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学特点:日本的地理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决定了它的文学特征。第一,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日语音节、古调单纯,诗的形式不具备押韵的条件,因而日本诗歌极易与散文混同,形成散文诗化。日本随笔、日记文学,都很讲求文体的优美。散文的发展促进了短篇小说形式的物语的发达。十一世纪初出现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其结构是由短篇小说连贯而成的,前后衔接松散,叙述简单,时间推移与人物性格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日本,即使长篇小说,其结构也是由短小形式组成的。这一特点贯穿于整部日本文学史,成为一种传统。江户时期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好色一代男》等长篇小说,也都是由短篇故事组合而成的。现代作家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雪国》,明显地具有《源氏物语》的那种结构和描写方法。日本作家在短小、单纯的结构中追求精炼的艺术表现手法。短短三两句的短歌或俳句,往往能准确地表达日本歌人、俳人的感情世界。随笔和物语中的情节描写,也极少有长段落。第二,文学性格纤细、含蓄。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前,在日本文学中几乎听不到强烈的社会抗议的呼声。古希腊悲剧的那种雄伟崇高的观念,也不是日本作家追求的对象。他们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表现的主要是日常的平淡的生活,在平淡朴素的生活中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冷静的思考。日本文学除很少例外,与激烈的阶级冲突一般都没有联系。即使是少数例外,作家的表现方法往往也是含蓄的,曲折的。第三,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从“真事”始,平安时期的“物哀”,镰仓、室町时期的“幽玄”,江户时期的“闲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都是和作家向往的优美境界联系在一起的。而“余情”论为这种优美的境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日本短小的文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家的艺术技巧和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作家所认识的客观世界。第四,长于摹仿,变革迅速。大化革新后,日本全面向中国大陆开放。汉字、汉语乃至汉诗、汉文,原样移至日本,形成日本文学的重要分支——汉文学。在吸收中国文学的同时,日本创造了变体汉文、假名、和汉混体文,大量吸收中国词汇,创作了独具民族形式的文学作品。大化革新后经过近百年时间,日本文学有了飞跃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奈良平安文学及江户元禄文学。明治维新在资产阶级文学没有成长起来的条件下发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历史里,为日本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终于跻身于资本主义世界文学发达国家的行列。
金色夜叉:第一高等中学学生贯一与田泽宫子订了婚。但宫子父亲因为银行家儿子富山唯继有钱,就极力撺掇宫子与富山往来。最后,宫子背叛了贯一与富山结婚。愤怒的贯一痛骂宫子,在绝望中也做起了高利贷生意,希望以钱来雪洗此恨。宫子听说此事后,良心上受到谴责。女高利贷者赤悭满枝想接近贯一,遭到贯一拒绝。一次,贯一从老朋友荒尾那里听说宫子婚后生活受尽虐待日子很不好过,他还在梦中梦到宫子自杀。贯子在去盐原的路上,无意中救了住在隔壁的一对想要一起情死的男女,从被救的女人口中得知落入富山魔掌的女人的境遇,由此贯一更深地了解到宫子的不幸。一名借款人被逼放火烧了贯一的房子。宫子因不堪忍受虐待,绝望之极跳河自杀,被来此寻找她的贯一救下,两人表示要重新做人
★ 打败渡边淳一和村上春树,日本史上销量第一的小说。
★作者尾崎红叶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我是猫》的作者夏目漱石、《破戒》的作者岛崎藤村齐名,这为本书奠定了相当的读者基础。
★《金色夜叉》以雅俗共赏的文体,将金钱、爱情、道德三者之间的矛盾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与《霍乱时期的爱情》并称为“两大爱情教科书”,无论是
跌宕起伏的情节转变还是情意恳切的口语对白,都深具感染力,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金色夜叉》让连载它的《读卖新闻》成为当时全日本最畅销的报纸,每一天的情节发展部令读者们引颈期盼,如今,小说中贯一和阿官这对恋人诀别的地方——热海温泉已经成了日本蜚声海外的旅游胜境,该处甚至还建有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塑像。[2]
狂言:狂言是日本戏剧的一个流派。它与能一道,从猿乐衍化发展而来,狂言与能同属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
狂言一般穿插在能剧之间表演。与能的不同,狂言是一种内容简单而即兴的喜剧。在语言方面狂言大量运用民间的俚语。而内容上则一般取材于民间题材,并运用讽刺的手法尖锐的抨击了武士或者贵族。也正因为如此,狂言比起能剧更受到平民们的欢迎,渐渐发展成一种最为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
狂言在起源初期并没有剧本,在后来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渐渐出现了用文字记载的狂言剧本。现今保存下的剧本有260多个。
表演狂言的演员被称作狂言师。在现代,比较著名的狂言师有野村万斋。
在日本的奈良初期,中国的散乐已经流传进日本。而能剧与狂言剧就是民间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加上了一些独特的滑稽表演,渐渐的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猿乐”。在这个时代,能与狂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直到镰仓时代,这两种剧目才有了明显的差别,但也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民间的娱乐方式而已。之后在南北朝时代,因为得到了贵族阶级的支持,能与狂言才真正转化成一种比较正式的戏剧形式,并且迅速发展起来。
狂言主要分为三个流派:“大藏流”,“鹭流”与“和泉流”。其中“鹭流”在江户时代已经失传。
和泉流:该流派在表演上偏向浪漫主义风格,出现在17世纪。在东京和名古屋一代比较流行。而在现代,和泉流又分为了几个流派,主要是三宅藤九郎家(东京)、野村万藏家(东京)、狂言共同公司(名古屋)、野村又三郎家(名古屋)。
大藏流:该流派的演出风格比起和泉流更为正统。而在现代,大藏流主要分为:大藏本支(东京)、茂山忠三郎家(京都)、茂山千五郎家(京都)、善竹家(关西·东京)、山本东次郎家(东京)。
面具、服装与道具
与能剧相比较,狂言的面具种类比较少,但表情更为丰富。主要分为四类:武恶,乙,猿,空吹。而演出服装则更贴近平民的朴素服饰风格,有别于能剧,狂言师在表演的时候穿黄色的袜子,而并非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