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科举制试题及答案
![高中科举制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83725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5.png)
高中科举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2. 科举制度中,进士科是选拔哪种类型的官员?A. 武官B. 文官C. 地方官D. 宫廷官答案:B3. 科举制度中,殿试是在哪一级进行的?A. 乡试B. 会试C. 省试D. 皇帝亲自主持答案:D4. 科举制度中,以下哪个不是考试科目?A. 经义B. 策论C. 诗词D. 骑射答案:D5. 科举制度中,状元是指什么?A. 乡试第一名B. 会试第一名C. 殿试第一名D. 省试第一名答案:C二、填空题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______朝,终于______朝。
答案:隋,清2.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经义、策论、诗词3. 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的考生被称为______,通过会试的考生被称为______。
答案:秀才,举人4. 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______、______。
答案:榜眼,探花三、简答题1. 简述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答案: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2)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因为科举考试注重文化知识和治理能力,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3)加强了中央集权,因为科举制度使得官员的选拔和任命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减少了地方势力对官员任命的影响。
(4)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读书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从而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2.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有哪些影响?答案: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得不同出身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制度的束缚。
(2)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因为科举考试注重文化知识和治理能力,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科举制初中试题及答案
![科举制初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884d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1.png)
科举制初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举制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主要考察哪些内容?A. 武艺B. 诗词C. 经学和时务D. 绘画答案:C3. 科举制的创立者是?A. 汉武帝B. 隋文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科举考试的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画师5. 科举制在哪个朝代达到鼎盛?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6. 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是什么?A. 家世背景B. 财富多寡C. 考试成绩D. 社会地位答案:C7.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B. 增强了皇权C.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 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答案:D8. 科举考试中,哪一科是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的?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武举科D. 律科答案:C9. 科举考试中,殿试是由谁主持的?B. 宰相C. 礼部尚书D. 地方官员答案:A10.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民国D. 唐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______朝,终于______朝。
答案:隋,清2.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和殿试。
答案:乡试,会试3. 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第一名被称为______。
答案:状元4.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选拔______和______的人才。
答案:德才兼备,文武双全5. 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古代______的终结。
答案:封建科举制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社会文化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为下层社会提供了上升的渠道;同时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有才能的官员。
科举制试题
![科举制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05add6b14e852458fb57dc.png)
科举制试题日常生活现象折射着社会文明的曲折历程。
回答1~3题。
1.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 答案 B解析从题干来看,这些蔬菜品种都来自于海外,据此可判断出当时唐朝对外交流繁荣,故选B。
3.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
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答案 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该事件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1873年正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此期间日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由此可判断出正确选项。
康有为等人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团体是()A.强学会B.保国会C.共进会D.兴中会答案 B解析A项强学会是维新派的政治团体;B项保国会是维新派成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团体;C 项共进会是秘密革命团体,在武昌和文学社组成起义的领导机关;D项兴中会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
故应选B。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
”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该题求解的答案是中国近代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的事件,也就是带有政治斗争和思想解放双重性质的事件。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仅反映了中国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起步,尚未涉及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局面。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猛烈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但不具备政治斗争的性质。
符合条件的只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它们既是要求变革或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运动,也在近代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科举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e0ca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1.png)
科举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科举考试的科目?A. 诗赋B. 策论C. 算术D. 绘画答案:D4. 科举考试的最终目的是选拔什么?A. 官员B. 教师C. 士兵D. 工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科举考试的创立者是_______。
答案:隋文帝2. 科举考试中,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_______。
答案:解元3. 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经义、时务策4. 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是_______。
答案:殿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科举考试的历史意义。
答案: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的选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科举考试的流程是怎样的?答案:科举考试的流程主要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地方性的考试,通过者称为秀才;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称为进士。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为科举考试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其次,它改变了社会结构,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不再完全依赖于出身和财富。
此外,科举考试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因为考试内容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使得考生需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
最后,科举考试还影响了政治制度,因为它为政府选拔了大量有能力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效率。
科举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a206d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9.png)
科举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解析: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但隋朝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A. 王安石B. 司马光C. 包拯D. 朱元璋答案:D解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并非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而是通过农民起义起家,最终建立了明朝。
二、多项选择题1. 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包括以下哪些?A. 经义B. 律令C. 诗赋D. 算术答案:A、B、C解析: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包括经义、律令和诗赋,而算术并不是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
2. 以下哪些措施是科举制度中用来防止舞弊的?A. 糊名法B. 锁院法C. 考试时间延长D. 考试地点分散答案:A、B、D解析:糊名法是指将考生的名字和试卷分离,以防止考官因考生身份而产生偏见;锁院法是指考试期间考官和考生都被封闭在考场内,以防止信息泄露;考试地点分散也是为了防止考生和考官之间有不正当的联系。
三、简答题1. 简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维护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作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得社会底层的人才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打破了世袭制的局限,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同时,科举制度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为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解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命运,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科目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这促使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其次,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李白、杜甫等,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受到了科举制度的影响。
2024年统编版初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统编版初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2aeba8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9.png)
2024年统编版历史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个朝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A、商鞅变法B、秦灭六国C、三国鼎立D、隋朝统一3、东汉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是“党锢之祸”的镇压与限制,试图强化皇权,削弱外戚和宦官的影响?A、汉武帝B、汉桓帝C、汉宣帝D、汉光武帝4、唐代的科举制度对官员选拔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哪一科目在进士科中被视为单独的一科,被置于重要地位,对官员选拔具有关键作用?A、明经科B、明法科C、武举科D、明书科5、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A、商汤灭夏B、周武王伐纣C、司马迁编撰《史记》D、秦始皇统一六国6、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A、推行郡县制B、废除分封制C、统一度量衡D、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7、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8、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 郭沫若B. 康有为C. 梁启超D. 张之洞9、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其中在地方推行()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州县制 10、汉武帝时期,中央为了加强思想统一,采取了下列哪一项重要措施?()A、书同文字B、废除百家,独尊儒术C、罢黜百家,独尊道教D、建立太学11、题: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范畴?A. 实行推恩令B. 设置监察御史C. 实行察举制D. 改变地方行政区划12、题:唐朝时期,边疆民族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哪项政策与唐朝的开放民族政策不符?A. 设立节度使B. 与吐蕃和亲C. 授予回纥可汗“天可汗”称号D. 与南诏结盟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30道中国古代科举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古代科举知识选择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e1ca1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4.png)
30道中国古代科举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A)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2. 科举考试中,会试一般在哪里举行?(B)A. 县城B. 省城C. 京城D. 皇宫3. 以下哪个不是科举考试的科目?(D)A. 进士B. 明经C. 武举D. 算术4. 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A)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5. 以下哪个成语与科举考试有关?(B)A. 名落孙山B. 金榜题名C. 一举两得D. 才高八斗6. 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哪几级考试才能获得进士资格?(C)A. 乡试、会试B. 会试、殿试C. 乡试、会试、殿试D. 童试、乡试、会试、殿试7.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作用?(D)A. 选拔人才B. 促进教育发展C. 稳定社会秩序D. 加强中央集权8.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C)A. 500 年B. 800 年C. 1300 年D. 1500 年9.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低的一级考试?(A)A. 童试B. 乡试C. 会试D. 殿试10. 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的录取率大约是多少?(B)A. 10%左右B. 30%左右C. 50%左右D. 70%左右11.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D)A. 童试B. 乡试C. 会试D. 殿试12. 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在殿试中的成绩分为哪几个等级?(A)A. 三甲B. 四级C. 五级D. 六级13.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要求?(D)A. 品德高尚B. 才华出众C. 身体健康D. 家庭富有14. 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的试卷是由谁来批改的?(C)A. 考生自己B. 考官C. 阅卷官D. 皇帝15.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官的称呼?(B)A. 主考B. 考官C. 阅卷官D. 祭酒16. 古代科举考试中,考官在批改试卷时主要依据什么来评判?(A)A. 考生的答题内容B. 考生的书法水平C. 考生的家庭背景D. 考生的相貌17.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监考人员的称呼?(D)A. 主考B. 考官C. 阅卷官D. 监试官18. 古代科举考试中,监考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A. 维持考场秩序B. 批改考生试卷C. 解答考生疑问D. 防止考生作弊19.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场的称呼?(C)A. 考棚B. 考房C. 贡院D. 考场20. 古代科举考试中,考场的环境是怎样的?(A)A. 非常安静B. 非常嘈杂C. 非常拥挤D. 非常舒适21.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座位的称呼?(B)A. 考位B. 号房C. 座位D. 考场22. 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在进入考场时需要经过哪些程序?(D)A. 点名B. 搜身C. 检查文具D. 以上都是23.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试时间的称呼?(C)A. 时辰B. 刻钟C. 场次D. 日期24. 古代科举考试中,每场考试的时间大约是多少?(B)A. 2 小时B. 3 小时C. 4 小时D. 5 小时25.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试成绩的称呼?(A)A. 名次B. 分数C. 等级D. 评价26. 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的成绩是如何公布的?(B)A. 张贴榜单B. 宣读名次C. 发送通知书D. 报纸公布27.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中举者的称呼?(C)A. 秀才B. 举人C. 进士D. 状元28. 古代科举考试中,中举者可以享受哪些待遇?(D)A. 免除徭役B. 赏赐财物C. 授予官职D. 以上都是29. 以下哪个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落榜者的称呼?(A)A. 落第B. 不第C. 下第D. 未第30. 古代科举考试中,落榜者可以选择哪些出路?(D)A. 继续参加下一次考试B. 回家务农C. 经商D. 以上都是。
辽宁省沈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辽宁省沈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832c876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7.png)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个朝代开创了科举制度?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明朝灭亡B、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戊戌变法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学界泰斗”?A. 司马迁B. 王充C. 王安石D. 范仲淹4、以下哪项不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跋涉之战D. 赤壁之战5、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学之父”?A. 荀子B. 儒家C. 司马迁D. 韩非子6、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春秋战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西汉建立D. 东汉建立7、下列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A、焚书坑儒,统一思想B、统一度量衡,便利贸易C、修建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D、设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8、唐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被称为“诗仙”?A、唐太宗B、唐玄宗C、李白D、杜甫9、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古希腊的民主之父”?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梭伦D. 柏拉图的学生 10、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经济政策?A. 均田制B. 租庸调制C. 两税法D. 改土归流11、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洋务运动D. 五四运动12、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什么?A. 京师大学堂B. 北洋水师学堂C. 京师同文馆D. 南洋公学13、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史记》是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所著的一部历史书籍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C. 《史记》共分为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以纪为主D. 《史记》中“世家”部分主要记载了历代帝王的功绩14、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活字印刷术D. 蒸汽机15、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B) 由蔡伦改进后广泛传播•C) 主要用于军事目的•D) 初期仅限于皇室使用16、关于宋朝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得到极大发展•B) 农业税制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C) 海外贸易不发达,对外交往较少•D)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高中科举制试题及答案
![高中科举制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5ae0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7.png)
高中科举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举制起源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隋朝答案:D2. 科举制的主要考试科目是什么?A. 骑射B. 诗词C. 八股文D. 算术答案:C3. 科举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答案:A4. 科举制在哪个朝代达到鼎盛?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民国D. 唐朝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________的一种制度。
答案:官员7. 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策论等。
答案:经义、诗赋8. 科举制的考试分为________、________、殿试三个阶段。
答案:乡试、会试9. 科举制的实行,促进了________的普及和________的发展。
答案:教育、文化10. 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________的结束。
答案:封建社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科举制的特点主要包括:(1)选拔人才的公平性,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减少了世袭和门阀的影响;(2)考试内容的标准化,以儒家经典为主,强调文学和经学;(3)考试程序的严格性,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等阶段,层层选拔;(4)考试结果的权威性,考试结果由皇帝亲自决定,具有很高的权威。
12.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促进了社会流动,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平民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的实行使得读书成为社会风尚,提高了文化水平;(3)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科举选拔官员,中央政府能够更好地控制地方;(4)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加深了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根深蒂固。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高中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857202b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1.png)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代科举制度中,选拔人才的主要科目是_________。
2. 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3. 唐代科举考试中,秀才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唐代科举考试中,明经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唐代科举考试中,明法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唐代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
A. 唐太宗B. 唐高祖C. 唐玄宗D. 武则天2.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A. 诗赋B. 策问C. 经义D. 算术3.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一项是明经科的考试内容()。
A. 诗赋B. 策问C. 经义D. 算术4.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一项是明法科的考试内容()。
A. 诗赋B. 策问C. 经义D. 律令5.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一项是秀才科的考试内容()。
A. 诗赋B. 策问C. 经义D. 算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2. 描述唐代科举考试的一般流程。
3. 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和明经科有何不同?4. 唐代科举考试中,明法科的考试内容有何特点?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唐代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公平性问题。
五、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英文。
2. 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成英文。
答案:一、填空题1. 进士科2. 诗赋、策问3. 经义、策问4. 经义、策问5. 律令、策问二、选择题1. A2. D3. C4. D5. C三、简答题1. 唐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首创科举制,唐太宗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a326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0.png)
科举制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6福州)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
该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2.(2016大门)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3.(2016•南京)“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微之际。
”“进士科”的作用是(・)A.巩固了西周统治B.改善了选官制度C.加强了经济交流D.妨碍了中外往外4.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C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5.(2016恩施州)“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学制度,下面关于科学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学制度的基本特征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土,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6.(2016潍坊)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A.隋朝短命而亡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D.科学技术发展7.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
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
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D.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8.(2015•江苏泰州)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央政权的社会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关于古代科举考试题目及答案
![关于古代科举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dc0e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1.png)
关于古代科举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2. 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答案:A3. 科举考试中,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解元答案:D4. 科举制度中,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诗词歌赋B. 经史子集C. 法律条文D. 算术几何5. 科举考试中,哪位皇帝首次设立了武举?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答案:B6. 科举考试中,会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会元答案:D7. 科举制度中,哪一科的考试内容以法律为主?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明法科D. 武举科答案:C8. 科举考试中,哪位皇帝首次设立了进士科?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武则天答案:B9. 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二名被称为什么?B. 榜眼C. 探花D. 进士答案:B10. 科举制度中,哪一科的考试内容以武艺为主?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明法科D. 武举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以下哪些是科举考试的科目?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明法科D. 武举科答案:ABCD2. 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些是考试的等级?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省试答案:ABC3. 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些是考试的名称?A. 状元B. 榜眼D. 进士答案:ABCD4. 科举制度中,以下哪些是考试的内容?A. 诗词歌赋B. 经史子集C. 法律条文D. 算术几何答案:ABCD5. 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些是考试的阶段?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省试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满分10分)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______朝。
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期末科举制专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22f0059eef8c75fbfb368.png)
科举制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6·福州)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
该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2.(2016•天门)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3.(2016·南京)“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微之际。
”“进士科”的作用是()A.巩固了西周统治B.改善了选官制度C.加强了经济交流D.妨碍了中外往外4.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C.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 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5.(2016•恩施州)“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学制度,下面关于科学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学制度的基本特征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6.(2016·潍坊)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7.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
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
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8.(2015·江苏泰州)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举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
《期末专题:科举制》试题与答案七年级历史-下
![《期末专题:科举制》试题与答案七年级历史-下](https://img.taocdn.com/s3/m/450dc35f763231126fdb111f.png)
七下历史《期末专题:科举制》夯实基础一、隋朝:1.建立: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注重门第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1.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2.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三、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四、明朝:1.八股取士: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答卷要由八个部分组成三句承题,两句破题,称为“八股文”。
2.影响: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针对性练习一、综合题1.北宋吸取历史教训,实行了新的政策,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宋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1)根据材料一,说出北宋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采取该政策的原因:材料二:宋初大将曹翰的《退将诗》: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宋朝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北宋武将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初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劝学诗》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科举试题推荐及答案高中
![科举试题推荐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6dde0b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d.png)
科举试题推荐及答案高中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2. 科举考试中的“进士”是指什么?A. 考试通过的第一名B. 考试通过的前三名C. 考试通过者D. 考试未通过者3.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哪一项是必考的内容?A. 诗赋B. 策论C. 八股文D. 算术4. 科举考试中,被称为“状元”的是哪种考试的第一名?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院试5. 科举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A. 选拔官员B. 选拔教师C. 选拔医生D. 选拔工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________的一种制度。
2.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________三个阶段。
3. 科举考试的科目包括经学、史学、________等。
4.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主要采用________文的形式。
5. 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第二名被称为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2. 描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流程。
3. 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有哪些?4. 为什么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发明?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 评述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示。
答案:一、单选题1. A2. C3. C4. C5. A二、填空题1. 官员2. 殿试3. 子学4. 八股5. 榜眼三、简答题1. 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世袭制和门第观念,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选拔了大量有才干的人才进入官僚体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流程包括:乡试(在地方举行,选拔秀才)、会试(在京城举行,选拔举人)、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进士)。
3. 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包括: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文化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选拔了大量有才干的人才,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试题]有关科举制的例题
![[试题]有关科举制的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028c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2.png)
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
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精题精讲例1 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名称号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致富C.作战建立战功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例2 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B.常设的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C.进士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D.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我夯基我达标1. 隋唐之前的选官主要凭()A.才能 B.家世背景 C.思想进步 D.勤劳2.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A.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C.推荐制D.自荐制3.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C.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4.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A.策问B.杂文C.经史D.诗词5.在科举制创立之初,李世民曾有一句名言。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077fe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6.png)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1.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长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B.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比如七月的“节气”是立秋,“中气”是中秋。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提出“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的主张,宣扬“仁政”,反对战争。
D.科举制度是指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共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级,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2.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B.族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族"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 双鲤” “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 加冠” “不感”“ 始龁” “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明清科举时,秀才或监生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如“范进中举”。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据战国时史料编写的国别体断代史,《唐雎不辱使命》即出自此书。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用“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B.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代表作,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借屈原的时代来反映当时的时代。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解析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e978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5.png)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科目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B2. 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什么?A. 法律B. 算术C. 诗词D. 经史答案:D3.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位人物不是著名的科举状元?A. 王勃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D二、填空题1. 唐代科举考试分为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乡试、会试、殿试2. 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经义、策问、诗赋三、简答题1. 简述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答案: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包括:(1)考试制度化,有固定的考试时间、地点和程序;(2)考试内容广泛,涵盖经史、诗词、策论等;(3)选拔标准严格,注重考生的文学素养和政治才能;(4)考试结果具有权威性,直接影响考生的仕途发展。
2. 唐代科举考试对唐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唐代科举考试对唐代社会产生了以下影响:(1)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2)为国家选拔了大量有才能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效能;(3)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减少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影响;(4)促进了社会流动,为平民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四、论述题1. 论述唐代科举考试与现代公务员考试的异同。
答案:唐代科举考试与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相同点包括:(1)都是选拔官员的制度;(2)都有一定的考试程序和标准;(3)都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不同点包括:(1)考试内容不同,唐代科举考试更注重文学素养,现代公务员考试更注重专业知识和行政能力;(2)选拔范围不同,唐代科举考试面向全国,现代公务员考试可能针对特定地区或部门;(3)考试形式不同,唐代科举考试以笔试为主,现代公务员考试可能包括笔试、面试等多种形式;(4)考试结果的影响不同,唐代科举考试结果直接影响考生的仕途,现代公务员考试结果可能只是选拔过程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6·福州)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
该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2016•天门)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3.(2016·南京)“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微之际。
”“进士科”的作用是()
A.巩固了西周统治B.改善了选官制度C.加强了经济交流D.妨碍了中外往外
4.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
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
C.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D. 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
5.(2016•恩施州)“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学制度,下面关于科学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
6.(2016·潍坊)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7.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
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
对该材料理
解最准确的是()
A.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8.(2015·江苏泰州)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
雁塔题名是科举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
下列
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
拔官吏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④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
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A. 保证了选官的相对公平
B.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素质
C. 严重束缚了士人的思想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10.(2015广东)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 秦朝、唐朝
B. 唐朝、唐朝
C. 隋朝、隋朝
D. 隋朝、唐朝
12. 有的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C. 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D. 扩大了统治基础,强化了中央集权
13.(2015云南)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
A. 接待遣唐使
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
C.实行科举制
D.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
14.(2016·聊城)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世袭制 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15.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
B.唐诗
C.《资治通鉴》
D.宋词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它科目。
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
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由谁创设的? (2分)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2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2分)
(3)材料中论述的科举制度有何作用?(2分)
(4)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分)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鼎忠的殿试卷)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由于进士科主考诗赋……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社会各个阶层对诗歌的热爱,大大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终于使唐诗走上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郭桂花《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1)材料一中的殿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2分)这一制度正式诞生时在位皇帝是谁?(2分)
(2)材料一的“殿试”最早是哪位帝王创造的?(2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2分)
(4)谈谈你对考试舞弊的看法,并就如何杜绝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
(2
分)
科举制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16题10分,17题10分,共20分)
16.(1)隋炀帝(2分)进士科(2分)
(2)科举制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它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使得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扩大了统治阶层的基础,为唐朝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2分)
(3)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制度,但也扼制了人们的创造力。
(2分)(4)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动手能力和历史学习兴趣等。
(2分)
17.(1)制度:科举制度(2分)在位皇帝:隋炀帝(2分)
(2)武则天(2分)
(3)改善了用人制度,广纳人才;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分)
(4)(1)看法:一,作弊首先是一种对自我不信任的表现。
因为感觉自己学习不扎实才会作弊,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心理;二,作弊是一种不良道德,没有做到忠诚应考,失去了诚信,也就是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意义;三,作弊是对学习的一种本质性的否定,考试的原意就是为了检验学习效果的,作弊使考试失去了意义;四,作弊一旦被发现,还会受到一定得惩罚。
(1分,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2)建议:一是加强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他们明确考试的真正意义。
二是加强考试监管,从监考手段上进行创新,杜绝作弊。
三是加大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
杀一儆百。
(1分,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