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分析
总体规划中景观系统规划

总体规划中景观系统规划引言概述:景观系统规划是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城市或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景观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景观规划的目标1.1 增强城市形象景观规划旨在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打造城市的独特形象,塑造城市的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1.2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景观规划注重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通过创造宜居的环境,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增加居民的社交活动场所,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1.3 保护自然环境景观规划强调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景观规划的原则2.1 综合性原则景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社会等多个因素,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实现景观系统的有机结合。
2.2 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规划应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景观系统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
2.3 参与性原则景观规划需要广泛征求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居民的参与度,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三、景观规划的方法3.1 调研和分析景观规划首先进行城市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特点,明确规划的目标和需求。
3.2 规划设计景观规划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规划设计,包括景观元素的布局、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路径的规划等。
3.3 实施和管理景观规划的实施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达到。
四、景观规划的内容4.1 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公园、绿化带、道路绿化等,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供城市居民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4.2 水系规划水系规划是景观规划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包括河流、湖泊、水渠等水体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和保护措施,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
景观生态工程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析

景观生态工程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析引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景观生态工程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生态修复和建设手段,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景观生态工程规划与建设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和可行性。
一、景观生态工程规划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景观生态工程规划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其主要包括绿地系统规划、水体系统规划、生态廊道规划等。
1.1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是景观生态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的布局和功能,可以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的空间分布、类型选择和管理维护等因素,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2 水体系统规划水体系统规划是景观生态工程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水体的布局和管理,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避免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以实现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 生态廊道规划生态廊道规划是景观生态工程规划的创新内容,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廊道的布局和功能,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廊道的保护和管理,避免人为干扰和生态断裂,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方案是景观生态工程规划的具体实施手段,包括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设施建设等。
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1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方案的核心内容,通过合理设计景观元素的布局和组合,可以提升城市景观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景观的生态性和文化性,充分考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以实现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2 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方案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种类,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运用分析

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运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相互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美丽的风景线,更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人居环境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运用分析角度出发,探讨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融合1. 园林景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体蓝图,而园林景观规划则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者需要在规划目标、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实现协调统一,确保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2. 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平衡。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的实际需求,还要尊重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运用需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努力实现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平衡。
3. 公共空间与社会功能的有机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美学效果,更要关注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
城市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合理设置绿地、广场、游憩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社会功能的发挥。
1. 城市形象的展示。
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能够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韵味,吸引游客,提升城市形象。
2. 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
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丰富城市绿地系统。
合理设置绿地、林荫道、公园等,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
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打造美丽的公共空间,丰富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
设立景观广场、休闲公园等,有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能够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优化道路景观、改善水系环境、增加绿色植物等,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橘子洲公园景观分析调查规划报告 (1)

1.3.人文条件分析:
1.3.1建筑及景观小品分析: (1)现在园区内建筑包括旧时期的公馆,现代园林 建筑。甚至以前还包括了旧的船坞和厂房; (2)新建很多景观小品搭配建筑,但总体不是很协 调。
1.3.2.橘子洲内交通: (1)主入口:主入口在湘江一桥中间, 为南北两个车行匝道和一个旋转楼梯。 旋转楼梯只在湘江一桥的一侧,对于 选错方向想下桥游玩的游客不便;且 主入口在湘江一桥中间,步行距离远 且无公交车可到达。 (2)洲内环形车道:围绕橘子洲有一条 环形车道,便于自行车和洲内电瓶车 的驾驶。
橘子洲
长沙市
1.1.2.交通区位:橘子洲连接长沙河西与河东,随着河西的 开发,两岸的联系与交通日趋紧密。由于长沙地铁在建 以及主城区内桥梁数量过少,导致橘子洲和橘子洲大桥 成为长沙市内的交通腹地。并且规划的桥梁或隧道多与 橘子洲有连接。
湘 江 一 桥
1.1.3.土地利用现状:橘子洲土地利用现状多为林地、草地、开 放空间和建筑保护区域,是其成为生态公园的保证。 绿地(林地、草地):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保护建筑:创造人文景观区域,多重空间区域类型。 水体:调结温度、湿度。
(4)限定橘子洲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确保不背离橘子洲公 园整体风格的基调和破坏当地的环境和生态;并规划好服务设施的位置,不 影响原生生物的生活。
2.4.概念分析
生态公园:城市,是一个尘埃和废弃集中的地区。人们为了追求利益,为了生存 打拼而在城市生活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 多的人都向往着回归以前的一种自然、环保、无污染的环境。而生态公园, 能够提供给城市人一个回归于生态的乐土。向往着清澈的河水、茂密的沙洲 原生树林、多种类的生物和谐生长,这才是给人回归自然的环境。 手绘意向图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旨在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探讨其特点、亮点以及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位于滨海湾地区,是一个以绿色植物和艺术品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与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水系景观与人造山丘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整个花园由多个主题花园组成,每个主题花园都有不同的特色,如亲子花园、湿地花园、奇幻花园等。
它们以多样的景观元素、绿植和艺术品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花园中拥有大片的草坪和树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散步、户外运动的场所。
此外,花园还设置了多个水上活动项目,如人工湖泊和人工瀑布,让人们可以在都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和设计成功地将绿色生态与城市化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第二个例子是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
丹麦一直以来都是自行车友好的国家,而哥本哈根则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城市之一。
哥本哈根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非常注重鼓励和改善自行车出行。
城市中的自行车道、停车场和租赁系统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自行车规划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广骑自行车。
城市中的道路和人行道也经过了改造,以适应自行车的通行。
此外,哥本哈根还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行车租赁和维修服务,为骑行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不仅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促进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保意识。
景观规划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景观规划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景观规划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社区开始意识到景观规划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的重要性,因此对景观规划的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提高,对于自然景观和生态保护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景观规划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机会多元化随着人们对于城市环境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加,景观规划行业的发展机会逐渐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之外,人们对于城市公园、休闲广场、景观小区等其他类型的景观规划也有更高的需求。
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如园林景观、旅游景区规划等领域也开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为景观规划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可能性。
三、专业化水平提升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景观规划行业的专业化水平也在逐渐提升。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专业技能提升。
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景观规划专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同时,行业协会也不断加强行业内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这将有助于行业内的企业提升专业化水平,提供更高质量的景观规划服务。
四、技术应用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景观规划行业的技术应用也在不断提升。
数字化技术、三维模拟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景观规划更加精确和直观。
同时,一些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景观规划中,例如节水灌溉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景观规划的效率和质量,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景观规划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增长、发展机会多元化、专业化水平提升和技术应用不断创新等有利条件。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景观规划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行业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和模式,为城市和自然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景观规划解决方案。
风景区规划案例分析

风景区规划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风景区是人们休闲娱乐、观赏自然景观和体验旅游文化的重要场所。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风景区规划案例,探讨其中的规划思路、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划分等问题。
二、规划目标该风景区规划案例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并满足游客对休闲度假的需求。
三、规划设计1.总体布局根据该风景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特点,采用“一体两翼”的布局,将核心景区与周边景观相结合。
核心景区主要包括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娱乐设施等,周边则规划有休闲度假区、农田观光区等。
通过合理连接和布局,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2.功能区划该风景区规划案例将核心景区划分为自然景观区、文化历史区和娱乐设施区。
自然景观区包括山水景观、湖泊、森林等,通过完善的步道系统和观景台,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自然美景。
文化历史区则规划有历史建筑、文物陈列馆等,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
娱乐设施区则包括游乐设施、休闲广场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娱乐项目。
3.设施配套四、规划思路1.自然保护与景观利用的平衡在规划设计中,该风景区案例充分考虑了自然保护与景观利用的平衡。
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观景台、步道等,让游客能够近距离观赏自然美景,提高景区的吸引力。
2.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该风景区规划案例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通过规划文化历史区和文物陈列馆等,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融入到风景区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3.旅游产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平衡该风景区规划案例充分考虑了旅游产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通过规划休闲度假区和农田观光区等,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又促进了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通过对该风景区规划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其规划设计精心、思路清晰。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于向人们展示讲解自然和场地知识,使人们在亲近大自然
的同时对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起到科普与启智的作用。
2021/5/27
21
2021/5/27
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以 自己的方式享受公园
22
2021/5/27
景色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3
2021/5/27
24
俞孔坚用他的理论和设计作品倡导着他的“低碳美学 ”,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妆运动”进行了尖锐的讽 刺。秦皇岛的红飘带,经过最少的干预实现自然环境的城 市化,创造一种以低碳城市、野草之美和低维护成倍为特 点的新的美学:大脚美学。
2021/5/27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 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 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 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 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 (岐江),西与中山路 毗邻,南依中山大桥, 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 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 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 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 仙湖公园。
32
n设计定位
歧江公园是一个综合 性城市公园。 以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 色,反映场地历史的能满 足市民休闲、旅游和教育 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 间。
2021/5/27
4
景观生态规划的任务:
❖ 分析景观组成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 ❖ 发现制约景观稳定性、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主要
因素; ❖ 确定景观最佳组成结构; ❖ 确定景观空间结构和理想的景观格局; ❖ 对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调整、恢复、建设和
管理的技术措施; ❖ 提出实现景观管理和建设目标的资金、政策和其
2021/5/27
18
2021/5/27
解决方案
❖ 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场地
原有的乡土植被和生境,
在此绿色基地上设计了一
居住区景观规划国内外动态分析

居住区景观规划国内外动态分析
答案
近年来,居住区景观规划就已经成为城市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随
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区环境的建设,让居住
区的发展结构能够更好的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在国内,居住区景观规划的发展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目前,在居
住区景观规划上,相关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多。
比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以风
景区的思想开发、景观的设计、配合各种地形及植被,打造出一个有着自
然色彩的环境空间,使游客在其中感受到一种和谐、宁静的美。
在山东省,济南的趵突泉景观区,其独特的景观规划体系,让游客在越来越多的景观
细节中,感受到一种古典的美感。
在北京,亦有着很多可借鉴的景观规划
的例子,比如798艺术区的景观规划,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在居住区景观规
划上的积极尝试。
而在国外,居住区景观规划也发展的很快,日本的和歌山沿岸区域,
其利用建筑、绿化、提升水整体景观等手段,以及利用景观植被和地形进
行空间设计,营造出浓郁的日式山水特色。
景观规划设计类项目的调查分析有哪些基本内容

2.地理位置
3.保护与开发现状
4.共有评价因子
5.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6.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7.珍稀奇特程度
8.规模、丰度与几率
9.完整性
10.知名度和影响力
11.适游期或使用范围
12.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又例如在为居住区选址时要考虑到“风水”与生态环境健康:
调查分析内容因“规划”和“设计”不同,应项目类型、层面而不同。
1.地理位置
2.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土地土壤、水文水系、生物资源、气 候条件;
3.视觉景观资源
4.历史人文资源
5.社会经济概况
6.历史沿革
7.项目(建设)现状—道路交通、水电等市政设施 8.项目周围(建设)现状—道路交通、水电等市政设施
6.嗅觉环境——“得山川之灵气”。山明水秀草木盛的小环境有利于生气循 环、空气清新;
7.视觉环境——“山川秀发”、“风景吉秀”之地,对景、借景、障景、框景等皆宜。
1.自然光环境——“面南而居”争取良好采光;
2.通风——“背山面水”的居所通风,日间为水风、谷风,夜间为陆风、山风
。夏季迎南方凉风,冬季挡北来寒气;
3.温度——合宜的通风条件及山水形局有助于夏季降温,冬季保温;
4.湿度——山水合抱的住基有利于调节居宅湿度,同时又可保证良好排水;
5.声环境——“山环水抱”、“绿林阴翳”的相对封闭环境,促成住居地内部 环境平和清静;
金鸡湖滨水景观规划分析报告

金鸡湖滨水景观规划分析报告金鸡湖是苏州市的一个重要景区,也是新区湖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
为了提升金鸡湖的旅游价值和地区形象,需要进行合理的滨水景观规划。
本文将从环境、人文、经济等多个角度出发,对金鸡湖滨水景观规划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环境分析金鸡湖区域属于太湖流域,水质优良,湖水清澈,景色优美。
但由于金鸡湖位于城市新区中心地带,周边设施建设较为密集,而且城市快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在滨水景观规划中,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恢复、污染治理等问题。
1. 绿化规划在滨水景观规划中,应注重保护金鸡湖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加强绿化建设,增加植被覆盖率,扩大绿地面积。
同时,要避免过度人工化,保持自然风貌和生态平衡,营造出更加自然、舒适的环境。
2. 污染防治在金鸡湖周边,应避免存在对湖水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源头活动,加强污染防治,对于已经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在规划设计中加以考虑。
3. 环境教育在滨水景观规划中,应注重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保护金鸡湖的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人文分析金鸡湖区域是苏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
如何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人文特色,增强区域文化氛围,展现城市新区的城市形象成为了必须考虑的问题。
1. 文化表现金鸡湖的历史文化底蕴较为丰厚,对于新的滨水规划,应充分考虑其历史文化遗存或地域文化特色。
可以在规划中建立相关文化配套设施,来表现金鸡湖所代表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2. 区域魅力金鸡湖是苏州新区内重要的风景区和管委会所在地,目的是吸引人和物质尤其是人才流入该区域,繁荣区域经济。
应在规划设计中挖掘金鸡湖的区域魅力,打造出更加吸引人的滨水景观。
3. 民俗特色苏州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极具特色,具有鲜明的苏州特色。
在滨水景观规划中,应当尽量发掘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将其体现在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区。
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规划分析

CHENGSHIZHOUKAN 2019/2城市周刊22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规划分析戴何琴 南京中山台城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当前公园景观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改善城市面貌,还能够为市民提供一个自然、清新的休闲环境。
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其对城市公园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确保其满足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还需要生态系统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用。
为此就要对原有的城市公园景观进行合理的改造规划,确保其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景观;景观改造;景观规划一、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规划分析1.确定景观改造设计目标。
首先要对城市公园景观改造目标进行确定,其是景观改造的基础保障,能够为公园景观的改造指明方向。
其次要对当其自然特色、人文历史进行深入的了解,基于公园景观之上对土地、植物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最后通过有效的环艺技术将公园景观的特色发挥出来,促使城市绿化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2.丰富公园植物种类。
部分城市公园的植物种类比较少,通常都是乔木、灌木、草坪等,而且基本上很多的公园都是千篇一律,仅仅种植夏季植物,如果到了秋季、冬季公园基本上呈现出荒凉的景象,甚至于很多的景观都已经破损、脱落,为了提升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就要根据植物的功能、特性、适应性增加适宜的种类,确保公园一年四季都能够观赏到不同植物的景象[1]。
3.强化景观生态防护功能。
对于城市景观的改造需要遵循一定 的适宜性原则,再好的景观如果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是无法长期存活的,例如:不能够将热带植物引入到东北地区,一方面因为当地人不了解外地植物,另一方面是热带植物受不了冷空气。
所以在公园景观改造中,最好注重景观的生态防护功能,尽可能引入一些抗旱、耐寒的植物,促使公园景观的适应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4.充分的利用乡土树种。
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对乡土树种的栽种来提升城市公园景观的自然气息。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景观生态规划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的综合调查、评价和分析,确定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以城市的景观生态规划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城市位于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退化严重,亟需进行景观生态规划。
首先,进行调查评价。
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评价,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调查发现,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干扰,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水体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同时,城市内部的绿地面积不足,缺乏生态功能,无法满足市民的生态需求。
接着,确定景观生态规划目标。
基于调查数据和问题分析,确定景观生态规划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实现生态与人类共生共存。
具体目标包括:恢复和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体水质;增加城市内部的绿地面积,增强绿地的生态功能,提供优美的生态景观。
然后,制定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根据目标确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周边的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城市内部绿地系统的改进。
对于城市周边的生态保护区,规划方案包括:加大自然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禁止破坏性开发;建立生态廊道,连接城市周边的保护区,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连通性;加强水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
对于城市内部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包括:增加绿化面积,扩大绿地覆盖范围,提升绿地质量;建设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增加生态功能;加强绿地保护和管理,提高绿地利用效率。
最后,实施和监测评估。
根据规划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主体和资金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同时,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调整和完善规划方案,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绿地景观结构分析规划方案

绿地景观结构分析规划方案摘要绿地景观结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生态服务、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互动等多重功能。
本文通过分析绿地景观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旨在优化城市绿地景观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
现状分析1. 绿地分布不均衡:部分区域绿地稀缺,且绿地之间缺乏连接,导致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
2. 绿地类型单一:大部分绿地仅为草坪或树木,缺乏多样化的景观类型,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绿地规模较小:部分绿地面积较小,无法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和活动空间。
目标设定1. 改善绿地分布:通过增加绿地的数量和合理布局,使得绿地分布更加均衡,并提供绿道等连接绿地的路径。
2. 多样化景观类型:引入水景、花坛、雕塑等多样化的景观元素,创造多样化的绿地景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提升绿地规模:扩大现有绿地的面积,增加新的大型绿地,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和活动空间。
规划方案增加绿地数量通过以下措施来增加绿地数量:1. 利用闲置土地进行绿地建设:对于城市中的闲置土地,可以将其改造为绿地,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2. 屋顶绿化:在建筑的屋顶设置绿化系统,将原本的空地转化为绿地,增加城市的绿化率。
3. 河岸绿化:利用城市的河岸带进行绿化建设,增加绿地的面积,并改善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
调整绿地布局通过以下措施来调整绿地布局:1. 统筹规划绿地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绿地的布局,并根据人口密度和生态条件合理分布绿地,使其能够服务更多的居民。
2. 建立绿地连接系统:建设绿道和人行步道,将各个绿地相连起来,提供居民的步行和骑行通道,使绿地更具连贯性和可达性。
引入多样化景观元素通过以下措施来引入多样化的景观元素:1. 引入水景:在部分绿地中增设喷泉、湖泊等水景元素,增加绿地的观赏性和舒适度。
2. 增加花坛:在绿地中设置花坛,引入各种花卉植物,使绿地更加丰富多彩。
3. 设置雕塑:在绿地中设置艺术雕塑,提升绿地的文化氛围和艺术价值。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地域特征、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它不仅涉及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多个学科领域,更是涉及环保、气候变化、文化传承等多个社会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二.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发展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并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1992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
在此背景下,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不断深化、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自然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的广泛倡导,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三.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态环境评估:分析区域的生态状况,了解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服务价值和潜在环境风险。
在生态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改造目标。
2.生态景观规划:在生态保护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划分不同的用途区,合理确定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和农业用地的比例和分布。
同时制定相应的规划该承载的生态功能。
3.生态景观设计:在生态景观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特点、文化背景、经济需求和环保要求,进行环境分析,制定相应的景观设计方案,实现景观美化和生态性能的协调统一。
小区景观构思分析报告

小区景观构思分析报告该小区景观构思分析报告旨在为该小区进行合理、美观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本报告将从小区环境分析、景观构思、可行性与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区环境分析小区位于城市郊区,周边交通便利,且周围建筑物较少,环境相对宜居。
然而,目前小区内的景观配置较为简单,且缺乏绿化植被和活动空间,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二、景观构思1. 绿化景观规划在小区内合理布局各类绿化植被,包括草坪、花坛、树木等,以增加小区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2. 活动空间设计设置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包括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健身区等,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休闲选择。
同时,活动空间应考虑合理的布局和通行路径,以确保居民安全和便利性。
3. 水景设计在小区内合理设计水景,如喷泉、人工湖等,以增加景观的美观度和宜人性,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视觉享受和休闲体验。
4. 灯光设计合理利用灯光设计,通过照明的方式,提升景观的夜间视觉效果,增加小区的安全感和美观度。
三、可行性与效益评估1. 可行性评估针对小区的实际情况和预算限制,评估景观构思方案的可行性,包括资金需求、施工难度、维护成本等。
2. 效益评估根据小区居民调查和反馈,评估景观构思方案的效益,包括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增加小区地产价值、改善居民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结论:在小区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景观构思,包括绿化景观、活动空间、水景设计和灯光设计等,可以为该小区提供更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对小区的发展和增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和效益评估,确保方案的实施和维护能够得到持续的支持和改进。
以上为本报告的内容,希望对小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景观设计方法方案分析

景观设计方法方案分析1.SWOT分析法: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
在景观设计中,SWOT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并识别潜在的机会和威胁。
该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场地的环境条件、现状和潜力,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2.场地分析法: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了解和分析场地的特点和条件至关重要。
通过对场地的分析,设计师可以了解地形、土壤、气候、空间尺度等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
场地分析还包括考虑周围环境、交通条件、人流量等因素,以及场地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当地的文化和社区需求。
3.参与式设计方法:参与式设计是指将最终用户(如居民、使用者等)纳入到设计过程中,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决策中,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结果。
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和合作,设计师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纳入到设计方案中,从而提高方案的可持续性和可接受性。
4.系统规划方法:系统规划方法强调视野的整体性,将景观设计视为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该方法考虑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其对整体景观的影响。
通过系统规划方法,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其整体效益和综合性能。
5.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方法将自然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强调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该方法注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共存。
通过生态设计方法,设计师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负面影响。
6.可持续设计方法:可持续设计方法是指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策略。
这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可持续设计方法,设计师可以降低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总结来说,景观设计方法方案的分析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任务。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场地条件、用户需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以制定出最合理和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分析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分析【关键词】小区;园林绿化景观;园林植物;规划设计1.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融合“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营造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绿化景观。
1.1统一规划,协调布局小区绿地种类多,有小区中心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等,且规模不一、功能各异。
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与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1.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及成年树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而且显得真切自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择一些外地植物,以丰富品种结构。
1.3以人为本科学设计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对通风、光线、日照的需求。
要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使人们休闲、运动、交流等活动能融合在园林绿化景观中,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营造出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1.4融合生态化的理念要运用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营造复式种植结构,增加小区绿量;还可利用藤本植物如炮仗花、爬墙虎、常春藤、紫藤、凌霄、绿萝等攀爬建筑物,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增加空间的绿化、美化和彩化效果;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建造屋顶花园,提高生态效益。
1.5师法自然小区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除了满足视觉效果外,还应营造其他感官效果,如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招鸟引虫,营造清脆的鸟鸣声、树木的沙沙声、昆虫的呢喃声。
要依据小区规划的中轴线和园路、曲径布设植物景观,使各个植物景群随园路的开合间隔变化,步移景异,避免同一景观给人造成疲倦感。
2.营造良好的小区环境的设计方法构成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藤本植物及水生植物等,在进行植物配植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配植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小区环境景观的质量。
景观间距的规划和各种用途的分析

景观间距的规划和各种用途的分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需要关注城市中不同景观间距的规划和对各种用途的分析。
景观间距是指不同景观之间的距离,包括城市公园、绿化带、广场、商业区等。
在城市规划中,景观间距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关系到城市环境的质量、市民生活的舒适度、城市景观的美感等。
一、景观间距的规划景观间距在城市规划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正确规划景观间距,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在景观间距的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城市的规模、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社会文化等。
对于不同的城市,景观间距的规划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城市的绿化带和公园要尽可能地靠近住宅区,以方便市民出行、散步和娱乐。
此外,公共广场和商业区也要考虑到交通等实际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规划。
二、景观间距的用途分析景观间距的不同规划,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景观间距在不同用途中的作用。
1. 增加城市的绿化率绿化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也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化间距,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2. 丰富市民的业余活动城市公园、绿化带和广场等景观空间,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场所,让他们在业余时间里有更多的选择和活动。
比如可以进行健身、撑杆跳高、耍太极等各种锻炼活动,也可以进行音乐演奏、文艺表演等各种文化活动。
3.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商业街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商业街区中,景观间距的规划也需要精心设计。
比如需要考虑各商铺之间的距离和交通流线,以及如何让商业街区更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等。
4. 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城市的美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间距的规划可以为城市的美感加分。
一个美丽的城市,可以为城市的品牌形象打上一道亮丽的标志。
三、结语在城市规划中,景观间距需要精心设计和规划。
不同的景观,需要有不同的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大南区广场分析——景观设计概论第二次作业华东交通大学2012级建筑学八只脚目录:一、广场的整体布局 (1)1、总体 (1)2、八栋前广场 (1)3、逸夫楼与艺术楼之间的广场 (2)4、中间的小林子 (2)二、广场选址 (3)1、平面上 (3)2、交通上 (3)3、空间上 (4)A、空间围合 (4)B、空间作用 (4)三、广场的景观设置 (5)1、整体布置 (5)2、植物安排 (6)3、铺装设置 (7)4、景观小品 (8)A、建筑小品 (8)B、指示小品 (8)C、趣味小品 (9)四、不足与改进 (9)1、整体上 (10)2、平面上 (10)3、局部 (10)一、广场的整体布局1、总体交大南区的主广场是围绕一条东西向的对称轴展开的。
是一个有规划性,有集中性的广场。
整个大广场可以分为3部分,8栋前的中心广场,逸夫楼和艺术学院之间的广场,以及这两个广场之间的小林子。
2、八栋前广场8栋前的主广场(图中绿色部分),既作为南区广场的中心部位,同时也是整个交大南区的重点建设区位。
作为学校的脸面,该小广场在整个大广场中是最具代表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该小广场在整个广场中规划感最强;该广场周边的道路与建筑排布是有控制的:a、道路严格的按轴线展开发布,并且对称;b、建筑物有明确的控制线退让,立面上也是规整的展开的;2.该小广场中的绿化排布是有讲究的a、植物总体上按对称轴展开,对称排布;但是又不是死板的对称,两边通过植物类型的不同来显示变化;b、在广场的小品,台阶的安排上也讲究整体统一,但同时又有变化。
3、逸夫楼与艺术楼之间的广场该小广场也是又规划的,但是在整体建设上没有8栋前的中心广场好。
特点主要有:1、总体上沿中轴线展开布置,只要表现在建筑物的排布和道路的分布。
2、比较平缓,空间上高差变化少;利于做大型活动和做疏散广场。
3、该小广场在铺砖上给人有较大的冲击力。
4、该小广场视野比较开阔;4、中间的小林子中间的小林子是以上两个广场的界限,它整体上相对小,但整体上并不显的乏味,也是值得探究的。
二、广场选址1、平面上A、广场选址上首先考虑了整体规划中的主校门一进来的区位,既可以让人一进校门就体验到学校的辉煌气派,同时又有利于人流量交大的校门疏散人流。
B、广场位于南区学生平常只要的活动区域,周边是8栋综合楼,6栋和逸夫楼等主要教学楼,还要图书馆。
广场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C、广场与其他景观带,养心湖,孔目湖宁园广场等,在交大南区处于一种平衡性的分布,既在景观上维持整体的平衡,同时也有利于人群的相对分布。
2、交通上在交通方面,按规划来看,交大南区的主广场是相当便利的:1、对外,通过规划中的校门,与一条城市次干道相连;2、对内,有穿过广场的华西路,还有与华中路相连的两条道路。
3、空间上在空间上,交大南区主广场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空间。
并且是一个存在价值很高的空间。
A、空间围合广场整体呈长方形,周边有三边主要靠建筑物来围合,另一边通过道路来界定。
这些周边的存在体,凸显了广场的空间位置;B、空间作用广场与周边的一切相辅相成,周边的存在物来围合广场,广场为周边的存在物提供景观:1、8栋综合楼,作为交大的标志性建筑,通过与广场的相互映衬,更加凸显了它重要的建筑地位,同时,它与广场的组合,成为了交大一处主要的景点。
2、图书馆,作为大学里必不可少的建筑物,它坐落在广场的南面,它的存在,给广场增添了许多文化气息,同时,广场也成为了图书管里同学们思考与放松时欣赏的景点。
3、逸夫楼和6栋教学楼,是交大学生上课的主要场所。
这两栋教学楼,给广场带来许多生命的气息和生活的欢声笑语,反过来,广场也给努力学习的同学们带来了放松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
三、广场的景观设置作为一个广场,不管是自然的存在体,还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存在体,其都应该既有一定的观赏或使用价值。
交大南区的主广场也不例外。
1、整体布置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个南区主广场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作为主广场的8栋前面的广场,占主要地位,其地基也是抬高的,主要功能是做景点。
第二层次是中间小林子,作为划分空间的界限。
主要有一些景观小品可空欣赏。
第三层次是逸夫楼和艺术学院之间的广场,面积大,视野开阔,起到疏散作用。
但是景观小品少,观赏性较低,因此也避免了喧宾夺主,保证了这个大广场的平衡性。
2、植物安排a、水平:在水平面上,广场上植物的排列是有讲究的,既有沿轴线展开的对植,也有在一处按三角形美规则排列的种植(如右图)等等。
b、竖向:在竖直空间上,广场上植物的种植同样有所讲究,通过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长状态,在竖向空间上,营造出了一种错落有致,层次不同的植物分布。
c、整体:在整体上,广场的植物种植,既考虑了水平视线的变化、又考虑竖直空间的变化,同时还考虑了植物的季节变化,使得不同季节的广场,拥有不同的景色。
d、局部:广场中的植物,在局部有着特定的景观效果,给人与特别的空间感受。
如:1、小林子里有一处的灌木,通过与小石子路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迷宫,引人深思。
2、广场边上的一条路,两边的植物相当茂盛,由此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树洞,引人入胜。
3、铺装设置一个广场的设计,应该是很全面的。
就是连地上的铺装一样也要精心设计。
这些设计,主要表现在铺装的颜色,形式,和材质等等。
不一样的铺装,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1、广场中,在中轴线上,有对称的,又有放射性的铺装排列。
这种铺装,加强了广场的集中性,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明确的方向性。
2、在广场的一些地方,有着高差变化。
这些地方的铺装,也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变化。
通过这些变化,既提醒了我们空间的变化,同时也引导我们从一个空间过度到另一个空间。
3、广场中,有些地方的路采用散块的石头铺装,既在景观上形成了景点的变化,同时,通过散块的铺装,也降低了人们行走的速度,放松人们的心情。
4、景观小品景观中,加入些许小品,是一种常见的手法。
处理好的话,无疑是一种点缀;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反过来会破会原来的美感。
A、建筑小品小林子中有这样两条可供人们休息的凳子,这些小品的安放,是通过形状的设计,材质的选择,还有与环境的搭配方式这些方面来考虑的。
因此,才使得它具有使用的价值,同时又不失美观。
这同样是小林子里的一处建筑小品。
这个小品通过其特殊的形式,界定出了一种不同的空间,给周边增添了一份新的空间美。
同时,因为它在形态上的不同,会吸引人们停留与观赏,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B、指示小品广场是一个相对大型的场所,因此,往往需要许多指示的东西,才不会使人们迷路。
交大南区的广场同样有着不少的指示标志,引导人们走往想要的方向。
同时,这些指示标志,也为广场增添了一分色彩。
但是,不是每一个指示标志都是具有点缀作用的,如下图的标志,反而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
C、趣味小品广场中有着许多趣味小品,这些小品,自身有着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同时又给整个广场增加了许多不一样的感觉。
如:1、广场中有着许多如右图的下水道盖子,这些盖子,以自身形体小、但生铁冰冷且坚固的质感给人一种不容忽略的厚重感。
它们使原来较大面积的绿化不会显得过于单调。
2、广场上有几处摆放着一些天热形状的大石头。
上面往往磕着几个令人回味的字。
他们的形态是有选择性的,和周边的环境相结合在一起。
在广场中的点缀,既给广场生成了局部的空间改变,同时又作为景点,改变人们的视线。
3、广场上还有一些人工性较强的存在物,如空间过渡处的石雕构件,地上的地灯等。
它们自身具有较强的现代感,容易吸引视线。
往往用来界定空间或起引导作用。
同时自身也是一种景观。
四、不足与改进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广场并不是一个较完美的景观带,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整体上都说景观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
我觉得,在整体上,广场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在一种稳定的状态。
主要对8栋前的广场建设和管理比较集中。
逸夫楼与艺术学院之间的小广场,还有小林子的建设与管理十分缺乏。
2、平面上在平面分析上,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大对逸夫楼和艺术学院之间的广场深入建设。
就现状来看,这一广场的人流量相当少,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
该广场在整体上相对比较单调,缺乏变化。
倘若能在该广场上增加一些亭子之类的建筑小品,便有可能引来更多的人停留与驻足。
同时,该广场的几个小入口建设也是十分不好的,要么入口出的植物生长没有规划性,让人感觉有点慌乱,要么入口处有过多的车辆停留,掩盖掉了广场原有的空间价值。
3、局部在局部上,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大对广场的管理。
比如以下几个方面,原来是很有价值的存在物,由于疏于管理,而失去了它们的价值。
1、这是艺术学院前的一处绿地。
植物的排布和生长显得有点慌乱,原本应该是一块可以让人观赏与休息的草地,由于管理不好,便无人问津了。
2、这同样是艺术学院前的一处景点。
石头上刻有“ENGLISH CONCER”,原来是作为英语角用的,平常应该会有不少人在这里聚集,应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但是现在却因旁边的设施不足,甚至原有设施被破坏,草地上由于下雨天还有一滩积水,因而显得有些荒凉。
3、这是小林子里的一处景点,在两棵树下,围绕着一圈座椅,原来应该是有许多文人雅士在这里谈经论道的,但是现在却有杂菜丛生,树枝掉在座椅上也无人清扫,不免显得有些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