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论文

合集下载

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评判与创新论文

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评判与创新论文

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的评判与创新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展望了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评判创新1.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新形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开始步入数字时代,崭新的时代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也包括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

新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现代化手段,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1.1读者需求显现多样化新时代和环境赋予了读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图书馆服务总是就是要尽全力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图书馆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而网络化的发展,使得读者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知识的快速生成,并在网络中广泛传播,信息社会化的程度日益加深,读者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读者不再满足于普通纸本文献,更多地提出电子数字资源的需求;海量信息的呈献,既全且准的信息检索需要成为读者的更大渴望。

1.2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不再适应日益提高的读者需求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基本都采用读者到馆的服务模式,但是随着人们步入信息时代,媒体形态革命也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读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模式,便捷与个性化成为他们对信息服务的第一需求。

网络媒介凭借其自身的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人们可以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通过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网络新闻组(usenetnews)、文件传送(ftp)、万维网(www)、网络论坛(bbs)、网络即时通讯(irc、icq)、博客(blog)等进行交互式交流。

这些新的功能和信息传播途径将读者需求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之间的鸿沟扩张到了极大。

此外,网络检索工具——搜索引擎的诞生与迅速发展,成为用户遨游信息海洋之舟车,用户只要掌握索引擎的检索语法与检索技巧,就能利用搜索引擎很容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论文]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论文]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初探【摘要】数字图书馆有迥异于传统图书馆的模式,其建设是在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载体技术的变化中发展的,图书馆的基本使命是提供不加限制的信息通路,其为了履行该使命所提倡的服务是运用现有的和未来的科技技术收集、组织、存储、归档、保存信息,提供各种信息访问通路和服务,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应用及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数字化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191-01数字图书馆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中期是数字图书馆起步阶段,90年代末至今是数字图书馆迅速发展阶段。

数字图书馆在进入21世纪后即开始风靡全世界,完成了从研究型到使用型的转变,工作和服务方针具体明确化,资源分享合作专业化,探索和创建了更为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构架。

一、何谓“数字图书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一个公认的、精确的定义。

早期数字图书馆的实践者更多地从技术角度看待数字图书馆概念。

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赞助的专题讨论会上认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信息管理工具的收藏的等价词,数字图书馆更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人带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包括创造、传播、使用到保存的全过程。

数字图书馆概念,是一个比我们习惯上所界定的图书馆更为宽泛的概念。

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管理系统学校的peter lyman将数字图书馆分为4种类型:(一)数字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各种媒体的数字化馆藏。

数字化馆藏是由职业图书馆员和图书馆组织来管理的。

馆藏由传统的印刷型馆藏发展为对书和期刊的数字化版本的收藏,这是图书馆的一种组织性的延续。

(二)新生的纯数字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从一开始便以数字形式创造的各种文献类型的聚类。

(三)数据图书馆:这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大量不同的由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管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来自气象卫星、信息卡和其他经济贸易、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数据。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论文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论文

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摘要:文章根据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主体方向,人力资源和硬件建设,以及组织创新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馆藏资源【中图分类号】g250.7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

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馆际合作,技术协调,公益性是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源,网络信息资源和读者源的保障。

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

如何加快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从而跨入数字化时代,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网络的畅通为现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传统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现代的数字图书馆。

(杨宁,2006)数字图书馆是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也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才能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也应进行全方位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二、人力资源是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

建设数字图书馆,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

而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工作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人机结合”,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来获取和提供信息服务。

(冉从敬,2006)特别是在数字环境下,如果没有有效的公共利益的例外,那么现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富有者和信息缺乏者之间两极分化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数字图书馆建设文论文

数字图书馆建设文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摘要:由于目前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系统建设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现有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并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从而越来越要求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以便能够为满足用户教育科研和学习生活的不同信息需求而提供匹配式主动服务。

数字图书馆也凭借主动性、层次性、专业性和特色性四大优势特征逐步成为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自1999年国家科技部在“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项目中提出建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起,国内对如何建设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索脚步一直未曾停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仍呈现出“偏重理论研究,建设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

以高校数字图书馆为例,目前我国仅有中南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等少数高校的图书馆成功开发并运用个性化服务系统,与我国庞大的高校基数相比仅仅是冰山一隅,突显出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偏重理论研究,实践经验不足的不良现状。

二、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缺乏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国目前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仍存在如下两大问题,导致目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不完善。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问题1.系统开发落后,系统间缺乏联系由于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较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因此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开放方面较为落后,而且现有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普遍存在集成度低的问题,系统与系统之间缺乏联系,即便有些数字图书馆系统之间有所联系,也仅仅局限于查询和检索,未能做到资源共享。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论文(共2篇)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论文(共2篇)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如何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做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其中包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城市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人才优势,有能力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前提下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特别是数字资源的网络传播,主动介入社会,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新市民提供信息服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获取工作生活所急需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既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社会宗旨的要求。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能够在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城市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人才优势,有能力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前提下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特别是数字资源的网络传播,主动介入社会,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新市民提供信息服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获取工作生活所急需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既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社会宗旨的要求。

(一)城镇化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需求在我们所做一份调查中,有%选择的是互联网查询和使用数据库下载;在所喜欢的信息资源一项中有%的受调查者选择互联网资源或者数据库数字资源作为其喜欢的信息类型。

这一结果符合当今网络通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时代特色,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需求动力,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智力支持和资源技术保障。

谈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

谈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

谈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较相关推荐谈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较 论⽂关键词: 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区别 发展前景 联系论⽂摘要: 数字图书馆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是传统图书馆的进⼀步发展,两者共存互补,相互结合,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内外先后掀起了数字图书馆开发的热潮,对数字图书馆的开发热潮,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不仅引发了信息技术专家和图书情报⼯作者的浓厚兴趣,⽽且引起了⼈⽂、社科研究⼈员及其他⼈员的注意。

⽬前,在图书馆界甚⾄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个被⼴为接受的定义。

从众多的数字图书馆定义中,我们⼀般趋向于这种解释:数字图书馆是指“具有丰富内容的多种媒体的数字化信息,具有⽹络环境下多种电⼦技术⼯具和服务⼿段,能为读者提供⾼效、⽅便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机构”。

⽤⼀个公式来表⽰,那就是:数字图书馆=丰富的数字化信息+先进的技术⼿段+⾼效的信息服务。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的内容:数字化、⽹络化和先进的服务⼿段。

数字化是指数字化信息和信息载体;⽹络化是针对信息通道⽽⾔的;⽽先进的服务⼿段是直接连接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并最终使数字图书馆有所⽤、有所为。

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它们都是全新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经脱胎换⾻的改变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图书馆的功能、结构、运作⽅式、服务⽅式、评价标准、⼯作重⼼等多⽅⾯存在着差异,本⽂从以下⼏个⽅⾯加以⽐较。

1.馆藏结构的不同传统图书馆是以纸质载体为主,其它载体并存,它的复本概念和拒借率等现象不会消失;⽽数字图书馆则是全部以电⼦出版物和⽹上数字信息为管理对象,它的存储介质已不限于印刷体,它具有⽂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其存储的载体也相应的有光盘、录⾳带和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化装置。

它通过多媒体、超⽂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段,向读者展⽰各种⽣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且⽹络化的信息资源,不存在复本和拒借率的现象。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论文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论文

数字化时代与高校图书馆摘要:本文在介绍信息共享空间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共享环境下,保障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图书馆管理人员及配置,并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然后从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揭示了信息共享空间与信息素养培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如何培育用户的信息素养,以便使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共享空间。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参考咨询人员;信息素养中图分类号:g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2信息共享空间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

它的英文名称是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

另外也有称之为learning commons的,如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达尔豪斯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普渡大学则将其命名为digital learning collaboratory;薇诺娜州立大学称呼其为 information gallery。

在我国,除了信息共享空间外,还有很多不同的翻译名称:香港通常翻译为咨询坊,而台湾则习惯翻译成资讯市集、资讯公共空间,或者称之为资讯大众。

信息共享空间是20世纪90代兴起于北美一些大学图书馆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它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

它围绕数字资源环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各种图书馆资源(包括印刷资源、数字资源等)。

在训练有素的参考咨询员、学科馆员、it专家等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下,为用户提供信息的获取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参考咨询的“一站式”服务。

这是一种理想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培育用户的信息素养,促进用户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动态服务模式。

它更加体现了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根据donald beagle的分析,信息共享空间由两个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是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这一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资源服务,并且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工作站上的任何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研究与讨论论文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研究与讨论论文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发展研究与讨论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趋势,许多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简要叙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和特点,并针对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与探讨【中图分类号】g710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

伴随着科技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图书馆在各个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大批的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

目前,数字化图书馆凭借其明显的优势,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与特点数字化图书馆的名称来源于英文,是由翻译得来的。

数字化图书馆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智能分析和检索,并不是简单的将传统的图书馆进行数字化的过程。

在数字化图书馆体系中,采用了新进的数字信息系统,对文本中较为关键的词语、图像等媒体信息就行收集和数字化处理、存储、传输。

换句话说,采用数字化图书馆的形式,可以将原来的纸质化信息转变为数字化信息,供网络上的使用者随时随地的使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快速的信息,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信息存储数字化其操作全部通过计算机进行。

数字化图书馆中,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其他材料,都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号,形成电子化资料,改变了原有的纸质载体,实现了技术上的巨大突破。

储存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化图书馆最本质的特点,也是最基本的特点。

不仅如此,通过计算机的统一管理,数字化图书馆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工作质量上,相对于传统图书馆都具有重大优势。

2、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数字图书馆信息丰富,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浏览和共享,其信息的传递对于网络有极大的依赖性。

图书馆方面的论文

图书馆方面的论文

图书馆方面的论文有关图书馆专业的论文篇1浅析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将会在传统阅读方式上逐步的增添数字阅读的方式,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正在我国积极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需解决,进而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合理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从而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所以,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数字阅读的概念与特点1.数字阅读的基本概念数字阅读主要就是指阅读的数字化,其主要含义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其主要就是指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方式来呈现给读者的,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电子书、网络小说以及博客等。

其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其主要就是指阅读的载体不在是传统的纸质,而是电子仪器,比如电脑、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

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数字化电子阅读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存储量比较大、检索便捷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2.数字阅读的特点(2)阅读环境开放。

数字阅读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进行数字阅读,阅读的环境十分开放,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网络信息的传播,使其利用价值极大的增加,有助于读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寻找相应的材料,实现资源共享、自由交往以及随意阅读。

(3)阅读过程互动。

传统阅读的互动方式主要就是单向、一对一的,相比数字阅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阅读的互动方式诸多,比如双向性、既可以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进行,也可以互动式,读者并不在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快速的检索、处理信息,提高了读者的参与权。

(4)阅读目的实用。

数字阅读的实质就是超文本阅读,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点击文中一些关键词或者图像就可以打开另外一个相关的文本,进而读者可以快速的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根本上提高了阅读内容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

二、数字阅读的主要方式1.网络在线阅读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做出的相关调研表明,我国2022年网民人数达到了6.68亿,网站总数达到413.7万多个,在全球范围内网民人数排在了第一位。

个人数字图书馆论文: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

个人数字图书馆论文: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

个人数字图书馆论文: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摘要:阐述了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基本要素与模式,并论述了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与必备条件。

关键词:个人数字图书馆;采集;整理;存储;固化;文献标引一、个人数字图书馆(一)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有很多的说法,我认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陈光祚教授的解释比较恰当,陈光祚教授于2001年11月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与发展报告》2001—9号上写道:“所谓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个人为了读书治学的目的,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采用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存诸,使之成为有组织的信息集合。

”也就是说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对自己有用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的信息采集与整合,是一个重新组织信息的方式。

(二)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基本要素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最贴近用户个性需求的数字图书馆,它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第一,个人数字图书馆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的建立和维护,在外观、内容、布局上应显现出个性化;第二,个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应符合个人学习、研究、娱乐的需要,不应有强迫的附加信息;第三,个人数字图书馆具有隐秘性。

第四,个人图书馆要以用为主,为用而搜集,为用而存贮,具有适用性的特性。

(三)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两种模式——自建式和定制式定制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其优点是用户省时省力,并能得到一定检索软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源源不断的获得新的信息资源,从而使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并跟上学科的发展和时代的步伐。

其缺点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根据用户的需求表达而提供的信息,是一种较为粗放的对口服务,或者是用户表述的词语习惯不同,或者是建库者对文献标引的自由进行,有些检索标识不一定符合用户检索需要和习惯用语,检索的内容未能充分满足个性的需要,提供的信息无质量高低之分;再者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出于版权的原因,在类型上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国内网络资源的提供商创建的时间不是很久,其掌握的文献在时间上也是有局限的。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论文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论文

浅议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摘要:个性化知识服务在数字图书馆实施中还面临诸多障碍和问题,它们影响着个性化知识服务功能的发挥。

因此本文从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几种模式,然后就目前数字图书馆怎样实施个性化知识服务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已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利用的共享化和信息系统的虚拟化,这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因此把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实践成果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实施的理论研究结合进行思考,将个性化服务作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切入点进行研究,将会使图书馆工作从纷繁复杂的实践性细节中解脱出来,从而有利于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高度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运作及软件功能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

一、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概述1.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产生背景随着虚拟信息系统的发展,信息交流体系的重组,用户信息需求是一切信息服务行业和机构发展信息服务业务的内在动力,他们的信息需求更加综合性、开放性、深层次化以及个性化。

为此,图书馆服务需要直接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针对具体问题和个性化环境直接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1.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知识服务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和组织服务的观念。

知识服务是以用户目标驱动的、面向知识内容的、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

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1.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征知识服务是适应新兴的知识经济产生的,是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加之用户知识需求和知识资源的多样性,促使图书馆的服务向多元化方向转化,这与传统的服务相比,知识服务必然有许多独特之处。

知识服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满意为目标;(2)知识服务面向解决方案,贯穿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3)知识服务是围绕增值和创新目标的服务;(4)知识服务是基于专业化和个人化的服务。

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论文

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论文

浅议中学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与发展摘要:时代已步入21世纪,信息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界的广泛应用,传统图书馆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中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现状;数字化建设;信息化服务一、领导层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教育部在2003年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明确规定了:“图书馆(室)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我县部分中学的图书馆在今后几年内要完成书目的数字化,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但仅此而已,没有新的进展。

有不少地方政府及学校领导仍以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课堂上老师教得好不好,而忽略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没有把图书馆摆放到应有的位置。

究其原因,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一个只消耗不创收的部门,没法看到直接的效益,也不像实验室、电教室那样有机会直接参与教学;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与“学”都围绕着“应试教育”转,片面地追求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根本不需要图书馆的帮助,学生也没有课外阅读时间。

仍有不少图书馆管理人员还以传统的手工机械式方式进行日常的图书加工、整理、借还工作及分发报刊书信工作,使得图书馆工作效率低,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教学辅助作用。

虽然国家教委曾指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必须包括: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图书资料配备的标准。

保证正常教学和增添图书所需要的经费。

”(这一条例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高中阶段更不会低于这个要求。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旧观念影响,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对图书馆建筑设施和设备环境的投资现状不容乐观。

仍有为数不少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馆舍,利用废弃的旧教室,甚至仅仅是腾出一个存放室而已,简陋不堪;有的是与其他部门合在一起,相互干扰等。

数字化技术在太原市图书馆应用文论文

数字化技术在太原市图书馆应用文论文

浅谈数字化技术在太原市图书馆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图书馆越来越显示其巨大作用。

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探讨,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太原市图书馆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一、数字化图书馆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相互结合,全球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的结晶、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机构也不可能置身于外。

数字化生存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数字科技给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图书馆更以其信息资源可以和物质载体明确分离的特殊性被放在了数字化浪潮的最前沿。

“数字化图书馆”一词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媒体和杂志上,似乎数字化图书馆已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了。

那到底什么是数字化图书馆呢?数字化图书馆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以及计算机软件等信息资源数字化后存放于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中。

通过计算机网络,使用数据库及超文本技术把数字化信息按自身逻辑关系组成相互关联的网状结构,使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家里随时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访问数字化图书馆来获取想要的信息。

二、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一)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数字图书馆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的文献,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实现了网络化存取。

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图书馆经多次传阅而磨损资料的一大难题。

(二)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数字图书馆采用互联网技术使同一个信息能多人同时查阅,提高了信息的使用率。

这就突破了传统图书馆一本书只能一个人看的限制。

(三)远程迅速传递信息数字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传递给读者,不管何地的读者都能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就能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

这样就省去了读者去固定位置图书馆的时间和精力。

(四)信息查阅检索方便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使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变为现实,它还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使读者仅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能方便地查到他所想要的信息。

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

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

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摘要:随着信息化在高校的普及与提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高校激烈竞争的必要条件,高校传统图书馆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文就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与发展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是适应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需求而发展的下一代新型网络资源组织模式,目前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加速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

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较,它的功能数字图书馆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具有独特性。

它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更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1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与特征图书馆一直承担着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将有资源提供给用户的功能,作为人类信息文明进步的象征,已经出现了几个世纪,收集了大量人类遗留下来的文化、历史、文字的痕迹。

目前,人类创造及产生的各种电子数据呈爆炸性的增长态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在此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了。

数字图书馆有三个主要特征:1.1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化数字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地域局限性,提高了知识信息的应用率,通过网络平台将海量的图书馆藏进行网络传输。

高校的数字图书馆用户不必为一本书或者一套资料奔波于各个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实现资源的共享,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数字图书馆甚至可以实现跨国界的资源共享。

1.2 信息载体的多元化目前,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的含意不仅仅体现在电子期刊、文字性电子资源等上了。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载体所表现出的多元化也越来越明显,各种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共享形式也不断的出现和发展。

1.3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纸质载体转变成了数字信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提高了文献知识的检索速度,也促进了远程的文化交流,不但维护了原有的知识范畴,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存储空间。

当今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论文

当今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论文

当今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之我见摘要:服务用户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职能。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宗旨,这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文具体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正在开展及推广的不同信息服务模式以及影响信息服务模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对策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66-0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信息的存贮和传递发生了巨大的飞跃。

数字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支撑信息化社会中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整个世界正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信息时代。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新型信息机构,成为现代人们信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教育设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化服务。

一、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基于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的协作,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以个性化、互动性、共享性为服务宗旨。

目前正在盛行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有以下几种:(一)用户中心式这种模式就是以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与问题解决为宗旨的信息服务模式,是当今与未来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

是一种以信息活动为根本点,全程捕捉用户信息活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在数字图书馆的业务运行中,服务人员逐步认识到被动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需要对服务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数字图书馆服务人员和用户的服务观念都发生了转变,服务人员认识到了信息服务过程中用户的重要性,同时用户也发现了在查找所需资料时,数字图书馆的被动服务方式占用了自己较多的学习及科研时间。

如果数字图书馆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主动提供相关的一些信息,对用户是有极大帮助的。

主动服务的主要表现是考虑用户的个体需求,具体实现形式一般是通过交互式web网站形式。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摘要: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深入,作为这一建设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经历校园网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之后,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必将成为所有师生用户的良师益友,必将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自20世纪80年代末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后,随即向全球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对它的研究目前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深化之中。

2000年4月,由21个部委单位参加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在国家图书馆召开,从而拉开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序幕。

对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理论界的说法很多,其中一种普遍性的观念认为:数字图书馆并非一个实体机构,而是体现着一种新的基础设施和知识环境,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新型模式。

它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将有价值的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资源数字化,在实施知识信息增值加工后,存储于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中,并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方式,通过广域高速网络向全世界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信息资源数字化,即应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化信息资源;(2)信息传递网络化,即数字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存取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为网状结构;(3)信息利用共享化,即对馆藏的利用将不受时空限制;(4)信息提供的智能化,即具有智能化、多媒体的基于全文的信息检索技术和强大的信息和知识的收集、传播和发布功能。

其信息系统所具有的检索方便、快捷以及查阅的无限量性和准确性是以印刷为载体和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图书馆系统所无法比拟的。

截至2002年底,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建起了校园网。

在硬件和软件的基础建设完毕以后,以数字图书馆为代表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便成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发展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论文]

发展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论文]

浅谈发展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摘要:在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发展的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环境的特点,对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信息资源建设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一、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1.信息资源数字化。

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

所谓数字,即二进制的“0”和“l”。

数字化技术就是将所有信号都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0”和“1”。

所以数字图书馆存贮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磁盘、磁带、光盘等,具有存贮容量大,占用空间少,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所以数字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附于数字而存在,离开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数字化存贮技术为压缩存贮空间、改进信息的组织方式、提高检索速度、方便用户远程检索奠定了基础。

2.信息传递网络化。

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通过以太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

目前,数字图书馆正通过由宽带网组成的因特网和万维网以高速、大容量、高保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无数台计算机联为一体,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intemet是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信息互联网络,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教育与科研网”( eemet)与“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calis)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网络。

3.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

由于有了信息资源数字化与信息传递网络化的坚实基础,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利用共享化特点体现了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无限与服务无限的特征,体现出了跨国界的资源共建的协作化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

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料一旦被某一读者借阅,其他读者便无法使用,而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可同时提供、多个用户就同一信息进行查询和服务。

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使众多图书馆能够借助网络获取各类数字信息,以满足读者用户对知识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联盟的信息共建共享模式将会日益发展,原先的信息壁垒和围墙将会逐渐被拆除,信息资源利用形成了广泛的共享。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摘要]: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呈现出信息化特征,曾经的图书馆主要是书籍的聚集地,学生和教师通过浏览纸质书籍来找寻资料,现代的图书馆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文字资料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书目,而是以数字或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网络环境中,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三网融合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为我国的情报信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关注程度;然后,结合实际例子探究了“三网融合”技术在运用的最初阶段,我国各个地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最后,分析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建设。

[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我国整个情报信息建设领域拥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因为他为我国的广大学者提供了一个资料获取与知识搜索的空间,尤其是在“三网融合”技术背景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在便利的网络数据中搜索资料,获取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学术研究人员已经大范围使用数字图书来获取信息资源。

但是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利用“三网融合”技术来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建设已经成为各大图书馆关注的问题。

1、我国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学术关注度从数字图书馆诞生之日起,我国的学术界就已经对其进行广泛的关注和探究,数字图书馆为我国学术探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比较流行的数据信息检索库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研数据库等等,广大学者通过在数据库的入口页面输入所要搜索或者查询的关键词或者题名进行数据检索,然后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所查询的资料加以分析,进行科学地去留,再结合自身的观点,创新出新的科学研究项目或者论文,为数据库不断供应新的数据信息资源。

下面通过对数字图书馆方面的论文发表数量来分析对数字图书馆的学术关注度:从上面的调查表格中可以看出:从99年到02年人们对于数字图书馆建设关注程度不断加强,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从10篇上升到180篇,02年以后论文发表数量没有太大变化,表明人们的关注度持稳走平,学者们主要将目光放在数字图书资源建设,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经过调查分析表明:我国的数字图书资源存在重复现象,而且服务方法有待改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依然有待提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书馆
据统计”数字图书馆”目前已经有不下一百个定义,有技术的、资源的、服务的等各个层面的含义,每个定义都从自身的角度理解和阐释”数字图书馆”,也从自己的领域为”数字图书馆”做贡献。

在这些领域当中,传统的图书馆行业可能是最兴奋的,数字图书馆的提出为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从何而来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然而对于因特网来说,图书馆却是一个信息资源最为贫乏的机构。

在传统的社会经济法律框架下,图书馆对其占有的绝大多数信息,除了”保存”和供有限的使用(即”合理使用:fair use”)之外,并无多少”处置权”。

这一点可能与大多数人的想法相反。

因特网的威力使大多数以信息为生的行业感到恐惧,呼吁更严格的保护制度,而图书馆的产生就是为捍卫人类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通过国家机器的强制形式,与信息私权天然对立的,在社会运行的规则没有彻底改变之前,图书馆也只能按照现行的规则行事。

图书馆的馆藏不能任意无条件地上网,除了属于公共领域的信息外,图书馆上网的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授权,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服务(例如校园,或图书馆的局域网,或向”注册用户”提供服务——类似于发行商的角色)。

这常常降低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热情。

一些图书馆或漠视知识产权保护,或在各类限制面前束手无策。

近年来国内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已经形成了两种模式,一是
类似于cnki和北大方正电子书库的做法,获取来自著作权人和出版商正当的电子版授权;另一种是类似于calis和国家科技图书馆所采用的成立虚拟联合体的形式,在与出版发行商的谈判中争取更大的授权。

不论何种方式,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只有直面并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有所作为。

2、数字图书馆:技术不够用怎么办?
目前数字图书馆与其说是一个应用领域,还不如说是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开发的领域。

在技术上数字图书馆面临一系列前沿问题,在实际应用上,数字图书馆还不存在成套的解决方案。

从数字图书馆的理念出发,现有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必须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

在应用中图书馆只能奉行”拿来主义”,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很有市场,而实际上这些方案大多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

依靠一家公司的产品是无法建成真正的开放系统的。

按照我们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数字图书馆对技术的最大需求在与整合资源和整合服务,正和资源的目的是通过一个门户入口提供知识导航,整合服务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供的有利条件,尽可能方便地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服务。

数字图书馆可以看成是互联网上建立在一系列高层协议基础上的虚拟资源体,标准规范是数字图书馆存在的基础,是技术进步的主要体现,然而此类协议的建立又并非是纯技术的过程,还伴随政治的、人文的和法律方面的影响[2]。

目前这一领域的发展很快,
大都采用一种开放论坛的方式,只有计算机专家、图书馆员和具体的领域知识专家通力合作,才能促进数字图书馆相关技术的成型和成熟,在这一方面图书馆员相对参与的比较少,应该充分参与,更多地影响数字图书馆新兴技术。

3、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和模式
教育部建设了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分别建设了面向科研人员的国家科学数字图
书馆和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全国党校系统和部队系统也建设了各自系统的数字图书馆,已基本形成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针对性强、较为完备的行业数字图书馆系统。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将数字图书馆建设纳入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的总体规划,开始积极部署推动本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建设了一批省、市、县级数字图书馆,在为区域用户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特别是各地方结合区域特点,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多元化建设模式。

一个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4、数字图书馆:资金和人才
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其本身不可能承担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需的庞大费用及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风险。

其建设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例如出版、影视、广播、教育等全方位的数字化,而图书馆在其中仍然扮演传统图书馆对于传统社会的角色:知识和信息的保存、传播、教育、娱乐等等,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
而且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这些技术可能使图书馆的形态也发生彻底的变化,图书馆的多样性可以千差万别,甚至找不到一点传统图书馆的影子,甚至可以不叫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数字化和维持一个合理、高效的服务系统(资源整合和服务整合)。

它所需要的资金应该是政府根据有关的政策法规拨给的,这一点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数字图书馆的特性来说,地域的限制应该可以很好地克服,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和合作应该能够更加方便地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国家一级的政府机构应该可以进行协调,使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人才缺乏是一个与投入相关的瓶颈问题,也是依靠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力——图书馆行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大投入,或者引进新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机制,或者制定一些宏观引导性政策,吸引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多地进入这个领域,扩大队伍,打好基础,改变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娟:论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知识,1996(1)
2:镇锡惠:数字图书馆系统主要技术需求。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4)
3:张晓林: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