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或手术治疗,可挽救一些患者生命
6.治疗心力衰竭:应用:吗啡、利尿剂、血管张剂外,目前广泛
使用ACEI,降低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 24h内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
2020/12/8
48
7.其他:
(1)抗凝疗法:溶栓后为防止梗死面积扩大或再梗死-肝素或低分 子肝素使凝血时间维持在正常的1.5-2倍,同时或其后应用阿斯匹 林 (2)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早期使 用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改善预后,尤其前壁梗死伴交感N功能亢进者。 常用: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地尔硫卓、 (3)极化液疗法:KCL、胰岛素加入10%GS500ml静滴
既往史
• 患者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长期服药治疗(具体不详),具有 双下肢水肿。有脑梗死病史5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无力,生活尚能自理。 冠心病病史5年,未正规服药。
个人史
• 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有长期烟酒史40年,平均每日吸烟量约5支,饮酒 少量,现已戒烟酒5年
家族史
• 否认家族中有遗传倾向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
• 7月2日血液学检查:超敏肌钙蛋白4.71ng/ml,心肌酶谱示肌酸酶同工酶 163u/l,乳酸脱氢酶490u/l,葡萄糖5.5mmol/l,脑钠肽测定4810pg/ml
• 7月2日心电图:心率83次/分,V1-V5导联ST段抬高最高达0.5mv,I、AVL 导联ST段抬高最高达0.3mv,III、V7-V9导联ST段压低约0.2mv
症状:
•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于迷走神经 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 重者可发生呃逆。
症状:
• (4)心律失常:大部分病人都有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h内 最多见。心率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频发、 多源、成对出现、短阵室速或呈R on 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为心室颤动的 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因。前壁心肌梗 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则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 过缓。
进一步明确病情
护理诊断
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关节疼痛: 与风湿炎症有关。
2.焦虑:与对自身疾病不了解有关;与担心梗死 再次发生有关。
3.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坏死致心脏功能下降有关 。
4.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
5.知识缺乏: 对自身疾病不了解,缺乏疾病相关知 识.
支架置入术
2020/12/8
43
PTCA
2020/12/8
44
冠脉支架
2020/12/8
45
PTCA方 法
2020/12/8
46
PTCA前后
2020/12/8
47
4.消除心律失常:室性-利多卡因
室颤-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二度二型或三度AVB心室慢-右室临时起搏
5.控制休克:在用药同时有条件医院主张用主动 脉内气囊反搏术进行辅助循环即可进行急诊介入
初步诊断
•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塞 急性ST段抬高型高侧壁心肌梗塞 心功能I级
• 2.脑梗死后遗症 • 3.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疗计划
• 1.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 • 2. 给予阿司匹林及波利维,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 3.改善冠脉循环、减轻心脏负荷 • 4.稳定斑块,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 5.溶栓治疗 • 6.止痛,防治各种并发症及对症处理 • 7.完善心脏超声、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脏CTA或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
• 5.用药指导: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教会 病人定时测脉搏,定时门诊随诊。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 服用硝酸脂制制剂疗效较差时,提示急性心血管事件,应及时就诊。
• 6.照顾者指导:心肌梗死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应教会家属心肺复苏 的基本技术以备急用。
定义:
2 .解除疼痛:吗啡或度冷丁;硝酸甘油应用
2020/12/8
42
3.再灌注心肌 (1)溶栓疗法 溶栓的时间 :越早越好,3-6h,最多12h内 常用的溶栓剂 尿激酶(UK) 链激酶(SK)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2)介入治疗(PCI):见下图 直接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
2020/12/8
49
症状:
• (1)疼痛: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疼痛的部位于心绞痛相似,但程 度更剧烈,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 或数天,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颌、 颈部、背部放射。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症状:
• 2)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 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吸收引起。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
主诉
• 阵发性胸痛3天,加重7小时
现病史
• 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痛,位置位于胸骨中下断,呈压榨样疼 痛,伴左肩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起初未在意,症状 多于活动后出现,休息15min逐步缓解,未治疗,发作较频繁。7小时前患 者再次出现胸痛,位置同前,性质较前剧烈,伴后背部及左肩部、上颌部 放射痛,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
重要的辅助检查
• (3)定位诊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定位
• 下 壁:II、III、avF; • 前间壁:V1、 V2 、V3; • 前 壁:V3、V4、V5;
侧 壁:I、avL、V5、V6; • 高侧壁:I、avL; • 正后壁:V7、V8; • 广泛前壁:V1、V2、V3、V4、V5; • 右室:V3R、V4R、V5R
症状:
• (5)低血压和休克:主要为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 下降所致。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 淋漓、尿少等休克症状。
症状:
•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 躁等症状。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 心衰表现。
大家好
心肌梗死护理查房
课堂回顾:
• 1.心肌梗死定义 • 2.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 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 4心肌梗死的常用护理诊断 • 5.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病人资料
• 姓名:沈庆华 出生地:浙江省
• 性别:男
职业:农民
•ຫໍສະໝຸດ Baidu年龄:69岁 入院日期:2015-7-2,21:29
• 民族:汉族 婚姻:已婚
重要的辅助检查
• 1.心电图:(1)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ECG表现特点为: ①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宽而深的Q 波(病理性Q波),T波倒置② 背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 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非ST段抬高 的心肌梗死心电图 特点:①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ST段抬 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②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变 化。
正常心电图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24~48h后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 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2)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①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T( cTnT)在起病3—4h后升高, cTnI于11—24h达高峰,7~10天 降至正常, cTnT于24~48h内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 ② 肌红蛋白于起病后2h内即升高,12h达高峰;24~48h内恢复正 常。 ③肌酸激酶(CK)在起病6h内升高12h达高峰,3~4天恢复 正常④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在起病4h内增高,16-24h达 高峰,3-4天恢复正常⑤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在起病610h后升高,24h达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
• 2)动态性改变: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过程为:①在 起病数小时内可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支不对称的T波②数小时后 ,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 小时~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降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 3~4天内稳定不变,此后大多永久存在。③如果急性心肌梗死不进行 治疗干预,抬高的ST段可在数天至2周内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逐 渐平坦或倒置,为亚急性期改变④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行倒置, 两支对称,为慢性期改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则表现为普遍压 低的ST段和对称倒置加深的T波逐渐恢复,但始终不出现Q波。
• (3)吸氧:给予4-6升氧气吸入。
• (4)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心前区疼痛剧烈时,保证有一名护士陪 伴在病人身边,便于询问疼痛变化情况及安慰病人,向病人说明应用多种 治疗措施,疼痛会逐渐缓解。
• (5)饮食护理:最初2~3天以流食为主,随病情好转逐渐改为半流食、软 食及普食。饮食应低脂、易消化食品,需少量多餐。
体格检查
• T 36.7℃,P 102次/分,R 28次/分,BP 154/41mmhg。叩诊清音,双肺呼 吸音清晰,语音传导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 起,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102次/ 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辅助检查
健康指导
• 1.饮食调节: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 • 2.戒烟:积极劝导戒烟,并实施戒烟计划 • 3.心理指导: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
对待自己的病情。生活中应避免对其施加压力,当患 者出现紧张、焦虑或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应予以理解并 设法疏导。 • 4.康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时必须考虑病人的心理、 社会、经济因素,体力活动量则必须考虑病人的年龄 、心肌梗死前活动水平及体力状态等。运动方式包括 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等
•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 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 烈疼痛、心肌损伤标记物增高、特异性的心肌缺血损害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
心梗临床表现
• 1.先兆 50%--81.2%的病人在发病前数天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 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 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剧烈、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 诱发因素不明显。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的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抬 高
护理措施
• (1)卧床休息:发病后1~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食、 排便、翻身等由护士协助完成。向病人、家属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 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 (2)疼痛护理: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并发症发生, 需要尽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同时使用硝 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
• (6)心电监护:在监护室行连续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3~5天,若发现频 发室早>5个/分,或多源室早、R-on-T现象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 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好除颤器。
• (7)排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易诱发其并发 症,嘱病人排便时严禁用力。由于急性期卧床期间活动少,肠蠕动减慢, 进食减少,又不习惯床上排便,故易发生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常 规给予缓泻剂。
cTnI和cTnT出现稍迟,但特异性很高。CK-MB增高的程度能较准
确的反映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 治疗是否成功。
[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
(1)休息 (2)吸氧 间断或持续吸氧2-3d (3)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3-5d;严重泵衰竭者监测肺 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4)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首次剂量150-300mg。
6.治疗心力衰竭:应用:吗啡、利尿剂、血管张剂外,目前广泛
使用ACEI,降低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 24h内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
2020/12/8
48
7.其他:
(1)抗凝疗法:溶栓后为防止梗死面积扩大或再梗死-肝素或低分 子肝素使凝血时间维持在正常的1.5-2倍,同时或其后应用阿斯匹 林 (2)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早期使 用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改善预后,尤其前壁梗死伴交感N功能亢进者。 常用: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地尔硫卓、 (3)极化液疗法:KCL、胰岛素加入10%GS500ml静滴
既往史
• 患者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长期服药治疗(具体不详),具有 双下肢水肿。有脑梗死病史5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无力,生活尚能自理。 冠心病病史5年,未正规服药。
个人史
• 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有长期烟酒史40年,平均每日吸烟量约5支,饮酒 少量,现已戒烟酒5年
家族史
• 否认家族中有遗传倾向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
• 7月2日血液学检查:超敏肌钙蛋白4.71ng/ml,心肌酶谱示肌酸酶同工酶 163u/l,乳酸脱氢酶490u/l,葡萄糖5.5mmol/l,脑钠肽测定4810pg/ml
• 7月2日心电图:心率83次/分,V1-V5导联ST段抬高最高达0.5mv,I、AVL 导联ST段抬高最高达0.3mv,III、V7-V9导联ST段压低约0.2mv
症状:
•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于迷走神经 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 重者可发生呃逆。
症状:
• (4)心律失常:大部分病人都有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h内 最多见。心率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频发、 多源、成对出现、短阵室速或呈R on 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为心室颤动的 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因。前壁心肌梗 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则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 过缓。
进一步明确病情
护理诊断
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关节疼痛: 与风湿炎症有关。
2.焦虑:与对自身疾病不了解有关;与担心梗死 再次发生有关。
3.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坏死致心脏功能下降有关 。
4.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
5.知识缺乏: 对自身疾病不了解,缺乏疾病相关知 识.
支架置入术
2020/12/8
43
PTCA
2020/12/8
44
冠脉支架
2020/12/8
45
PTCA方 法
2020/12/8
46
PTCA前后
2020/12/8
47
4.消除心律失常:室性-利多卡因
室颤-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二度二型或三度AVB心室慢-右室临时起搏
5.控制休克:在用药同时有条件医院主张用主动 脉内气囊反搏术进行辅助循环即可进行急诊介入
初步诊断
•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塞 急性ST段抬高型高侧壁心肌梗塞 心功能I级
• 2.脑梗死后遗症 • 3.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疗计划
• 1.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 • 2. 给予阿司匹林及波利维,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 3.改善冠脉循环、减轻心脏负荷 • 4.稳定斑块,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 5.溶栓治疗 • 6.止痛,防治各种并发症及对症处理 • 7.完善心脏超声、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脏CTA或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
• 5.用药指导: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教会 病人定时测脉搏,定时门诊随诊。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 服用硝酸脂制制剂疗效较差时,提示急性心血管事件,应及时就诊。
• 6.照顾者指导:心肌梗死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应教会家属心肺复苏 的基本技术以备急用。
定义:
2 .解除疼痛:吗啡或度冷丁;硝酸甘油应用
2020/12/8
42
3.再灌注心肌 (1)溶栓疗法 溶栓的时间 :越早越好,3-6h,最多12h内 常用的溶栓剂 尿激酶(UK) 链激酶(SK)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2)介入治疗(PCI):见下图 直接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
2020/12/8
49
症状:
• (1)疼痛: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疼痛的部位于心绞痛相似,但程 度更剧烈,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 或数天,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颌、 颈部、背部放射。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症状:
• 2)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 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吸收引起。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
主诉
• 阵发性胸痛3天,加重7小时
现病史
• 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痛,位置位于胸骨中下断,呈压榨样疼 痛,伴左肩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起初未在意,症状 多于活动后出现,休息15min逐步缓解,未治疗,发作较频繁。7小时前患 者再次出现胸痛,位置同前,性质较前剧烈,伴后背部及左肩部、上颌部 放射痛,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
重要的辅助检查
• (3)定位诊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定位
• 下 壁:II、III、avF; • 前间壁:V1、 V2 、V3; • 前 壁:V3、V4、V5;
侧 壁:I、avL、V5、V6; • 高侧壁:I、avL; • 正后壁:V7、V8; • 广泛前壁:V1、V2、V3、V4、V5; • 右室:V3R、V4R、V5R
症状:
• (5)低血压和休克:主要为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 下降所致。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 淋漓、尿少等休克症状。
症状:
•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 躁等症状。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 心衰表现。
大家好
心肌梗死护理查房
课堂回顾:
• 1.心肌梗死定义 • 2.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 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 4心肌梗死的常用护理诊断 • 5.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病人资料
• 姓名:沈庆华 出生地:浙江省
• 性别:男
职业:农民
•ຫໍສະໝຸດ Baidu年龄:69岁 入院日期:2015-7-2,21:29
• 民族:汉族 婚姻:已婚
重要的辅助检查
• 1.心电图:(1)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ECG表现特点为: ①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宽而深的Q 波(病理性Q波),T波倒置② 背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 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非ST段抬高 的心肌梗死心电图 特点:①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ST段抬 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②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变 化。
正常心电图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24~48h后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 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2)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①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T( cTnT)在起病3—4h后升高, cTnI于11—24h达高峰,7~10天 降至正常, cTnT于24~48h内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 ② 肌红蛋白于起病后2h内即升高,12h达高峰;24~48h内恢复正 常。 ③肌酸激酶(CK)在起病6h内升高12h达高峰,3~4天恢复 正常④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在起病4h内增高,16-24h达 高峰,3-4天恢复正常⑤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在起病610h后升高,24h达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
• 2)动态性改变: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过程为:①在 起病数小时内可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支不对称的T波②数小时后 ,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 小时~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降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 3~4天内稳定不变,此后大多永久存在。③如果急性心肌梗死不进行 治疗干预,抬高的ST段可在数天至2周内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逐 渐平坦或倒置,为亚急性期改变④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行倒置, 两支对称,为慢性期改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则表现为普遍压 低的ST段和对称倒置加深的T波逐渐恢复,但始终不出现Q波。
• (3)吸氧:给予4-6升氧气吸入。
• (4)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心前区疼痛剧烈时,保证有一名护士陪 伴在病人身边,便于询问疼痛变化情况及安慰病人,向病人说明应用多种 治疗措施,疼痛会逐渐缓解。
• (5)饮食护理:最初2~3天以流食为主,随病情好转逐渐改为半流食、软 食及普食。饮食应低脂、易消化食品,需少量多餐。
体格检查
• T 36.7℃,P 102次/分,R 28次/分,BP 154/41mmhg。叩诊清音,双肺呼 吸音清晰,语音传导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 起,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102次/ 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辅助检查
健康指导
• 1.饮食调节: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 • 2.戒烟:积极劝导戒烟,并实施戒烟计划 • 3.心理指导: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
对待自己的病情。生活中应避免对其施加压力,当患 者出现紧张、焦虑或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应予以理解并 设法疏导。 • 4.康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时必须考虑病人的心理、 社会、经济因素,体力活动量则必须考虑病人的年龄 、心肌梗死前活动水平及体力状态等。运动方式包括 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等
•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 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 烈疼痛、心肌损伤标记物增高、特异性的心肌缺血损害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
心梗临床表现
• 1.先兆 50%--81.2%的病人在发病前数天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 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 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剧烈、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 诱发因素不明显。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的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抬 高
护理措施
• (1)卧床休息:发病后1~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食、 排便、翻身等由护士协助完成。向病人、家属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 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 (2)疼痛护理: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并发症发生, 需要尽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同时使用硝 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
• (6)心电监护:在监护室行连续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3~5天,若发现频 发室早>5个/分,或多源室早、R-on-T现象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 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好除颤器。
• (7)排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易诱发其并发 症,嘱病人排便时严禁用力。由于急性期卧床期间活动少,肠蠕动减慢, 进食减少,又不习惯床上排便,故易发生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常 规给予缓泻剂。
cTnI和cTnT出现稍迟,但特异性很高。CK-MB增高的程度能较准
确的反映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 治疗是否成功。
[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
(1)休息 (2)吸氧 间断或持续吸氧2-3d (3)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3-5d;严重泵衰竭者监测肺 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4)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首次剂量150-3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