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4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货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具有流动性,它是财富的一种类型,但并不是指所有财富。
(1)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储藏手段:是指货币暂时离开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储存起来的职能。它是一种把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购买力的方法。
②计价单位:是指货币提供了可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单位的职能。
③交换媒介:是指用货币可以购买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职能。
(2)货币的类型
①法定货币:是指没有内在价值的,国家在法律上赋予强制流通能力的货币。当用它来偿还公、私债务时,债权人不得拒绝。
②商品货币:是指把有某种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货币。最普遍的商品货币的例子是黄金。
(3)货币量的控制
在一个经济体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称为货币供给。在一个使用商品货币的经济中,货币供给是该种商品货币的数量。对货币量的供给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现的。常用的货币政策有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有价证券,实际等于向社会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引起信用的扩张;相反,当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和票据时,就会减少市场上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引起信用的收缩。
(4)货币量的衡量
货币衡量指标有多种,一般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由高到低,对货币进行层次的划分。在美国,美联储对货币量的衡量指标有:
C=通货
M1=C+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可支取存款;
M2=M1+散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
M3=M2+大额定期存款+回购协定+欧洲美元+只为机构服务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我国具体分为: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其中,M 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 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 3为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货币供应量。
2.货币数量论
(1)数量方程式的形式
①交易方程式:货币×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交易量
用公式表示为:MV PT =,其中,P 是一般价格水平,T 是在一年中用货币交易的产品或服务的次数,PT 等于一年中用于交换的货币量,M 是货币量,V 为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
②收入方程式: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
用公式表示为:MV PY =,其中Y 是实际GDP ,P 是GDP 平减指数,而PY 是名义GDP 。
③货币需求函数和数量方程式:一个简单的货币需求函数为d
M kY P ⎛⎫= ⎪⎝⎭,式中M P 表示实际货币余额,k 为常数,Y 代表总收入。假定d
M M P P ⎛⎫= ⎪⎝⎭,则货币需求函数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数量方程式。由M kY P
=得()1/M k PY =,令1/V k =,则改写为MV PY =。 (2)货币数量论的假设
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则货币数量(M )的变动必定引起名义GDP (PY )的同比例变动。这就是说,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的,货币量决定了经济的产出的货币价值。
(3)货币、物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M 变动的百分比+V 变动的百分比=P 变动的百分比+Y 变动的百分比 式中,M 变动的百分比由中央银行控制,V 变动的百分比反映货币需求的变动(这里假设V 不变),P 变动的百分比反映通货膨胀率,Y 变动的百分比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变动和技术进步。
结论:货币数量论说明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所以名义GDP 与货币量是成比例的。进一步,由于实际GDP 不变,所以货币数量论意味着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动。因此,货币数量论说明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稳定。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也将迅速上升。
3.货币铸造税
货币铸造税是政府发行货币得到的收入,它实际上是对货币持有者征收的税。
它的计算公式为:()1
/t t t S M M P =-+。 其中,S 为铸币税,t M 是t 期的货币发行量,1t M +是1t +期的货币发行量,t P 为t 期的价格水平。从上述公式可得出:货币发行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比,物价水平越低,中央银行同等数额货币发行的铸币税就越高;货币发行收入与新增货币发行量成正比,新增货币发行量越大,铸币税就越高。
政府筹资的三种途径:税收、发行债券、发行货币。
4.通货膨胀与利率
(1)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是未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平时观察到的都是名义利率,但对购买力产生实质影响的却是实际利率。
(2)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是反映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关系的方程。如果i 表示名义利率,r 表示实际利率,而π表示通货膨胀率,那么,费雪方程式可以写为:r i π=-。费雪方程式说明名义利率可以由于两个原因而变动:由于实际利率变动或由于通货膨胀率变动。
(3)费雪效应
由货币数量论和费雪方程式可知货币增长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率。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增长率的变动引起通货膨胀率同比例的变动,又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率引起名义利率同比例的变动,因此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称为费雪效应。在现实中,由于一般只能观察到预期通货膨胀率,因此费雪效应一般指名义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一对一的变动。
(4)事前实际利率与事后实际利率
事前实际利率是进行贷款时债务人和债权人预期的实际利率,而事后实际利率是实际上实现的实际利率。虽然债务人和债权人不能确切地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但他们对通货膨胀率有某种预期。假设π表示实际的未来通货膨胀率,e π表示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事前的实际利率是e i π-,而事后的实际利率是i π-。当实际通货膨胀π不同于预期的通货膨胀e π时,这两个实际利率不同。
5.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函数是为了分析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而建立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1)简单的货币需求函数
M kY P
= 式中,k 为常数,表示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的一单位收入中的数量。这个方程式说明,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量与实际收入成比例。
(2)一般的货币需求函数
名义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此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既取决于收入水平又取决于
名义利率。一般的货币需求函数写为:(),d
M L i Y P ⎛⎫= ⎪⎝⎭。式中,L 表示货币需求,i 表示名义利率。
(3)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M /P 与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L i Y 相等,即有:
(),d
M L i Y P ⎛⎫= ⎪⎝⎭ 再根据费雪方程式把名义利率写为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之和:
(),e M L r Y P
π=+ 则可知,实际货币余额的水平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4)货币、物价与利率的关系
货币数量论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共同决定均衡的物价水平。根据定义,物价水平的变动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又通过费雪效应影响名义利率。由于名义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成本,所以名义利率又反过来影响货币需求,如图4-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