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语文中考命题特点与趋势分析

2008黑龙江省课改中考题
4.观察下面图表,将提取的信息写在图表右面。(2分) 2003——2007年我国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提取信息:
07年牡丹江市中考题
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心与心相通,在田字格内规范的写 出两个含心字的成语。(2分)
命题特点与趋势分析 1、所选词语、成语多出自课文或与社会生 活、校园生活密切相关。 2、命题有向语段发展的趋势,并注重情境 的创设。
考点三 病句修改
年 份 考查知识点 考查方式 序号 语段 语段 一、1. (3) 一、5 分值 2 2 比重 1.7% 1.7%
07年牡丹江市中考题
6.名著阅读(3分) 《名人传》美在它对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的赞美,《 》 美在 ;鲁智深美在他的疾恶如仇,有勇有谋 的性格,孙悟空美在 。 答案示例: 《红楼梦》美在它对人情世故和人心计谋的描写; 孙悟空美在他精灵古怪、忠心耿耿的内涵。
例题: 在阅读课外名著时,你会遇到一些为之高兴, 为之落泪,为之倾心,为之惋惜的人物和情节。 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写出一个曾激起你情感 波澜的人物和情节,并写出你的体验或感悟。 名著:《格列佛游记》 《水浒传》 《西游记》 让你动情的人物和情节: 。 你的体验或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
08年牡丹江市中考题
6.走近名著。(4分) 某校园文学社在自己的网页上,开展了“走近名著”活动。注册时 需要用名著中的人物作为用户名。你最想以名著《 》中的 人物 作为自己的用户名。你为该人物设计的形象宣传语 是 。 示例:《水浒传》 武松 疾恶如仇,荡尽天下不平事。 答案示例:《西游记》 孙悟空 用勇敢与执着谱写正义之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与命运抗争,与信念相伴。
近三年河南中考作文真题特点英语

近三年河南中考英语作文真题特点分析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English essay topics for the Henan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have exhibite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that reflec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Firstly, the essays tend to focus on practical and relevant themes that are closely aligned with students' daily lives and societal issues. This approach encourages students to draw upon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bservations to formulate meaningful and insightful arguments.One notable trend is the emphasis on narrative writing,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recount personal stories or events in a coherent and engaging manner. Such essays not only test students' ability to organize ideas and convey them effectively in written form, but also their capacity to evoke emotional responses and create a vivid narrative experience for the reader.Moreover, the essay prompts often incorporate elements of opinion writing, challenging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viewpoints and justify their positions on various topics.This aspect encourage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skills, a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ason logically and support their arguments with relevant evidence and examples. In addition, the essay topics frequently touch upon social and cultural issues, allowing students to exploreand reflect on broader themes that have an impact onsociety at large. This approach not only broadens students' horizons but also foster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ey inhabit.Overall, the English essay topics for the Henan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have been designed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narrative abilitie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social awareness. By focusing on practical and relevant themes, these essays provide an excellent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demonstrate their linguistic capabilities and thoughtfulness.**近三年河南中考英语作文真题特点分析**近三年来,河南中考英语作文真题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全面考查。
中考作文之中考常考作文类型

中考作文之中考常考作文类型中考常考作文类型【篇一:中考作文的常见命题形式】中考作文的常见命题形式一、全命题作文二、半命题作文三、材料作文四、话题作文一、命题作文全命题就是完全命制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题目进行写作,就叫全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方式,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
其特点为:(1)命题切合实际,联系实际生活。
(2)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人生。
(3)富于启发性。
在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惯。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2)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中心明确了,就要围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3)列好提要,确定详略:确定中央,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
哪些内容与中央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央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要求列好提要,确定详略。
例如:1.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问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这是一道形式简单、内涵丰富,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文题,放不撒手,限而不死,有利于考生展示个性和创造才能。
2.那一幕,我难以忘怀3.为自己喝彩“其实很简单”既无提示,又无其他限制,有较大的开放度,但又隐含着一些“规定动作”。
题意透露出一个前提,即原来主观以为它很难,但在经过一番过程之后,才发现是很简单的,原先的思想、看法错了,显然文章是要写一个认识的成长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就是为文重点。
可以写“改变自我”,其实很简单,内容诸如“走出阴影”、“获得成功”等。
2、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命题作文的一种特殊形式,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就是对半命题作文生动恰当的评价。
2024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整体分析

2024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整体分析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整体分析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注重基础、强调阅读理解、关注实际应用的特点。
本文将从试卷难度、命题形式、知识点覆盖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重点剖析试卷中的难点与亮点,同时结合个人感悟,对本次考试进行全面解读。
一、整体难度总体来说,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难度适中,没有出现过分偏、难的题目。
试卷命题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有一定的拓展延伸。
对于阅读理解部分,试卷选材广泛,涵盖了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多种文体,考察了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而在实际应用部分,试卷则突出了对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如作文、口语表达等。
二、命题形式在命题形式上,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采用了多种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写作题等。
这些题型既充分覆盖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又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选择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填空题则关注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阅读理解题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领悟能力,写作题则考验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重点难点本次试卷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
阅读理解题目涉及的素材多样,既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和散文,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写作部分,除了对作文主题的理解和素材组织外,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四、亮点与思考本次试卷的亮点在于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比如在古诗文阅读题中,试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还通过设置与古诗文相关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这使得语文考试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更贴近现实生活。
此外,本次试卷还在写作部分进行了创新尝试。
比如在作文题目中引入了时下热议的话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引导他们在写作中结合社会现实,提高了作文的实用性和思想性。
五、个人感悟通过本次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语文命题趋势正逐步从注重知识考察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中考作文命题走势及应对措施

—
己不断充实和完善。贵州的 “ 完美 的
—
符合学生实际,越能让学生写出真情 实感。诸如学生的思想 、 情感 、 学习、 生活等 , 这些都是学生容易表达出真
,
引导学生做事一定要追
求完美 ,培养学生 良好的道德 品质 。
机会 ” 、安徽 的 “ 我
依靠的就是你 ” 、浙江的 “ 如再给 假 在— — 中得 到快 乐 ” 、江 西 的
的一点感悟” “ 学会感恩 ”等题 目, 这些 中考作文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积极
“ 有时我也想” 、云南的 “ 在我心里 ,
— —
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而脱离学生实际 的作文试题 .只能逼着学生去表达虚
面不断加强 。通过设置真 实 、具体 、
贴合学生实际的作文试题情景 ,引导 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写 出优秀作文 。
研 地 210 6 天 00 6 6
诺吱孝
同时 , 强人文教育是语文新课标的 加
重要思想 ,在语文新课标指导下的中
—■
1 I ——I l
尚” “ 、 废墟下的坚强” “ 、 写一封信 ,
近几年全 国中考作文命题贴近生 活,考生有话可写。不 论是哪种命题 形式 , 命题者都力求结合考生 的生活
实 际命题 ,让 每位考 生都 有话可说 ,
说真话 , 抒真情。这样的文题 ,不仅
能够充分地展示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 也能培养考生关注社会 、关注生
活的能力 , 其命题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
己的真情实感,就要在命题上下功夫 ,
这是命题者的共识 。设计作文试题的
中考英语 作文命题趋势

作文命题趋势
通过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我们得出,中考英语作文题目的趋势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3、突出实用性。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往年的英语书面表达在设计时会考虑要考查哪些词汇、哪些句式,而近年来的题目则倾向于考查如何解决某一问题,更注重了实用性。
留言条、书信、日记等常见应用文普遍受到关注,电话记录、采访提纲、演讲稿、说明书、海报等应用文也不容忽视。
我们还要注意到,一般的看图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也各有其“实用性”的一面。
4、突出教育性。
书面表达的材料和提示语将更多地体现教育性,以便让学生在读题和写作的过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上海中考作文的变化特点

上海中考作文的变化特点
1.题目新颖多样化:过去的上海中考作文题目大多是和生活、学习等常见话题相关的,如“理想的校园”、“我的爱好”等。
而在近些年的中考作文中,题目更加新颖多样化,涉及更广泛的领域。
比如,“未来的城市”、“人工智能的发展”等,这些题目更加贴近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更加广泛的话题。
2.内容要求更高:过去的上海中考作文注重的是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而在近些年的中考作文中,除了对基本写作技巧的要求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题目会给出一些具体的情境或者材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加以解读,拓展思路,并进行逻辑推断和合理的论证。
这样的要求使得作文更加富有深度和思考性。
3.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过去的上海中考作文,大多采用议论文的形式,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述和论证。
而在近些年的中考作文中,除了传统的议论文之外,还出现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文、夹叙夹议文等。
这样的变化不仅考验了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掌握能力,也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供学生选择,增加了作文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以上就是近年来上海中考作文的变化特点。
这些变化展示出教育趋势的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这也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应对更高难度的作文要求。
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及趋势预测

:= ,
! 0 ,
!
‘ 一
!
‘ ,
! !
’
‘
!
・’ ’ ^ ’ ‘
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及趋势预测
天津 市教 育教 学 研究 室 龙祖 胜 天 津市第 4 l中学 梁 莉
中考 , 年复一 年。 毕竟 , 它是那么重要 ; 毕竟 , 每
般的作文命题 , 我们 能清晰地感 受到根深几许 , 树 高几何 ; 纵览全 国各省市 近年来 的作 文题 , 我们或 许能发现 中考作文命题 的总趋势 。
一
、
先看 看 2 0 0 6年~ 0 0年全 国各省市 中考作文 21
试题题型分布 的统计数据 :
题
型 2 0 06年( 1 道 ) 0 7年( 2 ) 0 8年( 1 ) 0 9年( 1 ) 0 0年(4 1 1 20 16道 2 0 19道 2 0 15道 2 1 10道 )
材料 作文 9道
81 .%
选题 作文 3 7道
3 . % 31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专题15_中考作文

2024年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专题15中考作文一、考察趋势异中求同,启迪未来近几年的作文题,具有比较全面的代表性,基本上能够涵盖各地的中考的过去,打通2024年的中考乃至更远的未来,主要体现在:(一)半命题作文有后来居上之势。
从以上文题来看,半命题和具有半命题性质的题目占据了近一半,这是前所未有的,备考师生务必在这一类型的题目上发力,多加练习,尽力做到有备无患。
(二)材料作文应适当涉及。
尽管只是不多的一些地区进行了考查,但因难度较大,要掌握基本方法,备考拟题、立意、选材等方面。
可以选些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材料加以训练。
(三)都与考生的学习、生活、阅读、精神、成长、科技、环境等紧密关联。
对此,要有所准备。
关注热点,积极应战纵观2023年和近五年各地全省或市、区统一命题地方的作文,以下高频主题,是备考的当务之急:1.自我成长;2.家园情怀;3.人间大爱;4.绿水青山;5.传统文化;6.科技创新;7.楷模榜样;8.乡村振兴;9.文化自信;10.百年变局;11.命运共同体;12.百年奋斗史;13.中国式现代化。
除此之外,在备考中考作文的时候,还要结合现在到考试这段时间里耳闻目睹的一些大事、要事,以及凡人小事,以便在考场上对号入座、得心应手地灵活选用和即兴迁移。
同时,对既往一模、二模和初中阶段所写优质、高分作文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结,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也是备考应该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
总之,中考作文备考,是建立在日常写作实践基础上的冲刺与拔高,可谓“功夫在诗外”。
二、思维导图三、解题方法一、明确作文类型1. 根据题目要求,判断作文类型。
中考作文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等。
2. 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
例如,记叙文需要注重情节安排和细节描写,议论文需要明确观点和论据,说明文需要阐述事物和解释原理,描写文需要表现物象和抒发情感。
二、确定主题和立意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作文的主题和立意方向。
精准剖析中考命题新特点

精准剖析中考命题新特点
中考命题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命题形式的变化: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逐渐由话题作文向命题作文转变。
这种变化使得作文题目更加明确,也更能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从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出发进行写作。
2. 试题难度的设置:中考命题在难度上遵循“631法则”,即60%的题目为基础题,30%的题目稍有难度,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而剩下的10%则为难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才能解答。
这种难度设置既能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分,又能拉开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之间的差距。
3. 命题内容的生活化:中考命题越来越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这种趋势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中考命题不仅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还强调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同时,试题还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5. 时代特征的体现:中考命题也会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特征。
例如,在抗疫背景下,一些中考题目就与抗疫相关,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新风正气。
综上所述,中考命题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命题形式的变化、试题难度的设置、命题内容的生活化、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以及时代特征的体现等方面。
这些特点既体现了中考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也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中考作文的命题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对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一、实用性与生活化的趋势近年来,中考作文的命题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
考生常常需要就一些热门话题或身边的事物进行论述,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家庭教育等。
这种趋势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在快速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作文表达我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培养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考查思辨与分析能力的趋势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加强思辨和分析能力。
这些题目往往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求考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当代青少年问题的趋势中考作文的题目越来越关注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如学习压力、手机依赖、沉迷网络等。
这种命题趋势旨在引导考生就与自身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表达,并通过作文反映当代社会对青少年的关心。
这种题材的命题对考生来说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四、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的趋势除了思辨和分析能力,中考作文的命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这些题目常常要求考生讲述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等主题,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来展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多样化的命题形式最后,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长篇抒情、小品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命题都有可能出现。
这种多样化的命题形式旨在锻炼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多样化的表达能力。
总结起来,近年来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主要体现在实用性与生活化、思辨与分析能力、关注当代青少年问题、培养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多样化的命题形式上。
这些趋势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对待中考作文的命题,努力提升写作水平,做好充分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于立意

提纲:一、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二、学生作文的写作现状——立意上存在的问题三、考场作文迅速立意的切入技巧作文之道立意为先语文教学可以归结为两大项能力——理解与表达。
理解是其它各门功课所共有的,而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却是语文科目所独有的。
表达能力的培养,最集中的阵地便是作文教学,它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读和写,而作文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显现。
新课标在写作方面提出:学生要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可以这样说,学生作文的能力,统驭其全部语文知识水平。
就近期目标中考而言,作文是重头儿戏,占50分,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题”,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万万不能丢掉的一块大蛋糕。
怎样写好考场作文便成为了我们广大师生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
兵家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以,要写好作文,我们先要了解考什么。
缘于此,在这里我想首先和大家交流关于“中考作文命题趋势”方面我自己的一点管窥之见。
一、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中考作文一般以记叙文为主,可以写人、记事,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组织材料,表述语言要求自然、通顺,能有创造性的发挥则更好,字数一般不少于600字。
纵观近五年北京的作文命题:2010年以“凝聚”为题、09年以“------并没有结束”为题、08年以“向前,向前,向前!”为题、07年以“动力来自__________”为题、06年以“劳动-----”为题,类型主要涉及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然而,不管哪种类型的题目,几乎每一个都蕴涵着一定的命题意图,要么暗含着一个道理,要么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倾向,要么为我们指明立志方向。
题目本身就启发我们分析命题的意图,然后顺着题意的方向进行立意,或抒情,或言志,或析理。
可以说,题目开放度都比较大,具有较好的导向性和较强的可写性,给学生的写作空间都是比较自由的,容易让学生写出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灵活、感情真挚、情文并茂的文章。
2024江苏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素材)

江苏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江苏十三大市(2022/2024)三年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从近年江苏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江苏各地命题内容更加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形式上更灵活多元,更加重视情境与任务的创设,这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水平,写好考场作文。
一、题型:稳中有变亮点多近三年,江苏省13大市的中考作文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的局面,命题的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注重思辨能力,并且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表达理性思维和个人独特见解。
其中,命题作文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相比较全国其他考区而言,江苏13大市在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上,特色相当清晰,钟情于命题作文。
2022年,命题作文12道,半命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1道,主题作文2道。
2023年命题作文7道,半命题作文3道,材料作文2道,话题作文2道,主题作文1道。
2024年命题作文9道,半命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2道,话题作文2道,主题作文1 道。
江苏省对命题作文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表现出了很强的开放性,不会固定考生的思维,有几个显著的特点,我们要多加注意。
第一,题目中用修饰词来限制。
如2022年江苏镇江中考作文要求以《其实是特点》或《其实是优点》或《其实是缺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题目《其实是优点》中的“其实”限制“优点”,说明通常表现出来的不是优点,但是其本质是优点。
通过一个不是优点甚至在外人看来是缺点的内容,最终成就自我,再现自己的魅力。
通过这些情节反映出一个如何对待自身或者他人缺点的问题,告诫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这样立意也就显得技高一筹了。
第二,用时间地点或者情景来进行暗示或者限制。
如2024年宿迁考区作文《假期生活规划》,写作时必须注意表示限制的时间是“假期”,一定要围绕三个话题:“参加体育、文艺、科技等活动”、“参加家庭、社会、区域或者是村组活动”、“为未来职业、城市规划畅想”来展开思考、构思。
第三,文学色彩越发浓厚。
分析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分析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随着中考的临近,对于许多学生而言,作文命题趋势已成为备战中考的必备素材。
本篇文章将从两方面,即命题趋势分析和应对策略探析,全方位为大家呈现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及应对之策。
一、命题趋势分析1. 客观性强、主题鲜明相较于以往,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更加倾向于注重主题性和实用性。
越来越多的中考作文模拟题目,与时俱进地关注社会热点,旨在唤醒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2020年某省中考作文题目:“家庭教育”,在题目中就明确了主题,通过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去认识并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使其在思考中体现出对该主题的深层次理解和社会责任感。
2.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中考作文题材范围越来越广泛,无论是生活常识,还是文学艺术等等,都有可能作为中考作文的素材。
同时,中考作文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作文中可能出现的形式有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等。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和自己的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文体和思路。
例如,2021年某市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写一个以“勤劳与智慧”为主题的故事,体现勤劳与智慧的重要性。
本题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偏向于小说和故事的形式,且主题为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表达和思考。
3. 题量增加、分值提高无论是在命题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分值上,中考作文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中考作文命题数量逐年上升,分值也都有特定的比例。
在2021年某省的中考中,作文分值的权重已经提高到了满分的36%。
二、应对策略探析1. 忠于原题,科学规划时间在实际考试中,首先应该忠于原题,稳扎稳打,注意认真阅读作文题目,明确思路,构思好全文框架,并科学规划时间。
忽略时间规划将导致文章结构紊乱、语言松散、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影响发挥和分数。
2. 提高作文素养,拥有资深的批改老师中考作文需要发挥作者的言之有物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融汇贯通自己的对于社会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
势分析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
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认识中考作文的重要性:
写作能力是语文试卷中重点考查的部分,既是考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检验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语文试卷中作文分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几乎占据了语文试题的“半壁江山”。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的分值主要是40分、50分、60分,例如,2016南京卷作文占50分,超过阅读(38分),2016重庆卷作文占55分,和阅读(55分)齐平。
由此可见,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进行,写作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虽然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多样,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但都是有规律的,总结起来是四大主题:(1)人与自己,(2)人与人,(3)人与自然,(4)人与社会。
这四大主题包含了所有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
明确中考作文的命题规律,搞清楚命题者注重的是什么,中考作文都考些什么,有哪些要求,便可有针对性地复习。
中考作文的命题规律:
(1)一般不设置审题障碍。
(2)内容上侧重关注考生成长,助力考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
(3)中考作文题目很多体现热点人物、热点事件元素。
(4)难题类,即独字独词类的
(5)话题作文正在淡出中考平台,命题作文回归传统,选题作文异军突起。
(6)文体不限,鼓励创新,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7)紧扣时代脉搏和考生的交际,不出偏题、晦塞题。
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
(1)全命题作文:“风雨不动安如山”。
全命题作文占50%。
(2)半命题作文:“犹抱琵琶半遮面”。
半命题作文也占20%。
(3)话题与材料:“不温不火如往年”。
话题也占20%,材料作文题旨相对单明确。
(4)微(小)写作:“横空出世掀波浪”。
字数为150字以内,侧重表达方式(描写、叙事、抒情、说明、议论)的训练。
(5)二选一:“我的地盘我做主”。
更钟情于“全命题+半命题”的组合。
(6)提示语(导语):无论哪种形式,大部分作文题目前有“导语材
料”。
中考作文的内容特点
(1)感悟成长体验。
写作成长感悟类作文,意在引导考生关注自身的成长经历,总结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反思中辨别真伪、明晰是非、甄别善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2016河南省中考作文题一:我的青春里有
(2)抒发真实情感,即叙事抒情类。
中考作文把“感情真挚”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列在“符合题意”之后,位居第二。
初中生笔下的真情,一般包括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友情、师生情、思乡情、爱国情等,以及感动、感恩、快乐、幸福、温暖等。
如2016贵州六盘水:那件事激励着我
(3)侧重人际交往。
侧重写人。
如2016江西卷: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4)引导关注生活。
引导考生积极地感知生活冷暖,体悟人间真情,这种导向是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之一。
如2016湖南长沙:凡人小事的背后。
(5)加强道德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因此,历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作文题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主题,其中包括“正直”“善良”“诚信”“忍让”“尊严”“俭朴”“气质”“谦虚”“自省”“修养”“关爱”等诸多方面。
如2016山东莱芜:坚持下去的力量。
(6)响应全民阅读。
如2016北京:读书·实践·收获
快速提高中考作文成绩的法宝:
作文要想取得高分,除了做到满足一般的行文要求外,需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在见解、见识方面必须技高一筹,努力追求文章的新颖、独特,以别具一格的创意吸引人,这靠的是平时的训练和长期的积累。
大致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给文章取个亮眼的题目。
作文内容写的是什么,有的题目直接告诉你了有的题目只能从文章中去找,有的单从题目看不出内容,但开头结尾有暗示,可以说,“题好文一半”。
(2)开头结尾有招式。
“排座座、分果果”如果用到作文上,即是文章的结构材料的安排。
开头、结尾虽说所占的篇幅不大,却起着吸引读者、给人回味的作用。
一般来说,写作要尽快入题,在读者初读文章时,得让他知道你在写什么。
(3)选材鲜活。
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纷繁多变,选材时选择个恰当的切入点,将具有时代感的材料引入文章,文章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4)融入真情。
一篇优秀的文章,要有足够的说服力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万千思绪。
(5)构思独特。
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精巧的构思。
构思犹如盖房子的蓝图,是作文的关键,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