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张拉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第一篇: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一、背景介绍1.1 项目概述1.2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的作用和意义1.3 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参考标准二、工作准备2.1 盖梁预应力张拉工作组织与分工2.2 材料准备及质量要求2.3 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与调试2.4 安全措施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三、预应力张拉工艺3.1 预应力张拉设计方案的制定3.2 张拉力计算和张拉力控制原理3.3 张拉工序的操作步骤说明3.4 张拉设备的调试和使用方法3.5 张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解决方法四、张拉结果的监测与评定4.1 监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4.2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方法4.3 结果评定和验收标准4.4 监测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编制要求五、资料归档与总结5.1 重要资料的整理与归档5.2 项目总结及经验分享5.3 问题与难点总结及解决办法六、附图及附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罗列,如预应力张拉设计图纸、预应力张拉工艺方案、监测数据记录表等)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罗列,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第二篇: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一、引言1.1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的概述1.2 目的和范围1.3 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参考二、工程准备2.1 盖梁预应力张拉工作组织与人员分工2.2 材料准备及验收要求2.3 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与调试2.4 安全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三、预应力张拉工艺3.1 预应力张拉设计方案的制定3.2 张拉力计算和控制准则3.3 张拉工序的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3.4 张拉设备的调试和使用技巧3.5 张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四、张拉结果的监测与评定4.1 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4.2 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4.3 结果评定和验收标准的规定4.4 监测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编制要求五、资料归档与总结5.1 重要资料的整理与存档5.2 项目总结及经验分享5.3 问题与难点总结及解决方案六、附图及附件(根据需要进行罗列,如预应力张拉设计图纸、预应力张拉工艺方案等)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罗列,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盖梁梁张拉及压浆技术交底.doc

盖梁梁张拉及压浆技术交底.doc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 12工程名称咸阳市上林北路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跨咸铜铁路高架桥工程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分部工程下部结构分项工程38#-40# 盖梁预应力张拉及压浆交底会主交底日期2014 年月日持人交底部门工程部交底人交底复核交底审批人人交底内容:一、盖梁预应力工程相关工艺简图:1、张拉的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如下:钢铰线编束钢铰线穿束安装锚具安装夹片安装限位板(钢绞线留出足够工作长度后切平)安装千斤顶(尤其注意千斤顶和油压表示一一对应关系,务必仔细检查)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10%张拉控制力100%张拉控制力(持荷 3 分钟卸荷)张拉控制力(张拉时务必注意安全)A (若实测伸长量符合计算伸长量)卸工具夹片和锚具卸千斤顶孔道灌浆封端砼ifB若伸长量相差超过 6%(继续张拉前通知监理工程师) , 停止张拉,查出原因处理后张拉。

2、特别注意:(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 39#、 40#盖梁 N1-N2 张拉顺序如下:①架立支架,浇筑盖梁砼,砼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对称张拉N2 钢束(见后附图),然后孔道压浆;②拆除支架,对称均衡地吊装盖梁中间 4 预制箱梁,对称张拉N1 钢束,孔道压浆;对称匀横地吊装剩余 4 片预制箱梁;本工程 38#盖梁 N1-N2 张拉顺序如下:①架立支架,浇筑盖梁砼,砼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对称张拉N2 钢束(见后附图),然后孔道压浆;②上部现浇箱梁浇筑,现浇箱梁纵向应力张拉,封端完毕;③拆除支架,对称均衡地吊装盖梁中间 4 预制箱梁,对称张拉N1 钢束,孔道压浆;对称匀横地吊装剩余 4 片预制箱梁;二、钢绞线张拉施工(一)张拉前提条件①盖梁养护满足7 天时间,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才可进行张拉。

②盖梁侧模、端模拆除完毕。

③逐个清理检查张拉口的施工尺寸偏差,特别是检查锚垫板与孔道的垂直度,如有问题应采取措施处理。

④安装锚具,锚具安装要求锚环与孔道对中同心,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千斤顶上的工具锚与构件上的工作锚孔位一致,采用支架导链吊设千斤顶,做到千斤顶、锚具、预应力筋三对中。

张拉工程技术交底(盖梁)

张拉工程技术交底(盖梁)

张拉工程技术交底(盖梁)正文:一:项目背景与目的1.1 背景本次张拉工程技术交底是针对盖梁工程而进行的,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满足项目的要求。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张拉工程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名词注释,以便施工人员全面了解相关要求。

二:技术要求2.1 施工准备2.1.1 材料准备- 确保所需材料的质量,包括张拉钢绞线、张拉钢束、张拉器、张拉锚具等。

- 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腐蚀等情况,并做好材料记录。

2.1.2 设备准备- 确保所需设备的完好性和正常工作状态,例如张拉设备、张拉机等。

- 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并做好设备记录。

2.2 施工操作步骤2.2.1 盖梁准备工作- 清理工地,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 准备好盖梁所需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

- 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抬升设备、支撑设备等。

2.2.2 张拉工程操作- 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预埋件、张拉器等设备。

- 进行张拉工序,确保张拉力的准确控制和均衡传递。

- 张拉过程中,根据张拉机的读数进行调整,并及时记录张拉力和读数。

2.2.3 完工验收- 张拉工序完成后,对张拉设备、张拉锚具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 验收梁体的竖直度、水平度、形状等指标,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 完成相关记录和报告,进行通知。

三:注意事项3.1 施工安全- 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 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质量控制- 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 控制张拉力的准确传递,并及时记录张拉力的变化情况。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 盖梁:指在桥梁、建筑等工程中通过搭设盖梁架的方式进行的梁体安装。

- 埋件:指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的金属件、塑料件等。

- 张拉器:用于张拉和锚固张拉钢绞线或张拉钢束的设备。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张拉工程技术交底(盖梁)附件》。

桥梁张拉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桥梁张拉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对象全体参与桥梁张拉作业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二、交底时间[具体日期]三、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1. 桥梁名称:[桥梁名称]2. 桥梁结构:[桥梁结构类型]3. 张拉部位:[具体张拉部位]4. 张拉材料:[张拉钢筋、预应力钢绞线等]二、安全注意事项1. 人员安全(1)参与张拉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张拉作业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2)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3)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作业流程。

2. 机械设备安全(1)张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检测合格。

(2)张拉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张拉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施工现场安全(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作业区域安全。

(2)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确保作业通道畅通。

(3)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防护网等。

三、张拉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1. 张拉作业流程(1)施工准备:检查张拉设备、材料、工具等,确保满足作业要求。

(2)钢筋或钢绞线绑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确保牢固可靠。

(3)张拉:按照张拉规程进行张拉,严格控制张拉力值。

(4)锚固: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锚固,确保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受力均匀。

(5)质量检查:对张拉后的构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2. 张拉作业注意事项(1)张拉前,应检查钢筋或钢绞线表面是否有锈蚀、损伤等缺陷,如有问题,应进行处理。

(2)张拉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张拉力值,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3)张拉过程中,严禁使用超过规定张拉力的设备进行张拉。

(4)张拉过程中,严禁将钢筋或钢绞线拉断,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5)张拉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锚固,确保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受力均匀。

四、应急处理措施1. 发生张拉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张拉工程技术交底(盖梁)

张拉工程技术交底(盖梁)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蚀、无硬伤,钢铰线下料时应先在切口两侧各5cm处用铅丝线扎好,以防散开。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张拉前需对试块的强度进行检验,只有砼试块达到90%以上,且其具有7天以上的龄期方可进行张拉。

操作者要经过培训、考核,要求持证上岗。

在进行张拉作业前,对千斤顶、油泵、压力表进行配套标定,在张拉前应有专人检查油表所对应的千斤顶,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校验。

有几套张拉设备时,对张拉设备进行编组,不同组号的设备不得混合。

2、锚具安装:进行施工时,在相应位置安装固定端锚垫板、锚具和钢绞线,并与波纹管连接紧密。

根据设计图纸给出的位置,固定锚固端,注意锚具位置正确,且牢固;波纹管及喇叭管连接处用胶带密封,以防止浇筑砼浇筑过程中,进入波纹管排水孔位置,矗立在波纹管最高点,同样排气孔与波纹管连接处用胶带密封。

3、张拉工艺:(1)、程序张拉程序按设计要求进行,其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划标线)→100%-持荷2min-→бk(锚固)(群锚张拉)锚固后读一次伸长量,计算夹片回缩值;0→初应力(划标线)→103%-→бk(锚固)(单根张拉);锚固后读一次伸长量,计算夹片回缩值;钢铰线按照设计张拉力对称进行,采用张拉力及引伸量双控制的方法检查张拉的质量,施工中应做好各项记录,以备检查。

张拉力校核:预应力钢材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应以张拉时的伸长值进行校核。

(2)、理论伸长值计算:(具体见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如下:△L=p×[1-e-(KL+μθ)]/ (KL+μθ)Ay—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mm2,取140 mm2。

Δ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cm)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MPa(N/mm2),取2.03×105Mpa 。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从张拉端至计算机截面孔道长度(m)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5(3)、实测伸长值:在初始张拉力10%σK状态下作出标记,钢绞线张拉10%σK作为初应力,初应力伸长值采用理论推算伸长值, 10%σK~100%σK的伸长值作为实测伸长值。

梁板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梁板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对象全体参与梁板张拉施工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二、交底时间(具体日期)三、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梁板张拉施工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3)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张拉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人员应熟悉张拉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4)张拉前,检查张拉设备、锚具、夹具等是否完好,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5)张拉过程中,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板进行切割或焊接。

(6)张拉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张拉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1)张拉前,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张拉过程中,严格按照张拉顺序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3)张拉过程中,注意调整张拉力,确保张拉力均匀。

(4)张拉过程中,密切关注张拉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张拉过程中,检查锚具、夹具等连接部位是否牢固,防止发生脱落。

4. 张拉后的安全注意事项(1)张拉完成后,检查梁板外观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张拉完成后,对张拉设备、锚具、夹具等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张拉完成后,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要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掌握梁板张拉施工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整改。

4. 监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5. 技术人员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五、交底人(具体姓名)六、接受交底人(具体姓名)七、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桥梁工程盖梁张拉安全技术交底

桥梁工程盖梁张拉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年月日
施工单位部位鹿山大桥盖梁预应力
张拉
交底内容
一、工程盖梁
盖梁横向预应力采用符合GB/T5224国家标准的15.2mm的B级松弛(低松弛)钢绞线,每股公称面积139mm,fpk=1860MPa,单根钢绞线设计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2Mpa,采用两端张拉,张拉端与锚固端交错设置,锚具采用YM15-15型圆形锚具。

二、施工流程
三、张拉前设备的准备工作
(1)检查钢束孔道是否畅通,将垫板喇叭口砼清理干净。

(2)钢束安装就位后安装锚头和夹片,将钢绞线逐根穿入工作锚板的孔眼内,然后将锚板顺着钢绞线推至锚垫板处,并靠紧。

将工作夹片套入钢绞线上,并推入锚头的锥形孔中。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收的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张拉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张拉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张拉工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所有从事预应力钢筋张拉工作的工人。

三、交底内容1. 安全意识教育- 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张拉工的安全意识。

- 阐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张拉工的安全责任。

2.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作业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 检查张拉机具、工具、材料等是否完好,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更换。

- 确认作业环境安全,排除一切安全隐患。

3. 张拉操作规程-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张拉,确保张拉力值准确。

-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张拉,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 张拉过程中,密切注意钢筋、锚具、张拉机具等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4. 安全防护措施- 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 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系牢。

- 防止触电,操作张拉机具时,严禁站在电源附近。

- 严禁酒后作业,确保操作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5. 应急救援措施- 熟悉应急预案,了解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 确保通讯设备畅通,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 了解急救知识,学会基本的现场急救方法。

6. 注意事项- 严禁操作未经培训或未经考核合格的张拉工。

- 严禁在张拉过程中进行无关的交谈和活动。

- 严禁在张拉区域堆放杂物,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有序。

四、交底要求1. 张拉工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2. 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定期对张拉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五、结束语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张拉工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岗位,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为我国建筑事业贡献力量。

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在本次桥梁工程中,盖梁的施工采用了预应力技术,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张拉是盖梁施工中的关键工序,直接关系到盖梁的质量和结构安全。

为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的顺利进行,特进行本次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和性能,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2)锚具、夹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3)波纹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漏浆。

2、设备准备(1)千斤顶:根据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选择合适的千斤顶,千斤顶应经过校验和标定,精度不低于 15 级。

(2)油压表: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精度不低于 15 级,表盘直径不小于 150mm。

(3)压浆设备:包括压浆泵、搅拌机等,应性能良好,能满足压浆施工的要求。

3、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掌握预应力张拉的相关参数,如张拉力、伸长值等。

(2)编制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并经审批通过。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使其掌握预应力张拉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三、施工工艺流程1、波纹管安装在盖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波纹管。

波纹管应定位准确,固定牢固,接头处应严密,防止漏浆。

2、钢绞线穿束(1)将钢绞线按设计长度下料,并在两端用砂轮机切割整齐,不得使用电弧切割。

(2)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内,穿束过程中应避免钢绞线缠绕和扭曲。

3、锚垫板安装在波纹管端部安装锚垫板,锚垫板应与波纹管垂直,中心应与孔道中心重合,并用螺栓固定牢固。

4、混凝土浇筑在完成上述工序后,进行盖梁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波纹管和钢绞线。

5、预应力张拉(1)待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龄期不少于7 天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2)清理锚垫板上的杂物和油污,安装锚具和夹片。

(3)将千斤顶和油压表安装在对应的钢绞线上,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和张拉力进行分级张拉。

盖梁张拉压浆技术交底解析

盖梁张拉压浆技术交底解析

机场大道快速路工程引桥盖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1、试用范围机场快速路工程Z0、Z1、Z8、Z9、Y0、Y1、Y8、Y9号墩盖梁预应力施工。

2、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各种材料均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按照压浆配合比要求准备好各种材料。

2.2 技术准备(1)对张拉千斤顶和油表进行标定。

(2)对图纸的设计伸长量进行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以计算伸长量作为张拉伸长量的依据。

3、预应力张拉施工3.1 张拉一般要求(1)预应力筋一次张拉完成。

(2)预应力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且混凝土养护龄期不得少于7天时,方能张拉预应力筋。

(3)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采用两端同步、对称(即张拉过程中和张拉后均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从外到内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伸长量和张拉力双控,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得差值应控制在±6%内,否则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4)为减少纵向预应力损失,纵向预应力筋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即在第一次张拉完成1天后进行二次张拉,弥补由于操作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确保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值。

3.2 纵向预应力张拉3.2.1张拉工艺流程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图0.2σk(测伸长值)3.2.2工作锚具的安装及准备(1)将锚垫板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检查锚垫板的注浆孔是否堵塞。

(2)安装工作锚,锚板应与锚垫板止口对正。

(3)在工作锚板每个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夹片安装后要齐平,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

3.2.3 千斤顶的定位安装(1)在工作锚上套上相应的限位板,根据锚具的大小确定限位板的尺寸。

(2)装上张拉千斤顶,使之与高压油泵相连接。

(3)装上可重复利用的工具锚板。

(4)装上工具夹片(夹片上涂上退锚灵或缠上塑料薄膜)。

3.2.4 对千斤顶供油,使千斤顶受力并与梁端锚具面垂直,再次检查孔道、锚具、千斤顶三者轴线是否同心,有偏差时应用手锤轻击锚环,调整位置,检查合格后,即进入张拉。

梁板张拉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梁板张拉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梁板张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全体参与梁板张拉施工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安全准备(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梁板张拉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

(3)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2)施工区域应保持整洁,施工材料、工具等应堆放整齐,不得影响施工安全。

(3)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3. 张拉设备安全操作(1)张拉设备必须经过专业检测,确保设备性能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2)操作人员应熟悉张拉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3)张拉过程中,设备应保持稳定,不得发生倾斜、振动等现象。

4. 张拉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张拉前,对梁板进行验收,确保梁板质量符合要求。

(2)张拉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张拉力,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3)张拉过程中,密切关注张拉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4)张拉过程中,严禁施工人员站在张拉设备附近,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5. 施工后的安全检查(1)张拉完成后,对梁板进行验收,确保张拉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2)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四、交底人(此处填写交底人姓名及职务)五、接受交底人(此处填写接受交底人姓名及职务)六、交底时间(此处填写交底时间)七、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结束语】为确保梁板张拉施工安全,请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交底,提高安全意识,共同努力,共创安全文明施工环境。

盖梁梁张拉及压浆技术交底下载

盖梁梁张拉及压浆技术交底下载

盖梁梁张拉及压浆技术交底盖梁梁张拉技术交底目录:1. 引言2. 盖梁梁张拉技术概述2.1 施工前准备工作2.2 梁张拉前安全措施3. 梁张拉工艺流程3.1 预应力张拉金属结构施工工艺流程3.2 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梁施工工艺流程4. 钢绞线张拉工艺4.1 钢绞线张拉机械设备4.2 钢绞线张拉工作步骤5. 预应力锚具施工工艺5.1 预应力锚固装置种类5.2 预应力锚固装置施工步骤6. 梁头压浆工艺6.1 压浆材料及性质要求6.2 梁头压浆工艺流程7. 施工安全措施7.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7.2 盖梁梁张拉施工安全措施8. 监理及验收8.1 盖梁梁张拉施工监理要点8.2 盖梁梁张拉施工验收9. 总结附件:1. 盖梁梁张拉施工图纸2. 钢绞线张拉机械设备说明书3. 梁头压浆材料物证复制法律名词及注释:1. 盖梁梁张拉: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张拉设备将梁体混凝土、预应力钢筋等材料进行预应力张拉,用以增加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施工图纸: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图纸文件,用于指导施工工作,包括各个构件的尺寸、材料、施工工艺等信息。

3. 锚固装置:预应力钢筋施工中,用于固定锚具和预应力钢筋的装置,以保证预应力钢筋受力传递和锚固效果的工程材料或构造。

4. 压浆材料:用于填充和封闭梁头部位的浆料材料,以提高梁端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及保证施工品质。

5. 物证复制:通过对梁头压浆材料进行取样、制备、检测和保存等步骤,以获得用于后期分析和评价的材料样本。

压浆技术交底目录:1. 引言2. 压浆技术概述2.1 压浆工艺简介2.2 压浆工艺流程3. 压浆材料及性质要求3.1 压浆材料种类和选择3.2 压浆材料性能要求4. 压浆设备和工具4.1 压浆设备及使用方法4.2 压浆工具及使用方法5. 压浆施工步骤5.1 压浆准备工作5.2 压浆施工操作步骤6. 压浆质量控制措施6.1 压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6.2 压浆施工质量检验方法7. 压浆施工安全措施7.1 压浆施工安全注意事项7.2 压浆材料的安全使用8. 压浆施工质量评定9. 总结附件:1. 压浆施工图纸2. 压浆材料物证复制3. 压浆施工质量检验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压浆:将浆料材料注入结构混凝土中,用于填充空隙、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盖梁张拉压浆技术交底解析

盖梁张拉压浆技术交底解析

机场大道快速路工程引桥盖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1、试用范围机场快速路工程Z0、Z1、Z8、Z9、Y0、Y1、Y8、Y9号墩盖梁预应力施工。

2、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各种材料均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按照压浆配合比要求准备好各种材料。

2.2 技术准备(1)对张拉千斤顶和油表进行标定。

(2)对图纸的设计伸长量进行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以计算伸长量作为张拉伸长量的依据。

3、预应力张拉施工3.1 张拉一般要求(1)预应力筋一次张拉完成。

(2)预应力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且混凝土养护龄期不得少于7天时,方能张拉预应力筋。

(3)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采用两端同步、对称(即张拉过程中和张拉后均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从外到内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伸长量和张拉力双控,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得差值应控制在±6%内,否则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4)为减少纵向预应力损失,纵向预应力筋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即在第一次张拉完成1天后进行二次张拉,弥补由于操作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确保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值。

3.2 纵向预应力张拉3.2.1张拉工艺流程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图0.2σk(测伸长值)3.2.2工作锚具的安装及准备(1)将锚垫板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检查锚垫板的注浆孔是否堵塞。

(2)安装工作锚,锚板应与锚垫板止口对正。

(3)在工作锚板每个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夹片安装后要齐平,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

3.2.3 千斤顶的定位安装(1)在工作锚上套上相应的限位板,根据锚具的大小确定限位板的尺寸。

(2)装上张拉千斤顶,使之与高压油泵相连接。

(3)装上可重复利用的工具锚板。

(4)装上工具夹片(夹片上涂上退锚灵或缠上塑料薄膜)。

3.2.4 对千斤顶供油,使千斤顶受力并与梁端锚具面垂直,再次检查孔道、锚具、千斤顶三者轴线是否同心,有偏差时应用手锤轻击锚环,调整位置,检查合格后,即进入张拉。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式中:P P—钢铰线的平均张拉力(N);
L—钢铰线的长度(mm);
A P—钢铰线的截面积(mm2);
E P—钢铰线的弹性模量(N/mm2)。

3)钢铰线张拉的实际伸长量
△L(mm)=△L1+△L2
式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采用相临级的伸长值。

4)理论计算数据
3.3质量控制
(1)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且混凝土龄期大于7天以上时方可进行预应力钢束张拉,每束预应力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340mpa。

(2)预应力一次张拉完成。

(3)张拉控制采用双控法,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控制在±6%范围内,否则暂定张拉,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4安全技术要求
(1)张拉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1)高压油泵上的安全阀调到最大工作油压时,才能自动打开。

2)油表安装必须满扣,高压油管使用前必须做耐压试验,不合格的禁。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1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1

技术交底记录
2006 年 11 月 9 日 编号: 密三路立交 C 匝道桥墩盖梁 张拉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京平高速第七标
交底部位
北京城建道桥工程有限公司
计算应力取扣除孔道摩阻损失的平均应力,两端张拉时,应取梁中断面与张拉端的平均应 力进行计算,计算图式如下: P Lt 两端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计算 △L= A PE S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取张拉端拉力与跨中(两端张拉)或固定端(一端张拉) 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的拉力平均值,即:P=Pj(1-e-(kx+uθ )/kx+uθ ) L——预应力钢束伸长值(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积 Lt——预应力筋的实际长度 ES————预应力筋的实测弹性模量(取实际检测值 Mpa) 。 Pj——张拉控制应力(Mpa) 。 u——孔道摩擦系数。 (设计值) k——孔道偏差系数(按规范取 0.001) θ ——孔道曲线累计转角之和。 x——孔道曲线长度(米) 张拉施工前应进行孔道摩阻检测,孔道摩阻小于设计值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当孔 道摩阻大于设计值时应请示设计制定处理方法,再进行张拉。 C、钢铰线下料、编束 钢铰线下料场应平坦,下垫方木或彩条布,不得将钢绞线直接接触土地以免生锈,也 不得在混凝土地面上生拉硬托,磨伤钢绞线。 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事先应 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在铁笼内抽出,较为安全。 钢铰线下料宜采用砂轮锯切割,不得采用电焊切割,在切口的两侧 5 厘米处,预先用 绑丝扎牢,防止泥土污染钢铰线。 钢铰线有两端张拉、一端张拉两种,下料时,下料长度应根据千斤顶的型号确定,一 般以便于张拉为宜。 钢铰线编束时要顺直, 不得扭结, 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 其端部要适当错位, 开成圆顺的尖端以利于穿束,编束用 20 号铁丝绑扎,每隔 1-1.5 米绑一道铁丝,两端各 2 米区段内要加密至 50 厘米一道,以增加钢束的整体性。 D、穿 束 采用先穿束法,即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穿束。 交底人 接交底人

张拉工程技术交底(盖梁).

张拉工程技术交底(盖梁).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蚀、无硬伤,钢铰线下料时应先在切口两侧各5cm处用铅丝线扎好,以防散开。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张拉前需对试块的强度进行检验,只有砼试块达到90%以上,且其具有7天以上的龄期方可进行张拉。

操作者要经过培训、考核,要求持证上岗。

在进行张拉作业前,对千斤顶、油泵、压力表进行配套标定,在张拉前应有专人检查油表所对应的千斤顶,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校验。

有几套张拉设备时,对张拉设备进行编组,不同组号的设备不得混合。

2、锚具安装:进行施工时,在相应位置安装固定端锚垫板、锚具和钢绞线,并与波纹管连接紧密。

根据设计图纸给出的位置,固定锚固端,注意锚具位置正确,且牢固;波纹管及喇叭管连接处用胶带密封,以防止浇筑砼浇筑过程中,进入波纹管排水孔位置,矗立在波纹管最高点,同样排气孔与波纹管连接处用胶带密封。

3、张拉工艺:(1)、程序张拉程序按设计要求进行,其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划标线)→100%-持荷2min-→бk(锚固)(群锚张拉)锚固后读一次伸长量,计算夹片回缩值;0→初应力(划标线)→103%-→бk(锚固)(单根张拉);锚固后读一次伸长量,计算夹片回缩值;钢铰线按照设计张拉力对称进行,采用张拉力及引伸量双控制的方法检查张拉的质量,施工中应做好各项记录,以备检查。

张拉力校核:预应力钢材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应以张拉时的伸长值进行校核。

(2)、理论伸长值计算:(具体见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如下:△L=p×[1-e-(KL+μθ)]/ (KL+μθ)Ay—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mm2,取140 mm2。

Δ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cm)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MPa(N/mm2),取2.03×105Mpa 。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从张拉端至计算机截面孔道长度(m)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5(3)、实测伸长值:在初始张拉力10%σK状态下作出标记,钢绞线张拉10%σK作为初应力,初应力伸长值采用理论推算伸长值, 10%σK~100%σK的伸长值作为实测伸长值。

张拉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张拉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一、前言为确保张拉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现将张拉安全技术交底如下,请全体参与张拉作业的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

二、张拉作业安全要求1. 人员要求(1)张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作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熟悉张拉设备操作,了解张拉工艺流程。

2. 设备要求(1)张拉机具、千斤顶、锚具等必须由检测机构检验、编号,并按照配套组使用。

(2)张拉作业区域应设明显警示牌,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3. 操作要求(1)张拉时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读表。

油压不得超过技术交底攫值。

(2)发现油压异常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3)高压油泵操作人员应戴护目镜,确保安全。

(4)作业前应检查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必须完好、紧固,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4. 安全防护要求(1)张拉作业区域应设置防护设施,如防护墙、防护架等,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张拉时,无关人员严禁靠近张拉端。

(3)张拉过程中,千斤顶端部加以防护,严禁有人。

(4)张拉完毕,严禁撞击锚头、钢束至压浆完毕。

三、张拉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1. 张拉作业流程(1)安装锚具、千斤顶。

(2)调整初始应力,量取伸长量。

(3)拉至100%k,量取伸长量。

(4)持荷5分钟,回油、卸荷。

(5)求实际伸长量。

2. 注意事项(1)张拉过程中,两端保持联系,同步同速张拉到设计要求后锚固一端,在另一端补足油压再进行锚固。

(2)锚固应在油泵开动,压力表稳定时进行。

(3)张拉采用张拉吨位与伸长量双控,伸长量允许误差为6%。

(4)单束钢绞线断丝、滑丝容许一根,同一截面的断丝容许不大于1%,不允许整束钢绞线拉断。

(5)当张拉完毕,油压表回零后,钢绞线容许回缩6mm,当超过此值则认为滑丝,必须补足吨位。

四、结语为确保张拉作业安全,全体参与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交底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号: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广陕高速公路LJ10标项目部编号: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注:一式二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表号: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广陕高速公路LJ10标项目部编号: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注:一式二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表号: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广陕高速公路LJ10标项目部编号: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注:一式二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表号: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广陕高速公路LJ10标项目部编号: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注:一式二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