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救中心标准

合集下载

产科急救中心工作制度

产科急救中心工作制度

产科急救中心工作制度一、总则产科急救中心工作制度是为了提高产科急救水平,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本制度适用于产科急救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二、急救工作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

2.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及时、准确、有效地开展急救工作。

3. 实行多学科协作,提高急救救治成功率。

4. 加强急救设备、药品和物资管理,确保急救工作需要。

5. 不断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急救工作流程1. 遇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

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 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3. 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 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 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 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 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

四、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1. 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 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

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进行救治。

3. 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 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必须做好病情观察和急救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五、多学科联合救治制度1. 对于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产科急救中心应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联合救治。

【急救手册】江西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与服务标准().doc

【急救手册】江西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与服务标准().doc

附件1:江西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2012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以下简称“急救中心”)建设,规范产科服务和管理,结合实际制定本标准,其他开展产科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依照本标准进行建设。

一、中心设置与要求各县选择1~2所产科诊疗水平较高、年分娩量排在全县前三位,并具备产科综合抢救能力的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规范化建设。

“急救中心”必须设置产科门诊(含产科门诊、宣教室和门诊手术室)、产科住院区、产房和儿科(NICU)等科室。

二、组织管理(一)成立院内急救小组急救小组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科、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辅助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承担现场抢救及转运的任务。

(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1、妇产科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和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包括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孕产妇转运急救、高危妊娠管理、重症监护、会诊、新生儿复苏、产儿科合作、产科危重病例评审、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急救药品管理、危重病人抢救报告、抢救用血管理等制度。

2、建立健全产科各项工作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产科门诊(包括高危)工作制度、宣教室工作制度、待产室工作制度、产房工作制度、产科抢救室(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爱婴医院工作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审批制度、会诊及转诊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抢救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讨论制度、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报告制度、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等。

(三)完善各级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健全并落实科主任职责、产科主任医师职责、产科副主任医师职责、产科主治医师职责、产科住院医师职责、助产人员职责、产科护士职责和母婴同室儿科医生职责等。

(四)规范抢救流程发生重大抢救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院内急救小组按产科抢救流程进行规范有序的抢救工作。

急危重症的抢救程序应悬挂在抢救室醒目处,抢救程序包括心肺复苏流程图、产后出血与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抢救流程图、子痫抢救流程图、新生儿复苏流程图、羊水栓塞抢救流程图等。

江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2012年版为进一步加强

江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2012年版为进一步加强

附件1:江西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2012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以下简称“急救中心”)建设,规范产科服务和管理,结合实际制定本标准,其他开展产科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依照本标准进行建设。

一、中心设置与要求各县选择1~2所产科诊疗水平较高、年分娩量排在全县前三位,并具备产科综合抢救能力的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规范化建设。

“急救中心”必须设置产科门诊(含产科门诊、宣教室和门诊手术室)、产科住院区、产房和儿科(NICU)等科室。

二、组织管理(一)成立院内急救小组急救小组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科、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辅助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承担现场抢救及转运的任务。

(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1、妇产科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和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包括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孕产妇转运急救、高危妊娠管理、重症监护、会诊、新生儿复苏、产儿科合作、产科危重病例评审、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急救药品管理、危重病人抢救报告、抢救用血管理等制度。

2、建立健全产科各项工作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产科门诊(包括高危)工作制度、宣教室工作制度、待产室工作制度、产房工作制度、产科抢救室(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爱婴医院工作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审批制度、会诊及转诊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抢救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讨论制度、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报告制度、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等。

(三)完善各级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健全并落实科主任职责、产科主任医师职责、产科副主任医师职责、产科主治医师职责、产科住院医师职责、助产人员职责、产科护士职责和母婴同室儿科医生职责等。

(四)规范抢救流程发生重大抢救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院内急救小组按产科抢救流程进行规范有序的抢救工作。

急危重症的抢救程序应悬挂在抢救室醒目处,抢救程序包括心肺复苏流程图、产后出血与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抢救流程图、子痫抢救流程图、新生儿复苏流程图、羊水栓塞抢救流程图等。

降消项目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

降消项目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

“降消项目”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原则为切实加强“降消项目”县产科急救中心规范化管理,保证孕产妇旳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原则。

一、中心设置1.项目县按人口服务半径合理选择1~2个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作为产科急救中心。

2.产科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应具有综合急救能力。

除妇产科外,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麻醉科及检查科等均须具有与中心相适应旳急诊急救能力。

3.产科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应获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

二、组织管理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急救小组,急救小组组员由医务科、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辅助科室等有关人员构成,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

急救小组承担现场急救及转运任务。

三、制度建设1.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建立妇产科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和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包括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孕产妇转运急救、高危妊娠管理、重症监护、会诊、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急救药物管理、危重病人急救汇报、急救用血管理、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状况、孕产妇急救工作流程图及业务培训等内容。

2.建立基础信息登记:设置孕产妇急危重症接诊及出诊登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急救登记本,转运与反馈登记本、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业务培训登记本等。

四、知识技能1.基础理论:纯熟掌握高危妊娠旳基础理论,重点掌握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等)、妊娠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以及新生儿急救旳基础理论。

2. 基本知识:重点掌握高危孕产妇旳识别及急危重症急救知识,急救药物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急救原则和基本知识。

3. 基本技能:掌握危重孕产妇急救旳基本技能,具有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旳能力,掌握静脉穿刺切开技术,心肺脑复苏,多种监护技术及其成果旳识别,合理旳输血输液,急救药物合理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转运途中急救及监护技能等。

产科急危重症收治标准

产科急危重症收治标准

产科急危重症收治标准
产科急危重症的收治标准通常涉及多个方面,这些标准可能因医院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体征不稳定:如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紧急处理。

2.严重并发症:如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要立即收治。

3.胎儿宫内窘迫:如胎儿出现宫内窘迫,需要及时进行剖宫产等紧急手术。

4.妊娠合并症:如产妇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肺病、肝病、肾病等妊娠合并症,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

5.高危妊娠:如高龄妊娠、多胎妊娠、瘢痕子宫等高危因素,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产科急危重症的收治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还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和医院的医疗资源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对于急危重症的产妇,需要及时启动急救绿色通道,确保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产科急救中心是一个关键的医疗机构,致力于为孕产妇提供紧急抢救服务。

为了确保急救中心的高效运作和质量保障,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急救流程等方面探讨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的要求和措施。

一、人员管理1. 人员配置:产科急救中心应配备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精湛的医护人员,包括产科医生、护士、麻醉师、急诊科医生等。

各类人员的配备应根据中心的规模和日常工作量进行合理分配,以确保人员的充足性和科学性。

2. 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职能,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产科医生应具备较高的妇产科专业知识和手术技能;护士需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和急救知识;麻醉师应具备丰富的麻醉操作经验和安全意识;急诊科医生需要具备快速评估和处理病情的能力。

3. 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评估人员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二、设备管理1. 设备采购:根据产科急救中心的服务需求和预算,采购合适的医疗设备。

设备选购应具备先进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

同时,制定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避免对急救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3. 设备更新:根据科技发展和医疗需求,及时更新设备,提升急救中心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定期评估设备的使用情况,将不适用或老化设备进行更新和替换。

三、急救流程1. 急救标准化:制定产科急救中心标准化的急救流程和操作规范。

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时间节点,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提高抢救效率。

2. 急救团队协作:建立高效的急救团队,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协作流程。

急救团队应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协作默契和处理急情的能力。

3. 急救质量控制:建立急救质量控制机制,对每起急救案例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

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

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一、引言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妇产科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保护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妇产科急救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确保医务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急救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二、管理体系1. 急救组织架构(1)设立妇产科急救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妇产科急救工作。

(2)妇产科急救中心下设急救科、产科、儿科等相关科室,各科室设立专职急救医生和护士。

(3)急救科负责妇产科急救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

2. 急救设备和药品(1)妇产科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等。

(2)妇产科急救中心储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包括但不限于抗生素、止血药、镇痛药等。

三、工作流程1. 急救预案制定(1)妇产科急救中心根据不同急救情况制定相应的急救预案,明确各类急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2)急救预案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其与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相适应。

2. 急救呼叫与响应(1)任何医务人员在发现妇产科急救事件时,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事件情况。

(2)急救中心接到呼叫后,应即将派遣急救团队前往现场,并通知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做好准备。

3. 急救现场处置(1)急救团队到达现场后,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急救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氧气供给等。

(3)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4. 急救后续处理(1)急救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急救过程和处理结果。

(2)对于急救成功的患者,应安排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3)对于急救失败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死亡证明和善后工作。

四、培训与演练1. 培训计划(1)妇产科急救中心应制定定期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

孕产妇急救中心工作方案

孕产妇急救中心工作方案

孕产妇急救中心工作方案1. 简介孕产妇急救中心是为了应对孕产妇急需救治的情况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本工作方案旨在确保孕产妇在急需救治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保障她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急救资源配置2.1 医疗设备为提供全面的急救服务,孕产妇急救中心应配备以下基本设备:- 心电图仪- 呼吸机- 输液泵- 血压计- 心肺复苏设备- 脐带夹- 婴儿温箱2.2 医疗人员为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孕产妇急救中心应聘用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疗人员,包括但不限于:- 急诊医生- 护士- 助产士- 心肺复苏专家3. 急救流程3.1 急救呼叫与应急响应- 孕产妇或其家属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向急救人员提供必要信息- 急救人员按照紧急程度将孕产妇指派至相应的急救车辆3.2 现场急救处理- 急救车辆迅速赶往现场,并在途中与医院联系,告知病情状况和预计到达时间- 急救人员对孕产妇进行初步的生命体征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3.3 运送和救治- 急救车辆将孕产妇迅速运送至孕产妇急救中心或指定医疗机构- 在运输过程中,急救人员应持续监测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急救措施3.4 急救记录和跟踪- 孕产妇的急救信息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确保后续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孕产妇急救后的康复情况应持续跟踪并进行评估,以完善急救工作和提高服务质量4. 演练和培训4.1 定期演练为确保医护人员在急救工作中灵活、高效地应对各种情况,孕产妇急救中心应定期进行急救演练。

演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情景模拟- 现场指挥- 团队协作4.2 培训和培训材料- 孕产妇急救中心应持续提供急救培训机会,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培训材料应详尽、易于理解,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全面掌握急救技能5. 宣传与推广为提高孕产妇对急救中心的认知和信任度,孕产妇急救中心应积极开展宣传与推广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举办公众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急救意识- 制作宣传册和宣传海报,展示孕产妇急救中心的设施设备和医疗团队以上是孕产妇急救中心的工作方案,旨在确保孕产妇在急需救治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保障她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产科急救中心考核

产科急救中心考核
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督查标准
项目
评估标准
计分办法
评估方法
分 值
扣分依据
实得分
一、
机构 设置
30分
1、具备综合抢救能力: 中心所在医疗保健 机构除妇产科外,应设有内科、外科、儿 科、急诊科、麻醉科及检验科等。
1、未开设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麻醉科及 检验科等科室,每专科扣3分。
查阅医院科室资料, 现 场观察。
分,记录不实的扣5分。扣完为止。
查看相关登记本等资 料。
4、缺漏一例救治情况未向转送单位反馈扣5分,
记录不实的扣5分。扣完为止。
查看高危孕产妇转诊 及反馈通知单和相关 登记本等资料。
三、
人员
资质
85分
1、急救小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执业条件: 须具备国家认可的医学专业学历、相应专 业的执业资格。
不符合条件每人扣5分,扣完为止。
查阅产科人员名单、 排班 表、病例等资料。
30
项目
评估标准
计分办法
评估方法
分பைடு நூலகம்值
扣分依据
实得分
人员 资质
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
2、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每少1人扣10分,扣完为 止。
查阅产科人员职称资质 证件等资料。
4、产科主任应从事妇产科专业10年以上, 至少具备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
1、两项条件均不达标者不得分。
查看院内培训计划等 资料。
20
2、有组织培训实施记录。 无急救小组培训记录扣8分,未按计划完成培训,酌情扣1-4分,培训 参加人员不全酌情扣1-4分。
查看培训记录, 抽看急 救小组成员1-2名学习 记录本等资料。
3、建立基础信息登记: 设立孕产妇急危重 症接诊及出诊登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抢 救登记本,转运与反馈登记本、急危重症 及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等。

产科抢救室工作制度

产科抢救室工作制度

产科抢救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产科抢救室是为应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及新生儿突发状况而设立的专门抢救区域。

本制度旨在规范产科抢救室的工作流程,确保母婴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抢救室设置与要求1. 抢救室应设置在产科病房内,便于紧急转运和救治。

2. 抢救室应具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生活设施,如心电监护仪、氧气瓶、吸引器、抢救药品、婴儿暖箱等。

3. 抢救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室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4. 抢救室应有明显的标志,以便于识别和快速进入。

三、抢救工作流程1. 接诊(1)抢救室工作人员应随时关注急诊科传来的孕产妇信息,做好接收准备。

(2)接到急诊科通知后,抢救室护士立即准备相关设备,通知医生。

(3)医生和护士穿戴好防护用品,携带抢救药品和设备,迅速前往急诊科。

2. 评估病情(1)医生到达现场后,立即对孕产妇进行评估,确定抢救措施。

(2)护士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观察,执行医嘱。

3. 抢救(1)根据病情,医生制定抢救方案,护士执行。

(2)抢救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确保母婴安全。

(3)抢救完毕后,医生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护士做好记录。

4. 转归处理(1)孕产妇病情稳定后,转入产科病房继续治疗。

(2)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评分,需抢救的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监护室。

四、抢救药品和设备管理1. 抢救药品(1)抢救室药品应分为基数药品和临时备用药品。

(2)基数药品应按照规定的品种、规格、数量配置,定期核对,确保供应。

(3)临时备用药品根据医生要求准备,使用后及时补充。

2. 抢救设备(1)抢救设备应保持功能完好,定期检查、维护。

(2)设备使用前,护士应检查设备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3)设备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放回原位。

五、人员培训与考核1. 抢救室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

2. 定期组织抢救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抢救水平。

3. 每月进行一次抢救室工作考核,评估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抢救能力。

六、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 抢救室应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定期检查各项工作流程和抢救记录。

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图文

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图文

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图文首先,在场地选择上,产科急救中心应选择临近医院的位置,便于转运孕妇或新生儿进行后续治疗。

场地需要有靠近急救车道的入口,以便急救车辆直接转入,避免延误时间。

此外,急救中心的场地应保证宽敞明亮,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仪器,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救治需求。

其次,产科急救中心的设施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管理的要求,包括通风、安全出口、防火等基本的建筑设施要求。

同时,中心应当设立专门的急救治疗区域,为孕妇和新生儿提供切实有效的急救治疗服务。

第三,产科急救中心应配备一支合格的专业团队,包括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和护士等人员。

这些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产科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他们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急救能力和医学素养。

第四,产科急救中心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以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常见的急救设备,以及产科手术室配备的手术器械和麻醉设备。

这些设备和仪器应保持正常运转,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此外,产科急救中心还应与周边医疗机构和急救车站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提前制定转诊协议和转运计划,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顺利转诊和继续治疗。

总之,为了提升产科急救中心的服务质量,必须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场地选择、设施设备、人员团队、医疗流程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确保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规范,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制度汇编

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制度汇编

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制度汇编关键信息项:1、急救中心的职责与任务2、人员配备与培训要求3、急救流程与规范4、设备与物资管理5、质量控制与评估机制11 总则111 为了提高医院产科急救中心的应急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制度汇编。

112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产科急救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相关医疗活动。

12 急救中心的职责与任务121 承担产科危急重症的急救和转诊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122 建立健全急救网络,与周边医疗机构和急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救治。

123 参与制定和完善产科急救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124 开展产科急救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能力。

13 人员配备与培训要求131 急救中心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医护人员,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等。

132 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产科临床经验和急救技能,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和考核。

133 新入职的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熟悉急救流程和操作规范。

134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案例分析,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14 急救流程与规范141 建立完善的急救接诊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评估和救治。

142 对危急重症患者实行优先救治原则,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手续。

143 制定明确的诊断和治疗规范,依据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144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如手术室、麻醉科、检验科等,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5 设备与物资管理151 配备先进、齐全的急救设备和器械,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152 建立物资储备制度,保证急救药品、血液制品、一次性用品等物资的充足供应。

153 对设备和物资进行定期盘点和清查,及时补充和更新。

16 质量控制与评估机制161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急救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162 分析急救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急救流程和质量。

163 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考核,激励优秀,督促改进不足。

吉林省孕产妇急救中心设置标准及管理规范 精品

吉林省孕产妇急救中心设置标准及管理规范 精品

附件1:吉林省孕产妇急救中心设置标准及管理规范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快速提高我省危重孕产妇急救水平及成功率,特制定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及管理规范。

一、中心设置(一)按人口服务半径合理设置三级孕产妇急救中心,一般县设置1个县(市)级孕产妇急救中心;市(州)级选择1-2个医疗保健机构作为孕产妇急救中心;省级选择3-4个医疗保健机构作为孕产妇急救中心。

(二)孕产妇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应具备综合抢救能力。

除妇产科外,内科、外科、新生儿科、急诊科、ICU科、检验科及其他相关科室等均须具备与急救中心相适应的急诊急救能力。

(三)孕产妇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均应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二、组织管理— 1 —(一)省、市(州)及县(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应成立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妇幼保健院(所)长和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主管院长担任,具体负责孕产妇急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二)省、市(州)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孕产妇急救中心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分别由省、市(州)及县级妇产科、新生儿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检验科、妇幼保健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组长由本地区有经验的产/儿科专家担任,负责指挥对危重孕产妇/围产儿的急救。

(三)各级孕产妇急救中心设立急救小组,急救小组由医务科、妇产科、儿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辅助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

联系方式应向社会公布,并保证辖区内孕产期保健服务单位和相关人员熟知。

(四)会诊与转诊1、各级助产机构均要建立危重孕产妇急救工作预案,并成立院内危重孕产妇急救组,提供现场有效的急救及转运任务。

2、医疗保健机构有危重孕产妇急救时,当班产科最高职称的医师,分管院长、产科主任应立即到达现场,负责组织并指挥抢救,必要时应及时请市(州)级或省级急救中心专家会诊抢救。

3、急救中心接到请求电话时应询问相关情况(病情及治疗经过),根据病情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携带急救设备及药品,5分—2 —钟内出诊,迅速赶到现场会诊。

妇产科抢救室工作制度

妇产科抢救室工作制度

妇产科抢救室工作制度一、总则妇产科抢救室是医院妇产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妇产科突发疾病及危急重症的急救工作。

为了提高妇产科抢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抢救室设置与设备1. 抢救室应设在妇产科病房内,便于及时救治患者。

2. 抢救室应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包括心电监护仪、氧气瓶、吸引器、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药品等。

3. 抢救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4. 抢救药品应按照医院规定进行采购、储存、分发和回收,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

三、抢救工作流程1. 接到妇产科病房或急诊科电话通知后,抢救室工作人员应立即准备相应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2. 抢救医生和护士应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抢救措施。

3. 抢救医生负责制定抢救方案,指导护士执行抢救措施。

4. 抢救过程中,各工作人员应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抢救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5. 抢救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四、抢救室工作制度1. 抢救室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熟练掌握妇产科急救知识和技能。

2. 抢救室工作人员应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3. 抢救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或拒绝执行。

4. 抢救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

5. 抢救室应定期组织抢救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抢救室应做好抢救记录,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和患者病情变化。

五、抢救室药品和设备管理1. 抢救药品应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确保药品质量。

2. 抢救药品应定期检查,过期药品应及时更换,确保药品供应。

3. 抢救设备应定期维护、消毒,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4. 抢救设备应编号管理,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

六、抢救室环境卫生与安全1. 抢救室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2. 抢救室内应设有应急照明灯,确保抢救过程中有足够的照明。

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评审标准(产科)

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评审标准(产科)
查阅资料,现场检查
20
20
二、规章制度和人员职责
医疗护理常规(30分)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制定有相关的诊疗及护理常规,并按照常规进行相关的诊疗及护理
未制定相关的诊疗及护理常规扣15分,未按照常规进行相关的诊疗及护理每项扣5分,扣完为止。
查阅资料,现场检查
30
30
三、技术水平(230分)
高危妊娠基本知识
优秀15分/人,良好12分/人,合格9分/人,不合格0分/人。
现场抽查提问4名产科医师
60
60
危重孕产妇救治技能(70分)
1.分娩期并发症包括子宫破裂、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及其并发症、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其并发症等处理措施;2.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防治措施;3.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各种救治技能;4.新生儿窒息复技术及早产儿处理:5.危重孕产妇救治需要的其他技能
不符合执业条件,每一人扣5分,重症进修证少一人扣10分,扣完为止。
查阅资料
20
20
助产人员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
不符合条件,每一人扣2分,扣完为止。
查阅资料
20
20
产科主任为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专业工作10年以上
不符合条件不得分。
查阅资料
10
10
产科护士长为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10年以上
不符合条件不得分。
查阅资料
10
10
中心医师每人每年至少参加1次市级或市级以上重症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不参加学习一人次扣2分,扣完为止。
查阅资料
10
10
房屋
(25分)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设有抢救病房或病区,抢救病房或病区应邻近产房、手术室、急诊室。救治中心抢救病房建设标准参照ICU建设标准,并满足危重孕产妇救治需求和突出产科特色。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相关标识清楚明了。

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

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

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一、引言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妇产科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本制度旨在明确妇产科急救工作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责任分工以及相关的培训和监督措施,以确保急救工作的及时、准确和科学。

二、组织机构1. 妇产科急救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全院妇产科急救工作,制定和修订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

2. 急诊科:负责接收、评估和处理妇产科急诊患者,协助妇产科医生进行急救处置。

3. 妇产科:负责提供妇产科急诊医疗服务,包括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急救抢救、手术等。

4. 实验室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提供必要的检验和影像学支持。

三、工作流程1. 急救呼叫:患者或者其家属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到达急诊科,急诊科接听并迅速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 评估和分级:急诊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确定优先处理顺序。

3. 急救处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级结果,急诊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共同进行急救处置,包括赋予氧气、静脉输液、药物治疗等。

4.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匡助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5. 专科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及时组织相关专科医生进行会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6. 抢救转运:对于病情危(wei)险的患者,急诊科和妇产科医生共同进行抢救,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有需要,及时转运至更高级医疗机构。

7. 记录和报告:对每位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诊断和治疗过程等,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四、责任分工1. 急诊科负责接收和评估妇产科急诊患者,协助妇产科医生进行急救处置。

2. 妇产科医生负责进行妇产科急救抢救和手术等治疗措施。

3. 实验室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提供必要的检验和影像学支持。

4. 妇产科急救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全院妇产科急救工作,制定和修订妇产科急救管理制度,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

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制度

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制度

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制度一、产科急救中心的设立1.产科急救中心应设在妇产科病房附近,并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患者快速寻找。

2.产科急救中心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满足不同产科急救情况的需要。

二、产科急救中心的人员配备1.产科急救中心应有熟悉产科急救操作流程和技术的医护人员,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等。

2.产科医生应定期参加产科急救培训,保持专业的急救技能。

三、产科急救中心的操作流程1.患者到达产科急救中心后,由护士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急救需求。

2.根据患者的情况,产科医生应立即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3.产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做出处理决策,如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使用药物进行急救等。

4.急救过程中,应保持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解释医疗措施和预后,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四、产科急救中心的管理1.产科急救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急救操作记录、设备检查和维护记录等。

2.针对常见的产科急救病例,应建立相应的急救预案和操作指南,以提高急救的效率和准确性。

3.产科急救中心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实地演练和模拟急救情况的训练,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产科急救中心的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1.产科急救中心应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急救操作和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2.产科急救中心应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良好合作与协调机制,如麻醉科、血液科等,以提供全面的急救服务。

以上是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可以保证患者在产科急救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

产科急救中心标准-2022年学习资料

产科急救中心标准-2022年学习资料

产科急救中心评-估标准-1主要内容-行政管理及基本要求-占535分-二-技术技能评估-占465分-2温馨足-1.由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组,对孕产妇产科急-救中心进行评估。

-2.市级产科急救中心-得分≥900分为合格,-县级产科急救心得-分≥850分为合格-3.考核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整改,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再次组织行政管理及基本要求-机构设置60分-3.具备综合抢救能力:-1.市级设立3-4个孕-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4.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产妇急救中心;每-.急救中心服务半径-除妇产科外,应设有内-保健机构应取得母婴-县设立1-2个孕产妇-合理15分-科、外科、儿科、急诊-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急救中心5分-科、麻醉科、ICU及检-20分-验科等10分组织机构(45分-3-成立急救领-成立急救专家-成立3个以上-导小组,人-组,人员安排-梯级急救小组-员安排符合-符合要求15-人员安排符合-要求15分管理机构(70分-1.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妇产科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包-括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孕产妇转运急救、高-.定期组织急救小组成员-危妊娠管理、重症监护、会诊、新生儿复苏、-产儿科合作、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急救-进行相关制度和急救基本-药品管理、危重人抢救报告、抢救用血管理、-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孕产妇急救工-知识技能培训15分-作流程图及业务培训等内容15分》-3.建立基础信息登记:危孕产-妇转(接)诊登记本、随访登-4.据实完整登记相关信息-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登-30分-记本、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10分-6人员资质100分-3-急救小组专业技术-助产人员须-急救中心产科人员-产科主任应从事-人员符合执业条件:-妇产科专业10年-具有国家认-配备应与承的业-须具备国家认可的-以上,县级具有-可妇产科执-务量相适应:县级-人数不得少于8人、-妇产科副主任医-医学专业学历、相-业医师或助-师以上职称市-应专业的执业资格-市级人数不得少于-产士资格,-级具有妇产科主-20分-15人,其中具有中-任医师以上职称-并取得母婴-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得于4名-保健合格证-40分-K20分》房屋设备120分-妇产科门诊与病房、产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建设符合医疗保健机构建-设基本标准25分-设有适合危重症孕产妇抢救的重症抢救室,并备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10分-急救中心必备设备:救护车、-麻醉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3-生化仪、,影像诊断设备、供氧、输血、-呼吸、负压吸引器、除颤仪、静脉切-开包、综合性抢救箱等相应设备25分-妇产科必备设备:胎儿监护仪、妊高征监护仪、开口器、舌钳、压舌板、产钳、胎-吸引器阴道拉钩、宫颈钳、产包、缝合包、清宫包、宫纱、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4-生儿喉镜、气管插管、新生儿复苏囊、新生儿暖箱等,并保持抢救物品处于功能状-备急救药品和血液制品:缩宫素、前列腺素类制剂、地塞米松、西地兰、罂粟碱、氨茶碱、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速尿、纳洛酮、硫酸镁、维生素K1、纤维蛋原、止血芳酸、肝素、甘露醇、碳酸-氢钠、哌替啶、地西泮、晶体液、胶体液、库存血等,在实施抢救时可立即获得25分-8绿色通道-110分-为生命打通-01-02-03-建立与转诊单位的网络-联系,市级片区产科急救-有可行的、明确-中心与县级建立网络联系-公布专用孕妇-档案,各县(区、市)产-的呼救、运转、-累急救助绿色通道有望打通宝安日报多媒体数-科急救中心与辖区内助产-急救电话20分-抢救运作程序-接生机以及乡、村建立-联系网络档案20分-04-05-06-07-接到急救任务能-急救中心内设有-备有处于功能状-急救中心内有明-迅速启动急救小-醒目的救通道-态的救护车,实-组,携带必要设-确的急救接诊安-和抢救地点标识-行24小时值班制-备和药品,5分钟-排,梯队小组并-度10分-内赶赴现场2分-听班10分-9信息上报-20分-1.建立信息上报-制度,专人管理-2.按时上报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救治-情况统计表、转运-与反馈登记表,数-据信息准确无误-10质量控制-10分-建立完善的自查机-制、沟通机制、及-时改进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
急救中心内有明 确的急救接诊安 排,梯队小组并 听班(10分)
9
1.建立信息上报 制度,专人管理
10
(10分)
建立完善的自查机 制、沟通机制、及 时改进(10)
11
熟练掌握高危妊娠基础理论,重点掌握高危孕产妇识别、妊娠
基 本 理 论
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胎儿宫内窘迫、 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等)、妊娠合并症 (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新生儿 急救、急危重症抢救知识、抢救药物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基 本知识和抢救原则(100分)
及时、 规范完 成抢救 记录 (10分)
及时、 规范完 成危重 病例讨 论记录 (10分)
及时、 规范完 成死亡 记录 (10分)
及时、 规范完 成死亡 讨论记 录 (10分)
21
综合评估(10分)
22
23
3.建立基础信息登记:高危孕产 妇转(接)诊登记本、随访登 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登 记本、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 论记录本(10分)
4.据实完整登记相关信息 (30分)
6
人员资质(100分)
1
急救小组专业技术 人员符合执业条件: 须具备国家认可的 医学专业学历、相 应专业的执业资格 (20分) 2
8
掌握妊娠合并 DIC抢救与处 理
19
1
2
3
4
5
规范书 写产科 病历 (20分)
病历体 现三级 查房制 度(10 分)
及时、 规范完 成门诊 病历记 录(10 分)
及时、 规范完 成急诊 病历记 录(10 分)
及时、 规范完 成留观 记(10 分)
20
6
7
8
9
10
及时、 规范完 成24小 时入出 院记录 (10分)
12
1.掌握静脉穿刺技术 2.静脉切开技术 3.心肺复苏技术 4.麻醉机使用 5.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使用 6.呼吸机使用 7.胎儿监护仪使用
8.妊娠高血压疾病监护仪使用 9.常见抢救生理、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
13
2
1.正确诊断和处理妊娠高血压疾病 . 胎 盘 早 剥
3.前置胎盘
4.胎儿宫内窘迫
5.产后出血 6.双胎妊娠
01
02
03
公布专用孕产妇 急救电话(20分)
有可行的、明确 的呼救、运转、 抢救运作程序 (20分)
07
04
05
急救中心内设有 醒目的急救通道 和抢救地点标识 (10分)
备有处于功能状 态的救护车,实 行24小时值班制 度(10分)
接到急救任务能 迅速启动急救小 组,携带必要设 备和药品,5分钟 内赶赴现场(20分)
梯级急救小组, 人员安排符合
符合要求(15
分)
要求(15分)
要求(15分)
5
管理机构(70分)
1.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妇产科急危 重症管理制度;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包 括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孕产妇转运急救、高 危妊娠管理、重症监护、会诊、新生儿复苏、 产儿科合作、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急救 药品管理、危重病人抢救报告、抢救用血管理、 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孕产妇急救工 作流程图及业务培训等内容(15分)
产科急救中心评 估标准
1
主要内容

行政管理及基本要求
占535分

技术技能评估
占465分
2
3
一、 行政管理及基本要求
机构设置(60分)
4.急救中心所在医疗 保健机构应取得母婴 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 (20分)
4
组织机构(45分)
成立急救领
导小组,人 员安排符合
成立急救专家 组,人员安排
成立3个以上
14
7 妊娠合并心脏 病
8 妊娠合并肝脏病
9
10 妊娠合并糖尿 病病
11 头位阴道顺产 处理
妊娠合并肾脏 病
15
产科技能
正确掌握产程图绘制
12
产科技能
正确掌握缩宫素使用
13
正确掌握臀助产技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14
16
正确掌握臀牵引技术
15
正确掌握钳产技术
16
3
急救中心产科人员 配备应与承担的业 务量相适应:县级 人数不得少于8人、 市级人数不得少于 15人,其中具有中 级以上职称的人员 不得少于4名 (40分)
4
Lorem ipsum dolor sit 产科主任应从事 妇产科专业 10年 amet tempor
以上,县级具有 妇产科副主任医 师以上职称、市 级具有妇产科主 任医师以上职称 (20分)
产科技能
正确掌握剖宫产技术
17
正确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18
正确掌握异位妊娠的诊断与处理
19
17
急救技能(80分)
1
掌握子宫破裂抢救与处理
掌握羊水栓塞抢救与处理
3
2
掌握失血性休克抢救与处理
4
掌握严重感染抢救与处理
5
掌握妊娠合并心衰抢救与处理
6
掌握妊娠合并肾功能衰竭抢救与处理
18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掌握妊娠合并 呼吸衰竭抢救 与处理
7
1
妇产科门诊与病房、产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建设符合医疗保健机构建 设基本标准(25分)
设有适合危重症孕产妇抢救的重症抢救室,并备有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流 程图(10分)
2
房屋设备
3
4
5
8
(110分)
建立与转诊单位的网络 联系,市级片区产科急救 中心与县级建立网络联系 档案,各县(区、市)产 科急救中心与辖区内助产 接生机构以及乡、村建立 联系网络档案(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