面地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均衡。

例如,一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都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当每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时, 整个价格体系就形成全部均衡。

因此,要确定某些经济变量的值,就不应只采取因果的方法去寻求每个经济变量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必须把这些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表现为函数关系,并用方程组来同时求得它们的解。

全部均衡理论涉及的面较宽,既有交换的均衡,又有生产的均衡。

投入产出分析考察的主要是生产的均衡。

2.1.2社会主义国家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国家投入产出分析所依据的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第Ⅰ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第Ⅱ部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总产品按经济用途划分为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

在社会主义下C 是指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V 是指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 形成生产劳动者的报酬,M 是指剩余产品价值,形成社会纯收入。

基于上述两个基本前提下,马克思把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归结为以下三个平衡公式:1. Ⅰ()V M +=ⅡC2. Ⅰ()C V M ++=ⅠC+ⅡC3. Ⅱ()C V M ++=Ⅰ()V M ++Ⅱ()V M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归纳三个平衡公式:1. ⅠM V V X ⎛⎫++ ⎪⎝⎭=Ⅱ()C C + 2. Ⅰ()C V M ++=Ⅰ()C C ++Ⅱ()C C +3. Ⅱ()C V M ++=ⅠM V V X ⎛⎫++ ⎪⎝⎭+ⅡM V V X ⎛⎫++ ⎪⎝⎭其中C ,V ,M X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分别是指追加的不变资本、追加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消费的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分别是指是指生产资料积累、生活资料积累和非生产人员的消费。

2.2投入产出分析基本理论2.2.1投入产出分析内涵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 ),在国际上有各种名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将其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而日本则称其为“产业联关”。

欧美国家用“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技术”等名称。

这些名称反映这一技术不同侧面特征。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间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

并用于政策模拟、经济分析、经济预测、经济控制和计划制定等方面。

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是指社会生产(包括货物或服务)过程中对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使用,如对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和劳动的消耗。

投入分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

根据产品生产的价值构成,中间投入为除固定资产之外的转移价值,最初投入为增加值,包括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

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出是指社会的成果(包括货物或服务)被分配使用的去向。

产出分中间产出(或使用)和最终产出(或使用),中间使用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产品,最终使用是指当期离开生产过程被用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产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发展,物质生产部门的分类越来越详细,还不断的产生新的产业部门。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

一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既有生产技术联系,也有经济联系,而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主要是经济联系。

经济联系和生产技术联系统称为经济技术联系。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单向联系和双向联系1. 单向联系是指先行部门为后续部门提供生产资料,而后续部门的产品不再做先行部门的产品投入,如生产生产资料部门为生产消耗资料的部门提供原材料、设备,而消耗资料部门生产的产品不再进入其他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棉花→棉纱→胚布→色布→服装→市场。

2. 双向联系是指部门之间相互消耗、相互提供产品的联系,如图所示:←−−→燃料电力煤炭部门电力部门 一般在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内部,许多部门之间都存在着这种双向联系。

第二,顺联系和逆联系从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所有部门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蛛网式或链锁式的复杂系统。

从原料开始,依次经过各加工环节,最后生产出产品,称为顺联系。

如从矿石开采开始,依次经过冶炼、粗加工,然后到生产出机器、工具等结束,就是顺联系。

而后续部门的产品又进入先行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去,作为先行部门的投入,则称为二部门之间存在逆联系。

如图所示采矿→煤炭→电力机械制造(采煤设备)第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既存在着直接联系,也存在着间接联系。

所谓直接联系,是指两个部门之间,不经过任何其他部门(或产品)而发生的产品之间的直接消耗关系。

所谓间接联系,是指两部门之间的产品消耗需要通过其他部门(或产品)而发生的两部门产品间的消耗关系。

2.2.2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投入产出分析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1)投入产出表。

是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基础,反映的一个经济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表格(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

棋盘式平衡表,将投入纵向排列,产出横向排列,形成棋盘式表格。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投入产出分析提供系统的统计数据。

投入产出分析的准确性与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有直接的关系。

(2)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由于投入与产出分别按产品部门排列形成矩阵形式,可以运用矩阵代数建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也可以看成投入产出表的数学表达式。

从不同的方面去分类,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经济内容,分为产品投入产出模型,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模型,劳动投入产出模型,投资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能力投入产出模型等等;从产品的计量单位,可分为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和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从所包括的范围,分为全国投入产出模型,地区投入产出模型,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部门投入产出模型,企业投入产出模型以及世界性或区域性投入产出模型;从投入产出表的性质又可分为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和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3)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

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是在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之上做出的各种经济分析,进行经济预测,编制计划,并作经济政策分析与模拟研究。

以上三个方面是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从中也可以看成是投入产出分析的三个主要步骤,投入产出表的建立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条件,需要第一步完成,而投入产出模型是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环节,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最后一个步骤是针对实际情况应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析。

2.2.3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计算系数(1)直接消耗系数又称直接消耗定额或投入系数,它通常用数学符号ij a 来表示。

直接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j 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品对i 部门产品的消耗数量。

由实物投入产出表确定的是直接消耗系数,就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消耗定额,由价值投入产出表确定的直接消耗系数是以价值形式体现的部门平均消耗定额。

ij a 越大,表明国民经济中有直接联系各个部门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越密切。

其公式如下:,,1,2,......,ij ij j x a i j n x == 由直接消耗系数ij a 组成的n ×n 的矩阵A ,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矩阵A 中的元素必非负,即,0ij a ≥。

在实物表中直接消耗系数的大小与产品计量单位选取有关,因此1ij a 是可以的,但用价值作计量单位时,ij a 都应该不大于1,即()01,1,2,ija i j ≤=⋅⋅⋅⋅⋅⋅由此看出直接消耗系数是建立模型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系数,是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的核心。

引入ij a 后我们就可以把经济和技术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经济分析。

(2)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它通常用数学符号bij 来表示。

它的经济含义是第j 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或净产品)对i 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全部间接消耗量的总和。

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

下面以原煤生产要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消耗电力为例,来说明完全消耗的含义形成时,耗量为1669a a 79a ,这样69a 等耗19a 加上全部间接消耗就是完全消耗。

通过对图的分析得知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为:111111...n n n n n n ij ij ik ki ik kr rj ik kr rt tj k k r k r t b a a a a a a a a a a =======++++∑∑∑∑∑∑根据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定义,当j 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品对i 部门产品的消耗数量所形成的矩阵X(0)为:()0X AI A == (A 为直接消耗矩阵) 第一次间接消耗组成的矩阵: ()1022X AX A I A ===第二次间接消耗组成的矩阵: ()1233X AX A I A ===第k-1次间接消耗组成的矩阵:()12k k k k X AX A I A --===第k 次间接消耗组成的矩阵: ()111k k k k X AX A I A +-+===所以,当各部门分别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它们的直接和全部间接消耗所组成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 为:2311k i i B A A A AA A ∞-==+++⋅⋅⋅++⋅⋅⋅=∑ 其中()2k A k ≥为k-1次间接矩阵。

由于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 满足11n iji a =∑,所以A 的幂级数是收敛的, 即: ()1230k k I A I A A A A ∞-=-=++++⋅⋅⋅=∑因此: ()123A A A I A I -+++⋅⋅⋅=-- 所以用线性代数表式为:()1B I A I -=--19a 16a(3)完全需要系数(列昂惕夫逆系数)完全需要系数,通常用公式ij b 。

表明第j 种产品部门多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产品时对第i 种产品部门的完全需要量。

由列昂惕夫逆系数构成的n ×n 的矩阵称为列昂惕夫逆系数矩阵,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的计算公式为: ()1B I A -=-它与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 仅相差一个单位矩阵,即有: B B I =+()1I A -== 虽然列昂惕夫逆系数矩阵B 与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 只是在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相差1,但二者所表达的经济意义却是不同的。

(4)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又称拉动力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