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
(1)溶菌酶和杀菌性蛋白的作用,可对细菌发挥杀伤,消化或分解的作用。
(2)酸性的作用,因糖酵解乳酸积累而导致ph下降。乳酸本身不仅具有杀菌抑菌作用,同 时也为各种水解酶提供了最适的作用条件。
吞噬作用的结果: • 完全吞噬(杀灭) • 不完全吞噬(不被杀死) • 组织损伤(溶酶体) • 抗原提呈(启动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化过程示意图
杀伤和消化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氧化酶) 1.活性氧中介物 (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 ROI); 因吞噬作用而激发呼吸爆发
成分包括:单线态氧 1O2、H2O2 、 O2.
化氮,亚硝酸盐, 以及硝酸盐等杀菌作用
OH.
2.活性氮中介物(reactive nitrogen termediates, RNI)作用系统:成分主要有一氧 3、MPO(髓过氧化物酶)杀菌系统:MPO利用过氧化氢和氯离子产生次氯酸盐,并形成具 有氧化能力的自由基, 构成MPO–H2O2–卤素系统,在吞噬细胞内杀灭微生物.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一类或一群特定微生物病原体共有的某些分子结构,高 度保守、非特异性、可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所识别。
是指病原体内存在一些进化上非常保守的与致病性相关 的组分
常见有:脂多糖(LPS)、磷壁酸(LTA)、肽聚糖 (PGN)、甘露糖、细菌DNA、双链RNA和葡聚糖等。
杀灭作用。
同时,还可以加强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三)黏膜免疫
黏膜免疫系统是由分布于胃肠道、泪道、唾液分泌管、 呼吸道、泌尿道和乳腺黏膜内的淋巴组织组成的,占据 了机体淋巴组织的大部分,是病原微生物侵入的主要门 户。 粘膜是吸收、消化和交换营养物质的场所,面积巨大,分布 于人的胃肠道的面积有400平方米,200倍于皮肤表面。
趋化:吸引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定向到达炎症部位 补体活化产物、细菌成分或代谢
识别与黏附:吞噬细胞表面受体(PRR)识别病原表面分子
(PAMP) 吞噬细胞表面 IgG Fc受体、补体C3b受体 调理作用
吞入:吞噬细胞伸出伪足,吞入病原体形成吞噬体
杀灭与消化:吞噬细胞内的超氧阴离子(活性氧、活性氮 )以及各种溶菌酶的作用杀灭并消细菌
3.粘膜淋巴细胞的归巢性
黏膜致敏活化的淋巴细胞经胸导管、血 液又落户于粘膜部位发挥作用,而外周组 织中活化的淋巴细胞就不会进入粘膜。 这种现象的一个好处是在粘膜某一处致 敏的淋巴细胞可以传播到粘膜组织的各 个部位
4.粘膜作为胸腺外T细胞分化的场所
传统上T、B淋巴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 分化成熟。近30年来,不断累积的证据 表明, 小肠可被视为另一类初级免疫器 官。B细胞可以在PP中,T细胞可以在小 肠上皮处完成分化,并且粘膜可以提供 淋巴细胞前体。
(一)体液免疫
2. 调理吞噬作用:抗体与补体可激活吞噬细胞吞噬功能。
(一)体液免疫
3. 中和毒素毒性,故这类抗体也称为“抗毒素”。
阻断外毒素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或封闭毒素的活性部分。
攻膜复合物
(一)体液免疫
4. 抗体和补体的联合溶菌作用
(一)体液免疫
5. 依赖抗体的细胞毒作用
(二) 细胞免疫
胞外菌:寄居在细胞外,如宿主细胞表面、组织间隙、 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 兼性胞内菌:主要在宿主细胞内寄居,也可 在宿主体外无活细胞的适宜环境下生长繁殖 (结核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等)
胞内菌
专性胞内菌:必须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立次克体、衣原体)
固有免疫:
1.巨噬细胞 活性氧中介物(O2-、-OH、H2O2等)+活性氮中介物(NO) 杀伤胞内菌 2.中性粒细胞:感染早期有一定作用。(主要对抗胞外菌感染) 直接杀伤靶细胞 3.NK细胞 产生IFN-γ,活化巨噬细胞,增强Mφ的吞噬杀菌和分泌功能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是指存在于集体血清、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甚至细胞浆内能 够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典型的模式识别受体: 甘露糖受体 清道夫受体 Toll样受体
PRR与PAMP识别不是严格的一对一的“锁-钥”关系。 基本适合 +分 子振动 柔性结合
适应性免疫 :
因特异性抗体不能进入细胞中和胞内菌, 清除胞内菌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
Th1 细胞:IL-2、IFN-γ、TNF-a 细胞免疫 CTL 细胞:穿孔素、颗粒酶、IFN-γ
抗体:ADCC(病菌被释放后)
第三节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Anti-infection of host
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进入机体时, 机体首当其冲就面
临一个对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的识别。识别这些外来异 物后,通过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机制和获得性 免疫 (acquired immunity) 机制清除进入外来异物。这个 过程称为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天然免疫也称固有免疫 (intrinsic immunity), 获得性免疫也称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1. 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 ①通过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等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 ②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CTL在杀伤靶细胞的过程中自身不受伤害,可连续杀
伤多个靶细胞。
(二) 细胞免疫
2. Th1细胞的作用 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增强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 例如,IFN-γ可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对胞内微生物的
作用于G+肽聚糖,使细菌细胞壁裂解而溶菌;
在特异性抗体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 一类富含碱性氨基酸的小分子多肽,文献中有抗菌 肽,肽抗生素等。 其杀菌机制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菌细胞
溶解死亡。
其他:乙型溶素,组蛋白,吞噬细胞杀菌素等等。
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是机体在接触 病原之后或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的免疫反应, 其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记忆性。 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分别 由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所介导。
(一)体液免疫
1. 抑制病原体黏附
黏膜表面的分泌型IgA 型抗体,可发挥阻断 细菌黏附以及阻断病 毒吸附敏感细胞的作 用。
(三)体液因素的作用
1. 补体(complement):经典途径,旁路途径 抗感染免疫机制: • • 溶解和杀伤作用:C56789 膜攻复合物 趋化作用: C3a, C5a
•
调理作用:C3b,C4b
2. 溶菌酶(lysozyme):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 广泛分布于血清、唾液、泪液、乳汁和黏膜分泌液中; 抗感染机制:
紧密连接和吞饮作用,阻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从
血流进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3. 血胎屏障(blood-placenta barrier)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共同组成。
此屏障可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
保护胎儿免受感染。
(二)吞噬细胞
1、模式识别受体(PRR)、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2、吞噬和杀菌过程 趋化 识别和黏附 吞入 杀灭和消化 3、依氧杀菌系统、非依氧杀菌系统 4、吞噬作用的后果
* 几乎所有TLR均可单独或共同识别多种结构不
同的配体
肽聚糖、磷壁酸(G+) 细菌脂蛋白 LPS(钩端螺旋体) LPS(G-) 磷壁酸(G+) RSV F蛋白
dsDNA
鞭毛蛋白
分枝杆菌细胞壁
酵母多糖
非甲基化 CpGDNA
TLR6
TLR2
TLR1
CD14 MD2
TLR4
TLR3
TLR5
TLR9
吞噬和杀菌过程
5.粘膜免疫系统的应用 通过粘膜免疫途径的免疫方法在生产实 践中已被广泛应用,有效预防一些畜禽 传染病的发生。 鼻粘膜给药进行粘膜免疫简便易行,药 物经鼻粘膜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后直 接进入体循环,可免受胃肠道酶的破坏 和肝脏对药物的消除效应,有利于提高 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
四、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1.黏膜免疫系统的解剖学性质
粘膜免疫系统的淋巴器官有两个基本特 性:(1)接近抗原;(2)诱导和效应位 点的区域化 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 :由派伊 尔结(PP)、肠系膜淋巴结(MLN)以及分 散在粘膜固有层(LP)和肠上皮中的大量 淋巴细胞组成。
2.粘膜免疫系统中的特殊淋巴细胞
(1)LP中的T细胞 对抗原缺乏应答,却分泌大量效应因子 (如 IL-4、IL-5),表现出一种提前进入分化 的状态。简而言之,LP的T细胞一般无反 应性,只对通过异常途径提呈的抗原感兴 趣。 (2)上皮间的T细胞 功能不明,推测IEL可分泌角质化细胞生 长因子(KGF),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和更 新,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
一、固有免疫
(一)屏障结构
1. 皮肤与黏膜
(1)阻挡和排除作用
(2)分泌多种抗菌物质:如乳酸、脂肪酸、溶菌酶等 (3)正常菌群对外来菌的拮抗作用
2.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和星 状胶质细胞等组成。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