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
《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3篇
![《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83a93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76.png)
《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3篇《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3篇大家对于丝绸之路大家都了解吗?那么在进行阅读之后都有怎样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一)最近老师的讲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
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
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
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还知道投笔从戎的班超,他为了祖国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2年,才使西域和内地连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还知道去西天取经的玄奘,热爱建筑的铁木尔。
他们都为亚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丝绸之路读后感范文(二)《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00b442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b.png)
《丝绸之路》读后感 1《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歇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展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的贸易给东西方带来的巨大影响,让人惊叹。
“丝绸之路”,一条贯通东西方贸易的交流之路,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丝绸之路向来担任着重要角色。
在古代,他让文明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像丝绸之路一样的开放之路也让世界变得更加繁荣。
我国的改革开放就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好处。
在遥远的西方,大量的中国商品涌向国外市场,随处可见:“madeinch ina”。
在中国,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比如电脑、电影、汽车等各种商品贸易,都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而言之,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改革开放所获得的成就,都是各国人民沟通、往来、贸易的功劳,可见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开放交流之路都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国家之间惟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干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丝绸之路》读后感 2《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歇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向来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张骞在公元前 119 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此,我十分敬佩张骞,他真是一个爱国爱民,顽强不拔,开辟进取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模范。
"丝绸之路"着走群独傲是历史的浓缩,也是昔日辉煌,繁华的见证。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国家之间惟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干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精选5篇)
![《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5e825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d.png)
《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精选5篇)《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精选5篇)以往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往往是以华人视角看待这样一条略带传奇色彩的媒介之路发展之路。
但彼得·弗兰克潘却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阅读心得【篇1】《丝绸之路》一书出自英国知名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它详细的记载了公元前6之前各宗教传播路线到现在的新丝绸之路,这本书颠覆了我对丝绸之路单一的认知,让我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的认识了历史,并点燃了我对于丝绸之路历史的兴趣。
初次认识丝绸之路是在高中历史的课本上,我一直以为丝绸之路是亚洲通向世界的一张门票,以为丝绸之路只是一条单一的商人道路,但是看完这本书后,这本书的二十五个章节令丝绸之路印于我眼前,丝绸之路的诞生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时而被称为天堂之路,时而又被抨击为纳粹之路,这不仅说明了丝绸之路本就连贯了国家地域民族的象征,它也更是商业军事文化文明传播的纽带,很多新的文明因丝绸之路而诞生,也有不少文化因丝绸之路而泯灭。
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一条文明冲突的道路,东方文化兼容并蓄,西方文化开放激扬,两种文化因为有差异而互相传播,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必然要经历的道路,然后中西亚相对宽松的环境,深处于东西方两个文明中间,变成一种纽带关系,因此也被视为应当予以控制的关键地带,成为各个王朝部落的必争之地。
随之宗教和信仰也通过商人迅速的传播世界各地,而现代社会的学者也因此将战争问题归结于文明的冲突,而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丝绸之路其实也让新的文明孕育而生。
可以说,《丝绸之路》这本书是从地理变换发展对历史事件的推进,作者开篇就将丝绸之路的中心论点抛出,并在后面的叙述中不断突出这一观点,所有的事实也都围绕论述丝绸之路展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总结,预测出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丝绸之路》是一本没有相关方面历史知识较难读懂的书,却也是一本吸引人研究相关历史的书,“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时代虽然永远是进步的,但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学习历史,在充实我们生活中,也可以让我们对一些问题有新的理解,可以说,《丝绸之路》是一本很值得细读的书籍。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250d53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9.png)
丝绸之路读后感丝绸之路读后感1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唯一一条通向西方的道路。
张骞是第一个走过丝绸之路的。
张骞让世人知道它并不是无法通过的!人们通过它。
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
从那以后以前中国所没有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虫、黄瓜、芝麻、无花果。
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被源源不断的引入中国并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经过多次文化交流。
中国人将国外文化长处加入中国艺术中,中国艺术变的更加多姿多彩。
这一切是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踏上这伟大的路时开始的!丝绸之路读后感2我学过《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后,知道了古代交易的繁荣,人们交易全靠这条伟大的“ 丝绸之路” 。
这条丝绸之路是古代人张骞开辟的,它东起我国今陕西西安,往西延伸至罗马。
本文讲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情节。
张骞到了安息国,把我国当时有名的丝绸赠送给了他们,而安息国也拿了一个非常大了鸟蛋给了我们,每个足有斤把重,这就是中国当时没有的鸵鸟蛋。
通过这次交易,不仅促进了与各国的友谊,还得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真是一举两得。
于是,中国更加频繁的与各国交易。
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金、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传向各国。
并将那里的食物、动物、艺术等引进我国。
我国因为吸引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的更加强大。
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要和各国之间增加友谊,相互交易,相互取长补短。
如果你永远不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那你永远也不可能发展。
每当想起“ 丝绸之路” ,都会想起古代商贸的繁荣和开辟“ 丝绸之路” 的张骞。
丝绸之路读后感3《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丝绸之路读后感_读丝绸之路有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_读丝绸之路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15689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0.png)
丝绸之路读后感_读丝绸之路有感丝绸之路是为了商业往来而筑成的。
读了丝绸之路相关文章,读者有何感受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丝绸之路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丝绸之路读后感篇一说到丝绸之路,人们一定会联想到那一峰峰骆驼,一个个硬汉,是啊,就是他们,打开了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给中西双方带来了繁荣。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付出多少鲜血和汗水啊!他们被匈奴追杀,死的死、伤的伤,但是我们伟大祖先没有向困难低头,没有向失败让路,他们忍受着干咳、冷冻和炎热的煎熬,穿越沙漠戈壁,翻过草原高山,迈着顽强的步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战胜了一切困难,来到了西域,为中西方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丝绸之路读后感篇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唯一一条通向西方的道路。
张骞是第一个走过丝绸之路的。
张骞让世人知道它并不是无法通过的!人们通过它。
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
从那以后以前中国所没有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虫、黄瓜、芝麻、无花果。
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被源源不断的引入中国并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经过多次文化交流。
中国人将国外文化长处加入中国艺术中,中国艺术变的更加多姿多彩。
这一切是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踏上这伟大的路时开始的! 丝绸之路读后感篇三我读了一片课文叫《丝绸之路》,我大致给大家讲讲。
有一次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去剧场看戏,他身上的袍子很漂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听说美丽的长袍是用中国的丝绸做的,那时没有飞机、汽车是怎样把中国丝绸送到遥远的罗马的呢?在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西域”共同抗击匈奴。
但是在路上就遇到了匈奴兵,张骞一行人死的死,伤的伤,活的也被当成了俘虏。
张骞被软禁后,一举一动都受人监视。
一转眼十一年过去了,在一天夜里逃了。
张骞等人马不停蹄的到了西域各国,并了解了哪里的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然后一起打败了匈奴,打出了一条路。
张骞用了一生的精力打通了这条路,表现了我们中国人是很厉害的!丝绸之路读后感篇四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范文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f7477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2.png)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范文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著名的商业贸易路线,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我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在阅读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对于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元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丝绸之路》一书由中国历史学家李明编写,以其精彩的叙述和详尽的资料,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全面解读,使我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始发于西汉末年的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成功打开了通往中亚和欧洲的商路,并将中国的丝绸和其他物品输送到了远方。
丝绸之路的发展源于双方的需求,东方需要西方的黄金、玻璃器皿和香料,而西方则需要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
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西方世界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
在阅读中,我还了解到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对中西方的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商业贸易的推动,东西方的艺术和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丝绸之路文化。
我深深被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品所吸引,如壁画、雕塑和陶瓷等。
这些艺术作品既有东方的繁复和神秘感,又有西方的简洁和实用性,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同时,丝绸之路也为中西方的科学和哲学思想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在书中,我了解到中国的科学技术、数学和哲学思想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对西方的大发现和大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伽利略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的力学定律等。
通过阅读《丝绸之路》,我也深刻认识到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的路线,更是东西方文化多元性的交汇点。
丝绸之路的商业贸易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文化交流和互鉴。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经过丝绸之路的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促进了各地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丝绸之路的精神和价值观也传递给了后世,使人们更加重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75442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b.png)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这是优秀的读书心得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张骞在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此,我十分敬佩张骞,他真是一个爱国爱民,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丝绸之路"着走群独傲是历史的浓缩,也是昔日辉煌,繁华的见证。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国家之间只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2、有关知之深爱之切读书心得及体会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正如乔叟所说,“真诚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的确,无论你高低贵贱,也无论你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信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建设诚信的校园》这一章节中的故事:“0分成绩”。
故事是这样的:美国一所中学的多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老师发觉,判定为剽窃,并毫不客气地判这些同学生物课的成绩为0分。
这位老师说,她在第一天上课时就和学生定下协议并由家长签字认可,要求布置的作业都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作业失败。
支持他的人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功课更重要”。
【读书心得体会】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3篇
![【读书心得体会】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ac88a2f5335a8103d22042.png)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3篇《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张骞在公元前120xx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此,我十分敬佩张骞,他真是一个爱国爱民,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丝绸之路"着走群独傲是历史的浓缩,也是昔日辉煌,繁华的见证。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国家之间只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我学过《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后,知道了古代交易的繁荣,人们交易全靠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是古代人张骞开辟的,它东起我国今陕西西安,往西延伸至罗马。
本文讲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情节。
张骞到了安息国,把我国当时有名的丝绸赠送给了他们,而安息国也拿了一个非常大了鸟蛋给了我们,每个足有斤把重,这就是中国当时没有的鸵鸟蛋。
通过这次交易,不仅促进了与各国的友谊,还得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真是一举两得。
于是,中国更加频繁的与各国交易。
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金、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传向各国。
并将那里的食物、动物、艺术等引进我国。
我国因为吸引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的更加强大。
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要和各国之间增加友谊,相互交易,相互取长补短。
如果你永远不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那你永远也不可能发展。
每当想起“丝绸之路”,都会想起古代商贸的繁荣和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
一年前,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响应。
丝绸之路心得体会
![丝绸之路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dc49d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8.png)
丝绸之路心得体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串联起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近日,我参观了丝绸之路的相关展览,深感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我以一名热爱历史、关注文化交流的青年的身份,谈谈我对丝绸之路的心得体会。
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不容忽视。
它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历时千年,成为了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在这条路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同时也带回了西方的金银、宝石、香料等珍宝。
这种互通有无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发展。
丝绸之路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和文化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值得关注。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各国之间的交流愈发紧密。
丝绸之路的精神,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
深入思考之后,我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论点,以支撑上述观点:论点一: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
在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成为身份的象征,受到了热烈追捧。
同时,西方的金银、宝石等珍宝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这种贸易往来,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
正如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所说:“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论点二:丝绸之路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丝绸之路的作用下,中国与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建筑等领域。
同时,中国的儒家文化、道教等也传入其他国家,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这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各国文明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中不断发展。
论点三:丝绸之路的精神值得传承。
在当今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仍然是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则。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9daf70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e.png)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丝绸之路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神秘的名词,在我读完相关书籍后,我深深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个贸易通道,更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是一个连结不同文化、民族和宗教的纽带。
通过阅读丝绸之路相关书籍,我对其历史、文化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当代世界的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接下来,我将主要分享我在阅读丝绸之路相关书籍时的心得体会:首先,丝绸之路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通过陆地和海上两个重要通道串联了亚欧非三大洲,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贸易网络之一。
我在阅读《丝绸之路》这本书时,对于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证,详细地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形成、扩展和衰落的过程。
我特别被书中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描述所吸引,这些地区包括中国、西亚、中亚和地中海地区等,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宗教背景,而丝绸之路正是将这些不同文化和宗教交汇在一起的平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古代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除了历史的介绍,丝绸之路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阅读《丝绸之路的启示》这本书时,我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通过介绍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和交流,讲述了丝绸之路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
作者在书中提到,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一个贸易通道,更是一个文明的交流平台。
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得以互动和交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这种文化互动和交流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交流,更是一种价值观、思想和艺术的交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文化互通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意识到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和特点,同时也对于如何将不同文化和谐共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丝绸之路的意义并不只停留在历史时期,而是在当代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阅读《丝绸之路与新全球化》这本书时,我对于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心得体会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心得体会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7cf042856a561253d36f03.png)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1今天老师生动形象的讲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同学们听得仅仅你津津有味,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
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
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
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还知道投笔从戎的班超,他为了祖国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2年,才使西域和内地连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还知道去西天取经的玄奘,热爱建筑的铁木尔。
他们都为亚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看这些英雄的行为,想想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丝绸之路的读后感2说到丝绸之路,人们一定会联想到那一峰峰骆驼,一个个硬汉,是啊,就是他们,打开了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给中西双方带来了繁荣。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付出多少鲜血和汗水啊!他们被匈奴追杀,死的死、伤的伤,但是我们伟大祖先没有向困难低头,没有向失败让路,他们忍受着干咳、冷冻和炎热的煎熬,穿越沙漠戈壁,翻过草原高山,迈着顽强的步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战胜了一切困难,来到了西域,为中西方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e757f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5.png)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亚欧非三大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通商线路之一。
近年来,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读过相关书籍和资料后,我对丝绸之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丝绸之路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文化的融合和传播。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不同文明得以相互交流、互通有无。
西方传入中国的不仅仅是丝绸、瓷器等商品,更有宗教、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的文化。
中国的茶、草药、火药等也传到了西方。
这些文化交流和互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其次,丝绸之路也展示了各种民族的和谐共处。
作为一个连接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的通道,丝绸之路上的各种交往和互动,帮助各个民族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促进了和平与繁荣。
无论是汉族、蒙古族、突厥族,还是希腊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都在丝绸之路上相互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这种和谐共处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意义。
此外,丝绸之路也启示我们要坚持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开放与包容。
只有以开放的态度,接纳不同的文化、民族和宗教,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互利共赢。
这对于当今世界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丝绸之路的研究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贸易的通道,更是一条文明的纽带。
它将东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我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和故事。
例如,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不但要面对沙漠的考验,还要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
他们要面对盗贼的袭击、交通不便和水源匮乏等问题。
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及为了更多的企业家进行贸易交换和商业合作的愿望。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此外,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
例如,佛教在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两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读后感
![丝绸之路两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e37be2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9.png)
丝绸之路两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读后感以前呢,我就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路,但这本书让我知道,这可不仅仅是一条路那么简单。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活的故事集,每一粒沙子、每一块石头都能给你讲出一段传奇。
从古代那些勇敢的商人开始说起吧。
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这些人就靠着骆驼或者自己的两条腿,带着各种各样的宝贝,在茫茫沙漠和崇山峻岭里穿梭。
他们可真是胆大啊,就为了能把东方的丝绸、瓷器带到西方去,把西方的香料、珠宝带回来。
这一路得经历多少风沙的吹打,还得小心那些强盗土匪。
感觉他们就像一群现实版的冒险家,每一次出发都是一场豪赌。
而且啊,丝绸之路可不光是货物交换的通道,它还是文化的“大熔炉”。
各种文化在这条路上碰撞、融合。
比如说佛教,就是沿着丝绸之路慢慢传到中国来的。
这就像一场文化的接力赛,不同地方的人拿着自己的文化“接力棒”,在这条路上传递着。
东方的艺术、哲学和西方的思想、科技在这儿互相打量,然后互相学习。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有趣的文化派对,大家都带来了自己最酷的东西,然后一起分享。
书中提到的那些丝绸之路上的城市也特别迷人。
像长安(现在的西安),那可是当时东方的超级大都市,热闹得不得了。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在这儿汇聚,大街上能听到各种语言,看到各种各样穿着奇装异服的人。
还有那些西域的城市,虽然在沙漠里,但是却充满了生机。
这些城市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丝绸之路这条长长的项链上。
不过呢,这两千年的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丝绸之路有时候会因为战争、政治动荡而中断。
就像一场热闹的聚会突然被打断一样,让人觉得很可惜。
但是呢,它又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过段时间又重新热闹起来。
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对交流、对贸易、对文化传播的那种执着。
读完这本书,我就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也受着丝绸之路的影响呢。
要是没有那时候的交流,我们现在的世界可能就没有这么丰富多彩。
而且啊,它也让我明白,不同的文化之间交流是多么重要。
就像我们交朋友一样,大家互相分享、互相学习,才能一起变得更好。
丝绸之路课程心得体会(2篇)
![丝绸之路课程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35e94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1.png)
第1篇一、引言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重要纽带。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和传承日益重视。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丝绸之路”课程的学习,通过这一课程,我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意义1. 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多条路线,其中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等地,最终抵达中亚、西亚、欧洲的路线最为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的桥梁。
2. 丝绸之路的意义(1)促进东西方经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东西方商品得以流通,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2)推动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促进了各种思想、宗教、艺术等文化的传播。
(3)增进民族友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交往过程中,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民族友谊。
三、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1. 丝绸之路的文化特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
它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2. 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张骞墓等,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与辉煌。
四、丝绸之路的经济影响1. 贸易繁荣: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东西方贸易日益繁荣,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2. 资源互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互补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经济全球化: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后世的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五、丝绸之路的政治影响1. 民族融合: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2. 和平共处: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在交往过程中,秉持和平共处的原则,促进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3. 国际关系: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后世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cc5835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f.png)
《丝绸之路》读后感《丝绸之路》读后感13篇《丝绸之路》读后感1丝绸之路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的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也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这篇作文讲述了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交流的过程,这代表了民族和谐共处,也因此让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公元119年,他们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从那以后,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了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
我国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就像课文所写的,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我们今天凝望着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就好像看到了"丝绸之路"上商旅不觉得景象。
《丝绸之路》读后感2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国与国之间只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相互发展共同繁荣,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富饶起来。
如果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闭关锁国,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丝绸之路从20xx多年前至今,一直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它让文明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而现在,类似丝绸之路的开放交流之路也让世界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世界各国人民都带来了好处,在西方,大量的中国制造的商品也都随处可见。
在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比如电影、汽车、手机各类电子产品等商品贸易,为中国人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说明了从古至今只有开放交流,来往沟通贸易,才能使社会进步,国家进一步的繁荣富强。
丝绸之路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与外邦交流的一幕,展现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的贸易给东西方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令人惊叹。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7848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0.png)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篇1我学过《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后,知道了古代交易的繁荣,人们交易全靠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是古代人张骞开辟的,它东起我国今陕西西安,往西延伸至罗马。
本文讲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情节。
张骞到了安息国,把我国当时有名的丝绸赠送给了他们,而安息国也拿了一个非常大了鸟蛋给了我们,每个足有斤把重,这就是中国当时没有的鸵鸟蛋。
通过这次交易,不仅促进了与各国的友谊,还得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真是一举两得。
于是,中国更加频繁的与各国交易。
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金、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传向各国。
并将那里的食物、动物、艺术等引进我国。
我国因为吸引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的更加强大。
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要和各国之间增加友谊,相互交易,相互取长补短。
如果你永远不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那你永远也不可能发展。
每当想起“丝绸之路”,都会想起古代商贸的繁荣和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篇2《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张骞在公元前120xx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此,我十分敬佩张骞,他真是一个爱国爱民,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丝绸之路"着走群独傲是历史的浓缩,也是昔日辉煌,繁华的见证。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国家之间只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五年级下册课文丝绸之路读后感(通用10篇)
![五年级下册课文丝绸之路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1a3cb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3.png)
五年级下册课文丝绸之路读后感(通用10篇)五年级下册课文丝绸之路读后感篇1最近老师的讲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
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
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
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还知道投笔从戎的班超,他为了祖国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年,才使西域和内地连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还知道去西天取经的玄奘,热爱建筑的木尔他们都为亚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五年级下册课文丝绸之路读后感篇2我读了一片课文叫《丝绸之路》,我大致给大家讲讲。
有一次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去剧场看戏,他身上的袍子很漂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听说美丽的长袍是用中国的丝绸做的,那时没有飞机、汽车是怎样把中国丝绸送到遥远的罗马的呢?在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西域”共同抗击匈奴。
但是在路上就遇到了匈奴兵,张骞一行人死的死,伤的伤,活的也被当成了俘虏。
张骞被软禁后,一举一动都受人监视。
一转眼十一年过去了,在一天夜里逃了。
张骞等人马不停蹄的到了西域各国,并了解了哪里的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然后一起打败了匈奴,打出了一条路。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集锦5篇)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集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0813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0.png)
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集锦5篇)1.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第1篇已往我们读的世界史,从古希腊文明一下子就跳到欧洲文艺复兴,总是不吝笔墨讲述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把人类带入现代文明,所以直觉上感觉世界的中心在欧洲,在读过《丝绸之路》之后,才知道世界中心最初起源于东方,丝绸之路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连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纽带,诸多个文明在这里碰撞、交汇、融合。
作者虽然是个英国人,但在讲述史实还是能够保持中立,真实还原了一次大战以来欧美列强为掠夺资源,不惜牺牲弱小的丑陋嘴脸,强权霸道、血腥冷酷。
阿拉伯世界至今还有许多国家常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真实存在的一面,已往我们只看到西方社会流光溢彩,殊不知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中东国家的被掠夺、被欺压。
人类渴望能合作共存、共同发展,中国也在竭力想打通这条古老的贸易之路,但困难恐怕不会少,就最近发生的美英法联合对叙利亚进行精准打击,中东硝烟再起,俄罗斯要守住地中海海权必然会有后手,大国博弈,暗流涌动。
中国又能作何应对呢?况且我们还要和老美贸易战,将来会这怎样?历史会给我们答案吗。
我是看了《耶路撒冷三千年》后,才看的《丝绸之路》,阅读感觉上比前者更愉悦,不是单纯的记流水账,收获不少,必须点赞。
2.丝绸之路的读后感范文第2篇丝绸之路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的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也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这篇作文讲述了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交流的过程,这代表了民族和谐共处,也因此让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公元119年,他们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从那以后,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了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
我国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读书心得体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1520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reading about the Silk Road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体会
《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张骞在公元前120xx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此,我十分敬佩张骞,他真是一个爱国爱民,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丝绸之路"着走群独傲是历史的浓缩,也是昔日辉煌,繁华的见证。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国家之间只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
我学过《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后,知道了古代交易的繁荣,人们交易全靠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是古代人张骞开辟的,它东起我国今陕西
西安,往西延伸至罗马。
本文讲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情节。
张骞到了安息国,把我国当时有名的丝绸赠送给了他们,而安息国也拿了一个非常大了鸟蛋给了我们,每个足有斤把重,这就是中国当时没有的鸵鸟蛋。
通过这次交易,不仅促进了与各国的友谊,还得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真是一举两得。
于是,中国更加频繁的与各国交易。
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金、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传向各国。
并将那里的食物、动物、艺术等引进我国。
我国因为吸引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的更加强大。
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要和各国之间增加友谊,相互交易,相互取长补短。
如果你永远不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那你永远也不可能发展。
每当想起“丝绸之路”,都会想起古代商贸的繁荣和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
有关丝绸之路的读书心得
一年前,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响应。
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文化的吸引。
丝绸之路这个以和平、繁荣为内涵的历史概念与中国未来全球化发展的关系,中国在丝绸之路中占有什么位置,都可以在刘迎胜教授的新书《丝绸之路》中找到答案。
"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相互吸引。
"这是《丝绸之路》一书开宗明义的一句话。
四大文明古国即古代中国、印度、巴比伦和埃及,散布于亚、
非大陆,地理位置的排列,决定了古代文明中心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东西人类文化之间的交流。
这是丝绸之路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明的人们征服巨山大川,克服天然的、地理的巨大障碍,建立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如同丝绸的璀璨斑斓一样,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绚烂辉煌。
丝绸是华夏祖先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这种源于农耕文明的丝织物,由于其轻软、耐用的特性,对于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是丝绸西传的物理特性。
随着我们祖先丝织技术的进步,丝绸象征着华美、尊贵、富有,中世纪欧亚大陆乃至欧洲的贵族对丝绸产生迷恋甚至膜拜,这是丝绸西传的文化特性。
丝绸因其物质的、文化的特性,成为沟通东西文明的纽带和媒介。
东西方之间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以丝绸为介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横贯数万里的地理区间内,相互进行着交通往来和文明交融。
时至今日,生活在这个世界相当多的人们仍然享受着丝路文明带来的福荫。
既然丝绸之路是联系、沟通东西方的通道,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就会走自己最适合的通道,因而丝绸之路犹如沟通东西文明的血管,有很多条,但主要的也就是两条大动脉:陆路和海路,也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由此构成本书的两个组成部分,上篇为草原丝绸之路,下篇为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书是刘迎胜关于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成果,由此构成本书最突出的特色。
作者早年师从蒙元史大家韩儒林先生,通晓十几种语言,包括欧亚大陆的古代语言,在蒙元史、中外关系史、内陆亚洲及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学界公认的学术成就。
这本书作为学术大家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结晶,其权威性、前沿性在丝绸之路主题图书中独树一帜。
书中,作者实地考察与文献记录相结合的论述随处可见,有着很强的现场感,更不用说订正传说中以讹传讹的谬误了。
无论是草原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中国始终是丝路的主角,中国古代文献的记录是最为丰富的,成于中国知名学者的著作也最具参考价值。
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相互吸引的产物,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一直衔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丝绸之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中华文明必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