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及其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城镇化发展及其问题

【摘要】本文基于本学期城市规划专题原理课程的一些学习收获体会,通过阅读《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拉美和南亚以及日韩的城镇化过程案例,研究和思考了我国近30年来快速大规模城市化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我国的城镇化策略。

【关键词】城镇化;中国;城市规划

1 城镇化概述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全球性的经济社会演变过程。兰帕德、麦基、弗里德曼和沃尔夫等人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是物质、空间、经济、人口、体制以及社会特征的多为现象反映。”当代城镇化的实质含义在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景观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转化和强化的过程。”

城镇化具有三方面的含义:

(1)人口城市化: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2)用地城市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城镇用地规模增加

(3)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

2 相关国家城镇化经验教训

2.1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

20世纪之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到北美,美国步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看,城市化与逐步的工业化和经济变化始终交织在一起。可以概括的说,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一个逐步的人口转移、与经济结构变化相适应的平滑过程,是经典的戴维斯城市化曲线理论。

2.2拉美和南亚失败的城镇化

二战后的新兴国家城市化,留下的是众多失败的国家城市化案例教训。可以概括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拉美模式城镇化”,现象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城市化以大规模的贫民窟为代价、金融体系脆弱、产业升级缓慢、社会服务滞后。拉美和南亚地区越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中。然而,大量的平民窟成为快速人口城市化的社会后遗症。里约热内卢建成区中低收入住区和贫民窟蔓延了城市的80%以上。

形成现象的原因是: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很快剥夺了农民的土地,把农民赶到了城市;另一方面,激烈竞争促使制造业远离大城市,到更远的地区追求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2.3日本和韩国的城镇化

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仅有能跳出“中等发达国家陷阱”的两个国家。

目前韩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90%,首尔城市人口1029万人,约

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1930年韩国城市化水平5%一下,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之后经历了1945-1950殖民地经济向独立经济转移和1950-1959朝鲜战争与重建两个起步阶段,城市人口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61-1987为加速发展阶段,政府开始实行“政府主导性增长战略”,奉行“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90年代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化国家。

总之,韩国的城市化具有一下几个特点:

·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

·首都圈的集中发展。首都圈占总人口的一半。在城镇空间布局上,经济要素在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市集聚。

·城镇化的文化特色。利用儒家文化和韩国民众的国民意识影响城市化的发展是重要特征

·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和社会对工业污染的管理和控制极其严格。

3 城镇化的模式之选择

城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实际上只有一次机会。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结束,城镇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一旦确定后,就很难再改变。我国正经历着空前绝后的城镇化,正确选择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的核心课题,而且也是确保我国国名经济长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之关键。

3.1“a模式”与“b模式”

《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一书中谈到:美国的经济学家布朗认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a模式”与“b模式”。“a模式”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为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化石燃料为基础、一次性产品泛滥等。作为迫切希望强大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抵御“a模式”的诱惑而陷入困境,即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与此同时,拉托谢尔等人提出“反增长计划”即“b模式”。即将物质生产规模恢复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交通费用内在化;农业生产小规模化;减少能源消费等内容。然而这种基于“a 模式”“肥胖症”国家开出的药方——“b模式”对于青春发展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剂毒饵,将催化一系列严重的危机。

3.2我国自己的道路“c模式”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摆脱a和b 两种模式的诱惑,坚持走我国自己的道路——“c模式”。

该书中认为“c模式”必须立足于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而不是资本的逐利,从而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机制。

其次,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将最终取代单一的经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首要的政策目标。

再次,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从传统的消费、出口和投资转向符合生态文明的绿色消费、内需为主和对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生态

修复和环境保护的投资为主。

第四,土地作为生态环境的底板,将在人类的自身需求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

第五,可再生能源应用与建筑一体化将引发建筑革命。

最后,伴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逐步实现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向内需消费和服务外包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4中国当前城镇化的问题

我国目前快速城市化已经对城市就业、资源、资金和治理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潜伏着今后可能付出很大代价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十二五”之后我国很可能会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同济大学伍江教授认为我国当前城镇化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市特色丧失

2中小城镇的土地浪费与发达地区的用地紧缺

3小城镇城市化水平低下

5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的策略

《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书中提出“c模式”要处理好城乡和区域的生态环保、宜居和谐与经济、社会对外竞争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c模式”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与完善现有的城乡土地公有制,强化城乡规划调控,为有序城镇化铺设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