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一、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运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表示。
1.2 教学内容: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法的互换。
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宇宙中星星的数量,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1.3.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即用10的幂次方来表示数。
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如1.23×10^3表示1230。
1.3.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计数法表示练习,如将1230表示为科学计数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记法。
1.3.4 应用: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些较大的数,如宇宙中星星的数量。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练习将一些大数或小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记法。
1.5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科学计数法。
二、科学计数法的进位与借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加减运算。
2.2 教学内容: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
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复习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3.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如1.23×10^2+4.56×10^2=5.79×10^2。
讲解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如同底数相加减,指数不变,底数相乘除。
2.3.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的计数法加减练习,如1.23×10^2+4.56×10^2,3.45×10^3-1.23×10^3。
2.3.4 应用: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如计算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特点- 学会将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法则教学大纲:1. 科学计数法的介绍- 解释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作用- 展示科学计数法在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解释如何将大型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示范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换为标准数值形式3.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法则- 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中的运算规则- 提供实际例子和练,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4. 应用练- 提供一系列练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计数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解答练题,强化他们的运算技能和应用能力5. 总结和评估- 对所学的科学计数法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进行小测验或问答活动,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学资源:- 幻灯片投影仪及相关课件- 教科书和练册- 白板和白板笔教学评估:- 练册上的作业完成情况及准确性- 小测验的成绩和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学生在应用练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 在展示科学计数法的介绍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和图表进行说明- 在教授转换和运算法则时,通过示范和实例进行讲解- 在应用练中,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解答问题,促进合作研究和互动交流教学方法:- 讲授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说明来传授科学计数法的知识和技能- 练方法:提供练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估方法:通过作业、小测验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理解程度备注:本教案适用于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科目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和小数的表示,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的运用,包括大数和小数的表示。
3.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用。
2.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3. 案例分析:运用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用。
4. 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反思:1. 讲解科学计数法时,要清晰地阐述概念,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2. 在案例分析环节,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用。
3. 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 拓展环节,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6.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难度的适中,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提高数的运算能力,并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练习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运用能力和应用水平。
《科学计数法及近似数》教案
《科学计数法及近似数》教案章节一: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较大的数字,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496×10^8公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便地表示这样大的数字。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数字的方法,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3. 示例:将一些较大的数字,如1000000、0.000001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4. 练习:让学生尝试将一些较大的数字和较小的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并互相检查。
章节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规则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例子,如2.5×10^3 + 1.2×10^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科学计数法的加法运算。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同底数相加减,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
3. 示例:展示一些科学计数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如2.5×10^3 + 1.2×10^3、4.7×10^-2 2.3×10^-2。
4. 练习: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科学计数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互相检查。
章节三:科学计数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例子,如2.5×10^3 ×3.2×10^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科学计数法的乘法运算。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乘法运算规则:同底数相乘,指数相加,系数相乘。
3. 示例:展示一些科学计数法的乘法运算,如2.5×10^3 ×3.2×10^2、7.4×10^-5 ÷2.5×10^-3。
4. 练习: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科学计数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并互相检查。
章节四:近似数的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将一辆车的速度从60公里/小时近似为60公里/小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近似数。
科学计数法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
3.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3.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三、教学步骤及方法:步骤一: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1. 通过实例引入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如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细胞数量等。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意义,简化极大或极小数字的表达方式,方便进行计算和比较。
步骤二: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 分别讲解科学计数法表示非常大和非常小的数字的方法。
2. 针对非常大的数字,讲解术语“基数”和“指数”的概念,并介绍怎么将大数字转换成科学计数法。
3. 针对非常小的数字,讲解术语“基数”和“指数”的概念,并介绍怎么将小数字转换成科学计数法。
步骤三: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1. 介绍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包括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数字和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2. 介绍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资源和材料:1. 教材:教科书、练习册。
2. 辅助教具:黑板、粉笔。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方式,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加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科学计数法,如测量距离、重量、时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实验、化学计算等。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和方法,学生将能够全面地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作用和应用方法,从而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运用科学计数法。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在科学计数法领域的综合素养。
同时,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日常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华师版数学(七上)第二章第12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知识后安排的一节与现实生活中数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方便的方式表示大数,这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节中将得到运用,并且在实际生活及其他学科如理化中也将得到运用,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本课时根据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状况确定教学难点,结合我校三学两评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与学习习惯,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身边数据进一步体会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3.会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过程与方法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方便看、读、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大数的背景知识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节约环保意识。
4.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的关系【教学模式】三学两评【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组图片,给出几个看、读、写都不方便的数据,引起学生强烈认知上的冲突,激起学生想寻求一种方便、简洁的表示方式的欲望,引出课题让学生齐声朗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二、自主学习为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完成学习目标——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特点及把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兴趣与效率,体会成功的喜悦,问题设置尽量通俗易懂。
学生阅读教材第64、65页完成下列问题1.10的n次幂在1后面有【】个0。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能够将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能够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二、教学准备•当前教材相关章节的教学资料•课堂计算题题目•实物或图片展示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用于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字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底数为10的指数来表示,以便简化数字的表达和理解。
科学计数法的标准形式如下:\[a \times 10^n\]•其中a是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被称为尾数;•n是一个整数,被称为指数。
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字,需要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尾数a。
•对于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尾数a就是该数字本身;•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字,尾数a是该数字的绝对值,并把小于1的几次方转换为大于1的分数。
步骤2:确定指数n。
•对于大于1的数字,通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使得左边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确定指数n为移动的位数的负数;•对于小于1的数字,通过将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使得左边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确定指数n为移动的位数的正数。
步骤3:将尾数a和指数n结合起来写成科学计数法的形式,即\[a \times 10^n\]。
3. 将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为了将一个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需要进行如下步骤:步骤1:如果该数字等于0,则它的科学计数法表示为\[0 \times 10^0\]。
步骤2:如果该数字大于0,则进行以下步骤:•将该数字除以10,得到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尾数a;•计算除法产生的商的小数位数,记为小数位数d;•将小数点向左移动d位,并将尾数a乘以10的d次方,得到科学计数法表示。
步骤3:如果该数字小于0,则再次进行以下步骤:•将该数字除以10,得到一个小于1且大于-1的尾数a;•计算除法产生的商的小数位数,记为小数位数d;•将小数点向右移动d位,并将尾数a乘以10的-d次方,得到科学计数法表示。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简便运算。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难点: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以及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计数法,提出大数与小数运算时的不便之处。
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练习。
4.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实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互换练习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通过课后作业,收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示例。
2. 练习题库,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互换和应用题目。
3.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课堂板书和强调重点。
4. 计算器,用于演示和验证计算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科学计数法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第二课时:练习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科学计数法初中教案
科学计数法初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能将大数和较小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体会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计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大数和较小数的例子,如我国的人口数量、太阳的半径、光速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便地表示这些数。
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发现科学计数法的基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学生进一步分析,得出科学计数法中指数n与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n的值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三、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并尝试将一些大数和较小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四、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和较小数,如我国的耕地面积、中学生平均身高等。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科学计数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理解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科学计数法的教案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和和小数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科学计数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3.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转换方法。
2.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相关概念和转换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相关教学资料。
2. 练习题及答案。
3.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记数法,提出大数和小数表示的局限性。
2. 引入科学计数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演示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3. 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
2. 引导学生总结科学计数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
2.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练习题,巩固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和转换方法。
2. 思考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并进行实践尝试。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课后进行)1. 学生课堂参与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2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天文、物理等领域的数值表示;
-通过科学计数法进行数值比较、估算和简化计算。
举例:重点讲解如何将一个较大的数(如5,600,000)转换为科学计数法(5.6×10^6),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计数法之间的加、减运算(如3.2×10^3 + 4.5×10^3)。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的方法,形式为a×10^n(1≤a<10,n为整数)。它在数学、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我们要表示奥运会金牌含金量为0.999...,可以写作9.99...×10^-1。这个案例展示了科学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简化数值表示。
2.培养学生通过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培养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4.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讨论、分享科学计数法的应用,提升合作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及其表示形式:a×10^n(1≤a<10,n为整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和计算较大或较小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的表示方法,如整数、小数、分数等。
(2)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时,如何简便地表示和计算呢?2.知识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其基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2)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规则①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位数减1。
②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加1。
③科学计数法中,a的取值范围为1≤|a|<10。
(3)举例讲解以光速为例,光速为299,792,458米/秒,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2.99792458×10^8米/秒。
3.实践操作①0.000000②③0.0000456(2)每组派代表分享结果,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4.拓展应用(1)讲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
(2)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疑问。
6.课后作业①0.000000789②987654321③0.00000321(2)查阅资料,了解科学计数法在某个领域的具体应用,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讲解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解释。
2.在举例讲解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在描述很大的距离,比如从地球到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大约有4.37光年,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太大,我们该如何简便地记录和交流这样的信息呢?生1:我们可以用公里,但是数字还是很大。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
2. 掌握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将一个数表示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 ≤|a| < 10,n 为整数。
2.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1)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 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 位,得到a 的值。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转换方法。
2. 难点: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准确地进行转换。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较大的数。
2. 新课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解释为什么a 需要满足1 ≤|a| < 10,以及n 的意义。
(2)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科学计数法的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如将卫星发射高度、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等表示为科学计数法。
4.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3章《科学计数法》。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3.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3. 学会将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互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难点:科学计数法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大数与小数的科学计数法互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精确值。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这组数据表示为1.23456789×10^9,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
3. 讲解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讲解如何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1: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出示例题2:将科学计数法1.23456789×10^9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a×10^n位数:n有效数字:a的位数互换方法:普通记数法→科学计数法:a×10^n科学计数法→普通记数法:a×10^n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科学计数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科学计数法》教学目标1、掌握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2、掌握会还原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成大数。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
例如,太阳的半径约696000千米、光速约300000000米/秒,世界人口约8000000000人等,怎么读写这些数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些大数的新的表示方法。
二、探究新知1、观察:10的乘方有什么特点?10²= 100 10³ = 1000 10^4=10000 10^5=100000发现: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来表示一些大数。
2、尝试用10的乘方来表示567000000567000000= 5.67×10^8像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对于小于-10的数也可以类似表示。
例如-567000000 = -5.67×10^8。
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0000001000000 = 1 × 10^6(2)5700000057000000 = 5.7 × 10^7(3)-123000000000-123000000000 = -1.23 × 10^114、思考:上面的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相等。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
三、巩固练习1、用科学计数法写出下列各数:10000 = 10^4800000 = 8 × 10^556000000 = 5.6 × 10^7-7400000 = -7.4 × 10^62、下列用科学计数法写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1 × 10^7 = 100000004 × 10^3 = 40008.5 × 10^6 = 85000007.04 × 10^5 = 704000-3.96 × 10^4 = -396003、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字。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学生起点状况分析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大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据的简单处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科学记数法的引入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并能够熟练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同时,通过具体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科学记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程目标1. 理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
2. 能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3. 通过具体数据的学习,体会科学记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通过科学记数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能够熟练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领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2. 投影仪3. 教学软件:PPT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生活中较大的数。
2. 新课学习:讲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并通过具体实例解释其意义和应用。
3. 巩固练习: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尝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4. 归纳小结:回顾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总结其特点和优势。
5.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方法和策略1. 讲解法:通过讲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应用。
2. 示范法:通过具体实例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方法。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的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培养以下能力: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科学计数法的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操作,培养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科学计数法应用于生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基础知识巩固题:主要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转换以及基本运算。此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解题能力。
例题:
(1)将下列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560000、0.00004、8750000。
(2)计算:3.2×10^3 × 2×10^2,(5×10^4) ÷ (2×10^3)。
3.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例如,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到月球表面的距离是多少吗?”这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它在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时的优势。这样的导入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题:
讨论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表述清晰。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一、能力目标:1、借助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
2、会用简便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探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师:上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认识了100万有多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书写下面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3)地球离太阳约为150000000千米(4)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些数太大了,不好记。
比100万都大。
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书写这些较大数据的科学的方法,(引出课题)师:现在我们不知道怎样写这些数简便,那我们寻求一下计算器的帮助。
计算器就算是容纳的数字再多,也得有个极限是吧?平时我们用的计算器最多能容纳多少位?生:8位或10位师:当计算器计算到大于8位或10位的数时,它是怎么显示的?你们试试看,你是怎样操作的?(学生自己操作,汇报结果。
老师写出最后形式,讲评后,举出课本上小明用计算器表示大数的方法。
最后计算器显示出1×的形式。
这一部分用课件展示)师:1×是小明通过怎样的运算得到的呢?(生:可能回答是1000经过两次平方得到的。
师:实际上就是1000的几次方?生:1000的4次方。
那么1×应该表示什么数?生:1000即1000000000000)师:计算器显示屏上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10的指数师:这里出现了指数的概念,我们曾经在‥哪一部分学到了指数?生:乘方运算师: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乘方。
数学七年级上册《科学计数法》教案
6 100 000 000=6.1×1 000 000 000=6.1× .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也就是把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0≤a<10的数,n的值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
2、其次确定n的值,n的值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
教学后记(反思成败、总结经验):
初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康
审核教师
授课周次
授课时间
课题
1.5.2科学计数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2、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讨论
(1)2× ;(2)7.12× ;(3)8.5× .
3.已知长方形的长为7×105mm,宽为5×104mm,求长方形的面积.
4.把199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99×10n-3的形式,求n的值.
板书设计:
1.5.2科学计数法
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这个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
三、例题讲解(5分钟)
例5(课本45页例题)
四、课堂练பைடு நூலகம்(10分钟)
课本45页练习1、2、3题。
五、课堂小结(2分钟)
如何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六、当堂检测(10分钟)
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阅读和表达科学计数法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3.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科学计数法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
2.课堂讲解法。
3.活动探究法。
五、教学内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用以表达过大或过小的数的一表示方法,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有效数字和指数。
例如:1000可以表示为10的3次方,1.5×10的-6次方则表示为0.0000015。
2.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为有效数字乘10的n次方,其中n是整数,而有效数字的个位为非零数。
例如:520000000可以表示为5.2×10的8次方,0.000003可以表示为3×10的-6次方。
3.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将一个科学计数法转换为十进制数,只要把它的指数表示成10的n次方的形式,再将前面的有效数字和10的n次方相乘即可。
例如:3.6×10的7次方 = 3.6×10000000=36000000,0.85×10的-5次方 =0.85/100000=0.0000085。
将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只要把它表示成形如有效数字×10的n次方的形式,其中有效数字为非零数,且第一个数字是个位数,指数n为该数中小数点左移或右移的位数。
例如:3600000 = 3.6×10的6次方,0.0000085 = 8.5×10的-6次方。
4.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中进行乘、除、加、减运算时,要先按照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进行数据的变形,再进行运算。
在乘法和除法中,把指数相加或相减,有效数字相乘或相除;在加法和减法中,先把指数相等的分别相加或相减,再将其它位上的数附加上去,最后化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科学记数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和小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和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回顾10的n次幂的意义和规律,以帮助理解科学记数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尝试出表示大数和较小的数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3.关键:理解乘方意义和负指数的概率.
四、课堂引入
1.乘方的意义,a表示什么意义?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
五、新授.
• •例如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困难,那么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
让我们先观察10的乘方有什么特点?
102=100,103=1000,104=10000,…
即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例如567000000=5.67×100000000=5.67×108
读作:“5.67乘10的8次方(幂)”.
这样不仅可以使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例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中国人口约为1.3×109人,太阳半径约为6.96×108米,光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
例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0,57000000,123000000000.
解:1000000=106(这里a=1省略不写)
57000000=5.7×10000000=5.7×107
123000000000=1.23×100000000000=1.23×1011
观察上面的式子,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1000000是7位整数,而10的指数是6,57000000是8位整数,而10的指数为7.
即等号右边10的指数比左边整数的位数小1.
问:如果一个数是6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10的指数是多少?•如
果一个数有8位整数呢?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 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 -1.
注意:“n 位整数”是指这个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
例如:831.5的整数部分是3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315×102.
另外,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规定a 必须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 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遇到一些较小的数据.例如存在于生物体内在某种细胞的直径约为百万分之一米,•即1•微米,••本次中特等奖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即0.000001,它们也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吗?
本章引言中有1纳米=10米,这是什么意思呢?
1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米是1纳米的10亿倍,也就是说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两者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可以表示为:
1米=109纳米,或1纳米=9
110米 在科学记数法中,后一式子表示为 1纳米=10-9米 一般地,当a≠0,n 是正整数时,a -n =
1n a 例如 1米=102厘米,或1厘米=
2110
米=10-2米. 即0.01=10-2
六、巩固练习
1.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1、2题.
七、课堂小结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注意a×10n 中a 的范围是1≤a<10,n 是正整数,n 与原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m 的关系是m -1=n ,•反过来由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数时,原数的整数部分的数位m 比10的指数大1.(即m=n+1) 另外,对于绝对值较大的负数,如-729000,它可表示为-7.29×105,它的意义是7.29×105的相反数,这里的a 仍然是1≤a<10.
对于较小的数,如0.00012,因为0.00012=1.2÷10000=1.2÷104=1.2×
4110
=1.2×10-4.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4、5、9、10题.
九、板书设计:
1.5.2 科学记数法
第三课时
1.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a<10),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