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

王笃兰

师:请同学们在巴洛克的音乐中欣赏一组图片,这是展示了人体刚健之美的地狱之门上思考者;这是是梵高的向日葵,这幅画中原始的冲动和热情的生命力在张扬的叶片中喷薄而出,让人心灵为之震动;这是精美绝伦的苏绣,画上老虎的每一根丝毛,秀女衣服上的每一缕轻纱都是丝线秀成;这是杨丽萍的舞蹈;还有一直响着的巴洛克的音乐,它以每分钟60-70拍的节奏与大脑的α波一致,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大家知道这些精美绝伦的作品因何而来吗?

生:心灵。

师:对,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灵魂中跳跃的灵感用声音和节奏表达出来就是音乐,用斧头和石头表达出来是雕塑,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出来就是感动世界的名画,用手指和丝线表达出来就是美妙绝伦的刺绣,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则是曼妙的舞蹈,用语言表达出来呢?生:诗词。

师:文学作品,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名字叫宋词,这颗明珠上有一朵奇葩,它就是和苏东坡并称苏辛的辛弃疾。同学们齐读辛弃疾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生读。

师:辛弃疾为什么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诗词?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辛弃疾的词恰是他用生命和血泪写就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来走近这位伟大的词人,领略他词作的优美。

师:先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了解词人的侠肝义胆。

2、赏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3、熟悉答题模式,训练答题思路。

师:听老师范读课文,结合作者一生的传奇经历,初步感知其中蕴含的血泪凝成的深刻感情。

师范读。

生齐读,进一步感知作者感情。

齐读课文,朗诵的要求:

一、坐直身体,挺起胸膛。

二、字正腔圆,声音气息饱满。

三、边读边体会语言文字传达出的美。

师:

任务二:自学本诗,选自己喜欢的一句重点按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推选一个同学发言:

答题步骤提示:

1、内容上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结构上的作用

3、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4、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5、艺术效果。

生自学讨论。

师:请大家展示自己学习小组讨论的成果。

生:第一句话“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南方楚地的天空,晴朗无云,滔滔的江水岁着天空而流去,秋日丝毫没有边际。这句诗开篇领起下文,寄情于景,渲染了一种宏大壮阔的气氛,奠定的感慨激越悲凉壮阔的基调,表达出作者一种悲壮的情感。

师:齐昱婷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几乎完全一致,大家齐读,

“内容:清秋时节,登上赏心亭,俯瞰楚地辽阔的天空和大地,水随天空流向无边无际的远方。

结构:领起下文。

主题:为抒发悲愤的感情做铺垫。

手法:用“千里、无际”夸张的词

效果:描绘出一派楚地的清秋景象,突出了雄浑之美,渲染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气氛。”师:请同学们记下关键词有请下一个。

生:我们讨论的是“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谁人唤来美丽的女子拭去英雄的泪水,照应前文“无人会,登临意”。“红巾翠袖”借喻志同道合的人,表达了作者无人理解的孤独心情。

师:刚刚李辉同学讲到,红巾翠袖做自己的知己。过去的男人喜欢和谁做知己呢?读书人的追求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那才是文人的梦想,士大夫们的梦想,他们渴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出做将入做相,那才是他们的人生追求,尤其像辛弃疾这样的人,二十二岁就开始为光复大宋而努力,拉起一支一千人的义军,带领着这一千人和耿京合并,希望为大宋效力,但是路上出了叛徒,辛弃疾一个人跃马横刀把叛徒追上,三日后一头一颗落地,有着这般豪情壮志的辛弃疾他想不想和一个小女子一起歌花吟月?

生:不想。

师:对,即使想那肯定也是他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最后却只能“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英雄不得志时往往躲入哪里?

生:青楼之中。

师:对,躲进青楼之中抒发自己的愤怒,譬如关汉卿,要做一粒锤不烂炒不爆的铜豌豆,还有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些都是文人士大夫得不到重用的一种痛苦无奈的表达,这个组的同学非常深刻。很好!还有哪个组?

生:我们组赏析的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句话是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眺望,“落日”暗指黑暗将至,“断鸿”是失群的孤雁,这里指北国移民,“江南游子”是作者的自称,这句话寓情于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为下文抒发豪迈之情——不能建功立业的感情做铺垫,抒发了作者为山河破碎的感慨与悲痛,抒发自己仕途失意的情感。

师:抒发自己仕途失意的情感,把自己比作断鸿,断鸿也就是离开雁群的孤雁,孤雁渴望回到雁群之中,还有游子,游子渴望回到故乡,落日比喻着衰败的南宋王朝。请大家齐读。“内容:遥望远山,看到像美人头上插的碧玉簪和螺髻一样的的山,突然感觉满腹的愁恨涌上心头,这愁恨就像他们特意献给我的一样。

结构:由豪壮之情过渡到后面的愁恨之情,引出下文“江南游子的情思”。

主题:抒发“愁恨”思想感情。

手法:寄情于景,比喻的手法

效果:生动形象,含蓄深刻。”

师:哪位继续?

生:其实我们和前一组讨论的一致,我想给他们补充一下,在这里是有个背景的,辛弃疾

渡江南归是以南宋为自己的祖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而南宋统治者根本没有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人看做是自己人,对他一直是采取猜疑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就成了游子了,所以在这里“江南游子”也是他自己的自喻。

师:讲得非常好,知人论世,同学们,了解一个人得了解他做的事情,辛弃疾他生在哪儿?济南的历城,我们的老乡,但是他出生的时候,我们山东就沦为金国人的奴隶十三年了,所以他是以江南为家乡的,他时刻都渴望着回到祖国的怀抱,一生升降沉浮三十七次,我们期末考试一次不行,有同学就倒了,而他一生三十七次这依然没有挫败他爱国的志向,只是南宋王朝伤了他的心,他把自己称作江南游子,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这控诉了统治者对他的不重用,对国家的不负责任,统治者是如何做的呢?“直把杭州作汴州”。好继续发言。

生:我们组赏析的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话用了借代的手法,吴钩是宝剑,杀敌报国用的武器,而今只能闲置腰间,无处用,表达了作者空有满腔豪情,但却报国无门的愤懑及忧愁,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写景,引出下面的抒情。

师:我写了个以景结情,他还说了个承上启下,比老师想的全面,很好。大家补充上结构上的作用。继续讨论。

生:无门小组讨论的也是这句话,这句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现作者非常愤慨的心情,这一句可以说是词的核心,是辛弃疾一生的写照。

师:大家再补充,无人会是直抒胸臆。我们群体的力量比个人的力量要大得多。老师做得都不完整。继续

生:我们讨论的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作者对着远处,看到了群山连绵,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发髻,这些都激起了诗人的忧愁和愤恨。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将连绵的群山比喻成美人,将自己的忧愁比喻成玉簪螺髻,寄情于景,“献愁供恨”表明作者心中的恨之深与愁之大,“遥岑远目”说明作者有些思念故乡。然后我想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做一下补充。

师:好。

生:这里用了意象连缀“落日断鸿游子”三个意象又用了象征的手法,落日象征着衰退的南宋,断鸿渲染了一种悲凉思乡的气氛,然后江南游子表达一种对故乡的思念。断鸿又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自己飘零是身世,孤寂的心情。

师:飘零的身世,孤寂的心情,请大家写下来。还有吗?

生:江南游子,他身在江南,却把自己叫做游子,他实际的家乡是北方,可以看出南宋朝廷,一直不把辛弃疾当自己人看,这里引起辛弃疾的愤恨。

师:为下文抒发“无人会,登临意”做铺垫,是吧?

生:是的。

师:继续。

生:他们讨论的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句话写出了一心想要求田问舍的人见到刘备的雄才大略应会感到羞愧,这句话用典抒情,用一代明主刘备来反衬当今统治者一心求和不思进取。令人无限惋惜没有像刘备一样的英雄。

师:请大家记下来,加入皇帝是刘备,辛弃疾就会成为谁?

生:关公。

师:同学们很厉害,分析语言透彻而到家。还有没有同学发言?

生:我还想补充前面一点,“把栏杆拍遍”,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里时,有没有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就是辛弃疾为什么不是像李煜那样“凭栏望”?我觉得这是和辛弃疾他个人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