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知识:水塘生态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水塘生态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塘是指由人类修建的蓄水工程,用于灌溉、供水、防洪或者养鱼等用途。
水塘的建设与管理对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进行水塘生态建设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水塘生态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一、水塘生态建设的重要性1.保护水生态环境水塘的建设会对周围的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不合理规划和管理,就有可能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进行水塘生态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2.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水塘生态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对于解决人类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3.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塘生态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水塘生态建设的内容1.进行科学规划在进行水塘生态建设时,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充分考虑周围的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合理布局水塘的位置和大小。
2.设计生态修复措施水塘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生态修复措施的设计,如建设湿地植被、鱼类栖息地等,保护和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水塘生态建设中,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循环利用、净化和再利用等方式,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水塘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维护生态平衡水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水体、水生动植物以及水工程设施等多个方面,保护水生态环境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2.保障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水生物群落的变化,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甚至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3.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保护好水生态环境,才能保证水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资源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范文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资源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探讨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必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必要性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
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日益紧张,水质不断恶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当前水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当前,我国水资源保护利用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方面,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北差异、东西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另一方面,水污染问题突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多重因素导致水质恶化。
此外,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过度开采、浪费严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威胁到了生态环境的健康。
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资源保护利用策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来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1. 加强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推广节水理念。
通过宣传教育、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减少水资源浪费。
3. 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4. 加强水生态修复。
通过生态工程、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措施,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5. 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也是许多行业的基础,如农业、工业、能源等都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支持。
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易受污染等特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展开讨论。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 水源地保护水源地保护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是保证水质和水量的关键所在。
水源地是供水的源头,直接影响着水质和水量的稳定性。
为保护水源地,需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区划、管护和监管工作,建立水源地综合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质、水量和环境的监测,落实重要水源地“一湖三江”保护政策等,防止污染源扰乱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水源地水质达标,水量供应稳定。
2. 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如改善生活中的用水习惯,提高用水率效率,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同时,在农业、工业和能源领域,也可以开展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项目,如推广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浪费。
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
巨大的水能、水热等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转化成可用的能源或供水。
为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规划和政策,合理选择项目、科学设计、规范施工和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环保指标达标,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的生态保护1. 水生态保护水生态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水生态的恢复与改善,包括调整水环境,提高水质量,修改水流动方式,改善水的生态环境等方面。
在保护水生态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水生态保护区,保护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被污染的河流环境,加强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2. 湿地保护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过度利用、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
水资源的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生态环境保护则能够保持水资源的清洁和可持续性利用。
然而,在实践中,这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首先,水资源的过度利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类生活的需求,工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过度浪费等因素,使得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匮乏。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由于水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形成“水荒”,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合理利用水资源,例如推广节水措施、合理制定用水计划等。
其次,水污染是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污染以及城市污水等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造成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水质恶化,甚至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水污染的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采取污水处理技术,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加强农业环境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污染的发生。
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利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助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清洁的水源。
例如,湿地是重要的水体净化系统,具有保水、净水、调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因此保护湿地也是保护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技术创新也是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鼓励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和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之,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宏大的目标中,水资源保护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首先,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是生态循环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水资源状况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
比如,河流中的鱼类、水鸟等生物依赖清洁的河水生存;湿地可以过滤和净化水质,同时为许多珍稀物种提供繁衍的场所。
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或过度开发,这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将面临威胁。
其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方面,充足而优质的水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
没有水,农田无法灌溉,农作物难以生长,粮食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在工业领域,许多生产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水,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水资源丰富且保护良好的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繁荣。
再者,水资源保护对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清洁的饮用水是人类健康的基本保障。
当水资源受到污染,人们可能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如腹泻、肝炎等。
此外,美丽的水景、清澈的河流和湖泊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增加休闲和娱乐的选择,促进身心健康。
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的挑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应却相对有限。
在一些地区,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同时,水资源污染也十分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水体,使得许多河流、湖泊水质恶化,甚至丧失了原本的生态功能。
为了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资源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资源管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开采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如何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中,水资源管理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生计和环境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美丽中国的现代化国家。
水资源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水资源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节水优先的原则,全面推进水资源综合管理,加强水文监测和水资源调控,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健全水资源承载能力管理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的双赢。
二、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形势复杂。
在水资源总量上,我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地下水、冰雪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水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也存在着。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加重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除此之外,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三、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我国人均可用水资源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2. 水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的问题也愈加严重,尤其是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地区,重金属等工业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3. 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水资源管理长期以来都比较单一,中央占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和基层管理的权力很少,往往不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为了解决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政府以及水资源管理机构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全国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在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从农业灌溉到工业生产,从居民生活用水到水力发电等等。
在农业领域,为了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大量的水资源被用于灌溉。
但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效率低下,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比如大水漫灌,不仅使很多水没有被农作物有效吸收,还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土地的肥力和生态平衡。
此外,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随着灌溉水流入河流和地下,对水体造成污染。
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样巨大。
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来冷却设备、清洗产品等。
如果这些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其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会严重污染水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一些工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排、漏排废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周边的河流、湖泊带来了灭顶之灾。
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水资源。
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城市的绿化灌溉以及公共设施的用水等都对水资源造成了压力。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果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水和污水混合排放,会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而且,城市的扩张导致了大量的地面被硬化,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使得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河流和湖泊的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这不仅破坏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导致许多物种灭绝,还会影响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
比如,一些依赖河流进行迁徙的鱼类,由于河流断流,无法完成正常的生殖洄游,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其次,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许多城市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出现了地面下沉的现象,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此外,水资源的污染还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饮用被污染的水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的联系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的联系1植被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伴随着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各种破坏自然界的活动也在不断进行着,其结果则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特别是植被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可以直接影响土壤、水文、大气和生物等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连锁效应。
因此,可以说植被生态系统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植被生态建设是以自然植被的种植建设为主的生态建设过程,具体包括了灌木植被、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等类型的植被建设。
通过相关的监测数据及研究发现,森林植被建设是整个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这是由于森林覆盖面积广、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对生态气候的影响最直接。
因此,森林植被建设不仅是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
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是以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为基本原理:大气降水通过森林被部分截留并下降到地面,再被森林逐层吸收、分流、下渗,而被森林截留降水部分通过植被直接吸收,部分被大气水循环利用。
对于森林植被,水文作用的影响非常明显,这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透性强,这也使得森林植被的水文特点突出且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很明显,概括起来为以下三个方面:(1)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强的截留蓄水能力。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覆盖面积较广,因此对于大面积降水或区域降水,能够很好地涵蓄水分。
同时由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周期较长,其深层土壤的涵蓄能力更是突出。
特别是复杂紧密的森林系统,其涵蓄能力比单层稀疏的人工林要强3~5倍。
因此,我们应加强保护天然林,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建设。
(2)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好的平衡径流河川的作用。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其对截流蓄水方面有着明显作用,而这也为调节河川径流的水文特点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在突发性暴雨期间,森林生态系统庞大的涵蓄能力,不仅有效补给了地下水含量,同时也牢固了地表土壤,大大缩短了洪水峰值的出现时间;另一方面在季节性枯水期间,森林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涵蓄给养,不仅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同时也可以间接补给河川径流,大大降低了枯水期干枯的机率。
水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水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近年来,全球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而大量的污染和浪费也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为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2023年,中国在水资源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
一、水资源保护的进展和成效水资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政策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加强监管,规范环保行业发展政府机构加强了对环保行业的监管,严格了环保手续审批,加强了对排污企业的监管,以减少水环境的污染。
3.加大投入,建设水资源保护项目政府加大了对水资源保护项目的投入,建设了一系列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和海绵城市项目等,以解决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4.推广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技术革新等方式,加强了对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推广了节约用水的理念,提高了人们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以上这些措施的推进下,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
1.水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以及加大对水环境保护力度,中国的水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各类水体环境质量平均达标率为75%以上。
2.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通过加强对水资源利用的监管和推广节约用水的理念,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节约用水总量达到了700亿立方米以上。
3.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在南水北调和海绵城市等方面的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至2023年,实现了水源地输水200亿立方米以上,覆盖了华北、华中及来水地区,解决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的用水难题。
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类生活、农业生产、工业制造、能源开发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资源。
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水资源还承担着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可谓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现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困扰。
2. 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导致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河流、湖泊已经失去了生态功能,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水资源过度开发:一些地区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水灾频发: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涝灾害、干旱等水灾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1.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工作,恢复和保护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率。
3. 提倡节水理念:推广节水理念,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改变人们的浪费用水习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生态环境保护下水资源的利用与水资源空间规划设计
生态环境保护下水资源的利用与水资源空间规划设计摘要:当前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低一直是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水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相关部门的重点研究问题。
在学术界,关于水环境保护利用的研究不胜枚举,通常以节约水资源为核心,展开水环境保护利用[1]。
但以往的研究依然停留于理论层面,分析过于笼统,在现实应用中很难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生态环境保护下,表明了水环境保护利用的主流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水空间规划设计。
水空间规划设计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水资源配置的收益率,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
但针对水空间规划设计一直是我国水环境保护利用中的薄弱环节,在以往的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中,普遍缺乏统筹全局的视角,主要停留在“以需定供”的层面,导致水空间规划设计过于局限,仍无法实现此目标[3]。
为弥补其中存在的不足,该文在生态环境保护下,提出水资源的利用与水资源空间规划设计,提高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净收益率。
作者简介:杨帆(1994-),男,浙江湖州人,天津海派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膜分离技术工艺设计、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电话:151****0823,E-mail:*****************通讯作者:杨帆(1994-),男,浙江湖州人,天津海派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膜分离技术工艺设计、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电话:151****0823,E-mail:*****************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利用;水空间;规划设计引言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十四五”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和效果,直接影响着能否“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4]。
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水污染防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形势依然严峻[5]。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上了议程。
为了切实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关注各生态要素的系统考虑与整体推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实现,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环境保护更注重“质的提升”。
而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有效开展能够推动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实现环境治理能力的持续增强与绿色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在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积极探究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路径很有必要。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保护;利用我国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与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关联的。
无论是人类的自然生产和日常生活,还是现代工农业的持续发展,都与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水资源非常稀缺,许多干旱地区已经严重缺水。
为了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号召,逐步使本地区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水资源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安全监测工作,对水资源进行监督管理,维护水源生态建设,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1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相关工作推进的意义(1)优化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
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和居住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优化用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但水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
通过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对于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都具有重要意义。
(3)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自然的美景和资源,并且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损害。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和地球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域环境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取水、排水、泄洪等活动对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河流湖泊因为过度开发利用和污染排放,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生生物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
2. 土地生态系统退化:为了开发水资源,常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改造,导致土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逐渐失去平衡。
3. 生态物种减少: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水域生物栖息地逐渐减少,水生生物种群受到威胁,许多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采取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于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实行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生态保护项目、生态补偿金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
3. 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
4.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使水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5. 科学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项目的布局和设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产权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的产权归属和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使得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控,容易造成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水资源正面临日益紧张的局面。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本文将就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进行探讨。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指在确保满足人类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损耗。
以下是一些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1. 提倡节水意识:加强对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培养人们合理使用水资源的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推广低流量喷头、优化农田灌溉方式等措施来减少用水量。
2. 发展水资源再利用技术:水资源再利用技术可以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或工业用水。
3. 合理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
避免盲目进行水库建设和大规模取水,减少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有效保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指采取措施保护水体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下是一些有效保护水资源的方法:1. 加强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体的水质情况。
同时,配套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减少水体污染。
2.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分类管理和定量控制。
对违规取水、污水排放等行为进行惩罚,保护水资源的合法权益。
3. 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水体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加强湿地保护、河流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生态功能。
4. 与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水资源:水资源是全球的共同财富,国际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保护水资源。
通过加强河流流域合作、水资源交流等方式,共同保护全球水资源安全。
综上所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维系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
如今,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水资源利用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它不仅用于饮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还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
2. 合理利用水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我们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等。
同时,也要加强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的跨界合作,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科技创新在水资源利用中的作用科技创新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如雨水收集系统、水资源再生利用等。
二、生态环境保护1.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保护也必然涉及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2. 水资源污染与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少水污染的发生。
3.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应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推广生态修复技术等。
同时,也应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三、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 相互依存关系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开采,从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而生态环境的保护又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2. 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解决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一定的矛盾。
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水资源是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同时也需要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水资源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面临水资源枯竭的危机。
其中,印度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
印度是全球最受水危机威胁的国家之一。
据印度政府的一份公报,23个州中有13个即将面临水资源枯竭的局面。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这个问题也将不断加剧。
此外,水污染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太多的化学物质和废弃物被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不仅威胁到水质,也威胁到河流和湖泊中的生态系统。
这对于整个地区的自然和人造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我们才能维护净水、水土保持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以提高水质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包括管理、技术和法律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是不同的,水资源管理和政策都需要因地制宜。
然而,无论在哪个国家,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都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适当的利润。
这样的方法可以鼓励更加有效和普及的水资源管理,包括利用水循环和降低水的使用量等。
三、适当的技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水资源,包括管理用水和降低浪费,而不是过度依赖大坝和水库等建筑。
一些技术措施可在大规模上改善水资源管理,包括机器学习、绩效指标、流量测量和其他方法改进。
例如,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将数据分析用于水资源计划和管理,这将促进更好的管理和决策,降低计划的负担。
流量测量也能够更加精确的获取实时数据,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用水量和管理水资源。
技术是重要因素,然而,我们也需要维持环境生态平衡,尤其是水生态平衡。
对于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国水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改善建议
我国水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改善建议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些综合原因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水资源利用较低,进而引起自然灾害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大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此文通过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深入解析,得出了相关改进策略,旨在实现我国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对同行有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水环境保护;管理现状;改善建议引言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国内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污染整治能力有效增强。
2021年,全国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同比增长1.5%,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8个城市水体质量达标,占64.3%,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为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营造更为绿色、更为宜居的生产生活场景,各地区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采取系列举措,开展水资源保护以及水生态环境修复,旨在持续改善水资源配置与供给能力,实现水体生态建设稳步向好。
1水环境保护管理现状1.1水资源监测过程中功能分工的问题当前,在水资源的监督体系中,存在着功能上的重叠,这主要是由于河流和河流的治理难度较大。
若各区仅对某一区进行水资源的治理,则存在着地域分布的问题,而上游流域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将污水排入下游,造成下游水体的污染。
此外,由于目前国内水资源的管理大多以水资源类型来进行分类,很可能造成水资源的多元化和多个行业的经营状况。
1.2我国经济发展资源损耗过大,部分区域出现生态不平衡我国早期经济发展模式,以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为主,在此过程中,有很多资源的消耗和能量的损耗。
另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发展思维相对比较滞后,全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
出于改变经济的落后现状,人们开启了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企业经营行为。
资金分配上也侧重于促发展,并没有适时引入工业废物处理设备,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频频出现资源浪费和污染物过量排放的现象,给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
水资源管理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水资源管理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我们的水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关键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在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时,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一、改善农业用水效率农业是水资源使用量最大的行业之一,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应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和微喷灌等,以减少水分的浪费。
其次,应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通过科学测定灌溉水量,合理分配灌溉用水,防止滥用和浪费。
此外,农机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二、加强城市用水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加强城市用水管理。
首先,应建立健全水资源定量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用水配额和价格政策,以鼓励节约用水。
其次,要加强城市水管网的改造和维护,减少漏水和损失。
同时,加大对城市居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形成全社会合力。
三、发展水资源再生利用水资源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表面水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资源再生利用方面,应加大对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此外,还需要加强废水排放的监管,防止废水对环境产生污染。
四、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为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我们应加强水域环境监测和治理,防止污染物的排放和入侵物种的破坏。
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湿地和水体周边的生态系统,保持水环境的健康和平衡。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共享水资源是全球公共资源,跨国流域的管理和合作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国际间应加强相关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水资源管理的标准和政策。
生态环境知识:水塘生态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水塘生态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一、水塘生态建设的意义1.1提高水质水塘生态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使水塘成为鱼类、植物和微生物的良好栖息地。
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周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保护生态系统水塘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建设可以保护当地的多样性生物和生态系统,促进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和共生。
1.3提升景观价值水塘生态建设可以美化环境,提升景观价值,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并且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有助于缓解城市绿地资源的压力。
二、水塘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2.1水生植物的引种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在水塘中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质、增加水塘的氧气含量,并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2.2鱼类的介入在水塘中引入适宜的鱼类,可以帮助控制水藻的生长,维持水质的清澈,并且对水生昆虫的控制也有重要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引入的鱼类要与当地的水生生物互相融合,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3藻类控制水塘一旦发生水藻过度生长的情况,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水塘生态建设也需要适当控制水藻的生长,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来实现。
2.4水体保洁保持水塘的清洁是水塘生态建设的关键步骤,可以定期清理水面和水底的杂物,以确保水体的通透性和光线的透过性。
三、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1生态平衡的维护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证水中的各种生物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3生态文明的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子孙后代。
保护水生态环境,也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四、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4.1水质监测和评估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水体的污染状况,对于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和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对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生态保护对水资源的重要性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的恶化,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水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紧密联系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的稳定供应依赖于健康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湖泊、河流、湿地、森林等等。
首先,健康的森林和湿地起到了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
通过吸收降水和蓄水,湿地和森林可以有效地调节水的循环,减少洪涝灾害和干旱现象的发生。
同时,它们还能净化水质,提供优质的饮用水源。
其次,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水体,提供人们所需的淡水资源。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河流可以保持流量充沛和水质清洁。
同样地,湖泊作为重要的水源储存库,具有调节水量和水质的功能。
最后,海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体,也是我们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对于维持海洋的自净能力和良好的海洋环境至关重要。
二、生态保护对水资源的重要性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对于维护水资源的有效供应和可持续利用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保护森林和湿地对于水资源的稳定供应至关重要。
通过保护自然森林不进行过度砍伐和湿地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的滞留,提高地下水位和泉水的涌出量。
其次,保护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对于保证水体的质量和流量十分关键。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保护区和保护措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物的排放和捕捞等活动,可以有效保护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水质的优良状态。
此外,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
尽管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
因此,海水淡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解决全球淡水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互动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1.引言
近些年,在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
现阶段,深入开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迫切任务。
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主要切入点。
所以,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水资源。
2.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在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不断加强建设生态环境,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
尽管还没有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不过在探索中已经发现其作用。
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越发明显的恶果,建设生态环境主要是重新建设生态环境。
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提出,在陆地部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农业、草原建设、防治荒漠化、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天然林等。
建设生态环境的手段主要是:其一,利用生物措施建设植被。
其二,利用工程措施建设工程。
这两种措施互相辅助,为建设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其中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内容就是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
3.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人均占有率比较低。
我国是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
地理分布上,我国总体呈现西少东多、北少南多的情况,且会因季节变化受影响。
如今,我国有四分之三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并且形势比较严峻。
在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方面,我国总用水的一半以上是农业用水,其中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灌溉上。
之所以灌溉会使用如此大的水量,其原因主要是是我国的灌溉技术不高,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用率比较低,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工业领域也消耗了较大的水资源。
如今,我国对工业用水的管理主要采取定额方式,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比较低,不少工业废水直接流进河流,污染水资源,导致缺水问题越发严峻。
4.加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一般措施
(1)构建节水型社会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建设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就是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
构建节水型社会指全民都参与到节约水资源的活动中,所有人都从基本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贯彻落实节约用水。
另外,全民都参与到节约用水中,从本质上降低浪费的水资源。
比如农业上,可以改造灌区节水、田间节水等工程,对节水措施加以调整,提升综合农业水平。
在工业领域,要持续改造节水技术,对当前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
另外,也要积极普及循环用水,以提升农业领域
的用水效率。
在生活用水中,要加强管理公共用水,对水价进行合理调整,普及和应用城市建筑中的节水技术,强化对污水的回收。
(2)建立水资源工程的良好格局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一方面要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另一方面要建立水资源工程的科学化格局。
建立水资源工程的科学化格局,指依据“三先三后”原则,加快建设水利工程,慢慢建立我国水资源工程的科学格局,从而处理北部地区的缺水问题。
另外,在对生态环境多加保护的同时,应该建设一些水库工程和调配水资源的工程,特别是要强化建设西南区域关于水利的基础设施,提升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
总体而言,在对多个方面加以考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水网连通,将调配水资源的工程价值尽可能发挥出来。
(3)强化修复水资源的功能,建设重点地区的水资源
提高修复水资源的功能主要是修复生态湖河,通过修复水资源,推动水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些水资源规划中划定了各流域开发水资源的上限,且需要加强节水措施,对用水需求的增长加以控制,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确保其在水资源承受范围之内,提供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固基础。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还需要强化保障重点地区的水资源。
水资源和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强化开发和利用重点地区的水资源是建设水资源的重要基础,也能保障生态环境。
所以,我国必须积极
采取措施改善水资源,保障重点地区水资源的安全,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
5.建设植被生态和保护利用水资源
要想提升森林的生产力,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森林水循环,也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
森林水循环的基本原理为:一些降水被森林截留在地表,之后慢慢被森林吸收。
被截留在地面地降水可以直接被植被吸收,也可能被大气吸收。
森林植被有较大的体量和复杂结构,林下土壤有较大的下渗体量和加强的渗透性,且结构比较复杂,导致森林植被有突出的水文特征,可以有效调节生态系统。
植被生态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价值体现:(1)有较强的截留蓄水能力。
森林生态的主要特点就是有多样化的生态条件和较广的覆盖面积,因此降水时能有效储存水分,且森林植被普遍有较长的生长周期,蓄水能力也比较强。
特别是一些比较密集的森林系统,相比单层人工林的涵蓄能力要高三到五倍。
所以,人们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更好地生态建设服务。
(2)对径流河川加以平衡。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截流蓄水力,能够对河川径流实现有效调节。
暴雨时节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能力能补充地下水,地表土壤比较牢固,出现洪水峰值的时间大大缩短。
而在干旱时期,森林系统可以将所储存的水分给予地表,在正常运转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补给河川径流,降低干旱时期发生干枯的概率。
(3)降低径流总量。
河流径流总量取决森林系统水流散量、地表水分的蒸发量。
一些地区的湿度较大,径流量通常不会被森林系统
影响;而干旱地区的径流总量在森林系统影响下可以降低百分之十,有效改善大气生态和植被生态。
6.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水土保持是建设生态环境的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
因此,建设植被和水体保持有交叉区域,也有各自的重点内容。
水土保持的工作中心是保水保土,之后结合有关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保证社会经济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比统一地区的单项植被建设,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对水资源有重要价值。
(1)减洪增枯。
治理水土流失能提高拦蓄区域的降水能力,地下和地表径流的分配格局和分配时序都得到优化,从而使河川径流年内分配得到改变,洪峰流量得到减少,枯水期流量增加。
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削洪效应受流域大小、措施实效、土壤、地形和雨情等因素影响,总体来说,削洪效应在中小区域河流中比较显着,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之高。
不过,大河流域内形成洪峰取决于多个因素,而形成洪峰的关键因素是雨情,导致水土保持减弱洪峰的作用在一些区域无法发挥。
不过在加强治理大河地区水土保持的情况下,水土保持削弱大河洪峰的作用也会慢慢呈现。
(2)土壤侵蚀得到控制。
水土保持在改善土壤侵蚀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安排多层防御防止土壤被侵蚀,利用以坡改梯方式改进农田和林草植被等,大大减少进入河川的水和泥。
一般情况下,治理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后,侵蚀模数会降低至3000t/km2到5000t/km2,相比原先的
10000t/km2到20000t/km2,下降了很多。
假如采取合适的治理方式,在长时间治理后侵蚀模式甚至能比1000t/km2低。
另外,治理初
期沟底工程和河川工程可以有效拦截河沙,在深化治理中,农田建设和植被工程会有更大作用。
7.结语
经济要持续发展而不是竭泽而渔,要对子孙后代有利。
为此,要重视建设生态环境,构建节水型社会、水资源工程的良好格局,强化修复水资源的功能,建设重点地区的水资源。
同时,要加强建设植被生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切实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