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乘方)

合集下载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发展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类比猜想——归纳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与同伴交流领悟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二、重难点:重点: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

难点:正确运用分式的约分三、教学过程:1、计算:97259275,,53425432⨯⨯=⨯⨯⨯=⨯ 279529759275,,435245325432⨯⨯=⨯=÷⨯⨯=⨯=÷ 让学生准确的说出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并用字每表示,进而 猜一猜:=⨯c d a b ;=÷cd a b 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吗?与同伴交流。

c bd a c d b a ⨯⨯=⨯, db c a d c b a c d b a ⨯⨯=⨯=÷ 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2、例题1:(1)226283a y y a ⋅ (2)22122a a a a+⋅-+ 例题2(1)x y xy 2262÷ (2)41441222--÷+--a a a a a 注意事项:(1)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相同字母的幂×相同字母的幂)×其它字母的幂。

(2)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要约分。

(3)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时要考虑能不能因式分解(4)分子或分母前有负号时要把负号放在分式的前面(5)计算的最终结果通常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3、例题3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334R V π= (其中R 为球的半径),那么,(1)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的比是多少?(3)你认为买大西瓜合算还是买小西瓜合算?与同伴交流第(3)节:学生讲得有理就要表扬,引导学生得出:d 越小越合算。

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法

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法

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法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掌握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2.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意义和应用场景;3.能够熟练运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2.分式的除法运算规则。

难点分式的乘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将两个分式的分子相乘,得到新分式的分子;步骤二:将两个分式的分母相乘,得到新分式的分母;步骤三:将新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写在一起,即得到最简形式的乘法结果。

例如:a/b * c/d = ac/bd其中,a/b 和 c/d 为两个分式。

2. 分式的除法运算规则分式的除法运算规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将除数的分子和被除数的分母相乘,得到新分式的分子;步骤二:将除数的分母和被除数的分子相乘,得到新分式的分母;步骤三:将新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写在一起,即得到最简形式的除法结果。

例如:(a/b) / (c/d) = ad/bc其中,a/b 为被除数,c/d 为除数。

3. 分式乘除法的应用场景分式乘除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场景,例如:场景一:蛋糕的制作现有一个蛋糕的配方,需要将配方的材料按照人数进行调整。

如果原配方为 4 人份,而我想要制作 8 人份的蛋糕,我们可以通过分式的乘法来计算每种材料的用量。

例如,原配方中需要2/3 杯的牛奶,则8 人份的配方中需要多少杯的牛奶呢?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计算方式:2/3 * 8 = 16/3所以,8 人份的配方中需要 16/3 杯的牛奶。

场景二:油漆涂料的购买现有一个房间的面积为 120 平方米,而我想要将房间进行漆刷,若每平方米需要涂刷 0.25 升的油漆涂料,我们可以通过分式的乘法来计算所需购买的油漆涂料的数量。

例如,油漆涂料的总数量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方式得到:120 * 0.25 = 30所以,所需购买的油漆涂料的数量为 30 升。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三)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三)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三)分式的乘除(三)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实行分式乘方的运算.二、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实行分式乘方的运算.2.难点:熟练地实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讲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之前,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的法则,计算 = = = , = = = ,……顺其自然地推导可得:= = = ,即 = . (n为正整数)归纳出分式乘方的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 P17例5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在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2.教材P17例5中象第(1)题这样的分式的乘方运算只有一题,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的量显然少了些,故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练习.同样象第(2)题这样的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也应相对应的增加几题为好.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强调运算顺序,不要盲目地跳步计算,提升准确率,突破这个难点.四、课堂引入计算下列各题:(1) = =() (2) = =()(3) = =()[提问]由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推出(n为正整数)的结果吗?五、例题讲解(P17)例5.计算[分析]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再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六、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1) = (2) =(3) = (4) =2.计算(1) (2)(3)(4) 5)(6)七、课后练习计算(1) (2)(3) (4)八、答案:六、1. (1)不成立, = (2)不成立, = (3)不成立, = (4)不成立, =2. (1)(2)(3)(4)(5) (6)七、(1) (2) (3)(4)。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分式运算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乘法运算: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2. 分式的除法运算: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乘以倒数;3. 特殊情况的处理:分式的值为0和不存在的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和除法运算规则;2. 教学难点:特殊情况下分式的处理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例题展示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过程;2. 采用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规则;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黑板;2. 练习题;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举例说明,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

3.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识。

4. 讲解分式的除法运算:讲解除法转化为乘法的原理,举例说明。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识。

6. 特殊情况处理:讲解分式的值为0和不存在的情况,举例说明。

7.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识。

8. 总结:让学生总结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加深印象。

9. 课堂小测:进行课堂小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10.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评估学生对分式乘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他们的错误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学生的学习困难,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3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3

15.2.2分式的混合运算一、学习目标1.掌握分式加,减,乘,除,乘方的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分式加减乘除法的计算.2. 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3.能够根据分式特征灵活运用运算律,乘法公式简化运算。

重点:掌握分式加,减,乘,除,乘方的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分式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难点:根据分式特征灵活运用运算律,乘法公式简化运算。

二、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活动(1):法则记忆我最棒(分式的运算法则)乘法法则: ____________________除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分母加减法: ____________________异分母加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方: 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计算速度我最快2,例题1讲解(自主学1)请你快速计算这道题的,并总结思维上分为哪几步? 又要注意什么?师生小结:1, 先看运算的种类2,确定运算顺序3,运用法则分别运算注意:运算符号,性质符号,结果要化为最简形式。

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注意: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2214a a b b a b b --⎛⎫⋅÷ ⎪⎝⎭例题2讲解:(自主学习2)学生展示:(1)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当成分母是“1”,注意符号的处理。

(2)当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因式分解,能约分时要约分,结果保留最简形式。

例3综合运用:(合作学习)观察分式特征,选择合适方法计算:(1)题:方法1:常规方法。

方法2:乘法分配律(2)题:方法1:常规方法方法2: 平方差公式方法3:换元法方法小结:善于观察题目特征,灵活运用运算律,,乘法公式可简化运算,提高速度.例4综合运用:(发展性学习)先化简,取一个你喜欢的m值代入求值.注意:(1),先把分式化成最简形式。

初中数学_《分式的乘法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分式的乘法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课型:新授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教学难点: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理解2、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一、复习回顾1、化简:(1)bc a ac 22142- (2)aa a 2422+- 设计意图:当分子与分母是单项式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约分化简;但当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时候,就要先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去公因式化简,所以设计这一题考查学生对约分的定义的理解,约分一定要求在分子与分母是乘法的状态下才能进行。

2、计算:(1),10932⨯ (2)211075÷ 3、思考:(1)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数相乘.(2)试一试计算:猜一猜:=⨯c d a b;=÷cd a b 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吗?与同伴交流。

c bd a c d b a ⨯⨯=⨯, db c a d c b a c d b a ⨯⨯=⨯=÷ 二、小组讨论与归纳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你能得到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设计意图:通过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让学生体会一下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而讨论归纳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三、例题学习,计算:例题1:(1)226283a y y a⋅ 例题2(1)x y xy 2262÷ 注意:计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四、巩固练习,计算:化简:(1)2a b b a⋅ (2) )(x y y x x y -⋅÷ (3)xy xy 3232÷- (4))21()3(43x y x y x -⋅-÷ 5、先观察下面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与第1到第4题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做一做: aa a a 21222+•-+ 尝试之后老师提问:1、按法则来做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你是先做乘法运算吗?2、分子与分母能进行约分吗?3、总结:当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应注意哪些细节?五、例题学习,计算:1、 bb a a b -+•-2239 2、41441222--÷+--a a a a a注意:当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时:(1)乘法运算步骤是,①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②约分(2)除法的运算步骤是,把除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其它与乘法运算步骤相同。

2022人教版数学《 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配套教案(精选)

2022人教版数学《 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配套教案(精选)

第2课时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我们学习了分式的乘除法,那么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是怎样进行的?分式的乘方又是怎样进行运算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的内容.2.学习目标:(1)掌握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及方法.(2)能说出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3.学习重、难点:重点: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分式的乘方法则.难点:乘方法则的应用.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38页例4.(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通过类比分数的混合运算得出分式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4)自学参考提纲:①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先依据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把分式乘除法统一成乘法.②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应先进行因式分解,然后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计算结果应为最简分式或整式.2.自学: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部分学困生对例4的计算过程中略去了25x2-9=(5x+3)(5x-3)一步会存在理解障碍.②差异指导: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启发指导.(2)生助生:生生间相互交流帮助.4.强化:(1)分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及注意的问题.(2)练习:计算: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分式的乘方法则.(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回顾分式乘法法则和乘方的意义;注意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一般的探究方法.(4)自学参考提纲:①思考并填空:(ab )2=22ab,(ab)3=33ab,(ab)8=88ab.②一般地,当n是正整数时,(ab )n=nnab,并证明上述情况.③对②中的等式用文字表述是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④计算:2.自学: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探究.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知道(ab)n的意义及乘方运算法则.②差异指导:对推导乘方运算法则存在困难的学生予以启发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纠错、互助解疑难.4.强化:分式乘方的法则: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和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述是:(ab )n=nnab.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39页例5.(2)自学时间:3分钟.(3)自学方法:认真观察例题的解答过程,重点关注分式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顺序.(4)自学参考提纲:①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②练习:2.自学: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例题中的运算方法和运算顺序.②差异指导: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进行分类指导.(2)生肋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和解疑.4.强化: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再乘除.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学生代表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学后体验.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不足之处进行归纳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由于前面学生已对分式的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一方面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另一方面类比前面分式的乘除.教学时,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一、基础巩固(第4题20分,其余每题10分,共50分)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D)4.计算下列各题.二、综合应用(每题15分,共30分)三、拓展延伸(20分)7.当x=1949,求代数式的值时,小聪认为x只要取任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值代入都有相同的结果.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解:有道理.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复习课学习目标:1、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2、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3、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4、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5、能够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体会从对称的角度欣赏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重点: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轴对称图形以及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复习过程: 【课前准备】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 【课内探究】 知识点整理: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是—个具有特殊性质的图形.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矩形、菱形、 正方形、等腰梯形、正n 边形、圆形.2、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而两个图形中的各自的相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 (1)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2)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互相重合的;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牛刀小试:下面几种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巩固训练:(1)已知△ABC 中,AB = AC ,其周长为18cm ,AB = 5cm ,则BC =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cm ,底边长为6cm ,则它的周长为 .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 、3cm ,则它的周长是 .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为5,则它的周长是 .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②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③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巩固训练:(1) 已知△ABC 中,AB = AC ,∠C = 50°,则∠B = .(2) △ABC 中,AB = AC ,若AD ⊥BC 于D ,则∠1 ∠2,BD CD. (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45°,则它的顶角为 .1、 什么叫轴对称图形?2、 什么叫做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3、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4、 什么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如何用尺规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 角的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如何做角平分线?6、 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等边三角形呢?已知哪些条件,可以用尺规做出等腰三角形?7、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具有什么性质?D BC (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则其余两个角的度数是 . (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20°,则其余两个角的度数是 . 思考:本章的作图有哪几种类型? (1)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作角的平分线; (3)作等腰三角形;(4)作对称点. 【巩固提升】1、已知A (-1,1),在y 轴上找一点P,使△AOP 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P 点可能有几个?2、已知Rt △ABC 中,∠C=90°,DE 垂直平分AB(1)若∠CAD=20°,则∠B=____°(2)若AC=4,BC=5,则△ACD 的周长为______. (3) 若∠B=30°,则∠CAD=____°图中共有几组相等的线段?为什么?【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本章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 【达标检测】1、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A 、梯形B 、直角三角形C 、角D 、平行四边形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A 、65° 65° B 、50°80° C 、65°65°或50°80° D 、50° 50°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6和3,那么它的周长是( ). A 、9 B 、12 C 、12或 15 D 、154、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中线的交点C 、三条高的交点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分式的乘除》教案

《分式的乘除》教案

《分式的乘除》教案分式的乘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3. 能够解决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本、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

五、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和引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式的定义)分式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数,通常用a/b的形式表示,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b不等于0。

2. 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两个分式相乘时,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例如: 2/3 × 4/5 = (2 × 4)/(3 × 5)= 8/153. 分式的除法运算规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式的除法运算规则)分式的除法运算规则:两个分式相除时,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然后将被除数的倒数变为乘数。

例如: 2/3 ÷ 4/5 = (2/3)×(5/4)= (2 × 5)/(3 × 4)= 10/12 = 5/64. 例题讲解和练习(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一些练习题,学生们进行解答,并逐一讲解)例题1:计算 3/5 × 7/8解答: 3/5 × 7/8 = (3 × 7)/(5 × 8)= 21/40例题2:计算 4/9 ÷ 2/3解答: 4/9 ÷ 2/3 = (4/9)×(3/2)= (4 × 3)/(9 × 2)= 12/18 =2/3例题3:计算 5/6 × 2/5 ÷ 3/4解答: 5/6 × 2/5 ÷ 3/4 = (5/6)×(2/5)÷(3/4)= (5 × 2)/(6 ×5)÷(3/4)= 10/30 ÷(3/4)= 10/30 ×(4/3)= (10 × 4)/(30 × 3)= 40/90 = 4/95. 实际问题解决(老师给出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并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例题4:小明做了1/3个小时的作业,他又做了2/5个小时的作业,他总共做了多长时间的作业?解答:首先计算出1/3 + 2/5 = (1 × 5 + 2 × 3)/(3 × 5)= (5 + 6)/15 = 11/15,所以小明总共做了11/15个小时的作业。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的乘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的乘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的乘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同分母分式相乘除、异分母分式相乘除以及分式乘方、分式乘除混合运算。
2.能够运用分式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
3.能够运用分式乘除法简化表达式,解决方程、不等式等相关问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教师趁机提出:“如果小明的妈妈想要计算每瓶酱油和每瓶醋的平均价格,应该怎么计算呢?”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分式乘除法的概念。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同分母分式相乘除和异分母分式相乘除为例,解释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通分、约分等。
2.通过示例,演示分式乘除法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计算,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以实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来发现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利用变式训练,巩固学生对分式乘除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后练习和拓展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加深对分式乘除法的认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使他们具备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信心和勇气。
(2)鼓励学生将分式乘除法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18讲分式的运算(教案)

第18讲分式的运算(教案)
2.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针对学生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分式运算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分式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重点1:(2x/(x+1)) * (3(x+1)/(2x)) = (2x * 3(x+1)) / ((x+1) * (2x))
(2)分式除法法则:学生需要掌握分式除法的运算规律,即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举例:
重点2:(2x/(x+1)) ÷ (3(x+1)/(2x)) = (2x/(x+1)) * (2x/3(x+1))
(5)简化分式:学生需要掌握简化分式的方法,能够将分式简化到最简形式,举例:
重点5:(4x^2/(x+1))^2 ÷ (9(x+1)^2/(4x^2)) = 16x^4/(9(x+1)^2) * (4x^2/1) = 64x^6/(9(x+1)^2)
2.教学难点
(1)分式乘除法运算中,学生在进行交叉相乘时容易出错,不知道何时约分,举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式乘法、除法和乘方的运算规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约分和分式简化,我会通过举例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式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分式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
(2)新课:讲解分式乘方的定义、运算规则,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乘方的运算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
(2)强调重难点,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和简化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分式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题目,让学生掌握分式乘方的定义、运算规则以及分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化方法。旨在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例题:计算以下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
(1)(3/4)^2 ÷ (2/3)^3
(2)(5x^2/6y) × (3y/4x^3) ÷ (9/2x^2y^2)
2.提高题: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题:已知a、b、c为实数,且a^2 - b^2 = 4,b^2 - c^2 = 3,c^2 - a^2 = 2,求代数式(a+b+c)^2 ÷ (a-b-c)^2的值。
(3)实物教具:准备一些实物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式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导入:假设我们班要组织一次秋游,已知一辆大客车的租金是每人100元,如果租用的时间是原来的平方,那么租金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原来的租金的平方,从而引出分式乘方的概念。

《分式的乘除分式的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教案 2022年 (省一等奖)

《分式的乘除分式的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教案 2022年 (省一等奖)

分式的乘除-分式的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23()(n m-÷-1111+⨯-x x[教学反思]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钻研探索,使我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熟悉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以及图形折叠后的形状。

教学时,我让每个学生带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每个学生都剪一剪,并展示所剪图形的形状。

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生在剪、拆盒子过程中,很容易把盒子拆散了,无法形成完整的展开图,就要求适当进行指导。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集体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且在情感上每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4.1 圆 (第3课时)教学内容1.圆周角的概念.2.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及其它们的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难点、关键1.重点:圆周角的定理、圆周角的定理的推导及运用它们解题.2.难点:运用数学分类思想证明圆周角的定理.3.关键:探究圆周角的定理的存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1.什么叫圆心角?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老师点评:〔1〕我们把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刚刚讲的,顶点在圆心上的角,有一组等量的关系,如果顶点不在圆心上,它在其它的位置上?如在圆周上,是否还存在一些等量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要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二、探索新知能在EF 问题:如下图的⊙O ,我们在射门游戏中,设E 、F 是球门,•设球员们只所在的⊙O 其它位置射门,如下图的A 、B 、C 点.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像∠EAF 、∠课后反思O B A C EBF 、∠ECF 这样的角,它们的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现在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答复下面的问题.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提问二、三位同学代表发言.老师点评: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无数多个.2.通过度量,我们可以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没有变化的. 3.通过度量,我们可以得出,同弧上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下面,我们通过逻辑证明来说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 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1〕设圆周角∠ABC 的一边BC 是⊙O 的直径,如下图 ∵∠AOC 是△ABO 的外角 ∴∠AOC=∠ABO+∠BAO∵OA=OB∴∠ABO=∠BAO∴∠AOC=∠ABO∴∠ABC=12∠AOC 〔2〕如图,圆周角∠ABC 的两边AB 、AC 在一条直径OD 的两侧,那么∠ABC=12∠AOC 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道题的说明过程.老师点评:连结BO 交⊙O 于D 同理∠AOD 是△ABO 的外角,∠COD 是△BOC的外角,•那么就有∠AOD=2∠ABO ,∠DOC=2∠CBO ,因此∠AOC=2∠ABC .〔3〕如图,圆周角∠ABC 的两边AB 、AC 在一条直径OD 的同侧,那么∠ABC=12∠AOC 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证明.老师点评:连结OA 、OC ,连结BO 并延长交⊙O 于D ,那么∠AOD=2∠ABD ,∠COD=2∠CBO ,而∠ABC=∠ABD-∠CBO=12∠AOD-12∠COD=12∠AOC 现在,我如果在画一个任意的圆周角∠AB ′C ,•同样可证得它等于同弧上圆心角一半,因此,同弧上的圆周角是相等的.从〔1〕、〔2〕、〔3〕,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的推导: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下面,我们通过这个定理和推论来解一些题目.例1.如图,AB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延长BD 到C ,使AC=AB ,BD与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分析:BD=CD ,因为AB=AC ,所以这个△ABC 是等腰,要证明D 是BC 的中点,•只要连结AD 证明AD 是高或是∠BAC 的平分线即可.解:BD=CD理由是:如图24-30,连接AD∵AB 是⊙O 的直径∴∠ADB=90°即AD ⊥BC又∵AC=AB∴BD=CD三、稳固练习1.教材P92 思考题.2.教材P93 练习.OB AC D四、应用拓展例2.如图,△ABC 内接于⊙O ,∠A 、∠B 、∠C 的对边分别设为a ,b ,c ,⊙O 半径为R ,求证:sin a A =sin b B =sin c C =2R . 分析:要证明sin a A =sin b B =sin c C =2R ,只要证明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 =2R ,即sinA=2a R,sinB=2b R ,sinC=2c R,因此,十清楚显要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 证明:连接CO 并延长交⊙O 于D ,连接DB∵CD 是直径∴∠DBC=90°又∵∠A=∠D在Rt △DBC 中,sinD=BC DC ,即2R=sin a A同理可证:sin b B =2R ,sin c C=2R ∴sin a A =sin b B =sin c C =2R 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本节课应掌握:1.圆周角的概念;2.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相等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3.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4.应用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六、布置作业1.教材P95 综合运用9、10、[教学反思]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能够正确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3)掌握分式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分式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将分式乘除法问题转化为整式乘除法问题进行求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式乘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分式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分式乘除法运算的灵活运用;(2)将分式乘除法问题转化为整式乘除法问题进行求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教学素材:分式乘除法的例题和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点,如分式的基本概念、分式的加减法;(2)提问:分式乘除法与整式乘除法有何区别?2. 知识讲解:(1)讲解分式乘法法则;(2)讲解分式除法法则;(3)举例说明分式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分式乘除法的练习题;(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将分式乘除法问题转化为整式乘除法问题进行求解。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2)强调分式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2. 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式乘除法进行求解;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分式乘除法的更多应用。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式乘除法与整式乘除法的差异,分析各自的优缺点;2. 探讨分式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概率、统计等领域;3. 介绍分式乘除法的相关数学史,让学生了解其发展过程。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2. 强调分式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提醒学生注意分式乘除法中的易错点,如约分、通分等。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教案

15.2.2分式的乘除法(二)【学习目标】1、熟练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2、掌握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掌握分式的乘除及混合运算法则.【学习难点】掌握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知识准备】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 作为积的分子,把 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只需把除法转化为 2.约分【自习自疑】一、预习导学 1、计算:(1)2224369a a a a a --÷+++ (2))(x y y x x y -⋅÷)(2)()2(2b a a b --a ba 24)1(2-ab a b a +-222)3())()(())()(()4(b c a c a b c a c b b a ------二、预习评估 1.计算:(1) 2223x y mn ·2254m n xy ÷53xym n(2) )21()3(43x y x y x -⋅-÷【自主探究】【探究一】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1))4(3)98(23232b x b a xy y x ab -÷-⋅ (2)x y y x x y y x -÷-⋅--9)()()(3432 (3) x x x x xx x --+⋅+÷+--3)2)(3()3(444622【自测自结】1、计算(1) 2236a b ax cd cd -÷ (2)103326423020)6(25b a c c ab b a c ÷-÷2、计算(1))6(4382642z yx y x y x -÷⋅- (2)9323496222-⋅+-÷-+-a a b a b a a(3)229612316244y y y y y y --÷+⋅-+- (4)xyy xyy x xy x xy x -÷+÷-+222)(分式的乘方【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获得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运算—乘除乘方教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运算—乘除乘方教案

分式的运算——乘除乘方【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要求】掌握分式乘除乘方的乘法法则,能运用法则进行运算【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学习分式的乘除法.乘方,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乘方法法则,引申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并且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从实际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情分析】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乘方乘方,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技能,为学生学习这章节的知识打下了基础,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感兴趣。

但有些学生可能会由于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畏难,习惯性懒惰,上课时缺乏耐性,不够专心,因此在这节课程安排上,我侧重于从简单题目入手,通过恰当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以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乘方法法则,体会类比的思想.2.会根据分式的乘除乘方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并理解其算理.【重点难点】重点:分式的乘除运算(含乘方运算).难点:熟练、准确地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含乘方运算).【评价任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掌握目标一,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掌握目标二【教学过程】1.计算:(1)3⎪⎪⎭⎫⎝⎛ba=ba·ba·ba=(2)10⎪⎭⎫⎝⎛ba=(3)223⎪⎪⎭⎫⎝⎛-ba= (4)k⎪⎭⎫⎝⎛23=2.通过上面的题目,我们发现了分式的乘方法则:用文字语言表达为用符号语言表达为.3.计算: (1)2232⎪⎪⎭⎫ ⎝⎛-c b a (2)3223xy z ⎛⎫- ⎪⎝⎭(3)222 2x y y x ⎛⎫⋅ ⎪⎝⎭(4)222 x x y y ⎛⎫÷ ⎪⎝⎭你在做(3)(4)题时,发现式与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相同的,先,再.【课堂探究】例1 计算:(1)32332⎪⎪⎭⎫ ⎝⎛⋅⎪⎪⎭⎫ ⎝⎛x y y x (2)2224⎪⎪⎭⎫ ⎝⎛-÷y x y x (3)3223 3m n mn n p p⎛⎫⋅÷ ⎪⎝⎭ (4)232a b a b b a ÷⎪⎪⎭⎫ ⎝⎛-⋅⎪⎪⎭⎫ ⎝⎛- 【课堂检测】4.计算:(1)23232x y z ⎛⎫- ⎪⎝⎭(2)323 x y y x ⎛⎫⋅ ⎪⎝⎭(3)2222a a b b ⎛⎫-⎛⎫÷ ⎪ ⎪⎝⎭⎝⎭(4)3234223362⎪⎭⎫ ⎝⎛-∙÷⎪⎪⎭⎫ ⎝⎛-b c b a c ab d (5)1362196122++⋅+-÷++-a a a a a a a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分式的乘法及与乘除的混合运算,请你归纳运算中应注意些什么?教学反思分式的运算——加减【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要求】能运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1.3《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1.3《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1.3《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1.3《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分式的乘方运算以及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

学生需要掌握分式乘方的概念,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乘方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分式的加减乘除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式的乘方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知的分式运算规则与乘方运算相结合,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式的乘方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乘方概念,掌握分式乘方的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分式乘方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式的乘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分式乘方运算规则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乘方概念和运算规则。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将分式乘方的运算规则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分式的乘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呈现(10分钟)讲解和解释分式的乘方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乘方的运算规则。

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分式乘方的运算过程,总结和归纳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式乘方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式乘方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分式的乘除》教案

《分式的乘除》教案

《分式的乘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2. 掌握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3. 运用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2. 分式的除法运算规则。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引起学生对分式的思考,如:小明在做饭时需要使用2/3杯水,而他只有1/4杯水,他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 梳理知识点: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 两个分式相乘时,将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即可,结果仍为分式形式;分式的除法运算规则:- 两个分式相除时,将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即分子乘以分母的倒数,得到的结果仍为分式形式。

3. 案例讲解:- 分式的乘法案例:假设有一个鸟窝里有2/5只小鸟,而每只小鸟能下2/3个蛋,计算共有多少个蛋。

- 分式的除法案例:假设有4/9个苹果需要分给2/3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4. 解题步骤:- 分式的乘法解题步骤:将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结果简化即可;- 分式的除法解题步骤:将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结果简化即可。

5. 小组合作:- 学生自主分组,进行合作解题,老师巡回指导。

6. 总结归纳:- 总结分式的乘法运算规则和除法运算规则,并让学生口头小结。

四、巩固练习:1. 个体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组乘除综合运算的练习题。

2. 讨论与解答:-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并解答练习题。

五、拓展应用:1. 应用题训练:-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分式的乘除方法解决。

2. 提问互动:- 学生之间进行提问和回答,增强对分式的乘除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1. 练习册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中与分式的乘除相关的习题。

2. 思考题:- 提出一个思考题,要求学生下节课前思考并回答。

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并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分式的乘除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

分式的乘除(三)--分式的乘方导学案

分式的乘除(三)--分式的乘方导学案

15.2.1分式的乘除 (3)学习目标1、 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2、 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3、 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

学习重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的法则计算:(1)2)(b a =⋅b a b a =( ) (2) 3)(b a =⋅b a ⋅b a b a =( ) (3)4)(b a =⋅b a ⋅b a b a b a ⋅=( ) n b a )(=⋅b a ⋅⋅⋅⋅b a b a =b b b a a a ⋅⋅⋅⋅⋅⋅⋅⋅⋅⋅=n n b a ,即n b a )(=n nb a .(n 为正整数)二、探究新知归纳分式乘方的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例1 ,计算(1)22)32(c b a - (2)23332)2(2)(a c d a cdb a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练习2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1)23)2(a b =252a b (2)2)23(a b -=2249a b -(3)3)32(x y -=3398x y (4)2)3(b x x -=2229b x x -3,计算(1)22)35(y x (2)332)23(c b a - (3)32223)2()3(x ay xy a -÷n 个n 个(4)23322)()(z x z y x -÷- (5))()()(422xy x y y x -÷-⋅-(6)232)23()23()2(ay x y x x y -÷-⋅-(7) )()()(2232b a a b a ab b a -⋅--⋅-4,计算(1) 332)2(a b - (2) 212)(+-n b a (3)4234223)()()(c a b a c ba c ÷÷(4)42232)()()(a bc ab c c b a ÷-⋅- (5)22233)()()3(xy x y y x y x a +-÷-⋅+5,已知:432zy x ==,求22232z y x xz yz xy ++-+的值;6,(1)若111312-++=--x Nx M x x试求N M ,的值2)已知121)12)(1(45---=---x B x A x x x 试求A 、B的值7,先化简后求值 11124212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02=-a a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乘方)初中数学教案
四、小结
1.重述分式乘方法则.
2.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
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3.注意熟练、准确运用乘方运算法则及分式乘除法法则.
4.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五、作业
1.计算:
2.计算:
3.计算:
另:P74~75习题A:7、B:3、4。

及基础训练:同步练习。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春有百花秋望月,下有晾风冬听雪。

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

愿你:晨有清逸,暮有闲悠,梦随心动,心随梦圆,愿你天天快乐,心更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