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题型梳理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
题型梳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考现代文阅读整理——文体知识梳理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一、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1.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描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具体形式有小说、散文、寓言童话、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蕴含在材料之中,通过人、事、景、物表现出来。(*所以阅读理解就是在对各文体知识充分掌握的条件下,阅读文本并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对应的作者感情和中心思想;切忌主观臆想,胡乱猜答。)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题型链接:主要作用是概括故事情节和文章主要内容。
3.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顺叙、插叙、倒叙。
顺叙(时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使文章层次清楚、
脉络分明。例《紫藤萝瀑布》《藤野先生》
插叙(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另一件事情)作用:交代了......的内容(解
释了......的原因)对主要人物和情节起衬托、补充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
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紧凑且富于
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例《背影》中插入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
倒叙(开头部分将故事的结局或高潮交代)作用: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制造悬念激发
读者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文章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增强可读性。
4.记叙文常见线索(贯穿全文,串起文章内容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物品、事件、人物或情感;其作用是为了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文章大意并把握文章主旨)
题型链接:题目的作用(标题作为文章线索);填空链接和填写表格题。
①时间推移线,如《最后一课》②地点转换线,如《藤野先生》“我”的活动地点③人物线《我的叔叔于勒》④事件发展变化(明线)⑤情感发展变化(暗线)如《雪一化就有了路》⑥实物线索《羚羊木雕》
5.记叙文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建议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受不同人称的作用)
①第一人称作用: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叙述情切自然;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孔乙己》中以“我”的口吻叙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客观叙述了孔乙己的性格和不幸遭遇,使故事情节显得真实自然。
②第二人称作用: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交流思想感情,利于抒情。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多次强烈抒情时用到“你”“我的朋友”等第二人称。
③第三人称作用(上帝视角):直接客观地展现故事情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自由。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讲述三个志愿军的英勇事例时用的都是第三人称,自由灵活且客观真实。
*6.记叙文常见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方法。
针对题型:赏析文章语言(文章内容或文章句子)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记叙:概括人物和事件,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抒情:表达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绪,引发读者共鸣,增强文章感染(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议论:作用是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说明:解释或表述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对记叙的内容进行
补充交代,丰富文章内容,更好地凸显文章主旨。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偶(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①比喻作用: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形象;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
②拟人作用:将事物人格化、形象生动;便于抒情,表意丰富。
③夸张作用:(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有意扩大或缩小)突出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烘托人物,渲染气氛。
④排比作用:(内容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和句子)句式整齐,增强气势;便与抒情,更有气魄。
⑤反问作用:态度鲜明;加强语气,抒情强烈。
⑥设问作用: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带有设问的诗句积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反复作用:(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多次强调,留下深刻印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⑧对偶作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思相近或相反)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增强语言节奏感)
(3)*表现方法(或称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修辞针对微观句子,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表现文章内容)
赋、比、兴(《诗经》)烘托、象征、对比、欲扬先抑、铺垫和伏笔、衬托、联想和想象、借情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卒章显志、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等。
①对比作用: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义更明显。
例如《范进中举》和《故乡》
②欲扬先抑作用:使文章情节曲折动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表情达意蓄势,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充沛;形成鲜明对比。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开始写讨厌阿长,而后面她买来《山海经》,心生敬意。
③铺垫作用:(描写次要人物或事件来衬托主要人物或事件;铺垫是显性的,陪衬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引起下文。
例如《背影》一文,文章开头写家境贫穷,“父亲”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父亲”变卖典质,安葬了祖母,家境十分贫寒。接着又写到“父亲”亲自到车站送别,和车夫讲价钱,上车给“我”拈座位,并帮我铺好大衣等四件事。实际上作者写这些时,自己感情也已在酝酿蓄积,带动读者酝酿蓄积感情,待到写父亲蹒跚过铁道,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给我”解渴时,“我”感激“父亲”,理解父爱这种激动的心情就一发而不可收。作者感情进入高潮,作品内容也进入高潮。这就是铺垫的效果。文学作品运用铺垫手法,往往能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此处也是环境描写的作用之一)
④伏笔作用:(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前段内容为后段作提示或暗示,伏笔是隐性的,而且笔墨较少,点到为止。)使文章内容前后照应,情节设置严谨,严丝合缝。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都德的《最后一课》,文章开始写小佛朗士上学路上看到许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么,并且交代最近一些坏消息都是从那儿传出来的,作者还顺便列举几例,如征发啊,打仗啊等等。那么今天是什么消息呢,小佛朗士没有去看,不知道。作者暂不交代,我们读者也不知道。到后面交代出来,今天布告牌上什么消息就不言而喻了。
*铺垫与伏笔的区别:用作伏笔的,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用作铺垫的,语句较多,可以铺陈,如情节高潮的前奏,如一些表现人物的景物环境描写,它没有隐含性,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下文的铺垫。
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而铺垫一般是紧接着,如前面写环境景物,接着就写人物。
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内容起作用,比如推动情节,突出人物。
⑤烘托的作用:(“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烘托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品质特征、内心情感),增强文章表现力。
例如《最后一课》通过对同学们认真学习法语的气氛渲染,表现小弗朗士沉重又依依不舍的内心世界。
⑥衬托作用(正衬、反衬;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和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
⑦象征作用:(文章借用某种具体形象和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寓意;将抽象的思想感情用具体事物表现出来,使之形象化。诗歌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