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法·素养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

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和主要成就的基础上,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培养学生时空观点、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的素养。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到科学技术创新能推动生产力迅

猛发展,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点。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成就

表现主要发明意义

电的广

泛使用

(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

(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

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3)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

器产品纷纷涌现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

作为新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

得到广泛应用

内燃机

的创制

和使用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

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2)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研制成

促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

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表现主要发明意义

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

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

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发展,人们在制造业

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

来的木材和铁

促动了重工业和建筑业的发

垄断组织的出现

1.条件

(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3)生产社会化趋势增强:因为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社会化趋势增强。

2.目的:为适合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升劳动生产率,

追求更多的利润。

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水准上放

弃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

成了垄断组织。

4.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很多方面,成为这个

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

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很多新型交

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增强了世界各地

的联系。

(3)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

分世界的狂潮。

2.表现

(1)世界贸易额增长: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

3.影响: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1)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3)侵略方式:商品输出为辅,资本输出为主。

【深度点拨】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重大发明中起了主导作用,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实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做了物质和技术上的准备。

3.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了贸易、科技、资本、劳动力等诸多因素的交流,而这些都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侵略而形成的,也就是以武力方式形成的。因而在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上,西方国家与亚非拉国家是不平等的。

【易错提醒】

1.交通运输业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部门

交通运输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动力的更新换代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不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才实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有些后起国家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实行的情况。

3.垄断组织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倒退

即使垄断组织是资本家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出现的,但这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对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标志,是历史的进步。

【概念阐释】

1.垄断组织

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对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轻巧识记】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

一个时代:电气时代。

两个中心:美国和德国。

三个特点: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几个国家同时开始、部分国家交叉实行。

四点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五个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器制造业。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两重影响:促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民族灾难的同时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欧美代议制的确立;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图解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网络小结术语精要

1.电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

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重要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

中的趋势,垄断组织出现。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①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②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实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①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②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自然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据史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①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地促动了生产的社会化。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②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但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恩格斯

①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的重大改变。

②是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

根据史料分析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垄断组织使技术发明和改进过程社会化。垄断组织因为资金雄厚,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实行,科研新成果也能够较快地使用于生产。托拉斯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1)特点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的发明者是工匠技师,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德国、日本,在这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实行的。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更大水准上改变了社会经济,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

(2)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②应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

史料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水平而在19

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画线部分说明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

提示19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联系进一步增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史料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水准都增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画线部分表明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据史料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

提示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水准的增强,这个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全面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过程

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

15世纪末至16

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

欧洲殖民侵略、

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雏形出

17世纪至18世

纪中期

殖民扩张、争霸

世界市场得到拓

18世纪中期至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基本形

19世纪中后期至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

瓜分世界、资本

输出

世界市场最终形

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②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③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④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动了人类进步。

⑤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

4.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矛盾趋向尖锐。

【对点演练】

1.这个时期,电力、电器、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传统工业逐渐退出社会

B.轻纺工业日趋减少生产

C.重化工业日益占据主导

D.工业发展渐趋依赖科技

解析:选C。根据题意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动了工业结构的变化:由轻纺到重化,故选C项,排除A项。轻纺工业是重化工业的基础,B项错误;D项表述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比较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

1.相同点

(1)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性质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

(3)影响相同:都促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不同点

(1)出现时间不同:前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后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2)生产手段不同:前者主要依靠机器生产;后者主要依靠科技提升生产效率。

(3)规模不同:前者相对于手工工场来说规模扩大,工人集中;后者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扩大。

(4)影响不同:前者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后者是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对点演练】

2.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公司总数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

A.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B.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C.公司规模扩大

D.政府增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解析:选B。材料“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公司总数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体现了19世纪末垄断组织的出现,实质是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公司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规模扩大和政府增强了对企业的干预仅仅表象,不是本质,故B项符合题意。

1.李鸿章曾赞叹一种中国人称之为“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此发明是( ) A.火车B.电话

C.轮船D.电报

解析:选B。根据“德律风”“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隔颜色而可亲声咳”可知,该发明是电话。

2.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 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到( )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D.智能时代

解析:选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3.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 )

A.手工工场的消失B.工厂制度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衰落

解析:选C。从材料中能够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为企业兼并,出现了垄断组织,所以“摩根现象”反映了垄断组织的发展,故选C。

4.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适合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解析:选C。工厂制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以商品输出为主,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D两项错误,均排除;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B项错误;工厂制和垄断组织所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都适合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故选C项。

5.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 490 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热潮的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B.巩固国防的需要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D.开发边疆的需求

解析:选C。因为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的商品需要大量的远程运输,推动了铁路这种动力大、费用低的运输方式的发展,故选C项。

6.有学者指出,欧洲的商业城镇不再仅仅作为世界的一小部分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已成为为数众多的、兴旺的美洲耕种者的制造者,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水准上的制造者。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

A.重商主义盛行B.世界市场形成

C.殖民体系建立D.自由贸易盛行

解析:选B。由“欧洲的商业城镇”“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水准上的制造者”可知,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与亚非拉落后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故选B项。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学思之窗(教材P37)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

提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这段话反映了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二、本课测评(教材P37)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参见本单元单元优化提升[主题知识·整合归纳]二。

三、学习延伸(教材P37)

请你结合图文,发表自己的感想。

提示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构复杂的机器取代了简单的手工工具,蒸汽、煤炭取代了人力、畜力、风力、水力,成为最主要的动力能源,钢铁及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取代了石块、木头等自然原材料;火车、汽船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自然环境也被污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实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场“新的革命”( ) A.源自实践经验积累

B.促使现代工厂诞生

C.体现科学技术结合

D.宣告信息时代到来

解析:选C。题干中“另外一个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取代“蒸汽大王”,表明这场新的革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实现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选C 项。

2.历史发展表明,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进步叙述准确的是( )

A.富尔顿发明汽船

B.爱迪生发明电话

C.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D.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解析:选D。1866年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的表现,故选D项。富尔顿发明汽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A项错误;爱迪生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B项错误;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造出最早的汽车,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C项错误。

3.下图是法、美、英三国在不同时期煤产量(单位:百万吨)情况。对表中数据合理解释的是( )

A.煤炭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

B.英法工业化水准高于美国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轻工业相对发达

D.电力的应用在美国更广泛

解析:选D。材料信息主要说明从1871年到1891年,英法两国煤炭产量增加,而美国煤炭产量反而减少,这是因为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材料中美国煤产量的减少,恰恰说明电力逐步代替了以煤炭为原料的蒸汽动力,故选D。

4.恩格斯以前指出:历来受人称赞的竞争自由已经日暮途穷……在每个国家里,一定部门的大工业家会联合成卡特尔,以便调节生产。与此相关的生产组织形式( ) A.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

B.推动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C.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

D.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解析:选C。卡特尔等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 项。卡特尔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包含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有歧义,

A项错误;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B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在这个时期还未展开,D项错误。

5.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 132项,1900年达到8 784 项。这反映出德国(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解析:选C。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专利数目剧增,这与德国政府重视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6.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持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

A.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

B.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

C.国际生产、贸易的分工明显

D.亚、非、拉地区更加贫穷落后

解析:选C。从材料中亚非拉国家与工业国的关系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生产、贸易的分工更为明显,故选C项。

7.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 )

A.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解析:选C。从欧洲人在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都地位超然可知,欧洲凭借强大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体系主导世界,故选C项。

8.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准确的是( )

A.a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

B.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C.a、b两时期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

D.该图体现了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强

解析:选C。a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C。a时期英国工业优势明显,A项错误;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 项错误;世界联系增强图片未体现,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

材料四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材料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我国古代交通工具主要采用了哪些动力?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哥伦布的航海路线序号是______________,达·伽马的航海路线序号是______________。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世界市场的出现有何影响?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中图三所示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五中,图四所示的交通工具出现在哪一时期?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还有哪些?这次技术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何影响?

解析:(1)我国古代交通工具的动力根据常识直接回答;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填写航海路线序号、回答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和影响;材料三包括两幅图片,一幅是蒸汽火车机车,另一幅是电灯,据此归纳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2)材料五中图三所示的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五中图四所示的交通工具是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还应该包括电力、化学、通讯等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1)动力:古代交通工具主要以畜力、水力、人力为动力。②③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影响: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基本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影响:铁路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密切了各地联系,促动了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平等化的进程(或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新通讯手段的出现。影响: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