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
![细集料表观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21440616fc700abb68fc25.png)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09试验: 复核: 试验(技术)负责人:
河北
省公
路
工程
质量监督站监制
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0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1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2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3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4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19.5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
![19.5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1fe74e5f6edb6f1afe001f27.png)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实施细则根据现行规范《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制定本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实施细则。
一、仪器设备要求: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2、容量瓶:500mL。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二、操作方法与步骤1、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注:在砂的表现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差不得超超过1℃。
4、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 m0/ (m0+ m1- m2)式中:γ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m0——集料的烘干质量(g);m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表观密度按式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ρa=γ a*ρ T 或ρa=(γa-αT)*ρw 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3);ρw——水在4℃时的密度(g/㎝3);αT——试验时的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ρ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g/㎝3)。
三、现场试验完毕后,由仪器保管责任人进行使用情况登记并进行常规保养。
细集料表观密度细集料表观密度规范
![细集料表观密度细集料表观密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04c2d3336c1eb91b375d0d.png)
细集料表观密度细集料表观密度规范二、细集料表观密度检测实施细则(一)国标1、检验依据1.1《建筑用砂》(GB/T14684-xx)。
2、质量要求2.1 产品标准2.1.1《建筑用砂》(GB/T14684-xx);2.1.2《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DB50/5017-xx)。
2.2 技术要求2.2.1 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
3、适用范围3.1 适用于检测天然砂和人工砂的表观密度,即其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与实体积之和)的烘干质量。
4 主要仪器设备4.1 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1g; 4.2 容量瓶:500ml;4.3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4.4 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等。
5 检测前的准备5.1检测设备必须经过送检和自检合格5.2 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660g作为表观密度检测的试样,并将试样放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5.3样品数量:每个样品检2份试样。
6 操作步骤6.1 称取试样300g(G0),精确至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加入冷开水,接近500mL刻度处停止加水。
6.2 用手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出气泡,紧塞瓶塞,静置24h左右。
然后用滴管加水至500mL刻度处,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G1,精确至1g。
6.3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水(与第6.1条冷开水相比,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G2,精确至1g。
7 数据处理7.1 表观密度?0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0?(G0)??水G0?G2?G1式中:G0—试样的烘干质量(g); G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G2—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水—水的密度,1000 kg/m3。
7.2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0kg/m3。
细骨料表观密度试验
![细骨料表观密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7e24d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9.png)
细骨料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骨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表观密度。
二、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1 kg,感量1g。
2、容量瓶:500mL。
3、烘箱:能控温在105°C±5°C。
4、烧杯:500mL。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三、试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C+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四、试验步骤1、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精确至1g(m),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摇动容量瓶,使试样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
塞紧瓶塞。
2、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精确至1g(m )。
1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C)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精确至1g(m)。
2注:在砂的表现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差不得超超过五、计算1、细骨料的表观密度P .S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 3)。
r m 、-a x 1000(kg /m 3)17式中:m 。
一一烘干试样质量(g);m 1—一瓶+试样+水总质量(g); m 2—一瓶+水总质量(g);a t ——水温对水相对密度修正系数,见下表。
六、数据记录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 值大于20kg / m 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道路工程材料细集料的筛分试验报告
![道路工程材料细集料的筛分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9306e9aeaad1f346933f42.png)
实验一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一定温度下的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 部分的细集料。
【试验原理】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质量。
测定集料表观体积时,需将已知质量的干燥集料浸水,使其开口孔隙吸饱水,然后称出饱水后集料在水中的质量,两者之差即为集料的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集料表观体积(V s +V n ),如图1所示。
ρa =m sV s +V n式中:ρa 集料的表观密度,g cm 3⁄;m s 集料矿质实体的质量,g ; V s 集料矿质实体的体积,cm 3;V n集料矿质实体中闭口孔隙的体积,cm 3。
【主要试验仪具】称量1kg 、感量1g 的天平,500mL 的容量瓶,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范围的烘箱,另有干燥器、浅盘、料勺、温度计和500mL 烧杯。
【试验方法】(1) 试样准备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 试验步骤① 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 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② 摆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向瓶内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③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洗净,再向瓶中注入温差不超过2℃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的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图1 集料组成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示意图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中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差不应超过2℃。
【实验数据记录】m0(g)m1(g)m2(g)第一次试验300.0663.8838.4第二次试验644.0843.7表1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数据记录表【结果计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为:ρa=(m0m0+m1−m2−αT)×ρw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cm3⁄;m0试样的烘干质量,g;m1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m2试样、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ρw水在4℃时的密度值,1g cm3⁄;αT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照表2取0.002。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26e909f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d.png)
(%)
备注:
试验:复核:日期:年 月日
试验室名称: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第页,共页JJ0209d
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进场单号
试验依据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进场日期
- -
技术规范
技术要求
序号
试样编号
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试样烘干质量 (g)
试样+水
+容量瓶质量(g)
水+ 容量瓶 量(g)
表观 相对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平均值
水温(℃)
表观密度(g/cm³)
技术指标值(g/cm³)
容量筒容积(mL)
容量筒质量(g)
容量筒+堆积砂总质量(g)
平均堆积密度(g/cm³)
容量筒+紧装砂总质量(g)
平均紧装密度(g/cm³)
技术指标值(g/cm³)
空隙率(%)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PPT课件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4bb616192e45361066f5a4.png)
Vs
矿质实体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的 大小,主要取决于细集料 的种类和风化程度,应大 3 于 2500 kg /m
ms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T0328-2005)
3、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 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 m)。 2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 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 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 (温差不超过1℃)至瓶颈 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 m 1 )。 外水分,称其总质量(
细集料的物理性质:
集料的内部结构主要是由矿质实体、闭口孔 隙、开口孔隙和空隙等四部分组成。
细集料的技术性质
集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见图所示:
体积
Vv
质量空隙Βιβλιοθήκη Vi开口孔隙m0
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 (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和 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 干质量。
Vn
闭口孔隙
a
m vs vc
V
V0
m
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结果计算与评定
2、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如下式:
a a T
( ) a a T W
a
g / cm3 g / cm3
W
T
T
g / cm3 g / cm3
小结
细集料的技术性质 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
布置作业: 复习今天所学的细集料表观密度试 验步骤。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T0328-2005)
结果计算与评定
1、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计算如下式:
m 0 a m 0 m 1 m 2
a ---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 试样的烘干质量,g;
容量瓶法
![容量瓶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2ea70503d8ce2f006623ab.png)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砂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2 仪具与材料2.1 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1g。
2.2 容量瓶:500mL。
2.3 烘箱:能控温在105±5摄氏度。
2.4 烧杯:500mL。
2.5 蒸馏水。
2.6 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3 试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湿度为105±5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 试验步骤4.1 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4.2 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4.3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与上水温相差不超过2摄氏度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湿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摄氏度。
5 计算5.1 砂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m0(m0+m1-m2)式中:γa--砂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m0--试样的烘干质量,g;m1--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m2--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5.2 表观密度ρa按式(2)计算,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
ρa=γa*ρT或ρa=(γa-αt)*ρw 式中:ρa--砂的表观密度,g/cm3;ρw--水在4摄氏度时的密度,1000kg/m3;αt--试验时的水温对水的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表1取用;ρ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按表1取用,g/cm3。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修正系数αT表1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735297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b.png)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考核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姓名:岗位:得分: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恒重是指集料烘干过程中,在规定温度条件下间隔不小于()的连续两次称量,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1%达到恒重。
A.1hB.2hC.3hD.4h2.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中用到的金属棒规格要求为()。
A.直径16mm±1mm,长600±5m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B.直径10mm,长450mm-600m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C.直径16mm±1mm,长450mm-600m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D.直径10mm,长600±5m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3.粗集料压碎值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A.2%B.5%C.10%D.15%4.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中恒温水槽的控温为()。
A.20±5℃B.23±2℃C.22±2℃D.20±2℃5.采用网篮法测粗集料密度试验时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的集料试样质量样不少于()A 1.5Kg B.1.6Kg C.1.8Kg D.2.0Kg6.某项目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进行压碎值试验,第一次试样质量3000g,试验后2.36mm筛上质量2504g,2.36mm筛下质量482g;第二次试样质量3000g,试验后2.36mm筛上质量2504g,2.36mm筛下质量486g;则该样品压碎值为()A.16%B.16.1%C.16.0%D.16.2%7.粗集料筛分试验中当试样最大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时每份试样的最少质量为()A.2KgB.3KgC.4KgD.5Kg8.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中,当试样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时,应采用在()容量筒A.3LB.5LC.10LD.15L9.容量瓶法测细集料表观密度时恒温水槽的温度要求为()A.20±2℃B.23±1.7℃C.23±2℃D.20±5℃10.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坍落筒法),将饱和面干试模置于光滑、无吸湿性平面上。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JTG]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JTG]](https://img.taocdn.com/s3/m/71d0c1f51ed9ad51f11df27f.png)
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 (g)
紧装密度Biblioteka 容量筒容积 (ml)容量筒的质量 (g)
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质量 (g)
备注:
复核/旁站:
记录:
试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原始记录表
样品编号
试验设备
N0:
样品名称
环境条件 温度
℃ 湿度
%
样品描述
试验规程
委托单号
表观密度 (容量瓶法)
试样的烘干质量 (g)
试验日期
试样、水、及容量瓶 质量(g)
200 年 月 日
水及容量瓶质量 (g)
水温 (℃)
堆积密度
容量筒容积 (mL)
容量筒的质量 (g)
取样地点试验设备电子天平烘箱容量瓶等样品名称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样品描述试验规程jtge422005t03282005用途取样人取样日期年月日试验日期年月日表观密度容量瓶法试样的烘干质量g试样水及容量瓶质量g水及容量瓶质量g水温堆积密度容量筒容积ml容量筒的质量g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g紧装密度容量筒容积ml容量筒的质量g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质量g备注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f04c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2.png)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报告
试验单位:XXX建材有限公司
试验日期:2021年6月1日
试验目的: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
试验方法:按照GB/T 1482-2010《细集料表观密度和吸水率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设备:测密器、水浴装置、容器、筛子、烘箱
试验材料:细集料
试验步骤:
1. 筛选出试验材料的3 kg样品,并将样品加入容器中;
2. 在测密器中,将样品置于加热环境中,保持温度为110±5℃,30min后自动测量样品体积,测量精度为0.1ml;
3. 将试验材料平铺在烘箱中,保持温度为110±5℃,烘干至恒重;
4. 计算试样的质量,计算试样的表观密度。
试验结果:
样品编号初始体积(ml)终止体积(ml)试样质量(g)
表观密度(g/cm³)
1 212.3 193.6 6463.9 2.61
2 198.5 179.8 6251.1 2.51
3 202.1 183.
4 6390.
5 2.56
平均表观密度:2.56 g/cm³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大大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过本次试验可知,该批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平均值为2.56 g/cm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场应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混凝土制备工艺,选取合适的细集料以保证工程质量。
试验结论:该批细集料表观密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ppt课件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d6816869dc5022abea0001.png)
• ρa=γaρT 或 ρa=(γa-αT)ρΩ
(1-2)
• 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3);
•
ρΩ——水在4℃时的密度(g/㎝3);
•
αT——试验时的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表1-1取用;
•
ρ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g/㎝3),按附录
18
19
20
水的密度ρT(g/㎝3) 0.99913 0.99897 0.998800.998620.998430.99822
水温修正系数αT
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5
水温(℃)
21
22
23
24
25
水的密度ρT(g/㎝3) 0.99802 0.99779 0.997560.997330.99702
水温修正系数αT
0.005
0.006 0.006 0.007 0.007
表1-1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修正系数αT
;.
7
• 6、报告 • 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
8
五、注意事项
• 1、缩分后的试样应具有代表性。 • 2、在砂的表现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差不得超过1℃。 • 3、试验时要求使用的洁净水可以用蒸馏水,也可以用纯净水。 • 4、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
4
四、实验内容
• 1、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 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0736d4226fff705cc170ae1.png)
筒容积 的质量 装砂的总质
(ml) (g)
量 (g)
样品质量 (g)
监 紧装密度
紧装密度 (g/cm3)
紧装密度 平均值 (g/cm3)
督
站
监 空隙率(%) 制 结论:
自检评鉴: 试验人:
日期: 复核人:
监理评 鉴:
主管:
日期:
第1 / 1 页
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表观密 度
(g/cm3)
堆积密度 平均值 (g/cm3)
紧装密度 平均值 (g/cm3)
日期:
人:
主管:
第1 / 1 页
表观相对密度 单值 平均值
水温 (℃)
水在试验 温度时的
密度 (g/cm3)
表观密 度
(g/cm3)
江
省 交
容量 容量筒 容量筒和堆
筒容积 的质量 积砂的总质
(ml) (g)
量 (g)
样品质量 (g)
通 堆积密度
厅
堆积密度 (g/cm3)
堆积密度 平均值 (g/cm3)
工
程 空隙率(%)
质 量
容量 容量筒 容量筒和紧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 称:
岱山县江南山至牛轭岛公路工 程
合同号:
01
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
试验规程
监理单位 山东恒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委托单号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现场桩号
环境条件
工程部位
试验设备
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
表观密度 浙 (容量瓶法)
试样的烘
试样、水及
水及容量
干质量 (g) 容量瓶质量 (g) 瓶质量(g)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41c3575b7fd5360cba1adb88.png)
2、表观密度,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ρa=γa×ρT 或
式中: ρa —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ρw — 水在4℃时的密度(g/cm3); αT — 试验时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 PT — 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g/㎝3)。
ρ a=(γ a-α T)×ρ w
六、报告
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若两次结果只差值大 于0.01g/cm³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谢谢!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 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 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五、计算
1、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式中: γa —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0 — 试样的烘干质量g m1 — 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m2 — 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三、试验准备
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 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四、试验步骤
1、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o),装入盛有小半瓶洁净水的容量 瓶中。
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 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 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 总质量(m2)。
主讲人:缪方
试验目的
试验仪器 试验准备 试验步骤 计算 报告
目录
一、试验目的
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 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 2.36mm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实施细则
根据现行规范《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制定本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实施细则。
一、仪器设备要求:
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2、容量瓶:500mL。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二、操作方法与步骤
1、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注:在砂的表现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差不得超超过1℃。
4、计算
4.1、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 a = m0/ (m0+ m1- m2)
式中:γ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4.2、表观密度按式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ρa=γ a*ρ T 或ρa=(γa-αT)*ρw 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3);
ρw——水在4℃时的密度(g/㎝3);
αT——试验时的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ρ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g/㎝3)。
三、现场试验完毕后,由仪器保管责任人进行使用情况登记并进行常规保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