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复习资料(本)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复习资料(本)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复习资料(本)第一篇:《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复习资料(本)《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复习资料(本科)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2.国际分工3.关税4.差价税5.非关税措施二、判断正误(正确划“√”、错误划“×”)1.贸易量以货币金额反映贸易规模。

()2.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外贸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3.直接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4.出口贸易是指本国生产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5.海关是国家的执法机构,是设置在边境口岸的进出口监督管理机关。

()6.一国总进口额与总出口额之和为该国总贸易额,过境贸易要列入总贸易。

()7.国际贸易形成于奴隶社会初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8.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各国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

()9.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国境时,海关向进出商所征收的税收。

()10.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

()三、填空1.以实物计量单位反映一国贸易实际规模被称为()。

2.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各类商品的构成被称为()。

3.以商品的计量单位(如重量以公斤,长度以米等)作为标准计征的关税被称为()。

4.不附带任何优惠条件的关税被称为()。

5.关税税率制度或调整必须通过()。

四、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是指()。

①专门贸易②总贸易③进口贸易④出口贸易2.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是指()。

①出口贸易②进口贸易③过境贸易④转口贸易3.按规定的章程、时间、地点由特定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是指()。

①展览会②博览会③交易所④拍卖行4.从整个国民经济和对外关系出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政策是指()。

①对外贸易国别政策②进出口商品政策③对外贸易总政策④对外经济政策5.国家事先规定的征税税率、方法,不得随意变化和减免是指()。

①无偿性②固定性③强制性④强迫性6.海关审查后作为计征关税依据的货物价格是指()。

国贸考前复习资料汇总

国贸考前复习资料汇总

国贸考前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任务与研究对象:1、识记:国际贸易的含义: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

2、领会:(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任务;(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任务;答: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及分配问题,以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三)对外贸易政策(四)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识记:(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额外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

(4)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备注: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5)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行为。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国际贸易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对于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复习。

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2.相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3.比较优势理论:是相对优势理论的扩展和发展,认为相对优势是相对而言的,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益。

4.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奥林斯提出,认为贸易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的不同而产生的。

5.因素比较优势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要素比较优势的产品。

6.新贸易理论:强调技术、经济规模、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模式。

7.营销理论:包括国际市场划分、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等,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市场营销。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协定等,涉及国家对进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管理。

2.国际贸易规则:通过国际组织(如WTO)制定的规则和协议,保障贸易的公平、公正和自由。

3.贸易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支付、托收支付、电汇支付等,涉及买卖双方的资金结算和信用风险管理。

4.贸易融资:包括进口融资、出口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

5.海关通关:包括进口通关和出口通关,涉及海关手续、报关单、报关行等,确保货物顺利进出口。

6.市场准入:涉及到产品认证、标准检测、质量控制等,确保产品能够进入目标市场并符合该市场的要求。

7.地区经济合作:如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组织等,促进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华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华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PART 1国际贸易基本概念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定义的角度不一样)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国境和关境的区别)3、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差额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贸易量:是指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用不变价格表示贸易发展规模的一个指标】对外贸易量:指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以基期价格作参照,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可更准确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动。

4、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它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并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理分布,表示各洲、各国或各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6、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

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7、国际贸易的分类:(1)以货物移动方向为标准的分类: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2)以是否有第三国或地区参加贸易为标准的分类: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3)以清偿工具为标准的分类:现汇贸易、易货贸易(4)以交易手段为标准的分类:单证贸易、无纸贸易(5)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货物贸易( goods trade)和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复习资料考试题型:A卷:一、名词解释题(4X3' =12’)二、单选题(15X2' =30’)三、多选题(6X3' =18’)四、判断题(5X2' =10’)五、计算题(3X6’ =18’)六、问答题(2X6’ =12’)B卷:一、单选题(22X1.5' =33’)二、判断题(5X2’ =10’)三、计算题(1X7' =7')四、问答题(5X10’ =50’)一、名词解释题(其中▲表示只需要了解、理解,划线和黑体字部分为重点)1.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各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2.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指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

3.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相加之和。

(通常以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代替世界货物贸易额)4.对外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5.▲国际分工: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其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

6.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7.▲世界市场: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包括货物的进出口,还涵盖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多种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

首先是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反之,贸易逆差则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另外,还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则能在生产效率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就已经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商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规模。

20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加迅速。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边贸易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

三、国际贸易的理论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强调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财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只要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仍可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强调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四、国际贸易的政策1、关税政策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国际贸易原理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贸易中,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这体现了国际贸易的什么特点?A. 跨国性B. 互补性C. 竞争性D. 互利性答案:A2.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壁垒?A. 关税B. 配额C. 出口补贴D. 反倾销税答案:C4.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 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B. 制定国际贸易规则C. 解决国际贸易争端D. 所有以上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自由贸易区的特点?A. 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B. 区域内商品零关税C. 区域内商品需满足原产地规则D. 区域内商品需缴纳关税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A. 技术创新B. 劳动力成本C. 汇率波动D. 政府政策答案:ABCD2. 保护贸易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A. 国内消费者成本增加B. 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C.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D. 国内就业机会增加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支付方式?A. 信用证B. 汇票C. 现金交易D. 电子汇款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只要存在相对优势,就可以通过专注于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福利的最大化。

2. 什么是最惠国待遇?答案: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在贸易、航海、税收等方面最优惠的待遇,并且这种待遇是自动扩展到所有其他国家的。

这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获得比其他国家更优惠的待遇。

国际贸易原理总复习

国际贸易原理总复习

国际贸易原理总复习《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填空题1、不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如何变化,总不外乎如下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帝国主义的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具有极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3、新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不断强化种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作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

4、在国境内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等自由经济区的国家,关境(大)于国境。

5、征收关税的目的一是(财政的目的);二是(保护)的目的。

6、差价税随着国内外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所以是一种(进口附加)关税。

7、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活动主要是(转口贸易)。

8、在现代贸易条约中,普遍采用(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9、国民待遇原则是互惠的,并且不得损害当地国家的独立,安全和主权,它体现了(平等的非歧视)的原则。

10、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真正重要作用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

1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12、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多边贸易和多边结算)以及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

13、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4、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15、形成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是(垄断)。

16、(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指标,也是反映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17、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市场商品的价格会随着货币价值的升降呈(反比例)变化。

18、国际贸易额是世界各国(地区)(出口)贸易值的总和。

19、产业内贸易,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同一)产业部门内的某一项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

20、最常用的贸易条件是(商品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两种。

21、关税的征收方法主要有(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

22、洛美协定是(欧共体)与非、加、太国家间所签订的一个经济和贸易协定。

23、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是两种不同的统计进出口贸易的标准,总贸易以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专门贸易以(所有进入关境的货物)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国际贸易学复习材料

国际贸易学复习材料

国际贸易学复习材料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交流与贸易的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国际贸易学的重要概念、理论模型和政策进行复习,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它是各国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包括贸易主体、贸易形式和贸易模式。

1. 贸易主体贸易主体是指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主体,包括国际贸易企业、政府、个人和国际组织等。

它们通过出口、进口和跨国投资等方式参与国际贸易。

2. 贸易形式贸易形式指国际贸易的不同方式,主要有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而服务贸易则是指跨国提供的服务的交换活动。

3. 贸易模式贸易模式是指国际贸易活动的不同形式,包括比较优势贸易、绝对优势贸易和竞争性优势贸易。

比较优势贸易是指各国按照相对成本优势来分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绝对优势贸易则是指某国在某种商品或服务上拥有绝对优势,从而实现单方面的贸易盈余。

竞争性优势贸易是指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等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模型国际贸易学中有多个理论模型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效果。

下面将介绍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及其特点。

1.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各国应该专门从事其成本最低的经济活动,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

这种分工合作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2.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比较成本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它认为各国应该根据相对成本差异来确定贸易方向。

每个国家都应专门从事其相对成本更低的产品生产,这样可以实现互补优势,实现贸易的互利益。

3. 剩余生产能力理论剩余生产能力理论是由埃利·海克斯特罗姆提出的,它认为贸易的动力来自于国内生产力未能充分利用的剩余生产能力。

国际贸易考试完整复习资料.doc

国际贸易考试完整复习资料.doc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贸易理论的内容: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也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二、绝对优势的衡量标准:(1)劳动生产率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Q/L大(2)生产成本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资源L/Q小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局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四、比较优势的衡量标准:1、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有比较优势。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二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2、相对成本低的有比较优势。

产品A的相对成本二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

3、机会成本低的有比较优势。

产品A的机会成本二产品B的减少量/产品A的增加量。

复习与思考题:4、5。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一、在生产中所需的资本投入比例较高的产品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在生产中所需的劳动投入比例较高的产品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二、资本相对雄厚,被称为资本充裕国家;人口众多,被称为劳动充裕国家。

充裕是一个相对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率来衡量。

三、H—O模型生产与贸易模式。

劳动力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精选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精选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的分类及依据1、按商品流向分类(1)出口贸易(2)进口贸易(3)国境贸易(4)复出口贸易(5)复进口贸易2、按商品形态分类(1)有形贸易(2)无形贸易3、按国境和关境分类(1)总贸易(2)专门贸易4、按贸易关系分类(1)直接贸易(2)间接贸易(3)转口贸易5、按清偿工具分类(1)现汇贸易(2)易货贸易6、按货物运输方式分类(1)陆路贸易(2)海陆贸易(3)空运贸易(4)邮购贸易(5)多式联运贸易国际贸易特点1、各国语言、法律风格及风俗习惯不同2、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3、各国的货币制度不同4、国际贸易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5、国际贸易的风险大于国内贸易6、国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际贸易的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有国家的存在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它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也称对外贸易系数。

它是由本国进口总额在本国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表示的。

它反映的是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也反映一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

但是该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该指标的提高,一方面反映了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也在加大。

与国内贸易想比,国际贸易具有哪些特点?相同点:交换对象、交换目的、交换方法不同点:经营环境差异经营风险差异经营收益差异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的激烈国际贸易的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第二章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生产国际专业化的分工。

国际分工的类型(形式)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际分工可分为三种类型:1、垂直型国际分工,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指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3.专门贸易体系:是国际货物贸易的一种统计方法,指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即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4.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份的价格为基期价格计算进出口贸易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量,所以称对外贸易量。

5.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7.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8.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商人之手进行贸易的行为。

9.转口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从第三国或地区来看,即为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10.传递: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经济发生影响。

11.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2.国际分工: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

13.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14.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15.世界市场: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word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word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第二章、国际贸易的概念一、什么是贸易?(含义)国际贸易是指一国(地区)同别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贸易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二、为什么要开展贸易活动?1、贸易的本质:通过交换获利。

为了满足双方的要求。

2、国家贸易的原因:·要素禀赋存在差异。

·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

·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

广义的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狭义的国际贸易之包含货物贸易。

三、名词 4---7页1、出口: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商品、劳务或技术的贸易业务。

2、进口: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入商品、劳务或技术的贸易业务。

3、顺差:出口>进口4、逆差:出口<进口5、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有的比重。

6、进口替代:即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国内不能生产或质量不过关的产品的生产,实现国产化,以国产制成品替代进口制成品。

7、出口导向:是指通过技术引进,利用外资,发展本国工业,以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贸易的增长,带动经济发展。

8、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贸易指该与本国同期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四、国际贸易的分类 8页1、按货物移动方向,分为出口贸易: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以满足外国消费者的需求。

进口贸易:是指本国从他国输入商品到本国市场销售,以满足本国消费者的需求。

过境:指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运送商品,对乙国来讲是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在乙国发生贸易,则乙国变成输出国,丙仍是输入国。

2、征收标准关境:一国法律的海关法所适用的范围。

国境:国家的范围。

一国法律所适用的范围。

总贸易:以国境作为标准划分货物进出口的统计方法。

专业贸易:以关税作为标准划分货物进出口的统计方法。

3、商品形式:有形,无形。

4、运输方式:陆:公;铁;海;班轮;租船;空邮政运输:(1)公路网络(主体)进行国内,外运输,安全性,运费最低。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全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全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4.贸易平衡: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

5.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6.贸易逆差: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7.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8.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9.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10.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 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100。

1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1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4.贸易依存度: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或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15.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16.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

17.过境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18.总贸易:以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19.专门贸易: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20.有形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11.6.8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11.6.8

一、名词解释1、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2、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4、易货贸易:是指在换货的基础上,把等值的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直接结合起来的贸易方式。

5、转移价格: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公司内部销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又称划拨价格.它不受市场一般供求关系的影响,是跨国公司借以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一种手段。

6、自由贸易政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7、多边出口管制:几个国家政府为了共同的政治与经济目的,通过一定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

8、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9、自由经济区:一国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在国内适当地区专门划出一定范围,实行豁免海关管制,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10、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

11、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阻碍作用的政策措施.12、服务贸易自由化: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五、简答题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资料

一、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为地域分工论或绝对优势论。

(1)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

(2) 斯密主张分工,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既然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3) 他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

因此,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生产成本绝对地低),那么就应该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4) 他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

无论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资财富。

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1.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家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它们在同种产品生产上的优、劣势程度是不相同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

2.比较优势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

3.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具有普遍意义,对现实具有更强的解释性。

三、简述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

答:(1)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价格的绝对差异。

(2)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

(3)成本的绝对差异主要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第二、不同产生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

(4)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材料.doc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材料.doc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的特点1、交易双方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情况错综复杂2、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血广3、成交量大血临风险多4、易产生欺诈活动5、不稳定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1、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2、国际I'可的生产要素流动性不足3、各国的科学技术存在差距国际贸易额(世界贸易额)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就是国际贸易额。

其中出口额是将不同国家的出口额按统一货币单位换算后的出口额。

对外贸易额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出口的数量指标,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由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加进口额组成。

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町用于纵向比较。

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I顷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对比关系。

该指标衡量的是…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衡量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某年进出口贸易总额/GDP* 100%决定外贸依存度的基本条件经济规模、GDP的构成(经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中级发展阶段的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汇率水平的影响对外贸易条件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I I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

贸易条件系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价格贸易条件(NBTT)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叵1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反映单位出口商品的进口能力。

如果在报告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或减少,则认为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

收入贸易条件(ITT)出口商品的整体进口能力对一个国家更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的分类及依据1、按商品流向分类(1)出口贸易(2)进口贸易(3)国境贸易(4)复出口贸易(5)复进口贸易2、按商品形态分类(1)有形贸易(2)无形贸易3、按国境和关境分类(1)总贸易(2)专门贸易4、按贸易关系分类(1)直接贸易(2)间接贸易(3)转口贸易5、按清偿工具分类(1)现汇贸易(2)易货贸易6、按货物运输方式分类(1)陆路贸易(2)海陆贸易(3)空运贸易(4)邮购贸易(5)多式联运贸易国际贸易特点1、各国语言、法律风格及风俗习惯不同2、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3、各国的货币制度不同4、国际贸易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5、国际贸易的风险大于国内贸易6、国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际贸易的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有国家的存在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它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也称对外贸易系数。

它是由本国进口总额在本国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表示的。

它反映的是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也反映一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

但是该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该指标的提高,一方面反映了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也在加大。

与国内贸易想比,国际贸易具有哪些特点?相同点:交换对象、交换目的、交换方法不同点:经营环境差异经营风险差异经营收益差异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的激烈国际贸易的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第二章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生产国际专业化的分工。

国际分工的类型(形式)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际分工可分为三种类型:1、垂直型国际分工,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是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横向的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即一国即参加垂直型的分工,也参加水平型的分工。

国际分工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2、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3、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4、深化发展阶段(战后至今)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有哪些?1、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规模对国际分工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4、国际资本移动和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简述世界市场的含义和类型含义: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活动的场所,是世界所有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货物、服务和技术交易的场所。

类型:(1)按照商品形态划分,世界市场可分为有形商品市场和无形商品市场。

(2)按照商品构成划分,世界市场可分为工业制成品市场和初级产品市场。

(3)按照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世界市场可分为发达国家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

(4)按照参加国的地理分布划分,世界市场可分为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拉美市场、非洲市场、澳洲市场等;或按照国别划分为美国市场、日本市场、德国市场等;还可以按照区域性经济划分为欧盟市场、东南亚联盟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等。

简述当代市场的主要特征?1、世界市场的容量迅速增大,但发展极不稳定2、世界市场的商品结构高级化3、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和竞争更为激烈4、世界市场中的“内部市场”有扩大的趋势5、世界市场的贸易自由化趋势不可阻挡世界市场的商品贸易方式1、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商品贸易方式①商品交易所②国际拍卖③国际展卖2、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商品贸易方式①单纯的商品买卖交易②代理③包销④寄售⑤招标与投标⑥加工贸易⑦补偿贸易⑧租赁贸易第三章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贡献及现实意义、不足之处基本内容:1、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用直接的强制措施来获得和保存金银,鼓励金银的输入,禁止金银的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原则上是“多卖少买”,甚至是“不买”。

(早期的重商主义主张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2、晚期重商主义:也称“重工主义”,对于外国商品的进口通过关税的保护予以限制,对于货币的流动,不再过分加以限制(早晚期的不同)。

(晚期重商主义则主张追求有利的贸易差额,因此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贡献及现实意义: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和政策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欧洲各国工业生产的发展。

重商主义重视货币,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投人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投人的话,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

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某个国家的一个新兴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

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主要运用关税保护之类手段来实现。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ter)先生,1990年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转移到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来,从而各国对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优势的关注日益高涨。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构建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以及机遇和政府作用。

该理论能合理地诠释一国国际贸易的现状,预测一国贸易发展的前景。

波特在反思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菱形模型,也称为“钻石模型”。

波特认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以下四项因素: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

在一国的许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那些国内“四因素”环境对其特别有利的那些行业。

因此,“四因素”环境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来源。

要素密集度(名词解释)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怎样理解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1、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资源状况,也就是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比如资本和劳动)的配合比例试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绝对优势理论内容: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的原则是在绝对优势的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③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条件局限性:①斯密认为,由于人类的交换倾向,才产生了社会分工。

而事实恰恰相反,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有了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有了分工,才有了专业化为纽带的商品交换和国际贸易。

②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只有在生产成本上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利益,然而现实中,一个并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分工与贸易获得利获,绝对优势的存在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③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下,如劳动价值论,完全竞争,无规模经济,机会成本不变等。

由于现实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因此,该理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完整的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

比较优势理论内容:在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参加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局限性:①理论分析是停留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上②比较优势理论只给出了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成本和自然条件,固然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远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

简评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贡献及其现实意义(1)该理论的许多观点是有价值的,整个理论是积极的。

(2)该理论和政策主张在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李斯特建立了保护贸易完整的理论体系,也确立了保护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不足之处: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是按一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的,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归结为国家经济部门的变迁,而撇开了生产关系这个根本因素,因此不能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的实际情况。

第四章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内容、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2、保护贸易政策3、管理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所实行的各种政策的总称。

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1、总政策:总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它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2、商品政策:它是一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本国经济结构及国内市场状况而对各种商品分别制定的政策。

3、关税政策:关税政策是根据本国进出口贸易的需要,对出入海关的商品征收关税的政策。

4、国别政策:它是一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对外政治、经济关系而制定的针对国别换和地区的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对进口商品不加限制,不设障碍;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以特权和优惠,放任自由,使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利用各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使之免受国外商品竞争;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

3、管理贸易政策: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5条)1、保护本国市场2、提高本国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3、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4、促进本国经济发展5、完善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自由贸易政策基本特征:反对国家干预对外贸易2、保护贸易政策基本特征: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3、管理贸易政策基本特征:①将国际贸易政策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②在不放弃多边协调的同时,更多的采用单边管理和双边协调③管理措施以非关税为主,行政部门拥有更大的裁量权④跨国公司在管理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第五章掌握征收关税的作用及特点关税的作用:1、增加财政的收入2、保护本国的产品的市场3、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4、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手段关税的特点: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2、关税的税收主体是进出口商,税收客体是进出口货物什么是关税?关税指进出口货物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一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的税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