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介词和连词
古汉语中介词“以”和连词“以”的用法及区别
![古汉语中介词“以”和连词“以”的用法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1f5e0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3.png)
古汉语中介词“以”和连词“以”的用法及区别吴莎【摘要】在古汉语中,“以”字作虚词的用法繁多,介词和连词是常见的两种用法,但这两种用法很容易混淆。
介词和连词的定义、“以”字前是否有附加成分、“以”字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字的位置、句子的对称性是区分两种用法的五个要点,辨别介词“以”和连词“以”的用法时,只有将其联系起来,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结果。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以”;古汉语;介词用法;连词用法【作者】吴莎【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1“以”是古汉语中一个常见却十分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力强,用法繁复,尤其是作介词或连词用的时候,在一些用例上很容易混淆。
介词是一种虚词,它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而是经常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成介词结构,用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介词“以”的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某物而完成,这与白话的“拿”和“用”相当。
这是介词“以”最基本的用法。
例如:醒,以戈逐子犯。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醒来,用戈驱逐子犯。
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搅沸。
(《荀子•议兵》)——以桀去诈骗尧,就好像用蛋去碰石头,用手指去搅动开水。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用公平正直汇报怨恨,用恩惠报答恩惠。
儒以文乱发,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五蠹》)——文人用笔杆子扰乱法制,侠客们用暴力触犯律例。
前两例中,“以”的宾语“戈”和“卵、指”都是具体名词,表示具体的事物;而后两个例子中的宾语“直、德”与“文、武”都是抽象名词,为抽象事物。
但不论“以”所带的宾语是具体事物或是抽象事物,“以”字介宾结构在这里都叫做工具状语或工具补语。
吕叔湘和郭锡良在谈到“以”字的介词用法时都认为,“以”字作介词用,最普通的涵义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
汉语词类的区分方法
![汉语词类的区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7c98f3ad51f01dc281f140.png)
(范先钢的作业)首先明确,词类是按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语法的类,归类时也应以语法功能(也称为“语法特点”“用法”)为标准。
意义只能用来说明,不能作为标准。
1.名、动、形的区分1)名词和动词、形容词不能受“不”修饰而又能作主语、宾语的是名词。
“重视”和“重量”。
“重视”可以说“不重视”,不是名词;“重量”不能说“不重量”,但可以作主语(重量不够),“重量”是名词。
“前线”和“前进”。
“前线”不能说“不前线”,但可作主语(前线需要人),是名词;“前进”能说“不前进”,不是名词。
“红色”和“红”。
“红色”不能说“不红色”,但可作主语(红色象征革命/我喜欢红色),是名词;“红”可以说“不红”,不是名词。
某些代词和数量词也不能受“不”的修饰,也能作主语、宾语,但因为代词和数量词特征明显,不会混同于名词。
2)动词和形容词主要根据两项标准来区分:能否带宾语,能否受副词“很”修饰。
能带宾语,或能受“不”修饰但不能受“很”修饰的,是动词;能受“很”修饰,同时不能带宾语的,是形容词。
动词必须具备两项中的一项,形容词必须同时具备两项。
“重视”和“重要”。
“重视”可带宾语(重视这个问题),是动词;“重要”能说“很重要”,同时不能带宾语,是形容词。
“丰收”和“丰盛”。
“丰收”可说“不丰收”,但不能说“很丰收”,是动词(不及物动词);“丰盛”能说“很丰盛”,同时不能带宾语,是形容词。
“感动”和“激动”。
“感动”可带宾语(感动了我),是动词;“激动”可以说“很激动”,同时不能带宾语,是形容词。
上面的办法不适用于下列形容词:A. 通红雪白漆黑笔直冰凉湛蓝喷香B. 红通通香喷喷光灿灿绿油油黑糊糊C. 唯一无限相对共同袖珍大型真正这三种形容词较特殊,都不能受“很”的修饰。
A组和B组本身已包含有程度深的意思,不能再受“很”的修饰;C组有些是非谓形容词,它们表示固定的没有程度高低之分的形状,也不能受“很”的修饰。
判定这些词为形容词,主要根据它们常作定语的特点。
词性分类和用法短语类型及用法
![词性分类和用法短语类型及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5d8d7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a.png)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词性一、实词: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鲁迅、学生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长江、高原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政治、文化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星期六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美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左、右、里、外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如“不”和“很”,“不中国”×,而受形容词修饰如“美丽中国”;②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例如: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鸟飞上了高高的柳树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说、打、开始、进行eg:听课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 eg:发生地震,有.钱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喜欢、希望、担心、怕 eg:恨他表示使令:叫、让 eg:老师叫你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 eg:我会了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 eg:来一下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eg:我是学生动词的语法特点,心理动词受“很”修饰“很喜欢”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eg:雨一直下着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eg:我能算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eg:你走来错误!语法用法:作谓语例如:他正在听课;小王对他的表弟说了几句话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大、小 eg:高高的树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丑陋、疏松、干净 eg:漂亮的衣服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eg:走得慢慢的蜗牛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和,能带“的”“高的”②语法用法:作谓语和定语例如:激烈的战斗打响了作谓语;这棵树太大了作谓语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三分之一、5、三万、6倍表概数约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②语法用法:作定语和补语,例如:一艘小船慢慢地漂了过来作定语;我比他大〈一岁〉补语;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量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eg:一尺布一口人一斗米一杆称②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eg:开一枪③语法用法:作定语或补语; 例如:一辆马车从我的面前驶过定语; 他说了我〈两句〉补语;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门、咱们、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里、多少、怎么 eg:你说什么指示代词:这、那、这儿、那儿、其他 eg:这儿有水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语法用法:作定语、主语或宾语例如: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做主语;你们的心真是黑透了做定语; 真正的勇士永远是我们做宾语二、虚词: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表示范围:都、全、光、仅仅、单单; eg:都死了表示语气:可、倒、难道、简直; eg:这猫可漂亮了;难道死了表示否定:不、没、必须; eg:不杀必须死表示时间:刚、恰好; eg:刚刚上课表示程度:很、极、十分、非常; eg:很快乐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eg:渐渐长大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例如:今年夏天十分热作状语; 小猫漂亮〈极了〉补语;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虽然但是;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eg:我和他,他和我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不作句子成分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常用介词: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依据、根据、语法用法: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做谓语的状语或补语例如:他把书放<在桌子上>了作补语; 我们的生活比过去好了作状语;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结构助词:的、得;例如:我们伟大的祖国动态助词:着、了、过;例如:雨正下着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例如:天晴了吗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有时作谓语例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喂你在哪儿作句子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作句子成分或句子例如:湖水哗哗地流着作状语轰隆隆外面传来一声跑响作句子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很美丽的中国”;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例如:我跟他说“跟”是介词;我跟他一起去公园“跟”是连词;⑤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⑥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⑦区分介词与动词兼类:如,“在、给、用、拿、比、到、让、朝、往、把、经过、通过”等词语;{1、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其他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例如:他在北京;动他在房间里读书介2、动词后能接“着、了、过”;介词不能接“着、了、过”;例如: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动;别拿我开玩笑介} 短语类型一、名词短语1、概念:以名词为主要成分的短语;2、类型:1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山川树木花鸟草虫动物和植物大海和高山北京和上海北大和清华2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常带“的” 伟大的祖国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巍峨的昆仑山成长的岁月万里长城诚实青年我的书包3“的”字短语我家的六一公公家的我的小王的我们二完中的4复指短语在这个短语中,两个名词指的事物或人完全相同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今天星期六二、动词短语1、概念:以动词为主要成分的短语;2、类型并列关系的动词短语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状+动+宾+补”或“状+动+补+宾”1并列关系的动词短语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载歌载舞既哭又笑哭哭闹闹2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紧张地学习刻苦地钻研静静地听讲聚精会神地听课深入地思考深层地挖掘3动宾短语保卫祖国骑自行车上北京大学去商业城上语文课复习数学4动补关系的动词短语说得很快长得很高蛰得很严重举得很高走得很远5“状+动+宾+补”或“状+动+补+宾”慢慢地摘了两次红军帽渐渐地涨了两米深高高地举了杠铃两次狠狠地打了他两拳三、形容词短语1、概念:以形容词为主要成分的短语;2、类型并列关系的形容词短语偏正关系的形容词短语形补关系的形容词短语※“状+形+补”关系的形容词短语※1并列关系的形容词短语高高大大肥肥壮壮既高又大红红绿绿高高低低长长短短2偏正关系的形容词短语很好十分鲜艳格外明媚分外妖艳十分朴素很是淳朴十分皎洁3形补关系的形容词短语红得很大三岁小一圈瘦一圈黑一层4“状+形+补”关系的形容词短语比你大二十岁比你胖了十斤比以前瘦了一圈四、主谓短语1、概念:此类短语由两部分构成,前面的部分是被说明的对象,后一陈述前一部分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的短语;2、标志:从形式上看:前一部分是名词名词短语、代词;后一部分是名词名词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 从意思上看,后一部分常常和前一部分发生如下关系:回答前一部分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1、后一部分回答前一部分“是什么”小王是我们的班长今天是星期天我是你的父亲2、后一部分回答前一部分“怎么样” 类他十分淳朴公园里的花格外漂亮小镇很热闹十五的夜晚十分迷人3、后一部分回答前一部分“干什么”晓钢同学帮助我复习功课他读书我上课妈妈爱我解放军保卫边疆红旗飘扬句子1、概念:由短语或词构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2、标志: 1必须具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 2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在书面上有一个句末标点;例如:雷锋是我们时代的杰出代表短语雷锋是我们时代的杰出代表句子老师:同学们,你们懂不懂这个问题呀学生:懂陈述句:“我们就要参加高考了;”疑问句:“小王走了”语气、用途看感叹句:“时间过得真快呀” 祈使句:“还不赶快学” 3、句子种类单句1、主谓句2、非主谓句3、特殊句子六种一般主谓句※主谓句主谓谓语句1、主谓句: 1概念: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叫主谓句; 2种类: A一般主谓句:比较简单的主谓短语充当的句子; 例如:老师在给我讲课;同学们在静静地记笔记; 师生们在愉快地学习;B主谓谓语句:谓语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例如:这部电影我看过;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2、非主谓句 1概念: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词构成的句子;2种类:a.名词非主谓句:由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 例如:小王北大的蛇水;b.动词非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句子;走了;说; 去上课了; 下雨了;c.形容词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构成的句子;例如:很好非常美很胖好可怕呀d.其他非主谓句:由这三类以外的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例如:两遍; 轰隆隆下雨了; 我们的3、特殊句子六中特殊句子:1“把”字句:由“把”或在意思上相当于“把”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例如:老师把我们表扬了; 同学们给教室打扫了一遍; 老张给炉子生上了火;他让卖粥的大嫂把粥盛在饭盒里;2被动句:主语是受动对象,谓语前由一个带“被”或意思上相当于“被”的介词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而构成的句子; 例如:蜻蜓被孩子们捉住了;树叶被风吹跑了;我给蜜蜂蛰了; 小船让水冲跑了; 一切反对人们3连动句: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句子;例如:艳艳下河洗菜; 她低着头想着往事; 他俩握住手不放;4存现句:表示何时何地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句子;标志:主语往往是方位名词或方位名词短语; 谓语常常是存现动词存现动词: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意思的动词,例如:在、存在、发生、出现、消逝、进化、质变、演化、有、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升华、发达例如:河塘的四周有高高低低的树,蓊蓊郁郁的;床上躺着一个人; 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是”字句:谓语带是的句子,它也是存现句的一种;标志:翻译成英语时相当于英语的主系表的句子;例如:北极是人类不易生存的地方; 他的家乡是黑龙江青冈县;我的老家是上海;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5双宾句:概念:谓语带两个宾语;例如:她告诉我一个好消息;罗师长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王老师教我们英语;他先后送给资料室几本珍贵的书;6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标志:首先,谓语由使令动词构成;其次,谓语后有兼语; 例如使令动词:在意思上有命令意味的动词“令”“叫”“让”“派”“催”“逼迫”逼“求”“请”“托”“托付”“嘱咐”“动”“员”“发动”“组织”“号召”“倡议”“倡导”“嘱托”“吩咐”“有” 老师鼓励大家学好功课;老师叫你交作业; 我感谢你告诉了我这个消息; 我爱他勤劳朴实。
连词与介词的区别
![连词与介词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f1cced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2.png)
连词与介词的区别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经常会学习的语言的语法,那么你知道连词和介词的区别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连词与介词的区别,供大家阅览!介词和连词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但介词在介词短语中是两个实质性结构成分中(介词+名词性词语)的一个;而连词在实质性结构中只起连接作用。
下面以“和”为例谈谈如何区别介词和连词。
①当“和”作介词的时候,“和”前后的成分不能互换,前面可加副词作状语,后面可以有停顿。
②当“和”作连词的时候,“和”前后的成分可以互换,前面不能加副词性修饰成分,后面不能停顿。
一、介词的分类与语法功能1. 介词是虚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与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等)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一个成分。
介词分为:① 简单介词,如at、in、for等;② 合成介词,如within、inside、onto、througout等;③ 短语介词,如according to、out of、because of、by means of、in spite of、instead of等。
④ 双重介词,如from behind / above / under、until after等。
⑤ 分词介词,如considering、including、judging(from / by) 等。
常见的介词宾语:名词、代词、动名词、从句、不定式等。
如:①It is going to rain this afternoon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②He quarrelled w ith her yesterday.③He succeeded in passing the final exam.④I’m still thinking of how I can fulfil the task ahead of time.⑤The professor will give us a talk on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2. 介词短语在句中可作表语、定语、状语和宾补等。
现代汉语词类及句子成分划分
![现代汉语词类及句子成分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4fac5b12910ef12d2bf9e71e.png)
词类区分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 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 抽象名词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3、表示方向的叫做 "方向名词 ",如 "上""下 ""左"" 右"" 前"" 后"" 中""东""西"" 南"" 北""前方 "" 后边 "" 东边 "" 南面 "" 中间 "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 "来、去、说、走、跑、学习、腾跃、审察、认识 "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 想、重视、侧重、敬爱、认识、相信、敬佩、牵挂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可以加上 "很、十分 "。
3、有的动词表示可以、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可以、应当、应当、愿意、可以、可能、一定 " ,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得去、可以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古汉语 连词、介词
![古汉语 连词、介词](https://img.taocdn.com/s3/m/9c68c9315a8102d276a22f15.png)
连词“以”和“而”的用法 连词“
“以”:(二) :(二 愿夫子辅吾志,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 我。 而:(二) :(二 子路率尔而对曰: 子路率尔而对曰:…… 方仲春而东迁。 方仲春而东迁。
以:(三)
而:(三) :(三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有所思》 (《孟子·尽心下》) (《有所思》) 孟子 尽心下》 尽心下
而:(一) :(一 1.表示目的、结果(条件、因果 表示目的、结果(条件、 表示目的 等关系。 )等关系。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故令尹诛而楚姦不上闻,仲尼赏 故令尹诛而楚姦不上闻, 故令尹诛 鲁民易降北。 而鲁民易降北。 2.表示并列关系。任重而道远。 表示并列关系。任重而道远。 表示并列关系 3.表示承接关系。轮扁斫轮于堂 表示承接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释椎凿而上。 下,释椎凿而上。 4.表示转折关系。今由与求也相 表示转折关系。 表示转折关系 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 戈于邦内。 戈于邦内。
然則、然而、 然則、然而、雖然
介词“ 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 和连词“
语文词性详解
![语文词性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88524b0284ac850ad024256.png)
考点名称:词性•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词性分类: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初中英语语法《介词和连词》
![初中英语语法《介词和连词》](https://img.taocdn.com/s3/m/74f5da71a26925c52cc5bf53.png)
2.on (1)表示一物放在另一物的上面,两者紧贴在一起。如: 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这本书在桌子上。 (2)表示“紧邻”。如: Canada lies __o_n___ the north of the U.S. 加拿大位于美国北部。 (3)表示“在……左/右边”。如: Li Ping is on my left. 李平在我左边。 (4)用于路名前。如: He lives on Nanjing Road. 他住在南京路。
·人教版
4.by 用来表示“在……之前,到……时”的结构为“by+时间 点”,常与完成时连用。如: How many English words had you learned ___b_y_t_h_e_e_n_d_o__f _ last term? 到上学期期末你学了多少个英语单词?
5.for “for+一段时间”常与含延续性动词的完成时连用。如: I have __h_a_d__ this book ___fo_r__ a long time. 我买这本书好长时间了。
·人教版
6.above 表示一般的“高于……”,“在……之上”。如: There was an electric clock _a_b_o_v_e_ his bed. 他床的上方有一个电子钟。 7.under 是over的反义词,即“在……正下方”。如: They were seen __u_n_d_e_r the tree. 他们在树下。
与……交朋友
make friends with
在树上(树上长的) on the tree
在某人回家的路上 on one's way home
展览
__o_n__s_h_o_w__
词性分类和用法 短语类型及 用法
![词性分类和用法 短语类型及 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49a2547e21af45b307a84e.png)
一、实词: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鲁迅、学生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长江、高原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政治、文化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星期六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美国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左、右、里、外(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如“不”和“很”,“不中
例如: 两遍。 轰隆隆!下雨了。 我们的! 3、特殊句子 六中特殊句子: (1)“把”字句:由“把”或在意思上相当于“把”组成的介宾短语 作状语 的句子。 例如: 老师把我们表扬了。 同学们给教室打扫了一遍。 老张给炉子生上了火。他让卖粥的大嫂把粥盛在饭盒里。 (2)被动句:主语是受动对象,谓语前由一个带“被”或意思 上相当 于“被”的介词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而构成的句子。 例如: 蜻蜓被孩子们捉住了。 树叶被风吹跑了。
⑥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
词。
⑦区分介词与动词兼类:如,“在、给、用、拿、比、到、让、朝、
往、把、经过、通过”等词语。
{1、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其他词作
谓语,那它就是动词。例如:他在北京。(动)他在房间里读书(介)
2、动词后能接“着、了、过”;介词不能接“着、了、过”。例如:他手
我给蜜蜂蛰了。 小船让水冲跑了。 一切反对人们 (3)连动句: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 句子。 例如: 艳艳下河洗菜。 她低着头想着往事。 他俩握住手不 放。 (4)存现句:表示何时何地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 或物 的句子。 标志:主语往往是方位名词或方位名词短语。 谓语常常是存
从“虽”的词性看古汉语介词和连词的区分
![从“虽”的词性看古汉语介词和连词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3af2949da0116c175f0e483d.png)
古代 汉语 允许 介 词悬 空 , 也 存 在 介 词 结 构 删 除 的
情 况 。例如 :
( 3 ) 庸人 日 : “ 楚 不 足 与 战矣 。 ” ( 《 左传 ・ 文 公 十六 年 》 ) 例( 3 ) 中 的介 词 “ 与” 后 面 并 没 有 出 现 宾语 , 即造
成 了所 谓 的介 词 悬 空 , 这 在 现 代 汉语 中是 不 可 能 出现的情 况, 也 是 古 今 汉 语 中介 词 用 法 的 重 大
也? ” ( 《 论语 ・ 雍也》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孔子 对 日 : “ 苟 子之 不 欲 , 虽 赏 之不 窃 。 ”
( 《 论语 ・ 颜渊》 ) 二是 “ 虽” 后 面跟 随 的是 一个 谓 词 性 短语 ( 有
时候 是个 词 , 不是 短 语 ) , 这 个谓 词 性 短 语 有 的是
中图 分 类 号 :H1 0 9 .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分类号 :1 6 7 4 — 7 0 8 9 ( 2 0 1 4 ) 0 4 — 0 1 0 0 - 0 5
一
、
研 究 综述
不容 易 隐含 , 因为 介 词 的语 法 功 能就 是 组 成 介 词 结构 , 把 自己的宾 语 引介 给谓语 的核心 , 从 而表 达
作者简介:刘 海波 , 男, 江西余 干人 , 北 京大 学 中文 系博 士研 究生 , 主要 从 事汉语 史研 究 。
1 0 0
刘 海 波 :从 “ 虽” 的词 性 看 古 汉 语 介 词 和连 词 的 区分
为, 连 词 的范 围 问题 主要 在两 个方 面 : 一方 面 是要 跟有 关 联作 用 的副 词 ( 如又 、 越、 才等) 划界 ; 另一 方 面要 跟 有 关 联 作 用 的短 语 ( 如 总而言之等 ) 划 界。 黎 锦熙将 介 词和 连词 统称 为关 系词 , 并认 为 它 们 的 区别 仅 仅 在 于 所 表 达 的语 义 关 系 上 的不 同, 一是 偏 正关 系 , 一 是并 列 关 系 。现代 汉语 语 法 著作中, 一 般认 为凡是 连 接小 句 和小 句 的 , 不 论是
语文词性详解
![语文词性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0833fca83d049649b6658e7.png)
考点名称:词性•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词性分类: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中考英语总复习 介词、连词(讲解+练习)
![中考英语总复习 介词、连词(讲解+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8c6e29f8bd63186bcebbc5b.png)
介词和连词中考命题趋势考纲解读(介词和连词在近5年考试中的考查点)1. 熟悉和掌握常用介词和连词的用法。
2. 了解和运用一些常见的介词短语及连词的使用方法。
3. 能正确区分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并掌握其用法。
命题预测1. 介词的考查方式以单项选择的形式为主,也会在单词拼写、完形填空中进行考查。
2. 据统计,介词的常考点有:(1)表示时间的介词,如:2019·临沂,17题;2019·咸宁,30题。
(2)表示地点方位的常用介词,如:2019·大庆,2题。
(3)表示方式、手段或工具的介词,如:2019·云南,21题。
(4)介词的常见搭配,如:2019·徐州,7题。
连词的考点有:(1)并列连词的用法,如:2019·绥化,6题;2019·临沂,28题。
(2)从属连词的用法,如:2019·长春,13题;2019·乐山,30题。
3. 预计今后中考中介词考查的重点将是其基本用法(同时也要注意介词的常见搭配的情况);连词的考查将以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基本含义为重点,也要注意考查连词的特殊用法,比如:“就近原则”,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的连词等。
一、介词概述:介词又叫前置词,是一种虚词。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或者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介词一定要有宾语,充当宾语的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短语或句子。
如:I am in school. in the morningThanks for helping me. What about going for a walk?二、介词的句法功能:介词不能独立在句中作成分,介词后必须与名词、代词或动名词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一个成分,表示人、物、事件等与其他人、物、事件等之间的关系。
1. 作定语:The book on the table is mine.2. 作状语:We have breakfast at seven. (表时间);They were late for meeting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表原因);They started the machine by pressing the button. (表方式)3. 作表语:My dictionary is in the bag.4. 作宾语补足语:I found him in the office.三、介词分类:①时间介词;②方位介词;③方式介词;④目的介词;⑤原因介词;⑥运动方向介词;⑦比较介词等等。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区分方法1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区分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5491afffee06eff9aff8071a.png)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区分方法区分动词和形容词词的归类,难度最大的是区分动词与形容词。
这里把动词与形容词作个比较:第一,“能带宾语的是动词”,“不能带宾语的是形容词”。
这区分动词与形容词的充分条件。
但根据这充分条件,只能确定“能带宾语的都是动词”,却不能说“不能带宾语的都是形容词”。
因为不及物动词也不能带宾语。
第二,能加“很”(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是形容词(其中一个语素有显示程度的作用,这个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但这个条件也不很充分,因为有的动词也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能带“很”),如动词“了解”就可以带“很”。
不过,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主要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动词,其他动词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所以,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加“很”)还是可以作为动词与形容词的一个辅助区别条件。
另外,还有一类形容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充当谓语,只能用来修饰名词,如“初级”、“西式”、“国营”、“主要”等,我们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
第三,动词与形容词都可以重叠,但动词重叠后表示“尝试”的意味,如“休息休息”;而形容词重叠表示某种程度,如“冷清――冷冷清清”表示程度的加强,“(个子)高――(个子)高高的”表示程度恰到好处。
另外,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也不同:双音节动词重叠是ABAB 式,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AABB 式,例子见上。
第四,动词可以带时态助词“着、了、过”表示时态,形容词不能。
能否带时态助词是动词与形容词的一个带普遍性的区别条件。
另外,用副词不和很也可以帮助区别名词、动词、形容词。
第一、凡不能受“不”和“很”修饰的是名词。
第二、能受“不”修饰不能受“很”修饰的是动词。
(助动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既能受“不”修饰又能受“很”修饰)第三、既能受“不”修饰又能受“很”修饰的是形容词。
(本身带有程度的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练习:热爱(动词)热情(形容词)热烈(形容)限制(动词)限度(名词)有限(形容词)效用(名词)使用(动词)耐用(形容词) 特殊(形容词)特点(名词)特地(副词)武断(形容词)武功(名词)武装(动词) 绿(形容词)绿色(名词)绿化(动词) 动机(名词)机动(形容词)开动(动词) 疑问(名词)可疑(形容词)怀疑(动词)奇怪(形容词)奇迹(名词)奇特(形容词) 或者(连词) 似的(助词) 本着(介词) 因为(连词) 原因(名词) 为了(介词)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与副词主要有两个区别条件:第一,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介词与连词区别区分方法
![介词与连词区别区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c5fcf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a.png)
介词与连词区别,区分方法1.“和、跟、同、与”,有时是连词、有时是介词,而且属兼类词,所以很难区别。
例如:[1]弟弟跟妹妹都走了。
(连词)[2]弟弟跟妹妹借书。
(介词)区别的方法有三点(1)连词前后成分平等,可以互换位置而语义基本不变,而介词前后成分则有主有次,不能互换,否则意思全变了。
例如,[1]弟弟跟妹妹都走了。
=妹妹跟弟弟都走了。
[2]弟弟跟妹妹借书。
≠妹妹跟弟弟借书。
(2)如果谓语部分有“都”、“全”、“一起”等词语,则前面的“和、跟、同、与”必是连词,例如“弟弟跟妹妹都借书”,其中“跟”即为连词。
(3)如果是介词,它前面可以加上某些副词状语,而连词之前则不行。
例如:[1]弟弟跟妹妹都走了。
→弟弟老跟妹妹都走了。
[2]弟弟跟妹妹借书。
→弟弟老跟妹妹借书。
[注意]:“和、跟、同、与”有的分工:“和”常作连词,”、“同”常作介词,“跟”口语中使用,“与”书面语中使用。
例如:[1]我国同美国和日本等国情不同。
[2]你别跟我来这一套。
[3]酒与文学(文章标题)介词与连词的区别:和、跟、与、同(1)连词所连前后项平等并列关系,共作同一成分,位置互换而意义不变,介词则否;(2)介词前可出现修饰语(状语),连词则否;(3)介词之前成分可省略,连词则否;(4)连词所连后项之后可有“都、也、全”等,介词则否大多数情况下,连词与介词是很好区别的,关键是要把握住二者的语法特征:连词起连接作用,它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词性肯定是相同的,如“跑和跳”“你或者我”;介词是介绍作用,在句子成分中,在动词谓语之前,则充当状语,之后则充当补语。
现举几个例子加以分析:1、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东西。
2、我很高兴和妈妈到超高买东西。
第1句中的“和”应该是“连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区分介词和连词
导读:介词和连词
1.和、跟、同、与
有时是连词、有时是介词,属兼类词,很难区别。
如:
①弟弟跟妹妹走了。
(连词)
②弟弟跟妹妹借书。
(介词)
区别的方法有三点:
(1)连词前后成分平等,可以互换位置而语义基本不变。
而介词前后成分有主有次,不能互换,否则意思全变了。
如:
①弟弟跟妹妹走了。
=妹妹跟弟弟走了。
②弟弟跟妹妹借书。
≠妹妹跟弟弟借书。
(2)如果谓语前面可插入"都"、"全"、"一起"等词语,则"和、跟、同、与"必是连词。
如:
①弟弟跟妹妹走了。
=妹妹跟弟弟都走了。
②弟弟跟妹妹借书。
≠妹妹跟弟弟都借书。
(3)如果"和、跟、同、与"前可插入某些副词状语(如"一直"、"总是"),则必是介词。
如:
①弟弟跟妹妹走了。
一*弟弟一直跟妹妹走了。
②弟弟跟妹妹借书。
一弟弟一直跟妹妹借书。
2.因为、由于、为了
既是介词,用于单句中;又是连词,用于复句中。
区分办法是:如果后面跟的是体词性词语,则为介词。
如果后面跟的是谓词性词语,
则为连词。
如:
①由于工作关系,他在国外呆了三年。
(介词)
②由于教练指导正确,因此大家进步很快。
(连词)
③因为这件事,小王受到了表扬。
(介词)
④因为小王救了人,所以他受到了表扬。
(连词)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