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报告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完成)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7678fb35ccbff121dd3683ea.png)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全英文班 2013年6月22日实验名称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指导老师 姓名吴前进年级11级学号2011301580067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ζ的方法。
2、将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观测管经突然扩大时旋涡区测压管水头线的变化情况和水流情况,以及其他各种边界突变情况下的测压管水头线的变化情况。
二、实验原理由于边界形状的急剧改变,水流就会与边界分离出现旋涡以及水流流速分布的改组,从而消耗一部分机械能。
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损失就是水头损失。
边界形状的改变有水流断面的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弯道及管路上安装阀门等。
局部水头损失常用流速水头与与系列的乘积表示。
gvh j 2ζ=式中: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系数ζ是流动形状与边界形状的函数,即ζ= f (Re ,边界形状)。
一般水流Re 数足够大时,可认为系数ζ不再随Re 数而变化,而看作常数。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目前仅有突然扩大可采用理论分析,并可得出足够精确的结果。
其他情况则需要用实验方法测定ζ值。
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可应用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及连续方程联合求解得到如下公式:22112112122222)1(,2)1(,2A Ag v h A Ag v h j j -==-==ζζζζ 式中,A 1和v 1分别为突然扩大上游管段的断面面积和平均流速;A 2和v 2分别为突然扩大下游管段的断面面积和平均流速。
三、实验设备实验设备及各部分名称如图一所示。
二:实验操作部分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结论图一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仪四、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记录管道直径D 和d 。
2、检查各测压管的橡皮管接头是否接紧。
3、启动抽水机,打开进水阀门,使水箱充水,并保持溢流,使水位恒定。
沿程水头损失量测实验实验报告
![沿程水头损失量测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c2e91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2.png)
沿程水头损失量测实验实验报告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前言:确定沿程水头损失,首先得弄清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1933年尼古拉兹采用不同粒径的人工粗砂粘于管道内壁模拟粗糙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管道实验,得出了管道沿程阻力系数变化的一般规律。
(1)雷诺数Re2000 时,水流为层流,?与Re呈倒数关系,且?=64/Re. (2)2000Re4000 时,层流向紊流过渡,Re 为?的主要影响因素.(3)Re4000 时,水流处于紊流状态:(a)当Re较小时,由于粘性底层较厚,从而掩盖了圆管内壁粗糙度,流动处于紊流光滑区,?只与Re 有关,即λ=f(Re);(b)当Re 很大时,管壁糙面凸起完全深入管内紊流流核,沿程阻力主要受水流流经管壁糙面凸起时形成的小旋涡影响,流动处于紊流粗糙区,λ由相对粗糙度Δ/R(R为水力半径,下同)决定,λ=f(Δ/ d);(c)当Re 介于紊流光滑区与粗糙区之间时,λ由Re 和Δ/d 共同决定,流动处于紊流过渡粗糙区,λ=f(Δ/d,Re)。
1937 年泰科斯达在人工加糙明渠中进行了沿程阻力实验,得出了与尼古拉兹实验相似的论,说明管流和明渠流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为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许多经验或半经验公式λ如适用于紊流光滑区的布拉修斯公式,适用于过渡粗糙区的柯—怀公式,适用于紊流光滑区的尼古拉兹经验公式,莫迪图经验公式,本实验采用莫迪图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分析。
摘要:本次实验内容有,测量沿程阻力系数?,通过与莫迪图对比分析其合理性,提高实验成果分析能力;绘制lghf?lgV曲线,加深了解圆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损失随平均流速变化的规律。
实验原理 LV2hf??d2g 由达西公式2gdhf12gdhf?2hf2(d/Q)?K22L?L4Q得K??2gd5/8L其中hf为水头损失,?为沿程阻力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内径,V为平均流速,另由能量方程对水平等直径圆管可得hf?(p1?p2)/h△h为测压管的液面高差实验装置实验方法与步骤准备Ⅰ对照装置图和说明,搞清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作用及其工作原理;记录有关实验常数:工作管内径d和实验管长L。
实验报告: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报告: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e9c91716c85ec3a86c2c52c.png)
实验报告: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测量技术及电测仪测量压差的方法。
2、掌握沿程阻力系数 λ 与雷诺数Re 等的影响关系。
二、实验原理由达西公式 gd L h 22f υλ=2f 22f 2f /4212Q h K Q d Lgdh L gdh =⎪⎭⎫⎝⎛==πυλ (1)L gd K 8/52π= 式中:h f 为管流沿程水头损失;d 为实验管段内径;L 为管段长度;υ为断面平均流速;g 为重力加速度;Q 为过流流量;λ 为沿程阻力系数。
另由能量方程应用于水平等直径圆管可得2121f /h h P P h -=-=γ)( (2)式中:P 1、P 2为实验管段起点、终点处压强;h 1、h 2为研究管段起点、终点处测压管水头高度。
压差可用压差计或电测。
由上述(1)、(2)两式可求得管流在不同流量状态下的水头损失系数 λ 值。
雷诺数: υvd R e = 其中 24d Q v π= 式中:Re 为雷诺数;v 为断面平均流速;d 为实验管道内径;υ 为流体运动粘度; Q 为过流流量。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为自循环水流系统,水泵2将蓄水箱1中的水抽出,沿上水管3流入实1—蓄水箱; 2—水泵; 3—上水管; 4—实验管道; 5—回水管; 6—回水通道; 7—差压计; 8—量水箱; 9—秒表;10—活动接头; 11—水位计; 12—底阀; 13—分流管;14—分流及流量调节阀; 15—实验管道阀门。
验管段4,经回水管5通过回水通道6又流回蓄水箱1。
差压计7用作测量沿程水头损失,量水箱8和秒表9用作测量流量。
四、实验步骤1、记录有关实验常数。
测定并记录水的温度。
2、将所选实验管路的阀15开到最大,同时关闭其它实验管路的阀门,然后接通电源,启动水泵。
3、流量调节通过阀14(注意实验过程中不再旋动其它阀门),顺时针旋动阀14流量增大,逆时针旋阀流量减小。
当流量调至一定时,开始测定流量Q 及沿程水头损失h f 。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73ca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8.png)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沿程水头损失系数的方法。
2、观察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
3、熟悉实验设备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沿程水头损失是由于液体在等直径直管中流动时,由于液体与管壁以及液体内部的摩擦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根据达西威斯巴赫公式:\h_f =\lambda \frac{l}{d} \frac{v^2}{2g}\其中,\(h_f\)为沿程水头损失,\(\lambda\)为沿程阻力系数,\(l\)为管长,\(d\)为管径,\(v\)为平均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测量不同流速下的沿程水头损失,绘制\(h_f v\)关系曲线,从而确定沿程阻力系数\(\lambda\)。
三、实验设备1、实验装置: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台,包括水箱、水泵、稳压筒、实验管道、测压管等。
2、测量仪器:流量计、压差计、卷尺、秒表等。
四、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检查各连接处是否密封良好,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打开水泵,调节流量,使水流稳定。
3、测量不同流量下的测压管水头差,同时记录对应的流量值。
4、改变流量,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
5、实验结束后,关闭水泵,整理实验仪器。
五、实验数据处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流量\(Q\)、测压管水头差\(\Delta h\)、管径\(d\)、管长\(l\)等数据,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和处理:1、平均流速\(v =\frac{Q}{A}\),其中\(A =\frac{\pi d^2}{4}\)。
2、沿程水头损失\(h_f =\Delta h\)。
将不同流速下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出来后,绘制\(h_f v\)关系曲线。
以下是一组实验数据示例:|流量\(Q\)(L/s) |测压管水头差\(\Delta h\)(cm) |平均流速\(v\)(m/s) |沿程水头损失\(h_f\)(m) ||||||| 10 | 105 | 052 | 0105 || 20 | 305 | 104 | 0305 || 30 | 555 | 156 | 0555 || 40 | 850 | 208 | 0850 || 50 | 1200 | 260 | 1200 |根据上述数据,绘制\(h_f v\)关系曲线如下: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发现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关系,符合达西威斯巴赫公式的预期。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报告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12f453581b6bd97e19ea57.png)
开课实验室:2010年 月 日
学院
城环学院
年级、专业Leabharlann 班姓名成绩课程
名称
流体力学与水泵实验
实验项目
名 称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指导教师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点法、四点法测量局部水头损失与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
2.验证圆管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公式及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经验公式。
测点间距;L1-2= ;L2-3= ;L3-4= ;L4-b= ;Lb-5= ;L5-6=
(2) 实验记录与计算
测试数据记录表
序号
体积
V/cm3
时间
T/s
流量
Q/(cm/s)
测压管读数
1
2
3
4
5
6
1
2
3
4
5
实验数据计算表
局部阻力形式
序号
流量
Q/( /s)
断面前测点
断面后测点
前后断面实测沿程水头损失
实测局部水头损失
绝大多数的局部阻力系数ξ只能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的边界开关局部阻力系数ξ不同,只有少数局部阻力系数可以用理论分析得出。
如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与阻力系数:
或
或
对于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系数为:
三、使用仪器、材料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 水箱
5. 溢流板 6. 稳水孔板 7突然扩大实验管段 8.测压管
实测局部阻力系数
理论局部水头损
失
总水头H
总水头H
突然扩大
1
2
3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报告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12f453581b6bd97e19ea57.png)
(2) 实验记录与计算
测试数据记录表
序号
体积
V/cm3
时间
T/s
流量
Q/(cm/s)
测压管读数
1
2
3
4
5
6
1
2
3
4
5
实验数据计算表
局部阻力形式
序号
流量
Q/( /s)
断面前测点
断面后测点
前后断面实测沿程水头损失
实测局部水头损失
3.加深对局部于流动边界急剧变化所产生的阻力称局部阻力,克服局部阻力引起的水头损失称局部水头损失。
2.从内部机理上,局部阻力或是由于边界面积大小变化引起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产生 ,或是流动方向改变时形成的螺旋流动造成,或者两者都存在造成的局部阻力因此,很难能用一个公式表示。通常 ,局部水头损失用局部阻力系数ξ和流速水头的乘积表示,即
绝大多数的局部阻力系数ξ只能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的边界开关局部阻力系数ξ不同,只有少数局部阻力系数可以用理论分析得出。
如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与阻力系数:
或
或
对于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系数为:
三、使用仪器、材料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 水箱
5. 溢流板 6. 稳水孔板 7突然扩大实验管段 8.测压管
实测局部阻力系数
理论局部水头损
失
总水头H
总水头H
突然扩大
1
2
3
4
5
突然缩小
1
2
3
4
5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06局部水头损失量测实验报告
![06局部水头损失量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0fc879ad51f01dc381f10f.png)
局部水头损失量测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1. 有压管道恒定流遇到管道边界的局部突变 → 流动分离形成剪切层 → 剪切层流动不稳定,引起流动结构的重新调整,并产生旋涡 → 平均流动能量转化成脉动能量,造成不可逆的能量耗散。
与沿程因摩擦造成的分布损失不同,这部分损失可以看成是集中损失在管道边界的突变处,每单位重量流体承担的这部分能量损失称为局部水头损失。
2. 根据能量方程,局部水头损失g v g v g p z g p z h j 22)()(2222112211ααρρ-++-+=, 这里我们认为因边界突变造成的能量损失全部产生在1-1,2-2两断面之间,不再考虑沿程损失。
上游断面1-1应取在由于边界的突变,水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的渐变流段中,下游2-2断面则取在水流结构调整刚好结束,重新形成渐变流段的地方。
总之,两断面应尽可能接近,又要保证局部水头损失全部产生在两断面之间。
经过测量两断面的测管水头差和流经管道的流量,进而推算两断面的速度水头差,就可测得局部水头损失。
3.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是局部水头损失折合成速度水头的比例系数,即ζα=h v g j22.当上下游断面平均流速不同时,应明确它对应的是哪个速度水头?例如,对于突扩圆管就有ζα1122=h v g j和ζα2222=h v g j之分。
其它情况的局部损失系数在查表或使用经验公式确定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通常情况下对应下游的速度水头。
4.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随流动的雷诺数而变,即ζ=f R e (),但当雷诺数大到一定程度后,ζ 值成为常数。
在工程中使用的表格或经验公式中列出的 ζ 就是指这个范围的数值。
5. 局部水头损失的机理复杂,除了突扩圆管的情况以外,一般难于用解析方法确定,而要通过实测来得到各种边界突变情况下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6. 对于突扩圆管的情况,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有理论结果,推导如下:流动经过突扩圆管的局部水头损失g v g v g p z g p z h j 22)()(2222112211ααρρ-++-+=, 取1-1,2-2两断面如图,这里要特别注意1-1断面取为突扩开始的断面,2-2断面则取在水流结构调整刚好结束,重新形成渐变流段的地方。
(行业报告)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报告范文)
![(行业报告)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2d73294b35eefdc9d3330c.png)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加深了解圆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水头损失随平均流速变化的规律,绘制v h f lg ~lg 曲线;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量测技术和应用气—水压差计及电测仪测量压差的方法;3、将测得的 ~e R 关系值与莫迪图对比,分析其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实验成果分析能力。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如图7.1所示图7.1 自循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装置图1.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 2.实验台; 3.回水管; 4.水压差计; 6.实验管道; 7.水银压差计;8.滑支测量尺; 9.测压点; 10.实验流量调节阀; 11.供水管与供水阀; 12.旁通管与旁通阀; 13.稳压筒。
根据压差测法不同,有两种方式测压差: 1、低压差时用水压差计量测;2、高压差时用电子量测仪(简称电测仪)量测(但本仪器暂时不能测定高压)。
本实验装置配备有:1、自动水泵与稳压器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由离心泵、自动压力开关、气—水压力罐式稳压器等组成。
压力超高时能自动停机,过低时能自动开机。
为避免因水泵直接向实验管道供水而造成的压力波动等影响,离心泵的输水是先进入稳压器的压力罐,经稳压后再送向实验管道。
421.压力传感器;2.排气旋钮;3.连接管;4.主机2、旁通管与旁通阀由于本实验装置所采用水泵的特性,在供小流量时有可能时开时停,从而造成供水压力的较大波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供水器设有与蓄水箱直通的旁通管(图中未标出)。
通过分流可使水泵持续稳定运行。
旁通管中设有调节分流量至蓄水箱的阀门,即旁通阀,实验流量随旁通阀开度减小(分流量减小)而增大。
实际上旁通阀又是本装置用以调节流量的重要阀门之一。
3、稳压筒为了简化排气,并防止实验中再进气,在传感器前连接由2只充水(不满顶)之密封立筒构成。
4、电测仪由压力传感器和主机两部分组成,经由连通管将其接入测点(图7.2),压差读数(以厘米水柱为单位)通过主机显示。
三、实验原理由达西公式 (p 1-p 2)/ρ = Σhf =λLv 2/2d得 λ= △p*2d/ρL v 2 △p = ρgh则 λ= 2ghd / L v 2 (1)另由能量方程对水平等直径圆管可得γ/)(21p p h f -= (2) 流速计算公式 u = q / A = 4q / πd 2 雷诺数公式 Re = ρdv / μ压差可用压差计或电测。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543fdf240c844769eaee38.png)
实 验 一专业班级:环工二班 日期:2013年12月8号 实验名称 雷诺实验 指导老师 陈登平 姓名李玉洁学号0121108290226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一:目的要求1.测定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并确定临界雷诺数。
2.加深对不同流态的阻力和损失规律的认识。
二: 实验原理1. 列量测段1-1与2-2断面的能量方程:由于是等直径管道恒定均匀流,所以 v 1=v 2,a 1=a 2,h w(1-2)=h f(1-2),即沿程水头损失等于流段的测压管水头差:h f =(z 1+p 2/a)-(z 2+p 2/a) 断面1-1与2-2的测压管接读数为 h 1 及h 2 ,量测长度为L ,则水力坡度 J=(h 1-h 2)sina/L2.用体积法测定流量. 利用量筒与秒表,得到量筒盛水的时间T 及T 时间内盛水的体积V 。
则流量Q =V /T ,相应的断面平均流速v =Q /A 。
3.量测水温,查相关曲线得运动粘滞性系数或用下式计算:V=0.01775/(1+0.0337t+0.000221t 2)(cm 2/s )式中t 单位:℃则可得到相应于不同流速时的雷诺数:Re=ud/v 三:实验仪器设备如图2—13所示。
另备打气筒一个,量筒一个,秒表一只,温度计一只(由实验小组向实验室借用)。
图2-13 管流流态试验简图二:实验操作部分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结论四:实验步骤1.打开水箱下的进水阀向水箱充水,使水箱稍有溢水。
再全开管道上的前阀与尾阀,以冲洗管道。
2.反复开关尾阀,排出管道中空气。
3.从紊流做到层流,将尾阀开到一定的开度,开始实验,待水流稳定后,测读 h 1 ,h 1、W, T 便完成了第一个测次。
尔后逐次关小尾阀,重复上述操作与测读,一直做到管道出流几乎成滴淋状,方才做完了从紊流到层流的实验过程。
水力学 局部水头损失量测实验
![水力学 局部水头损失量测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969244d964bcf84b9d57b7f.png)
= ( A2 A1
− 1)2
v22 2g
≡ζ2
v22 2g
,
或
hj
=
(v2 − v1)2 2g
= (1 −
A1 )2 A2
v12 2g
≡
ζ1
v12 2g
.
可见
ζ1
= (1 −
A ( A2 A1
− 1)2 .
z 突扩圆管局部水头损失之所以能够导出上述解析表达式是因为:①我们假设 1-1 断面上
2. 掌握测定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方法,并将突扩管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将突缩管 的实测值与经验值比较。
3. 学习用测压管测量压强和用体积法测流量的实验技能。
实验步骤
1. 认真阅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 2. 查阅用测压管量测压强和用体积法(手工、自动)量测流量的原理和步骤。 3. 对照实物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做好准备工作后,启动抽水机,打开进
实验数据记录
仪器编号:
有关常数:d1 = mm,d2 =
mm
测
测管液面高程读数
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1
2
#
测次
测管液面高程读数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1
2
#
流量
Δt
ΔV
应尽可能接近,又要保证局部水头损失全部产生在两断面之间。经过测量两断面的测管
水头差和流经管道的流量,进而推算两断面的速度水头差,就可测得局部水头损失。
z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是局部水头损失折合成速度水头的比例系数,即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数据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562ed3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c.png)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数据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是水力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被用于对管径和高程曲线计算沿程水头损失。
本文具体报告了按照所提供规范实施沿程水头损失实验的详细情况,以及其结果。
实验前准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主要有水压计、水表、吸水流量计和自由流水管等。
实验分为三步进行:恒定流量测定实验、测量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多段测量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每步实验皆持续6h,共完成18小时实验。
流量断面示意图如下所示。
实验中,我们先以较慢的流量、可调速度推动水泵,通过部分控制水管上端风阀,调节待测管道内流速,以测量出管道内物理参数。
然后,用水压计对管道多处进行水压测量,一段段地完成沿程水头损失的测量工作。
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节点高程(m) 沿程水头损失(m)
P1 0.0 <0.09
P2 2.2 <0.075
P3 4.4 0.089
P4 6.6 0.088
P5 8.8 <0.090
实验结果表明,沿程水头损失一般较小,表示水管内物理参数变化不太大,流量分布均衡。
总之,本次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可作为管径和高程曲线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参考。
另外,分析报告中还根据实验结论提出了改进设计建议,如采用高效水泵,采用最新技术,分析流线,改善水位计等等,以期提高管道内的流量稳定性,减少流量的波动,降低水头的损失。
通过这次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实验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可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帮助客户准确评估工程问题所需要采取的措施。
同时,本次实验也为后续相似实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供他人查阅、研究和参考。
实验4 局部水头损失
![实验4 局部水头损失](https://img.taocdn.com/s3/m/bf1de90016fc700abb68fc2f.png)
18.90
3.90
2.30
2
1510
15
100
7
17.80
21.30
21.00
20.80
7.60
6.00
3
1455
15
97.0
19.00
22.20
21.90
21.75
9.45
8.00
4
1386
15
92.4
20.10
23.00
22.80
22.70
11.30
9.95
5
1355
15
90.3
21.15
23.90
23.65
25.55
13.00
11.85
2.实验数据计算表:
局部
阻力
形式
序
号
流量
Q/
(cm³/s)
前断面
后断面
实测沿程损失hf
实测局部损失hj
实测局部阻力系数ζ
理论局部损失hj′
αv²/2g
总水头H
αv²/2g
总水头H
突然
扩大
1
107.9
11.35
26.75
0.64
19.94
0.07
6.74
4、重复步骤3,改变泄水阀开度5次,分别测记测压管读数及流量并记录数据。
实验完成后关闭泄水阀,检查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否则,需重做。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1.实验数据记录表:
序
号
体积
V/(cm³)
时间
t/(s)
流Q/
(cm³/s)
测压管读数
1
局部损失实验
![局部损失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bbc22d0aef8941ea76e05e6.png)
局部阻力损失实验局部水头定义及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在边界急剧变化的区域,由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急剧变化而产生漩涡,导致流动阻力大大增加,形成了比较集中的能量损失,叫局部水头损失,记作h。
一般发生在j渐扩渐缩段(如发动机喷管,风洞发散段),突扩突缩段(输送流体的管路直径变化俗称变径部位),阀门,弯管,分流合流等部位。
局部水头损失在流体运行系统中是大量存在的,雷诺数越大,在计算中越要被充分考虑。
局部损失种类繁多,大部分不能用理论方法计算,需要用实验来测定。
本实验指定用三点法和四点法测量突扩和突缩这种类型局部阻力损失系数。
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三点法、四点法量测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
2、通过对园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的包达公式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的实验验证与分析,熟悉用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法建立函数式的途径。
3、仔细观察流动图谱,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理解。
4、了解测量局部阻力损失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7.1所示。
由实验平台系统、实验管路系统、压差测量系统组成。
实验平台系统由下游水箱、水泵、实验台桌、可控硅无级调速器、恒压水箱、溢流板、稳水板、流量调节阀、辅助连接管路等组成,提供溢流式恒定水头,流量连续可调。
实验D D D,标示与上游水箱管路系统由三种不同直径有机玻璃圆管组成,直径分别为、、123正面,上边布置6个测压管测点。
压差测量系统由测压管、滑动测量尺、连接软管等组成。
实验管道由小→大→小三中已知管径的管道组成,测点1—3用来测量突扩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用了三个测点,就是所谓三点法。
3—6测点用来测量突缩的局部阻力损失系数。
用了四个测点,这就是所谓四点法。
其中测点1位于突扩界面处,用以测量小管出口端压强值。
6个测点和测压板的6个测压管用透明软管一一对应连接,当连接测点和测压板的软管充满连续的液体,测点的压力就可以在测压管上准确的反应出来。
待测压管水面稳定下来后,通过滑动测尺就可以测记测点的压力值。
局部阻力损失实验报告
![局部阻力损失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4b78f033687e21af45a9b9.png)
局部阻力损失实验前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使石油管路、给排水管路、机械液压管路等,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为了使管路的设计比较合理, 能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 管路设计参数的确定显得更为重要。
管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沿程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合理确定阻力系数是使设计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关键。
但是由于扩张、收缩段的流动十分复杂,根据伯努利方程和动量方程推导出的理论值往往与具体的管道情况有所偏差,一般需要实验测定的局部水头损失进行修正或者得出经验公式用于工业设计。
在管路中, 经常会出现弯头, 阀门, 管道截面突然扩大, 管道截面突然缩小等流动有急剧变化的管段, 由于这些管段的存在, 会使水流的边界发生急剧变化, 水流中各点的流速, 压强都要改变, 有时会引起回流, 旋涡等, 从而造成水流机械能的损失。
例如,流体从小直径的管道流往大直径的管道, 由于流体有惯性, 它不可能按照管道的形状突然扩大, 而是离开小直径的管道后逐渐地扩大。
因此便在管壁拐角与主流束之间形成漩涡, 漩涡靠主流束带动着旋转, 主流束把能量传递给漩涡、漩涡又把得到的能量消耗在旋转中( 变成热而消散) 。
此外, 由于管道截面忽然变化所产生的流体冲击、碰撞等都会带来流体机械能的损失。
摘要:本实验利用三点法测量扩张段的局部阻力系数,用四点法量测量收缩段的局部阻力系数,然后与圆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的包达公式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中的经验值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掌握用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法建立函数式的技能。
进而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的理解。
三、实验原理写出局部阻力前后两断面的能量方程,根据推导条件,扣除沿程水头损失可得:1.突然扩大采用三点法计算,下式中12f h -由23f h -按流长比例换算得出。
实测 2211221212[()][()]22je f p p h Z Z h ggαυαυγγ-=++-+++21/2e je h gαυζ=理论 212(1)e A A ζ'=-2,12je eh gαυζ'=2.突然缩小采用四点法计算,下式中B 点为突缩点,4f B h-由34f h -换算得出,5fB h-由56f h -换算得出。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完成)-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完成)-局部水头损失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b481248fab069dc502201dd.png)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指导老师 姓名吴前进年级11级学号2011301580067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ζ的方法。
2、将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观测管经突然扩大时旋涡区测压管水头线的变化情况和水流情况,以及其他各种边界突变情况下的测压管水头线的变化情况。
二、实验原理由于边界形状的急剧改变,水流就会与边界分离出现旋涡以及水流流速分布的改组,从而消耗一部分机械能。
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损失就是水头损失。
边界形状的改变有水流断面的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弯道及管路上安装阀门等。
局部水头损失常用流速水头与与系列的乘积表示。
gvh j 2ζ=式中: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系数ζ是流动形状与边界形状的函数,即ζ= f (Re ,边界形状)。
一般水流Re 数足够大时,可认为系数ζ不再随Re 数而变化,而看作常数。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目前仅有突然扩大可采用理论分析,并可得出足够精确的结果。
其他情况则需要用实验方法测定ζ值。
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可应用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及连续方程联合求解得到如下公式:22112112122222)1(,2)1(,2A Ag v h A Ag v h j j -==-==ζζζζ 式中,A 1和v 1分别为突然扩大上游管段的断面面积和平均流速;A 2和v 2分别为突然扩大下游管段的断面面积和平均流速。
三、实验设备实验设备及各部分名称如图一所示。
二:实验操作部分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结论图一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仪四、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记录管道直径D 和d 。
2、检查各测压管的橡皮管接头是否接紧。
3、启动抽水机,打开进水阀门,使水箱充水,并保持溢流,使水位恒定。
4、检查尾阀K 全关时测压管的液面是否齐平,并保持溢流,使水位恒定。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0569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0.png)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沿程水头损失的特点和规律,加深对流体力学中水头损失的理解,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沿程水头损失是指流体在管道中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和局部阻力等因素导致的水头损失。
根据伯努利方程,流体在不同位置的水头损失可表示为Δh=ΣhL,其中Δh为总水头损失,ΣhL为各种损失的总和。
在实际管道中,水头损失主要包括摩擦损失、局部阻力损失和突然扩大或收缩处的损失。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1. 水泵。
2. 直径不同的管道。
3. 流量计。
4. 压力表。
5. 水桶。
6. 水尺。
7. 实验台架。
四、实验步骤。
1. 将水泵接通电源,使其工作正常。
2. 将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连接到管道上。
3. 打开水泵,调节流量,记录不同流速下的压力和水位。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位置的水头损失。
5.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流速下的压力和水位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位置的水头损失。
实验结果表明,在管道内部摩擦力较大的地方,水头损失较大;而在突然扩大或收缩处,水头损失也较为显著。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水头损失的特点和规律。
六、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沿程水头损失的特点和规律。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减小水头损失对于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水头损失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水头损失,确保管道运行的稳定和高效。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深入探究了沿程水头损失的特点和规律,加深了对流体力学中水头损失的理解。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验证了水头损失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对流体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工程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八、参考文献。
1. 《流体力学》,朱光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李强,北京大学出版社。
最新实验报告: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最新实验报告: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635e45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7.png)
最新实验报告: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管路系统中水流沿程水头损失的规律,验证达西-韦斯
巴赫方程,并探讨不同管径、流速和管道材料对沿程水头损失的影响。
实验设备:
1. 稳态水流装置一套,包括不同管径的管道、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
2. 水泵,用于提供稳定的水流。
3.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压力和流量数据。
4. 直尺,用于测量管道长度。
5. 计时器,用于测量水流通过特定距离的时间。
实验方法:
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并安装好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
2. 开启水泵,调节至预定流速,使水流通过管道。
3. 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不同管道长度下的压力和流量数据。
4. 重复实验,改变流速和管道直径,收集多组数据。
实验结果:
1. 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出沿程水头损失与管道长度的关系图。
2. 利用达西-韦斯巴赫方程计算理论值,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
析误差来源。
3. 分析不同管径、流速对沿程水头损失的影响,得出相关性结论。
4. 探讨管道材料对水头损失的影响,对比不同材料管道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沿程水头损失与管道长度、流速和管径有关。
通过对
比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验证了达西-韦斯巴赫方程的适用性。
此外,
实验还发现,管道材料的粗糙度对沿程水头损失有显著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为管路设计和水力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425822aed630b1c59eeb5d3.png)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类专业2011年6月11日
实验名称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指导教师
赵昕
姓名
年级
学号
成绩
一、预习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
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
1、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的方法。
(2)将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观测管经突然扩大时旋涡区测压管水头线的变化情况和水流情况,以及其他各种边界突变情况下的测压管水头线的变化情况。
(3)用体积法测量流量时,量筒的水必须倒进接水槽,保证水正常循环。
2.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1)圆管直径D=2.7cm,圆管直径d=1.46cm。
(2)实验过程数据及计算结果:
, 。
3、实验结论
三、实验效果分析(包括仪器设备等使用效果)
1、实验成果的评价
实验过程中,由于突扩断面后水流流速很不稳定,所以只能测扩大管道中断的流速,然而实验过程中了扩大段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所以实测结果与理论值存在的偏差。在流速的测量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3)在相同管径变化条件下,相应于同一流量,其突然扩大的 值是否一定大于突然缩小的 值?
答:不一定,由公式:扩大: 1=(A1/A2-1)2, 2=(A2/A1-1)2,缩小: 缩小=0.5(1-A1/A2),可知 的大小只与A1/A2有关。
(4)不同的Re数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值是否相同?通常 值是否为一常数?
答:, 值与流态有关,特别是在紊流区和层流区,不同Re数,表示不同的流态。但是在一般常见的Re数下, 变化非常小,故 值可看为一常数。
教
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突然收缩实验管段
四、实验步骤 1) 熟悉实验仪器,记录有关参数,并写入实验记录表格。 2) 打开电源供水, 待水箱溢流恒定后全开流量调节阀, 排除实验管道内气体管道内气体排净后 关闭流量调节阀,检查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 3) 全开流量调节阀,待流量稳定后,采用时间体积法测算流量,并计算通过各管段的流速,同 时读取测压管液面高度。 4) 调节流量调节阀开度,逐级放大流量,重复步骤 3,测试 5 组流量,记录数据到计算表中。 5) 关闭流量调节阀,再次检查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未齐平,则需重新实验。齐平后关闭电 源,将仪器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理论局 部水头 损 失
hj
'
突 然 扩 大
1 2 3 4 5 1 2 3 4 5
突 然 缩 小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 学院 课程 名称 教 师 评 语 城环学院 年级、专业、班 实验项目 名 称 姓名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指导教师 2010 年 月 成绩 日
流体力学与水泵实验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三点法、四点法测量局部水头损失与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 2. 验证圆管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公式及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经验公式。 3. 加深对局部水头损失机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由于流动边界急剧变化所产生的阻力称局部阻力,克服局部阻力引起的水头损失称局部水 头损失。 2.从内部机理上,局部阻力或是由于边界面积大小变化引起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产生 ,或是流 动方向改变时形成的螺旋流动造成,或者两者都存在造成的局部阻力因此,很难能用一个公式表 示。通常 ,局部水头损失用局部阻力系数ξ 和流速水头的乘积表示,即
v
2
hf
2g
绝大多数的局部阻力系数ξ 只能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的边界开关局部阻力系数ξ 不同,只有 少数局部阻力系数可以用理论分析得出。
(v1 v 2 ) 2g
2
如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与阻力系数: h f 或
hf ( A2 A1 A1 A2 1)
2
v2
2
2g v1
2
v2
;Lb-5=
;L5-6=
测压管读数 5 6
1 2 3 4 5 实验数据计算表 局 部 阻 力 形 式 序 流量 号 3 Q/( cm /s) 断面前测 点
av
2
断面后测点 总水 头H
2g
总水 头H
av
2
2g
前 断 实 沿 水 损
hf
后 面 测 程 头 失
实 局 水 损
hj
测 部 头 失
实测局 部阻力 系数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1) 记录计算有关参数,常数 仪器编号: 测点管段直径:d1= ;d2=d3=d4= ;d5=d6= 测点间距;L1-2= ;L2-3= ;L3-4= ;L4-b= (2) 实验记录与计算 测试数据记录表 序 号 体积 V/cm3 时间 T/s 流量 Q / ( cm /s) 1 2 3 4
2
2g v1
2
2
或 h f (1
)
2
2g
1
2g
对于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系数为: 0 . 5 (1
A2 A1
)
三、使用仪器、材料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 水箱 5. 溢流板 6. 稳水孔板 9.回水管 10.接水盒 7 突然扩大实验管段 8.测压管 12.流量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