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分配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5a10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d.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4.5乘法分配律。
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能够解释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在逻辑和应用方法,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式和关键点,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准备了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其中一道题目是: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6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是60cm²。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理解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辅导。
同时,我会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解决,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介绍。
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表达式是教学的重点。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因此,我会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是教学的难点。
这个难点在于学生需要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在逻辑和应用方法,才能熟练地运用它进行计算。
因此,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思考,逐渐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51262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7.png)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是我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一教案,为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所准备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过程。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涉及到教材第三单元《简便运算》的第八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理解。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30颗糖果,分成三组,每组10颗。
然后我让学生看,如果我把这些糖果分成两组,一组10颗,一组20颗,那么每组的糖果数量有什么变化。
2. 讲解乘法分配律:通过上面的实践情景,我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乘法分配律指的是:a×(b+c) = a×b + a×c。
3. 例题讲解:我拿出一个例题,比如25×(8+4),我让学生先尝试计算,然后我再讲解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出几个类似的题目,让他们在课堂上练习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5. 小组合作:我让学生分组,每组出一道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题目,然后其他组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a×(b+c) = a×b + a×c,并在旁边列出几个例子,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a) 36×(8+4)b) 25×(8+4)c) 48×(5+5)2. 答案:a) 36×(8+4) = 36×8 + 36×4 = 288 + 144 = 432b) 25×(8+4) = 25×8 + 25×4 = 200 + 100 = 300c) 48×(5+5) = 48×5 + 48×5 = 240 + 240 = 4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820b4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1.png)
教案:《乘法分配律》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2.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分配律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和性质。
2. 提问:我们之前学过哪些乘法的性质和运算定律?二、探究(10分钟)1. 出示例题:计算(3 4)×5。
2. 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过程。
3.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规律,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4.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 b)×c = a×c b×c。
三、应用(10分钟)1. 出示例题:计算(6 7)×8。
2. 学生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简便性,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价值。
四、巩固(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学生互相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五、拓展(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解决。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
3.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强调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使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价值,并鼓励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乘法分配律》PPT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乘法分配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75797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7.png)
根据这个特点,可以 先把括号内的算式 改写成(1111111×28) 再计算。
即: 1+2+3+4+5+6+7=28
变式训练
3.用简便方法计算。
45×23 + 45×27
= 45×(23 + 27) = 45×50 = 2250
(25 + 12) ×4 =25×4 + 12×4
= 100 + 48
= 148
变式训练
4.学校食堂购进面粉和大米各40袋,面粉每袋20千克,
大米每袋 25千克。这些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
2.班级一共新购进48套这样的桌椅,一共花了多少钱?
(148+ 52)×48= 9600(元)
148元/张
答:一共要花 9600 元。
52元/把
新课探究
观察 ( 80 + 4 )×25的特点并计算。
相乘的结果是整千、整百数
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让括号里的 80 和 4 分别与 25 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8×6 + 2×6 =(18 + 2)×6 = 20×6 = 120(元) 答:这个小柜子一共花了 120 元。
4.我们经常用竖式来计算多位数乘法。 (1)你能结合乘法分配律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26 × 21
26 52 546
用竖式计算 26×21,
实际是把 21 分成 20 2 6 ×21
和 1,用乘法分配律 分别求出 26×1 与 26×20 的积,再把 两个积相加。
= 4700 + 94
= 638
= 4794
变式训练
1.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e37cb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a.png)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章第二节《乘法分配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知道乘法分配律的表述方式。
2. 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实例。
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3.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小蓝的苹果数是小明的3倍,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新课讲解:用PPT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表述方式。
然后,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例如,讲解题目:“已知一个数的2倍加3等于15,求这个数。
”(1)判断题:已知a、b、c是三个数,那么(a+b)×c=a×c+b×c。
()(2)计算题:求(8+4)×5的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个数的3倍减去2等于19,求这个数。
答案: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3x2=19,移项得3x=21,因此x=7。
2. 题目:判断题:已知a、b、c是三个数,那么(ab)×c=a×cb×c。
()答案: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在实际问题中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d06f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5.png)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乘法分配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乘法分配律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二节“乘法分配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学校要购买一些笔记本电脑,每台电脑的价格为6000元,如果购买8台电脑,需要多少钱?2. 讲解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出购买8台电脑的总价。
引导学生使用乘法分配律,将计算过程简化。
具体讲解如下:6000 × 8 = 6000 × (5 + 3) = 6000 × 5 + 6000 × 3 = 30000 + 18000 = 48000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例如:(1)25 × (8 + 4) = ?(2)36 × (7 2) =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超市有一款饮料,购买4瓶的价格为24元,如果购买8瓶,需要多少钱?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七、作业设计(1)7 × (7 + 2)(2)9 × (8 3)2. 答案:(1)7 × (7 + 2) = 7 × 7 + 7 × 2 = 49 + 14 = 63(2)9 × (8 3) = 9 × 8 9 × 3 = 72 27 = 4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乘法分配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0a4d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5.png)
乘法分配律(2)
课堂练习
1.观察下面算式的特点并计算。
12╳26+12╳4 = 12╳(26+4) =12 ╳30 =360
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c+b╳c=(a+b)╳c
乘法分配律(2)
请你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4+6)╳9
我用画图 的方法。
4╳9 + 6╳9 =
乘法分配律(1)
请你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4╳9+6╳9
4个9 6个9 一共10个9 也就是(4+6)╳9。
乘法分配律(1)
课堂练习
1.学校要给28个人的合唱队买服装。 ⑴下面是淘气、笑笑列的算式,
把11分成10+1 来计算。
把102分成100+2来 计算。
乘法分配律(2)
5.如果动车的最高时速是252千米,而普通列车的最高时 速是122千米。同时行驶4小时,动车比普通列车多行多少 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1 2 总结
乘法分配律(2)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乘法分配律逆用也是成立的。 用字母表示:a╳c+b╳c=(a+b)╳c 两个数相减的差乘以一个数,等于两个数 与这个数的积的差。 用字母表示:(a-b)╳c=a╳c-b╳c
72个34
28个34
34×72+34×28 =34×(72+28) =34×100 =3400
72个34和28个34正 好是100个34,可以 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c4fd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a.png)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来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性质——乘法分配律。
这个性质在数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它,将对我们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64页的“乘法分配律”。
我们将要学习,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能够运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记住乘法分配律的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我准备了PPT和一些计算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如果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小蓝的苹果数是小明的3倍,那么小明、小红和小蓝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会让学生们意识到,我们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
我会逐一讲解他们的答案,并指出他们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并附上一些例子,让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让学生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让我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学生们是否理解并掌握了乘法分配律。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运用乘法分配律,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b6036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a.png)
1.学校要给28个人的合唱队买服装。 ⑴下面是淘气、笑笑列的算式,
和同伴说说他们是怎么想的。
⑵请你算算买服装要花多少元。
2.结合图与同伴说说等式3×6+4×3=(6+4)×3 为什么成立。
与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
乘法分配律是否也适用于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 是否也适用于 多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如:
15 ×(4-2) = 15 × 4 - 15 × 2 (2 + 4 + 8) × 5 = 2 × 5 + 4 × 5 + 8 × 5 6×10 - 6×5 - 6×2 = 6×(10 - 5 - 2) 12×18-12×3 + 5×12 =12×(18-3 + 5)
填一填
1(12+40)×3= 12 × 3 + 40 ×3 2 15×(40 + 8) = 15× 40 + 15× 8 3 78×20+22×20=( 78 + 22 )×20
判一判
× 1 2×( 6 + 5 ) = 2 × 6 + 5 ( ) × 2 ( 25 + 7 )×4 = 25 ×4 ×7×4 ( )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乘法分配律
3×10+5×10 4×8+6×8
(3+5)×10 (4+6)×8
3×10+5×10 4×8+6×8
(3+5)×10 (4+6)×8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 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乘法分配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0f74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9.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将根据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的要求,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五章第二节,主要讲述乘法分配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袋糖果,告诉学生糖果有三种颜色,红色、蓝色和绿色,每种颜色的糖果数量相同。
然后我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颗糖果。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是9颗糖果。
2. 讲解乘法分配律:我告诉学生,刚才的计算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简化。
我然后在黑板上写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a+b)×c=a×c+b×c,并解释了这个公式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给学生出了一个例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
例题是:计算(23+17)×5。
我让学生先尝试自己计算,然后我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并解释了每一步的原因。
5. 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我让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
问题是:一个水果店进了100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3元。
如果卖出50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那么这个水果店一共赚了多少钱?六、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a+b)×c=a×c+b×c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1)计算(60+30)×4;(2)计算(12040)×2。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8674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9.png)
规律: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乘数; 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4.字母表示。 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板书:(a+b)×c=a×c+b×c(并带读)。 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规律呢? 学生交流。
128+96+72
2. 读教材第56页。 分析与解答:把瓷砖分为白色和灰色时,可以列式为3×10+5×10,或(3+5)×10,把瓷砖 分为左、右两部分时,可以列式为4×8+6×8或(4+6)×8。不论是哪种方法,瓷砖的总 数是一定的,所以3×10+5×10=(3+5)×10,4×8+6×8=(4+6)×8,也可以计算一下, 验证是否相等。用语言表示上面的规律: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 ),可以把两个加 数分别与这个数( ),再把两个积( ),( )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b)×c=a×c+b×c。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பைடு நூலகம்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4×8+6×8 =32+48 =80(块) 师:请你说说算式中的4×8和6×8分别算的是什么?(分别算出侧面和正面贴的块数)
(2)侧面6列,正面4列,一共10列,每列8块。(6+4)×8=10×8=80(块) 师:为什么这样算呢? 生:两面墙共有6+4列,一列有8块,所以我先算出一共有10列,再用10×8算出共有多 少块瓷砖。 师:这两个式子的结果相等,那么它们中间可以用“=”表示这两式子的关系。 板书:(4+6)×8=4×8+6×8 方法二: (1)每行有10块瓷砖,白瓷砖有3行,蓝瓷砖有5行。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f33e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e.png)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会学习乘法分配律,这是我们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教材中的第63页的内容,这一页详细介绍了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在逻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如果小华有3个苹果和2个橘子,他想要全部切成4块,每块有多少个水果?这样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板书设计,将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和一些关键的步骤写上去,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我准备了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包括一些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的题目。
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答案是5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相关的拓展延伸材料,以便在以后的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情景引入的设计必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自然地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讲解乘法分配律时,例题的选择和讲解的深度非常关键,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c73f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d.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主要涉及到乘法分配律。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来简化计算。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比如5和3,然后问学生,这两个数相乘等于多少?学生可能会回答15。
我会接着问,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两个数,但知道它们的和是8,我们能找出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吗?这样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例题。
例如,如果有一个式子:(a+b)×c,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展开,得到a×c+b×c。
我会解释这个规律的意义和运用。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比如:(4+4)×5,学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得到4×5+4×5=40。
4. 例题讲解:我会用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例如,如果有一个式子:5×(6+4),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简化计算,得到5×6+5×4=30+20=50。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公式,并用例题来展示它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1)(7+3)×5(2)10×(82)2. 答案:(1)(7+3)×5 = 7×5 + 3×5 = 35 + 15 = 50(2)10×(82)= 10×8 10×2 = 80 20 = 6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都比较顺利。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13b5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9.png)
《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能够用文字和符号表达乘法分配律。
2.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 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分配律,复习相关概念。
2. 提问:除了加法分配律,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运算定律呢?二、探究乘法分配律(15分钟)1. 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3.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4. 引导学生用文字和符号表达乘法分配律。
5. 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其应用场景。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
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3. 集体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2. 强调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预习下一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使学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对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51414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9.p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计算和思考,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培养合作意识。
4.教师讲解:教师对乘法分配律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6.总结拓展: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进行拓展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乘法分配律的关键信息。
《乘法分配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分配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ca98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0.png)
此外,课后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批改,发现他们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技能,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在总结回顾环节,有学生提出了关于乘法分配律的疑问,这表明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观察并验证乘法分配律的正确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乘法分配律是指:a×(b+c)=a×b+a×c。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时简化过程,提高计算速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计算7×(5+3)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其转化为7×5+7×3,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举例:在小组活动中,设计需要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题目,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乘法分配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一个数与括号内的两个数相乘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分配律的奥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分配律)运算律教育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分配律)运算律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95b3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2.png)
2.一户人家的庭院里有40袋玉米和42袋小麦,每袋的质量都是50 千克,玉米和小麦共有多少千克?
(40+42)×50=4100(千克)或40×50+42×50=4100(千克) 答:共有4100千克。
第 16 页
3.2022年幸福村搞起了水果种植。2022年秋天到了,各种水果都 丰收了。苹果和梨一共装了20辆车,每辆车装25箱苹果和 22箱梨。
第 13 页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02
48×102-48×2
=45×(100+2) =48×(102-2)
=45×100+45×2 =48×100
=4590
=4800
56+99×56 =56×(1+99) =56×100 =5600
第 14 页
三、解决问题。 1.飞扬书店上午卖出《西游记》36本,下午卖出44本,下午比上 午多收入288元,《西游记》每本多少钱?(用两种解法) ①288÷(44-36)=36(元) ②44-36=8(本) 288÷8=36(元) 答:《西游记》每本36元。
第9页
7.试一试。 (1)观察(80+4)×25的特点并计算。 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看算式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
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鼓励学生独自计算。
(80+4)×25
=80×25+4×25
=2000+100
=2100 能用乘法分配律。
第 10 页
(2)观察34×72+34×28的特点并计算。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
50×2= 100 40×25=1000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13张PPT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9c1f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c.png)
新知讲解
用a、b、c 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的发现的 规律吗?想一想,认一认。
(a+b)×c=a×c+b×c
爸爸妈妈爱我=爸爸爱我 、妈妈爱我;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爸爸妈妈都爱我。
验证新知
我们计算 33×12 这个算式
33 ×1 2
66 33396来自2个33 10个33 一共12个33
33×(2+10)=33×2+33×10
我以前就学过
找朋友
38×6+38×4
(100+2)×61 88×(100+3) 46×98+46×2
88×100+88×3 46×(98+2) 38×(6+4) 100×61+61×2
火眼金睛
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并把错的题目改为对的。
1、(57+140)×4= 57+140×4 ( × ) =57×4+140×4
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
103×32=?
新知讲解
厨房贴瓷砖
19+(62+38) =19+100 =110
(19+62)+38= 19+(62+38)
新知讲解
贴了多少瓷砖?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白+蓝:3×10+5×10=80(块 竖×横:(3+5))×10=80(块
)
左+右:4×8+6×8=80(块) 横+竖:(4+6)×8=80(块)
新知讲解
观察上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5)×10 = 3 × 10 + 5 × 10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906b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b.png)
8
40
66
22
78
28
32
40
做一做:
01
103 × 32
02
× 32
03
= (100 + 3) ×32
04
= 100 × 32 + 3×32
05
= 3200 + 96
06
= 3296
07
= (100 - 1) ×32
08
= 100 × 32 - 1×32
09
= 3200 - 32
10
= 3168
√
数一数
一个算珠代表( )
二个算珠代表( )
三个算珠代表( )…
十个算珠代表( )
填一填:
15×(40 + 8) = 15× + 15× 78×20+22×20=( + )×20 66×28 + 66×32 + 66×40 =( + + )×
11
作业
(一)填一填:
(10+7)×6=__×6+__×6
8×(125+9)=8×__+8×_
7×48+7×52=__×(__+__)
算一算
(20+4)×25
32×(200+3)
38×29+38
99×11
24箱 和26箱 每箱饮料24瓶,一共有多少瓶? 每箱36元,付1500元够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a×c
+
b×c
用字母表示是:
讨论归纳:
共?元 学 校 购 买 校 服。每 件 35元, 每 条 25元。买 这 样 3 套 校 服,一共要 多 少 元 ? 35 2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d228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d.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教大家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五章第四节,主题是“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
我们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以及如何运用它来进行简便运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来进行简便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例题,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3.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例题,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出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都给了小红一些,小红一共得到了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让大家理解和掌握。
3.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出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大家即时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大家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运算,并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5. 个人作业:我会给大家出一道个人作业题,让大家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他每个苹果都给了小红一些,小红一共得到了8个苹果。
请问小明每个苹果给了小红几个?2. 答案:小明每个苹果给了小红2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多加练习。
在课后,学生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它来进行简便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48x12+52x12
15x18+26x18
(15+18)x26
25x40+25x4
25x(40+4)
(48+52)x12
14x(45-5)
11x4+25x4
(11x25)x4
14x45-14x5
做一做:
103 × 32
= (100 + 3) ×32
= 100 × 32 + 3×32 = 3200 + 96 = 3296
判断正误
× 学
2×( 6 + 5 ) = 2 × 6 + 5 〖 〗
× ( 25 + 7 )×4 = 25 ×4 ×7×4〖 〗
√ 35×9 + 35 = 35×( 9 + 1 )
填一填:
数一数
15×(40 + 8) = 15×一4个0算珠+代1表5(× 8)
二个算珠代表( )
78×20+22×20=( 7三8个算+珠2代2表)( ×)2…0
除了上面的方法,还 有别的方法算得数吗?
让我想想啊!
返回
还可以这么算:(6+4)×9 =10×9 =90(块)
(6 + 4)×9 = 6×9 + 4×9Fra bibliotek算一算:
• (3 + 2)×4
3×4 + 2×4
• 2×(11 - 9) 11×2 - 9×2
• 20×5 + 4×5 (20 + 4)×5
返回
学 校 购 买 校 服。每 件 35元, 每 条 25元。买 这 样 3 套 校 服, 一共要 多 少 元 ?
35
25
共?元
35
25
共?元
= (35 + 25)×3
35×3 + 25×3
= 60 × 3
= 105 + 75
= 180(元)
= 180(元)
答:一 共 要 180 元 。
数
医院
66×28 + 66×32 十+ 个6算6珠×代4表0( )
=( 28 + 32 + 40 )× 66
•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15+20) x 12 = ( 15 ) x 12 + ( 20 ) x 12 • 25 x ( 4 + 9 ) = ( 25 ) x 4 + ( 25 ) x 9 • (10+7) x 6 = ( 10 ) x 6 + ( 7 ) x 6 • 8 x (125 + 9) = 8 x ( 125 ) + 8 x ( 9 ) • 8 x ( 10 + 5 ) = ( 8 ) x ( 10 ) + ( 8 ) x ( 5 ) • 7 x 48 + 7 x 52 = ( 7 ) x ( 48 + 52 ) • 5 x ( a + b ) = ( 5 ) x ( a) + ( 5 ) x ( b ) • ▲ x ( ■+●) = ( ▲ ) x ( ■ ) + ( ▲ ) x ( ● ) •
从刚才一的万计算中,
你发现了什么?
(6 + 4)×9 = 6×9 + 4×9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 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 乘 法 的 分 配 律。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 数,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我试试吧!
用字母表示是:
讨论归纳:
(a + b)×c = a×c+b×c
99 × 32
= (100 - 1) ×32 = 100 × 32 - 1×32 = 3200 - 32 = 3168
算一算
(20+4)×25 38×29+38
32×(200+ 3)
99×11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