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学基础知识复习课程
皮肤学基础知识(目前最清晰的版本)ppt课件
![皮肤学基础知识(目前最清晰的版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8246ea31b765ce04081423.png)
表皮层
棘皮层负责提供表皮营养,并由淋巴液将营养补给到表皮、 颗粒层,这层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
基底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处,与真皮紧密衔接,连接的截面呈 波浪状。基底细胞为长方形或低柱形,具有细胞分裂能力,负责 表皮细胞的再生。基底层是皮肤的第二道防线,层中含有黑色素 细胞(约每10个基底细胞中就有1个黑色素细胞),呈树枝状突起 。基底层的黑色素释放功能是决定皮肤颜色深浅的主因。
细胞,愈向上逐渐扁平
营养,氧气
5、 基底层 也称为基底母细胞层;它
毛细淋巴管
是表皮的最底层
精选
• 二氧化碳 废弃物
基底膜
静脉毛细血管
动脉毛细血管
表皮层
角质层在表皮的最外层,这一层的所有细胞都已角化死去,由 紧密的鳞状细胞所组成,会不断地剥落,也会不断地生长,具有防 止水分散失的功能。
透明层是透明的角质,为白或油状体,也有保护表皮的功能。 颗粒层由3—5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内充满粗大、不规则的透 明角质颗粒,会强力反射有害的紫外线,是表皮细胞转变成角化物 质的第一阶段。
皮肤的的面积约为1.5-2平方米,其厚度以年龄、性 别、部位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平均厚度约为0.5-4毫米。
皮肤是人体最大和最重要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人体的 8%,若包括皮下组织,总质量可达体重的16%。皮肤内容 纳了人体约30%的循环血液和约18-40%的水份。
精选
一、皮肤的结构
精选
皮 肤 结 构
胶原蛋白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1:表皮
2:真皮
3:皮下组织
精选
表皮层
•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是皮上组织,覆盖全身,担护着细 胞自我更新(新陈代谢)和具有保护作用。
• 它与外界接触最多,又是与化妆品关系最密切的部位,表 皮虽然差不多只有普通纸那么薄,最厚处也不过0.2毫米。
皮肤生理学基础知识(二)2024
![皮肤生理学基础知识(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c9a4a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1.png)
皮肤生理学基础知识(二)引言概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了解皮肤的生理学基础知识对于正常皮肤功能的维持和常见皮肤问题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皮肤生理学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增进对皮肤的理解。
正文:1. 皮肤屏障功能- 表皮细胞层的重要作用:表皮细胞层由多层细胞组成,其严密排列形成有效的屏障,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有害物质的进入。
- 皮脂膜的作用:皮脂膜是由皮脂腺分泌而成,具有滋润、抗菌和调节温度的作用。
- 角质层的功能:角质层是皮肤最外层的一层,具有保护作用,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刺激。
2. 皮肤的温度调节功能- 毛细血管的作用:皮肤表面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体温升高时,毛细血管扩张,通过皮肤表面散发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
- 汗腺的调节作用:汗腺分泌汗液,通过蒸发使皮肤表面温度降低。
- 运动和饮食在温度调节中的影响: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保持皮肤温度的平衡。
3. 皮肤的感觉功能- 神经末梢的作用:皮肤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能感受温度、压力、触摸等刺激。
- 疼痛和痒痛感受:皮肤上的神经末梢能感受到疼痛和痒痛刺激,这是保护机制的反应。
4. 皮肤的光合作用和维生素D合成- 皮肤的光合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被皮肤吸收,转化为维生素D。
- 维生素D的重要性: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同时也对身体的免疫功能、心血管健康等有益。
5. 皮肤的抗菌防御机制- 表皮层和肌肉层的功能:表皮层和肌肉层能够抗菌,抵御外界的细菌入侵。
- 抗菌肽的作用:皮肤产生的抗菌肽能有效杀死细菌,维护皮肤的健康状态。
总结:皮肤生理学是关于皮肤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深入了解皮肤的生理学基础知识对于保护皮肤健康、预防和治疗皮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皮肤屏障功能、温度调节能力、感觉功能、光合作用和维生素D合成以及抗菌防御机制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皮肤的重要作用和如何保持皮肤的健康。
皮肤美容专业知识培训
![皮肤美容专业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370a63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3.png)
保湿类护肤品
如化妆水、乳液、面霜 等,主要作用是锁住水
分,保持皮肤湿润。
美白类护肤品
通过抑制黑色素生成或 加速黑色素代谢,达到
美白效果。
抗衰老类护肤品
通过抗氧化、促进胶原 蛋白合成等方式,延缓
皮肤老化。
护肤品成分解析
01
02
03
04
表面活性剂
清洁类产品的主要成分,能去 除油脂和污垢。
保湿剂
如甘油、透明质酸等,能吸湿 保水,维持皮肤水分。
真皮层
位于表皮层之下,由胶原 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组 成,负责皮肤的弹性和紧 致度。
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层之下,主要由 脂肪细胞组成,具有保温、 缓冲和储能等功能。
皮肤类型与特点
油性皮肤
皮脂分泌旺盛,皮肤油腻,易 产生痤疮和粉刺等问题。
混合性皮肤
同时具有干性和油性皮肤的特 点,通常T区较油,两颊较干。
了解客户是否有禁忌症(如怀孕、光过敏等 ),避免使用不合适的仪器或参数;告知客 户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仪器维护和保养方法
日常清洁
每次使用后,用干净的布擦拭仪器表 面,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洗治疗头 和过滤网,确保通风顺畅。
定期检查
按照厂家建议的周期,对仪器进行定 期检查和校准,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黑头
皮脂和角质堵塞毛孔, 经氧化后形成黑色物 质。
色斑
由于紫外线、遗传、 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导 致黑色素沉着于皮肤。
皱纹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 胶原蛋白流失、弹性 纤维断裂等原因导致 皮肤出现皱纹。
02 美容护肤产品知识
护肤品分类与功效
清洁类护肤品
包括洁面乳、卸妆油等,主 要功效是清除皮肤表面的污
皮肤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皮肤学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f534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1.png)
斑的形成:
科学证明人体有1300多种酶; 酶的主要作用是催化作用. 人体内分泌中有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黄体酮素。
(体内化学反应) 黄体酮素 酪胺酸 酶 晒太阳 氧 化 酪胺酸酶 多巴 多巴醌 色素颗粒→沉积→斑
8.吸收的功能 皮肤的吸收功能与胃肠相比微乎其微,几乎不会主动,积极吸收;如我们在洗脸,泡澡,和游泳的时候,身体与水接触,却不可能出现全身的皮肤吸收很多水份的现象。其实只有死人的皮肤才会主动的去吸收。 皮肤为什么不能主动的吸收呢?
因为在表皮层的角质层,颗粒层之间有一层电子阻碍层。 人体也是带电体,每个细胞象一个电池,能产生0.07伏的电压。 正是因为电子阻碍层的存在,所以我们的皮肤不能主动地去吸收许多物质。 皮肤的吸收称为经皮吸收 它只能吸收一些物质或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物质。
三角关系
新陈代谢 (不畅通) (慢) 微小循环 (少) 细胞间脂质
新陈代谢 (畅通) (快) 微小循环 (多) 细胞间脂质
3.体温调节的功能 人体是恒温的,始终保持37℃的体温。夏天天气热,人体表面血管扩张,出汗增加,散发热量;冬天天气冷,出汗少,血管收缩,皮肤缩紧,以保持体温。 4.分泌和排泄的功能 包括:皮肤中皮脂腺的分泌功能,汗腺有水份排泄功能。
5.表情的功能 利用皮肤血管的扩张,收缩,脸部表情肌肉的牵动来表达喜,怒,乐的感情变化。 6.免疫的功能 皮肤有抵御外界各种微生物侵入,皮肤外伤后能自然恢复,愈合。 7.呼吸的功能 皮肤也具有吐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的功能。皮肤的呼吸占肺活量的1%。
角质层 颗粒层 有棘层 基底膜 基底层
感谢,喜悦,高兴,安心,开朗,率真,和睦,幸福感,友善等
男性激素活化(分泌) 促进皮脂的分泌 皮肤组织荒芜 皮肤表面粗糙 肤色转为黯淡
皮肤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皮肤学基础医学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ae91d6bed5b9f3f80f1c8f.png)
皮肤学基础医学知识
34
问题性皮肤
黄褐斑的治疗
西医会建议:一些祛斑的药膏。
做激光、冷冻、电灼,甚至采用“换肤法”进行祛斑治疗。
口服用药可以选择: 1、维生素C,它能还原酪氨酸酶的活性,帮助皮肤抑制黑色
素, 同时它还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能够将颜色较深的氧化型色 素还原成颜色较浅的还原型色素,阻止黑素代谢的氧化过 程,抑制黑素形成; 2、维生素E,可以参与机体的多项代谢, 并有抗氧化、抗辐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增强机体的光 防护作用。
皮肤学基础医学知识
皮肤生理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人的皮肤 面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 体体重的16% (5-15%)
成人男性皮肤厚度为1.15mm, 女性厚约0.5-4mm
健康皮肤应该是:光透净白柔韧细水, PH值应呈弱酸性5—5.6,这样的皮 肤才是健康、结实并有抵抗疾病能 力的。
皮肤学基础医学知识
注:遇盐遇碱不发挥作用。
皮肤学基础医学知识
10
皮肤的生理结构
(五)基底层
位于表皮的最深部,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它具有 不断增生的能力,以补充角质层死亡细胞的脱落 和修复表皮的缺损。
基底层中10个母细胞就有1个是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颗粒,能吸收、阻挡紫外
线射入体内,可以保护皮肤防止晒伤。 皮肤中含黑色素颗粒较多时,肤色较黑。
皮肤学基础医学知识
33
问题性皮肤
黄褐斑的治疗
肝功能不全时,因肝脏破坏,以致雌激素在血 中积蓄,刺激黑色素增加而发生黄褐斑)、慢 性营养不良(因硫氢基来源不足而使色素增加 )等。更为严重的是,黄褐斑是内分泌失调的 先兆。内分泌长期失调就会引发乳房肿块、子 宫肌瘤等多种病变。 所以要针对病因对症治疗 ,及时调整内分泌,清除体内淤积。
美容皮肤科学复习教材
![美容皮肤科学复习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d6a68c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6.png)
色素沉着
皮肤黑色素增多导致。解决方法包 括避免过度日晒,使用美白产品, 注意保湿和防晒。
03
美容皮肤科学的应用
营养皮肤的饮食和营养补充
饮食平衡
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 剂,如蔬菜、水果、坚果和全谷物。
VS
营养补充剂
适量摄取营养补充剂对皮肤有益,如维生 素C、维生素E、抗氧化复合物等,但需 在医生建议下使用。
皮肤油脂分泌较少,易出现干燥、发痒、粗 糙等问题。护理方法包括使用保湿性强的护 肤品,定期做面膜,避免过度清洁。
混合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
T区油脂分泌旺盛,其他部位油脂分泌较少 。护理方法包括分区护理,使用针对混合性 皮肤的护肤品。
皮肤敏感度较高,易出现过敏反应。护理方 法包括选择温和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 强的化妆品,注意防晒。
混合性皮肤
T型区油脂分泌多,U型区干燥。
敏感性皮肤
皮肤薄,毛细血管扩张,对环境因 素和化妆品敏感。
皮肤健康的重要性
01
02
03
社交自信
健康的皮肤让人更有自信 ,从而在社交场合中更加 活跃和自信。
防止紫外线伤害
皮肤能够吸收和反射紫外 线,保护深层组织免受伤 害。
反映身体健康
皮肤问题可能反映身体健 康问题,如黄疸、肝斑等 。
02
皮肤护理基础知识
清洁皮肤的方法
卸妆
选择温和的卸妆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刺激皮肤。
选择合适的洁面产品
根据肤质选择合适的洁面乳、洁面膏等,避免使用过多力度和次数。
正确的洗脸方法
用温水湿润脸部,取适量洁面产品揉出泡沫,按摩脸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中医皮肤科学复习重点
![中医皮肤科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45e1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6.png)
中医皮肤科学复习重点
一、中医皮肤科学基础知识
1. 中医皮肤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中医对皮肤疾病的病因病机理论
3. 中医诊断皮肤疾病的重点和方法
4. 中医鉴别皮肤疾病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二、常见皮肤疾病的中医诊疗
1. 内因性皮肤疾病的中医诊疗重点
- 内热外寒、湿热瘀阻等内因性皮肤疾病的辨证施治- 内因体质因素对皮肤病的影响及调理方法
2. 外因性皮肤疾病的中医诊疗重点
- 湿热外蕴、风湿内伏等外因性皮肤疾病的辨证施治- 外因环境对皮肤病的影响及防护方法
3. 特殊类型皮肤疾病的中医诊疗
- 湿毒瘀阻、虚火上炎等特殊类型皮肤疾病的辨证施治- 调整免疫功能、促进皮肤自愈能力的中医方法
三、中医药治疗常见皮肤疾病的原则和方药
1. 中医药治疗常见皮肤疾病的原则
- 化湿燥湿、清热燥湿、活血化瘀、滋养养血等原则
- 调理脾胃、清宣泄火、补益气血等原则
2. 中医药治疗常见皮肤疾病的常用方药
- 清热解毒方、活血化瘀方、湿热祛风方等常用方药
- 护肤养颜方、调理脾胃方、补益气血方等常用方药
四、中医药外治法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 中医药外治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中医药外治法在湿疹、疮疖、痤疮等常见皮肤疾病中的应用
五、中医养生与皮肤健康
1. 中医养生理论与皮肤健康的关系
2. 中医养生方法对皮肤健康的影响及应用
六、中医护肤技术与方法
1. 中医护肤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2. 中医护肤技术在皮肤保健中的应用
以上为中医皮肤科学复习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掌握中医皮肤科学知识。
祝您学习顺利!。
《皮肤基础知识》PPT课件_OK
![《皮肤基础知识》PPT课件_OK](https://img.taocdn.com/s3/m/b8718cd787c24028905fc3e7.png)
加速皮肤衰老的主要内因
➢ 随年龄的增长皮肤内胶原蛋白迅速减少 ➢ 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功能降低,分泌物减少,使皮肤干
燥形成皱纹 ➢ 皮肤的营养障碍,血液循环功能减退,细胞和纤维组织
营养不良,使皮肤出现皱纹
38
加速皮肤衰老的主要外因
➢ 过多及过于丰富的面部表情 ➢ 环境突然改变或环境恶劣 ➢ 长期在光线暗的环境下工作 ➢ 长期睡眠不足及烟、酒等用品的刺激
作用:保温防寒,缓冲外力,保护皮肤,分解释放能量 与美容的关系:皮下脂肪的厚薄对人的体形有很大影响。
19
➢ 汗腺 ➢ 皮脂腺 ➢ 毛发 ➢ 指甲
皮肤的附属器官
20
皮脂腺
➢ 结构:由腺体和导管两部分组成,腺体位于真皮浅层,导管开口 于毛囊
➢ 分布:除手脚掌外,皮脂腺遍布全身,以头面部最多,其次为前 胸和背部。
• 基质 无定形均质状物质,充填于细胞和纤维之间,主要成份为粘多糖 (透明质酸),主要功能是保持组织内水分。
真皮与美容的关系:
• 如果真皮中纤维老化、基质减少,皮肤就会缺水,同时弹性、韧性下
降,皮肤就容易出现皱纹。
17
➢ 真皮层的结构 ➢ 真皮层与美容的关系
知识重点
18
皮下组织
组成: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 部毛囊等
1
欢迎与介绍
自我介绍 课程介绍
一、皮肤的概述 二、皮肤的生理结构及功能 三、常见的皮肤类型 四、常见皮肤问题的成因及护理方法
2
课程目的
• 掌握皮肤知识 • 掌握正确判断顾客肤质并正确推荐产品的技巧 • 掌握如何进行皮肤知识培训的技巧
3
皮肤的概念
• 皮肤是有生命的器官,它覆盖于整个身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 • 皮肤是心理和身体健康状态的体现。 • 健康皮肤的特征 :健康皮肤应该是柔软、细腻、微湿、富有弹性的。PH值应呈弱
皮肤生理学基础知识(一)
![皮肤生理学基础知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1b3e18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c.png)
皮肤生理学基础知识(一)引言概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担负着保护身体的功能,同时也是感觉器官和温度调节器。
了解皮肤的生理学基础知识对于维护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皮肤的组成、皮肤层、皮肤的生理功能、皮肤的循环系统和皮肤的免疫系统。
正文:1. 皮肤的组成a. 表皮:由角质层、棘层、颗粒层和基底层组成。
b. 真皮:含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为皮肤提供弹性和支撑。
c. 皮下组织:包裹在真皮下方,富含脂肪细胞和血管,起到保温和吸收冲击力的功能。
2. 皮肤层a. 角质层:由角质细胞组成,起到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刺激的作用。
b. 颗粒层:含有细胞颗粒和角蛋白,对维持皮肤水油平衡起关键作用。
c. 棘层:含有棘细胞,与表皮下的基底层相连,形成屏障。
d. 基底层:含有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决定皮肤的颜色。
3. 皮肤的生理功能a. 保护功能:抵御外界刺激和微生物侵入。
b. 感觉功能:皮肤的神经末梢能感受到疼痛、温度和触摸。
c. 分泌功能:皮肤分泌汗液、皮脂和角质细胞。
d. 吸收功能:皮肤能吸收水分和一些药物。
e. 代谢功能:皮肤参与维生素D的合成和新陈代谢。
4. 皮肤的循环系统a. 血液供应:皮肤由丰富的血液供应,维持皮肤功能和修复。
b. 毛细血管:皮肤表层存在大量毛细血管,起到散热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c. 淋巴系统:皮肤为淋巴排毒提供通道,清除废物和细菌。
5. 皮肤的免疫系统a. 表皮免疫:皮肤发挥着第一道防御工线的作用,抑制细菌和病毒的侵入。
b. 皮下免疫:皮肤中的免疫细胞对病原体做出反应,调控免疫应答。
总结:了解皮肤的生理学基础知识对于维护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皮肤的组成、皮肤层、皮肤的生理功能、皮肤的循环系统和皮肤的免疫系统都是维持皮肤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通过正确的保养和有效的护理,可以保持皮肤的功能和外观的健康。
皮肤学基础知识
![皮肤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2bb98a6941ea76e58fa04a5.png)
胞之间,它的主要成分是粘多糖,还有一些 蛋白质、盐分和大量水分。
真皮的作用
• 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
• 皮肤富有延展性和弹性
• 真皮层再生能力低下(遇到整层真皮层损伤 时会留下疤痕,如去暗疮时不得法也会伤到 真皮留下疤痕)
• 有些采取纳米技术将物质的分子量做成非常 的小,理论上也可以让皮肤很快的吸收皮肤源自结构• 皮肤由外而内分为:
表皮的构造
• 表皮由外而内依次为: • 1、角质层 • 2、透明层 • 3、颗粒层 • 4、有棘层 • 5、基底层
角质层
• 是由几层到几十层扁平的、无核细胞组成 • 主要成分:角质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 干性-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皮脂腺分泌量小 • 护肤要点1做好保湿2注意防晒3不要过度按摩肌肤 • 混合性-T部位油,脸颊干 • 兼具干性和油性的特点,保养不当会长黑头痘痘,
也会像干性皮肤一样长皱纹 • 油性-毛孔粗大,油脂分泌旺盛,易长黑头痘痘 • 护肤要点:含油脂少的润肤露,使用清洁力强的
部位我们形象的称之为皮丘。(被皮沟交汇伏突 出来菱形部分)
• 皮丘的最高点是汗孔,汗孔下面连着汗腺,汗腺 分泌的汗水经由汗孔排出体外
• 山丘与山丘之间我们称之为山沟,所以皮丘与皮 丘之间我们称之为皮沟。(皮肤纵横交错的纹理 线)
• 皮沟的最低处是毛孔,毛孔连着毛囊,毛囊旁边 有个袋状的物质皮脂腺,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经由 毛孔排出滋润皮肤。
•
2、恶性
• 过敏后急救措施
面部长斑的区域和原因
• 发际线长斑:妇科疾病,体质弱 • 额头长斑:消化不良,神经系统思绪过重,便秘 • 下眼袋长褐色斑,点状呈片状分布,怀孕,堕胎
皮肤专业知识PPT课件
![皮肤专业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3dd9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3.png)
05 皮肤健康的生活习惯
饮食与皮肤健康
总结词
均衡饮食对皮肤健康至关重要,摄入 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皮 肤正常功能。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保 持皮肤弹性和光泽。
增加抗氧化食物
抗氧化食物如蓝莓、核桃等可以中和 自由基,减少皮肤损伤。
控制糖分摄入
高糖饮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加速皮 肤老化。
02 常见皮肤问题及成因
痘痘与痤疮
痘痘与痤疮成因
毛囊内细菌增多、皮脂分泌过多和毛囊口角质堵 塞等。
痘痘与痤疮症状
红肿、疼痛、脓疱等。
痘痘与痤疮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控油和抗炎护肤品、口服和 外用药物等。
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成因
接触过敏原,如化学物质、动物皮毛、花粉等。
皮肤过敏症状
红肿、瘙痒、刺痛、皮疹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 觉、分泌和排泄等多种功 能。
皮肤细胞
皮肤细胞包括角质形成细 胞和色素细胞等,它们共 同维护皮肤的健康。
皮肤的类型与特点
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油脂分泌较少, 容易干燥、脱屑,需要保 湿和滋润。
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油脂分泌较多, 容易毛孔粗大、长粉刺, 需要清洁和控油。
注意成分
了解护肤品中的成分,避免 使用含有刺激性或有害成分 的产品。
品牌信誉
选择知名品牌的护肤品,确 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试用体验
在购买前先试用小样或进行 肌肤测试,确保产品适合自 己的肤质和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日常护肤步骤
爽肤
使用温和的爽肤水或化妆水, 帮助收缩毛孔,平衡皮肤水油 平衡。
美容课程皮肤基础理论和知识
![美容课程皮肤基础理论和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f9d110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0.png)
注意事项
强调皮肤清洁和护理的注意事项,如避免 过度清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等。
皮肤按摩和提拉
按摩手法介绍
学习正确的按摩手法,包括轻揉、 拍打、滑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和淋巴排毒。
提拉技巧分享
分享有效的提拉技巧,如使用指 腹或手掌沿着肌肤纹理向上推动, 提升肌肤紧致度。
注意事项提醒
提醒在进行皮肤按摩和提拉时需 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过度拉扯、 保持手部清洁等。
防晒保护
强调防晒的重要性,介绍 不同防晒产品和正确的使 用方法,保护皮肤免受紫
外线伤害。
营养滋养
介绍如何通过饮食和护肤 品为皮肤提供充足的营养, 使皮肤更加健康、光滑、
有弹性。
皮肤美容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01 注意清洁
在进行皮肤美容前,必须确保皮肤清洁, 避免污垢和油脂影响美容效果。
03 注意防晒
防晒是皮肤美容的重要环节,必须做好 防晒工作,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头的形成。
使用收缩水
使用含有收缩成分的化妆水,可 以缩小毛孔,减少毛孔粗大的问
题。
定期去角质
定期去除皮肤表面的老化角质, 有助于减少黑头和毛孔粗大的问
题。
皱纹和松弛的处理
皱纹处理
使用抗皱霜、填充剂或激光治疗等方法,减少皱 纹的深度和数量。
皮肤松弛处理
通过紧肤霜、微针、射频紧肤等方法,提高皮肤 的弹性和紧致度。
02
皮肤功能
皮肤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觉、 代谢和免疫等多种功能。
皮肤的类型和特征
干性皮肤
皮肤紧绷、干燥,容易起皮屑,出现皱纹和细纹。
油性皮肤
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容易长粉刺和痘痘。
混合性皮肤
皮肤科学基础知识
![皮肤科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1637c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c.png)
药物选择
针对不同类型的皮肤疾病,选择合 适的药物,如外用药、口服药、注 射药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 症。
物理治疗
如光疗、激光、冷冻等,可用于辅 助治疗某些皮肤疾病。
预防措施及患者教育
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和热水烫洗;避免接触过 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辛辣刺激性 食物。
患者教育
向患者普及皮肤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 自我保健能力;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和护肤品,避免滥用 和误用;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05
皮肤保健与美容知识
Chapter
日常护肤步骤及注意事项
01
清洁
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 ,彻底清洁皮肤,去 除油脂、污垢和化妆 品残留。
02
由4-10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 细胞组成,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 ,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由多层扁平无核角质细胞组成, 具有防止水分流失和抵抗外界刺 激的作用。
由2-4层梭形或扁平细胞组成,含 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具 有折射光线的作用。
真皮层
乳头层
位于真皮浅层,与表皮基底层相 接触,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 巴管和神经末梢。
等。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者皮肤、黏膜、毛 发等,观察皮损的形态、大小
、颜色、分布等。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实 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
、便常规、生化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有助于 了解治疗原则
根据皮肤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 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遵
定期检查皮肤
注意观察皮肤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理晒伤、晒斑等问题。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ppt课件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56515aaea998fcc220eb5.png)
(一)皮肤类型的划分 1、皮肤基本类型的划分及成因
•中性皮肤 特点:不干也不油,纹理不粗不细,毛孔较小,肤色
红润细腻,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前的少女。
•干性皮肤 特点:面色苍白、血流量和皮脂分泌少;毛孔窄小,
不明显,肤色暗沉无光泽;粗糙易脱皮屑;松弛,易产生 皱纹和老化;易敏感。
18
皮肤的基础知识
二、皮肤类型的划分及判别方法
(一)皮肤类型的划分 2、问题性肌肤的划分及成因
(3)无法祛除的色斑 • 黑变病
特点:多生于下眼睑和眼袋上,色泽黝黑发蓝。 成因:发生机理不明,无法祛除。
19
皮肤的基础知识
二、皮肤类型的划分及判别方法
(一` )皮肤类型的划分
2、问题性肌肤的划分及成因
(3)毛孔粗大、皮肤粗糙、角质层增厚变硬、暗疮印 成因:油性肌肤,生长暗疮期间护理不当,印痕肌肤。
26
皮肤的基础知识
二、皮肤类型的划分及判别方法
(一)皮肤类型的划分 4、身体及身体皮肤
(1)身体肥胖 成因:缺少运动,遗传,体液循环不畅、营养不平衡。
(2)乳房松弛下垂 成因:缺少运动,缺乏营养,荷尔蒙分泌不平衡,产
(1)颈部衰老皮肤 特点:颈部比面部松弛,提前产生了皱纹;颈部肤色
暗淡,比面部颜色深;有赘肉堆积,显得臃肿不雅观。 成因:平时只注意保养面部,忽略了对颈部的保养;
座姿、卧姿不正确。
25
皮肤的基础知识
二、皮肤类型的划分及判别方法
(一)皮肤类型的划分 3、其它类型的皮肤划分及成因
(2)面部臃肿、多脂肪、下垂 成因:体液循环不畅,脂肪堆积。
生发层又可分为基底层与棘状层。基底层内上皮细胞 之间分布有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的多少决定皮肤的颜 色;皮肤经日光照射后,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颗粒会增 多,使皮肤的颜色变深。黑色素颗粒能吸收紫外线,可以 保护皮肤防止晒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学基础知识皮肤学基础知识一、人体的构造七、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二、皮肤概论八、皮肤的分类三、皮肤的外观九、常见异常皮肤四、皮肤的结构十、肤质变化的原因五、皮肤的生理功能十一、季节与肌肤的关系六、皮肤的PH值一、人体的构造❖人体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二、皮肤概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包裹在身体外面的一层保护膜❖面积:1.5-2.0平方米❖重量:占体重的15%❖厚度:0.5-4.5豪米,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约1-3毫米,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5毫米。
❖皮肤会随着年龄、季节、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三、皮肤的外观❖皮沟:皮肤上纵横交错的纹理线。
(是由真皮中纤维束的排列和牵拉所引起的)❖皮丘:被皮沟包围伏突起来的菱形部分。
❖毛孔:皮沟交汇处有很小的孔穴,毛发由此处延伸出来.❖汗孔:于皮丘中点的一个个小孔。
❖皮嵴:皮沟将皮肤划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部分(指纹即由皮沟和皮嵴所组成)❖人体皮肤解剖构造(图示)四、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表皮组织真皮组织皮下组织(一)表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伸入真皮中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
表皮分五层(图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脸部及身体各处除手掌、足底外无透明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
1、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呈鱗片狀❖主要成份:角质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使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皲裂现象。
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伤害,并能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
皮肤第一道防护层.2、透明层❖數层融化成一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狀,光线可以透过。
❖主要成份是:晶样角母素-折射光线❖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
有汗腺无皮脂腺.3、颗粒层❖由3-5层棱形状有核活细胞组成。
❖主要成份:晶样角质-折射光线,含有一种称为透明角质的颗粒得名,其透明颗粒为人体抵抗光线的主要物质。
皮肤第一道紫外线防护层.4、有棘层❖由8-12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多边形细胞组成,为表皮层中的最厚一层,细胞间隙中有淋巴液相通,其主要功能:☐吸收淋巴液中的营养成分☐供给基底层养分。
☐协助基底层细胞分裂。
5、基底层❖为表皮的最内一层,是圆柱形细胞。
❖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
❖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
基底细胞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故又称生发层,当皮肤受外伤时,如果基底细胞未遭破坏,经一段时间,皮肤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不会留疤痕。
每10个细胞中有一个黑色素细胞,有分泌黑色颗粒的功能,可吸收阻挡紫外线,起保护作用。
若黑色顆粒代谢不良,会导致色素沉淀产生斑。
表皮的角化过程❖表皮细胞由基底层开始分裂,逐渐向上推移生长,到表皮的最外层,最后形成角化脱落的过程称表皮的角化,简言之就是角脘细胞的分化过程。
当角化的同時,在表皮层的角质片,会渐渐的被分解,称为角解❖皮肤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角化14天+角解14天❖基底层新生细胞 14天颗粒层 14 天角质层表皮细胞更替时间28天为一周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老化,18岁以后,皮肤的代谢周期,大致为年龄加上10天左右。
新陈代谢=年龄+10天基底膜–介于表皮与真皮之间❖位于表皮的下突部份,和真皮層乳頭互相連接,呈波浪起伏狀。
❖功能:1、通透屏障作用2、对表皮的支撑作用3、表真皮的黏附作用(二)、真皮层(结缔组织)❖为皮肤的第二大层。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其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由大量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并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腺体、立毛肌等。
❖乳头层:1、与表皮紧密连接2、含细小的圓锥形突出物,呈乳头状,朝向表皮。
3、含毛細血管、神经、淋巴管、毛囊、皮脂腺、汗腺。
❖网状层:与乳头层无明显的界限,主要由结合纤维所构成,赋予皮肤弹性与韧性。
内含: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真皮的功能1、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
2、皮肤富延展性及弹性。
真皮层三大细胞1、肥大細胞:是结缔组织中的一种单核性大細胞形狀:細胞大、可呈圓形、斜方形、菱形或星形等不同形态。
功能: 1、免疫作用2、纤维化和疤痕形成之修复3、防止血栓形成2、纤维細胞:又称纤维母細胞为真皮层中分布最多的細胞。
3、组织細胞:又称网状內皮細胞,为吞噬細胞,具吞噬作用。
真皮的功能1、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
2、皮肤富延展性及弹性。
(三)、皮下组织❖由大量的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丰富的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神经网。
❖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有明显差异,女性胸部、臀部皮下脂肪较多,使身体呈现特有的优美曲线。
皮下组织主要功能1、对外来冲击起衬垫作用,以缓冲冲击对身体的伤害。
2、是热的不良导体和绝缘带,以防寒和保温。
3、高能量物质合成、储存和供应的场所。
4、特殊的网状内皮组织,参与机体防御反应。
5、塑造形体曲线。
6、美容。
五、皮肤的生理功能人们最了解的当然是皮肤的“表现功能”,就是表现自己的“美丽一面”了。
其实细说起来,皮肤的面子作用只是辅助,实际上,皮肤一共有7种实用功能。
(保护、呼吸、分泌排泄、调节体温、表情、知觉、吸收)分泌排泄作用❖汗腺分布全身皮肤,大约有200万-500万,最多位于腋下、手掌、脚掌、额头。
❖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
作用:分泌汗水、调节体温。
汗腺(汗水)大汗腺----感知发汗(出汗有感觉)大汗腺(顶浆腺)❖开口:毛囊腔内,及在皮脂的排泄口外方,通过皮肤表面作碱性分泌,易被细菌感染,分泌经感染会产生体臭。
❖分布:腋窝、脐周、乳晕、胸部、外阴和肛周等部位(同一种族,女性大汗腺数目比男性多)。
❖大汗腺也被视为第二性征的一种表现,从青春期开始,显示功能活动(頂漿腺與皮脂腺共同成為體臭的原因之一)。
小汗腺---不感知发汗(出汗没感觉)人体一直都在分泌汗水,通常情况下,肉眼无法看到。
小汗腺(外分泌腺)❖分布:遍布于全身体表。
独立开口,不连接毛囊。
❖主要成分:99%水、无机盐和少量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
❖作用:润泽肌肤、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
皮肤的附属器 ---皮脂腺❖与毛发同一开口❖作用:分泌油脂、润泽肌肤开口在毛囊,分泌皮脂;是决定皮肤性质的器官。
❖构成皮脂腺的成分:甘油三脂、游离的脂肪酸、胆固醇、鲨烯、酯类、其他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类皮脂膜的定义❖皮脂膜是由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和汗腺所分泌的汗水、角质细胞所生成的脂质,与空气中的氧气相混合,发生氧化作用,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呈弱酸性,可以抵抗细菌的侵害叫酸性保护膜。
❖其PH值约围4.5-6.5之间。
皮脂膜的功能❖供给皮肤滋润与光泽。
❖防止细菌繁殖,使皮肤表面清洁、健康。
❖皮脂膜中的油脂,能将多余的角质角解。
❖综合皮肤酸碱度。
❖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保持皮肤良好的呼吸作用,并能吸收大气中的天然离子。
影响皮脂腺分泌功能的因素1. 季节 5. 内分泌2. 温度 6. 按摩3. 年龄 7. 饮食4. 情绪 8. 遗传吸收功能皮肤没有主动吸收功能,只有经皮吸收(利用经过特殊的物质或特殊处理过的可以通过电子阻碍层的)哪些物质可以穿透皮肤?界面活性剂肾上腺激素铅、汞、酒精、冰片纳米微球透皮吸收技术:在有效成分纳米化的基础上,以磷酸钙为载体,根据皮肤各层ph值的不同,将皮肤各层所需的营养物质定点释放。
一般护肤品没有解决吸收问题⏹皮肤各层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图示)影响皮肤吸收功能的因素⏹角质层的厚薄⏹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多少⏹毛孔状态⏹局部皮肤温度⏹皮肤表面的类脂物越低,渗透力越强。
⏹物理性、化学性的血管扩张,渗透力增强。
⏹皮肤损伤如:烧伤、伤疤,渗透力增强。
⏹活性成分特质保护作用:对外保护作用:1、对机械性外力的保护2、对化学性刺激的保护3、抗菌保护4、抗紫外线保护对内:1、免疫反映2、过敏反映3、免疫保护知觉作用皮肤为五感器官之一,具有触、冷、热、痛等知觉,传至于知觉神经-脊髓-脑干-视床-大脑皮层。
另外,痒也视为痛觉神经引起的。
呼吸作用皮肤也具有吐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的呼吸作用。
如,把手放进盛水的盆里,盆里会冒泡,皮肤通过毛孔的吸收占肺呼吸的1%调节体温作用周围温度高时,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皮肤散热周围温度低时,皮肤血管收缩,防止体温扩散。
表情作用利用皮肤血管的扩张收缩,脸部表情肌肉的牵动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六、皮肤的PH值❖在4.5-6.5之间,(化学中性7.0),(皮肤的生理中性:5.5)。
表皮中和能❖我们的皮脂膜有时常保持一定酸度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皮肤有碱性中和能力,暂时的酸性改变,会因皮脂和汗的混合,而回复为原来的PH4.5-6.5,这种作用,称为表皮中和能。
❖正常的皮肤来说,大约20-30分钟,就可以恢复正常的酸碱度,但如果中和能力低落的皮肤,就比较不容易恢复。
七、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紫外线的优点:1、与皮下胆固醇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代谢,帮助骨骼老化2、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有助于皮肤病的治疗紫外线的缺点1、促使肌肤干燥2、促使肌肤老化3、产生或加深黑斑和雀斑4、过度的暴晒可能引发皮肤癌5、患有光过敏症的人,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皮肤炎八、皮肤的分类❖中性皮肤❖油性皮肤❖干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敏感性皮肤❖此外还有微丝血管破裂皮肤,问题型皮肤、衰老性皮肤等⏹特征:油份与水份平衡⏹辨识:1、毛孔细致2、富有光泽3、富有弹性4、少见皱纹辨认皮肤—油性皮肤⏹特征:油脂分泌过旺⏹辨识:1、满面油光2、毛孔粗大3、易长粉刺、面疱4、皮肤纹理较粗辨认皮肤—干性皮肤⏹特征:缺乏水分且油脂分泌不足⏹辨识:1、有细纹、易长斑2、缺乏光泽3、易脱皮、干裂4、毛孔细致辨认皮肤--混合性皮肤⏹特征:两颊情况良好、T字位油脂旺盛毛孔粗大、有粉刺⏹辨识:1、两颊肤色均匀有光泽2、T字位较易出油3、T字位毛孔粗大4、T字位有粉刺辨认皮肤--敏感性皮肤⏹特征:对外界或内在反应极迅速并可见于任何皮肤类型中⏹辨识:1、两颊易见微血管浮现、皮肤薄2、两颊发红、温度高3、易起红疹、发痒、红肿认识皮肤种类特性油性皮肤:由于油脂分泌旺盛,额头、下颚有油光,毛孔粗大,触手粗糙,经常有黑头,肤质厚硬而稍欠和谐。
↘干性皮肤:细致透明、敏感、有皱纹、很容易起红斑和血管破裂。
由于缺乏油脂和水分,抚摸下会觉得粗糙,但毛孔幼细。
此类皮肤又可分为:缺油性干皮肤和缺水性干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