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背光模组结构及材料简介通用课件
灯箱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如铝 合金或钢材,具有良好的导热 性能和强度。
灯箱内部通常会设置散热装置, 如散热片和风扇,以帮助光源 散热。
导光板结构
导光板是背光模组中的关键元件, 主要作用是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 换为面光源。
导光板采用光学级PMMA或PC 材料,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 高透光率和均匀的光线扩散能力。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 导光板的光学性能和尺寸精度。
灯箱的制造工 艺
灯箱是背光模组的照明元件,其制造 工艺通常采用LED灯珠焊接在PCB板 上,再将PCB板固定在灯箱内。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LED灯珠的 焊接质量、位置和方向,以确保灯箱 的发光效果和均匀性。
反射板的制造工 艺
亮度
背光模组的亮度决定了显示器在 明亮环境下的可视性。高亮度能 够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但同时 也会增加能耗。
对比度
对比度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细 节表现,高对比度能够提供更丰 富的色彩和更深的黑色表现。
色温调节范围
• 色温调节范围:色温是影响显示器色彩表现的重要参数,色温 调节范围广的背光模组能够提供更真实的色彩表现,满足不同 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增亮膜材料
总结词
增亮膜能够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和 视角范围,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整体性能。
VS
详细描述
增亮膜的主要材料是光学级聚酯薄膜,经 过特殊处理后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折射率。 此外,增亮膜材料还能够有效地减小光线 的衰减和散射,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和视角范围。
背光模组的性能特点
亮度与对比度
反射板是背光模组的反射元件,其制造工艺通常采用镀膜 技术,在金属基材上镀上一层反射膜,以提高光的反射效率。
背光模组及其生产过程
背光模组及其生产过程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用于显示器、电视屏幕及其他光电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提供了背光源,使得屏幕可以在暗环境下显示清晰的图像和文字。
背光模组的生产过程包含多个步骤,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原材料准备:背光模组的制作需要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包括透明导光板、发光二极管(LED)、胶水、导线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好。
2.导光板制作:导光板是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可以将LED的光线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屏幕上。
在制作导光板时,首先将亚克力板或玻璃板切割成指定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在其表面进行乳白处理,以增强光的散射效果。
3.LED安装:LED是产生光线的关键元件,它们被安装在导光板的边缘,并通过电导线与电源相连。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每个LED的位置和角度都是准确的,以确保均匀的光线分布。
4.胶水固定:为了确保LED和导光板的稳定性,需要使用胶水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在固定之前,要做好对胶水的选择工作,以确保其与导光板和LED的材料相兼容。
5.驱动板安装:背光模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驱动板,它负责为LED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
在制作过程中,驱动板需要安装在导光板的一侧,并与LED连接。
6.光学片安装:光学片用于调整光线的方向和亮度,以提高屏幕的显示效果。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光学片与导光板和LED之间没有空隙,以免影响光的传输。
7.调试和测试:在完成组装后,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工作正常且符合预期效果。
这包括检查LED的亮度和均匀性,驱动板的电能输出和信号稳定性等。
8.包装和质检:通过质检后,背光模组将被包装起来,并做好相关标识。
在包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模组的灵敏部件,以防损坏。
以上是背光模组的主要生产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厂家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背光模组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背光模组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供更高质量和更高亮度的显示效果。
光学膜的工艺流程
光学膜的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
光学膜的制作,原料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就像是做菜,食材不好,菜肯定也不好吃。
对于光学膜来说,要选择那些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这些材料就像是被选中的超级英雄,各自有着独特的能力。
比如说,有的材料对光的折射能力特别强,有的对光的反射有一手。
而且这些原料的纯度得高,杂质太多的话,就像队伍里混进了捣蛋鬼,会把整个光学膜的性能都搞砸的。
在这个阶段,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就像检查士兵的装备一样,一点都不能马虎。
二、混合搅拌。
原料准备好之后呢,就要把它们混合搅拌啦。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搅一搅就行的哦。
就像调鸡尾酒一样,各种材料的比例得恰到好处。
搅拌的时候,要让它们充分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光学膜在后续的制作过程中性能均匀。
想象一下,如果搅拌不均匀,那光学膜有的地方性能好,有的地方性能差,就像一块花脸的布,肯定不好看也不好用啦。
这个搅拌的设备也很关键呢,得是那种能够精确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掌握火候一样,不然的话,也做不出好的光学膜。
三、挤出成型。
混合好的原料就该进入挤出成型这个环节啦。
这就像是把一团揉好的面通过压面机压成面条一样。
不过这个过程可复杂多了。
原料在挤出机里,要经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然后从一个特定形状的模头里挤出来。
这个模头就决定了光学膜的基本形状和厚度。
如果把挤出机比作一个魔法工厂,那模头就是那个决定产品外形的魔法棒。
而且在挤出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监测温度、压力和速度这些参数,就像给这个魔法工厂装上了很多双眼睛,一旦有什么不正常的情况,就要赶紧调整。
四、拉伸处理。
挤出成型后的光学膜还不够完美呢,还需要拉伸处理。
这就像是给一块布拉伸,让它变得更平整更有韧性。
拉伸可以让光学膜的分子排列更加有序,这样它的光学性能就会更好。
拉伸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向和力度,要是拉得太猛了,光学膜可能就会被拉断,就像拉橡皮筋拉过头了一样。
而且不同类型的光学膜,拉伸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需要单向拉伸,有的需要双向拉伸,这就得根据具体的需求来操作啦。
光学显示模组的设计与制造
光学显示模组的设计与制造光学显示模组是一种将液晶面板、背光源、导光板、反射膜、屏幕玻璃等组件集成在一起的显示模组,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显示技术。
本文将从设计原理入手,探讨光学显示模组的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
一、设计原理光学显示模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材料选择、光学性质、机械性能、成本、生产工艺等。
其中,材料选择是设计的基础,影响了后续的光学性能和成本。
常见的液晶面板材料有TN、IPS、VA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视角、响应时间、对比度和色彩表现等性能,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液晶面板至关重要。
导光板是一个影响显示效果的重要组件,其作用是将背光源的均匀光线分配到整个屏幕上,从而保证显示的亮度和色彩均匀。
常见的导光板材料有PMMA、PC 等,前者透光性好但易受机械冲击损坏,后者机械强度高但透光性稍差。
在导光板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边缘光和反射的问题,以确保整个屏幕呈现出均匀的亮度。
背光源可以选择白光LED、RGB LED、CCFL等不同的种类和形式。
白光LED是当前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背光源,其特点是亮度高、寿命长、节能环保。
RGB LED可以通过独立控制三种颜色的亮度和色彩混合,实现更加丰富的色彩表现。
CCFL背光源近年来因其较大的功耗和有害物质排放而逐渐被淘汰。
反射膜的作用是反射背光源中的漏光,避免光线的损失,提升光学效率。
一般情况下,反射膜是通过镀铝或其他金属制成的。
屏幕玻璃除了起到屏幕的保护作用外,还需考虑到对色彩渲染的干扰,因此在设计中需要使用透过率高的材料,并尽可能减少厚度。
二、制造工艺光学显示模组的制造涉及到多个工艺环节,包括模具设计、注塑、贴合、光学调试等。
其中,模具设计是制造过程的第一步,需要设计出高质量且可大规模生产的模具。
注塑工艺一般采用注射成型,需要控制好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以确保注塑出的零部件符合要求。
贴合技术是光学显示模组制造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具体而言,贴合即是利用光学胶水将液晶面板、导光板、反射膜和屏幕玻璃等组件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背光模组及其生产过程
05
背光模组市场趋势与未来发 展
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
市场需求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普及,背光模组市 场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电视、显示器 、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VS
竞争格局
目前背光模组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主 导,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新 的竞争者也在不断涌现。
技术发展趋势
LED背光
LED背光技术以其高能效、长寿命和环保等优点, 成为背光模组的主流技术。
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低 能耗、环保型的背光模组 将更受欢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模具设计与制造
根据产品需求进行模具设计
根据背光模组的规格和要求,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采用数控加工、电火花等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确保模具的制造精度和表面质 量。
注塑成型
注塑机选择与调试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注塑机,并 进行精确的调试,以确保注塑成型的 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03
至关重要。
表面处理设备
1
表面处理设备用于对背光模组的表面进行加工和 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防腐蚀性能。
2
常见的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喷涂机、电镀机、氧化 机等,根据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需求选用不同的 设备。
3
表面处理设备的性能参数和使用方法直接影响着 背光模组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用于对背光模组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 以确保其符合品质要求和客户标准。
检测设备包括影像检测设备、尺寸测量设备、 性能测试设备等,可以对背光模组的外观、尺 寸、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
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背光模组 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背光板模组膜片印刷裁切工艺
背光板模组膜片印刷裁切工艺
背光板模组膜片印刷裁切工艺是指在制作背光板模组时,通过印刷和裁切工艺来制作膜片。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背光板模组基材和膜片用的透光涂料。
2. 印刷:将透光涂料通过印刷工艺涂刷在背光板模组基材上,形成薄膜。
印刷过程需要控制涂料的均匀度和厚度,确保膜片的质量。
3. 干燥:印刷完成后,膜片需要进行干燥处理,通常会使用烘干设备或者自然晾干的方式进行。
4. 裁切:待膜片完全干燥后,使用切割机或者激光切割设备将膜片进行裁切,使其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尺寸。
5. 质检:裁切完成后,需要对膜片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检查切割的平整度、尺寸的精确性以及涂层的质量等。
6. 包装:通过适当的包装方式将膜片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存储。
以上是背光板模组膜片印刷裁切工艺的基本步骤,具体的工艺参数和设备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新型涉及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该光学膜片包括入光侧及与该入光侧相对于的出光侧,该光学膜片沿着X轴的方向区隔成中间区及分别位于该中间区的两侧的两个侧边区,其中,每一侧边区的出光侧排列有呈凸出状的多个条状结构,多个该条状结构沿着该X轴的方向排列,并且每一该条状结构沿着垂直于该X轴的Y轴的方向延伸,每一该条状结构包括重复排列的高微结构与高度低于该高微结构的低微结构。
通过该光学膜片上的条状结构的型态与排列方式,可以将过大角度的光线再次折射,由此改善大角度光场与大角度漏光的问题,进而提高大角度视角的对比度。
该背光模组及该显示装置包含该光学膜片。
技术要求1.一种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光侧及与所述入光侧相对的出光侧,所述光学膜片沿着X轴的方向区隔成中间区及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区的两侧的两个侧边区,其中,每一所述侧边区的出光侧排列有呈凸出状的多个条状结构,多个所述条状结构沿着所述X轴的方向排列,并且每一所述条状结构沿着垂直于所述X轴的Y轴的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条状结构包括重复排列的高微结构与高度低于所述高微结构的低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微结构与所述低微结构的数量比值在每一所述侧边区的沿着所述X轴的方向远离所述中间区的最末端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中间区的出光侧排列有呈凸出状的多个所述条状结构,且所述中间区内的每一所述条状结构包括重复排列的所述高微结构与高度低于所述高微结构的所述低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微结构与所述低微结构位于所述中间区的数量比值等于所述高微结构与所述低微结构在每一所述侧边区内的数量比值,两者皆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微结构与所述低微结构的数量比值由所述中间区的中央沿着所述X轴的方向朝向所述侧边区渐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边区内的所述高微结构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所述低微结构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定义一条垂直通过任一所述低微结构的顶点的中心线,及一条通过所述顶点且与相邻的所述高微结构相切的切线,所述中心线与所述切线之间的锐角大于等于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条状结构紧密排列。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光源、用以接收所述光源的光学板、设置于所述光学板上的膜片组及设置于所述膜片组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X轴定义为用户观看所述显示面板的水平方向,所述Y轴定义为用户观看所述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
技术说明书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新型涉及光学元件,特别是涉及改善大角度漏光并提高大角度对比度的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必须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配置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来提供面光源,以使液晶显示面板能够达到显示的目的。
一般而言,光源模组可区分为直下式光源模组与侧入式光源模组。
以直下式光源模组为例,通常包括多个发光元件、用来将发光元件阵列的光集中出光至正向方向的反射片以及用以将出光光束的视角缩小、提升正向辉度值以及出光效率的多层光学膜片组。
另一方面,以侧入式光源模组为例,其一般包括导光板、位于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位于导光板的侧边的光源以及前述的多层光学膜片组。
光源所发出的光束自位于导光板的侧边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会因全反射而被导引至整个导光板中。
位于导光板底面的多个网点会破坏光的全反射,使光束自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并由前述的多层光学膜片组提升正向辉度值以及出光效率,从而形成所需的面光源。
然而,无论是直下式光源模组或侧入式光源模组,当用户在观看屏幕的两侧区域时,屏幕越大,用户视角也会变得越大,造成越容易在屏幕的大视角区域处产生漏光,造成白雾,导致亮暗对比下降而影响画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技术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升屏幕两侧的大视角区域的亮暗对比的光学膜片。
本技术新型的光学膜片,包括入光侧及与该入光侧相对的出光侧,该光学膜片沿着X轴的方向区隔成中间区及分别位于该中间区的两侧的两个侧边区,其中,每一该侧边区的出光侧排列有呈凸出状的多个条状结构,多个条状结构沿着该X轴的方向排列,并每一该条状结构沿着垂直于该X轴的Y轴的方向延伸,每一该条状结构包括重复排列的高微结构与高度低于该高微结构的低微结构。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高微结构与该低微结构的数量比值在每一该侧边区的沿着该X轴的方向远离该中间区的最末端等于1。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光学膜片的该中间区的出光侧排列有呈凸出状的多个该条状结构,且该中间区内的每一该条状结构包括重复排列的该高微结构与高度低于该高微结构的该低微结构。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高微结构与该低微结构在该中间区内的数量比值等于该高微结构与该低微结构在每一该侧边区内的数量比值,两者皆等于1。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高微结构与该低微结构的数量比值由该中间区的中央沿着该X轴的方向朝向该侧边区渐增。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每一该侧边区内的该高微结构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该低微结构的数量。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定义一条垂直通过该低微结构中的任一者的顶点的中心线及一条通过该顶点且与相邻的高微结构相切的切线,该中心线与该切线之间的锐角大于等于60度。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多个该条状结构紧密排列。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
本技术新型的背光模组,包含光源、用以接收该光源的光学板、设置于该光学板上的膜片组及设置于该膜片组上的如前所述的光学膜片。
本技术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本技术新型的显示装置,包含如前所述的背光模组及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其中,该X轴定义为用户观看该显示面板的水平方向,该Y轴定义为用户观看该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
本技术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该光学膜片上的条状结构的型态与排列方式,可以将过大角度的光线再次折射,由此改善大角度光场与大角度漏光的问题,进而提高大角度视角的对比度。
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新型的背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说明图1中的光学膜片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辅助说明图2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说明光学膜片中的高微结构与低微结构的比值变化的曲线图;图5是说明高微结构与低微结构的局部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示出本技术新型的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示出用户观看屏幕时的角度示意图及观赏面与出光面彼此垂直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用户观看屏幕时的角度示意图及观赏面与出光面具有夹角45度的示意图;图9是说明在θ为60度、为0度的情况下不同视角的辉度百分比的曲线图;图10是说明在θ为60度、为45度的情况下不同视角的辉度百分比的曲线图;图11是说明光学膜片的另一种形态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辅助说明图11的侧视示意图;及图13是说明图11的光学膜片中的高微结构与低微结构的比值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新型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在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为本技术新型的背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包含光源2、用以接收光源2的光学板3、设置于光学板3上的膜片组4及设置于膜片组4上的光学膜片5。
其中,膜片组4可以包括增亮膜、棱镜片及扩散片,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因此光源2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其以阵列方式排列在光学板3的底面下方,并且光学板3是一片扩散板,使得以阵列方式排列的LED所发出的光线,通过扩散板本身的光学复合材料进行漫射,以产生亮度均匀分布的面光源。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背光模组设计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因此光源2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其以直线方式排列在光学板3的侧面处,并且光学板3是一片导光板,使得LED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的侧面进入导光板中,再经由导光板上的特殊结构,破坏光线在导光板内的全反射路径,以产生亮度均匀分布的面光源。
参阅图2及图3,光学膜片5包括入光侧51及与入光侧51相对的出光侧52。
由于光学膜片5位于光学板3的上方,因此,光学膜片5的入光侧51朝向下方而面向光学板3的顶面(即出光面),光学膜片5的出光侧52则朝向上方。
光学膜片5可以沿着X轴的方向区隔成中间区53及分别位于中间区53的两侧的两个侧边区54。
其中,每一侧边区54的出光侧52排列有呈凸出状的多个条状结构55。
多个条状结构55沿着X轴的方向排列,并且每个条状结构55沿着垂直于X轴的Y轴的方向延伸,且每个条状结构55包括重复排列的高微结构551与高度低于高微结构551的低微结构552。
要特别说明的是,条状结构55之间紧密排列,彼此之间无间隙。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侧边区54内的高微结构551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低微结构552的数量,光学膜片5的中间区53的出光侧52同样排列有呈凸出状的多个条状结构55,且中间区53内的条状结构55包括少量的高微结构551与多量的低微结构552重复排列。
也就是说,不论在中间区53或在侧边区54,高微结构551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低微结构552的数量。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高微结构551与低微结构552皆为圆弧形突出的条状结构,高微结构551与低微结构552的数量比值由中间区53的中央沿着X轴的方向朝向两侧的侧边区54渐增。
高微结构551与低微结构552的数量比值在每一侧边区54的沿着X轴的方向远离中间区53的最末端等于1。
也就是说,在中间区53内,多个低微结构552重复排列,低微结构552的两侧接着分别排列一个高微结构551,低微结构552的重复数量由中间区53朝向两侧的侧边区54逐渐减少。
以图2及图3为例,在中间区53的中央处,多个低微结构552重复排列,接着在多个低微结构552的两侧分别排列一个高微结构551,再朝向两侧分别继续排列有四个低微结构552与一个高微结构551,更朝向两侧分别继续排列有三个低微结构552与一个高微结构551,低微结构552的重复数量由中间区53朝向两侧的侧边区54逐渐递减,一直到高微结构551与低微结构552的重复数量相同,以使两者数量比值等于1,因此如图4所示,高微结构551与低微结构552的比值由小于1逐渐上升至等于1。
接着,来详细说明高微结构551与低微结构552的高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