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要多长时间

合集下载

肱骨干骨折康复方案

肱骨干骨折康复方案

肱骨干骨折康复方案
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中段或近中段骨折,常见于肘部受伤或直接外力作用引起的骨折。

以下是肱骨干骨折康复方案的一般步骤:
1. 手术后的第一周,主要以维持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保护手部为主。

患者应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活动,包括腕部和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

2. 术后第2-3周,患者可开始进行肘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和旋转运动。

这些运动旨在增加肌肉力量,恢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并逐渐加强手臂的功能。

3. 术后第4-6周,患者可以进行逐渐增加的负重训练,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常规的康复锻炼包括重力抗阻训练、弹力带练习和肱骨旋前肌和旋后肌的加强运动。

4. 术后第6-8周,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功能性训练,如握力和手臂的协调性训练。

这些训练旨在恢复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手指灵活性和手臂力量。

5. 术后8-12周,患者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负荷,以促进肱骨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这包括高强度的肱骨肌肉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和功能性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并避免超负荷训练或不当运动引起的再伤害。

此外,康复过程中可能需要X射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

每个个体的康复进程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康复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摘要】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术后伤口护理、功能锻炼、疼痛管理、心理支持和饮食调理都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康复护理的作用不仅在于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更在于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

对肱骨骨折术后的患者,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伤口护理、功能锻炼、疼痛管理、心理支持、饮食调理、生活质量、康复的重要性、患者、康复护理、改善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肱骨骨折是指肱骨发生骨折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肱骨是上肢中最重要的骨骼之一,承担着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连接功能,对于上肢的运动和支撑起着关键作用。

肱骨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导致,比如摔倒、碰撞等。

肱骨骨折的治疗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术后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良好的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肱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介绍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术后的挑战,更快地恢复健康。

康复护理不仅涉及到身体方面的康复,还包括心理和生活的支持,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

1.2 手术后的康复重要性手术后的康复对于肱骨骨折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手术治疗后,及时展开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肱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促进受伤部位的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还可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患者可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减少对家人的依赖,提高自立能力。

康复护理还有助于预防因康复不当而导致的再次受伤或疼痛加重,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手术后的康复不仅是恢复受伤部位功能的过程,更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康复的重要环节。

肱骨骨折后康复治疗与功能重建技术研究

肱骨骨折后康复治疗与功能重建技术研究

肱骨骨折后康复治疗与功能重建技术研究肱骨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其治疗和康复过程对于恢复患者上肢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肱骨骨折后康复治疗与功能重建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肱骨骨折的康复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适用于肱骨骨折较为稳定、未移位且适应症明确的患者。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石膏固定、牵引、功能锻炼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刺激性运动和药物的应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2. 外科治疗:适用于肱骨骨折移位明显或关节面受累的患者。

外科治疗可通过内固定、骨折复位、骨缺损填补等方式来稳定骨折,促进骨折愈合。

术后的康复治疗则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方案。

二、肱骨骨折后康复阶段1. 早期康复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控制疼痛和肌肉松弛,促进伤口愈合。

常见的方法包括冷敷、被动运动和功能锻炼等。

早期康复的目标是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并逐渐恢复肌肉功能。

2. 中期康复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的运动范围。

患者可以开始进行主动运动,如屈伸运动、旋转运动等。

此外,康复师还可以采用各种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和理疗等,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3. 晚期康复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功能和力量,使其能够日常活动和参与体育锻炼。

在晚期康复阶段,康复师会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辅助器具的使用、逐渐增加负重练习以及各种功能性训练。

三、肱骨骨折康复中的功能重建技术1. 扩展器的使用:扩展器可以用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帮助患者恢复屈伸功能。

通过逐渐增加扩展器的拉力和使用时间,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的恢复。

2.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抗阻力训练和力量锻炼,可以增加肱二头肌和三头肌的力量,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杠铃卧推、杠铃臂屈伸等。

3. 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指在模拟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境下进行的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通过进行握力训练、平衡练习、抓取和放置物品等活动,患者可以逐渐恢复上肢的功能。

肱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效果评估

肱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效果评估

肱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效果评估肱骨骨折是指肱骨(上臂骨)骨折,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手术治疗是肱骨骨折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将就肱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效果评估进行介绍。

在手术治疗之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骨折评估,包括通过临床观察、X光片、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类型、骨折程度、骨折位置及关节是否受累等情况。

通过这些评估结果,医生能够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肱骨骨折的主要目标是恢复骨折断端的解剖位置、稳定骨折部位,并提供良好的骨折愈合条件。

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手术治疗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外固定和关节镜手术等。

1. 骨折复位:对于骨折断端移位较小的肱骨骨折,可以通过外力施加来使骨折断端复位到正常解剖位置。

这种方法简单、创伤小,但对于移位较大或多节段骨折无法满足要求。

2. 内固定:内固定手术一般通过皮切口将钢板、钢钉或螺钉等内固定材料置入骨折断端,通过固定骨折断端使其稳定。

这种手术常用于骨折断端移位较大或多节段骨折,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愈合条件。

3. 外固定:外固定手术是通过在骨折部位外固定装置来固定骨折断端。

这种方法适用于紧急情况下骨折暂时固定,或者伴有软组织损伤无法立即进行内固定的情况。

4. 关节镜手术:对于肱骨周围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的骨折,可以通过关节镜手术来进行治疗。

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部分肱骨骨折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肱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估是对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影像学检查,以评估骨折断端是否愈合、关节功能是否恢复正常等。

通常的评估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程度、功能恢复情况等。

对于肱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估,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骨折愈合时间:通常情况下,肱骨骨折需要6-12周时间来愈合。

通过定期的X光片检查可以确定骨折断端的愈合情况,如愈合程度、愈合时间是否符合预期等。

2. 功能恢复:手术治疗后肱骨骨折的功能恢复是评估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黎xx,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已愈

黎xx,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已愈

住院病历姓名:黎海滔工作单位:无性别:男职业:农民年龄:19 岁住址:江口县德旺乡茶寨村籍贯:贵州江口入院日期:2011年10月16日民族:土家记录日期:2011年10月16日婚姻:未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主诉: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内固定术后8+月。

现病史:2011年01月,患者不慎摔倒,致左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左上肢功能活动障碍,诊于福建省东山县医院,经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并及时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恢复好,亦未感何特殊不适,曾于2011年3月诊于福建省东山县医院并复查X片,示内固定无异常改变,骨折断端生长好,2011年10月13日诊于我院并行X片检查,示:左肱骨外髁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已愈,患者于今日就诊我院,并要求手术取出内固定,门诊遂予肱骨外髁颈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收入我科,病来,患者精神、饮食可,二便如常。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生活史:生于原籍,未到过疫区,无不良嗜好。

家族史:家庭成员中无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36.0℃ P:82次/分, R:20次/分, BP:130/90mmHg 发育良好,营养中等,神志清晰,平静面容,精神可,步入病房,体查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口唇无发绀。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呼吸20次/分,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或凹陷,于左肱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1.2cm处见心尖搏动,心浊音界不扩大,心率8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腹式呼吸正常存在,未见肠型蠕动波及疝,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腹胀,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全腹未扪及包块,肝浊音界正常存在,肝肾区无叩击痛,莫非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6次/分,未闻及金属音及气过水声。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康复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康复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康复作者:张伟王宇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

方法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在医师指导下康复治疗减少预后并发症。

结果本组1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行早期康复治疗,疗程缩短,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减轻。

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康复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主要指肱骨外科颈骨折,本文的康复治疗也包括锁骨骨折、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肩关节脱位术后等肩关节周围损伤的康复治疗[1]。

由于老年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比较困难。

骨折造成较为严重的肩部软组织损伤,术中常见关节囊和肱骨头形成“纽扣眼”样绞索证实手法复位有较高的失败率,且可增加血管神经牵拉损伤的机率。

骨折术后,由于长期制动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我们于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12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满意,均无明显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有1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其中男4例、女8例,51~80岁,平均65.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13 d,平均手术时间7.2 d。

治病原因:走路时摔倒伤患者9例,高处坠落伤患者2例,车祸伤患者1例。

其中外展型骨折患者10例,内收型骨折患者2例。

骨折治疗方法均为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或LCP(Locking-compression plate,锁定限制钢板)内固定。

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均无明显肩关节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1.2.1 骨折治疗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整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拉力螺钉内固定、AO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内固定、Ender钉内固定、直角或T型钢板内固定、肱骨近端解剖钢板螺钉内固定、LCP内固定,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案首选LCP坚强内固定,这样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骨折术后到底如何康复?

骨折术后到底如何康复?

骨折术后到底如何康复?骨折后通常会发生出血、渗出以及炎症等,这些问题会使骨折组织愈合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短缩、粘连或是瘢痕等,严重骨折损伤需要长期制动,否则会加重组织的变性或萎缩,引发关节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简单用药治疗是无效的,需要采取康复治疗。

临床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制动时间、组织病变情况以及需要恢复的功能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有效缓解疼痛,松懈粘连,提高肌肉韧带柔韧性,增加肌力与运动的协调性,恢复功能性的活动能力。

下面简单科普骨折术后到底如何进行康复才有效。

一、一期康复训练受伤后的0-3周(血肿机化期),这个时期属于骨折伤处肿胀严重,疼痛感较强烈阶段,骨折端不稳定,很容易再次发生移位。

早期康复训练其目的就在于锻炼周围肌肉,保持肌肉张力,缓解局部肿胀程度,避免发生关节僵硬或是肌肉萎缩,确保骨折的能够愈合与功能恢复的较大可能性。

骨折早期基本都需要卧床休息,确保患肢处于舒适的状态,高度略高于心脏,才有助于静脉回流,可做向心性的辅助按摩帮助消肿。

在不活动关节的前提下,练习伤肢如股四头肌肌肉等长收缩,肌肉进行有节奏的收缩与放松,通过练习肌肉等以防止肌肉粘连或萎缩。

建议每天练习4-5次,每次5-10分钟,要以患者感觉不累为宜。

同时可主动练习患肢踝关节跖屈运动与背伸运动,此类练习不会影响骨折的固定,不可做影响骨折愈合的激烈运动,如不可做患肢内旋运动。

早期康复训练原则是除骨折处上下关节不可运动外,身体其他部位都可进行正常活动。

通常术后4-6小时即可进行简单的关节主动或被动锻炼,放松患肢肌肉,促进静脉回流,有助于肿胀的消退。

做好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练习上肢外展扩胸运动,有助于增进心肺功能。

同时可多多练习踝关节与趾间关节的屈伸运动,练习小腿肌肉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术后0-3周的康复训练,本质是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自主收缩与放松。

术后要细心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如有无出现伤口渗血,肿胀是否严重等;若是髋部骨折,术后几天翻身与患肢活动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与协助下进行,患者与家人不可随意活动,以免二次受伤。

简述肱骨头骨折术后康复流程

简述肱骨头骨折术后康复流程

简述肱骨头骨折术后康复流程英文回答:After a humeral head fracture surgery, therehabilitation process is crucial for restoring the strength, range of mo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arm.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ages, including early mobilization,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and functional training.In the early stage of rehabilitation, the focus is on pain management, reducing swelling, and promoting healing. This is usually achieved through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where the therapist moves the arm for the patient. These exercises help maintain joint mobility and prevent stiffness. Ice and compression may also be used to reduce swelling and pain.As the healing progresses, the patient can start act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These exercises involve thepatient actively moving the arm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rapist or using assistive devices. The goal is to gradually increase the range of motion and improve muscle strength. Examples of act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include shoulder flexion, abduct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Once sufficient range of motion is achieved, the focus shifts to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These exercises aim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the shoulder joint. Common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for a humeral head fracture include shoulder presses, rows, and rotator cuff exercises. Resistance bands, dumbbells, or weight machines may be used to provide resistance.Functiona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It involves simulating real-life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performdaily tasks. For example, the patient may practice reaching, lifting, and carrying objects of different weights and sizes. Functional training helps improve coordination, balance, and overall arm function.In addition to these exercises, other modalities such as heat therapy, ultrasound,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ay be used to supplement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These modalities can help reduce pain, promote healing, and improve muscle function.Overall,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for a humeral head fracture involves a gradual progression from passive to active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followed by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and functional training. The specific exercises and dura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severity of the fracture and individual patient factors.中文回答:肱骨头骨折术后的康复流程对于恢复手臂的力量、活动范围和功能至关重要。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肱骨干骨折是上肢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相关内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进行康复训练。

一、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是恢复肢体功能和减轻疼痛的关键环节。

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术后康复训练时间和阶段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一般在手术后第一天开始。

康复训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康复阶段、中期康复阶段和晚期康复阶段。

1. 早期康复阶段(手术后1-2周)早期康复阶段主要目标是控制疼痛、减少肿胀和恢复关节活动度。

患者可进行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的练习,如肩关节的主动抬举、手腕和手指的活动。

此阶段还应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承重,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2. 中期康复阶段(手术后2-6周)中期康复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逐渐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患者可进行肩关节肌肉力量训练,如二头肌和三角肌的练习。

此阶段还可逐渐进行手臂的轻度负重活动,如提重物、握力器的练习等。

3. 晚期康复阶段(手术后6周后)晚期康复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和恢复功能。

患者可进行更加复杂和刺激性的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肌肉训练、进行功能性训练等。

此阶段还可以逐渐增加承重活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三、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遵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训练,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康复进展和问题。

2. 注意保护手臂,避免碰撞和受伤,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承重。

3. 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和疼痛,以免影响康复效果。

4. 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动作,避免错误的姿势和动作造成不良影响。

5.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手臂的变化,如出现异常疼痛、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四、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1. 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情况:通过测量肩关节的活动度,评估关节活动范围是否正常。

骨折的康复治疗

骨折的康复治疗

主动运动 关节制动:等长收缩锻炼,即静力性肌肉收缩,在
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整个肢体的肌肉紧张用力然后 放松。 关节可以活动:等张收缩锻炼,即动力性肌肉收缩可以称之为肌肉的“绷劲”, 就是肌肉在做类似一张一弛的收缩运动时,长度不改变, 不产生关节的活动,但是肌肉内部的力量会有增减。
主要形式是使患处肌肉作舒缩活动。
上肢骨折:可作握拳、提肩活动,握拳时使 整个上肢肌肉用力,而后放松。
下肢骨折: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使整个 下肢肌肉用力后再放松,但不一定使膝关 节屈曲。
踝关节骨折:可作一些足趾背屈动作。
第二阶段
锻炼的形式:逐步活动骨折附近的关节。
上肢骨折:除作握拳外,还可作一些主动性 的关节伸屈活动。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 内收,先由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
骨折的康复常用评定
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关节活动度
AROM:active range of motion,主动关节活动度 PROM:passive range of motion,被动关节活动度
禁忌证: 1、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 2、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 3、骨化兴肌炎
围度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 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 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肿胀消除 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 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 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见图 11)。
固定术后2~3周,由于无论骨或软骨都不能容忍过度的压缩或弯曲力量,所以以 轻微的等长运动开始。

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侧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肘部受伤或外伤导致的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早期注意三角巾悬吊保护,不应负重。

否则将影响组织愈合及功能恢复。

术后0~3周应用三角巾舒适体位悬吊保护,手术当天在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手指、腕关节。

卧床时于手术一侧手臂下垫枕头,使手臂保持稍前屈位,以减轻疼痛。

1.术后1天“张手握拳”练习:用力、缓慢、尽可能大张开手掌,保持2秒,用力握拳保持2秒,反复进行,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2.术后3~7天(1)继续以上肌力练习(2)开始腕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30次/组,3~4组/日。

要求:练习在无或微疼痛前提下进行;动作宜用力,稍慢。

(3)尝试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30次/组,3~4组/日。

要求:练习在无或微疼痛前提下进行;动作宜用力,稍慢3.术后2~3周(1)开始活动肘关节:保护下去除三角巾,主动、缓慢、用力全范围屈伸肘关节,20~30次/组,2组/日。

练习后戴三角巾保护。

(2)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30次/组,3~4组/日。

4.术后4~6周(1)继续以上肌力练习。

(2)由医生决定开始“摆动练习”: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

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划圈)动作,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20~30次/组,1~2组/日,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

(3)“扩胸”练习:健侧手拖住患侧肘部保护,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双肩后张做扩胸动作,于最大位置保持5秒,放松为1次,反复进行,5分钟/组,1组/1小时。

“含胸”练习:健侧手拖住患侧肘部保护,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双肩向前做含胸动作,于最大位置保持5秒,放松为1次,反复进行,5分钟/组,1组/小时。

(4)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①肩关节前屈练习:平卧,去除三角巾保护,健侧手握紧患侧肘部(患侧肢体完全放松,由健侧用力完成动作),经体前沿垂直方向向上举起患侧手臂。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要多长时间【健康必备常识】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要多长时间【健康必备常识】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要多长时间
文章导读
\n 肱骨骨折后会出现明显的压痛感,患者会感觉到无法正常的将手部握成拳状并且丧失了手臂的活动功能,通常情况下要进行手术治疗才可使得骨折处得到正确的固定,方便肱骨的恢复。

不少患者在手术后发现康复时间很是漫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肱骨骨
折术后康复需要多长的时间。

临床治疗这个部位骨折需要10-12周左右的时间,期间注意抬高患肢的前臂,90度悬
吊起来,这样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利于消肿恢复,可以在患肢不负重的情况下活动患肢的
各个关节及手指弯曲锻炼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就可以。

下面介绍一些锻炼方法:
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
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
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

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
即可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
收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肢体肿胀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创伤已基本修复,骨痂开始形成,断。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康复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康复

88生冒塞旦医刊垫!Q生!Q旦笙j!鲞筮12翅Q些望!』!坠婴坐堕塑型壁!型幽!堕!坐!:垫!Q:!丛:!!:№:!!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康复李清有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通常是由较大的暴力所致,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复位、固定较困难。

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

近年来对青壮年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 PM)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自2002年至2008年,作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重建钢板、A o拉力螺钉治疗肱骨髁问骨折3l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l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5~62岁,平均43岁。

左侧13例,右侧18例,均为闭合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尺神经损伤2例。

骨折类犁按A O/A SI F分类均为C 型,其中C。

型15例,c:型1l例,c,型5例。

本组患者均在伤后5h~10d内手术,一般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2治疗方法:1.2.1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患肢中立位置于侧方,驱血后上气囊止血带,取患肘后正中…S形切口,在尺神经沟内找到尺神经,向近远端游离后用橡皮片牵开保护。

距鹰嘴尖2—2.5cm处(鹰嘴切迹中点)与尺骨干纵轴垂直的平面行“V”形截骨,向上翻起肱三头肌及鹰嘴截骨块,充分显露内外髁及滑车,尽量保护粉碎骨片的软组织附着,尤其是内上髁、外上髁的韧带附着,将旋转、粉碎的骨块复位,注意滑车和肱骨小头的解剖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后,用1枚直径4.0am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髁间骨折,拉力不能过大,以免使滑车宽度丢失,改变了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的对合关系。

这样可使复杂的髁间骨折变成简单的髁上骨折。

髁间固定后,如有桡神经损伤,可以从肱骨前方进行探查,不需另取切口。

直视下恢复肱骨髁间与肱骨干的解剖关系,骨缺损处可取自体髂骨植骨。

选用不同长度的解剖型Y型钢板固定于肱骨内外侧髁及肱骨干处,要保证远端至少有2枚螺钉固定。

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42例手术治疗分析

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42例手术治疗分析

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42例手术治疗分析目的:探讨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出院后,对本组42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在1~3年,平均(2.3±0.4)年。

肱骨骨折在术后6~13周,平均(7.8±2.1)周达到骨性愈合。

8例桡神经完全断裂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5.0%(6/8);其余34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7.1%(33/34),本组患者的总治疗优良率为92.9%。

结论:对于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应用桡神经探查术和肱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越早进行手术,越有利于骨折关节功能的恢复。

标签:桡神经损伤;肱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在临床骨科中,肱骨中、下段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肱骨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所以在肱骨骨折病人中常伴有神经血管,容易并发桡神经损伤[1]。

我院骨科对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应用了骨折内固定术、桡神经吻合术等手术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13例,年龄在17~68岁,平均(45.8±3.6)岁。

致伤原因:高空坠落7例,砸伤4例,摔伤5例,被打伤2例,压伤1例,车祸伤23例。

其中,陈旧性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4例,新鲜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38例;11例为开放性骨折,31例为闭合性骨折;5例合并尺桡骨骨折。

手术距离受伤时间在1~74d,平均(18.5±2.3)d。

其中8例桡神经完全断裂(撕脱伤2例),桡神经嵌于骨折断端、桡神经不完全断裂及严重挫伤者9例,25例桡神经无断裂,但是在压迫、牵拉作用下,桡神经发生了水肿、充血、变细。

1.2 方法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肢取屈肘位,并固定在胸壁一侧。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健康指导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健康指导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健康指导肱骨外科颈位于大小结节和肱骨干之间,为骨松质与坚质骨邻界的部位,最易发生骨折,且多为间接外力所致伤。

例如跌倒时手或肘先着地,外力向肩部冲击所致。

伤后肩部疼痛、肿胀,但肩部并不失其膨隆饱满的外观。

肩部多有较大的血肿,大结节下方有明显压痛。

(一)无移位者的治疗及护理一般可仅用三角巾悬吊固定3周,早期由于外伤疼痛不适,可卧床休息几天。

仰卧休息时,头肩部稍抬高,患侧上肢下面垫枕使之与躯干平行放置。

避免前屈或后伸。

对有移位者,采取闭合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复位后立即开始功能锻炼,尤其中老人,肩关节很容易因不活动而僵硬。

夹板固定期间,注意肢端血液循环,也注意夹板不要松开或对任何部位产生压迫。

当患者的一侧上肢固定后,生活很不方便,须注意帮助患者。

扶持患者从床上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部疼痛。

对于骨折极不稳定、移位较大、手法复位不成功者常进行切开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术后用三角巾吊起患肢并将患肢用绷带固定于胸壁前。

(二)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手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肢的肢端血液循环情况及伤口出血情况,有无压迫神经和血管的现象,手部是否有肿胀等。

如有因外固定过紧引起肢体肿胀,患肢肢端出现血液循环差,皮肤发冷、发紫、静脉回流差等症状,应立即告知主管医生,术后早期伤口疼痛,可适当给予止痛药。

术后及时练习握拳及肘、腕、手指活动,但外展骨折禁忌患肢外展,内收骨折禁忌内收。

最初活动范围不宜过大,一周后可以练习肩关节前屈、后伸(轻度伸、屈),活动范围可以逐步加大,切不可操之过急。

对有顾虑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耐心地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至少每天活动2~3次。

活动时嘱患者肌肉放松,在无痛的范围内活动练习。

(三)健康教育(1)、介绍功能锻炼的原则、作用和意义,以提高认识,取得合作。

(2)、进行具体指导:伤后早期练习握拳、伸指及腕、肘关节各种活动。

练习次数由少到多,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体力而定。

伤后第3周开始练习肩部前屈、后伸。

手臂肱骨大结节骨折康复训练

手臂肱骨大结节骨折康复训练

手臂肱骨大结节骨折康复训练
手臂肱骨大结节骨折是指肱骨的上端(也称为肱骨大结节)发生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或摔伤引起的。

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治疗方法,促进骨折恢复并提高患者的功能。

1. 首先,康复训练的第一步是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使用石膏或外固定器来实现。

这种固定装置可以保护骨折的部位,防止进一步的移位和受伤。

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再次受伤的活动。

2. 第二步是控制疼痛和减轻肌肉紧张。

骨折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肌肉痉挛。

康复师会使用一些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和超声波来缓解疼痛和舒缓肌肉。

3. 第三步是逐渐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骨折的初期,关节往往会因为固定而僵硬。

康复师会设计一系列的关节活动和伸展练习,以帮助恢复肩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4. 第四步是逐渐增加肌力和耐力。

骨折后,肌肉会因为缺乏活动而变得虚弱。

通过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和耐力练习,可以逐渐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5. 最后一步是恢复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康复师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
一些功能性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这可能包括抓握物体、提起重物、进行肩部运动等活动。

总的来说,手臂肱骨大结节骨折康复训练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旨在通过稳定骨折、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力和耐力,最终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康复的最佳效果。

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方法股骨骨折是指股骨骨干或者髁间的骨折。

手术是股骨骨折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后的康复锻炼对于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下面是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

1. 术后康复锻炼的时间安排:手术后最初几天,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以保护受伤的股骨。

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可以进行功能锻炼,通常在术后第二天就开始进行床边功能锻炼,如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踝关节底力锻炼等。

逐渐恢复行走后,可以逐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2. 关节活动性锻炼:康复过程中,股骨骨折术后需要进行关节活动性锻炼,旨在避免关节僵硬和纤维化的发生。

活动性锻炼主要包括主动和被动关节屈伸、转动等,可以通过床边运动、物理治疗师辅助等方式进行。

3.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在康复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锻炼股四头肌和臀部肌肉的力量,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初始阶段,可以进行静态肌力锻炼,如肌力训练器的使用;随着康复的进展,可以逐渐进行动态肌力训练,如坐姿抬腿、单腿站立等。

4. 平衡和协调训练:股骨骨折术后的患者常常出现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训练。

可以进行单腿站立、闭目站立、道具辅助平衡训练等,以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

5. 步态训练:康复过程中,恢复正常步态非常重要。

初始阶段,可以进行平衡杆辅助、部分体重支持训练等步态恢复训练;随着康复的进展,可以逐渐减少辅助和支持,过渡到无辅助的正常步态。

6. 跑步和跳跃训练:恢复跑步和跳跃能力是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以通过平衡杆辅助、跑步机训练等逐渐恢复跑步能力;跳跃训练则需从低平台开始,逐渐增加高度和难度。

7. 柔韧性训练:股骨骨折术后,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常受限制,需要进行相应的柔韧性训练。

可以通过伸展运动、瑜伽、拉伸器材等进行柔韧性训练,以增加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伸展性。

8. 功能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如上楼梯、蹲起、爬坡等,进行功能训练,以提高患者独立日常生活能力。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记录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记录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记录,以供参考。

病例信息:患者姓名:王先生性别:男年龄:45岁主诉:右肱骨疼痛,无法活动病史回顾:王先生因交通事故导致右侧肱骨颈骨折,伴有肱骨干骨折。

入院时出现明显的右肱骨疼痛和功能障碍,无法主动活动。

辅助检查:X光片显示右侧肱骨颈骨折,伴有肱骨干骨折。

CT检查显示肱骨颈骨折明显,需手术治疗。

手术医嘱:1. 患者术前禁食禁水,准备手术。

2. 术前评估呼吸、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无禁忌症。

3. 术前取得患者同意,详细告知手术风险及后遗症。

4. 术前行皮试,无过敏史。

手术记录:患者置于俯卧位,全身消毒铺巾。

局麻下切开右侧肱骨颈,并用电钻准备开放性还复术,清除骨折端坏死组织。

再行内固定手术,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板,将肱骨颈骨折进行复位后,固定牢固。

随后对肱骨干进行内固定术,确保骨折端稳定。

术中出血量约100ml,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

术后处理:患者转入恢复室,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通过护理控制患者疼痛,饮食等。

第二天进行伤口更换,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术后第三天进行康复治疗,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术后第五天进行X光片检查,确认骨折固定正常,术后恢复良好。

出院指导:出院时嘱咐患者注意伤口清洁,避免碰撞,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

复查时间为术后两周,继续康复治疗。

总结: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肢体功能。

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愿患者能够顺利康复,重返正常生活!第二篇示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年轻人和老年人。

这种骨折可能会造成肢体功能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X光检查和CT扫描等,以确定骨折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要多长时间
导语:肱骨骨折后会出现明显的压痛感,患者会感觉到无法正常的将手部握成拳状并且丧失了手臂的活动功能,通常情况下要进行手术治疗才可使得骨折处
肱骨骨折后会出现明显的压痛感,患者会感觉到无法正常的将手部握成拳状并且丧失了手臂的活动功能,通常情况下要进行手术治疗才可使得骨折处得到正确的固定,方便肱骨的恢复。

不少患者在手术后发现康复时间很是漫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肱骨骨折术后康复需要多长的时间。

临床治疗这个部位骨折需要10-12周左右的时间,期间注意抬高患肢的前臂,90度悬吊起来,这样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利于消肿恢复,可以在患肢不负重的情况下活动患肢的各个关节及手指弯曲锻炼,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就可以。

下面介绍一些锻炼方法:
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

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即可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肢体肿胀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创伤已基本修复,骨痂开始形成,断端初步连接,除加强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