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论文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摘要:本文从内控五要素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理解,发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降低风险、实现既定目标。

关键词:内控五要素、内部审计、既定目标一、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一)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审计当企业控制环境有效时,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被员工所认同,员工就会对工作充满激情,就会竭尽全力为企业服务,把企业发展真正当作自身价值实现的体现,会努力保护和节约企业的资源,同时可减少审计成本的投入,提高审计效率;另外,完整的工作记录以及各部门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的情况下,可以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也就可以产生良好的审计效果。

积极的审计结果又会激励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新,激励员工努力,使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得到体现,如此往复,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对企业和员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若控制环境无效,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态度和方式等可能不被员工所认可,可能会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会产生很大阻碍。

为了彻底查出部门业务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审计人员、制定一个较长的工作时间表,因而会耗费较多的人、物、财。

但是,最后也未必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以及预期的审计结果。

内部审计结果的公布,又会影响企业对各个部门的看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内部环境的有效与否对内部审计的实施有着全面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结果好坏又会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起到重大影响。

(二)企业风险评估与内部审计企业的风险评估活动开展的好,企业整体的风险意识高、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风险评估制度进行风险的评估、业务执行到位、风险评估过程以及相应的.风险分析记录比较清晰和细致,便于内部审计工作审计资料的搜集,有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良好的审计结果同时也有利于部门增强忧患意识,弥补部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活动的不足,提高企业的抵抗能力。

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开展风险评估活动或者开展的不够深入,就可能使企业经营业务陷入危机中。

内部审计论文(精选10篇)

内部审计论文(精选10篇)

内部审计论文(精选10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山草香分享了10篇内部审计论文,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内部审计论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摘要:电力企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垄断企业有着与普通企业不同的特点,电力企业在我国经营规模大,企业实力雄厚,并且其运营总体庞大,如今相对落后的内部审计已经不适应如此庞大的企业,审计工作在独立性、内部制度、人员的配备上都有种种不足之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转型之后自负盈亏,市场风险难料,经营环境也时刻发生着变化,这就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此,本文针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业务能力电力企业是国有企业的一面旗帜,内部的审计工作是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一项制衡机制。

首先,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

其次,审计部门在经济活动方面的全面及时的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逐渐完善。

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我们的审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从审计人员业务提高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们电力企业的审计业务。

1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才能带来高质量的审计结果[1]。

众多的审计资源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是一个根本性的要素。

现在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智能化,我们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适应经济发展的应有素质。

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随之带来了日益复杂的产权关系,在经济方面用来作弊的方法越来越隐蔽,外加一些内部审计信息不透明和种种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大的风险将落在审计人员的身上。

在这种新形势下给我们的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具备职业道德修养,在防止出现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价值观的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对于自己的工作要有基本的责任感[2]。

从我国的内部审计规则来看,我们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客观性,必须如实的报告相应的审计结果。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3篇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3篇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范⽂3篇内部审计项⽬质量控制论⽂摘要:商业银⾏内部审计的项⽬质量控制是⼀个过程,包括⽴项、准备、实施、报告、后续等各环节。

其控制的关键是在正确认识加强项⽬质量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审计项⽬各个环节的质量进⾏全⽅位控制。

本⽂试从商业银⾏内部审计项⽬质量控制的涵义和重要性⼊⼿,就如何加强内审项⽬各环节质量控制提出⼏点措施,以供相互探讨和学习。

关键词:商业银⾏;内部审计项⽬;质量控制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商业银⾏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其⽬的是为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

为使内部审计能充分发挥作⽤,必须对内部审计项⽬进⾏有效的质量控制。

⼀、我国商业银⾏内部审计项⽬质量控制的涵义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定:内部审计项⽬的质量控制是指为合理保证审计项⽬的实施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制定的控制程序与⽅法。

⽬前,我国商业银⾏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项⽬质量控制具体包括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项⽬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项⽬时,对审计⽴项、审计准备、审计测试、审计报告、审计追踪、项⽬评价等完整审计程序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它是我国商业银⾏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员对⾃⾝活动进⾏控制的⾃律⾏为,它贯穿于审计项⽬的各个环节。

⼆、加强商业银⾏内部审计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加强项⽬质量控制是推动商业银⾏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作的⽣命,⽽审计项⽬质量则是内部审计质量的灵魂。

加强审计项⽬质量控制,提⾼审计质量,必然给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先是有利于提⾼审计部门的地位,“有为才能有位”,⾼质量的审计项⽬容易得到领导的重视,被审计单位的尊重,树⽴内审的良好形象,为以后更好地开展⼯作、履⾏职责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其次是有利于审计队伍素质的提⾼,通过对审计项⽬的质量控制,使审计⼈员对素质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和认识,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将会在外界压⼒、⾃⾝动⼒的双重作⽤下得到提⾼,以更好的适应业务发展对内部审计的需要。

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3000字

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3000字

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3000字推荐文章秒速五厘米真人版鹿晗电影里面的歌热度:毛概思想概论论文范文3000字热度: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试题及答案热度:入党思想汇报3000字范文热度:秘书实习报告内容范文3000字热度: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职能,内部审计是对各种控制的“再控制”,其根本目标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3000字篇1浅谈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部审计的发展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的责任下成长起来的,并且是基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目前,内部审计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与世界对其的重视,原因是内部审计是内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到了世界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在国内与国外的内部实际中内部审计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1 内部审计的发展近况1.1 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的发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国家在经历经济危机之后,才逐渐对内部审计重视起来,相对于内部审计的目标,也是十分明确的。

其目标有一定的范围,在国外的内部审计是严重就是将组织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的提高。

在现实中,内部审计的地位不断的得到提高,并成为组织控制系统的绝对核心。

在企业当中,内部审计部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是董事会下设的审计部门。

这能充分体现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得到加强,领域也随着实力的加强变得越来越大,内容的丰富性也在不断地加强,向综合性的内容发展下去。

担待的西方内部审计已经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具有加强内部管理与审计的作用,并且能在改善经营管理和实现企业不表上,起到良好的作用。

1.2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尽管我国内部审计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觑。

在短短的二十年内,我国内部审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一九八五年八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了各地方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此做法大大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发展速度。

【财务会计论文】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论文(共2851字)

【财务会计论文】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论文(共2851字)

【财务会计论文】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论文(共2851字)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实践经验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高效化和集中化趋势(1)内部审计工作地位和独立性的提升针对资料分析发现,新时期的国有企业中大多数都进行了独立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

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多数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总经理、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负责,所受到的制约和干扰较小,权利相对较大。

随着审计工作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地位日益加强,相应的领导层次也有所提升。

而有的企业对内部审计部门实行了双向领导体制或双向报告制度。

这种做法,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操作,也更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有效,高效开展。

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该公司采用公司董事会委员会与集团公司管理层的双向领导体制。

在审计行为上,该公司的审计制度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进行制定,由此来对其财政预算、编制构成进行指导,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审计目标。

而集团具体审计工作的详细部署和实施,由公司管理层进行具体执行,并同时负责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总结和整改。

另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该有限公司属国营老厂,在改革开放后,对于审计体系进行了积极改革,提高了审计部门在单位中的地位。

对审计领导体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该公司审计部划归北汽集团董事会审计会直接领导,审计过程中遇重大事项须直接上报集团董事长核准审批。

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采用总经理直接负责制,总经理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向集团领导班子负责,审计工作效率较高。

(2)集中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政出一门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较多的国有企业采取的依然是以预算三级管理为基本模式的管理方法。

按照法人单位的行政分级进行管理。

这样,每个级别都有自己的审计人员。

看似分配完善,但是在企业活动逐渐增多的今天逐渐显示出了它的弊端。

其弊病主要有三:首先,这种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使得审计人员不能够从全局出发,只是从自己独立的视角看待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受到上级领导和机构辖制较多,不能独立有效地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其次,人员分散,无法应对在市场经济中对日益增多的经济活动的大量繁复的审计工作,甚至很难完成审计三级复核这样对内部审计质量的要求,容易增加内部审计的风险;第三,审计人员数量不足。

内部审计论文-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论文-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论文-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作用和目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深入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内部审计在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加强内部控制、减少风险以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引言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对其经营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审核和评估,以发现问题、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种专业活动。

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2.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2.1 提高企业管理效能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全面检查,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提供重要的内部控制建议,内部审计帮助企业管理层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决策依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管理的效能。

2.2 加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通过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帮助企业识别内部控制的弱点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2.3 减少风险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

通过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

2.4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内部审计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和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通过提供及时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内部审计有助于管理层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战略和措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3.1 组织结构问题在一些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的权限和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核结果不准确。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确保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开展。

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论文

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论文

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论文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如今经济环境日渐复杂和变化不断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内部审计也成为了企业管理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观念和方法,在内部审计领域中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该主题,旨在对增值型内部审计进行深入解读和探索。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义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关注企业核心价值的审计方法。

它主要通过评估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来确保企业经营稳健。

同时,增值型内部审计也强调将内部审计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的发展。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点1、强调价值和效益。

增值型内部审计要求审计师不仅要具备传统审计的技能和知识,还需具备市场和商业的敏锐性。

审计师需充分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战略、业务进程和绩效考核信息等,以便在审计过程中关注那些最重要、最有价值、最需要改进的方面,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2、强调风险管理和控制。

增值型内部审计要求审计师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

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和监控,提高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3、强调共赢关系。

增值型内部审计要求审计师与企业的管理层、业务部门等进行密切合作。

审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信息需求和客户期望,以便在审计过程中关注最重要的问题。

此外,审计师还可以通过培训和知识分享等方式,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的发展。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践应用1、评估企业绩效审计师可以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和现有的控制体系,对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流程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2、优化企业流程审计师可以借助其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审计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层重构和优化企业流程。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024年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试析论文

2024年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试析论文

2024年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试析论文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够规范。

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往往将其作为财务部门的附属机构,导致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其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审计任务。

此外,内部审计范围有限,往往局限于财务审计,而忽视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非财务领域的审计。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企业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得到保障,导致其职能发挥受限。

其次,市场竞争加剧和经营风险的增加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民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挑战。

最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也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加强合规管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合法性。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改进策略针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挑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策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提升独立性民营企业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明确其职责和权限,确保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企业应完善内部审计的工作机制和程序,确保其独立、客观地开展审计工作,防止审计结果受到干扰和影响。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培训民营企业应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引入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外部审计机构或专家,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拓展内部审计范围,实现全面风险管理除了财务审计外,民营企业还应关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非财务领域的审计。

通过拓展审计范围,企业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的风险状况和管理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内部审计论文优秀范文

内部审计论文优秀范文

内部审计论文优秀范文以下是一篇关于内部审计的优秀范文,共1500字。

标题: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摘要: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运作和风险控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本文将从内部审计的定义、目标和作用入手,探讨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议。

1、引言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部门对其各项活动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和监督,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并提供改进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建议。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起到督促和帮助企业全面实施风险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内部控制等作用。

2、内部审计的目标和作用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运作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控制措施,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和提升绩效。

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评估风险和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评估,揭示存在的风险和系统性问题,帮助企业改进内部控制,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和财务健康。

2.2、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审查和评估,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并改进业务流程中的瑕疵和低效环节,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2.3、促进合规管理: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遵守相关法规和内部规定,保持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减少法律和道德风险。

2.4、提供决策支持: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评估和监督,可以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风险。

3、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管理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保护企业利益和资产安全的关键,而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估和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和控制措施,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流程。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论文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论文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论文1内部审计的地位公司治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一整套关系体系,这套体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导致的受托责任关系”,这套体系最基础的控制系统就是“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这两个控制系统,目的是有效监管治理参与者对股东承担的受托责任。

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在现代公司治理的原则中,论述了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但只是较传统观点引入了利益相关者,并没有改变这一基本的受托责任关系。

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会计中需要审核稽查的因素,而是前述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导致的受托责任关系”。

这从源头上揭示了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也说明了审计应扮演的角色。

可以说内部审计要想在公司治理层面发挥作用,就需要介入这一受托责任关系。

介入的方式要由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就“内部审计的地位和报告关系”达成一致,一致的表达形式可能是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章程、会议纪要或其他任何形式,但其实质就是一份协议、一份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达成的、关于内部审计部门在权力、宗旨和职责范围等方面的协议。

这份协议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相应的报告关系。

模糊的关系会给内审工作带来很多障碍和不必要的摩擦,甚至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从国际范围内的最佳实务来看,内部审计部门都是隶属于董事会的,这样内审部门就顺利地介入了治理层面的受托责任关系之中;但是目前也有很多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实质上还是隶属于经理层甚至财务部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就无法在公司治理层面发挥作用(以下将述及的内部审计是指在实质上隶属于董事会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架构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可能发挥的作用。

实际工作中,要想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层面作出贡献,必须在地位和报告关系上给出一个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都接受的、明确的定义,这会给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理由,创造便利的条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的论文(11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的论文(11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的论文(11篇)篇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的论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的论文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和管理的关键环节,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管理的核心,内部审计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可持续发展。

但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来看,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单位设置不合理等。

只有完善和解决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高效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难。

这样一来,公司只能用财务管理系统来代替内部控制,这就限制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财务管理制度只能按照规定的资金使用方向对公司实施内部控制,难以保证资金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仅仅依靠财务人员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实施控制,对单位的内控监督会大打折扣。

(二)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就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近年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认为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与自身利益有很大的冲突,对内部审计工作有一定的排斥。

也有一些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有这种认识,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计,有相应的审计部门进行定期审计。

因此,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似乎对审计工作帮助不大。

内部审计必要性和权威性难以保证。

(三)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现阶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控制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以及报账,并不会关注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经费投入等工作。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较少,造成很多部门出现不合法的兼岗现象,很难实现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管理人员与保管人员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职权,单位的领导没有对相关负责人的职权进行审批,导致工作难以开展,这样的管理方式受到管理层的控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及经济业务的复杂化程度的提高,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内控机制的建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幻使得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降低审计风险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对策一、引言在我国的社会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成立目的除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之外,还担负着控制国民生产命脉、确保民生稳定的重要作用。

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是一项客观、独立的专业性活动,主要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发挥控制和治理的作用,保证企业流程架构的合理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等,使企业增值。

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国企内审制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现状研究(一) 内审体系表面健全,内审职能目标不清。

纵观目前我国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内审体系建设表面上都比较全面,各种监督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等一应俱全,会计流程、审计流程、审批制度、管理制度也很规范,但企业领导一般只在国家或上级部门检查时,才会重视内部审计,其他时候便极少过问审计工作。

企业通常只关注经营效益,忽视了对内审部门的建设,这就导致内审部门在企业内部地位低下,起不到实际的管控作用,在现行的国企的内审制度中,内审的目标仍以财务差错纠弊为主,内审局限在财务审计层面上。

(二) 内审部门地位低下,独立性较差。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独立性,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较低,甚至将内审部门归总会计师领导,或与其他部门合并现象,企业内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不利的牵制和干预,不能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难以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很难反映真实情况,做出有效的监管。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论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论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论文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和金融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内部审计不仅有助于银行识别和控制风险,还能提升银行治理水平,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因此,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概念及作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银行内部设立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银行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审查和评估,帮助银行识别潜在风险,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增强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风险识别和评估:内部审计通过对银行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深入审查,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风险点,为银行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审计对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和监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防止舞弊和错误的发生。

合规性检查:内部审计还负责对银行遵守法律法规和内部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银行依法合规经营。

咨询服务:内部审计通过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帮助银行改进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挑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部分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运作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质疑,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计资源和技术手段有限:随着银行业务的复杂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审计的需求,审计资源的不足和技术手段的落后成为了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审计队伍。

内部审计论文(优秀8篇)

内部审计论文(优秀8篇)

内部审计论文(优秀8篇)总结篇一根据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意义重大。

为了满足它的需要必须作出一定的调整。

而鉴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多元复合型管理、法国的公私合作式管理、德国的内部审计外包等等这些有效的实践经验,我们国家都可以拿来实践,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所以在以后的农村合作金融内部审计工作中需要不断推行风险识别、建立一套完整、客观的评价体系,并且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战略功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有序的进行,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高效运营及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直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形势,要实现私营企业经济的新的突破,除了要发挥私营企业机制活、反应快的特点外,放大重点私营企业的作用,还必须在帮助私营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建立更加合理的内控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使私营企业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已有一种好势头,为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已不是国有企业的专利,受私营企业老板的青睐和重视,内部审计在私营企业中呼之欲出,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明显。

本文试就私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谈一些看法:一、关于私营企业设立内审机构、开展内审工作的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私营企业的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都在逐步扩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私营企业的发展趋势说明私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其组织结构的设置和管理模式也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从调查的常州市区私营企业的情况看,设立内审机构、开展内审工作已成为一种好的态势,令人欣喜。

现有的私营企业大体有两大类:一是从成立企业起即新注册登记时为私营企业的,第二类是从原来的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成重新变更登记为私营企业的。

相应地,内审机构也有成立企业时设立的内审机构,还有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保留原有的审计机构;也有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后增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审计费用作为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审计研究的重要对象。

2001年证券监管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披露审计费用的相关规定,由此开启了学者们对审计费用的研究之路。

本文以内部控制审计模式为切入点,对内部控制审计模式和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理论上认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存在可以减少审计师的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收费,且董事会型内部审计模式是所有模式中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审计收费,提高审计质量的模式。

这说明董事会型内部审计模式是未来我国内部审计模式的一种趋势。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和审计收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但从实证的检验结果来看,我们并未发现董事会型内部审计模式可以减少审计收费。

最后,本文对实证检验中两者不甚相关做了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模式;董事会型;审计收费;审计成本AbstractAudit fee, the important economic connection between customer and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s an important object in auditing research field.In 2001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promulgated disclosure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bout the audit fee, so it opens the road to the scholars for studying the audit fee. In this paper, we choose the internal control audi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study its influence on audit fee in internal control audit period of voluntary. It is theoretically believed that, the existing of interior auditing department may reduce the audit charge,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nterior audit model can reduce the audit fee and improve the audit quality in the maximum in all. This indicate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nterior audit model may be the future interior audit model in our country. In the empirical examination, we had not discovere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nterior audit pattern may reduce the audit fee. At last,we make the further reason analysis on the reason why they were not connected .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 model; board of director; audit fee; audit cost第I页共I页目录1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研究思路 (2)1.4主要内容 (2)2 相关文献综述 (3)2.1内部审计模式相关研究 (3)2.2审计收费相关研究 (4)2.3文献简评 (4)3 相关理论基础 (5)3.1委托代理理论 (5)3.2交易费用理论 (5)3.3利益相关者理论 (6)4 内部审计模式与审计收费关系实证研究 (6)4.1内部审计的定义与职能 (6)4.2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 (7)4.3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8)4.4假设的提出 (10)5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16)5.1对我国审计收费与内部审计模式不相关作进一步分析 (16)5.2相关对策与建议 (17)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2)1 绪论1.1研究背景在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服务,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这种买卖审计服务的行为是通过市场机制由双方经过充分的双向选择完成的。

审计费用作为二者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审计研究的重要对象。

审计费用的水平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从而也就影响了审计的质量。

2001年12月24日我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以后,使得审计数据的公开取得成为可能。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谢晓燕,2009[1]);反之,则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SOX法案,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开始纳入强制性信息披露范围。

同时,也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提出对“财务呈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1.2研究意义内部审计模式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而内部审计质量是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之一,我们有必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对审计收费的不同影响,选择最优的内部审计模式,以促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和外部审计服务。

因此,研究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1.2.1使决策者认识到最优内部审计模式的重要性通过比较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确立最优的内部审计模式,有助于健全公司治理系统的微观基础,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减少企业成本,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合理和有效。

1.2.2推进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最优内部审计模式的确立能够为内部审计开拓新的局面,有助于推动企业成立独立于各管理层级的审计部,将其置于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对董事会负责。

同时,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对所有职能部门和个人进行审计的权限,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结论和建议能得以有效执行。

1.2.3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高通过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费用的比较,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将激励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转变目标定位、树立管理服务理念的同时,重视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审计建议得以落实,也第有助于企业领导应对内部审计予以足够重视。

1.2.4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提供理论证据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均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且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究竟这个政策的出台是否合理,通过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费用的比较,可以从一方面验证其合理性。

1.3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探讨上市公司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审计阶段,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此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以及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披露机制。

为此,本文首先叙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对与审计费用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与评价,之后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其次,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实证回归分析分两步:第一步,选择全样本分析法。

将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与未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证检验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如理论分析一样,会导致审计费用有所增加;第二步,选取单样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研究分析选取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是否有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1.4主要内容研究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对提高决策层、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以及对审计收费市场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收费影响展开研究,共分为五大板块来阐述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相关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大板块:绪论。

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及主要的内容。

第二大板块:相关文献综述,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内部审计模式研究、审计费用相关研究以及文献评述。

其中内部审计模式研究又从内部审计基本模式研究和内部审计模式影响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审计费用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审计费用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三大板块: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四大板块: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费用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假设,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上市公司,采用隶属于董事会型的内部审计模式的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低于其他类型的内部审计模式的上市公司。

然后,构造审计收费模型,采用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作为因变量,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五大板块:针对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对审计收费不甚相关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结论部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 相关文献综述2.1内部审计模式相关研究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部审计的基本模式的探讨;二是内部审计模式的影响研究。

2.1.1内部审计的基本模式研究内部审计的模式是一系列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审计过程总览、审计计划、外勤取证、交流审计结果、后续程序、时间预算等。

Paule E. Lindow 等(2002)认为审计模式是一种审计技术或方法,包括账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2]等。

内部审计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组织治理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探讨内部审计在组织结构中的隶属问题,偏重独立性方面的研究;二是从审计方法的角度出发,研究审计工作的切入点,我们主要研究从公司组织治理角度出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类型。

从组织治理的角度,我国学者徐淑华(2000)[3]。

将内部审计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董事会领导模式。

(2)总经理领导模式。

(3)监事会领导模式。

李维安(2002)将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区分为外部控制主导型(英美为主)和内部控制主导型(德日为主)两种,前者主要是指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由外部独立董事构成的审计委员会领导,后者主要是内部审计由兼任董事长的公司行政首领领导,很难与管理当局保持独立,基本很少涉及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门[4]。

蔡春等(2006)对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总经理模式和财务总监(财会部门)领导模式[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