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005b02d5360cba1aa811da2e.png)
§5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资源 狭义:指信息及其载体,即数据资源。 广义: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连同其外围资源, 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构成的完整的信息模 型。 信息资源库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
一、信息资源库的组成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库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 交换中心和服务平台等组成。
(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资源库的基础,是各类信息采集、 加工和整合的平台。 1.元数据库 2 2.政务叙词表 3.信息分类、代码和指标体系 4.GIS平台 5.服务资源
(二)交换中心 这里的“交换”不是指通信层上的交换,而 是指应用层中面向语义、主题驱动的资源交换。 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交换中心是机构(部门) 间协同作业的基础空间。Biblioteka 典型结构的政府内部办公网络系统
安 全 扫 描 主交 换机 入 侵 检 测 服 务 病 毒 防 护
应 用 服 务 器
网管 工作 站
内部应用层 核心安全层 隔离 数据 网关 Web 服务器
… 领导 应用层 机密信 息子网
…
防火墙 路由器
…
政务内网的主要应用
●办公自动化 ●文档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多媒体应用 ●数据安全与保密 ●网络安全
(二)信息资源库建设应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网站服务 ●邮件服务 ●电话咨询服务 ●公共查询触摸屏 ●大屏幕 实例:深圳市“e便利站”(见下页)
深圳兴起“e城便利站”网络服务终端
在深圳,被称为“e城便利站”的网络终端服务器新近出现在火车站、机场、住 宅小区、写字楼、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人们在触摸屏上指指点点,就能获得多种 公共信息和商业服务。 5月13日,记者在深圳火车站看到,几位刚下火车的旅客,在“e城便利站”的 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了要去的地方。一点屏幕,一张线路示意图 和搭乘公交车车次的建议书就被打印了出来。他们拿着这张“路条”,走进了这座初 次相识的城市。 带着孩子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所住小区的“e城便利站”上,刷卡拿到了 “野生动物园”的门票,还享受了折扣优惠。 一位打工妹在“e城便利站”给表姐订购了一篮水果,她边收起银行卡,边对同 伴说:“表姐对我挺好,她住的地方远,又不想打扰她,这样表达我的心意,挺好 的。” 在万佳深南路分店“e城便利站”,一对情侣在求职的页面上查询到了适合女方的工 作,他们珍惜地拿着打印出来的单子,牵手而去。 据不完全统计,“e城便利站”仅开设27天,单台总点击量已达5000余次。“五 一”期间,售出景点门票1200张,完成网上购物300单,查询交通的有几千人次。 深圳市目前已在市区内分散设置了100多台“e城便利站”,一年内将扩至1000 台左右,初步实现“e深圳”的目标,构筑起数量多、分布广、服务内容丰富、使用 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 (胡谋 熊宗谊) 《人民日报》 (2001年05月14日第四版)
中国电子政务架构
![中国电子政务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51b01d43ddccda38376bafb3.png)
中国电子政务架构2000年之前中国电子政务的构图,如下所示,为三网一库的架构,三网一库三网:(1)机关内部办公网机关内部办公网(简称“内网”)是各个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办公局域网,其上分别运行决策指挥、宏观调控、行政执行、应急指挥、监督检查、信息查询等各类相对独立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2)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办公业务资源网(简称“专网”)承载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政务资源信息库,通过联接各部门、各地方的内网,形成覆盖从国务院到各部门、各地方的政务资源网络,为政府运转提供最主要的信息服务和业务协同支撑环境。
专网按照国家的安全保密要求,与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之间采用物理隔离,以确保内部政务办公、决策指挥等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3)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简称“外网”)建立在公共通信平台之上,通过应用支撑平台与公共互联网络实现接口,并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外网实现安全的互联和信息交换。
公共管理与服务网将提供公众政务服务的访问功能,并通过后面的应用网关实现Web服务系统与公共通信平台之间的逻辑隔离,以便确保内部业务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公共管理与服务网与宏观调控系统、行政执行系统、监督检查系统等部门的网络进行联接,并为有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提供了网络支持和数据来源。
一库:政府各部门共建共享的包括党务、政务和行业部门业务数据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如国家的政策法规、工商、税务和海关等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或数据等等“三网一库”的架构的问题:专网与公共管理与服务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影响数据的实时交换,限制政府借助电子政务实现面向企业和公众的服务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保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满足安全要求,并提高数据交换效率和拓展政府网上公共服务的内容,提出了改进后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体系——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的体系。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这时,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2、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体系
![2、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49abf4f960590c69fc376ac.png)
❖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2021.8.20Friday, August 20, 2021
❖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10:58:2310:58:2310:588/20/2021 10:58:23 AM
总体标准 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通信平台工程建设、网络互联 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 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定、访问控制管理、 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管理标准 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信息 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2010:58:2310:58Aug-2120-Aug-21
❖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10:58:2310:58:2310:58Friday, August 20, 2021
政务网络 共享交换体系 信息安全
电 子 政 务 法 律 法 规 体 系
及监督管理。
体制 机制
组织领导
机构
人员
项目
自主创新
电子政务发展总体状况
❖ 电子政务整体推进取得重大进展,总体水平从上网阶段向信息资源共享、 跨部门业务协同的深化应用阶段过渡。
▪ 全市已有应用系统590多个,覆盖了政府管理和服务80% 的核心业务。
准 化
体 市区(县)两级政务外网、无线政务网络的统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7026d006cfc789eb172dc856.png)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四章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一节中国电子政务的提出一、电子政务在中国出现的背景信息高速公路的5个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是大势所趋,创建跨时空的政府办公模式、一个无纸化的政府业务流程,一个虚拟的政府办公环境,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电子政务基于网络基础之上,通过网络能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透明化,进而提升政府的竞争力。
实现电子政务,既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一项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二、电子政务的提出电子政务发展的主线: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
1,办公自动化20世纪80年代,文件处理,档案处理2,政府上网:99年初3,电子政务:99年以后,2001年10月: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建设覆盖:纵向政务业务管理和横向行政管理的全面的电子政务应用示范系统第二节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一、办公自动化: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来协助处理信息,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
硬件:信息的输入输出,处理,复制,传输,存储和其他辅助设备。
软件: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三个层次:事务型,管理型和分析决策型基本功能:沟通、交换和共享等趋势:沟通、协调和控制三个阶段:使用现代办公设备;使用电脑和打印机;办公过程中使用网络最终目标:建成以“三网一库”为基本结构的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实现机关办公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共享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使政府行政管理,应紧指挥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国务院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宏观管理、科学决策服务。
与电子政务关系:电子政务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范围和功能上的对外延伸,是面对全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任何电子政务都需要从办公自动化这个基础开始。
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与安全性分析
![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与安全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d992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d.png)
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与安全性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的进程,电子政务系统在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电子政务系统作为现代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处理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和业务流程。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和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和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前端接入层、应用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
1. 前端接入层前端接入层是用户与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用户端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等)、浏览器和应用程序。
用户通过前端接入层与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交互,发送请求、填写表单、上传文件等。
2. 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是电子政务系统内部的核心部分,包含各种应用服务和业务逻辑。
它负责处理用户请求、调用数据库和其他服务,以及生成响应。
3. 数据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存储和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相关数据,包括用户信息、政府文件、公共数据等。
它提供数据访问和管理的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底层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等。
它提供系统运行和存储的物理支持,同时也承担着系统的安全保护责任。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是促使用户、政府和企业放心使用系统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1.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是电子政务系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系统。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用户名密码验证、双重因素认证、指纹识别等。
访问控制则是基于用户身份和权限的权限管理系统,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具有权限的资源。
2. 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系统涉及大量的个人和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证号码、财务信息等。
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和隐私至关重要。
加密技术、数据备份、访问日志和审计、访问控制等措施都可以用于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从而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电子政务的框架与实施
![电子政务的框架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cd3b03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1.png)
电子政务的框架与实施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为政府提供行政管理服务、信息公开和决策支持的新型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的框架与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框架和实施两个方面来探讨电子政务的相关问题。
一、电子政务的框架电子政务的框架是指设计和建立电子政务系统所需的结构、组成、功能和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要素。
其核心是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平台,包括硬件、软件设备和所涉及的信息资源、标准和制度。
电子政务的框架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1、业务层次业务层次是指与政府公务相关的各种管理业务,如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信息交换和决策支持等。
在业务层次中,需考虑业务流程、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和管理标准等方面。
2、应用层次应用层次是指为业务层次提供支持的各种应用软件、系统平台和服务设施,如电子政务门户、政府网站、信息提供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在应用层次中,需考虑应用功能、安全性、用户友好性和互操作性等方面。
3、基础层次基础层次是指支持应用层次的各种技术和设施,如物理网络、安全体系、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库等。
在基础层次中,需考虑技术规格、安全要求、数据共享和应急处置等方面。
二、电子政务的实施电子政务的实施涉及很多细节和技巧,需要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
电子政务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机构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如制定电子政务专门管理的机构或政策及法规等,这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资源,确保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2、人才培养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有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政府和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实施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3、数据安全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保证数据安全,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安全意识和措施,包括密钥管理、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数据备份等。
4、合作共赢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共同参与,尽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24af2a2d90c69ec3d5bb753e.png)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9cc3f32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f.png)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一、电子政务系统旳基本概念
电子政务系统是指建设在Internet和其他计算机网络旳基 础上,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实现政府电子 政务活动为目旳,满足政府工作、管理和服务旳需要,支持 政府旳对外业务协作,从运作、管理和决策等层次全方面提 升政府信息化水平,为政府提供辅助决策旳人机系统。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系统旳构成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二、电子政务系统旳设计目旳
1 加强政府与公众旳关系
2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3
增强政府决策能力
4 增进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
5 建立并完善电子政务安全及法律体系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系统旳设计原则
1 七分管理,三分技术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2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旳基本目旳,是经过网络等技术手段建 立一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高效有序、服务优质旳新型政府 机制。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复杂,彼此间缺乏沟通,为电子政 务旳建设带来了不少旳困难。各地在没有统一规划、统一原则 旳情况下一哄而上地建设电子政务,将造成前所未有旳巨大损 失,并将对将来全国电子政务网络旳建设构成极大障碍。我国 旳电子政务建设应以在整体规划基础上旳以“整合为主”战略, 实现健康发展。
❖ 政务内网(intranet)是党政机关涉密业 务办公网络,运营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信息,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主要满 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 监督和决策旳需要。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政府内网旳主要功能
政府内网办公侧重于政府日常协同办公运作,并利用先 进旳内部办公自动化、数据互换,共享、采集及公布手段, 使得各政府机构在同一平台上传递信息、开展纵向和横向协 作业务,增进原来分散旳业务系统旳整合,加速政府内部、 政府间旳信息交流。优化老式办公流程,提升办公效率,加 强工作监督。所以,其功能主要涉及文件流转、公文管理、 签批管理、会议会务管理、政务信息管理、档案管理、领导 日程安排、车辆管理及公共信息服务等系统。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f6a7349158fafab068dc02bd.png)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④ 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各类应用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是一 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部分。政府电子政务数 据库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以及 统一的应用系统,为政府电子政务提供后台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3) 要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基本单位信 息资源体系、重点业务系统信息资源体系等。要发挥信息资源 的效益,关键在于各信息资源的互联和交换。因此,必须对信 息资源进行整合,一般包括对上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全面信息 资源整合等。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5) 以标准化建设作保证
– 电子政务系统不仅需要内部互联,而且需要与其他网络相联。因此,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 的前提。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② 政府办公业务网 (外网) 。是本单位办公业务网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 上级部门和下级单位进行互联的广域网。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与各管理 部门已经建立的信息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互联,具有授权机制下的信 息共享,以保证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中从该网上获取业务信息。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③ 政府公众信息网 (因特网) 。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信息渠道,政府通 过它向社会发布信息,公众与政府网站进行双向沟通。这一网络与前 两种网络不进行任何物理联接,独立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 是实现政府信息浏览、电子邮件服务,同时,通过建设本单位主网站 或主页,在网络上开展面向公众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1) 政府信息网络平台亦称统一的网络中心。要设计合理的网络 平台,搞好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和适应管理需要设立各网络工作 站的建设,做好相应的系统软件配置和域名规划。
(电子政务)10
![(电子政务)10](https://img.taocdn.com/s3/m/04ec32b8f524ccbff0218417.png)
第十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24
10.3.2 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步骤及规则
• 第一步: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在公众信 息网上建立各级政府部门正式站点,提供政 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 • 第二步: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网联 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 • 第三步: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 程,如“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 等,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通 过网络既实现信息共享,又实现多种社会功 能,形成“网络社会”。
第十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11
10.1.9 金农工程
• 1. 2. 3. 4. 建设任务可以概括为: 开发四个系统、 整合三类资源、 建设两支队伍、 完善一个服务网络。
第十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12
13
金农工程的成效
• 组织体系逐步完善; • 网络平台初具规模; • 信息采集与资源开发渠道日趋完善; • 信息发布覆盖面逐步扩大; • 电子政务突显成效。
第十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25
1.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意义
• 1)便于树立中国各级政府的网上形象。
• 2)将各级政府站点建设成为便民服务的“窗口。 • 3)改变我国信息化建设领域长期以来的硬件、软件 和信息服务业投资上的严重比例失调状况,丰富网上 的中文信息资源。 • 4)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引导和形成新的 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 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第十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17
10.1.12 金质工程
• “一网一库三系统” • 一网即软硬件及网络平台; • 一库指质检业务数据库群; • 三系统则指质检业务监督管理系统、质检 业务申报审批系统、质检信息服务系统。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应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c37e8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e.png)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应用系统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指的是政府机构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改进组织管理方式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及其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是指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组织结构。
传统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主要由数据中心、网络和用户终端等组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不断深入,现代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往往包括多个层次和模块,如下所示:底层基础设施层底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的基础,包括网络设施、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等。
这些设施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基础支持,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包括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系统。
每个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
例如,财政部门会开发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部门会开发人事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底层基础设施层的支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横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各业务系统提供横向共享的支持和服务,包括公共数据库、身份认证、电子支付等。
公共数据库记录了政府各部门的基本信息,如人员信息、企业信息等,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共享的数据资源。
身份认证系统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确保系统安全性。
电子支付系统用于实现政府与居民之间的电子交易,方便居民缴纳各种政府费用。
上层服务层上层服务层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在线申请、在线咨询、在线支付等。
居民和企业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种行政手续,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了办事效率。
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基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可以存在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行政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用于管理政府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85e178483d049649b665854.png)
建设内容:
公安基础通讯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 公安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
公安工作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
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公安工作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全国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建设
5、金保工程
一个工程: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 二大系统:
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两大主要系统
1、“三网一库”架构
内网平台的主要应用 办公自动化和数字化办公 电子邮件 多媒体应用 决策支持系统 内部网站
9、金农工程
开发四个系统:
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 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 农村市场服务系统、 农业管理服务系统
整合三类资源:
建立涉农信息收集、沟通渠道; 建立涉农部门的信息支持协作机制;
开发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信息资源
建设两支队伍: 高素质农业信息管理服务队伍、农村信息员队伍
10、金水工程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 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全面 提升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 平台建设: 水利信息标准化建设 基础数据库建设 水利信息网络建设
渡是指河流隔离断开了传统的交通工具如 汽车的路线,人被迫从汽车上下来,改乘轮 船,渡过河流,到达对岸后,从轮船上下来, 再改乘汽车或其他的交通工具。轮船在河流 里开动时,是与两岸是完全断开的。两岸在 任何时候都是完全隔离断开的。轮船与一岸 连接,则与对岸是完全断开的,反之亦然。
附加
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把计算机、终 端、通信处理机等设备抽象成点,把连接这 些设备的通信线路抽象成线,并将由这些点 和线所构成的拓扑称为网络拓扑结构。分为: 其中最常用的网络拓扑是总线型拓扑(Bus Topology)、星状拓扑(Star-Topology)和 环状拓扑(Ring Topology)。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885564f8284ac850ad0242ee.png)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一,政务内网平台结构:省、市级区域性网络平台二,政务内网平台的主要应用一)办公自动化和数字化办公办公自动化:内部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文件、信息,会议,督察,档案,值班、领导批示等办公业务应用,同时实现内部电子邮件的畅通,并与其他单位,部门实现互连互通。
电子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f6cd8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f.png)
电子政务系统概述电子政务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政府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实现政府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一种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的出现,旨在提高政府效能、便民利民、提升政务透明度,并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架构电子政务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组成:1. 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
它由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和数据库等组成,为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2.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内容,包括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信息、公共服务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
系统通过对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和存储,为政府决策和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3. 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将各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它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以及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
4. 应用服务应用服务是电子政务系统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的各类在线服务。
包括政务办理、在线支付、信息查询、电子证照等。
这些服务的实现,可以方便了政府的管理工作,提升了服务效能,也增强了公众参与政务的便利性。
5. 安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用户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安全审计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电子政务系统的优势提高政府效能电子政务系统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手段,实现了政府的业务流程优化,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也消除了重复办事的繁琐和低效。
便民利民电子政务系统将政府服务延伸至互联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在线服务。
公众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在线办理各类证件、缴纳费用、咨询政策等,不再需要亲自到政府部门排队办理。
政务透明度电子政务系统使政府的决策和行为更加透明。
公众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政府的各类信息,监督政府的工作和决策过程。
政府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也得以提升。
服务可扩展性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根据政府的需求进行灵活扩展和升级。
第2章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第2章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6155bea4afe04a1b071de65.png)
技术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
信息和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知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为组 织实现知识的共享并给其提供新途径,以实现不断创新和创造 有用 的知识,激活知识的价值,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出现了新 型职业——知识主管(CKO与CIO的区别).
电子政务
2.2.3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政府信息政策
要考虑诸如信息保密、信息公开、决策、计划等一系列问题 信息政策的研究、制定与实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政府信息政策的核心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电子政务
2.2.3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5.政府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1)政府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
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用于采集、存储、使用和管理政
电子政务
2.2.2 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2.政务专网
在政府内部提供完全协同的应用环境和信息交 换功能。使政府机关变成一个电子化的内部协 同工作的组织,建立无纸化办公平台,以及实 现地区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 流程处理高效化和规范化,制造一个完全相互 匹配的、统一管理的、协作的政务网络环境, 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智能和政务效率的功能.
第2章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北 京物
资
学 院
本章内容
电子政务的基本结构 2.2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2.3 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2.4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2.5 新一代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2.6 电子政务整体架构
2.1
电子政务
2.1 电子政务的基本结构
传统政府的金字塔组织结构 2.1.2 电子政务的扁平化辐射结构 2.1.3 电子政务垂直化层次结构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96bd3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9.png)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的“三网一库”结构
“三网一库”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三网一库”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为各级政府形成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格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内外网体系
产生
专网与外网之间实行 物理隔离,影响数据 的实时交换,限制了 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 的服务发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政 府 门 户 网 站 与 社 会 服 务
网上信息发布
网上信息交换
网上办公服务
“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是政府门户网站对公众的最佳服务模式。
4 政府内网、外网与互联网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称为政府数据中心(Government Data Center, GDC),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有信息资源 元数据库,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各部门访问。这些资源 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 数据。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1)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各级政府间的公文信息审核、传递系统;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2)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支持系统。
GDC存储的信息分为基础型、公益型和综合型信息。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99b75bd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7.png)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体框架的构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
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服务与应用系统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服务体系电子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
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满足政府服务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在人口登记和管理、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
为满足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提供市场与经济运行、农业与农村、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监测与分析服务。
为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提供信息汇总、信息分析等服务。
为满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事务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服务。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讲解学习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bf5878aaaea998fcc220ed4.png)
系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电
电子政务安全支持体系,由从网络系统层到应用层的
子
多项安全模块组成,较为重要的是:
政
① 网络信道的加密和网络的隔离。
务
② 网络防火墙、访问代理、入侵检测等。
安
③ 数字认证应用管理系统。
全
④ 访问控制应用支撑平台。
支
⑤ 系统监控、日志分析、系统管理模块。
撑
⑥ Web监控和在线保护模块。
体
系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电 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 子 政务互联、互通和互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政 (1)总体标准;
务 (2)应用标准;
标 (3)应用支撑标准;
“一站式”服务 是政府门户网
社
网上信息交换
站对公众的最
会
佳服务模式。
服
务
网上信息发布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 5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称为政府数据中心(Government Data Center, GDC),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有信息资源 元数据库,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各部门访问。这些资源 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 数据。
数据库软件用于存储数据及对数据进行管理。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1)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电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政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务
业 务 (2)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fd822bd4195f312b3169a5a4.png)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
三网:
政务网平台:政府部门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
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
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
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
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部办公自动化
3,网上交互式办公
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
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容:
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第二、电子公文系统
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第五、电子办公系统
第六、电子培训系统
第七、业绩评价系统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
第二,电子税务
第三,电子证照办理
第四,信息咨询服务
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容:
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
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
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第五,公民信息服务
第六,交通管理服务
第七,公民电子税务
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
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
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纵向电子政务系统: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按业务层次序列构成,测重同一种业务中的各级政府部门和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处理。
电子政务系统中要建立以政府办公厅为中心节点的电子政务网平台,其主要功能:实现办公厅部,各部门,各下级地方政府的联系,并与党委、人大、政协等系统建立联接。
办公厅配套5个服务中心:
第一,政务信息交换中心,
第二,政务数据中心
第三,政府认证授权中心
第四,政务网络信息中心
第五,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三、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的特点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高:总体结构由“三网一库”向政务外网结构转变
二)安全支撑体系具有通透性: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
三)标准化是必由之路
第二节我国电子政务网平台
政府网:省级以上政府业务网络、主要为领导决策和指挥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并承担公文,应急、值班、、会议等办公业务。
以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和政务部门为服务对象,具有办公事务处理、信息管理和资源共享等功能,是政务部门获得信息资源,实现网上办公的基础平台。
一,政务网平台结构:省、市级区域性网络平台
二,政务网平台的主要应用
一)办公自动化和数字化办公
办公自动化:部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文件、信息,会议,督察,档案,值班、领导批示等办公业务应用,同时实现部电子的畅通,并与其他单位,部门实现互连互通。
网络性质:部网
办公的性质:数字化办公
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数字化办公:授权与开放,基于WEB的工作流
办公自动化建设:
1,在组织实施上,要从传统的工业项目管理体制转向专业化和产品化实施休制,确保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系统的持续升级,走合作和分工并举的道路
2,在技术方面选型方面,选择与世界发展潮流相吻合的技术
3,系统设计方法: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
4,在设计思想方面:从面向业务的设计转向面向用户的设计
5,在实现方面,从传统的结构化设计转向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二)电子
1,电子政务对电子的系统的需求
一,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三,具有高度的可管理性
四,具有实用易用的扩展功能
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2,我国主要电子:电信运营商,商业化电子,群件,免费电子系统。
三)多媒体应用:视频点播、数据广播、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视频会议四)决策支持应用
好的决策应具备以下特点:
1,辅助决策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
2,允许用户试探几种不同的决策方案
3,必须具备决策支持模型的管理功能
4,把数学模型或分析技术与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结合起来
5,系统必须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6,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满足不同环境和用户的需求
具体步骤:
一,智囊系统利用信息,制定决策方案
二,智囊系统将决策方案上报给决策系统
三,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生成必要决策指令
四,决策系统将决策指令下发给决策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
五,决策执行系统负责执行决策指令
六,决策指令的执行情况和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反馈给智囊系统
七,智囊系统将具体情况向决策系统提供反馈信息和决策修正方案八,决策系统针对反馈信息或修正方案,确定新的方案,并下发执行主要技术:
数据仓库技术: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
部:政府部门、部门介绍,大事记,公用通讯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各种文件等基本资料信息
第三节我国电子政务专用网平台
政务专网平台:办公业务资源网络,根据机构职能,其在业务围与网有条件互联,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无纸化平台,以及实现各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另外通过各级政府的专网互联,实现政府部门部网之间的互联和资源共享。
政务专网平台的体系结构:
一)电子政府认证中心
二)中间件应用系统
三)政府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框架
第四节我国政务外网平台
一)服务
二)定期/报表服务
三)咨询服务
四)公共查询触摸屏
五)大屏幕
二、体系结构:
服务模型:政务办公信息流,公共事务信息流,政务查询信息流
体系结构:政府信息门户解决方案,信息安全交换解决方案,基础网络平台(安全性,整合性)
第五节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
组成部分:数据中心,交换中心和服务平台
重要的9个战略数据库:
1,宏观经济管理:金融管理,税收管理,海关管理,财政管理
2,保障社会安定:社会保障管理,公检法司
3,基础性:电子和居民注册信息资源库,企业注册信息资源库,国家地理信息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