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知识讲解
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CRT形 成相关危
险因素
导管相关因素 药物相关因素 疾病相关因素 其他因素
导管材质
硅胶
聚氨 酯
不同材质的导管与血液的相容性 不同,血栓的发生率:硅胶<聚 氨酯<聚乙烯,这可能是聚乙 烯等类似材质的导管会释放出一 种促凝的物质,从而使血液处于 高凝状态,从而更易形成血栓[1]。 [1]Bonizzoli M, Batacchi S, Cianchi G,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n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related thrombosis in post-critical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1,37(2):284.
导管相关血栓的 预防及处理
CRT形成机制
CRT临床表现
目
CRT诊断与治疗
录
预防和护理
CRT形成机制
1
内膜损伤
血栓形成三要素
血流淤滞:
•软化、溶解、吸收:纤溶系统激活及蛋 白水解酶释放,致血栓溶解吸收。
• 机化与再通: 肉芽组织取代血栓的过程 称机化;血栓中出现新生血管使血流得以 部分恢复称再通。
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妊娠、产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高 凝状态 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血小板增多或血小板粘性增加导致血液 的凝固性增强
大型手术、外伤等疾病造成的血管的损伤,释放凝血因子会增加 血栓的形成,且手术时间越长形成血栓的风险就越大。
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年龄大的患者血栓发生几率高 导管相关性感染等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简称CVC)是一种用来插入到大静脉内,用以输液、输血、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及测定中心静脉压等的设备。
然而,CVC的使用也会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并发症。
因此,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成为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
本文将探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一、正确插入与维护CVC正确插入与维护CVC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
插入时应选择合适的插管和插管的位置,尽量选择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减少颈静脉和锁骨上静脉的使用,因为它们血液淤积的时间较长。
插入前应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消毒,插入时应注意避免插管与血管壁磨擦产生热损伤,造成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维护CVC时应注意保持CVC通畅,并定期更换敷料。
在更换敷料时,注意洗手消毒,实施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和血栓形成。
二、Appropriate saline flush frequency: 3mL 0.9% Normal Saline Up to Every Eight Hours正确的盐水冲洗也是减少CVC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之一。
盐水冲洗时,建议使用0.9%的生理盐水,每八小时冲洗一次,使用3毫升的生理盐水。
盐水冲洗有助于保持CVC通畅,清除残留的血液及药物,避免血栓、堵塞等问题产生。
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CVC血栓形成,并减少CVC相关的并发症。
一般建议使用肝素予以预防,肝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凝血系统,预防血栓形成。
例如,肝素18IU/ml或5000U肝素注射液每12个小时一次,每天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点进行静脉注射。
抗凝药物的使用应有医生指导,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和疗程规划。
四、血管扩张剂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血管扩张剂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选用拜阿司匹林等药物,此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提高血液流动的速度,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使用血管扩张剂需要注意患者存在的相关疾病、过敏史等,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picc防血栓的健康教育
picc防血栓的健康教育
《PICC防血栓的健康教育》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经外周插
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输液、输血、化疗等治疗目的。
虽然PICC的使用大大方便了患者的治疗,但它也增加了患者患血
栓的风险。
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会导致血管堵塞,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PICC患者进行血栓预防成为非常重要
的一环。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PICC防血栓的健康教育知识。
首先,PICC患者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在使用PICC期间,患
者要按时按量服用,不得擅自停药。
其次,PICC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深静脉血栓筛查和监测。
像D-
二聚体检测、超声波检查等是常用的监测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PICC患者要合理安排生活,避免长时间静脉导管滞留。
长时间的静脉导管滞留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患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坐卧,适当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最后,PICC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和导管通畅。
保持皮肤的清
洁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保持输液通畅也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总之,PICC患者要注意血栓的预防和监测,合理安排生活,
保持导管的通畅,这样才能降低血栓的发生率,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PICC防血栓的健康教育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设计
最大血流(双“D”管腔) 最少凝血(激光切槽,
光滑切口)
最少反流(对称螺旋“Z”
管尖)
安全易操作(Palindome
撕脱鞘)
8
临时性导管
完整版ppt课件
9
长期性导管
完整版ppt课件
10
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 患者高凝状态 肝素用量不足 管路受压扭曲
易引起血栓形成
完整版ppt课件
早期
UK 5000~8万u/ml,根据导管标定的腔内容量封管 15~60min后,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不成功,再重复,最多3次 成功率90%
全身应用溶栓法
透析间期,UK25万u+NS 250ml导管腔内滴注, 持续4-6h
完整版ppt课件
21
治疗——导管内血栓
透析中应用尿激酶
完整版ppt课件
27
预防:三级预防
低危人群:肠溶阿斯匹林or氯吡格雷 中危人群:肠溶阿斯匹林and氯吡格雷or贝前
列素 高危人群:华发林,必要时联合爱脉朗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pt课件
29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完整版ppt课件
1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 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 引起肺栓塞,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DVT 是常见的一种病症,后果主要是肺栓塞和 DVT后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和显著影 响生活质量。
完整版ppt课件
2
背景
导管于60年代开始用于透析 因其迅速、方便建立血管通路,在临床中得到
日益广泛的应用。 除透析外,还有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
心肺复苏等应用 80年代中期以后,带绦纶套的导管开始应用,
输液导管相关血栓预防及处理
概 述
1.CRT分类
01
血栓性导管失功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无症状血栓
02
03
04
1. CRT分类
(1)深静脉血栓形成(DTV)置管侧肢体、颈部、肩部、胸部、颜面部有水肿症状或体征,超声检查提示DVT,伴或不伴有浅静脉,头臂静脉以及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受累部位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颈部或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红斑或麻木感等表现。
2.6
1.07
5-8
11.7
24
4.81
15.8
5.88
5-15
15.3
28.9
3.07
5.4
1.82
5-23
12.5
18.5
2.13
2.9
0.55
5-25
11.9
23.4
1.64
0.3
患者5月13日复查B超示血栓减小,5月14日转回妇科继续用PICC化疗治疗
8. 案例介绍
置管侧手臂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症时
8. 案例介绍
左侧肢体有胀痛,以为是用化疗药引起,未予重视
静疗门诊维护并行B超结果提示:PICC经贵要-腋-锁骨下走行-上腔静脉。左头静脉、贵要静脉、左肱静脉(内侧支)大部分管腔内血栓形成,仅肱静脉内侧支上段见少量血流显示,左贵要-腋静脉交界处管腔狭窄、PICC管完全贴壁
复查血管B超:左侧贵要静脉上臂段及头静脉前臂中段血栓形成(完全型),左侧肱静脉(内侧)血栓形成(部分型),继续抗凝治疗。转往妇科继续行化疗治疗。
3.1 CRT预防措施
3.2 CRT预防措施
LOGO
输液管
PICC
中心静脉导管(CVC)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分析存在问题和挑战
问题
部分医护人员对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预防与护理流程在某些环节存在疏漏 ;患者遵医行为不佳,影响预防措施的实施。
挑战
如何持续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和专业素养;如何优化流程,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如何加 强患者教育,提高遵医行为。
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流障碍性疾病。
静脉血栓可分为浅静脉血栓和深 静脉血栓,以后者最为常见。
根据血栓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 上肢静脉血栓和下肢静脉血栓, 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内膜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 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完整的 静脉内膜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前提。
血流缓慢
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 素,但单一的静脉淤血常不致引 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优先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免选择下肢 静脉,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管 和穿刺部位。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
穿刺前严格消毒穿刺 部位皮肤,确保无菌 操作环境。
避免触摸或污染导管 接口,减少感染风险 。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
药物预防措施
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给予 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使用溶栓药物,对于已形成的 血栓进行溶栓治疗。
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血小 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01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屈伸肢体、翻身等 。
02
对于病情允许的患者,可协助其下床活动,促进全 身血液循环。
03
避免长时间压迫或弯曲穿刺肢体,以免影响血液回 流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导管尖端的位置
(CAJ) 上腔静脉和 右心房连接处—— 导管尖端的最佳位 置
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和头静脉时,其血栓形成 的几率比上腔静脉高,当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的下1/3处 时血栓发生率是最低的,这可能与此处血液流速大有关
置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物理性: • 静脉穿刺和导管置入可以直接剥离内皮细胞导致内 皮损伤 •管尖与血管内皮直接接触,在呼吸 和肢体运动时持续刺激血管内皮。 •过长时间的穿刺置管增加CRT的几率[2] [2]Wilson TJ1, Brown DL,etc.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largevein thrombosis in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patients.Intensive Care Med.2012 Feb;38(2):272-8.
• 一般不采用溶栓治疗和腔静脉滤器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腔静脉滤器仅适用于抗凝治疗禁忌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或接受 抗凝治疗而血栓再发的患者
症状严重(血栓累及锁骨下静脉) 病程<14天 一般情况良好、预期寿命>1年、出血风险小 绝大多数CRT患者不需要溶栓
ACCP10溶栓治疗指征
抗凝V.S溶栓的禁忌
D-二聚体有何意义?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急性DVT、PTE时D-二聚体 异常增高 ●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急性心梗、重症感染、脑 出血、恶性肿瘤、近期手术 等情况均可导致升高
D-D聚体的动态监测非常重要!
导管的处理
2008年美国胸科医生协会的实践指南指出 :导管相关性静 脉血栓可以在抗凝治疗的同时继续保留并使用导管 ,不建议 拔除功能良好且有使用需求的静脉导管。
PICC置管及静脉血栓护理PPT课件
操作流程简介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用物及环境等。
确定静脉和插管点
患者取合适体位,首选贵要静脉,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
测量患者臂围及预置导管长度
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测量时动作轻 柔,避免损伤皮肤。
建立无菌区
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 抽吸生理盐水,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PICC置管技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血栓形成
PICC置管的常见并发症,需采取预防措施。
护理要点
定期评估、正确冲封管、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穿刺部位等。
新型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新型导管材料
更加柔软、生物相容性更好的导管将减少并发症 。
发生凝血和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分类与识别
患者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遗传、肿瘤、手术、创 伤、感染、妊娠、长期卧床等。
医源性因素
如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输液、化疗药物、 造影剂等。
其他因素
如吸烟、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预防措施建议
评估患者风险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个 性化预防措施。
合理选择静脉通路
尽量选择上肢静脉进行穿刺和置管,避免 下肢静脉。
规范操作
穿刺和置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药物预防
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 预防。
早期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皮温 升高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静脉造影等,可直观显示静脉内 血栓形成的部位和范围。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患者在经过及时处理后,患肢症状逐渐缓解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为青年女性,因心脏病入院治疗,需长期留 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在留置导管后第10天出现 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且患者处于妊娠期。
处理措施
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采用物理压迫法对患者 进行溶栓治疗,同时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特殊情况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处理 • 临床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定义和诊断标准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RVT)是指中心静脉导管(CVC)或 外周导管(PICC)置管后,静脉管腔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造成管腔阻塞,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并发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标准:静脉造影、超声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发 现导管或导管附近有血栓形成,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流动 力学改变。
疾病危害
1 2 3
肺动脉栓塞
CRVT脱落随血液流动至肺动脉,可引起肺动脉 栓塞,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
深静脉血栓形成
CRVT可向上累及深静脉系统,导致深静脉血栓 形成,造成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肢 功能。
常规预防措施
常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活动、使用间歇性气泵、穿着弹力袜和药物预防等手段 ,以减少血液在血管内滞留和凝结。
常规预防措施还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以及检 查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血栓。
高危患者的预防措施
高危患者的预防措施:对于存在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既往 有静脉血栓病史、恶性肿瘤、急性感染、妊娠、手术及卧床 等的患者,应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使用非常普遍,可以为患者输注药物、静脉营养支持等提供便利。
长期留置导管容易造成血栓形成,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危害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是指在导管内或周围形成血栓,其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温度升高,甚至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二、护理措施1. 选择适当的导管在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
长期留置导管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对于需要长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可更换的中心静脉导管,定期更换导管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2. 严格操作,减少导管损伤在插管操作中,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导管插入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和血管损伤。
插管后,应定期观察导管穿刺口情况,及时处理渗血渗液,防止感染并减少导管周围炎症,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 导管护理对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护士应定期对导管进行护理,包括导管通畅性的检查、导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等。
导管周围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因皮肤潮湿而导致细菌滋生和感染,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4. 预防血液激活和凝血在导管留置期间,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及处理可能导致血液激活和凝血的因素,如炎症反应、外伤、手术等。
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
5. 鼓励运动和康复对于重症患者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应该鼓励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位改变,以减少血液在静脉内的滞留,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
6. 宣教患者和家属护士应当在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宣教工作,包括导管的危害和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引导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共同预防和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或MRI等检查,可以 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管状况,
进一步评估血栓风险。
03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预防 措施
合理选择导管类型和材料
选择合适导管
根据病人情况和治疗需求,选择 直径小、材质柔软的导管。
使用涂层导管
涂层导管可减少与血管壁的摩擦 ,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规范操作技巧及护理流程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汇报人:xxx 2023-1-28
目 录
• 引言 • 静脉血栓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 •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护理策略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方案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静脉血栓概述
01
02
03
静脉血栓定义
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 ,导致血管完全或部分阻 塞。
静脉血栓危害
引发疼痛、肿胀、功能障 碍,严重时危及生命。
静脉血栓成因
血流缓慢、血管损伤、血 液高凝状态等。
导管相关性介绍
导管类型
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导管等。
导管相关性血栓
因导管插入导致血管损伤,增加血栓发生风险。
导管相关性血栓危害
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等。
预防与护理重要性
降低血栓发生率
处理方案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价
抗凝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抗 凝治疗方案,并观察治疗效果
。
溶栓治疗
针对急性血栓患者,可考虑溶 栓治疗,但需密切关注出血风 险。
导管调整与更换
若导管位置不佳或功能异常, 及时调整或更换导管,以降低 血栓风险。
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定期复查、症状观察等方 式,评估处理方案的有效性。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更加先进的机械预防设备、加强抗凝治疗等。
最佳预防策略
03
处理策略
去除导管
一旦确诊为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应立即去除导管,以减少血栓负荷。
压迫止血
拔除导管后,应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并观察出血情况。
针对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需要制定相关诊疗规范和指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和管理能力。
01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02
03
04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措施
抗凝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使用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预防策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身体状况等因素。
对于低风险患者可以采取一般性预防措施,如保持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等。
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定义与概述
静脉壁损伤、血液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因素共同作用。
发生机制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基础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中心静脉置管、长期卧床等。
风险因素
发生机制及风险因素
预防及处理可有效降低CRVT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患者教育
05
结论与展望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管理。
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
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摘要:PICC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安全、血管损伤小、置留时间长、无需医生操作等优点,常被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周期化疗等临床治疗中,但随着PICC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其中以静脉血栓最具代表性,危重患者中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3%–91%,血栓形成极易诱发肺栓塞等高危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
本文就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念、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重点对三大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干预内容进行阐述,进一步论证优质护理可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这一论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PICC导管;静脉血栓;危险因素;预防护理;综述一、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述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它是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靠近心脏的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外周手臂静脉大多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
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是血栓发生的三大危险因素,PICC相关性血栓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与PICC导管相关的深静脉和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分别为4%和1%。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置管侧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浅静脈血栓症状明显,深静脉血栓往往症状不明显,主要依靠超声来确诊。
二、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ICC对于治疗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静脉置管后具有很大的风险,以静脉血栓最具代表,综合起来,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3种。
1、导管因素导管材质、导管管径的大小、导管尖端位置都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声明,聚氯乙烯、聚乙烯材料导管比聚氨酯硅胶类导管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概述•预防措施•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结论与展望目录01概述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是指静脉插管时导致血管损伤,或导管留置期间血液在局部形成血栓,并随血液流动到肺动脉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
定义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发热、胸痛等)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X线等)进行确诊。
诊断标准定义和诊断标准发生率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危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肺栓塞、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发生率和危害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导管、规范操作流程、定期检查等,以降低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护理针对已发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密切观察病情、合理安排活动量、做好心理护理等,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与护理的重要性02预防措施常规预防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教育,使其了解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污染;针对不同患者的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和材质,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常规预防还包括适当的活动和运动,特别是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常规预防1高危患者的预防23高危患者主要包括肥胖患者、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对于这些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意识,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
高危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预防措施在这些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弹力袜、间歇性气压治疗等。
特殊情况包括手术后的患者、创伤患者、妊娠期妇女等。
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护理措施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观察患者是否有出现静脉血栓的迹象,如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变化等。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治疗——导管内血栓
导管内溶栓
早期
UK 5000~8万u/ml,根据导管标定的腔内容量封管 15~60min后,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不成功,再重复,最多3次 成功率90%
人,插管后可立即使用,不需要像AV内瘘 那样等待成熟。
缺点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气胸、血肿等。 感染和血栓形成高发 穿刺部位静脉狭窄或梗阻 外表不美观,不舒适 使用时间短 血流速可能不足,需要延长透析时间
中心静脉导管的类型
导管的材料
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酯、聚氨基甲酸酯 聚合物、硅酮聚合物等
观察护理: 使用后必须按血透后导管的处理要求封管。
导管外血栓(extrinsic catheter thrombosis) 指南6:临时导管失功,只要无感染,可引导导丝更换导管,或用尿激酶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优导点管的弹严性 硬禁、半硬强、弹性行冲管,血栓形成引起的堵塞,应在 6小时内处理。预防非血栓性堵塞关键在于正 导管长期留置在血管中容易形成漩涡而至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血栓性堵塞: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返流至导管,在 纤维鞘从插管后24小时开始形成,5~7天可覆盖导管全程(?)。
使用时间 临时性、长期性 导管回撤造影(pull-back venography)
导管腔内形成血凝块血栓所致 血栓形成常导致晚期导管功能丧失
最少凝血(激光切槽,光滑切口) 导管的弹性 硬、半硬、弹性
管尖)
安全易操作(Palindome
撕脱鞘)
临时性导管
长期性导管
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 患者高凝状态 肝素用量不足 管路受压扭曲
易引起血栓形成
血透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情况下不 宜另作他用,如抽血、输液等,如果一定要 用(如患者需要大量补液或无其他输液通 路),使用后必须按血透后导管的处理要求 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合称为静脉
血栓栓塞症。
导管血栓形成
导管自身血栓 血栓形成附着在导管内或外表面, 包括腔内或导管尖端血栓及纤维鞘。
导管外血栓 由于导管存在导致的血栓,包括心 房内、心房壁及中心静脉血栓。
▪ 原因分析: 血栓性堵塞: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返流至导 管,在导管腔内形成血凝块血栓所致
非血栓性堵塞:主要与导管扭曲、打折、纤 维蛋白沉积、异物颗粒堵塞有关
▪ 4、在输液过程中,为保持管道通畅,应先输乳剂, 后输非乳剂,输入酸性或碱性药物之间,以及输入 刺激性强的药物和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 理盐水冲洗导管。一旦发生堵塞可抽取少量生理 盐水冲管,同时尽可能往外吸,以免将血凝块冲入 血管内形成血管内血栓。
▪ 5、监测中心静脉压:利用深静脉置管监测CVP 时,特别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心理 的安全感。较长时间监测CVP时,应每24 h用生 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 ml(30 u)冲洗导管, 以保持测压系统通畅和减少感染发生率。
《别让住院猝死害了您》
▪ 长期卧床、住院打点滴,很容易发生深静脉血 栓,造成肺栓塞。但是,目前大部分临床医生 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不足。
▪ 卧床休息就是肺栓塞的隐患,一旦发生将无法 挽回。大家熟悉的经济舱综合征,在飞机上最 多不过十几个小时,就可以发生静脉血栓,导 致肺栓塞,更何况住院打点滴了。
《别让住院猝死害了您》
肝素封管液的配置
▪ 封管液:稀肝素 ▪ 肝素浓度:125u/ml ▪ 配制方法:2ml肝素(1、25万U)加入
100mlNS中,即125U/ml。 ▪ 保存时间:12h
封管要点
▪ 浓度为125U/ml的肝素盐水是留置导管输液封 管的最佳浓度。
▪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止使用肝素盐水封管, 比如脑出血患者,消化道出血患者,而应用 0.9%生理盐水封管,6—8小时封管一次。对 于凝血机制正常者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是安全 的,肝素液的浓度越大,封管保留天数越长。
▪ 所以说:
▪
住院病人每个人无论是否手术
均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
▪ 每个医护人员均应对此 有足够的认识!
▪ 1、中心静脉置管常用的置管途径? ▪ 2、中心静脉置管维护三步曲? ▪ 3、深静脉血栓的处理及预防?
中心静脉穿刺目的
▪ 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 ▪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 胃肠外营养治疗 ▪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 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 ▪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 其他:放置起搏器、静脉造影、介入治疗
▪ 2、穿刺部位护理: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 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 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用透明贴膜覆 盖穿刺部位并注明更换日期。穿刺部位一旦 被污染,应立即严格消毒,立即更换。更换 透明贴膜时,应自下向上拆除贴膜,防止导 管脱出。
▪ 3、导管冲洗及封管:每次静脉输液前,以生理 盐水冲管,输液完毕后,用肝素盐水稀释液 (1∶100) 5ml 做正压封管。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 一般置管长度为14~18cm。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 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
▪ 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 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置管长度为 20~25cm。
置管后的护理
▪ 1、导管护理:导管一定要妥善固定,严防折 断、脱落或空气栓塞发生,当患者睡眠、翻 身、更衣、沐浴、活动时要严加注意。用无 菌透明贴膜或用3M无菌贴膜外固定,可有效 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使患者 活动感到便利,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 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
导管维护三步曲
导管功能评估
冲管
ACL
封管
导管机能的评估
冲管方法
▪ 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 于把附着在导管和血管壁的残留物冲洗干净, 加强冲管效果,也称之为脉冲式冲管
不间断的冲管方法
脉冲式冲管方法
封管
▪ 保证管道内有液体充盈,输液后封管时应注 意使导管全程均有抗凝剂。
▪ 抽取稀肝素水5 ml正压封管,封管液余1 ml 时边推边退针,以保持管内正压,避免导管 末端形成血栓。
▪ 封管液应每天配置,应注明配置并发症
▪ 1、导管堵塞 ▪ 2、置管穿刺处红肿、渗出 ▪ 3、导管脱出及移位 ▪ 4、深静脉血栓 ▪ 5、气胸、血胸 ▪ 6、导管断裂
▪ 我们重点讲一下导管深静脉血栓的处理及预 防
▪
深静脉血栓
▪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 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 预防及处理
一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别让住院猝死害了您》
——2013年3月5日健康报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吕树铮
▪ 提起猝死,人们会想到相声演员王平、马季、侯 耀文,还有高秀敏、罗阳等,心梗引发的猝死让 人不寒而栗,但绝大多数是在医院外发病,因为 无法及时抢救而死亡
▪ 如果有一种猝死常发生在医院内,甚至就发生在 医生眼皮底下,是否更让人恐惧?
深静脉置管禁忌证
▪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易出血和感染的。 ▪ 所选静脉通路有梗塞和损伤的。 ▪ 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并高热时,避免引起败
血症。 ▪ 穿刺部位有炎症,胸部有畸形的。 ▪ 严重肺气肿剧烈咳嗽者慎用锁骨下静脉穿刺。 ▪ 不合作或躁动患者应给予适当镇静和麻醉剂。 ▪ 极度衰竭的患者慎用。
常用置管途径
▪ 可以说,肺栓塞就是这样一种猝死,而且常常被 医务人员忽视,这一“沉默杀手”被称为住院猝 死
《别让住院猝死害了您》
▪ 有调查显示,由静脉血栓导致的住院死亡人数 是所有因医院获得性感染死亡人数的5倍,即每 8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死于静脉血栓
▪ 肺栓塞是由深静脉血栓引起的,一般多发生于 外科手术尤其是骨科、妇科、泌尿科大手术后 的患者及长期卧床和住院打点滴的病人。肺栓 塞作为一种术后严重并发症是难以预料和避免 的,目前已逐渐被一些医务人员重视。但是, 对于长期卧床、住院打点滴的病人来说,人们 并没有意识到肺栓塞也可能随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